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6:46:40 页码:12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精选8篇)
2023-11-12 06:46:40    小编:ZTFB

人生总结是人们对自己一生经历和成长的概括和反思。文字清晰明了,用词准确简洁,是一篇完美总结的要求。没有经验写总结?别担心,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一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此书介绍断舍离的理念,是基础;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此书教一些整理术,怎么扔,怎么收纳,实用性强;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喜欢断舍离的话,此剧看得人神清气爽,非常爽!佛格斯的《极简主义》,这本书也是偏理念,顺便讲了工作方法,但我觉得一般。

1.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一种整理术。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2.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3.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4.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物品要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5.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所以要警惕折扣,警惕贪便宜,以及凑单)。

6.扔不掉就是不想扔。有些东西虽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可却还扔不掉,一直留在家里,理由就是执念。从实质上来讲,它们已经是垃圾了。

7.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有些东西实际上已经成为垃圾了,必须得处理了,可还是因为太重、太麻烦,所以就懒得去扔。这意味着,把能量留给未来,让未来去处理了。可这些东西留了下来,反而会强化这些东西所包含的的回忆和能量,给人造成混乱,八成物品的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或未来上。在断舍离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8.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灰尘与杂物代表停滞运和腐朽运,扔掉不用的东西、还在用却不喜欢的东西和充满怀念所以扔不掉的东西,就能消除停滞运和腐朽运。

9.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只选择死党,也就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

10.“可惜”不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是对物品的爱惜之情。

11.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

12.一切从扔东西开始,扔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把东西送给别人时,要说“请收下”,不能说“给你”。

13.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五成,装饰性的收纳空间只放一成。

14.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味。

15.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只需一个动作原则(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比如拿掉容器的盖子);自立、自由、自在法则(收纳时让物品“立起来”,物品的摆放要便于选择,立不起来的东西要卷起来,自在地方)。

16.存留下来的物品是自观的途径,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

17.断舍离并非提倡清简的生活,物品既是自身的投影,又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

因此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就不会徒增多余的压力了。把“啊,好碍事”这种异样感否定掉的思维方式,就像是清除掉附着在直觉这根管道上铁锈一样。因为直觉原本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消除掉”的存在了,所以只有在除掉那个“碍事”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应该买“这种阳性直觉才会像灵光乍现般来到你的身边。如果有东西让你感到碍事,即使只是一瞬之间觉得碍事,也要在发现的当时就把它们一一击破。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19.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二

这也是这本书里蛮有趣的一个地方。当我们占有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真的拥有它吗?因为只有当我们自己和物品之间有感情,它为我们所用,我们也很珍惜它的时候,才拥有了它。我们可以占有很多东西,很多资源;但我们精力有限能拥有的真的不多。所以,尽能力的选择那些最优秀的留在自己身边,然后用心的爱惜它们。不要可惜那些被淘汰的,因为不然我们就会辜负了那些更适合自己的。对于那些因为曾经爱过而舍不得丢弃的,就要提到书里提到的“佛系整理法”(名字是我自己取的)。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三

首先要了解断舍离的深刻含义。断,即断绝想要进入自己生活的不需要的东西;舍,即舍弃身边泛滥的破烂儿。不断地重复断和舍,最终达到离的状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要做到断舍离,自己需要深刻的意识到,物品的存在仅仅是为自己服务的,对于人来说,任何物品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它们都只是在自己生命的某一段时间里陪伴自己的东西,自己不可能因为存积或爱护了它们多久,在自己死后就能带走它和它永远在一起。所以不喜欢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它本身还能用就让它陪在自己身边。

当我很快的开始实行断舍离时(其实做到断舍离是相当快就能进入状态的),自己最大的感受有几点:

1、活在当下。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更加专注于自己手上的事情,对正在做的事情更加认真、上心。因为想着的就是赶紧做完这件事,然后放下它。真正的活在当下。

2、生活的精致感。更加喜欢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在意识到和自己打交道的东西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留下的的时候,生活的精致感油然而生。

3、迎接挑战,接纳新事物的能力。看待物品,事情,甚至知识的眼光也再跟着变化。以前老想着以后要做什么,学什么,却因为眼下的堆积的事情太多,无法轻松地开始。

4、淡然对待不能拥有的东西。对于进入自己生活的物品的选择更加慎重。不能只因为它还不错,而不是因为自己真正需要它,喜欢它(可能没用,但是至少自己看着就舒服),就要去拥有。你花在它上面地精力带给你的回报或许远远比不上你在维护你和它的关系上的付出。

