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3:51:15 页码:8
2023年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精选16篇)
2023-11-18 03:51:15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把握问题的关键,找到解决的办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范围。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总结的技巧和经验。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一

又是重阳时,随手百度了一下重阳节这三个字才发现其涵义有很多很多。而之前,从记忆里有重阳节开始到百度它之前只知道它是一个与老年人有关的节日,这一天是敬老院里的老人们最实在的日子,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有着绝对的提高,譬如在生活用品上吃喝上更有贴心的问候等等。百度上说这一天忌讳说节日快乐,那就不说了。但九九含有久久长寿之意,就敬祝天下老人们父母们久久长寿岁岁安康!

重阳又是在秋季里多少有些伤感。让我想起了爷爷,离世三年又一月。让我想起经常从院前走过的老人再也看不到了,还有或意外或疾病终结生命的人儿,有时候真的是一转身便不再见了,有的依然会在心中经常想起,不论亲或不亲,只因见过熟悉过。每当耳边传来一个生命终结的消息总有些伤感或至少会有那么一丝丝不愉从心中掠过。

而现实中每个终结的生命背后都有着金钱的纠缠,有的是用钱救命,有的是用命换钱,也有的在生命的最后直接被忽视而纠缠于金钱。这让我想起《老有所依》的电视剧,虽看的只有其中几集或不曾看过,但能想起。电视剧大多在于娱乐也可以是一种宣传一种感染一种铭记。或许有些人或许是身同感受的那些人在看这部电视剧顿时激起那心中久违的亲情欠有愧疚,或许在那一刻心里所想是真的,只因一觉后又被琐事所忘却。

电视剧毕竟高于生活,但心情应该是一样的,但一定要安排个时间付诸行动,常回家看看。回家了不单单是看看,至少要做餐饭给父母吃吃。不要拿工作忙回来还要忙当理由,要记得小时候父母一样是上班忙回来依然是忙做饭给自己吃了去上学。儿女为父母做的所累应该都是幸福的,如同当初父母为儿女所做的辛苦一样是值得的,充满爱的。

一个人的幸福莫过于在生命的最后能幸福安然的度过。家有一老是个宝话虽如此,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都变成了个麻烦,有些,所以到最后生死就不那么重要了,哪还管他们是否能幸福安然的度过。生命是奇妙的,奇妙的是一个新生命在来临之前无论如何也不能知道他或她是个什么样子的,在一个新生命慢慢的成长中是幸福的',这幸福是长久的,就在身边从去年到今年就增添了好几个新生命,就在不知不觉中总是称呼别人为长辈也有人称呼自己为长辈了,那种感觉是奇妙的,这才能理解以前有人总是说你这娃是我看着长大的,才能体会那种看完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幸福。

生活又是玄妙的,玄妙的是一个生命或小的或少的或老的,有时候就那样走了就走了,至于原因也大都是令人想也想不到的,那段时光是悲痛的,或许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真切的体会到悲欢离合,或许在那个时候才能做到把今天当作剩余生命的第一天去做好去过好。有时候就是那样纵相距,亦相聚完全关乎于两颗心,不管怎样痛彻心扉过后以后还得有以后的幸福。生活只有尽其责惜其福感其恩大度能容,才能做到大喜不惊大悲不泣。

每当身边有老人逝世总是会想起爷爷最后的日子。老人们这时也常说一个老人到最后能像睡觉一样睡过去算是一种福气,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那样可以免除老来身体差所带来的折磨和现实中的受苦。但我是不完全赞同的,因为一个老人到最后至少要享受一下饭菜送在手中吃的照顾哪怕是要儿女来喂,也要给一个膝下儿孙们一个尽孝的机会,更要想吃什么就能吃到。

而我的爷爷在最后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是幸福的,而与今年邻村一位老人相比更是幸福。那位老人经常路过走累了会在院前树下歇歇所以有些了解,逝世时却是在倒在草地里被路过的发现才知晓,在生命的最后没有享受一点福,而那老人也是儿孙成群却到最后一个人不曾在身边过。想起爷爷生前不曾去过哪里也不曾做过与田地无关的事情,只是一个踏实勤劳的农民除了养家糊口什么也没有赚到过,而最后的幸福赚到了。

喜欢与爱的唯一的区别好比一个人喜欢花儿就去摘而爱花儿的人只会去欣赏去呵护帮其浇水。生活中有些事情,不再其中就不知其中的烦恼,也有不在其中也不知其中的幸福。人生可以去羡慕但不必嫉妒,幸福自己看来总是在别人身上,而自己身上的有些在别人看来的幸福也是别人羡慕不及的。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二

老家村里有一口老井。

井口圈着红石块,井台铺着红石板,台阶砌着红石条,显得干净、整洁。

老井立在沟的一侧,井的旁边是一条连接外面世界的大路。老井就是沿沟居住几十户人家的生命泉。

到井上绞水,多是男人的事情。井深,绳长,着急不得,井上绞水就成了人们交流的时间。常常是一人绞水,三四人在等,一边绞,一边聊。辘轳不紧不慢地转动,人们和声和气地交谈。报个喜讯,说个段子,牛下犊,羊跳圈,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趣事、消息、农事,都在这里传播;遇到老弱,帮一把、让一桶,乡情在这里传递。岁月在辘轳转动中滑过,山村人的日子像井水一样平静、祥和而又甘醇。

井台是女人的天下。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女人。井台下面有一个红石洗衣槽,槽里凿有石搓板,槽周围设有几个红石墩。一池清水,几枚皂荚,涤净衣物的尘垢,也淘着女人的话匣。往往是一个女人洗衣服,自会有另一个女人来帮忙,还有一两个女人纳着鞋底来陪伴。每逢这时,石槽边就热闹起来。提亲牵线在这里完成,家长里短在这里诉说,欢笑的叽喳声可以惊飞鸟雀,忧伤的泪水也会落入石槽。这情景伴随日月常现。

水槽的南边有一个大的坡池坑。它是雨水、雪水、洗衣水的汇集地,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夏洗澡、冬溜冰,捉蜻蜓、听蛙鸣,有了它,村子平添了一分灵性和生机。老井还孕育着恋爱的浪漫。小松叔,就是在绞水中与山花姑绞出了爱情的涟漪。小松叔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丢了一只胳膊,山花姑帮他洗衣物,小松叔就帮她绞水。一洗一绞,就成了一家人。

老井也流过泪。早前,二壮被抓壮丁。他抱住井桩死活不肯走,撕拽中,井桩就被拽歪了。二壮也再没回来。

老井,是村人的图腾。人们在此聚散,事情在此商议,悲欢离合在此留痕。这里演绎着村民繁衍生息的生活,记载着村子兴衰变迁的历史。

如今,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但是,人们习惯了到井上去绞水。也就在通自来水的同时,人们用红山石盖起了一个井亭。辘轳、井绳,还有那口老井,就供奉在龛里。

老井养育了一方百姓,铸造了一方家园,它的大德、厚泽,人们永远记在心里。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三

今天的晨,看起来很清新――世界是美好而祥和的。我的心,也是愉悦的。

踩着满地旧年落下的陈枫枯叶,漫步林间。道旁还间或夹杂着不少带绒毛的板栗果实,零乱在青石铺就的山路上。

看满山的绿叶在晨风中快乐地舞蹈,露水打湿了所有木板铺砌的楼台与栏杆,雾霭在山脚下盘旋,很浓,很浓。浓得就像是一团团的云,在我的眼前缭绕。恨不得伸出一双纤细的手,去剪一缕云彩,制成自己的霓裳。

那样,我就是这林中的仙子,翩跹在翠松绿柏之间,听枫叶和垡对谇郧运接铮嫉妒着脚下野花的绚烂;看一只只鸟儿扑棱着翅膀,从树稍斜掠上蓝天。

于是,我醉了。风拂过我的脸颊,给我平添一份青春的华彩,游离在山间的花香,织就我心间的一瓣芬芳。

晨练的老人们,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一曲曲古韵如流水般缓缓淌进我的心间。驻足欣赏太极老人悠缓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光辉,淡雅中蕴含质朴,那是一种别样的中国红。

是谁,在默默地用胡琴拉响一t二泉映月,悠然的曲调中似已遗忘了远古的忧伤。

欢快的民谣中蝶舞着几位胖大妈。岁月的年轮早已侵蚀了她们也曾青春过的容颜,却在这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广场舞中,重新焕发了与年岁无关的妖娆,演绎着她们独竖一帜的妩媚,诠释着世人难以读懂的陈香。

