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3:40:50 页码:11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优质9篇)
2023-11-23 23:40:50    小编:ZTFB

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和整理心中的思绪和感受。在总结中,要突出成果和收获,同时也要诚实面对不足和改进的方向。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一

去年夏假,武术考级,教练把我们几个要考同一级的学生集中起来训练。当时整个组里面,只有我的年龄最小,因为我是跳级考试的,连跳两级。还记得我向教练申请时,他那个犹豫的眼睛。大概是在想我的脑子是不是坏掉了。但我自信的眼神终于打动了他。教练点头答应了,但他让我保证,一定要坚持训练,不能放弃。“这有什么难的!”当时我想都没怎么想,就同意了。但几天后,我就为我的过度自信买了单。

前几天讲的是腿法,其他的同学都学过,但教练为了照顾什么也不懂的我,就又重新回顾了一遍,虽然感到有一丝吃力但我还是勉强掌握了。结果之后的几天,教练把时间全节都放在实战上。虽然我的攻击十分的花里胡哨,但实际上没有一点攻击性。一开始我还能利用我的灵活来迷惑对手,但等对手了解我的实力后,我就惨了。虽然有护甲的防护,但我还能感受到腿踢到我头上的那种疼痛。一天,我实在不想打了,想立刻逃回家,但教练把门锁上说:“一直打,到你打赢为止。”我跟沮丧。那天,我依旧没打赢。第二天,我对爸爸哭诉,爸爸只是说了声“哦”,就把我送到了道馆,我很生气,破口大骂。这时教练来了,我缩了缩头。教练曾对我们定过一个规定,不能骂人,否则就扇脸。然而他什么也没干,只是转过头来对我说:“世上没有天才,所有的天才是在偏激甚至残忍的训练中诞生的,平凡和天才,你想选哪个?”

那天,我终于打败了那个向来无敌的大块头,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而那次的考级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的心智又学过了一座大山!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二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我东瞅西看,选中了一本漫画书。这时,爸爸也抱着几本厚厚的参考书和资料走过来。看到我手中的书后,面部表情立刻“由晴转阴”大声训斥我:“你都快四年级了,还看这些书。你的数学需要练习,这本《口算题卡》正适合你。”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放在我手上。我不服气地一转身拿着书走出了书店的大门。回到家,我愤怒地将书往床上一扔,重重的倒在床上,根本不去理睬《口算题卡》。耳边又响起爸爸的声音:“孩子数学重要是计算,我相信你每天坚持做口算题有一天就会计算得又快又准确。”我无奈地从书堆中抽出《口算题卡》拿笔做起来。果然经过每天练习我在计算上准确了速度上也提高了,期末考试中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我领到成绩单时我深深地感谢我的父亲是他及时地批评和正确地教导才使我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如今,我已经快上六年级了,更深的明白了父亲的爱。那从小就被爸爸冻结了的感情,像开春的河水一样,哗哗地流淌了起来。他是爱我的,为了我的未来,爸爸默默地承受了我对他的误解和怨恨。爸爸对我,正如作家海明威说的那句话一样:“正因为爱得深,所以要求的也就更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三

常常是在梦里,傍晚时分,夕阳照到了屋檐的青瓷上,泛着点点绿色的光,往下移,灰色的墙,墙里的沙子与小石粒斑驳可见,再往下,门第上早已松动的石条……夕照总是来不及到达石条太阳就下山了。

有一些事物,在长久的忘却中会突然出来让人为之一动,哪怕只是在梦里,比如童年,再比如,后铺巷2号。

年纪小的时候我曾试图去了解,为什么刚好是在那个地方,多少年过去了仍没有答案,我的曾祖母在世的时候告诉我,那是我曾祖父出生的地方,她进门时这里是一间大店铺,日用杂货应有尽有,那时她用红麻绳串起一贯贯的铜钱……后铺巷也因此得名。

曾祖母故去已多年,她口中的那个时代也早已逝去,我所看到的是一座围得严严实实的四方屋,大小两个院子,三重大门。门上各贴着门联“加冠”“晋禄”,“神荼”“郁垒”,“飞雪”“迎春”。每个门都有高低的门槛和门阶,天黑时来了客人,要用手电筒在前开路。

