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3:49:47 页码:9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汇总16篇)
2023-11-24 03:49:47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思考和梳理的过程,通过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中的重点信息应该如何突出,以便于读者理解?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一

我坐在小饭馆的凳子上,侍者问:想吃啥?我却忽然间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回答了。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吃啥,走进饭馆,原本只不过是因为腹中饥渴。况且我正想着心事,还没有多余的思维分配于它,这似乎本就十分简单的问题却使我瞬间愣住了。侍者望着我,脸上亦浮起若我一般的茫然与困惑。

哨子面吧!嗯,哨子面!终于从我嘴中蹦出的这个答案我想我是没经过大脑的,我说过我正想着心事。当这个答案蹦出嘴时,我却忽然从思维的忙碌中挣脱出来,大脑瞬息间清醒了许多,对于自己给出的答案也有些惊讶。我一时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忽然想到了哨子面,并且在一时的茫然之后给出的那么决然。

我却早已不是那么喜欢吃哨子面了,或许对于饮食的花样接触的已是太多。那么……。

是从军时只有每周日才可以吃顿面条而从此留下的对于面条的疯狂渴望么?是小时候因为一盒蜡笔而舍弃了一周的吃面机会,啃着馍馍只是因为想省下那每天的五分钱,是这一周欠缺的面食而从此痴迷于哨子面么?还是……我有些肯定,我想一定是!因为我忽然渴望着吃一碗祖母亲手调制的哨子面。对,是遥远记忆里祖母的哨子面不知不觉左右了我的思维。

我从小是祖父母带大的,上学之后方才来到县城与父母同住,但每周六祖父必是要骑着他的脚踏车来接我的。当我晃着双腿极不安分地坐在祖父的脚踏车后座出现在我家门前的大路上时,祖母必定已站在门前等候了,她必定是刚从厨房出来的样子,那条深蓝色的围裙必定也来不及取下仍旧系在腰间,必定还是穿着那件黑布褂子,同样也是黑色的肥肥的裤腿脚口处束着两指宽的带子。在我的记忆里祖母似乎永远都是这身打扮。

当我从祖父车上蹦下的时候,祖母也一定会急急地在围裙上擦了双手,紧走几步将我揽在怀中,我也一定在这时抱着祖母的腰。祖母必定要说:宝儿,饿了吧!我知道祖母一定炒好了肉臊子,下好了面,烧好了汤,单等着我与祖父一同去品尝她的臊子面呢!炕桌是早就摆好了的,辣子、盐、醋也已一一搁置停当,分别用小碗扣着。等到香喷喷的臊子面摆到面前时,我总要对着碗深吸一口气,祖母总要笑着说:这孩子,香吧?好香啊!其实不用说,我的馋相已经说明了一切,不过,祖母总是要问的,我却总顾不上回答,口中老被急急塞进略烫的面条占据着不能说话。祖父把辣子放得红红的,我自然不敢那么做,不过我碗里的肉却一定是最多的,小时候的我可喜欢吃肉了,也便愈发迷恋祖母精心制作的臊子面。

炕桌上总会有几咕嘟蒜的,祖父称之为哨子面搭档。小时候总觉得祖父吃蒜特有范儿,将蒜瓣凑近嘴巴,以门牙磕开蒜的顶端再用牙齿咬着蒜皮略微地向四下剥开,但也仅仅是略微的,只是扩大了蒜瓣的.出口,然后用牙齿从蒜瓣的顶端一步步地咬进去,等到整个蒜瓣吃完,蒜皮虽有损伤,但也堪称完整。小时候的我怕辣,有时候也想学学祖父的样子,以求将这吃臊子面吃的更加气派,更加有模有样,但每每总是蒜瓣与蒜皮混在一起进了嘴,只得又忙不迭地取出来,再去用手指将那咬下的半瓣蒜的皮仔细地剥下,蒜的汁液往往就被我弄到指甲缝里,痒痒的痛。于是我只得边吮着手指边吃着臊子面了,未出嫁的小姑便要在旁边取笑我,我则撅着嘴将筷子重重地拍在桌上去祖母跟前告小姑的状,并且要将剩下的臊子面独霸着不给小姑吃,但我总“守不住门户”,一碗面还没吃完就急急地要去找堂弟玩。

我的父亲兄弟四人,虽说都已成家,而且都在为这个大家庭努力着,但日子依然不能算富有,诚然若此,祖父赶集时仍会捎回一块肉来,大块煮着吃免不了有些奢侈,那是逢年过节才会有的,祖母一般都是将它炒成臊子,夏天则会将其与馍馍一同悬于井下。水井在那时不单只是用来取水的,也是农村人的自然冰箱。

味道还行吧?或者是侍者闲得无聊,或者是觉着我这食客有些古怪而随口问道。

嗯,不错,还行……可是又怎能与记忆里祖母的臊子面相比呢!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二

从乡下来省城后,我看过的电影屈指可数,可在之前,我却是个地地道道的电影迷。

70年代末以前,我们村里放映电影,主要是宣传上级的文件。由于那时候,人们对开会特别不感冒,总觉得跟自己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那是当官们的事。老百姓宁可到地里干活,也懒得聚到一块听人家唠唠叨叨地作报告。后来,不知谁想了这样一个办法,只要开大会,就得放电影,并且电影还要在开会结束后才放。有时为了宣传一些文件,制成教育片,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搭上一个有情节的影片,并且在通知开会时,先在高音喇叭上广播出电影的名字。每逢此时,村支书那沙哑的家乡话就会变得不再那么刺耳,反倒添了几分温柔,诸如:“老乡亲们注意啦,今个早晨吃了饭后,到大队开会,散了会演电影,片子不赖,打仗的《闪闪红星》。不过,娘儿们别带群孩子,由于地方小,人太多了挤得慌。”那时候村里连台电视机都没有,条件稍好点儿的人家买个半导体收音机就不错了。碰上这码事,一家老小全员出动是不足为奇的。

由于是白天放电影,再加上大队屋子窗户又多,就得找来床单,旧被子,把漏光处堵严,整个房间处于封闭状态,冬天还好,夏天那热乎劲就可想而知了。但这也阻止不了人们拖家带口的匆匆脚步。

到了80年代以后,这种纯粹为开会放电影的情况渐渐被结婚放电影取而代之,不知从谁家开始,只要家里有结婚的,就得找人联系放映员,谈价钱,到县里拿影片,并一时成了大流行。有钱的专门弄一些新片,有的连放三天。即便没钱,借钱也要放,影片自然会是一些价格低廉,已经放过无数次的老片子。从放电影上就能看出各家的实力,但也不乏有低调的,那应另当别论。

对孩子们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听到单声炮响了。按照我们当地风俗,结婚要放炮墩子,是单响的;老了人,放双响的二起脚,再加上鞭炮。只要早上听到了炮响,到了学校便立即成了同学们议论的主话题,有好些次从路上就开始了,知道谁家结婚的同学将会滔滔不绝地讲人家的情况,因为清楚了家的位置,就能猜测放电影的大概地方了,既然出了钱,谁不愿离自己的家近点,话中免不了还要估一下家庭实力,看看能放几场。