亭下,两三对老人踏着节拍跳起快节奏的伦巴,每一个回旋,每一下踩踏,都是那样的欢快,那样的自信。一曲曲探戈抚平他们脸上的沧桑,绽放出不属于红尘的疏离之美。

我徜徉在山林间,感觉自己就是这座山的灵魂。迈着无比轻盈而妙曼的脚步,轻踏着山间的每一寸土地,仿佛生怕唤醒了林妖。或许,我就是这座山上最轻狂的林妖,炫舞着独创的舞姿在山间招摇。

探戈舞者的后面,有我一个人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舞蹈的灵魂,就是在忘我中飞翔……。

路人对我致以最亲切的微笑,宽容的眼神倾注的是对读不懂的人一丝探究。我无畏,亦无惧。世人眼里的我,轻狂也好,沉默也罢,我有我的'快乐。

美,真的不是仅如世人般所见……它蕴藏在每一个角落,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间。一片绿叶是美,一片落叶也是美。只是你看见的角度不同,欣赏到的味道不同;朝霞是美,晚霞也是美。只不过她们焕发出的光彩不同。牡丹是美,山谷里的野百合依然也是美。只是美的性质不同。

春天,在晨林中欢唱。云自缭绕,雾自缥缈,叶子新绿花儿怒放;林间的鸟儿歌喉都是那样的嘹亮,全然没有小区的鸟儿们那般矜持的想象;阳光跳跃,一朵朵金灿灿的花,铺在我大红衣裳的前襟上――你说是妩媚是妖娆,我都认!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四

一直以来我都视自己为农民,因为从我开始记事起家里便一直有两亩半责任田,户口本上都明白无误地将我标注着农业户口的属性。

在我成长期间,虽然生产队对各家责任田进行过调整,但除了地块位置的调整外,其它并未有什么大的改变。我从军后四年的时间内,家里的田依然是两亩半,期间还发放了土地所有权三十年不变的确权证书,也正是有了政府发放的这一纸证书使我相信了,我还有田,我的根还在农村。

而就在这发放确权证书约两年后,一次与家里通电话,父亲说镇里所有的责任田都不让种了,镇里要响应国家号召实行退耕还林,于是,地都不再种庄稼了,而是全都种上了泡桐。地依然归各家所有,所种的树也归个人管理,但却不能随意砍掉,只是每亩田每年政府给补贴三四十元的粮款。

虽有疑惑,可国家的政策还得执行,家里的地也都按要求种上了泡桐树,于是,原本的农田就变成了所谓的林地。

次年我回去探亲时,记忆里山坡上那原本泛着麦浪的美丽田野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便是那漫山遍野的杂草,以及杂草间立着的泡桐树。那一片片枝叶撑起的弱小树冠,立在山坡上,与茫茫山川、天地相映着,显得渺小而杂乱。再也看不到熟悉的庄稼和农田了,我的心也开始变得杂乱。

对于那两亩半田地,我有太多的记忆与其有关。犁地、耙田、播种、施肥、锄地、薅草、收割、打场,而这原本融入了乡人们一年四季并与农民饥饱息息相关的东西,忽然间就被那种上再也不用管的几株桐树所取代了,真让人感到一些茫然。

于青年人来说,可能是欣喜的,毕竟,他们再也不用被父母们逼迫着下田劳作,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生活,而对于那些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辈们来说,更多的则只能是一种无奈。没有了土地,也就没有了粮食,他们便要用那使惯了农具的双手想法儿去谋一份挣钱的营生,不再仅仅是为了补贴家用。于是,曾经的农人便被迫着放弃了土地,要想法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

相较于从土里刨食的日子,打工或是做点小营生挣钱倒是轻省些,但却会更忙忙碌碌。人们唯恐错过了挣钱的时机,一门心思地想法子去多挣些钱,毕竟仓里没有了粮食,过起日子来总是缺少些底气。

千百年来那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一旦被打破了,乡人们脖项里便像被套上了枷锁,只能任由生活的鞭子抽打着,使你不得不往前奔腾着。在这样不停的奔腾里,日子倒真真是一天天富裕起来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了。

手中有了余钱的乡人们便想着翻房盖屋,孩子多的人家免不了要分开单过,另批宅基地建房的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计划中预留的宅基用地被房子铺满后,原本是队里最大最好的那块儿被叫作“二十四亩地”的地,也被房子一点点蚕食掉,接下来就是“十八亩地”,再后来是那些原本不入眼的“三四亩的地”。没几年,再放眼那曾经美丽的梯田样原野时,满眼所及处,除了房子就是荒坡,还有那荒坡上象征性地稀稀点缀着的泡桐树。

至我八年前再回去时,镇里已经修了南环路,那路修到了几近山坡地的根前,将原本处于山洼处的吕沟都翻出来晒到了路边,拉煤、拉土的大车开始呼啸而过,将原本寂静清幽如世外桃源般的吕沟笼在一片尘土里,失去了往日那掩着面纱的清秀容颜。

我惊异于这样的改变!人们改变自然的步伐怎么可以如此之快,快得让你容不得眨眼。这山川仿如被一只狰狞的巨兽侵袭,一下子就将我记忆中的美丽噬咬撕扯得如此面目全非。我要想找到曾经熟悉的一点一滴,都必须努力在脑海中搜寻记忆,像侦探破案般一点点循了线索去联想、去推断。

与其说我是在故地重游,倒不如说是在玩地形拼图,每每找寻到一处曾经熟悉的地点,都如小孩子在玩拼图游戏时将所有板块儿完美拼在一起般欣喜。于是,我就常常站在那依记忆寻获了的地点伫立良久,让身体在此处停留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开放记忆的闸门,忆起这里曾带给我的美好点滴,因为,我不知道待我下次回来时,这里还会发生多大的改变,我是否还能忆起那些所剩无几的`标记,寻得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美好回忆。

所幸的是,我家宅基地东南角有几小片土地,因地块较小且呈不规则状的缘故,并未入那些想盖房人的法眼,便被队里以“机动地”的名义闲置着。这闲置的土地,倒是引起队里几户对土地怀有深厚感情的年长者的注意,他们开始“占领”这几片空地,一翻修整后就成了这些土地新的主人。他们依旧循了农时春种秋收,锄地、薅草、间苗、施肥,不敢有丝毫怠慢,生恐因自己的懈怠而触怒了土地神灵,使这所剩无几的土地不能好好地产出。

也正是因为地少的缘故,人们种起这几小片土地来更是格外的上心。将那原本坍塌了的地边石堰重又垒好,地角野草易生处,用镰刀割完后又用锄头是刨了又刨,甚至于连自家夜里小解的尿水都会用便桶存好,抽空再挑到地里当肥料使用。

相较于以前有地的时候,人们反而对这些小地块更加上心了,种植也更为精细。靠着墙根儿种点儿红薯,临着路边播两垄芝麻,树下种上些豇豆,堰头点上几棵倭瓜,一应能想到的杂粮作物,林林总总的都要种上一些,哪样欠收了,别的能有所互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总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收成带给你小小的欣喜,收获虽然不多,却也所产丰富。还有的会再抽出小小一片儿弄成菜地,种些小白菜、番茄、辣椒、香菜、菠菜、蒜苗等等,家里倒也不缺时令菜蔬,这种自给自足式的小日子过得倒也幸福而惬意。

我晨起去山脚下散步的时候,总能见到两三个在自家地里侍弄作物的乡人,和他们打个招呼,他们便会停下手中的活计,相互问候的同时,也乘机直直腰,抬眼看看沐在晨光里的南山,复又低下头弯了腰去劳作了。他们并不知道陶潜是谁,也不懂得什么田园诗,但我从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分明看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份生活的淡然。

母亲也将自家房边的三四分地给“占据”了,依了农时,种上油菜、玉米、芝麻、花生、豇豆、红薯、倭瓜,小小的地块儿俨然成了父母的粮油副食基地,自足的同时,还略有剩余。每每我打电话回家,母亲总少不了提及今年天气的情况,家里所种某某作物的收成又是如何等等。而作物的收成欠丰,也会左右了她的哀喜,会因了当年菜籽多收了一二十斤而欣喜,也会为天旱玉米欠收而叹息。

前几日再打电话时问及母亲的身体,她说没有以前精力好了,稍干点儿农活就能觉出累来,我劝她多注意身体,力所能及慢慢干点儿就行了,而母亲却说,农时不等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撒下去的种子,或多或少总会有收获,怎么能眼望着那好好的地给荒废掉。

再提到土地时,母亲又说队里传言计划着今年要将这些机动地收掉,看能干些什么,也好给队里创些收入,言语里透出不舍的叹息,母亲最后感慨地说,不管这地啥时候收,该种的时候还是得种上,地若收了,就是赔点儿种子的问题,若没收,却是会误了地一季的!母亲把对土地的那份朴素情感融进了这季节里。

