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0:20:11 页码:7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汇总10篇)
2023-11-24 00:20:11    小编:ZTFB

总结让我们明白过往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一

我把这个梦详细地描述给了我的父亲,他一言未发,突然间踹我一脚,在我的腹部。我和手里的碗一起滚在了地上。碗碎了,面条撒了一地。我起身没敢看父亲一眼,接着二姐递来的一碗面条,坐在门前的爬爬柳上吃着。父亲从窑洞里走了出来,披着他的棉袄,两条袖子一甩一甩的。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说,我叫你再胡说!我不知道我说错了什么?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我在纳闷中也无法找出跟父亲辩解的理由。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才回到窑里,二姐正给三弟喂着饭食,问我,还吃吗?我说,饱了。二姐说,你的睡梦不吉利。父亲打你了。我说,怎么不吉利了?二姐说,反正不吉利,你不要再问了。

那夜,我提醒着自己,不要再做那样的恶梦,果真没有梦到了。

天亮了,有人捎话过来,说我的母亲病重,被大姐直接送到什子镇卫生院住院了。先是父亲和大哥去了医院,后来二姐带着三弟去了医院。二姐回来说,母亲叫我好好念书,她病好了,就回来。我问,娘还说了什么?二姐说,娘叫我不要惹你,你吃软不吃硬,只要夸奖着,你什么都会做!我问,娘真是这么说?二姐说,娘就是这样说的。我便一天一天地盼望着母亲出院,回家。

一天放学的下午,我回到家里,家门锁着,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去三舅家,舅母见我进来,抹着眼泪说,我娃可怜的咋办呢?我问舅母,怎么了?舅母说,你娘没了。我知道没了的意思就是死了,娘真的死了吗?舅母摸着我的头皮说,真的死了!我说,舅母带我去看看我娘。舅母说,好,等我做好了饭,带你去!太阳落到塬边,天要黑了。舅母在前,我和二表哥在后,崎岖的山路上蒿草比我还高。舅母拿着棍子拍打着路面,驱赶着蛇类。谁知惊飞了草丛里的野鸡。一阵突来的呱呱声。我和表哥吓得跌倒在路上。我哭了。舅母给我叫着魂,还把路边的土装进了我的兜兜里。

到了医院。我的母亲躺在一个冰冷的床板上,脸上盖着一张旧报纸。哥哥不知去了哪里?舅母掀开母亲脸上的报纸,低声说,你娃来看你来了。说着拉我过去站在母亲头前。我看着母亲就像睡着了一样,只是脸色蜡黄蜡黄的。我没有哭,直到舅妈在母亲头前点燃报纸痛哭过后,我依然没有流出一滴眼泪。我想,母亲还活着,只是睡着了。回到家里睡到半夜,一阵雷声惊醒。我才想起了我的母亲。看着炕角的那头,睡着的二姐。我问,娘真的死了?二姐说,娘死了,回不来了。看着空荡荡的炕角,我的泪水才溢出来,我的哭声被外边的雷声和雨声淹没了。

我把公元一九七六年的农历三月初九日写在了我的日记本上,也刻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这一天,是我失去母爱的一天。我知道这一天是一个母亲走完她45岁人生之路的一天。那年我才9岁。我的母亲陪我过了9年的童年生活。记忆中的母亲仅仅是9岁前的影子。至今我努力地回忆着母亲的颜容,总是那么地模糊。我想从两个姐姐的容颜上找到母亲的影子,总觉得她俩长得都不像母亲。我想从兄弟甚至我的娘舅那里找到一些母亲的容颜,可毕竟都是破碎的,无法完整的显出母亲的样子来。

