手机阅读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8:17:10 页码:14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优质8篇)
2023-11-12 08:17:10    小编:ZTFB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和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交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要对作品进行认真的阅读和思考。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一

《巨人的陨落》按照时间顺序,五条叙述线(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国家)交叉推进。

在一战的历史背景下,讲述虚拟的小人物故事,同时穿插22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传统接地气,却十分惹人喜爱,根本放不下手,再次印证内容为王。

其实在阅读的很多时刻,读者是可以预想到接下来的情节。比如俄国的农民格雷戈里本已经攒好钱买好票,马上可以去美国之时,他的弟弟晚上出去搞事情,你就知道要完蛋,格雷戈里肯定走不成。

杀人的弟弟在码头等着哥哥,你就知道坏了,弟弟也许代替了哥哥去美国。虽然一一应验,却仍无碍兴致勃勃地读下去,就是本书的魅力。

福莱特讲故事本领惊人,多线叙述紧凑而全面,文字不出奇却非常不凡。极其赞同有的人评价他是“肚子里装满真材实料但绝不以此刁难读者寻找存在感的好作家。”

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堆积如山的资料,绝不可能对一战中各个国家的推进如此地信手拈来。同时,又难得地毫不做作,写出来的东西深入浅出,老少皆宜。我想作者必然是对自己非常严苛的人。

他的小说在出版前,都会请历史学家审读书稿,绝不出现任何史实错误。

所以书中关于真实人物的正面侧面细节,我想都会是他本人的真实外现。比如,英王乔治五世的描写。

众所周知,乔治五世痛恨自由主义者。君主通常是保守派,但某些事件激化了这位国王的反感。他是在一场政治危机中登上宝座的。他违背自己的意愿,受自由党的首相h.h.阿斯奎斯的胁迫——此人深受公众舆论的支持——遏制了上议院的权利。

如果把所有的描述都摘录出来,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大概的人物轮廓,而这些都会与史实相符。

这是一位值得仰望的作家。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二

挺好的一本书,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来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世界主要国家以后的政治制度形成缘由,以及战后世界秩序形成的前因后果。这本书不应该算是部伪历史书,而是本关于一战历史的生动诠释。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章《天地失色》交待了战前各国的基本情况,各国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各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各国之间的矛盾等。简单点讲,就是交待本书的背景吧,肯福莱特虚构五个主要参战国家中的各一个代表家庭。第二部分《巨人之战》则将小说与历史史实进行融合,将虚构的人物安插入真实历史事件,令人有一种亲身经历的体验。第三部分《世界重生》则更关注史实,尽可能以中立的立场不偏不倚的讲述战后各国政治制度形成原缘。

总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肯福莱特擅长构建悬念,但本书中的悬念不多,然而以市井百姓喜怒哀乐、油盐酱醋、鸡毛蒜皮来写波澜壮阔的一战,竟更加生动、丰满。也许一部伟大的作品就应该是这样。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三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看这本书。然而我完全被书中鲜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比利和艾瑟尔。

小说开头是讲的13岁的英国男孩比利第一次下矿井被欺负的故事,一般小说写的第一个人物往往就是第一主角,而读者也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感情在第一个人物身上,有带入感,我也是这样。看到跟我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孩被生活所迫,像大人一样挣钱补贴家用,而且是那么危险的工作,心就不觉揪起来。当看到第二次出现的16岁的比利沉着冷静的处理了一次矿难,救了一百多名矿工,我顿时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欣慰。之后比利跟随父亲组织工会运动、罢工,但以失败告终;之后参军,亲历一战,在俄国战场用密信泄露“军事信息”被发现,判刑十年;事件被报纸媒体曝光,成了风云人物,减刑为一年,出狱后成功当选为工党议员。

艾瑟尔是比利的姐姐,在一个英国贵族家做仆人。一次英国国王到访,艾瑟尔抓住机会,安排得体,成功升为管家。之后因为未婚怀孕不得不离开,到了伦敦做缝纫女工,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报社的主管,根据弟弟比利在俄国的信息发表了闻名全国的文章,最后也当选为工党议员。姐弟俩的故事都是逆袭成功的典范啊。

读完书回过头来思索“巨人”指什么这个疑问,发现应该是指“帝国”或者“帝国主义”。《巨人的陨落》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战摧毁了俄、德、奥匈、土耳其奥斯曼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意三国,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一些国家的民主、工人运动,妇女地位也有所提升。