小时候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我经常和弟弟在天井边玩水,在井边弄湿的青苔上摔了又摔;有一口深井,很深很深,我小心翼翼地想看它有多深,每次都只见到水里自己乌黑的`脑袋;天井旁养着一棵绿萝,没人看管自顾往上爬,几乎占据了整一幅墙。四岁那年我多了个弟弟,之后童年才算真正开始。我们从阁楼爬上屋顶,坐在灰瓦中间的泥墩上看风景,看到很多一样灰色的屋顶,看房子与房子之间伸出的一枝枝绿色的勒杜鹃。那些灰瓦上常年长着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我问过母亲,她说叫干虫草。我不以为然。它们在冬天的时候开一种橘红色的铃铛状的花,开花的时候它的枝杆已是如瓦一般的灰。我对这种小花有着一种莫可名状的情感,小学时写状物作文我帮它起了个名叫“铃铛花”,高中写小说称之为“寂寞红”。

在屋顶上看了好几年的风景,直到后来,身体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踩上去时我听到了瓦片断裂的声音,从此我不敢再上去,弟弟却还上了好多年,后来我们在院子里打起架他一往屋上走我就拿他没办法,只能站在阳台上和他对骂。

阳台是有点稀罕,是父母亲结婚时才弄出来的,却不临街,还隔着小院子。但仍能穿过低矮的房子看到巷口来往的人头。巷口看自来水房的爷爷住我家隔壁,每次总要因那桶2分钱的自来水和母亲推搡许久,他喜欢把我抱起来,那花白的胡子把我的小脸蛋扎得满是酒味儿。

阳台连着阁楼,阁楼上最初是放置着整叠的公鸡大瓷碗和做糕点的模印,大小不一的缶缸装满了花生和稻谷,后来所有的缸都空了,我和弟弟花了一个下午把所有的东西搬到了阳台的角落里,从此阁楼成了我一个人的。

那年我刚上中学。下雨的夜晚,我听着雨滴落在大小高低各不同的缸上所发出的声音,仿如远古的乐曲。有时竟无眠。

在阁楼上能遥望到对面人家院子里的石榴树。清晨,树上总是站满了叫得很欢的麻雀,到了秋天就结满了果实,甚是诱人口水。他们家有三个孩子,年纪都比我大,且从小便学乐器。那姐姐学吹笛子的日子,每晚必练几十遍《十盅酒》,我经常是在笛声中飘摇梦乡。

那个时候整天做些关于外面世界的梦,尤其是在我知道了世界不只是我们镇和邻镇以后。

后来我到了很远的地方,看到那里隔山隔水才见到一户人家时总会先无尽感慨,之后没来由的想起在拥挤之中温热的我的后铺巷2号。它在南方的一座拥挤的小城里,房子连着房子,窗子对着窗子,那是我完整的世界,我一直住在那里,就算现在回到故里我仍旧住在那里。春天虽然没有百花竞妍,但新燕子却总是如期而至,它们叼着希望来到,在屋檐下用春泥筑起了新窝,不久,又有了一窝雏燕,快活安宁地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开始憧憬未来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了,很奇怪竟然和它没有一处相似,可是当“家”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时候,这一切却是排山倒海地涌来。那种最原始而又复杂的感情,藏在心里最深最深的地方,就如天井那口不见底的深井。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四

告别了久已的故乡,再又回到这片我的故土,却又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不是我所期待的模样。

或许,所有期待的都只是想像里最模样,所有想像的都只不过是梦里最纯真。久已别了的故乡还是原来的一般模样,还是我离开的原来印象。

昨夜里乘坐着那趟熟悉的185次列车,在黑夜里穿过中原大地,在一路朦胧中朦胧的回到了这片熟悉的故土。听着这亲切而又熟悉的乡音,感觉有几分遥远有几分距离,那些熟悉的发音卡咽喉之间欲诉又吐不出声来。亲切的乡音在我久别了的记忆里,在我模糊的久已不再诉说的遗忘里感觉久远又有几分土气。

只有那么几个,只有那么几段苦涩里相随相伴的过往记忆。久已不曾见面,还是当初的那般模样,纵使有几分沧桑,可那种说话的语气,那熟透了的眼神我怎么能淡忘。见我,有些不大敢相认,我知道自己改变了不少,从内心里散发到外表真的已不是当初的我。