趁着古尔邦节与中秋连休的假期,我携妻儿回乡与父母团聚,与以往回来时的四处游玩转悠不同,我将目光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家和土地,希望更多地从养育我的这片土地里唤起美好的回忆。

母亲所种的那片地里秋还没有收完,除了已经铲倒在地里的一片秫秆外,还立着一小片儿未掰蜀黍穗儿的秫秆和几垄芝麻。因为我们的回来,母亲收秋的计划也被扰断了,她只顾忙碌地张罗着侍候一家人吃喝,地里的农活便被放下了。

休整了两天,我主动承担了余下的收秋任务,妻也让只会嘴里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从未接触过种田的艰辛,不知道珍惜粮食的儿子争着下田去掰蜀黍,父母不忍心让城里长大的小孙子在田中受罪,一直催着让他回去,我没有同意。待蜀黍都掰完,他那稚嫩的脸上布满了汗珠,头上、手上也多了七八个被蚊虫叮咬的包。我相信,有了今天这亲身的田间劳作,他一定会有所触动的。

父母用袋子捡了蜀黍穗往家收着,我开始用蜀黍铲将秫秆铲倒,而那手中的蜀黍铲还是少年时我曾使用过的那把,它是父亲亲手在红炉上打制的,就连那上面的木制铲把儿,近三十年过去了,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不曾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那钢制的铲头,因为了岁月和磨砺,变得又小又短了。

即使是这样又小又短的蜀黍铲,挥动着铲几下后,我持握着的手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握不紧,铲蜀黍根儿也就不太准,有时甚至要挥铲三四下,才能将秫秆连根铲起。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脱离这片土地和生产劳动太久太久了!

秫秆铲完,我和父亲一起往地边儿抱着扔秫秆,每抱起一铺秫秆,童年时我在田中抱秫秆的场景就会在眼前再现,那时的我是那么的弱小,而那秫秆又是那样的长那样的沉,秫秆铺子又是那么的大,我只能来回折返着分几次抱,才能把一铺秫秆抱走完。感觉那时的两亩半地好大啊,地里的秫秆铺总也抱不完,抱着抱着,月亮从东山顶上就升了起来,耳边充满了蟋蟀和蝈蝈的鸣唱,月亮那黄白色的光就洒在我的头顶和身上,同露水一起沾满我的旧衣裳。

回到现实中,我抱着秫秆再看看这小得可怜的地块儿,抬眼又望望那熟悉的南山。只可惜,山脚下那成片成片原本起伏了阵阵麦浪和连绵着青纱帐的大片农田,如今仅剩了这窄小的几垄垄田!月亮虽还是那轮月亮,只是这月亮下的土地上再没有了打谷场,也再不会洒那秋收的孩子一身如水的月光了!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五

她发来一行字:姨,秀秀你的毕业照如何?我立时陷入了沉思,哦,毕业照?已经是很久远了的事,存在了哪里?需要翻翻脑海里储存的信息叶子。我答,等一会儿,待我找找去!

找到时,她的qq头像由粉色变成了黑色,她已离去。心里暗骂,这疯丫头,又拿我开涮!

毕业照真是找到了,又瘦又小的我着一黑色宽大的“道士服”,在一棵丁香树下灿笑如花。看起来滑稽又可笑。还有几张与同学、老师和老乡的合影,均着一身黑色的衣裙,站在车前,笑容如复制过的一般,一样的呆板无趣。

被qq的铃声吓了一跳,才回过神来,原来是疯丫头又回来了,随即念到了一行字:嗨,看看我的毕业照!注意接收!共三张照片。第一张,她手拿一本书,穿着学士服坐在一株花树下陷入了遐想中。花粉白相间,四周有青竹相配,美感而雅致,想不到平素疯颠颠的'丫头能照出如此有品位且娴静如花的照片来。第二张就跟她本人的风格非常搭对了,一大堆的男男女女躺成一个圆,每个人都极尽所能地做着搞怪的表情,圆心是朵黄色的布艺向阳花,炫目而夸张。我辨别了很久才找到了疯丫头。呵呵,这样的照片也只有九零后想得出。第三张是疯丫头班里的女生照,她们都是学音乐的,一共七个人,每个人的手里抱着一样乐器,在哪里蹦跳着,拍了一张照片,连脸蛋儿都难以看得清。

她迫不及待地要我发表欣赏照片的感言,我扔过去一句话:“我找不到你的青春痘!”她发来个仰天大笑的笑脸,并打下一行字,要的就是这效果!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把我的照片发过去,她语言尖刻,给我的评语是,身体僵硬、表情呆板!我愤怒之极,奖给她一个锤头敲脑袋的图片。她哈哈哈哈个不停。我问她毕业季里还忙了些什么?她回答了三条:忙着建同学qq群,防止离校后队伍失散;忙着在校内网的校友录上签写感伤和祝福;忙着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群游,目的是拍更多的照片留念。最后又补充一句,忙着跟男朋友分手!把我逗乐了,她是没有男朋友的,她在说其他人。

一样的毕业季,一样的感伤,不一样的是最后的疯狂。每到毕业季,我总能记起一个男生手里拿着喝光了的啤酒瓶,对着缓缓开动得汽车泪流满面,在车绝尘而去之后,把那个啤酒瓶摔得粉碎。我不认识他,却记住了他最后的疯狂。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六

数年前,爱好捣鼓文字的我喜欢在日记本上信笔涂鸦。那时家里没有电脑,对于价格昂贵的电脑,我连想都不敢想。过日子都是勒紧裤带,又怎敢生出那种非分之想呢?日记本,让我的灵魂得以休憩,那是别人不知道的“家”。

那些年,我以为这辈子也不可能接触电脑,更不可能从电脑里探知另外一个世界。然而,一向节俭的老公竟然有了添置电脑的打算,说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20xx年底,电脑买回来了,我的人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日记本被淘汰了,我开始在网站打字发文。刚接触网络,我就像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天有多高,多大,哪能知道站比比皆是,我在稀里糊涂中就进入到了一个叫十指的网站,成为了那里的菜鸟写手。

激情的草籽一旦在心田发芽,就会不可遏制地疯长。我把以前写在日记本上的文章整理后发表在十指网,每天都发,简直一发不可收拾。那一年,我把十指当成了唯一的心灵之家。那时的我从未嫌弃过它的小和不够档次。

一年后,网站出现了让人无法接受的弊端。更新极度缓慢,评论也不全部显示,我有点失望了。怀着对网站深深的'爱,我曾发短信给网站负责人,指出网站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改善。

然而,网站依然如故,并没有及时作出改进。这时的我已经对网络中的有了一点了解,加上对十指网失望,我决定到别处看看。

机缘巧合,好心情就这样进入我的视线。当初,我还以为我这样平庸的写手不能在好心情网站稳脚,因为那时好心情网审稿严格,不合格的不被采用,不像十指,来者不拒。几个月后,经过几次退稿打击,我反而越挫越勇,并且逐渐改掉一些毛病,很少再犯在十指网时出现的低级错误。

好心情网,让我的文笔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我感激那里,尽管它已经不复存在。

好心情网起初也是挺有人气的,编辑负责,而且有人情味,每篇文章都有编者按。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就不会到最后令大伙失望,导致大家纷纷出走了。由于后期不再注重文章的编审,按语稀少,甚至不给,太大的反差让人无法接受好心情网。我在犹豫很久后决定到别的网站试试。

之前就曾在百度上搜索过多个网站,江山网最让我心生仰慕。看到江山网的大气,我为之眼前一亮,但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野心。这里高手林立,多是才高八斗的文人墨客,绝非我这种没喝过多少墨水的小角色可以望其项背的。往这里挤,这不是自不量力么?我打消了到这里凑热闹的想法。

20xx年4月,对好心情网越来越失望的我再一次萌生了到别的网站看看的想法。首选江山网,仰慕已久,这种心情驱使我想试试;又感觉在才学上与他人有天渊之别,油然而生的自卑又让我望而却步。

几次三番的纠结后,最后我想,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在这里投稿吗?能投则投,不能投就走,有什么值得怕这怕那的。再说,你不试试,你怎么知道自己行还是不行。就像一个人在高山脚下,再怎么仰望,哪怕把脖子望断了,如果不敢攀登,也只能望山兴叹。与其仰望,不如卯足了劲向前迈步,爬到山顶,尝尝俯视山脚一览众山小的滋味不是挺好吗?即便爬不到山顶,只能爬到半山腰,也比傻站在原地干巴巴的仰望着要强几倍,至少你还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

这样一想,我又打定了主意进驻江山。管别人是什么呢,高手也好,大神也罢,既然来到了擂台前,我就要放手一搏,就算会输,会被别人丢下擂台,至少也比不敢迎战的人要勇敢。

如今,我不再是江山网的新人,当初的新鲜感也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这里的依恋。相比十指、好心情网、火种、草根、新浪网,我更喜欢在这里凝眸留连。

好心情网不存在了,失落是有的,毕竟那里给过我感动。饮水思源,每一个站都是值得感恩的平台,让我们抒发心情,灵魂得以小憩。所以我怀念那些网站,不存在的,只能在记忆中搜寻,存在的,偶尔会回去看看。怀念不会给网站带来什么,但对我来说有着另一番意义:人若彻底麻木了,才不会怀旧,偶尔重回故地,就是提醒自己,无论走多远,也别让自己迷失。

如今,十指和好心情网,都成了一种记忆,虽然火种网让我生出几分好感,但也不能激活我全部的热情。江山网,从最初的仰慕,到中途的迷茫,再到如今一切归于平静,我已经无法欺骗自己:我爱上了这里!