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英国和德国的关系。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多年,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嫁到德国皇室,后来成为德国皇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的儿子即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德皇威廉二世,竟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统辖德军与英国开战。要不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姑表兄弟的德国皇帝,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英王乔治五世也不至于受到国人非议,也无需忍辱负重地更改祖传姓氏。所幸的是,乔治五世还算是个明君。最初,他对这样的流言蜚语感到吃惊和伤心,但他也承认欧洲各国的王室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间有着复杂的联姻关系,所以他的家族姓氏和亲属的一些头衔听起来确实不那么英国式。于是乔治五世决定顺应民意,结果在战争进行到第三年即1920xx年年中,发表了一个正式而庄严的声明:英国王室将以“温莎”作为家庭的新姓氏,同时立即取消使用那些“德国式”的头衔。温莎从此作为英国王族的姓氏,沿用至今。

联想到今年轰动一时的英国脱离欧盟事件,欧洲也是这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啊。

这是一本有趣又有益的书,让我这个从不喜欢战争历史、不喜欢政治的人也对这些感兴趣起来。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四

远古人类有个好习惯,他们特别爱听故事,所以超爱会讲故事的人。

谁故事讲得妙,就可以不用亲自去野外打猎找吃的,舒舒服服待在洞里,其他人会奉养他,把他养得肥肥的,一天又一天,那个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在饭前讲故事,但如果哪天故事没讲好,他就会成为大家的晚餐。

看《巨人的陨落》时,突然想起这个小典故来,会心一笑——要把肯大叔端上餐桌绝非易事。

从1978年他的小说处女作《风暴岛》(也译作《针眼》)一鸣惊人之后,近四十年间,他伏案写出的20部小说,本本畅销,没有一部搞砸了的。

从创作水准上来说,肯大叔比在国内大红大紫的东野圭吾更稳定,尤其可贵的是,作品水准稳中有升,他真的是个非常爱惜羽毛的畅销书作家,仅仅是每部小说出版前都要找史学家勘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

让他拿了爱伦坡奖的《风暴岛》确实好看,讲故事的`技巧高超,总有各种让人揪心的小高潮、小转折,这个是肯大叔最大的优点,但不足也明显——间谍男主角本来很冷酷、很专业,但后半部分泄了气,各种表现失常,为什么他运气就突然那么糟糕了呢?居然被一个女人兼外行结束了性命,说实话,看得不太服气。

也可能因为我看的第一本肯•福莱特是被严峰老师大赞的《圣殿春秋》,起点略高。

然后,不得不好好讲一讲《巨人的陨落》了,肯大叔最新的作品“世纪三部曲”的首部曲,美国亚马逊四星半好评,六千多条读者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夸好看、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即使打了三星的,也不忘夸一句“good story”。

我第一遍看的是kindle英文原版,在晚高峰的地铁里,一页页地翻,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坐过站了,本来应该在徐家汇下的,结果直接坐到了浦东三林,察觉过来是因为那趟地铁终点站就是三林,广播通知所有乘客下车,车厢里的灯齐刷刷暗了——感觉自己瞬间穿越进了《午夜食人列车》。

然后赶紧到对面,重新坐回徐家汇去,返程虽然还在看书,但比较警醒,到了徐家汇就下了,上楼换乘其他线路,顺利上车,长舒一口气,又安安心心地继续看书,灵魂出窍前突然一耳朵听到报站——什么鬼啊,居然坐反了方向,南辕北辙。

如果这趟地铁绕地球一周的话,我大概可以一直坐着等它带我绕回家。

然而,并没有。

我只能再次下车上车,忧伤地提醒自己别再看书了,要专心坐地铁……可是,忍不住。

就是忍不住,想知道后面那一页发生了什么,忍不住好奇这么厚的一本超级大书我可以花多久看完——非常不可思议,等意识到自己看得很快时,已经过了300多页了。

那天,原本一小时的路程,我颠来倒去,整整花了三个小时才到家。

躺床上后深刻反省,觉得不能怪我,因为那段路途中,情节刚好进展到时髦的英国女伯爵茉黛和帅气的德国军官沃尔特,像打怪升级一样克服重重阻碍,要在一起,一定要在一起!故事讲得很高级,他们两个人都属于彼此生长环境中的异类。