由于放映员是本村的,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到放映员家,打听具体的位置,放什么影片,什么时候开始。有些孩子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跑到人家来了,虽说那时天还大亮着。装电影放映机的是一个大木箱子,全部家当都在里面,然后用一辆专用人力车拉着去。对于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能摸摸箱子,拉会儿小车,那将是非常开心的事,哪怕仅仅是帮忙推了一下。一般情况下放映员是不会让别人拉的,由于车上的东西并不沉,再加上他生怕孩子们不稳当,给弄坏了什么,我那时是这样想的。别无选择,我们也只能一大群在车后边打闹着边尾随着走。孩子们如此,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也不愿错过这难得的机会,早点做口饭,吃了后就抄起板凳,到放映点等着去了。

那个年代的老百姓都比较封建,村里的青年男女,即便是婚后,也不敢当众拉拉手。尤其是未婚女子,晚上绝对不让随便出门,哪怕是出去办事,稍晚了,还要遭到家长的训斥。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便是放电影。只有这时,她们才可以与左邻右舍的朋友结伴而行,光明正大地走向那挂好映幕,人声鼎沸的打谷场。未婚女子如此,男子也好不到哪里,即使有心仪的姑娘,也不敢轻易对人家表白,只有到了放电影时,他们才可以说出那些久埋心底的情话,做出那些在梦里无数次困扰着的事。还别说,我们村好些青年男女就是在那个时候私定终身的。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大小伙子老良让我把一张纸条交给一个姑娘。由于是初次给人办事,既害怕又兴奋,那会儿我已经知道他们俩的事了,拿上后,我磨磨蹭蹭走到了那姑娘身边,鼓起了勇气说:“良子给你的信。”她接过后,略待片刻,还不等我离开,就撕了个粉碎,扔到地上。我清楚事办砸了,羞愧难当!第二年春天,他俩竟然结婚了,按照乡亲辈,我管她叫嫂子。一天,她到我家串门,当提到那件事时,她先是捂着嘴笑了一会儿才说:“傻小子,有你这样送信的吗?俺们姐妹一大群都在,还指名道姓地说,还怕别人不晓哩,偷偷地塞给我不就是了。我撕的不是那信,是块废纸,后来我还是借故出去了,这事我俩还得好好谢谢你!”

放电影不但娱乐了人们平淡的生活,也为小商小贩创造了商机。叫卖的无非是瓜子、花生、油条之类,偶尔也有牛羊猪肉。可最值得一提的要数五英的`缸炉烧饼和焖子了。他逢映必到,从不间断。每次他都是站在人群的最后边,一个油乎乎的柳条筐,筐里一边放烧饼一边放焖子,然后在上面盖一大块干净的白棉布,生怕凉得快,有时在棉布上面再盖块厚垫子,一盏夜行灯在筐旁边静静地照着,有时可能是为了省油,没人时把火调得很暗,散发着淡黄色的光,只有有人光顾时才舍得拧亮点儿。由于以前的猪肉不打水,再加上祖传秘方,焖子香而不腻,烧饼也是脆而不硬,买上两个烧饼,再来半斤焖子,那绝对让你满口喷香,百吃不厌。一般他都是默默地站在那里,边吸旱烟边看电影,只有在换影片的间隙,才象征性地喊几声:“烧饼,刚出炉的烧饼,焖子还热着呢!”由于那个年代村民们都特别穷,虽说只要花上几毛钱就能解个馋,可绝大多数人还是舍不得,宁可回家后啃那一日三餐,一看就饱的烂山药。因此,生意也不是太好。

时间过得真快,二十年匆匆而去,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已基本上实现了家家有电视,电脑也不断地走进千家万户,电影在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可孩提时的那些看电影的往事,有时会不经意地蹦出来,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并且那么地清晰,随之一缕淡淡的乡愁油然而生,真的。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三

人狗情结在我的第一感觉里,最喜欢的动物应该就是小狗了。

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家都是独门独户的青砖绿瓦的房子,前后敞亮的院落,条件好点的家庭,房子地面用水泥盖上一层;大多数的,就只是普通的泥土地面。家家都会养几种小动物——鸡、鸭、鹅、猪圈里的憨憨的大肥猪,还有温顺的小猫,最多的就属人们忠诚的卫士——小狗了。

我曾养过许多只小狗,有一只甚至是和我同年同月生的。待我六、七岁懂事时,它就已经是老年的狗了。我和它的感情非常深厚,真的是把它当做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亲人。我经常为它抚摸毛发,偷偷的给它吃那个年代我们自己都很少能吃到的一些珍贵的食物,喝米汤粥很烫时,我甚至会帮它吹的凉凉的再给它。而它对我也是极度的依赖。

也是因为它,我特别的喜欢看那部《忠犬八公》的电影,因为我有强烈的共鸣,我的小狗就和小八一样的忠于主人啊!

在我13岁时,它属于垂暮之年了,衰弱而老态,终于在一个夏日的早晨,在我的哭泣声中,它已无力喝下一口米汤水,却为了我开心,强迫自己用舌头轻轻舔我一下,看到它眼睛里闪烁的那善良的衰弱的不舍的无奈的目光,我忍不住大哭了,最后它闭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我。

在院子里掩埋了它,好长的一段时间,我没有再养过小狗,我始终忘不了它。

如今在城市里生活,居住的环境和繁杂的生活都不允许我养狗,我很喜欢它们,却只是像“叶公好龙”那样,停留在精神层面,不会付诸行动。

谁知,一切都颠倒乾坤了。

昨天回到家,突然在阳台上我发现了这只黑白相间的小胖狗狗,老公和女儿给它取名:豆豆。

因为我的反对,他们不敢让豆豆进屋子,只让它呆在阳台。可怜的小不点,才刚满月,看着我们在屋里走来走去,可怜巴巴的看着,不吃,不喝,也不叫,眼睛里都是----渴望?不解?委屈?说不清,道不明,我突然觉得我的灵魂被触动了一下,我很不舍,不舍。可我还勉强坚硬支撑着。

它真的太可爱了,而且我发现,它对我,较之老公和女儿,已经又是最最依赖而喜欢了。难道我有人狗情结吗?哎,真是。我快妥协了。

不管怎样,我希望我可爱的小狗豆豆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小动物,永远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四

冬天的街道上,只有北风在贼溜溜的窜来窜去。屋子里的火炉上,有烤的馒头抑或窝头,燎壶里的水开了,壶盖被水汽顶得噗噗响。烟筒上有铁条的架子,洗过的手套袜子一毛一巾之类的东西挂在上面烤。冬天人们蜗居的空间无论多么小,只要有了这样一只火炉子上的热气儿,生活便充满了生机。

三九四九伸不出手。北方的冬天,即使城市里也常常下雪。手上即使戴着手套,也会被冻得像猫咬的一样疼。人们在丰盛路煤店排队买煤,泥雪中,拿着麻袋、钢铃车、杠子的人们,大呼小叫,装煤、过磅,或用钢铃车往家拖,或用杠子往家抬。到家后用自制的筛子筛出煤块与煤面,煤块封存起来,以备特殊时候之用,譬如过年、来客等;煤面则需要加黄泥做成煤饼,以备平日之用。