而这种爱会持续多久?是否还会再次出走?也许别人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对于未来,我不想说太多豪言壮语,我想说的是,经过太多事,我已经学会了看淡。我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四处安家,也没精力到处折腾。尽管站比比皆是,但我只选定江山网作为港湾,短暂停泊灵魂的小舟;选定江山网为心灵的家园,让灵魂得以休憩,在这里缓解疲惫。只要生命不息,爱就不会消散,同样,只要这里不弃,我就不能叛离。也许这里不是最完美的,甚至有些地方尚显不足,但我不再斤斤计较,因为是真爱才会有包容。当初是江山接纳了我,我也没理由吝啬自己的真心。

江山,最后的家园,我愿在这一片热土驻留,直到精疲力尽!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七

侄孙女,三岁多,在湖北农村老家,长得很可爱,很乖。

元旦之前,我回老家,看到侄孙女甚是喜欢。侄孙女喊我“三公”,跟我很是亲近。我临返广州,侄孙女要跟我走,我正乐意。反正离春节、元旦不远了,带不了就送她回,还有侄儿也就在深圳。于是带她来广州。一路上,侄孙女都很乖,不吵不闹。只是在高铁上看到服务员推食品小车来时,吵着要吃。我看了看,没什么好食品,最后选了一盒巧克力糖。我本是不太赞成给小孩吃这些“垃圾食品”的。巧克力糖很好吃,入口即化,吃起来很快,吃了几粒后,我怕她吃多了,就放起来不让她吃。于是她伸出右手食指贴在眼角上对我说:“三公,再吃一粒”,样子极可爱。没办法,只好再让她吃一粒。可过了不一会,她又伸出右手食指贴在眼角上对我说:“三公,再吃一粒”,样子还是极可爱。就这样,一直把一盒巧克力糖都吃完了。

侄孙女在我家里玩了十多天就到了元旦。利用元旦假期,我送侄孙女坐高铁回老家,带了两盒饼干,其中一盒是她在家里没吃完的奥利奥。在车内我告诉侄孙女,只能吃这盒没吃完的奥利奥,另一盒没打开的带回家给弟弟吃。侄孙女还真听话,学着电视广告一样,先“扭一扭”,把奥利奥饼干分成两片,再“舔一舔”,把中间的奶油先吃了,然后再小口咬着吃。由于饼干很脆,咬的时候不小心会有碎块掉到地板上,侄孙女想把掉到地板上的碎块饼干捡起来吃。我给她讲饼干掉到地板上就脏了、不卫生、不能吃,要丢到垃圾桶去。她看着我,不舍地把从地板上捡起来的碎块饼干丢到垃圾桶去了。可是当吃到最后一块时,又有碎块饼干掉到地板上,侄孙女看了看我。我还是给她讲,不能吃,捡起来丢到垃圾桶去。于是侄孙女慢慢低头去捡,起身来,伸开手给我看,手里什么都没有,抿着嘴冲着我调皮地笑。

侄孙女一直在农村,卫生常识懂得很少,还不认为掉到地上的东西就不卫生;还没有讲究到掉到地上的.东西就不能吃、就要丢掉,先丢的那碎块就有点不舍,于是最后一块那怕是掉到地板上了,再也不丢了,不等起身先放进嘴里,让我没办法。我也只好笑笑,心想侄孙女反应还真快,有点小聪明。

后来侄孙女看到食品小推车,又要吃巧克力糖。这次我也耍一点小聪明,每次给她一粒,乘她不注意,把巧克力糖藏一些到我的包里。没吃几粒,盒子里的巧克力糖就吃完了,她也没再要了。不多会,动车驶进了武汉站。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八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

出现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普及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政治逻辑,即便是再冷僻的陋巷荒陌,也因震摄、崇拜、窥测、兴奋而变得炯炯有神。突然,英雄们相继谢世了,英雄和英雄之间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年龄大致相仿,因此也总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离开人间。像骤然挣脱了条条绷紧的绳索,历史一下子变得轻松,却又剧烈摇晃起来。英雄们留下的激情还在,后代还在,部下还在,亲信还在,但统制这一切的巨手却已在阴暗的墓穴里枯萎;与此同时,过去被英雄们的伟力所掩盖和制服着的各种社会力量又猛然涌起,为自己争夺权力和地位。这两种力量的冲撞,与过去英雄们的威严抗衡相比,低了好几个社会价值等级。于是,宏谋远图不见了,壮丽的鏖战不见了,历史的诗情不见了,代之以明争暗、斗上下其手、投机取巧,代之以权术、策反、谋害。当初的英雄们也会玩弄这一切,但玩弄仅止于玩弄,他们的奋斗主题仍然是响亮而富于人格魅力的。当英雄们逝去之后,手段性的一切成了主题,历史失去了放得到桌面上来的.精神魂魄,进入到一种无序状态。专制的有序会酿造黑暗,混乱的无序也会酿造黑暗。我们习惯所说的乱世,就是指无序的黑暗。

魏晋,就是这样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

曹操总算是个强悍的英雄了吧,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六十六岁便撒手尘寰。照理,他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包括纔华横溢的曹丕和曹植,应该可以放心地延续一代代的曹氏基业了,但众所周知,事情刚到曹丕、曹植两位亲兄弟身上就已经闹得连旁人看了也十分心酸的地步,哪有更多的力量来对付家族外部的政治对手?没隔多久,司马氏集团战胜了曹氏集团,曹操的功业完全烟飞灰灭。这中间,最可怜的是那些或多或少有点政治热情的文人名士了,他们最容易被英雄人格所吸引,何况这些英雄及他们的家族中有一些人本身就是文采斐然的大知识分子,在周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人集团,等到政治斗争一激烈,这些文人名士便纷纷成了刀下之鬼,比政治家死得更多更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在魏晋乱世,文人名士的生命会如此不值钱。思考的结果是:看似不值钱恰恰是因为太值钱。当时的文人名士,有很大一部分人承袭了春秋战国和秦汉以来的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思想,无论在实际的智能水平还是在广泛的社会声望上都能有力地辅佐各个政治集团。因此,争取他们,往往关及政治集团的品位和成败;杀戮他们,则是因为确确实实地害怕他们,提防他们为其它政治集团效力。

相比之下,当初被秦始皇所坑的儒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人格形象还比较模糊,而到了魏晋时期被杀的知识分子,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不一样了。他们早已是真正的名人,姓氏、事迹、品格、声誉,都随着他们的鲜血,渗入中华大地,渗入文明史册。文化的惨痛,莫过于此;历史的恐怖,莫过于此。

何晏,玄学的创始人、哲学家、诗人、谋士,被杀;。

张华,政治家、诗人、《博物志》的作者,被杀;。

潘岳,与陆机齐名的诗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被杀;。

范晔,写成了煌煌史学巨著《后汉书》的杰出历史学家,被杀;。

…………。

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置他们于死地的罪名很多,而能够解救他们、为他们辩护的人却一个也找不到。对他们的死,大家都十分漠然,也许有几天曾成为谈资,但浓重的杀气压在四周,谁也不敢多谈。待到事过境迁,新的纷乱又杂陈在人们眼前,翻旧帐的兴趣早已索然。于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成批被杀历来引不起太大的社会波澜,连后代史册写到这些事情时的笔调也平静得如古井静水。

真正无法平静的,是血泊边上低眉躲开的那些侥幸存活的名士。吓坏了一批,吓得庸俗了、胆怯了、圆滑了、变节了、噤口了,这是自然的,人很脆弱,从肢体结构到神经系统都是这样,不能深责;但毕竟还有一些人从惊吓中回过神来,重新思考哲学、历史以及生命的存在方式,于是,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便从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飘然而出。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九