尤其是贵族大小姐茉黛,他亲哥哥是英国排名第九的富豪,一家人明明处在食物链顶端,她却偏偏同情被啃得渣都不剩的底层,因为身为女性,“茉黛怨恨最深的事情就是自己没有受过教育……这就是她后来支持妇女参政的原因:她明白如果女性不能拥有投票权,那么女孩子将永远无法受到体面的正规教育。

她经常沉思默想,琢磨女人为什么要结婚。

她们将自己一辈子束缚在苦役之中,终究能够换来什么?”当上述的个人觉醒,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背景下时,那种震撼,真的是一阵阵地起鸡皮疙瘩。

书里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列宁,嗯,就是那个列宁,他从狭小的火车车厢里走出来,故事中另一个重要的虚构人物——像雷神一样有个拖油瓶弟弟的好大哥格雷戈里,紧跟在列宁身后,他们一小撮人,正准备去俄国闹革命,兴奋、紧张和不安都有,出站一看,呆了,广场上乌泱泱的人,都是来迎接列宁的,格雷戈里被震住了,欢腾的人群瞬间将他包围,一个大远景,渺小的个体就这样汇入了历史的长河,虚构和真实不分彼此。

完全没料到自己会看得这么顺畅,1000多页的大部头,周末从早上7点歪在床上的随便翻翻,到中午12点多饿着肚子憋着尿仍然不肯放下书的各种欲罢不能,过瘾。

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是大学的时候看金庸,不管是主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揣一本三联出的金庸系列口袋书,偷偷摸摸地夹在课本里,头也不抬地看整整45分钟,又45分钟,以及更多的45分钟。

肯•福莱特其实跟金庸很像,他在欧美出版界的地位绝不逊于金庸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是那种肚子里装满真材实料但绝不以此刁难读者寻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

有些作家写东西,会追求深刻,写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好吧,我年少轻狂时特别爱买这样的书,比如卡夫卡、伍尔夫、昆德拉,巴拉巴拉。

他们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带着我们一起玩。

我每次都是追着他们的屁股跑,好累。

金庸爷爷不会这样,他很和善,明明博古通今,创造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侠世界,但凡是识字的人都能在书里看出滋味来,还可以与人分享那一点心得感悟,所以很多人爱金庸。

肯爷爷也是如此。

写作前翻阅的资料堆得比山高,把他埋在里面都够够的了(我恶毒了~),可写出来的东西,他自己说,是通俗小说。

明明写的是虚构文学,可每次都会找历史专家来审阅书稿,确保没有史实错误。

对自己要求严苛,但从不要求他的读者也必须具备一二三四五等条件才能看懂或喜欢他的书。

有一种好东西叫深入浅出。

这个标准应该多多用来衡量我们现在的文学读物。

书是需要被阅读的,只有被越多人阅读,才越有可能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雨季不再来》读后感

《羊脂球》读后感1500字

小王子读后感想

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五

做此号以来,很想把以前看的每一本书都记成笔记,但是翻了翻以前看的书,确实有些杂,尤其是小说一类,顶多能写点读后感的练笔,硬要把它作为“读书笔记”似乎有些生硬了。所以觉得标题还是用读后感为好。

《巨人的陨落》一书是英国作家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说实话买这本书,实在是因为京东首页推荐太过频繁,广告语太过光芒夺目,什么“全球读者平均三个通宵读完”,什么“虽然是小说,但是可以当正史来读”而且常常坐上销量冠军的宝座。虽然学舍行其庭老师说尽量不要看畅销书,但我看了简介之后觉得此书或许可以一读,似乎是用很吸引人的文字来帮助了解某段历史,所以一下就买了《巨人的陨落》和《世界的凛冬》两大部。

我把这原因归结为我看的书太少,尤其是外国文学太少,所以提不起兴趣。我本来还想写一些文字,提炼提炼故事主旨啊,表达一下深邃的历史厚重感啊,但是再次翻了一下,发现确实是没兴趣。就这样。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谢谢合作!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六

远古人类有个好习惯,他们特别爱听故事,所以超爱会讲故事的人。

谁故事讲得妙,就可以不用亲自去野外打猎找吃的,舒舒服服待在洞里,其他人会奉养他,把他养得肥肥的,一天又一天,那个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在饭前讲故事,但如果哪天故事没讲好,他就会成为大家的晚餐。