酒是免不了不喝的,他还是当年我走时的酒量,言谈中有几分自许却还是当初的轻狂。我知道他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在这个欲海横游的城市里过得挺好。这个城市繁华似锦却又佣俗得只有享受只有刺激没有前进,没有我期待在前行中干干净净平淡安详的宁静。

或许,是我告别了久已,是我被故乡来的'流言蜚语所创伤,我已不再是当初离开的眼光。或许,这城市还是当初的城市,这些故土里的人还是当初的人。只是改变了的是我自己,是我不再当初离开时的心,那种吧。

其实,离开这城市也没有多少日子,细数过来也不过千几日多点。可已感觉得遥远得似前世的,似发生在我记忆未开的前生往事,看着这熟悉的楼群看着这熟悉的街道听着这熟透的乡音,却仿佛不是我的,这不是属于我的世界。

我该何以自处,我该如何面对着在这长大的城市。我真的厌倦了异乡的漂泊,厌倦了在异乡找不到归属的流浪,厌倦了我不是我,谁也不是我的谁的。可对于这座不算是久别的城市却又不再热爱,到那里去,那里有我想像的。也许,在山清水秀的角落,也许,在春一光明媚的巷角有我期盼有我奢望的。可我真的不想走了,我想静静的停泊在这熟悉的街道楼群之间,以一种自己中意自己情愿的方式,淡泊的走过此生往后的路。

路还漫长,我不敢有太深的许望,自自然然的走,管它海角。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五

老家的屋后有一座山,不是很高,据县志记载海拨380多米。我一直不信有那么高,小时候我们爬上爬下,一天要往返无数次,没觉得山有多高啊.

山有个神秘而且奇怪的名字,叫佛过山!听村里的老人讲,如来佛要去见玉帝,路过此山在这歇脚,佛过山因此得名。

老家的大门就对着佛过山的东山头,太阳每天都从那里升起。那里的山体是裸露的,石壁陡峭,石壁四周却树木茂盛,百草葳蕤。每次下大雨,石壁上面就会有飞流瀑布的景观,雨过天晴,石壁上就会现出两只白色的脚印,相传那是油盐凼。说是很久以前,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很穷,但是人善良孝顺。佛祖可怜他们,在这留下两只脚印,一只脚印可以冒出菜油,另一脚印可以冒出食盐。

这个传说无从考证,但是油盐凼是真实的,至今还在石壁上,城里的专家来考证了几百遍,也没有考证出名堂。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也许这山真的跟佛有缘,不大也不高的佛过山,竟然有两座庙宇,村里人习惯叫大庙和细庙。

细庙住着一个白胡子的老人,都称他为道士。据说他法术高得很,能呼风唤雨,救治百病。小时候我生病了多半是让他治疗,喝他熬制的苦水,几天就好了。不仅是我,方圆十几里的村民,无论遇到么事都会来找他。比如牛跑得不见了;道士掐指一算,在哪方天可以找到,比如婚嫁喜事,动土乔迁,择日算命更是非找道士不可。据说,凡是按照道士说的去办,就诸事顺利,有人偏不信邪的,多半要出纰漏。

记忆中道士的法术没有真见识过,但是见过他在庙门前练拳,动作很慢。道士还是个有学问的老先生,他写的对联,贴在庙门一侧,那字写得厚重有力。记得上联是:“一山烟雨竹摇风”,下联却没有。他说让风吹不见了。

这成了另一个不解之谜。

细庙不是富丽堂皇的庙宇。细庙是很简陋的砖石瓦房,明四暗八的结构,四周古木参天,遮阳蔽日,显得阴冷,维独庙门前有一块空地,阳光像水一样从那里泼撒下来,把庙堂的前厅照得温暖明亮。现在想起来,才知道当初设计细庙的工匠还是用心良苦的。

细庙的香火一度相当鼎盛,在巴河流域名声斐然。也许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座笼罩在佛光里的细庙,静秘幽闲地隐藏在鄂东北的山沟里,如果不是有人前来拜谒,谁也不会知道我们团风还有这样一个神气袅然的地方。