当身上的衣裳日渐单薄,女孩们飘舞的长裙再次点缀了整个校园时,我高中最后一个夏天终于来了。

倒计时牌上不断变小的数字,在告诉我们一场决战即将来临,同时也提醒我们: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所以在不多的空闲中,每个人都有一丝惆怅,黄昏时漫步在校园,广播中传出呜咽的琴声,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我们真的要离开这里了。

看着去年还有一片没一片像得了斑秃的草坪,现在却变得郁郁葱葱,浓浓的绿意映衬着整个校园。球场上几个低年级的同学在激战,我早已没有了上场的空闲和激情。夏末秋初,冬去春来,轰轰烈烈的高中生活到了今天,已抽象成满满的课程表。

一次次摸底考试接踵而至,欢笑和泪水渐渐充溢了我的周围。欢笑中透露着对未来的憧憬,泪水里饱含着与命运抗争时的坚韧和不屈。我深切地感觉到这座校园和我们一样进行着最后的冲刺,夜幕降临,整个校园灯火通明,如同一座开足马力日夜运转的工厂。

不管最初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到这里,高中的经历无疑使每个人都已成熟起来。在这段日子就要结束时,所有人都希望当跨出这个门槛时,自己的头是昂着的。

“现在可以走了/拿着轮圆的镰刀/走向我们的田野/走向田野尽头无边草原”。不知这几句诗作者是谁,在我眼中,这也许是我们期待的最潇洒的离别。宿舍中每个人都将它抄下来贴在床头,但许多个夜里,面对着它我的心却空空洞洞,其实我真不知道我的.未来会在哪里,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觉醒来后的又一个黎明。

有时也会彻夜失眠。夜里,当我在对往日岁月的反复咀嚼中百感交集时,常听到上铺的兄弟也是辗转反侧,吱吱咯咯的床板声有时会吵醒许多人,于是整个宿舍的床都咯吱起来。甚至有时也听到有人梦呓中夹杂着几个单词或一两句古文。

单词、公式、习题、试卷、书桌上参考书的厚度和鼻梁上眼镜的度数交替上升……。

我不敢标榜所有人都会喜欢高中这种生活,毕竟还有许多人在这里受到伤害。高中就像一场耐力赛,但却不是坚持到终点就会有掌声。不过,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每个人都变得勇敢起来。我们在这种只有一个目标的单纯生活中,在一丝茫然和困惑里蜕变、破茧,学会坚强,学会独立,学着告诉自己需要一个怎样的明天。现在,当未来再次凝成无边的水晶,折射的已不再是唯一的炫目的斑斓。高中的经历留给我们一双看世界的眼,它让我们在以后遇到波峰浪谷时,不会因惊慌而手足无措。比起那些厚厚的教科书,似乎这才是我所受到的最铭心的教育。

属于一段岁月的美好,在我跨出校门时就要结束了,也许只有在这种意识到自己将永不再拥有的心境中,我才体会到自己是真真切切地生活在一种珍贵里。

所有的过去都未曾真正离去,它层层叠叠累积在潜意识中,只到最后一点钟,才明白它真正的含义。高中正是这样的时代,压力步步高升,生命因之结实厚重,如同钢铁,千锤百炼之后才堪铸剑,当它锋芒惊人地从炉火中出来时,才明白每一次打击的价值。而这一切又与无限的未来遥相呼应,因为它早已深埋了它的种子。

如同中国画,要钻进群山,观览两三个月,出来后作一幅画,把所有的感觉都表现在其中。“最后一点钟”,却浓缩了整个高三所有的感觉。离别的伤感与浸透其中的泪水与汗水,高中经历的价值和贯穿其中的苦与乐,一一展现出来。这是“透视”技法的运用的效果,也就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去观照高中生活。如同许多聚光灯,同时从各个方向照射舞台上最重要的内容。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十

“嘭。嘭嘭嘭嘭。”远处的山坡上,北风震天的乐声卷着粗砂砾朝我冲来,我望着那个黑影,缓缓走向这个陈旧的小村。

我这次来的目的,是来寻找一门古老的乐器,缶,蔺相如令秦王击缶而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吧,然而据说,这儿还留着一位会击缶的手艺人,我想请他出山发扬这门乐器。

进村的时候,缶声未绝,我未敢打扰,向村民问来他家地址,在面前等候,未曾想,我未进门,被一位老妇拦住了,她说里面绞脸师傅正在忙活呢,等她出来先。“第三贵目周,消灾添福寿;夫妻手牵手,君子是好逑。”我听到一个挺年轻的声音在唱着调子。等了一会,我看到一个人背着一种体型巨大的乐器回来了,没猜错的话,这就是缶了。我连忙走上前去,他示意让我安静,然后走到门口,透过缝隙看里面,这不是他家吗?我不解,看着这个满脸胡渣的男人,以及他刚放下的方形乐器,上面磕磕碰碰,怕是有些年头了。

出于好奇,我也趴过去看里面,里面,一个三十有余的女人,拿着一根细麻线,半蹲着在一个少女面前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麻线在上面来回搅动,并敷上一种粉,她的目光专注,像一个朝拜者,额头有汗也不擦,少女脸上的毫一毛一被麻绳绞了下来,脸越发白净,我想她一定来自江南吧,上下摆一动的手臂,如同在摇动乌篷船上的木桨,缓缓穿过青石砌成的`桥洞。此时此刻,全世界都是安静的,我只能听到风声,这个看上去无比粗犷的男人,连呼吸都不敢放大,他可能也到江南了吧。

终于,里面忙完了,我说明来意,同时表示希望他媳妇也带着绞脸这门技艺出来发扬。

“媳妇,有客人来了,倒点水来。”他朝里面喊了一句。“刚刚看到令夫人的技术,我觉得她的手艺也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果可以,我希望也能让令夫人一起来北京,我们帮您联系美容院就职。”“小伙子,你的想法很好,但我和她不会去的。”他递了我一碗水,说道。

“为何?先生,这可是发扬文化呀。”“什么屁文化,与我何关?”“话不能这么说呀,击缶是门艺术。”我赶紧说道。“艺术?你不知道缶是粗野人才会的?”“不不。”我原以为他们希望发扬它的,未曾想他态度这么坚决。

“大叔,恕我直言,现在人们不知道缶是粗野还是高尚,但他们喜欢这种新奇的东西,这就够了,咱们别和钱过不去呀。”我只好撇去艺术,难道真有人会喜欢这穷乡僻壤。

“新奇,说得好。”他拿出一支烟一槍一,大口一抽一了起来,“你知道吗,我媳妇来这,就是因为没人绞脸了,你们新奇完了呢?”他带着血丝的眼睛看着我。“我们要的是生活,新奇?新奇有什么用,劲一过,再赶我们回来吗?”

他摔门出去,女人赶忙过来,不拦他,只是向我抱歉。“小伙子,别怪他,他只是不想害人了,我也是。”女人对我说,“这门手艺,终究不属于现代了,我们教了下一代,若是没人听,没人来,我们不是害了他们吗?既然这样,该没的,让它没吧。”说完,她叹了口气,执拗地转过头,”我站在门槛上,看风沙淹没了眼前,黄蒙蒙一片。

“孩子,走吧。”女人说,“这些老手艺,得靠人捧场,如果有人需要,不用你传播,它也会生长地很好,如果不是,那强留,也留不住的。”

这缶声,看来终成绝响。

我带着遗憾走出了村庄,忽然,山那头,传来一声巨响,“嘭。”漫天黄沙在为它伴奏,这音色像鼓,多了份清脆,时而高一亢如白鹤长鸣,时而又如野兽低声嘶吼,其间似乎夹杂着戈戟交错,那是战争前才会有的凝重。打击声越发频繁,男人唱起了不知名的古老歌谣,整个天地都在缶声中战栗了,更远处,女人的声音传来,她应和着男人的乐声,如泣如诉,但又不会停息,如未断的琴弦。这男音如塞北,女声似江南。,连起来,就是大半个古中国。

我回头,看着风卷黄沙,扑面来,闭眼,谛听这缶声,嘭。嘭嘭嘭嘭,我笑了,有风在,它绝不会成为绝响的。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十一

初春的山西太原,杨柳含烟,嫩蕊细开,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但在著名的书法家、思想家、医学家傅山先生的寓所,却正上演着生离死别的惨痛一幕,傅山先生唯一的儿子、刚刚56岁的傅眉,告别了相依为命的父亲,告别了爱妻和双子,溘然长逝。