以上,“它”不只能指代身边的物品,还包括过时友情,爱情。过去的情感或许美好,偶尔回忆也会让你醉心其中,但如果真正让你回到当初地状态,却很可能已变了味儿。

当我写下这些的时候,意识到,写下的这些感受,也是一种应该被舍弃的东西。我写的知识博客,读书感受,很多时候都是希望能一劳永逸的记录下,曾经我意识到了某个深刻的道理,体会到了某个难以体会到的感受,但是,任何知识与感受,都不可能因为你写下了它,你就能真正一直拥有它。如果不时时刻刻都去反思,去感受,而是依赖于“我写过这样的博客,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来麻痹自己,那么这些博客对于当下的自己,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写总结博客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要舍去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的去了解它,总结提炼它,然后让它融解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博客的意义就在于,自己要时刻温故而知新,在已经总结的基础上再一次次总结,直到有一天,可以放心的删除它。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四

“如果想发现人际关系是不是有不对劲的地方,方法超乎寻常地简单。在看到某个人来电显示的一刹那,是兴奋地接起电话,还是犹豫了一下才接呢?这个时候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性的,所以是最为真实的。”

“‘能用这么便宜的价格买到这么好的东西,我真是太走运了!’可是这种行为,同时也在一遍又一遍地证明自己平时是多么不走运。”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的状态。”

“这个将来的‘有可能’,也许永远不会来。”

“想要坚强地过完一生,不就应该多多经历困难和挫折,咬紧牙根努力克服吗?”

断: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不要因为打折或促销或便宜而买一堆自己不需要东西;

离:不要因为已经购买的东西降价而心生不满,物品是给自己带来愉悦的,而不是烦恼。以自己为中心,脱离对物品的依赖、对价格的敏感。

断舍离永无止境,不要想着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也不要因为只要收拾好就会马上被弄乱而拒绝收拾。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五

而在摆放物品时,除了要考虑“好进好出”的原则之外,还应该注意美观,按照“七、五、一”所给出的标准,把生活过成艺术。

那么除此之外,断舍离还会教我们什么神奇厉害的收拾法则,以帮助我们摆脱混乱呢?

断舍离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总结出“一个动作原则”。

无论是取出物品还是收回物品,我们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快地完成,可是如果需要完成打开柜门、取出盒子、打开盖子等一系列动作才能拿到要用的东西的话,人们难免会觉得麻烦,收拾的时候大概也会觉得麻烦,所以干脆就随手把东西乱放了。

而断舍离追求的是一个动作就能完成,花心思去掉多余的动作,我们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惰性也就很难作用在我们身上了。

所以,尽量把物品的收取限制在一个动作就能完成的范围内,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断舍离的阻力。

为了让断舍离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自立、自由、自在的原则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有意识地让收纳工具里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能“立起来”,也就是让物品“自立”。

那些东西要卷起来,自在地放。内裤有卷起来不会散开的叠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卷起来放在抽屉里。t恤、裤子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达到自在。

我们之前就有提到过,物品的整洁程度能够影响一个家庭的运势,而自立、自由、自在这些通过物品表现出来的形象,仿佛也能进入我们的内心。

担心可能会不够用,所以买了一大堆东西,因为舍不得放弃所以就把东西都囤在家里,这些都是人的本性。断舍离的出现就是为了遏制这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和物品打交道的行为。

第十篇:《断舍离》从“拥有”这种观念中解放出来。

通过物品确定自己本身真实的价值观,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之后,就能进化到下一个阶段,接下来你会慢慢开始肯定相信自己,不仅是自己,就连整个世界都变得可信了。

住所里到处泛滥着不需要东西的时候,也就是潜意识被堵塞的时候,家里到处散布着小压力,比如说打开橱柜的门,有可能因为囤积的物品过多而拿不到东西。人会变得烦躁不安,碍事,这个词字面上看起来很可怕,但是我们平常会经常用,最后还是”反正都打开了就不管他了”,“感觉到那个人有点怪怪的”,虽然有这种异样感,最后就这样通过思维把直觉敷衍了过去。

碍事,这种异样感否定掉的思维方式,就像是清除掉附着在“直觉这根管道上的铁锈”,因为直接原本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消除掉”的存在了,所以只有除掉那个碍事的东西的时候,直觉才会像灵光乍现般回到我们身边。

碍事的东西都在家里,造成潜意识的堵塞,因而每拿掉一样东西,潜意识堵塞物也就被清走了,看不见的世界,你也可以把它叫做神的领域,或者叫他未知的伟大,或者叫它集体无意识,因为我们一直都在接收它的支援。