细庙的东侧有一大片竹林,有楠竹有水竹,枝叶蔢蔬,竹影摇曳。夏天我和小伙伴最喜欢在竹林里躲迷猫,嬉闹得满身是汗,忽然一阵山风轻轻吹来,那感觉特别凉爽惬意。竹林中央,有一方池塘,水面常年浮着一层薄薄的雾,道士就是在这提水吃,那水清亮甘甜。道士穿着灰色的长袍站在水边的青石板上,雾气萦绕在他的脚边,那时候我觉得道士就是佛的化身。

寻着竹林深处那条小路,一直往山上走,站在山脊一个突兀而起的石头上面,远远的可以望到山顶的大庙。

大庙住着一位道姑。

据我的奶奶讲,道姑姓张,年轻的时候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子,识得文字,二十五六岁时,父母要她嫁给一个财主,财主年纪大而且是个瘌痢头。道姑死活不同意。旧时风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除非她出家。道姑悲愤无奈只好出家,然后一直住在大庙里。

在我的记忆里,道姑就是一个很严肃的老婆婆。很少看到她笑,她偶尔下山,在村里走动,有人跟她打招呼,她总是静静地退到路边,小声地答应。她每次下山,都会有人给她一些油盐,一些大米或者是五谷杂粮让她带回山上。有时她拿不动,我们这些小孩就帮她搬到山上去。

那时候的大庙比细庙冷清得多,到大庙参拜菩萨的村民很少。我想着,是不是道姑的法术没有细庙的道士高明呢?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家都把男孩子寄附给道姑做她的干儿,在简单的倒茶就算拜寄的仪式之后,我也成了道姑的干儿之一。

大庙的公厅里除了观音菩萨,还有一台织布机。这台木制的织布机跟我奶奶的织布机并没什么不同,但是在庙堂里摆着织布机这是个很奇怪的事。道姑为什么还要织布呢?我们不懂这些,但是织布机让我和我的小兄弟们非常兴奋,都扑上去,这里摸一下,那里扯一下。道姑连忙过来带我们到外面去玩。

大庙的外面有一片桃树林。桃花盛开的日子,满山坡都是红艳艳的,树枝上开满了桃花,地上落满了桃花,钻进那片桃林,就像置身花海,拈起一朵朵落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蜜蜂蝴蝶在身边飞来飞去,鸟儿在这里叫唤一声,很远的地方就有一声接应,就像在对话一样,特别有趣,山坡下,碧绿的青草掩映着涧沟,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大庙这样清幽静美,犹如世外桃源。

那时候我们都很调皮,哪里懂得珍惜美景?记得一次我们抓住桃树的枝丫使劲地摇晃,嘻嘻哈哈地看纷纷坠落的花瓣。道姑慌忙跑过来制止。她蹲在地上,撷取一些花朵,然后默默地在桃林里行走,她走得很慢,嘴里还念叨着灼灼其华之子于归之类的'。我们不懂她说的,都以为她在念佛呢。

那时候我们想不到这些,也不觉得道姑有多么命苦,我们对桃花对《诗经》更是一点兴趣也没有,我们就是一群饿急了的猴子,我们到处找可以吃的东西。

挖毛根,摘桑树枣,抽毛楂,扯马齿笕,偷梨子,打桐子。知道桐子吃不得,也要打下来,咬一口,扔到很远。而最好玩的还是炒野豌豆,在两块石头的缝隙处架起一块瓦片,放上豌豆,干柴细火烧起来,不一会就听到豌豆炸裂的声音,豆子的香味在山坳里散开,我们一边炒一边急得舌头舔着嘴唇。

道姑守在不远处,她怕我们把山上的野草烧着了,总是叫我们小心点。每次我们都要分一些豆子给道姑,她接过豆子的时候,我看到她嘴角弯起一些微笑。佛过山贫穷的日子偶尔泛起一点小小的快乐。

但忽然就出事了。不记得是哪一天,一队人马冲进了细庙,他们把菩萨神像所有他们认为是“四旧”的东西全部砸烂,最后把道士也捆走了。大庙也不能幸免,观音菩萨打得稀巴烂。所幸的是没有带走道姑。

但是到处都说道姑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连织布都要供奉菩萨就是证据。这以后只要是批斗大会,就要道姑站在那些坏人旁边陪斗。时间久了,我们以为道姑跟那些坏人是一伙的,我们再也不去大庙玩了。