对于那个被父亲认为不吉利的梦,我也不得不和父亲有同样的认识了。做这个梦的前几天,我和二姐还有大姐,把我的母亲拉在架子车上,从下沟圈出发,每每遇到乡亲母亲都一个个打着招呼说,去转女孩家,过几天就回来。乡亲们都热情地应着。到了村头,母亲说,车子停一停,我要看看下沟圈。大姐说,过几天就回来。母亲说,还没走,就怎么想了呢?说着,她跳下了车子,爬上一个地埂,找到我家的自留地,看了看她种的园子,韭菜,蒜苗都没有发芽呢,便躲在一个埂子旮旯里解了手,回到架子车上。大姐前边拉着,我和二姐后边推着。到了下坡路,母亲让我坐在车帮上。她说,路远,别把我娃的腿跑疼了。二姐说,你就疼你娃。母亲说,你们大了,腿脚好。我娃三岁逃荒,走了好多路,腿都走伤了,加上胡家山的水,娃的腿落下了残疾。二姐说,知道了,知道了。母亲一路说了好多关于我的话题。有些我记着了,有些不曾记得了。这一路上,母亲唯独没有提起我的三弟,按理来说,三弟还小,不到一岁,母亲怎么忘了他呢?或许是三弟不停地吵闹,惹母亲烦了,她想清静清静,或许另有缘故。过了上沟圈,到了小塬,就是我梦见的那个骆驼巷,一下一上,很陡的坡度,到了上坡,母亲要求下来,让我们拉着空车,轻松一些。走了一段路,见母亲有些吃力,大姐劝她坐上车。我们一起撅着屁股把拉着母亲的架子车弄上了塬边。母亲说,你们两个回去吧。二姐说,再送一程,等过了东岭的土桥,大姐就可以拉动车了。母亲不再说啥了。过了土桥上到星火边的一个叫五郎沟的地方。那里是个十字路口,还有一个涝坝,三棵柳树。我们坐在阴凉下吃了一些馍馍,和母亲道别。大姐拉着母亲走了好远,母亲给二姐喊着,不要打我的成娃,哄着,他会帮你干活!二姐有些不耐烦,应着,知道了,知道了!

谁知这一去,就成了我们和母亲的诀别。母亲走了,或许真是我的那场恶梦带走的。毕竟母亲真的断了那条路,再也没有回来过。我知道父亲为什么如此生气,为了一个梦痛踹了我一脚。

母亲,我的亲娘。你陪我走过了9个春秋。对于你的记忆只能停留在9岁前的模模糊糊当中。一个“六一”儿童节,为穿一件白色的衬衫,你借了邻居家的布票,扯了几尺白布连夜在油灯下缝着,细密的针脚,花去了你一夜的功夫。我醒了几回,你给我穿着比划了几回。我望着炕桌上的灯盏,还有你一次一次地在头皮上划着针尖的影子投在了墙上。我满是欢心地进入了梦乡。天亮了,汗衫做成了,只是两只口袋被你大针大线地缝上。你说,等我参加完表演回来,再给我细针缝上。其实,在我的心里,这是美中不足的事情,我怕口袋掉了,怕同学们笑话,走在队列里,不由自主地捂着,生怕这一点缺陷暴露无遗。越是在乎的事情,越是容易露陷,结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的`口袋真的掉了,露着半片白布在前襟上摆动着。我感觉到多少双眼睛在关注着我的口袋,我的慌乱和无地自容致使喊错了口令,我校的队列成绩落到了最后。老师并没有责怪我的出错。但我把这一过错记恨在了口袋布上,也记恨在了娘的头上。回到家里,我立即脱了新衣,摔在娘的身边。你不解地问,咋回事?我说,都是你给我缝的衣裳!你看着掉了的口袋布片,连声说,都是我给我娃没有缝好,没有缝好是娘的错。你细针细线地缝了起来。口袋缝好了,可留在我心里的伤痕,你并没有缝上。直到娘走了,我的衣衫脏破不堪的时候,我捡起了那点伤痕,怎么看都算不上一点伤痕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有着心灵感应,感应着自己在45岁的时候,就去找你,找回失散了的记忆,不再让我苦苦地搜寻着9岁前的记忆。我觉得我的性格就是母亲的一个翻版,那我的寿命就和母亲一样样的。当我的大姐以结束45岁的寿命去寻找母亲的时候,我更加确信了心灵的感应。就在我45岁生日的当天大病一场,仿佛是母亲要领着我去寻找我9岁前的记忆去了。我在一段焦虑和不安的时间里,苦苦挣扎,最终,我没有按照心灵感应而去。我看到3岁的儿子,没有舍得放下他,我毅然地活着,想给他做一些该做的事情。我放下了可怕的心灵感应,面对着现实,抚养着我的一双儿女,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你是谁?你给我做了什么?我只知道你是我9岁前的回忆。你在我9岁前的叨叨不休全在苦水里泡着。