煤饼属于日常生活,那么柴草与黄泥是与之相伴而存在的。黄泥出现在城市人们日常生活中有些诡异,与城市人家的特殊工具——钢铃车有关。钢铃是工厂里的轴承,人们想办法弄来做成一块木板的四只轮子,这便是一只无所不能的特殊工具了。买煤买柴草买大白菜地瓜等等大宗生活用品时,钢铃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用其到山上或者市郊拖来黄泥,便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每天早晨将炉火点着是一个很有点儿技术含量的。在纸张很珍贵的年代,没有谁舍得用纸张引火,只能用草。树叶中有阔叶有针叶,通常人们说的法国梧桐树的叶子便是阔叶。初冬时节,一一夜风雨后树叶纷纷飘落的早晨,邻家女孩儿在树林里,弯腰捡拾一片片树叶,穿到母亲给她的系了麻绳的针上,她的身后拖着长长的一串儿;针叶是需要专用的耙子才能拾到,有走街串巷专门卖那种草的,五一毛一钱一捆,可以烧大半个冬天。公家也有柴草供一应,每人每月十市斤,东光路与延安三路各有一家柴草店,院子里有高大的柴草垛,人们在柴草垛上翻来拣去,总想找到既好劈又轻的木柴,可但凡被垛起来的大都是树疙瘩或又湿又重的木块儿。木柴的主要来源是火柴厂、球拍厂、锯材厂的下脚料,那种又轻又小的木柴被人力车拉来的时候,还没卸车便被人们一哄而抢,然后再过磅交钱。

在没有引火草的时候,也有一种高超的技术将木头劈成细丝。首先须是木质好,可以劈成丝,再是须有类似菜刀一样的利斧才行,劈出来的木丝用火柴能点着为准。人类从会使用火那一天起,便具有了区别其他动物的属性。或者说,人类对于火的使用是熟稔的。然而,即使熟稔,点炉子的时候,闹得满屋子乌烟瘴气是常事。

为省却点火的困难,许多人家夜里不熄火,用湿煤将炉火压住,早晨一捅一开就可以了。可这是危险的节省,每年冬天都有人煤气中毒,据说一氧化碳一旦进入身体,人的四肢便会麻木,喊不出来。邻居大哥那天早晨四点钟的时候,发现自己四肢不能动了,幸好他身体棒,奋力滚下床,用头撞门,被早起清扫厕所的老张听到了,救了他们全家。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从1991年开始,许多人家开始使用集中供暖的暖气了。从此告别了煤、柴草、黄泥,告别了可怕的煤烟中毒。煤池子、煤屋子,似乎是滞留在时空中的一个标记,是对火炉的一个注解。

炉火,在集中供暖的前提下,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在变迁,却依然难以摆脱初冬季节女孩儿拖着树叶,寻找温暖;依然难以摆脱围炉夜话情切切的追怀。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的名言在这里是人们的终极情怀。没有诗意的生活,是行一尸一走肉的生活;而城市之暖供一应者,在暖到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心灵火炉的提一供,诗意之暖的提一供,该是服务的初衷。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五

邢文举。

应该说,中国人有月亮情节;因为,每当月亮升起来,放射出它的光芒,便惹起中国人的万般情愫。征夫怨妇,望月而叹;骚人墨客,感月而哀;悲欢离合,乡恋别愁无不跟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东升西落。似乎一切的忧愁烦恼统统是被月亮无端招惹出来的。在中国人眼里,人们的种种心境,都能假月相证,月亮有着无穷无尽的意蕴,请让我撷取一二,奉献给各位朋友。

一.月亮能引发人的宇宙意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空中明月把人思维引向苍穹引向宇宙引向神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亮引发了人的无限遐思。

二.月亮能引发人的的生命意识。月亮的升沉圆缺,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多像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无怪乎人们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三.月亮引发了人的缺憾意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的,没有十全十美。

四.月亮引发了人的沧桑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月亮的永恒,人事的`有限,使人生发出不尽的感叹。

五.月亮象征了人的理想。月亮高居苍穹,可望而不可即,“明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亮像极了人生的理想。

六.月亮代表了完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的皎洁引发人们对纯洁无瑕的崇拜。

七.月亮引发人的思乡之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牵动了游子的乡思,他们不能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

八.月亮引发人的团圆意思。“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月亮圆了,孤寂的人怎能不黯然泪下,怎能不“清风明月苦相思”。

作者邮箱:xingwenju@。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六

上了初中以后,学业压力渐渐增大,我在学校用餐时就尽量少吃快吃,以便多出一些时间学习。母亲怕我营养跟不上身体的发育需要,所以每天晚自习后回家,她都会煮一碗热腾腾的面给我吃。

那天,作业异常的多,我心里有些烦躁。晚自习放学后,我手里提着一大袋作业,沉得不得不轮流换手。一到家,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我丢下一句“今天宵夜我不吃了,作业太多”就上楼了。

“可你……”母亲还没说完,我就管自己进房间,坐下“埋头苦干”。

不久,空气中传来一阵面香。转身一看,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一小步一小步向我走来。

“我不是说了今天作业多,不吃了吗?”我有点没声好气。

“你现在正在长身体,而且在学校也吃得不多,不吃怎么行。”

“我现在不吃,你端走吧。”我生气地说。

母亲锁紧了眉头,犹豫了一会儿,便又一小步一小步地下楼去了。

母亲下楼后,我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继续写我的作业。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完成所有的作业。一时间,感到身心疲惫不堪。我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向楼下走去,看见母亲还在楼下。

她斜倚在桌边,双手靠在桌上,头靠在手上,睡着了。桌子上的那碗面,还冒着热气,显然已经热了不止一次。我眼角一热,上前抱住母亲,在她耳边轻声说:“妈,我刚才……”

母亲惊醒过来,看见我,连忙说:“刚才怕打扰你写作业,没叫你,快趁热吃面吧。”

我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眼角的一颗泪珠落进了面汤里,一股热流淌进我的心里。

点评:文章记叙的.夜宵,其实要表现的是人物,通过对所写人物对话和神情、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任劳任怨、无微不至地关爱儿子,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与愧疚的心绪,那碗热腾腾的面和那颗泪珠的小细节达到了大感动的效果。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七

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半碗青稞面》这篇文章。

文中的周总理,为了战士们挺得住,不顾自己重病在身。周总理啊,周总理,是什么力量让你不顾重病在身的代价?是责任吗?是革命交给你的责任吗?不,是你舍己为人、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精神!

周总理,你为何宁愿自己只吃野菜,也不喝上一点点那不算多的青稞面泡的汤呢?就是这种舍己为人、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精神!是啊,长征和革命路上有无数的“周总理”。正是“周总理”的这种精神获得了更多人的生命,或许他们会牺牲,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此刻,周总理,你又是多么的伟大!