一年后的冬天,巴河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具女尸,都说是大庙的道姑。那时候所有的人都忙着修筑水库,水库就修在细庙的山脚下。人像蚂蚁一样在工地上挖土挑土,大家都汗流浃背,道姑死了就像死了一只蚂蚁。没过多久细庙变成了红星林场,几个单身汉住在里面,大庙在连续半个月的暴雨过后,轰然倒塌了。

就像是一眨眼,我离开佛过山三十多年了,行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老家屋后的佛过山始终是我解不开的情节。每次回去,我都会一个人到山上转来转去,总是拿着手机这里照一下,那里照一下。路,蜿蜒着,荒草掩映的小径,左一脚是痛,右一脚也是痛。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六

爱上文字的女人,她们虽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却有着百合的清新淡雅,虽没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容颜,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她们心思细腻、却不呆板,内心清高、却很随和。你若读了她们的文字,就很想知道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猜测着,琢磨着、喜欢着、欣赏着、幻想着,如果可能,最好能一睹她们的容颜!

爱上文字的女人,喜欢把自己交付给一个个灵动的字,她们用文字编织着一张张飘逸的网,任思绪纷飞,却不天马行空。她们把文字当成生命的知己,一切心事都喜欢对她轻轻倾诉,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爱恨情仇,事无巨细都向她娓娓道来,她们酷爱文字,爱她的懂得,爱她的善解人意,爱她的包容,爱她的无限呵护,爱她注视自己的眼神,爱她的真心疼爱!

爱上文字的女人,她们富有激一情,温馨浪漫,但不放一荡,她们的爱,她们的情,会在自己欣赏的男人身上表现的淋一漓尽致,她们会撒娇,她们会耍耍自己的小脾气,她们会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她们懂得体会,她们懂得进退,她们懂得欣赏和被欣赏,她们的含苞待放,她们的花枝招展,她们的闭月羞花,只会用在她们爱的人身上,其他的人,看到的只会是她们的矜持和清高、她们的含蓄和稳重!

爱上文字的女人,外表沉静,内心却丰富多彩,她们用锐利而浪漫的眼睛,捕捉着世间一切的美好与丑恶,她们时而用饱含温情的墨,描绘着世界的美好,时而用钢刀一样的笔,揭露着人世间的一切丑恶,她们不怕世态的炎凉,她们只注重自己的内心,她们不向邪恶低头,但也知道保护自己,爱上文字的女人,都有一种傲骨,她们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态度!她们憎恨一切的欺骗和背叛,她们爱美好如己出,但不会自私占有!

爱上文字的女人,像一首迷一离的诗,你总想靠近,却又感觉很遥远,感觉很远,又似乎在你身边,因为她们的灵魂,就在她们的`字里行间,爱上文字的女人,她们不太注重物质的东西,生活简单而不失优雅,她们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固守着那份恬静之美,她们似天地之间的尤物,仿佛世间万物都与她们有灵犀的相通,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能赋予她们诗人的灵感!

爱上文字的女人,她们喜欢在寂静的夜里,独自仰望浩瀚的星空,把心语寄星月,让思绪畅扬,她们喜欢独自望着多情的月亮,将思念折了又折,叠了又叠,睁眼是月,闭眼是他!喜欢文字的女人,不喜欢喧闹,她们喜欢静静的一个人,独享那份寂寞的孤独,捧一本书,温一壶茶,优雅着自己的优雅,在书里美丽着自己的容颜,她们虽然已不年轻,但内修的气质和内涵,使她们看起来精神饱满!

爱上文字的女人,是一本精装的书,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不高贵,但迷人心脾!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七

一个冬季没见到雪,心里一直有一种隐隐的缺憾感,偏偏到了春天,这雪才迟迟飘了下来,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伸手接住了几个飘舞的雪花,心里竟然没有了那种喜悦的心情,也许等的太久得来的东西,已经不是当初想要的那个样子了。我承认自己还是喜欢雪的,雪是北方冬季里的精灵,没有它的身影,整个冬天好像就缺少点什么