母亲,每当你的孙子问起你长的什么模样时,我只是含糊着,说着大概的轮廓。他问我,你会认识他吗?我说,她认识你,只要你喊她奶奶,她就知道你是谁。或许你真的知道你的一个个儿女在世上是怎么活下来的,还有他们的后代,你的孙子和孙女们。可惜你再也听不见他们喊你一声奶奶了。

母亲,你陪我暂短的9年,其实一直在我的梦里。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二

不知道是什么让我醒来,脑袋飘浮着的是我心驰久往的梦,借着睡眼惺忪我想用掉了漆的钢笔继续那未完的梦,趁我还没有完全被浑浊占据,趁我久违的热情还没有消减,趁我的记忆还没有褪去。

那是我久违的梦。

梦中,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也不知道通往你的地方有多少距离。但是,我知道自己还有未完成的期盼,知道自己不可能到达你呼吸的地方,知道自己有多期望回到记忆深处。

还是那条很熟悉的小径,从小走到大的那条小径,这一脚一步都承载着我过往的点点与滴滴,我似乎记得每一个梯子的形状与摆设,记得每一棵树的位置,记得每一颗石头的模样,记得我以前那每一步的。不同的是,两旁新修的用砖砌成的房子变多了不少,突然就觉得这泥土铺成的小路与它们有些格格不入了,还好这中间有花草和蝴蝶相应和,大自然就是这么伟大,任何现代元素在他面前都会被包容。

更加值得庆幸的是,我喜欢的那块大石坝依旧在那里静静等待着我,只是长了许多青苔,像是许久没人走过一样。那颗长得像爸爸一样的大杨树还是那样高大挺俊,只是风太大,把它吹得到处摇曳,看得出来,它经历了不少沧桑。田里地里干农活的大伯大婶永远都是那么充满活力,大着嗓门给我打招呼,只是觉得他们没有以前那么年轻了。看到这些,我愉快的心情突然就变得有些了,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怀念儿时的一切,拥有一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这片田垄和大地上幻想着、痴迷着。

我用有些忧伤的步调不停向地家里的方向走着,踏过他们耕种时时新搭上泥土的田坎,穿过插满水稻的梯田,爬上小山坡,两旁的长满红帽的玉米把我淹没在了这个小山坡里,我就这样不停地走着。一直朝着家的方向,期盼的走着、走着。

记忆中这里的每一个风景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我就和这样的`故事一起长大,记不清那时自己的模样,时光匆匆,那些风景依旧没变,而那些故事,就是一梦千年。

前面,前面那哼着小曲儿干农活的老爷爷和小弟弟不就是住在我家隔壁的张大伯爷孙俩吗。小弟弟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外地打工,已经很多年了。爷孙俩一直相依为命。虽然艰苦,但却;小弟弟父母虽然没有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心中总有念想,总有一个梦,一个期盼。看到他们,我想我会很快到家的,不经意间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远处,还是可以听见小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声音,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或许他们现在也在玩扮家家,又或许,他们现在正在扮演电视剧里的自己喜欢的那个大侠或是倾国倾城的公主。想着就觉得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就这样想着,不停的走着。

花开半落,该是梦醒。现实和梦,不是路途的遥远,是时间距离的无法弥补。

好想再躺回床盖上被子,只是奢望,我能够回到那里。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三

我的老家是太行山脉狼牙山下一片平原的小村庄,儿时我经常回老家渡过学生时代的寒暑假。那里是我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我对老家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时间的变迁我只记住一些小事,以告慰我的心灵、告慰我的祖辈:我没有忘记你们。在我们村子里姓刘的绝对是一大户,而且都是亲戚。每逢回到老家拜访长辈都需要几天的时间,同辈的兄弟姐妹随处可见,真是其乐融融。

我家的老宅是一套典型的四合院:两扇高贵的大门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高大的屏风。正对面的北房三间耳房两间,西房两间是自家的牲口棚,东房两间。从住房来看祖辈是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

几十年前的我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小孩,清晨爷爷奶奶还没收拾屋子时,我已玩耍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家家户户的炊烟随风飘动,闻着老家饭菜的味道,听着浓重的河北口音在相互问候……乡亲们极其纯朴,那时与全国一样,生产资料和食品极度匮乏。尽管如此无论你走进哪一家,都可以享受到属于那个年代的美味佳肴,就是现在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四