我们可从拥有这种观念中解放出来,重要的是要察觉自己心底深处真正的想法,通过对物品的拷问,竟然可以进入如此之深的心灵,这真是耐人寻味,物品当中蕴含的力量果然是不可小觑的。

如果再进一步做深入思考的话,就会想到,如果能够通过断舍离打破固有拥有这种概念,那我们将来也会越来越好,也可以称作是吸引力法则的一种吧。

所有物品归根到底都是我们从神,从地球手里借来的,比如买土地、买房子,说到底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一种错觉,因此归根到底,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的拥住感谢与敬畏之情。

总结:

《断舍离》就如同拿一把手术刀拯救自我,是心灵自我修行必读经典。唤醒沉睡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断舍离"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词汇,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仅对于收拾杂物,"断舍离"渐渐成为了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

《断舍离》不但是对物品,更是对自己的一场自我探寻,这本书还令我们不断自问:自己真正迷茫的是什么?对物品断舍离了,那对自己的过去,是否也勇敢地断舍离了?那些负面思想,“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人生模式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心灵环境,这些都可以断舍离去探索。

通过实践,你可以开启全新的人生,清空杂念,享受简单舒适的人生!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六

比起商品本身的价格或是附加价值,以自我为轴心的利用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善待自己,比奖励自己更好。给自己一个舒适生活的好环境,才是重中之重。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有意识生活的态度。

断舍离的目标是培养觉悟和勇气,做脚踏实地践行的乐观者。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意志去接纳以及收拾、善后的态度,并且其实付诸实践,通过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去粗取精地训练让自己更具意识性,不再逃避不舒服和罪恶感,主动做出选择和决定。

非得想法设法第一时间去控制或去除这些负面情绪,只能让自己更加勉强。

(对特价品和积分卡说不)。

积分就能换来好东西——我们总是无意中就抱有这么个期望,但或许我们可以回到原点,想想攒的那些积分到底能换来多少好处呢?商家推出积分卡的目的就是留住更多客源,那些积分卡并不是真的如他们嘴上说的感恩回馈,而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罢了。

(不幸亏也许更有趣)。

无论是否拥有某样东西,心怀希望都是好的。以长远的眼光、广阔的视野去看时,最好选择可以让自己更积极、更轻松、更自在的做法。俗话说:“不完美的女人更吃香。”要是我们都能从不足中找到乐趣的话,往往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无论别人的评价是好是坏,或是东西本身是贵是贱,只要自己真的喜欢,那对自己而言就是有价值的存在。无论什么样的物品,它的价值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这样的信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升到一个比自我评价更高的境界。

场力:生命的支柱。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断舍离的原点——住所。为什么断舍离会以物品和住所为基础呢?我认为,一切生命都在受着“场”的影响。为了活下去,人需要三种生命(肉体、社会、精神),而支撑着这三种生命的力量,可以利用断舍离有意识地去磨炼。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七

花了几个小时把这本书读完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想马上行动起来,之前按照自己对断舍离的理解,把房间粗略都清理了一遍,能够扔的舍的扔了一些,发现扔出去后,心情好舒畅,读完后,准备进行第二轮的房间断舍离,然后按照书里写的进行实践。

最近家里都在搞大扫除,才发现老爸才是真正意义上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的人,而老妈是那种自己的很多东西舍不得扔,却总是扔很多别人的东西,小姨是那种购物很多,不会打理,东西多而乱,爷爷奶奶更是觉得什么都要留着,当古董留着的那种,这样看来我反而是第一个有点开始想通的人。

其实看了这本书,也很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对于爷爷奶奶那一辈什么都舍不得扔是因为,都是从苦日子慢慢过来的,总是节约节俭,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扔了可惜。而老爸也一样,自己的东西反复用到坏觉得修一修还能用,哪怕真的修不了了,也觉得用了那么久都有感情了,就留着,这一点可能我就是遗传了老爸的。

而小姨是因为两个孩子,每天觉得收拾整理太花时间,收拾好了又会被他们弄乱,就索性不收拾不整理,越来越乱,越乱越不想收拾。老妈则是知道不穿的衣服要扔,知道不需要的东西要扔,当真正要扔的时候又会再纠结一遍要不要扔,而扔家里人的东西就扔得很快,因为这个事情跟老妈说过,以后不要收拾我的东西,我自己来收拾,今年老妈看到我一大袋一大袋的东西往外扔,说感到很欣慰,说我有太多东西舍不得扔她也不敢扔。