周总理,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正如你的称呼一样,你对待战士们是多么的体贴。你永远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如果没有你的这种精神,我相信就不会有现在的新中国。周总理,你看呀,那些“红领巾”正在帮助残疾人叔叔过马路;那个小男孩正在扶起倒在地上的一排自行车。啊,周总理,我相信你其实没有死,因为你的精神没有消失。

《半碗青稞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长征途中,病还没有痊愈的周总理为了让战士们充饥他用自己仅剩一点点的青稞面泡水给战士们补充体力,而他自己一点也不沾唇,只吃从草地上挖出来的山野菜。…。。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这是一位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总理啊!一个年纪不小的人,为了能让战士们走出无边无际形如如沙漠的在草地,也为了战争的胜利,人民从此过上好日子,竟如此地奉献着自己。把其它战士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千百倍,和周总理一样的,还有许许多多红军战士,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虽死犹生,老红军只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他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为了解放全中国所奉献所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的生命虽然逝去,但他们留下的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就像历史一样永垂不朽。还有那一点点青稞面,它永远给人以奉献的启示,它所散发出的光和炙热,是一位老无私奉献的人格之光,精神之光。也许有很多人不懂周总理,,但他有一个闪光和荣耀的名字――红军。

我相信时间会记住,岁月会铭刻,历史更不会遗忘,有个这样的一个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八

天变凉,稻金黄,又是一个丰收季节。闲暇时,牵小女逛街。她驻足水果摊,缠着要烤芋头吃。五元称了两个,个匀称、香喷喷、热腾腾、黄澄澄,确实让人唾津潜溢。但不知有没有当年小伙伴们田头架起树杈,用豆秸烧的芋头那样令人回味。看着小女馋猫样,忽然想起母亲好几次催我回家捎带芋头的嘱托。

周末回老家,母亲已准备了满满一蛇皮袋。每当此时,母亲总是感慨地说:“今年又贵了,都赶上稻子的价了。我打算拉集上去卖。”“别卖了,就那山坡上的两分开荒地能产多少啊?分给我们兄妹几家罢了。”我说。“变精贵了。不卖,不卖!每天早晨吃碗芋头稀饭就是舒坦。你三弟又来电话了,说要留点春节吃。”母亲年年说着类似的几句话。

几句朴实的话语常常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早些年,家乡的连片旱地大多插芋头。夏初,犁过的麦田须打成垄。兜垄可是辛苦活。两百多米长的田块,父母用锄头一块块兜起、捣碎。垄要大,那能多结芋头。完成这种工作,靠的是父母坚强的毅力和长满老茧的双手。但我想其中更多的因素或许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远景。

插芋头可要全家齐上阵。母亲刨坑,父亲担水,姐剪芋秧,我分秧苗,哥哥培土。为了验证父亲的'叮嘱,有时我偏把几株秧苗倒个儿放,看它们日后能不能开出粉红的喇叭状的花朵。一家人有说有笑,劳动中充满了很多乐趣。

芋头的管理是有讲究的。当藤状秧爬满垄时,需要顺着沟底把一根根秧条翻过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除去垄间杂草,另一方面也为了防止秧条生出须根吸收养分。翻秧间隙,拭去额头的汗珠,嚼着垄间刚摘的小瓜,望着伏在一侧极顺溜极碧绿的大地的“丝发”,怎能不叫人赞叹劳动改造自然的伟大。

最令人回味的是收获的季节。收获是艰辛的。砍去丝丝缕缕的秧条,刨出芋头扭去须根,再切成片状,均匀撒开晾晒。一天下来,手上沾满了浆液,很黏,总是洗不干净。遇到雨天,得连夜把芋头干一片片摸起运回。收获也是快乐的。扭须根时,弟弟“霍元甲”状用掌去劈,配以“哈、哈”的伴奏,常令父母捧腹。

食用的红心芋头须在场边挖个大窖子贮藏。窖顶成脊状,用土覆盖。那可是孩子的乐园。捉迷藏、滑滑梯、甩皮卡是常有的项目。过年时,母亲便把煮熟的芋头放在棉布里用力挤压,流出黄亮亮的汁,用劈材火慢慢熬成块状,那是我们的最爱。现在回想起来,母亲那时看着我们兄妹几个贪婪地咀嚼的动作,满脸一定洋溢着生活的甜蜜。

小小芋头,丝丝情结。如今,当人们品尝着脆如萝卜、甜似苹果的芋头,会有多少情愫萦绕其中,也未可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九

而今的冬天,已然没有了炉火。

记忆深处的冬天,比现在要冷。现在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日子里,也很少能看到雪水化作冰锥的景象。在二十年前,雪后初晴的冬日,这却是寻常所见。这是室外,而在室内,一只小小的蜂窝煤炉,在那些寒冷的冬日里,是家里温暖的中心。

其实那个时候,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在烧煤炉。其他季节只是用来做饭,冬天里则兼具采暖的功能。到了冬天,大多数家庭都会在客厅或卧室生起一只煤炉,从窗户伸出一只长长的烟筒。炉火一直燃着。煤焦油沿着烟筒口滴下,看上去是透明的,一个冬天,会积下黑黑厚厚的一层。通常情况下,炉子上总是会坐着一壶水,水壶慢慢由凉转热,再由热转烫,如果要烧开,只需打开炉门,加大火力。这样的水口味不好,不过开水总是不断。那时候没有精致的口杯,老少爷们不断把滚烫的热水,添加到印着各种型号的搪瓷缸子里。从外面回来,他们摘掉厚厚的棉手套,把手捂到水壶上,温暖从手上传到了身上,由身上传到了心里,表情也由寒冷僵硬,一点点变得柔和温暖……哦,回家了。

没事的时候,通常大家会集中到有炉子的房间里,围炉而坐,喝水,或是嗑着瓜子聊天。总会有人把炉子上的水壶挪开一点,露出一指宽的火光,靠着水壶烤上半个馍,不停翻转。不消多时,馍皮酥黄,一股清香弥漫开来。就那么咯吱咯吱吃了,如果能夹上点咸菜,则再美味不过了。那时候都是大家庭,家里都有一个竹编的簸箩,簸箩永远不会空着,里面总是会有馒头,甚至是母亲蒸的`包子。有时在炉子上烤上两个包子,那更是等不及的。外面是焦黄的皮,里面是喷香的肉馅,急得把包子横着掰开,顾不得烫,把冒着热气和香味儿的肉馅往嘴里塞。在那个时候,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了。

姥爷一辈子不讲吃穿,只爱在寒冬里,偎火炉而坐,炉子上坐一小锅,熬上一锅白菜萝卜豆腐,多加些水,等菜汤咕嘟咕嘟冒出热气,便眯着眼睛把烤得酥脆的膜片泡到小锅里。一锅白菜豆腐,就是老人冬日里最大的满足。间或有口酒喝,老人已是心满意足了。

除了吃包子,对于火,孩子们还会生发出各种玩法,他们从外面揉两个雪球回来,放在炉边,看着它一点点熔化,然后升华成水汽。现在想想,其实很无聊,可当时就是玩不够。有时,他们从橱柜里偷点生粉条,放在明火上,刺啦一下,粉条瞬间膨胀,像极了今天的膨化食品。这半是为了吃,半是为了玩。有一次我是贪吃或是贪玩,在炉边待得太久,最后瘫软在炉边。