看《巨人的陨落》时,突然想起这个小典故来,会心一笑――要把肯大叔端上餐桌绝非易事。

从1978年他的小说处女作《风暴岛》(也译作《针眼》)一鸣惊人之后,近四十年间,他伏案写出的20部小说,本本畅销,没有一部搞砸了的。

从创作水准上来说,肯大叔比在国内大红大紫的东野圭吾更稳定,尤其可贵的是,作品水准稳中有升,他真的是个非常爱惜羽毛的畅销书作家,仅仅是每部小说出版前都要找史学家勘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

让他拿了爱伦坡奖的《风暴岛》确实好看,讲故事的技巧高超,总有各种让人揪心的小高潮、小转折,这个是肯大叔最大的优点,但不足也明显――间谍男主角本来很冷酷、很专业,但后半部分泄了气,各种表现失常,为什么他运气就突然那么糟糕了呢?居然被一个女人兼外行结束了性命,说实话,看得不太服气。

也可能因为我看的第一本肯福莱特是被严峰老师大赞的《圣殿春秋》,起点略高。

然后,不得不好好讲一讲《巨人的陨落》了,肯大叔最新的作品“世纪三部曲”的首部曲,美国亚马逊四星半好评,六千多条读者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夸好看、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即使打了三星的,也不忘夸一句“goodstory”。

我第一遍看的是kindle英文原版,在晚高峰的地铁里,一页页地翻,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坐过站了,本来应该在徐家汇下的,结果直接坐到了浦东三林,察觉过来是因为那趟地铁终点站就是三林,广播通知所有乘客下车,车厢里的灯齐刷刷暗了――感觉自己瞬间穿越进了《午夜食人列车》。

然后赶紧到对面,重新坐回徐家汇去,返程虽然还在看书,但比较警醒,到了徐家汇就下了,上楼换乘其他线路,顺利上车,长舒一口气,又安安心心地继续看书,灵魂出窍前突然一耳朵听到报站――什么鬼啊,居然坐反了方向,南辕北辙。

如果这趟地铁绕地球一周的话,我大概可以一直坐着等它带我绕回家。

然而,并没有。

我只能再次下车上车,忧伤地提醒自己别再看书了,要专心坐地铁……可是,忍不住。

就是忍不住,想知道后面那一页发生了什么,忍不住好奇这么厚的一本超级大书我可以花多久看完――非常不可思议,等意识到自己看得很快时,已经过了300多页了。

那天,原本一小时的路程,我颠来倒去,整整花了三个小时才到家。

躺床上后深刻反省,觉得不能怪我,因为那段路途中,情节刚好进展到时髦的英国女伯爵茉黛和帅气的德国军官沃尔特,像打怪升级一样克服重重阻碍,要在一起,一定要在一起!故事讲得很高级,他们两个人都属于彼此生长环境中的异类。

尤其是贵族大小姐茉黛,他亲哥哥是英国排名第九的富豪,一家人明明处在食物链顶端,她却偏偏同情被啃得渣都不剩的底层,因为身为女性,“茉黛怨恨最深的事情就是自己没有受过教育……这就是她后来支持妇女参政的原因:她明白如果女性不能拥有投票权,那么女孩子将永远无法受到体面的正规教育。

她经常沉思默想,琢磨女人为什么要结婚。

她们将自己一辈子束缚在苦役之中,终究能够换来什么?”当上述的个人觉醒,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背景下时,那种震撼,真的是一阵阵地起鸡皮疙瘩。

书里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列宁,嗯,就是那个列宁,他从狭小的火车车厢里走出来,故事中另一个重要的虚构人物――像雷神一样有个拖油瓶弟弟的好大哥格雷戈里,紧跟在列宁身后,他们一小撮人,正准备去俄国闹革命,兴奋、紧张和不安都有,出站一看,呆了,广场上乌泱泱的人,都是来迎接列宁的,格雷戈里被震住了,欢腾的人群瞬间将他包围,一个大远景,渺小的个体就这样汇入了历史的长河,虚构和真实不分彼此。

完全没料到自己会看得这么顺畅,1000多页的大部头,周末从早上7点歪在床上的随便翻翻,到中午12点多饿着肚子憋着尿仍然不肯放下书的各种欲罢不能,过瘾。

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是大学的时候看金庸,不管是主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揣一本三联出的金庸系列口袋书,偷偷摸摸地夹在课本里,头也不抬地看整整45分钟,又45分钟,以及更多的45分钟。