多少次在夜里梦到江南、又有多少次在深夜徘徊。江南,我想终老一生的地方,却是那么的模糊,想伸手去触摸,却害怕惊扰这近距离的接触。小的时候,一直听老人家说,江南那地方是多么的美丽,那里有鱼肥米香、那里山水如画、那里总能让你遇上那么一位你的心动女郎。一直还深深的记得,白居易的那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一直对江南就有着一种很特殊的感情,特别是春天的江南,她不似北方的冬,依旧是那么寒冷,那么没有生机;而此时的江南,早已是春风吹拂着满江的绿水,清晨阳光洒在岸边的垂柳上,将柳枝都染成了红色,来往的行人走在街道两旁,时不时的看见几艘小木船轻轻地划过,没有像大城市的那种喧嚣,有的只是清新、自然。一直想着有一天,能牵着自己心爱人的手,轻轻踏足那片土地,梦里江南,梦里花,不知道梦醒了后,花儿是否依旧开放。

江南,那是多少文人墨客所亲睐的地方啊,又有多少历史文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深深的一笔啊;江南,这里不仅盛产美景、美女,也是才子辈出的地方,就好像明朝“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就是出自此地,风流倜傥的才子唐寅为了三笑倾他心的秋香,卖身华府为奴,到后来就有了“唐伯虎点秋香”这个典故,不失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啊。也许,当我孤身一人踏足我心爱的江南时,或许我也会遇上我心爱的那位姑娘。心中印象最深的是江南那绵绵的阴雨和那宛如仙境般的云雾迷绕,充满着层层的'神秘感。梦回江南,带着自己日日夜夜的思念,来到江南,让人充满好奇的地方。

突然想起了江南的丝绸,那里盛产着全世界最好的丝绸,那滑柔柔的感觉,让人有种爱不释手的冲动,我一直想象能遇上那么一位,穿着江南的丝绸的旗袍,撑着油纸伞,漫步在雨中的姑娘,哪怕是短瞬间的一回眸,我也足矣。梦里江南,我的多愁善感只为你,我梦中的江南。当青春已逝,那种渴望变成了等待,一切的一切都将会随着这流逝的岁月成为枉然。或许,人活于世就是为了去完成上辈子没完成的任务吧,也许上辈子江南就是我的一个梦,一个未能完成的梦。

江南,犹如慈母般,等待着她的孩儿的回归,那里有着最纯洁、最真挚的爱。今生错过,下半生还会继续,一直重复着,直到归来的那天。想起了杜牧的那首《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历史前进的脚步总是无法阻挡的,前人留下的诗句却让我们对那古老的江南有着更深层的认识。烟雨江南,一切的美景都隐藏在那烟雨之中。此时的我仿佛又一次梦见了那烟雨中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她好像在看着我,微微的一笑,却似蒙娜丽莎。

今夜,又在梦里遇见了江南,那是一个黄昏的时节,太阳西下,夜即将来临,我背着我的双肩包,拿着相机,看着远方的江南,我一路狂奔,好像不知道疲倦似的,当要靠近的那一刻,她突然就消失了。梦就这样醒了,起来点了一支烟,眼神充满着呆滞,脑海里全是刚才的画面,一幕一幕的回放着,充满着无尽的悲伤。就在这时,耳边突然想起了林俊杰的那首《江南》:“风到这里就是粘......不懂怎么表现温柔的我们,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离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浓,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心碎了才懂......”。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五

我曾梦过那江南烟雨,梦过那雨巷深处流年停留在那里的一抹深情。回首间,总是发现光景绵长,当时的那些情意,早已潜入心底成为岁月留给我的留念。烟尘轻掠,韶华正盛,谁在那望江楼上看尽多少江南烟雨的惆怅。梦里的江南,几乎没有停过雨,雨就像是江南的一层纱衣,而那一条条雨巷,则是江南的别致的风景。江南的女子,性格婉约,形态轻柔,犹如画中走出来的一般。

早间就看见一处船家,荡起双桨,然后湖上便泛起一圈圈轻柔的涟漪,晕开了江南深处的那一抹烟雨,还记得在某个斑驳的午后,我梦见了那江南的人家,青砖黛瓦,漆门铜环,清清浅浅地,勾起了我那心里沉淀已久的江南梦,还有那烟雨深处那款款柔情,捎带那不知从何说起的雨巷情意。