睡觉前,负责任的父亲,总是把炉子搬到阳台上。这是害怕中煤气,而不得不在温暖与安全间做出的取舍。给现在的孩子讲,他们多半无法理解。

在这个几十年的老厂子里,中煤气的事,原先每年都有听闻。母亲说,入冬后,如果早上有人没上班而事先没请假,单位工会立刻会派人去他家查看。据说遇到门窗紧闭的房间,一帮工友们砸门破窗,挽救了不少危险。这遥远的事情,现在听起来,依然温暖人心。

那年冬天,下着大雪。同学来我家玩,母亲在炉子上烙着油饼。吃饭的时候,两个调皮孩子把雪球搁在炉边上,一边吃着油饼,一边看着雪球化作了水。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十

我的大姐,是宝鸡中学高66级,插队地点在宝鸡县坪头镇。1968年那年深秋,她背着沉重的行李,赶着首批下乡的热浪,迈着准备来一番脱胎换骨改造的双脚,跨进了这个日劳动价值仅有1角7分的穷队,老实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1名知青一个家,就与贫下中农吃一锅饭,睡一个炕。满身的虱子,满手的老茧,满脚的水泡。

命运造成的磨难只能压垮弱者,却动摇不了强人。农村所有的粗细活路,她们样样学着干。下一眼泉,挑一担水得爬3个坡,过两道弯。刚去的男生3人一趟换着挑,后来两个女生也能抬回来。苦难磨练人的意志,自力更生带给她们丰收的欢快。她们用双手改变了农村的面貌,用细嫩的脚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背粪、拉架子车、犁地、收麦、挖土方、修梯田、上深山打柴、吃面糊糊、与猪做伴,每天夜里蜷缩在饲养室里学政治、在煤油灯下学“毛选”、批判人、记工分。以后,知青内部又闹起了矛盾;再以后,有人招工走了,留下来的人为自己的前途发愁。

工闲时候,大姐不是帮灶,就是帮男生洗补衣衫,还时不时地唱段样板戏,来首《长征组歌》。她没有埋怨,没有消沉,以顽强的意志,不仅实现了生活自理,还学会了洗衣、烧饭,还学会了织毛衣。

大返城的号角在知青中引起阵阵骚动,大姐也被几经周折涌进一家造纸厂。从那时候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这双脚踏出一条坚实有力具有个性的人生路。

刚跳出农门的大姐,有玉米搅团,高粱米饭铸成的体魄,有当过妇女队长的经验,扛粮上垛、垒包运粮、保管结算,写材料、搞宣传、各样工作得心应手。在工作中,大姐也有苦闷过、彷徨过、抗争过。她在沉默中忍耐,在夹缝中求生。

众多的波折催她成熟,屡屡的逆境逼她奋起,不久,命运之神将她带进会计工作。她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好评。现早已退休在家,享受儿孙之乐。她始终要求自己保持一颗善良平常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他人。

每当她回想当年知青生活,挑肥、锄地、收麦子、修水库,饱受生活磨砺。但她更感谢生活赋予她们这一代人坚强、吃苦耐劳、善良淳朴的优良品质,教会她们实实在在做人,勤勤奋奋工作。

人事如花,世事如水。在落花流水的人世中,大姐不止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一声“咱们都是‘老三届’的”,两颗陌生的心便不再陌生,情感的线路亦豁然贯通。你的手,我的手,他或她的'手,遂握出了悠悠岁月,拳拳真诚。诚然,由于各人的禀赋、性格、际遇的不同,其境况乃至人生姿态亦各异。但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意者,或平庸者,都不能不以饱含着沧桑中的温柔,温柔中的沧桑之目光,小心呵护那段刻骨铭心并深深渗透到以后岁月和整个生命细胞的插队生活。

她们从苦难中筛选出成熟,从艰辛中筛选出坚韧,从寂寞中筛选出深刻,从坎坷中筛选出真诚,从炼狱中筛选出处世做人的原则……所谓“老三届”精神,就是吃过苦、受过罪,经受过磨炼。它是在一个社会不正常的岁月里,一群有相当文化科学知识的青年,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社会底层艰辛劳苦的生活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境界和生活态度。“老三届”人炼就了一股刚柔相济、百折不回的坚韧之气,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转败为胜……复杂的政治氛围,艰难的生存环境,炼就了压不折,不叹息、咬紧牙关、历艰如夷的气概。“老三届”们大都具有坚韧力,顽强性。具有适应与改造、退让与不屈不挠、安分与进取、容忍与不畏险恶的综合能力。

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同样是生命的催熟剂,它砥砺了她们的意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她们知道求人莫如自强,热爱生活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勿存幻想和奢望。她们视宽容为美德,知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对社会对工作对家庭,她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十一

老碗者,大碗也。博友陈嘉瑞在《关中老碗》一文里如是描述:碗之大,口可赢尺,碗之高,把可越寸。

在陕西关中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对老碗有一种情结,而我的老碗情结,由来已久。

我生长在陕西关中农村,从记事起,我家就有一只这样的大碗。碗身釉为青白色,碗底持把则没有挂釉,裸露着褐红色的粗瓷,如钟倒置般立于“架板”上。平日里执掌老碗的当然是时值壮年的父亲,我只有望而生畏的份儿。母亲也从不让我拨弄它,一是老碗的较重,我只手难执;二是因为老碗较之其它碗贵重,若碎,让人“心疼”。

过去,关中农村有个习俗,吃饭扎堆。遇饭时,各家各户,男女老幼,就会端着饭碗走出家门,或聚一处,或走动着吃。但凡看到端老碗者,一定是家里的青壮劳力,而女人少有执掌老碗,我想可能是女人食量小的缘故,再就是怕看着“失眼”吧(失眼在这里意为不雅、扎眼)。当然,也偶有“强悍”的妇女端老碗的,那一定是在家里说了算的主儿。

冬日里天寒地冻,“老碗”们多会聚在山墙外边,边吃边唠,贪恋的是那一抹寒冬里的暖阳。春夏秋三季,则多躲在阴凉处,乡亲们戏称这样的扎堆吃饭为“老碗会”。一起扎堆吃饭,难免相互调侃。饭食的好坏尽显着各家的“煮妇”的能耐,或招来羡慕的啧啧称赞,或是“刷嫌”的贬斥。谝着,谝着,就会“人以群分,‘碗’以类聚”了。所谓“人以群分”,好理解。而“碗以类聚”则是大人找大人聚堆,小孩找小孩聚堆,小孩子们是端不动老碗的。呵呵!情投意合的老碗们聚在一起边吃边谝,小到家长里短,大到国家政策,只要有人提起,只要有人响应,就会滔滔不绝,长“谝”大论,往往是饭毕碗空也不忍离去,往往为了找一个合意的谝者,端着老碗满世界跑,故而就有了“一碗饭跑遍一条街”之说,这就是农村“老碗会”的魅力之所在。