肯福莱特其实跟金庸很像,他在欧美出版界的地位绝不逊于金庸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是那种肚子里装满真材实料但绝不以此刁难读者寻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

有些作家写东西,会追求深刻,写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好吧,我年少轻狂时特别爱买这样的书,比如卡夫卡、伍尔夫、昆德拉,巴拉巴拉。

他们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带着我们一起玩。

我每次都是追着他们的屁股跑,好累。

金庸爷爷不会这样,他很和善,明明博古通今,创造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侠世界,但凡是识字的人都能在书里看出滋味来,还可以与人分享那一点心得感悟,所以很多人爱金庸。

肯爷爷也是如此。

写作前翻阅的资料堆得比山高,把他埋在里面都够够的了(我恶毒了~),可写出来的东西,他自己说,是通俗小说。

明明写的是虚构文学,可每次都会找历史专家来审阅书稿,确保没有史实错误。

对自己要求严苛,但从不要求他的读者也必须具备一二三四五等条件才能看懂或喜欢他的书。

有一种好东西叫深入浅出。

这个标准应该多多用来衡量我们现在的文学读物。

书是需要被阅读的,只有被越多人阅读,才越有可能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七

远古人类有个好习惯,他们特别爱听故事,所以超爱会讲故事的人。

谁故事讲得妙,就可以不用亲自去野外打猎找吃的,舒舒服服待在洞里,其他人会奉养他,把他养得肥肥的,一天又一天,那个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在饭前讲故事,但如果哪天故事没讲好,他就会成为大家的晚餐。

看《巨人的陨落》时,突然想起这个小典故来,会心一笑——要把肯大叔端上餐桌绝非易事。

从1978年他的小说处女作《风暴岛》(也译作《针眼》)一鸣惊人之后,近四十年间,他伏案写出的20部小说,本本畅销,没有一部搞砸了的。

从创作水准上来说,肯大叔比在国内大红大紫的东野圭吾更稳定,尤其可贵的是,作品水准稳中有升,他真的是个非常爱惜羽毛的畅销书作家,仅仅是每部小说出版前都要找史学家勘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

让他拿了爱伦坡奖的《风暴岛》确实好看,讲故事的技巧高超,总有各种让人揪心的小高潮、小转折,这个是肯大叔最大的优点,但不足也明显——间谍男主角本来很冷酷、很专业,但后半部分泄了气,各种表现失常,为什么他运气就突然那么糟糕了呢?居然被一个女人兼外行结束了性命,说实话,看得不太服气。

也可能因为我看的第一本肯•福莱特是被严峰老师大赞的《圣殿春秋》,起点略高。

然后,不得不好好讲一讲《巨人的陨落》了,肯大叔最新的作品“世纪三部曲”的首部曲,美国亚马逊四星半好评,六千多条读者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夸好看、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即使打了三星的,也不忘夸一句“goodstory”。

我第一遍看的是kindle英文原版,在晚高峰的地铁里,一页页地翻,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坐过站了,本来应该在徐家汇下的,结果直接坐到了浦东三林,察觉过来是因为那趟地铁终点站就是三林,广播通知所有乘客下车,车厢里的灯齐刷刷暗了——感觉自己瞬间穿越进了《午夜食人列车》。

然后赶紧到对面,重新坐回徐家汇去,返程虽然还在看书,但比较警醒,到了徐家汇就下了,上楼换乘其他线路,顺利上车,长舒一口气,又安安心心地继续看书,灵魂出窍前突然一耳朵听到报站——什么鬼啊,居然坐反了方向,南辕北辙。

如果这趟地铁绕地球一周的话,我大概可以一直坐着等它带我绕回家。

然而,并没有。

我只能再次下车上车,忧伤地提醒自己别再看书了,要专心坐地铁……可是,忍不住。

就是忍不住,想知道后面那一页发生了什么,忍不住好奇这么厚的一本超级大书我可以花多久看完——非常不可思议,等意识到自己看得很快时,已经过了300多页了。

那天,原本一小时的路程,我颠来倒去,整整花了三个小时才到家。

躺床上后深刻反省,觉得不能怪我,因为那段路途中,情节刚好进展到时髦的英国女伯爵茉黛和帅气的`德国军官沃尔特,像打怪升级一样克服重重阻碍,要在一起,一定要在一起!故事讲得很高级,他们两个人都属于彼此生长环境中的异类。