看书的过程就会浮现家里人对物品的看法,虽然是间接感受到的,但是知道了家里总是堆积很多东西的原因,不是因为空间不够大,是因为日常的积累,只进不出,要家里人改变这个习惯和观点也挺难的,从自己做起吧。

书的开篇一段话很喜欢:

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

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

减少一次浪费,就恢复一分精气神。

然后,翻开人生新篇章。

断舍离的在作者眼中的定义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断舍离不仅仅是物品层面上的“扔东西”,它带有让人生焕然一新的力量。

“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作者将断舍离跟人必须要遵守的“新陈代谢”相类比,这是一种“生命机制”,进,则出,出,则进,然后,再出。人生中如跳槽、结婚、离婚、再婚、分娩、乔迁等,断舍离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这些重大事件中。

作者不希望我们盲目地开始断舍离,不希望我们心不甘情不愿地扔东西,去断掉,要找到你之所以无法放手的原因,“有一个需要切实认清的现实:我们处在“物质过剩”的世界。重新审视自我的物质观,为断舍离的实践活动装上助推器。”

作者表达我们生活在“事物随意渗入生活空间”的年代,我们喜欢囤货、无法舍弃的主要原因有: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上个时代的价值观。

以往的双十一,太恐怖了,回想起自己之前的双十一都买了些什么,虽然觉得不算是冲动消费,但是购买的量确实惊人,买一送一,可以用上好几年,甚至会用到过期也用不完,觉得划算便宜,但最后也扔了一些,算下来又浪费又不划算,有些商品拼单会更好,计划半年的用量差不多。今年和去年的各大网商促销都没头脑热去参加,不会因为便宜降价了而去买,而是真的需要真的想买。

在这本书里,有很多真实的案例,夸张的是有些收藏爱好者,家里堆满了不那么需要物品,又占地方又杂乱无章,以前看日剧,就会发现日本那边“收藏爱好者”很多,狭小的空间密密麻麻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

“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为了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适合的量。作者提出“物质轴”和“空间轴”的概念,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和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适度才是最好的,过量就是囤积,造成浪费。

有些断舍离要养成习惯,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可以维持空间的整洁干净,定期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打扫清理。作者在书中提到有三种人很难断舍离:

第一类:逃避现实型:这类人由于工作忙碌,待在家中的时间短,不会认真地做家务。看到家里乱七八糟,心情就很糟,心情就很差,更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了不良循环中,但一旦收拾整理起来,对物品本身没有太多执念,会打扫得很干净。

第二类:执着过往型:这类人总会收集和珍藏很多现在不用的旧物,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以前的相册或者奖杯奖牌,以及带有过往回忆的信件、照片等小物件。他们总是缅怀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第三类:忧虑未来型:这类人总是不停地为将来的事情忧虑,不停地为将来储备东西。眼睛只盯着“某些东西没有,自己将来必定会发愁。”过多地进行囤积,未雨绸缪并不是不好,但反应过度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焦虑。

发现自己好像这三类都沾一点边,又没有很病入膏肓的状态,及时调整,已经算活在当下了。

作者还有个观点很赞,有些被我们舍弃掉的东西并不是扔掉,而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我这里不再起作用,而让它们在别处起作用,给别人二次利用,是物品最好的归宿。在佛教用语中“布施(将金钱或贵重物品捐赠给寺庙或贫苦人)”一词,其中“施”就是“施舍”。

而如果即便是被销毁的东西,只要遵守规则,处理得当,这些东西本身作为“物质”也只是形式上变化而已,依然属于再循环,再利用。

现在的旧衣回收箱应该在小区是随处可见了,垃圾分类也都普及了,真好。

作者的好多观点都上升到哲学层面了,这个观点也挺有意思的,研究人和物的缘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和物,两者都是在某一个时点出现,又在某一个时点小事,区别不过时间的长短之分罢了。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这种感叹的回应。”让每一个物品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直到最后一刻完成他们的使命,用完每一件物品都很有成就感。

作者要告诉今后准备努力实践“断舍离”的人:

如果你不想再吃了,

如果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

那就应该放下碗筷,不多吃也没问题。

因为,吃不吃饭我做主。

如果你不想再穿了,

如果这件衣服已经让你厌烦了,

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问题。

因为,穿不穿我做主。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作者说小孩子最快乐,可以尽情排泄,发泄情绪和不用忍耐。而当我们长大后,不得不控制排泄的欲望和时间。我们被放逐到“规矩世界”的条条框框中,缩头缩脑、畏手畏脚地学会了忍耐。