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爷退休回农村了,一个人独居在一间低矮的房子里,自做自吃。饭时的老碗会上,就多了一只华丽的老碗,青瓷蓝印花的,较之我常见的老碗,显得阔绰华贵,不凡脱俗。因为父母一直跟爷爷的关系较为紧张,所以,我并不屑喊他声“爷”。即便是路途遇见了,权当没看见。有次午饭时,我端着碗去找临近的同学,远远看见三爷与我爷坐在一堆吃饭,我爷端着那只令人羡慕的老碗,筷子上挑的是又长又宽的“裤带面”,红而透亮的辣椒油裹在面的表面,让人看了就直咽口水,就别说吃了。三爷说:卫卫,你看你爷的这碗面美不?你要是能咥上这一老碗(面),就“碟活”了!(碟活,办了件大事了)可能是受母亲的影响,我“争气”的一扭头,朝地上啐了一口,“额嫌砮(脏)”!其实我心里早就羡慕的不行不行的了!唉!那时候我年轻……现在想来实实不该啊!那毕竟是大人们之间的恩怨,我爷毕竟是父亲的生父,我的亲爷。

说起我爷,打小就听大婆们就经常跟我唠叨:你爷在你月子里上房揭瓦,动不动辇你爸出门,不让住他留下的房子,简直就是个浑球爷……奶婆也说过,你爸在我这长到十三,你爷硬是耍浑要回去了……,母亲经常道我爷的不是,如何如何不干人事儿……由此,少不更事的我就对我爷就恨之入骨,而且根深蒂固,大有誓不两立之势。

后来家里盖房子,那时我上初中。父亲一个人操持,显得异常也艰辛。为了节省,备料期间的托土坯,打墙基,烧砖烧瓦等,起先都是父亲自己干。也许是邻人看不过去了,就跟我那个“犟种”爷爷说了些什么,总之后来,我爷就主动凑上来帮忙。一来二去,父母对我爷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当然,这些事儿我也看在眼里,人不管怎样,总要怀一颗感恩之心的,何况我们直接还有血缘关系做纽带。从此,我也就慢慢的喊开了去:“爷,我妈叫你回家吃饭呢”,“爷,你喝口水再干”……原来爷爷也并不是那么讨厌!再后来,母亲做了好吃,就会派我给我爷端些去,我爷做了好的也会喊我去,那时候二弟显然是不受爷爷待见的,因为我没看到弟弟夸奖过爷爷。再看到那只青花瓷的老碗时,自然也不那么讨厌了,而且,偶尔还会背着我爷跃跃欲试的去触碰它。

离开家后就再也没有端过老碗吃饭。直到去年,我在集市上偶然发现了那种青花瓷的老碗。只是现在的做工比过去好多了,碗通身都是雪白的细瓷,图案近似罢了,索性就买了一只。每每吃面时我就想用它,端起老碗,我就想起了我爷,想起了家。

微信上我经常晒老碗面,同村的妹妹就说,老碗、燃面是陕西人的情结,我以为妥切。

我想我的老碗情结还会延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十二

红色太阳染红了红色的天空。红色天空照亮了红色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红色草原上,处处充满着英雄的气息。青年人骑马,小孩骑马,老年人也骑马。男人骑马,女人骑马,春夏秋冬都骑马。

草原上,一代代出过多少马上英雄!成吉思汗,一代天骄,骑马征服东亚、中亚和北欧。

马上挥刀,马上射箭,马上娶新娘,马上醉酒,马上狂欢……马上定天下,引得无数英雄尽折腰。

草原,不是懦夫的天堂,而是强者的天下。草原,不是孬种的避风港,而是英雄的打擂台。弱者、愚者来到草原,只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得不从此沦陷;而强者、智者踏上草原,就踏上了一片新生的天地,任你纵横驰骋,任你高歌长啸,任你劈荆斩棘,展现出强者的'本色和英雄的风采。

你心的方向,就是草原的方向;你心的欢笑,就是草原的欢笑;你心的王国,就是草原的王国。英雄,当你属于草原的时候,草原也属于了你。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十三

北面悬挂着帝陵公园全景图,五陵九嵏梁山远近起伏,周秦汉唐迷雾千古不散。南面张贴秦岭渭水逶迤并行的山水画长卷,道教圣山与儒家之水黑白相依,哲学思想与诗经唐诗交相辉映。西面在讲述的后稷教民稼穑、苏武执节北海放牧、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仙女的感人故事。东面在演绎秦王扫六和的激烈与悲壮,诸侯尽西来的不甘与惊惧。中心陈列着明清古城的亭台楼阁与长街短巷,渭河古渡与关中民俗的写真图像。这就是我展示给你们的“关中大客厅”的模型。

“关中大客厅”是我为咸阳的命名。我认为,既然把咸阳定位为以旅游休闲娱乐居住为主题的田园城市,那就给他冠以客厅之名最适合不过了。

无论你是从北面空降而来,还是由南面涉水而至,你都会对这座30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一次审视和认识的,你多少都得给它下一个定论,咸阳的资源无外乎就是地下地上的人文历史,除此别无。因而,给咸阳把脉,为咸阳定位,是十余年不停歇的努力,最后终于一锤定音:西安是生产财富的工厂,咸阳是保养充电的庭院。一如上海和苏州的关系。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地理位置所致,这条东西狭长的平原,这片山水俱阳的沃土,大静无华,适宜养心,凡来过咸阳的人都给出一样的结论,安静优雅。

我常常邀请天南海北的朋友,请他们来咸阳一聚,请他们参观“关中大客厅”,这里有爽辣的秦酒,也有甘润的陕青,既有羊肉泡馍葫芦鸡,也有腊肉夹馍葫芦头,穰皮子酸辣爽口,臊子面喜胃饱肚……吃饱了喝涨了,和他二爸一样了,走,逛走。斜倚古渡亭栏,聆听咸阳桥上车辚辚马萧萧的躁动,脑屏闪现出皇家卫队与宫娥嫔妃的踉跄与狼狈;迈步五陵原,想象大殡的仪仗遮天蔽日而来,倾国财富随葬于脚下这片厚土,从此荒寂的原野不再消停;东觅古都遗址,伫立高台四下望。金戈铁马今何在?六国惧色已无影,只留下悲壮的歌声、吼声、笑声、哭声与骂声......西踏青川寻根,教稼台抚今思昔,感恩后稷稻疏育民开新纪,农耕文明始于关中这方沃野腹地,孕育出了孝义天下的董永,忠义天下的苏武,慧于天下的苏惠,明于天下的李世民。凤鸣于台,爱情恒久。儒学传世,孔庙不朽。清渭高耸,古韵悠悠。钟声荡荡,瑞气千秋。咸阳湖水,载歌载舟。田园氤氲,宜居宜修。留恋往返,客心揪揪。这就是咸阳,我认为,游历一座城市,必须深入到它的角角落落,如此,你才会触及她的迷人部位,才会沉醉于它的迷人神情,才能难舍于它的.诱人气息,才能怀念于它的内容。茶的清香,酒的醇香,诗的深情,歌的豪放,人的厚道,土的质朴恰似磁石将客人缠绵的心绪牢牢地锁定,谁愿走出客厅的门扉。