我轻低头,刹那间雨中乍现出你的模样,雨水打湿了青石板,还深藏着厚厚的青苔;淡然清风里,我嗅见了古韵的芳香,于殿门檐角处。在那门前,我看见了你,依旧是拥有着姣好的容颜,在那阁楼上,飘来一抹冷香,嫣然于你的窗棂前绽放。我轻轻勾起嘴角的弧度,在角落里凝望着你的一颦一笑,非常怕打破了这烟雨里,这尘世间的一丝静谧。远去的时光,残缺不全的记忆,在梦里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淅淅沥沥的雨丝,它们不曾停歇,清滢、空灵,在那耳畔的细语里,变得愈发的清晰,欢声笑语,嫣然心动。时隔多年,我曾经在梦中的那些思量,都随着流水,渐渐的没了踪影。只不过,回过头来,梦里如果能够多看几眼你那眸光里,清纯的笑意。愿当初的你我,到最后还是当初的样子,不曾有改变。

那日,我看见你身着一席青蓝色旗袍,撑着一把油纸伞,独自彷徨在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那一抹倩影,折射出江南女子独有的韵味,纤细的脚步里,是恍若隔世般的轻盈蹁跹。清眸回转间,你那对深邃澄澈的.瞳孔,有一股诱人的意味,素颜如水,依旧藏不住你素心如兰般的优雅气质。你裙摆间,跌落那深藏已久的柔情,雨巷的尽头,是否也有你留下的一股深情。微风夹杂着丝丝细雨,带来了丁香的愁怨,仿佛忽地出现的一朵紫色小花,朵朵忧愁,在雨中蹙眉、凝目,是如此的多情。也许这是染上了江南烟雨独有的清馨与淡然,才显得如此有韵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这江南的烟雨里,那安静又悠长的小巷里,结着愁怨的你,给这江南都填满了那一份幽静,一份淡然。

夜晚,月光笼罩着这古朴的小巷,一曲古筝曲轻轻散落到每一户人家,悠长婉转的曲调里,掺了那一抹相思,那每一个音符里,都能感受到,那份对爱情的执着,好像在曲子里,天涯海角都可以追随到,天荒地老也只是一件很简单纯粹的一件事情。今夕是何夕,晚风过花庭,你那心间安然的那朵荼蘼的花,悄然于夜间,独自落下,惘然间梦中那抹余音,渐渐在这个淡烟微雨的江南小巷,慢慢的沉寂了,最后那抹花香,也终究是随风散去了。多年以后,还记得你白衣若雪,馥郁芳香,但是那抹柔情,却似陈酿的老酒一般沉淀在岁月里,待岁月深处沾染一抹醉意,然而你的容颜终于是随着那股凄凉渐渐模糊,流年里流转的只不过是那一声叹息。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六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这诗句本是描绘西湖的平湖秋月的,但每当我念到这首诗时,心中总会不由的勾起对家乡的那条小河的思念,它虽没有西湖那样时而幽静舒缓,时而高亢激昂的旋律,但在我心中,却是最美、最亲切的地方。

家乡的小河在我的记忆里总是永远泛着清波,就像是母亲慈爱的酒窝。清晨刚来时,小河会为我们送来沁人心脾的清风,吹的我们的心都柔柔的。这时一张金黄的“大红脸”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为大地唤醒了勃勃生机。

晶莹的河水开始慢慢涌动了,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从手指缝间溜走,好似少女的柔发,又好似仙子轻柔的浮尘。水触动着我的心,仿佛把我也融化了一般。多情的杨柳随风而舞动起来,如披着绿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为河水伴奏,不知从哪儿飘来几片粉嫩的花瓣,打着旋儿,随水而远行,仿佛是怕错过这精彩的盛宴。小燕子穿上燕尾服,俨然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在无边的天空中与小河跳舞。小河附近开始热闹起来,生命的侓动愈发激昂,在这绿色的地毯上,为我们铺演了一场精彩的乐队演出。