于是,我盼望着一场大雪。从冬至盼到小年,而它始终没有来,我想这雪可能要落在春天了,我一直有这个想法。

可不刚立春半个月,这雪就飘飘扬扬的下起来了,刚刚覆盖住地面,天亮就停了。

喜欢雪,也许因为它的纯白。我喜欢纯色的东西,要么是白色,要么黑色,要么红色,要么是淡绿色或蓝色。就连穿衣服也一样,一点不喜欢花色太繁多的面料,一件灰色大衣足够我喜欢好久好久。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喜欢看别人穿一些妖艳的服饰,记得看过电视剧《我的拉塔莎》,拉塔莎穿上中国的红色旗袍,再衬上她那洁白如玉的脸庞,那妖艳,那抚媚,看着都心生慕,如果让她穿上淡绿色的旗袍也许又是另一种风韵了。

纯色总给人一种暖暖的踏实感。

记得去年的春天也下了一场雪,我和雁子拿着相机拍雪景,我穿着红艳艳的一毛一衫,外穿一件奶白色的大衣,看着漫天的飘雪,那一刻的美定格在相机里,成为一幅画,闲暇翻看倍感温馨。一样的春雪,不一样的心情,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写照了。一年前和一年后的我,又有什么不同呢?也许改变的只是附表,内心里依然不变,不曾被浮华的生活而改变初衷。

把一颗心安置到一个妥帖的位置上,坚定的走下去,什么样的诱一惑都不能阻碍我超那个方向前进的步伐。也许这就是执着,太执着的人有点傻,但傻的可爱,比起那些见风使驼者可靠的多,执着的人都犯有同一个一毛一病,一根筋,但凡真爱上一个人,轻易不会回头的,你晨起的乱发,没刷牙的口味,眼角的眼屎,连你爱睡懒觉的惰性都爱,一个纯纯的能爱上你优点,同时也爱上你缺点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你珍惜的人。也许这才是人最初的'纯性,那种淳朴真挚的情感,没有被世俗玷污丑化,我喜欢你青春的容颜,我也喜欢你老去的容颜,坐在岁月的轮椅里和你慢慢老去,老到哪里也去不了,我还会陪在你身边。

还有那纯纯的友情也是最好的,自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哥哥,单纯的笑脸,纯棉的蓝布棉袄,即便多年不见,想起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那种友情永远不会有陌生感,即便你已锦衣玉食,还是素衣小民,见了面不用顾及会不会说错话,迎上去,‘是你呀,叶子,还好吗?’没有分寸的开起玩笑。率性而坦诚,不带一丁点儿暧一昧,绝对不,像亲情,又比亲情多了那么点儿哥们义气,单纯的友情往往也是有安全感的。

雪终是冷的,寒彻心骨的凛冽,遇到太阳也会慢慢融化,往往美好的东西走失的也最快,你再耀眼只有冬季里你是最美的,下一个季节,你的美便于它没有关系。

我是一个各种颜色的女子。因为春天已经来了!

我要用纯纯的色彩展现我精彩的生命!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八

有一种花,叫木棉花;有一座城,叫广州城。

来广州漂泊已有十余载了,雅称花城的广州四季皆有鲜花开放,整座城市温馨浪漫。在这百万种花丛中,木棉花是我的最爱。

四月的广州,是木棉花盛开的春天,在我居住的这个小镇也不例外,最美的景致是在清晨。晨练的途中,经过榄核公园入口,两旁橘红色的木棉花开的如火如荼,竞相绽放。我一边晨练,一边赏花,惬意满怀。微风轻轻拂过脸庞,清新的气息传遍全身上下,整个人感觉特别温暖。在我的眼里,木棉花艳而不俗,姿态优美似少女。那一簇簇盛开的花儿,朵儿厚实,大者若小碗,明媚鲜活,千娇百媚,有半开半绽的,低眉含羞;有含苞欲放的,翘首枝头。繁茂锦簇的花朵就像姹紫嫣红的烟花,尽情释放着这座花城的狂喜与热情,把广州人的自豪书写在花城大地。站在树下的我,安然端详着近处的每一朵木棉花,仿佛每一朵花都在微笑着,静默地独守着自己的那一份美丽!