此时的傅山先生――这位拼死抗清的前明遗民,已是77岁高龄,怀抱着儿子渐渐枯冷的身躯,锥心的疼痛让他难以自持,他磕磕绊绊走到书案旁,边流泪边写下了《哭子诗》,哭傅眉的忠孝才干诗词书画,其情悲切哀婉感人至深,而《哭子诗》的书法草、真、行不拘一格,时不时地涂抹勾划更显出深重的悲情。长歌当哭,不仅是诗中所体现的父子情深,也是书法笔划里所浸透的不绝哀伤,整列整列的勾勾抹抹中,我们可以想见先生情切而词穷的表达困境,这困境是思想对情感的极力追赶,是词不能达意的痛苦和焦灼。

傅眉是傅山先生唯一的儿子,自幼聪颖,深得父亲真传。他5岁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成年后,又同父亲一样抵抗清朝,傅山和傅眉,是父子,是手足,是同志,是知音,他们早已将自己的生命种植在对方的生命里,须臾不可分。因此,早在数月前傅山先生就预料到了傅眉的'死期,但事到临头,傅山先生还是悲痛得乱了方寸。

那是一个傍晚,傅山先生喝高了,写了一幅草书后就睡了,傅眉淘气,把自己摹写的字悄悄地换了过来,第二天一起床,傅山先生没有看出字的不同,却说了一句话似情天霹雳:“中气已绝,殆将死矣。”

傅山先生从字中看出,“我的”中气已经消失殆尽,不久就会告别人世。傅眉把真相告诉了父亲,傅山先生说:“然则汝不食麦矣。”告诉傅眉,你吃不到下一季的麦子了,果然如傅山先生所预料的那样,就在那个初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傅眉撒手人寰。

傅山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著名的医学家,他对男科、妇科、儿科都研究精深,他从书法里预料到了儿子的死期不远,可从医学上无法挽留儿子的性命,这是何等残忍!因此,尽管有心理准备,“父哭子常事,奈兹八十身”,白发人送黑发人常见,可是,“我”已年届八十,在这样的风烛残年为儿子送葬,承受的是摧肝裂胆的疼痛,有谁能体尝!数月后,尝尽了丧子之痛的傅山先生与世长辞!《哭子诗》也成为先生的最后绝响。

傅山先生的书、画都自成一格,他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他崇尚自然、古朴、率真,寻求书法内在美,不仅影响了一代书风,而且影响了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他是一座高山――书艺的高山,人格的高山,我们即使穷尽一生也难以抵达,但他是方向是目标,值得我们奋力追寻。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十二

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愚人。躺在洁白无瑕的病床上,用粗糙苍白的左手抚摸着苍白粗糙的右手,像抚摸着婴儿一样抚摸着。看起来在叹气,最后一个愚人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又似乎很欣慰,最后,最后一个愚人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若干年前,愚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建立了一个完美的愚人国。在这个国度里,大家欢欢喜喜,无忧无虑。赤身裸体奔跑着,嬉闹着,吃着果子,饮着山泉。直到有一天,有一个愚人突然大叫一声:我是上帝之子!我收到了上帝的神谕!我是你们的统治者!

愚人们突然停了下来,喧嚣戛然而止,紧之后就有一个,两个,三个五个人拜倒在上帝之子的脚下,高喊:万能的主啊,请赐予我智慧吧!上帝之子风度翩翩地亲吻了拜服在地的几个信徒的额头,踱着步挨个数了数,不多不少,十二个。上帝之子把目光转向其他愚人,或痴呆,或谄媚,或不屑。旋即一个人的笑声打破了严肃,那笑声一开始就像劣质的气球在缓慢地漏气,之后漏孔越来越大,笑声越来越放荡,甚至他竟然在地上打起了滚。这个愚人里的模范引起了大家的纷纷仿效,上帝之子又被淹没在一片嘈杂中。突然一声闷响,鲜血从人们脚下慢慢流出来,惊叫声从里到外,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发散开来。在骨牌的中心,站着上帝之子,和那个嬉笑的愚人,哦不,是那具尸体。上帝之子淡淡的说:撒旦死了。

久而久之,他们渐渐习惯了上帝之子的统治,毕竟愚人中间邪恶的撒旦已经为正义所制裁,剩下的只管聆听神的教诲就好。在上帝的教诲下,愚人中爆发了一场十分恐怖的传染病:智慧病。患上这种病症的愚人,找到了自我人生的好处,扮演着属于自我的主角。有口若悬河的外交官,将床单披裹在身上,总是聚在一齐高谈阔论,倘若有好奇的愚人凑过来,他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脸厌恶,转身散开去。也有喜欢涂脂抹粉的弄臣,有聪明绝顶的商人,这些人虽然服饰各异,甚至语言不通,但却有共同的爱好——不遗余力的将自我与愚人区分开来。愚人们呢,自然也不关心这些智慧之人的琐事,纵容智慧病在愚人之中安然蔓延。

最后,智慧病影响的愚人越来越多,渐渐地构成一支不小的势力,甚至超过了广大愚人。双方的和平打破了,因为智慧之人最后认识到:他们与愚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物种。于是仇视,敌对开始发酵。不久,在愚人国里就发生了一齐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致经过是这样的,有一个愚人被主教告上了法庭,据说是因为愚人一脚踩扁了主教精心培育的珍贵花种,也有说是愚人挡住了主教出行用的车子,还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原因流传至今,当然这就应归功于智慧之人们丰富的想象,而不是事件的复杂。总之,可恨的愚人被推搡着上了法庭,茫然地看着威严的法官,激动的陪审,不知所措地搓着手,不停地眨巴着眼睛。甚至都不明白感谢一下为他辩护的律师。当然这个如此放肆无礼的愚人被陪审员们的口水宣判了死刑。当那个愚人被送上断头台的时候,史学家们记载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时表示,这是愚人国像理想国的转变最终完成的标志。

于是愚人国湮灭在了历史的车轮里。理想国就此建国。伟大的哲学王统治着每一个子民,平时政策由元老们协商,大型庆典由祭司们举办,各行各业子民各司其职,国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至于可悲的愚人们,也就只能在压迫里卑微地苟延残喘。作为一个城市的梅毒,被一层又一层散发着恶臭的遮羞布紧紧地裹在了城市最肮脏的角落。

可好景不长,随着智慧病的进一步扩散,理想国的人口越来越多,哲学王渐渐有些力不从心。这个国家务必要应对愚人们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侮辱,欺诈,抢劫,甚至谋杀,叛乱,战争。元老们的意见变得越来越难以统一,哲学王也开始优柔寡断。子民们开始不满意哲学王的统治,甚至认为教皇也失去了代表神的旨意的权威。于是便争先恐后的.推翻国王,打倒教皇。理想国里一片混乱,王国混战,教派倾轧,每个人都自诩智慧病地尤为深重,足以担起拯救理想国的重任。有感到种粮食乏味单调的农夫,有不满主人的侍者,有不可一世的将军,还有博学多闻的教授。智者们忧国忧民,争相登场,相互利用,享受着理想国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仅存的少数种族愚人生活反倒是清闲不少。每一天闲坐在苹果树下思考人生,抑或是赏花饮茶,悠游山水,往来种作,过着清苦但却是自在的生活。不争不抢,随性所欲。用着自我的疯癫丈量自我,用自我去诠释不一样的疯癫。有些领域是智者们不敢也不屑于触及地,却在愚人电光石火的灵感中被无意发掘出来。虽然稚气未脱,粗糙生硬,但是就连之后的史学家们也不敢否认,那是尔虞我诈的年代里,最纯正的东西。

虽然在这混乱的岁月里智者们内患重重,但对于愚人的迫害并没有减少,反倒是变本加厉。据说那个妄言地球是圆的的愚人已经被火焰净化,那个对基督嗤之以鼻的异端被流放北海。这些愚人们被名正言顺的捕杀,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渐渐地到了灭绝的边缘。

不知智者们是玩累了,还是过多的绚丽烟火引发了审美疲劳,批判战争悄然成为了成为智者的不成文的规定。久违地和平来临了,尽管这样的和平可笑地建立在战争的临界点。智者们研究起了人性善恶,惯用的怜悯似乎在这时又起了作用,开始有一些智者呼吁保护本是兄弟的愚人族。经过一番精彩缜密的议会辩论,议员们采用最先进的”绝对多数不记名投票法“最终透过《愚人族保护法案》:愚人们拥有自我的自治区,愚人们也拥有了选举权,但由于他们已然跟不上这个时代向往智慧的潮流,只能享有普通公民的五分之三。所以在他们中普及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式各样的针对愚人的教育机构出现,著名的电击疗法备受青睐。果不其然,智者们透过软征服开化了不少愚人,这些新晋的智者们加入了政治派对,在那里大家尽情表现自我,享受着神圣的权利。早晨去听诡辩家的演讲,中午去选举自我的发言人,晚上聚在一齐针砭时事,充满价值的日子一天一天的度过,每一个公民临死的时候都能够说:我不会因为这一生的碌碌无为而悔恨,我把一生都献给了民主政治的伟大事业。