“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已经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了,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处理它,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东西本身留情。”以自己作为评判的标准,是你来使用物品,而不是除了你之外的任何其他人。

还有一个断舍离的方法,是在头脑中描绘家的具体构想。为了收拾而收拾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拥有舒适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总想着以后搬了新家了就可以一切从头开始,但是好像还要过很久很久才会搬新家,所以当下生活的环境更值得我们去好好打理,想要对生活的空间进行二次设计改造,就需要进行彻底的断舍离。

书中有些插图表格很实用,就保存了下来。

断舍离困难户,可以从第一个物品开始,每天清理几件,每天花几分钟来清理,先夸出这一步,慢慢地就会养成习惯,看到一个博主,规定自己每天都要扔跟今天日期相同数量的物品,扔到最后竟然上瘾到有包装的都把包装拆掉继续扔。

“对一个人来说,工作、合作伙伴、家庭关系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因此,“离婚”“辞职”这些词汇总是带有消极色彩。然而,不管是离婚还是辞职,都是认真整理自己的情感、坦然面对自己的真心后作出的决定。这样才能开启真正的人生。”

分手了,是把男朋友给断舍离了,离婚了是把丈夫给断舍离了,辞职是把工作给断舍离了,可能是被动的断舍离,这些人生事件已经超越了断舍离本身,人生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出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有舍,便有得。”

“断舍离保留的、获得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非常喜爱的才被筛选出来的。”为何缩减物量,整理空间会具有如此大的改变人生轨道的力量呢?因为可以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不断地深入断舍离,找回自由呼吸的美好空间,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

要自己收拾自己的东西,即便是家人,被人随意处置东西就意味着“原本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决断的领域被人侵犯了”。不仅是这些东西,别人人生的所有选择,决断应该属于他自己。

“断舍离很容易被错认为是过清贫的生活,但断舍离最重要的并不是使用最少量的物质,而是把多余的杂物清理出空间,恢复“生活”的流动感。”

“我们经常说不能乱花钱,要有理想有目的地节约。是不是我们太过在意节约用钱,以至于有很多人并没有找到有效利用金钱的方法和目的,就不由自主地被“节约用钱”的概念束缚着不能自由行动。”

“节约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金钱、精力、时间。”

“在生活的每一天,我也仔细感受到珍惜每一个人、事、物的重要性。”

“我们常常会忽略的是,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有限的,可用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断舍离。”

书中很多原句都可以直接摘抄下来反复去看,我以为的“断舍离”和书中所倡导的“断舍离”还是有所不同,看完也很受益,不仅仅是人与物的关系,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看完这本书,夸张到请了两天假,在家里彻彻底底平衡空间里的每一件物品,有些真的很重要的物品就好好收纳,实用性强的每天都能使用到的放在伸手就可以碰到的位置,使用频率低的可以收纳进盒子里,不要出现在视野里,好好进行一次大扫除吧。

近段时间家里人做的最大的断舍离是决定把一套房子给卖了,比起毫不讲理的租户,小地方收租金也赚不了几个钱,遇上不好的租户水电费都收不上来,卖掉的钱干什么都好,反正没必要留着了。

我的断舍离应该就是从不再购买开始,从观念上的扭转开始,以前别人怎么劝我都不会扔的,甚至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路可以反驳回去,现在是主动扔,主动打扫清理,扔垃圾的一瞬间突然觉得深呼吸一口气,有一种莫名的轻松自在,没有被太多的物质束缚了,留下来的也是更加实用更加珍贵的物品。

断舍离读书笔记范文简短篇八

一句话描述:通过断、舍、离做好物品的整理,让生活更有品质。

重点内容:

断: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不必要的东西。舍:舍弃掉没有用的东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

如何判断扔掉哪些东西?看看之前一年有没有用过,想想之后一年会不会用到,要是没有,就扔掉。改变对物品的看法,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物品的力量,对于一些我们无法最大限度利用的物品,我们应该把它放到最合适的位置,比如送给需要的人。不做断舍离的后果:1.没有收拾的屋子会释放废气。满屋子都是破烂,会释放影响心情的废气。2.环境中会产生灰尘。3.影响运气。杂物堵塞了运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1.时间充裕了。东西更少了。家务简单了。

2.提升内在能量。好的空间离,人会感觉更平静、愉快、自在。

3.提升自己的品味。会更加严格的筛选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本书的内容比较简单,也容易懂,不过却不容易做到,我感觉基本思路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来,物品也是一样。对我们真正有用的东西可能只有20%,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地方,人生才能更有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