咚!突然轻轻的一声响。一朵盛开的木棉花落在了我的跟前。我弯下腰,看见那朵红红的木棉花直直地扑入下面的草地,没有丝毫的犹豫。这个形象使我大吃一惊,内心的震撼无法言喻。大凡落红落叶,都会引发惜春伤秋之感,尤其那花瓣那叶子在空中翻飞,似有千般留恋万般不舍,最后才无可奈何地落入尘埃,像一声长长的.哀怨。这样怎不引起善感的人也柔肠百结呢?而木棉花,在它离开给予它生命和养分的枝头时,它就那么决绝,那么义无返顾,以它的红硕在空中划出一个沉重的感叹号!在它触地的瞬间,猛地撞在你的心上,让你呼吸急速。它们好象生来就长在那里一样,那么鲜艳那么肥硕,没有一点点的疲倦态。我又一次惊诧,其它的花一旦陨落,就是憔悴不堪的样子,而木棉花,是在它最美丽的时刻陨落的。它因此可称为壮烈的。早就知道木棉花是英雄之花,是广州城的市花,却不知道真正的缘由,只是浅薄地以为是它的红象征了英雄的热血。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

一位当地阿姨走过来,笑吟吟地捡拾起地上的木棉花,我知道她捡花的用途,木棉花也是一种药材,将花洗净晒干可以煲汤,有祛湿,去热的功效。广东人最讲究的养生就是煲汤了,这也正好适合他们就地取材。

广州人杰地灵,英雄倍出。盛开在这个城市上空的木棉花,也是这个城市不死的精灵,它开了又谢,一年又一年。我们需要木棉花般的跳动的心,奉献、热情和真诚。

在这个以木棉花作为自己的市花的城市里,我工作着,生活着,感受着青春的流逝……。

爱上一座城抒情散文篇九

时值中秋,正是皖南故里,桂花飘香的时节。“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故乡的桂花,香味悠长,可谓是漂泊数载的游子们,唯一闻得到的乡愁。

桂花,这个叶片对对互生的花木,在故里的山区丘陵,皆可见她的身影:房前屋后,处处金桂摇曳;山涧溪边,遍地银桂生辉。桂树四季常绿,或三五一簇,娇小玲珑;或独撑一方,高耸而冠大。夏可遮阳庇荫,农人休憩于其下;冬可观赏避风,小鸟隐匿于其中;秋则清香散动,沁人心脾,更吸人心魂。“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

传说,故里本没有桂花,那原本是天上之物,仙界所有,岂仅凭故里山清水秀所能得到。皆因故里有一青年,常年照顾病母,功名利禄不为之憾,尘嚣情缘不为之动,悉心尽孝,恬淡于山水,感动于上苍。于是吴刚从月中抛下一粒桂子,落于青年屋后,次年便叶茂花开,香飘房中,直入病体,其母随愈。此后数年,青年广散桂子,因之故里皆得桂香灵气,个个体健安康,丰衣足食。人们感恩于此,每到中秋月圆之夜,必拜桂仙吴刚,祈祷一年又一年的幸福。

故里桂花,村村均大量植种。有一小村,名之“五里塘”,住户不过三五人家,但其房舍院落,全在桂花丛中。每至稻熟蟹黄时,全村桂花盛开,香飘五里之外,醉人销魂。少时,每当此节,尚未等放学,便纷纷跑进村中,或摘那桂花枝条,扎成一束,你扔我夺,甚为开心欢乐;或爬上树稍,晃动树枝,细小的花瓣如雨飘落,纷繁杂色,满地铺银堆金,个个心花怒放。其实真正到收获桂花的时候,人们便用一根长长的竹杆,先自里向外,重打桂树枝叶,再在表层轻拍,桂花便干净利落地掉入早在地上准备好的大床单中,不多时便收得满满一大包。

收得桂花,亦多有用处。新收的桂花,待凉干后可做得桂花茶,茶则清香淡雅,入口绵甜,直入心脾;可做糖糕,糕白清丽,不吃先醉。记得童年,祖母每到过年之时,便拿出前收藏的桂花,和着先炒好的糯米粒,并着土制的米糖稀做成非常好吃的“桂花糖”。桂花糖只有火柴盒或一只小球那么大,常储存在一只口小肚大的`瓮中,可长期保存。等到吃时,揭开瓮口,一股股清香,溢满整个老屋。在那黯然的年代,“桂花糖”便成了人们唯一珍品,更成了童年的特有的味道。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故里桂花又到了盛开的时节,她们根深花香,无处不在,她们秉性温雅柔和,一如故里的人们,纯朴而清静;她们抱团成簇,也如故里的人们,灵气而互助。

故里的桂花,是童年的蜜,游子的梦,更是两头的牵挂,漂泊者的乡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