尤其是贵族大小姐茉黛,他亲哥哥是英国排名第九的富豪,一家人明明处在食物链顶端,她却偏偏同情被啃得渣都不剩的底层,因为身为女性,“茉黛怨恨最深的事情就是自己没有受过教育……这就是她后来支持妇女参政的原因:她明白如果女性不能拥有投票权,那么女孩子将永远无法受到体面的正规教育。

她经常沉思默想,琢磨女人为什么要结婚。

她们将自己一辈子束缚在苦役之中,终究能够换来什么?”当上述的个人觉醒,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背景下时,那种震撼,真的是一阵阵地起鸡皮疙瘩。

书里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列宁,嗯,就是那个列宁,他从狭小的火车车厢里走出来,故事中另一个重要的虚构人物——像雷神一样有个拖油瓶弟弟的好大哥格雷戈里,紧跟在列宁身后,他们一小撮人,正准备去俄国闹革命,兴奋、紧张和不安都有,出站一看,呆了,广场上乌泱泱的人,都是来迎接列宁的,格雷戈里被震住了,欢腾的人群瞬间将他包围,一个大远景,渺小的个体就这样汇入了历史的长河,虚构和真实不分彼此。

完全没料到自己会看得这么顺畅,1000多页的大部头,周末从早上7点歪在床上的随便翻翻,到中午12点多饿着肚子憋着尿仍然不肯放下书的各种欲罢不能,过瘾。

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是大学的时候看金庸,不管是主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揣一本三联出的金庸系列口袋书,偷偷摸摸地夹在课本里,头也不抬地看整整45分钟,又45分钟,以及更多的45分钟。

肯•福莱特其实跟金庸很像,他在欧美出版界的地位绝不逊于金庸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是那种肚子里装满真材实料但绝不以此刁难读者寻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

有些作家写东西,会追求深刻,写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好吧,我年少轻狂时特别爱买这样的书,比如卡夫卡、伍尔夫、昆德拉,巴拉巴拉。

他们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带着我们一起玩。

我每次都是追着他们的屁股跑,好累。

金庸爷爷不会这样,他很和善,明明博古通今,创造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侠世界,但凡是识字的人都能在书里看出滋味来,还可以与人分享那一点心得感悟,所以很多人爱金庸。

肯爷爷也是如此。

写作前翻阅的资料堆得比山高,把他埋在里面都够够的了(我恶毒了~),可写出来的东西,他自己说,是通俗小说。

明明写的是虚构文学,可每次都会找历史专家来审阅书稿,确保没有史实错误。

对自己要求严苛,但从不要求他的读者也必须具备一二三四五等条件才能看懂或喜欢他的书。

有一种好东西叫深入浅出。

这个标准应该多多用来衡量我们现在的文学读物。

书是需要被阅读的,只有被越多人阅读,才越有可能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更多【大学校园运动会作文】阅读: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八

首先被吸引的是本书大局面的掌控的写法,由于本书涉及国家范围较广,作者能有条不紊的即没有漏掉也没有忽略,并且做到对每个地域的描写都那么生动使我非常感动,对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描述精简且充分,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本书对英、法、德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描述,对沙皇俄国的封建帝国主义的描述都非常的详细生动,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来讲,通过一本书了解资本主义的政府形式,选举方式,人民生活,土地所有权,工厂及工人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地位,通过通读全文读者能在心里形成一个基本概念,对各同一时期的不同社会形态有一个横向的认识。

另外,本书对一战的从起因到发生到过程及结束的描述能使读者能更全面的认识到一战的本质,通过描述从战争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各个国家从贵族到普通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意识的变化更形象贴切的分析了战争。

最后,在本文中从沙皇俄国由布尔什维克代替,英国的工党执政的社会变化中读者可以体会到改革与革命的不同,特别是沙皇俄国的工人由底层人民革命后变成无冕的贵族给人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最最后,本书与我常看的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的角度不是那么强硬,他只是一个如同上帝一般的旁观者,对没种社会形态持相同的态度,即不故意损毁某一政党也不故意歌颂某一组织,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寻求真理的道路!

非常荣幸能读到如此美妙的书,也非常遗憾读到的这么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