至于愚人是怎样沦落到灭绝的地步,也是在最近才发生的大新闻。智者们出于人文主义关怀,无条件向愚人区带给全方位的援助。医疗,食品,工业,军事各方各面无所不及,政治改革也不断进行。愚人们在智者的帮忙下学会了争抢属于自我的东西——智者们认为这是成为智者的第一步,学会了把时间放在有好处的事情上,比如先挣一个亿。还学会了各种各样的生存计策——善意的谎言,华丽的许诺,伪装的顺服以及甜蜜的诱惑。真正的愚人越来越少,愚人里也渐渐划分出了高低贵贱。博学的史学家们把这件事当做史诗一般的文化成就,并给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愚人国之春。

他好像留下了一滴眼泪。似笑非笑的睡着了。他不明白,也许他大概是明白,单面镜子外有几十架摄像机注视着他,摄像机之后有着无数双眼睛观赏着最后一个愚人在病床上的画作,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是怎样样去世的。偶尔有智者说一声:看他死了!然后啜泣声渐渐氤氲出来,像漏气地华丽气球,尽可能让漏气也变成一件优雅的事情。由小到大,啜泣慢慢地有序地想涟漪一样不紧不慢地散开来,想必这是精心策划过的默契。每当哀伤扩散到必须程度,就会有另一个智者来终结这一幕闹剧:看他又翻身了!

啜泣声戛然。

智者们注视了他几十个小时,就连他都躺累了,心想:干脆死了吧。

无论愚人族有没有完成历史交给他们的使命,这个族群究竟是在一片唏嘘哭泣中消逝了。智者们为其举办了及其盛大的葬礼。

默哀。

也许共同生活了这么久有了感情舍不得了吧。

但在几分钟之后,智者们用卓越的演技掩盖了悲伤,极不情愿地投入到属于自我的充实生活里去。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十三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园意味着一种难于忘怀的思恋和刻骨铭心的记忆。即便是一个人跋涉在漫漫旅途,或者在为生活而四处奔波,家园,永远是一个抹不去的牵挂。

我爱家园的和谐与富足。

我想象,当夕阳把亮丽的时辰定格在家园的上空时,整片山川便会呈现出一天里最迷人的景色。此刻,劳作者的歌声、鸡鸭的鸣声、家犬的吠声、还有那山风的吹动声,声声入耳。而山间草甸仿佛是一幅流动的水彩画:动的是晚归的牛羊,动的是弯弯的泉水;动的是随风漂荡的彩云,动的是云雀的歌唱;动的是牧人的鸣笛,动的是百花的开放;动的是季节流转的巨大的内力,从大地母亲发出的隆隆巨响;动的是高原人不绝如缕的歌谣,在世界的屋脊高歌新生的希望。

而此时,村庄里的家家户户已燃起了炊火,袅袅的'炊烟顺着风向,飘飞在房屋的上空,意味着家家户户一天匆忙的劳作已经结束。于是,村民们打起香醇的酥油茶,吃上新鲜的奶酪,喝上可口的奶汁,看着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静静地享受生活无穷的乐趣,一天的劳累由此荡然消去。

风,很静、很轻,不在摇曳那些纤细的柳枝,也不再为盛开的花朵梳妆打扮……。

去年秋天,我回到老家小住了一两天。那时,老家的村民们正忙着秋收秋种。整个山寨的田地上,只看见村民们正在忙忙碌碌地收拾包谷,翻犁田地的身影。有几块田地里还燃着篝火,炊烟向四处飘散着。而星罗棋布地点缀在村间地头的核桃树,则在秋日晨霜的侵袭下,金黄色的叶子在风雨中渐渐脱落,曾经沉甸甸的枝丫也逐个清爽地伸展出来了;村庄上方的山林,也被染上了金色的盛装。哦!整个山寨,呈现出沉甸甸的金色之美。

我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秋后山寨的金色之中,沉醉于五谷成熟的季节。感谢这个季节,给予了村民几多的情趣和丰收的希望。此时,生长在田间的粮食作物都已经收割了,核桃、苹果也收进了自家的仓库;而整个春夏季节都在牧场的牦牛、绵羊则摇摆着肥壮的身躯,凯旋而归。粮食、酥油、奶渣、核桃、水果、牛羊肉等,一切是那样的富足。于是,家乡的老农们,利用收割结束后的时间,在自家的土地里点起炊烟,吃上丰盛的野餐,以此来庆祝丰收。

这个时候,各个村社的农民也会纷纷利用农忙的间隙时间,调集全村能斗争的公犏牛、公黄牛,举行斗牛活动来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斗牛活动是秋收秋种农忙时节村民们的一大盛事,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村民们大都饲养着公牛,不仅是为了犁田种地,而且也是为了通过精心饲养,在本村或者与邻近村庄的斗牛活动中战胜强悍的对手,并由此获得精神鼓舞和荣耀。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生产队分给了我家一头年近四岁的公犏牛。据说,当年分配时,因为犏牛年岁小,被划为二等耕用犏牛。两年过后,这个小家伙居然在与被称为本村斗牛“王子”的搏斗中顺利战胜了对手,成为本村闻名的斗牛王。自那以后,每到秋后的斗牛节时,它都会精神抖擞地昂着头,走向牛群,寻找挑战的对手,且每每都能够凯旋而归。这样,斗牛王的美名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末。那个时候,每当谈起关于斗牛的事情,我的脸上总会情不自禁地泛起自豪的笑颜。

那几天,我背上篮子,手持镰刀,帮老母亲到自家的承包田地里收割包谷,同时体验了一下老农们是怎样地贴近泥土、亲近谷物以及怎样辛勤的劳动,并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酝酿着生活的甜蜜,延续着生活的泉流。

在劳作中,老母亲一边用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把掰好的包谷放入篮子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浑然不觉劳动的辛苦。她对我说:“其实,劳作是农民的生命。热爱劳动,就是热爱生活,就是热爱家园。”

正如纪伯伦所说的:“你们劳作,故能与大地和大地的精神同步。你们慵懒,就会变为季节的生客,落伍于生命的行列;那行列正带着庄严豪迈和骄傲的顺从向永远前进。”

那些天,我一直在思考着关于家园与劳作的问题。世代以土地为家的人们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以辛勤的汗水,在土地母亲的怀抱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在劳作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前些日子,我拜读了著名诗人海子的诗集,其中,有一首关于《村庄》的诗,最能体现诗人的家园情结。这首诗里写到:

“村庄中住着母亲和儿女/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妹妹叫芦花/我妹妹很美丽。”

在另一首诗歌《重建家园》里,诗人海子写到:

“在水上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成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生成无须洞察/大地自己呈现/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

这两首诗的字里行间,漾溢着诗人对家园的挚爱和对家园的沉思。诗人的这种思乡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并加深、加重、加厚了我的家园情结。

哦!永远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家园,是我一生最美的景色。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十四

守候着我们的未来。

岁月旧照片、

已经找不到。

熟悉的容颜。

冻结的风景、

消失的记忆。

往事随风散。

为了等你的拥抱、

月瓣凋谢了、

片片、

又片片、

撕碎了思念的痛。

星光碎裂了、

点点、

一点点、

凋零成错落的时光。

一片片、

一点点、

拼凑不完整的童话。

而我、

吟唱着不完整的旋律、

唤醒你内心封存的记忆。

时时刻刻、

等你、

勾画心中。

最美丽的人间,

分分秒秒、

等你、

弹奏世上、

承载着永恒的誓言:

唯一、

挚爱。

听我说五个字:

你是对的人、

这一句就是永远。

与你十指相扣、

将你揽入怀中、

绽放天使的羽翼、

乘着阳光和雨露、

飞向最美丽的彩虹天堂。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十五

我迎着漫天狂舞的大雪,走在赣北临江的一条公路上。

那年12月底,我从千里之外的东海边的军营回到地方,几个月了,都在等待分配的百般无聊中度过,我突然打电话给在赣皖交界处香口的表弟,约好一道去江西彭泽的龙宫洞。

我当时不知道自己在真实还是幻觉中行走,越来越强烈地占据我的就是行走,让我在大雪之中,或者在大雪之外继续行进。

我看见不远处经过的村庄、小镇、水闸,输变电的铁架和路碑,现在,全部在雪中变成深一点颜色的雪,我知道,现在不断地经过我的,都是雪的经过。

一直沿着公路走着,把雪越走越大,越走越多。

我慢慢地感觉极度地困倦,疲乏,深一脚浅一脚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就如同雪正在下下来一样,机械,单调,极其乏味。我想,我已经成为雪的一部分了,我现在的行走也只是雪的行走,唯一的是姿势和形状有所不同,颜色是一样的,温度是一样的。