不想走,就多留时日,我可以给你当向导,每走一处我都会讲给你一串迷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珍藏在咸阳箱底儿越千年的秘密,足令你惊愕,定让你瞠目,之后你会如梦方醒地叹谓:哦,原来是这样呀,了不起,咸阳!我爱你,咸阳!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十四

一生中会遇到给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就在你身边,只是你还没发现。

放假回家无疑是对我挫败的心灵一种最大的鼓励。回到家我就学起了葛优躺,悠闲地瘫在了家里的沙发上摆弄着我的手机,一时的快乐占据了我心中的不快——作业。对了!作业,作业像一阵风一样,我便丧失了乐趣。

“咕噜噜——”我的肚子发出了一阵奇怪的声音。爸爸好像察觉到了,于是捣鼓,然后从厨房里传来一阵香气,给我带来了一阵舒心。一转头,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怨气。我的手颤抖着,仿佛把手中的笔大卸八块,我咬牙切齿的,似乎要把作业撕碎。

没多久,爸爸端了一碗面进来了,一不小心有几滴汤汁滴在了我的手上,我一生气,手一摆,大叫道:“干什么?”爸爸没说什么,只是默不作声地收拾着,爸爸小心翼翼把地上扫干净,然后又捡起地上的碎片,然后弯起身来说:“那我再烧一碗吧。”

我往地上一看,地上干干净净,但是有一两滴新鲜的血液。我没忍住从门缝里向外看,爸爸的手在板子上飞快地摆动,一边烧着水,一边熟练地把面和肉放入水中。我仔细看着爸爸,头发都白了,手指都粗糙了,一种酸楚油然而生。

我回到座位上假装写作业,爸爸推门进来,这回显得十分小心,把面放在桌上对我说:“我先出去了,你慢慢吃。”爸爸走出房门后,我草草地将面塞进口中,泪水潸然而下,滴入汤面中,泪水和着汤面,五味杂陈。

从那以后我变了,我学会了体谅和宽容,理解了父母的用心良苦。

——那碗面改变了我!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十五

很多男生都有武侠情结,我也不例外。

小时候,就喜欢看一些打斗类的动画片。我五岁的时候,家里就买回了村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窑背上“栽”一根自制的“天线”杆子,凑合着接收了两个台,每到下午六点多点的时间开始播放动画片,比如《魔神坛斗士》,《恐龙特辑克赛号》,《天宫战记》等都是我的最爱,放学一回到家里,一搁下书包就开电视看动画。由于当时的信号不稳定,屏幕上总是布满了雪花一样的斑斑点点,模模糊糊只能看见人物的轮廓,更糟糕的是画面还或上或下不停地翻飞跳跃,我只有用力睁大双眼、放大电视音量听里面的声音凭空想象。待到把节目看完时,感觉头晕眼花的很不舒服,得静静地呆一阵子才能缓过来。

后来,因为村里有人偷电不慎把变压器给烧坏了,上面没有人肯管这种“闲事”,村里就有三年多时间都没有电。莫说是看电视了,就连我写作业都只能重新启用搁置了不知多少年的马灯照明。没电也导致了山下的水泵抽不了水,日常的生活用水都出现了困境,全村人只能用水桶到山下去挑水。而电视似乎一下子彻底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

距村里五里之外的一个村子是大队部的所在地,后来改称行政村,不仅有水有电视,还买了一个类似于大锅模样的卫星电视接收器,几乎每户人家都看上了卫星电视,能收到好几套电视节目,让我们村里的大人小孩羡慕不已。有一年,刚放暑假不久,西藏卫视每天中午开始播放两集《射雕英雄传》,我们村的孩子每天都成群结队往返十余里去邻村看。看完回来的路上还兴致勃勃地讲里面精彩的故事片段,竞相猜测后面的情节如何向下发展,路途上一点都不觉得累。即使被突然降临的瓢泼大雨淋成了落汤鸡,也依旧跟打了鸡血似的欢蹦乱跳。当年《射雕英雄传》的魅力不仅仅是吸引了我们这些向往武侠世界的小孩子,就连出山种地的人,修缮窑洞的人,亦或是在灶台上忙活的主妇,一到播出的时间就全都不顾一切地扑到了电视机跟前,在场院里铡草的人们则干脆把电视机搬到了场院中间,一边铡草一边看《射雕》。

就在奔波着追《射雕》的过程中,我无意中见邻村一位同学手里有一套《霍元甲》的连环画,心就止不住痒痒起来,缠着人家说了几大筐的好话,才勉强借来让我看两天。结果我看完一遍又看一遍,反反复复看的没完没了,直到人家伸手问我要时才不舍地还给人家。看着同学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真渴望自己能拥有一套精彩的武侠故事书,一定看个够!尽管我很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宽裕,根本没闲钱让我买这类“闲书”的。

我中学的第一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大大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我开始认真对待写文章,从立意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细细斟酌起来,同时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最早读的是古典名著,由于当年条件限制,没有接触到真正的武侠小说。我用节省出来的零钱买了许多古典的战争小说和水浒别传之类的书,谈不上多经典但也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后来,同班的校长儿子向我一本接一本的借,却从来不还。我等不及就问他要,他说丢了就不理我了。当时我并不明白他是故意不还我的书,心里还总可惜自己的书都白买了。

九八年,央视播出的大型连续剧《水浒传》,着实让我们疯狂了一阵子,晚自习的'时候,我们偷偷跑到后勤老师家里或者是街上去看。当时我正值初三,学校看的很紧,晚自习时校长和老师轮番上阵盯着学生,可还是刹不住学生们看《水浒传》的热情,班里经常空出一大片的座位来。校长气的咬牙跺脚:“谁要是再看电视让我逮住,揍你个半死然后开除滚蛋!这帮不知轻重的混账东西,马上毕业考试了还看什么破电视剧,班级的升学率上不去不说,连自己的前途也不顾了?”管归管,骂归骂,逃课看电视始终没有杜绝,很多老师胳肢窝里夹着教课书走路也在大声唱着“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县城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各色商贩云集,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大街小巷,人们摩肩接踵地穿梭在街道上尽情地闲逛。我和家人乘着村里的一台手扶拖拉机也来赶交流会,父亲给了我十块钱,让我自己去逛,买点吃的或者玩的。那时候的十块钱对一个孩子来说相当于一笔巨款了,我装着钱在街上逛了大半天,也没有买东西,最后,在书店里买了一套叫做《奇情仙缘武林劫》的小说,花了九块五毛钱。我捧着书蹲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就看起来,直到和家人会合回家的时候才起来。父亲看我把钱都买了这种闲书,狠狠的骂了我一顿,发誓再也不给我零用钱了。我怀着复杂的心情一句话也不敢说,悄悄地回家了。后来,很多人问我借这套书,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找不到了。

正式读武侠小说始于高一。县城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陈列的都是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我一发不可收拾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很多次宁可少吃一顿饭,也要把钱省下来用来租书看。同桌的丹跟我志趣相投,我们看完各自租的书就又互相交换看,只是为了赶还书的时间难免走马观花,粗略地看个大概就匆匆忙忙把书还了。要是超过了还书的时间,又会被多计一天的租书费。