中午,阳光正强,带着它那可以灼烧世间万物的光辉降临在这片土地上。童年的小伙伴正欢快地朝小河奔来,一边跑一边脱下鞋子,纵身跳下河水,在小河的怀抱中,万物的簇拥下,尽情的欢腾玩耍,邻居的小伙伴在芳草萋萋,波光粼粼的河边放歌,男孩子们喜欢站在河水边沿上抓小虾、小鱼,喜欢往水中扔起小石子,在平静的河面泛起一阵阵涟漪,就像无忧无虑的笑脸一般,女孩子们喜欢用水往小伙伴身上泼,在额头上那不知是汗水还是河水的倒映中,装满了一个个天真、烂漫的笑脸。总之,小河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天堂圣地,最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夜,就这样悄悄地来了。小河又安静下来,一轮弯弯的小月芽,从大槐树的树枝上挂起,将皎洁的清辉洒向河面,仿佛披上了一层圣洁的婚纱。一汪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金黄的月亮,显得格外幽静迷人,就像一个沉睡的王宫,在黑白两色的衬托下,又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只有小老鼠“窸窸窣窣”地咀嚼声。小河像是被吵醒的孩子一般,伸了一个懒腰,一波雪亮的水花拍打向河边的彼岸,整个世界又静了下来。

家乡的小河陪伴我度过了儿时的时光,它带给了我精彩的回忆,美妙的欢笑,如今它还卧在故乡的大地上,因为留恋着那里,那美好、朴素的地方。我呢?也留恋着家乡的小河,那条在我心中永不衰老干凅,善良无私的小河!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七

整个童年时代,我最畏惧的一件事是回老家。

一度不明白,为什么已经有了家,还会有一个老家?大人给的解释很简单一一那是爸爸以前的家。妈妈说,当初爸爸转业时最大的心愿是回老家的县城工作,却未能如愿,才转到了和老家同属临沂地区的另外一个县,距离位于沂蒙山腹地的老家沂南县整整一百公里。

老家却还不在沂南县城,在距离县城15公里左右的小村子。年少无知时,我很同情爸爸从小生活在那样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里。

老家有爸爸的其他亲人——他的母亲、兄弟姐妹等。

因此,回老家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时间总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九,因为那天是奶奶的生日。

每年正月初八的早上五点钟,便要早早被妈妈自被窝中拉起来,手忙脚乱地穿衣吃饭。五点半之前是一定要出门的。街上没有路灯,一片漆黑,寒冬的清晨又冷得彻骨。一家人大包小包、深一脚浅一脚地终于赶到车站。车里没有暖气,窗户永远关闭不严,四下漏风。爸爸用大衣裹着我也无济于事,车开起来,依旧冷得发抖。

寒冷却不是最让我畏惧的,最畏惧的是我天生晕车。妈妈说我还在襁褓里时坐车便吐奶,所以乘车对我来说等同于受罪。车子也就刚出县城的样子,早上吃的东西便已全数吐出。后面的路程,吐了喝水,喝完再吐,最后小小的心苦涩无比。我缩成一团,眼泪汪汪,昏沉沉地瘫在爸爸怀里,抱怨着一个词:“老家。”

为什么要有老家?宁愿是没有的。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八

好在离车不远的路边,永远是有人去接站的——三两个男人不知道等了多久,齐齐蹲在路边抽着廉价的烟卷。

永远分不清他们谁是谁,大伯或者叔叔,堂哥还是别的谁。只是任由他们一边和爸妈用家乡话寒暄,一边接了我过去,用脏乎乎的棉大衣包了抱在怀里,东西放在唯一的一辆自行车上。一行人步行半个小时,才到那个寒冬里更显孤寂、荒凉的村落。

那个村子叫张家屯。奶奶的家在村子中间的位置,是多年前的土坯房,低矮阴暗。房子没有窗,黑漆漆的木头房门,若关上,即使白天,屋子里也伸手不见五指,所以家家户户都有那种麦秸扎成的半门,虚掩着,实在挡不住任何风寒。

为取暖,奶奶会在屋里用木头烧火——也只在我们回去的时候才从早到晚地燃着。每一张面孔都是相似的,灰扑扑的,布满皱纹,好像经年都不洗脸的样子。男人女人的衣着,除了黑色便是藏蓝色和灰色,只有小女孩是俗气的大红大绿,长头发结成麻花辫子,浑身散发着长久没有清洗的油腻味道。