如果这个时候,我停下来,就是雪人了,如果站立不动,就立即变成了冰雕。

无法停止的雪,无法停止的行走。

我经过天红村,马当,茅店,灵庙,船形村,黄山垄,一连串的地名我眼前都是雪白的,与雪有关,与我毫无纠葛,它们的出现只是表示雪的一种空间距离,或者,就是大雪的一部分。

我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地里,无法看到时间的变化,时间在一片白色之中也离我远去,悄悄溜走,我此刻在没有时间和颜色的空间里,也是一片空白。

大概已经是晚上,雪野没有昼夜,也不分昼夜。

大量的焦虑、恐惧和绝望在寒风中一阵阵袭来,我仿佛走进大雪内部的迷宫,走进雪的深渊。

先是迎对着雪走,努力地睁着眼睛在看,或者没有看。慢慢地,自然而然地侧转过身体,之后是背对着前方,倒退着,弓弩一般地弯曲着,绷紧着,一步步往前挪去。

在迷乱的大雪中,我被迫改变着身体的方向,最终,迎合着放肆的雪,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雪的颜色。

我必须睁开眼睛,只是为了识别大致的方向,之后,继续紧闭着,大脑里一片空荡,混混沌沌,我几乎是在大雪的行走中睡着了,或者在假寐,在醒来的一次次猛烈的大雪之中,我是一个唯一睡着的.却仍然在运动着的雪大量的雪雁在静静飞舞,我仿佛像一片羽毛,轻飘飘地浮在半空中。

突突突的声音传来,我以为又是幻觉,越来越近的吼叫让我和表弟都猛然一惊,同时转过身,立即闪开,几乎同时跳上一辆手扶拖拉机,稳稳坐在两侧的车厢板上,立即像结了冰一样和拖拉机形成一体。

我的手死死插进车上木头,或者是毛竹的缝隙中,大雪掩盖了雪中所有的真相,堆满高高的雪絮的车厢,是更大更蓬松的雪。

此刻,我突然感觉到雪改变了方向,原来从空中落下,现在全部是迎面扑来,与身体形成直角,而且,速度更加地猛烈。身后和腿部被车轮不断溅起的雪泥打得阵阵钻心的发痛,我喜欢上这种痛感,但是,一会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耳边持续不断的巨大轰鸣之中,渐渐我进入了一片死寂之中,只是感觉到大雪更加地紊乱,混乱不堪地紧张地狂奔。

在天地一色的荒原之上,一只黑糊糊的怪兽在漫无目的地狂奔着,它大声地,气急败坏地喘着粗气,我在它的腹部,感受着颠簸,摇晃,微微闭上眼睛,感受到难得的安宁和虚伪的幸福。

突然,紧急刹车。我一个趔趄,摔在雪地上,迷糊之中,发现另外一个影子从我的左侧重重落下,都是同样的无声无息。我仿佛从一次睡梦中惊醒,半天没有反应。

表弟先站起来,走到那个人面前,咕噜着说了些什么。那个人几乎从座位上弹下来,雪影一闪,迅速钻进一个院子,马上消失了。

表弟可能是向那个人借宿,或者要一杯热腾腾的开水暖暖身子,我想,那个人一定被我们吓到了,而且吓得不轻,我们努力辨识着方向,在我眼里,方向就是雪,雪就是方向了。

前方,出现一道巨大的弧形的亮光。

我以为是大脑中出现的幻觉,然而,那道光越来越亮,完全是那种月色里刀锋发出的一样,大风吹来,大雪突然地改变方向,仿佛那个刀锋在大雪迅速地抽出,又迅速地插入刀鞘。最终,这种反复来回抽送的动作,使我立即就厌倦了,我在大部分失去的意识里,根本无法接受这种机械单调的动作,只能致使我陷入更大的疲惫之中。

又一阵又宽又大的寒风刀割一般朝我扑来。

我悚然一惊,睁开眼睛,艰难地看过去,我明白了,不远处的巨大圆弧原来是一座湖泊,是赣皖交界处的太泊湖。我不知道雪还要下多久,唯一隐隐约约明白的是,我离目的地香口近了。

当我跨过两省交界的地方,我艰难地挪到公路边,伸出手,扒掉巨大路碑上积雪,看到红漆描出的的省名,又跌跌撞撞地移到反面,挥去积雪,看见另外一个省的名字。

这将消耗我体内大量的能量,我靠在路碑上,大声喘息,此刻,只要我轻轻闭上眼睛,我就会立即睡去,睡成大雪中认真的冰。

公路两边,是我熟悉的大片大片的棉花地。现在雪花替代了棉花,但是,我明显感觉到越来越温暖,大概是下意识的,我明白,现在离我要去的村庄不远了,我拍拍身上的积雪,大块大块的棉花噗通噗通地掉下来,重重砸在雪地上,腾起一股久久不散的雪烟。

我几乎是跳将起来,重新走在公路上,脚踩得更深,也抬得更高。

表弟一直在我的前边,我不需要去看,也不用去想,他像一团雪球,朝前移动着,移动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疲倦、饥饿。他的影子,就是我的影子,最终,都是雪的影子。

热腾腾的一杯开水,一大锅面条,映红了半个房间的炭火,还有靠墙放着的铺着厚厚棉絮的木床,一起朝我扑来,我躲闪不及,犹豫片刻,发疯似的迎面冲去我相信这绝不会是幻觉,因为,现在的雪片越来越大,在空气中猛烈地搅动、翻腾、膨胀,胡乱地冲撞,立即,我的眼前真的出现了万道金光,把这个冰天雪地映照得通明透亮,雪在燃烧,迅猛地在噼噼啪啪地燃烧起来。

表弟犹豫了一会,大步朝着东面走去,走到村庄的尽头,我这时才重新听到雪地吱吱的声响,仿佛第一次听到,我们迅速重新走在公路上。

大约在五点附近,我们拐进香山下村庄的小路,我看见了白茫茫大雪中,出现昏黄昏暗的一盏灯光,随着灯光越来越近,我几乎是在雪地里连滚带爬地扑过去。

经过这一场大雪,我似乎对所有雪都失去了意识,也完全失去了寒冷和在雪夜中艰难跋涉的记忆,仿佛从来没有经历,也没有经过。

这也许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场雪,从此,在混沌初开的空白中一直行走。

最后的倾诉的散文汇总篇十六

多么好。

早晨起来,天放晴了。

这样的运气,谁都喜欢。

我也不例外。

前天翻了日历。

今天恰好是立秋。

说好了,要去旅行旅行。

走出家门。

可偏偏又忘了戴上帽子。

哎,这记性。

人未老,器官都衰竭了。

这种不幸,谁都不喜欢。

可偏偏又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能怨谁呢。

将窗子关上,将门关上。

将烦恼都关在屋里面。

二,园子。

许久我未曾走进那个园子。

早春下得大雪。

和此前的瓢盆大雨。

虫子少了,草很长。

我知道好花开在寂寞的节日里。

我没有去踩坏一根草。

也没有去折断每一根粗壮的枝苗。

我远远地逃过了它。

逃过它的眼睛。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路过它。

即使是路过。

我也仅仅是与篱笆檫肩而过。

我并没有听到里面有歌声。

三,三十岁的病。

刚进三十,人显得疲软无力的。

好好的一个人,说倒下就倒下了。

没有人清楚事情的究竟。

家立了,养着一队儿女。

积蓄是不多,可房子有的`是住。

衣食也不缺。

按理说他是够幸福的了。

可人终日愁眉苦脸的,头。

一天比一天埋得底。

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也不知他的生活究竟要求多高。

他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

他得想想周边的人。

想想自己的妻子儿女。

有些东西。

不是想撇下不管就能不管的。

人来到这个世上。

人总得要点做人的责任心。

四,留下一颗种子。

你的心裹藏着一颗种子。

待到春天,你培上土。

浇浇水,在下一个季节。

树上挂满了鲜花。

哦,她们都开在高高的山岗上。

你是多么的开心。

你欣喜于它的微小倔强。

以及夜里。

它拔节的声音。

像一个老鼠在嚼着谷粮。

自然赋予了你。

清丽温润的歌喉。

你应该去尽情歌唱。

没有谁会阻拦你。

你只爱一颗种子在心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