除了看小说,九十年代遍地开花的录像厅也是接触武侠更便捷直观的方式,而那个年代也正是香港电影的鼎盛时期。很多经典的武侠作品都被演绎的入木三分,一次次把我们带入那个刀光剑影的侠客世界,至今仍然光彩夺目。我特别喜欢电影版的《笑傲江湖》,那沧海一声笑的洒脱深深激荡着我向往武侠世界的心灵。直到今时今日,笑傲江湖的音乐一直是我的手机铃声,从来没有换过。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武侠小说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趋势,穿越玄幻等新的武侠形式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其中不乏一些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但绝大多数却是为博点击率语不惊人死不休,光是书名就充满了或香艳、或恐怖、或惊奇的成分,这类小说光是名字就让我心生厌烦,绝不去看。不是情节不曲折,也不是悬念不吸引人,而是感觉这些小说里总是缺少了点什么。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形式之一,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该有对人性的挖掘,对社会问题的忧虑,以及人们对时代勇于担当的责任。我尤为钦佩萧峰对慕容博大义凛然解释何为精忠报国的精髓:一是保家卫国,二是改善民生,令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绝不会为一己私欲,妄动干戈,使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魄!这样的精神贯彻小说始终,读来令人回肠荡气,久久不能释怀。不需要多少搜肠刮肚的奇思妙想,小说也会血肉丰满,不会让人有缺少东西的感觉。“武侠”二字中,要做到“武”相对容易得多,只要具备一定的天赋和机遇外加自己的努力不难做到,可要做到“侠”就没那么容易了,不只是打倒蒋门神这种恶棍,也不是带兵出征杀敌那么简单,“侠”的精义恐怕连武侠大师金庸也无法准确的解释出来。《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恐怕是迄今为止对“侠”最深刻的理解吧。网络中流行的许多小说正是缺少了这类灵魂的东西,即便能博得眼球赚取点击率,也最终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消散在浩瀚奔腾的文山墨海中。

武侠是成人童话,同样具备文学自身迷人的魅力,读武侠能挖掘深刻的人性,汲取侠客们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领略大爱无疆的侠义精神,如同我们挚爱的李小龙电影一样,催人奋进,自强不息!

我的老碗情结散文篇十六

陕西关中的面食颇为丰富,外地人住一阵都能随便说出很多名字,像裤带面、臊子面、揪面、扯面、剪刀面、炉齿面……加上各种浇头多达百余种。那“大海碗”盛了多半煮熟的面,浇上某种浇头,看着就有食欲,像本地人的性格一样,实在,热情。

这天独自办事过了饭点,就近看到路边一家“老x家手工老碗面”餐馆。一对老夫妇热情地在厅堂门外招呼人,老丈把我让进大厅靠窗位置,先用黑陶瓷碗倒满热腾腾的面汤,然后,冲外面喊了两遍我点的“三合一”,笑呵呵地转身出门揽客。大厅连门厅圆桌方桌约有十七八张,清一色木质桌椅;每桌中间放着几个黑色的小陶罐,分别装着油泼辣子、酱油、醋、蒜瓣、盐;厅堂口木柜下面是小碗、勺子,上面消毒机露着木质筷子。

随着老妇热情的招呼声,进来一位中年女客,衣着朴实相貌端正眼睛透着灵气,手里攥着手机,似是刚打完电话的样子。站在厅堂柜台转弯处,眼睛看着墙上的菜单,浓郁的本地话说:“牛肉面多钱?”

“十三!”老妇微笑着站在女客身旁,她不用看菜单。

“怎贵滴?”女客木纳的表情带着些许惊讶。

老妇淡淡一笑说:“臊子面十块,油泼面最便宜,八块!”

“油泼面有葱姜吧?呃(我)不吃葱姜蒜!”女客犹豫地看看老妇又扫一眼菜单,看样子挺难决定吃什么。

老妇吧嗒吧嗒嘴,可不是,油泼面就是在熟面上撒了葱姜辣子粉再浇热油,喃喃地说:“要不你吃臊子面吧?除了臊子不加旁的。”

“你家臊子面难吃不?”女客说着走到大厅边上一张空桌前,似是接受老妇的推荐,又显得有些担忧,“要不呃先吃饭再给钱!”

“放心吃,呃家面卖十几年嘞!”老妇说着为女客倒碗面汤,转身边走边喊:“臊子面一碗!”出厅堂门又继续揽客。

女客喝几口面汤,又拿起手机开始讲电话,言语间都是家长里短的聊天,羡慕谁找了个好工作。

老丈端来一个青底兰花大海碗,装的是我要的“三合一”,冒起的面上面盖着一层牛肉、臊子、西红柿鸡蛋,我接过老丈递来的筷子,稍微搅拌吃了起来,味道还不错,只是感觉这么大碗饭应该吃不完。

“咦——呃地心潮很!”惊呼的是那位女客,右手拿筷子左手揉着心口,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难过。不少客人看过去,有人忍不住问情况,我也听出这是不舒服的意思,但这种场合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不多事,何况她的声音洪亮没太大异常,就边吃饭边留意。

“咋?你啥意思?”为女客端饭的老妇刚走到厅口又返回去,拉长着脸看女客,显得有些不耐烦。女客用筷子戳着碗里的菜,表情还是满脸的为难,大声嚷着:“难受很!呃说过不吃葱姜,你这还有,呃吃一口就不行嘞!”

那边的老丈满脸的'不悦走过来,悻悻地说:“她方才说了不另外加别地,么(没)人给你加啥,沃似(那是)炒臊子的姜,一点姜莫得咋做臊子?”“那不成,呃吃不哈(下),难受很!”女客把筷子搁在桌上,扭头看向一边,左手还在揉着心口。

“啥人些?”老妇无奈地扫一眼周围的客人,边往门厅走边嘟囔:“俺开十几年的面馆儿,么见过这号……”

“反正呃吃不哈,不能算钱!”女客一副不甘心吃亏的样子。

“行了行了,走吧,把钱退给你!”老丈说着掏出一沓散钱,抽出十元拍在女客面前桌子上,脸上写满了懊恼,大有为了不影响生意委曲求全的意思。

“退啥钱?沃(那)人压根儿么给钱!”老妇引着客人往里走,狠狠白了老丈一眼。

“呃也么说要你钱,意思就是么吃饭不给嘞!”女客幽幽地站起身往外走,又拿出手机开始打电话。

“她要不说你可不就拿了?”老丈虎着脸注视女客离去,边把钱塞口袋边向旁边客人申诉,“看,么给钱还想让给她退,啥人些?”

有些客人报以浅笑,有的自顾自吃饭,我的饭也吃的七七八八,站起身付了钱走出厅堂。老夫妇在门口继续招揽生意,身后仍是一派热闹景象。心里有点莫名的失落,不知是为老夫妇对客人骨感的现实感慨,还是觉得那位女客难以沟通,又或是生活的忙碌让人没有耐心去理解。

回头想想那摆在眼前的老海碗,那冒起的面和浇头,确实比较敦实,透着实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