饭桌上倒是丰盛,奶奶会把过年的鸡鱼肉蛋一直留待我们回去,再倾数端出享用。好在冬天存放食物不易变质,但颜色也失了新鲜,看着并没有食欲。

老家的风俗,整个正月是不做主食的,于是年前,家家户户都烙下整整一大陶瓷缸的煎饼,吃完整个正月。

这就是老家。寒冷和贫穷,成了老家留给我的刻骨的记忆。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九

回来老家已经一个月了,新居的整理工作已经完成,期间购买日常必需品,打家具和生活用品,安装电视机、热水器、办理天然气入户、再次大刀阔斧割爱一大批搬家时舍不得抛弃的宝贝,收纳余下的精品,都是一个人在忙乎,事必躬亲,无法偷懒,一步一个脚印,每天即忙碌又充实,看到逐渐整洁的新家就会很有成就感。

很怀念广州,牵念两个孙子,还有荔湖城的那些打拳舞剑的新朋友,感觉是回到故乡就像在他乡,一切都很陌生,自己的新房子、自己的家、周围的环境、小区里陌生的脸孔、还有附近建筑装修传来的音响,都是那么生疏,要去街里办事买东西,要说常去石码、去镇里,而且还经常迷路,必需借助导航神器,唯有思念入神的时候,与亲朋相聚时泡茶聊天、喝酒叙谈、激情k歌的时光最真。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布置装饰,把伊人绣工精巧打造下来的这些刺绣作品按照主题,找出恰当的位置,在客厅、餐厅和房间悬挂起来,让这些图案娟秀,色彩清新的作品把家营造出富有优雅的文化氛围出来,给家里添加几分诗情画意。在凉台栽几盆绿意盎然的花草,引进大自然气息愉悦身心,让家充满活力与生机。把家装饰得漂亮温馨,让家安暖,有高雅的品味,使客人来家做客泡茶流连忘返,让孩子们回来的时候,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有着一种幸福的回归感,让自己,也让孩子们,在老家有爱有阳光,从心里感觉到老家的美,新居的亲切。

已是冬至季节,家乡暖冬,时光静好,再过几天就是公历新的一年,在老家的新居,清晨,明媚的阳光从凉台上倾泻进来,轻拥温柔的冬阳入怀,依在柔软的沙发上,任流淌的心事,在季节中浅漾,生命就在这悠然的时光中婉约成一朵美丽的花,和着静寂的时光,让岁月悠长,一切安好。

梦里老家抒情散文篇十

那一年冬天,回夫的老家。很远,很山。坐车到山脚下,还有十几里的山路。吃过中饭,开始步行上山。

走到半山腰,可能是缺氧,或者高山反应,或者其他原因,我开始上吐下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真是狼狈之极。折腾了一阵之后,席地休息,同行的老老少少,看着我笑。

山路其实并不陡峭,只是在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蜿蜒向上。太阳照在身上,也把远近的树影投射在你前进的道路上。

进了村,路在房前屋后穿梭,绕着绕着路在前排屋子的屋檐旁边了。大约村子是依山而建,屋子一层层地呈阶梯状向上伸展。村口是大祠堂,祠堂旁有一口大池塘,据说是公共的。还有许多小池塘,里面养着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它们被一条人工的溪流串连着。

村子对面有一座奇怪的山,山顶平坦得像大操场。这座山被村里人叫做平山,山顶上长着许多的大树。其中三棵枫树、十八棵松树特别葱郁。在山顶上驻足,松涛阵阵,动人心弦。若是闭上眼睛,眼前不见了土墙黑瓦,只有大自然演奏的高山流水之音,真让人有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

那一年,夫的叔叔家还在山上,叔叔宰了鸡鸭,开了油锅,摆了满满的一桌好菜,人来人往,走马灯似的热闹过后,歇在山上。

是夜,被领着走过漆黑的堂屋,进了一间黑漆漆的房间,因为山上的灯暗得脚下也看不真切,所以走路时下意识地要扶住墙壁。被安排和婶婶一起睡。脚已经冰冷得麻木,我要曲着身子入睡,可是床太小,被太窄。直着腿,全身冷得哆嗦。这时候,婶婶在床的那头,一声不响地,把我的脚一把抱在怀里暖着,脚慢慢地焐热了,我也渐渐地坠入梦乡,第二天醒来,婶婶已经起床去忙碌了。

那一夜的温暖,让我久久不忘。

许多年之后,婶婶得了高血压,中了风半身瘫痪,只能一动不动坐在椅子上。每年过年都去看她,但她却已经不认识我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