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静心小憩散文(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1:19:41 页码:8
2023年静心小憩散文(实用13篇)
2023-11-17 21:19:41    小编:ZTFB

才华横溢,卓有成效,来一份总结吧!掌握优先级和时间价值观,可以更好地安排时间。这些总结范文旨在提供给大家一个思路和参考,仅供学习交流之用。

静心小憩散文篇一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译文翻译。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

故乡遥远回不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独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觉。

秋天尚未来临,却已风雨纷纷。

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注释解释。

乡:家乡。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空堂:空屋。

晓:到来,来临。

正:此时。苍苍:纷纷。

头陀:苦行僧。

安:怎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白居易四十岁。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诗文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的事和肝肠绞痛的感觉是诗人主观的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的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隔”、“结”都是冰凉凉的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感觉。诗人用两个冰冷的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火热的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的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的动词“瞻望”。乡远,瞻望却不可相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的恋人身畔。

前四句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的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的场景了。作者在描写夜雨场景的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的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的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进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的心理描写。“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着心中的恋人。残灯昏暗的光下,长长的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万分伤心,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的描写,又是诗人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的思念之情着色,分染过的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将全诗推向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静心小憩散文篇二

——题记。

晨起,倚窗看外面纷飞的雨丝交织飘荡,远见穿梭在马路上的上班族,雨滴的加大督促了他们车速的加快,好似他们都争分夺秒地想早一秒迈出冬雨的淋漓,那些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更是迫不及待,哪怕是一个雨滴也不情愿它落到孩子的身上。看来冬真的来了,虽然他们都把自己隐蔽得那么好,但在细雨的袭击下,不免有些瑟瑟发抖。

起身沏一杯热腾腾的清茶,一口一口的品饮,心里却乱草丛生,耳畔,一个声音在回响。是啊,该静下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于是,移身回头,坐在书桌前,握支素笔,任由指尖轻捻,凝目细瞧,舌尖轻品那些流走了的日子,看着越来越短的岁月,恍若自己被光阴捻辗到日子的尽头。

反反复复地想着近了的、又远去的时光剪影,热的.发烫的话语,恬淡捻不开的梦呓,曾经明暗了多少个铅灰白昼。那一个个雀跃的音符,驻了脚步的语言,浓烈成呼吸心跳,妩媚了娇柔浅笑,如水袖曼舞,钗枝微颤,而掠起念的波澜在相距遥远的彼此异地间荡漾。遥远的如云后星眼、水中月影,淡了、暗了、冷了、去了,语言的空乏,跟着一颗心的起伏,俨如春暖、夏秋凉、冬寒,一切不如人愿,无奈,耳边风过。

世界如此喧嚣,由不得你自由自在。人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到长大成人,岁月渐远,转瞬从吃饱穿暖放大到富贵、堂皇到耀眼夺目,日子斑驳的竟如此赤裸裸。无奈,生活就是这样,不得不任由时间发落而努力地去拼搏,只可惜这世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迷茫,而越迷茫人生就越荆刺丛生!

累了,倦了,痛了,回望,苍天一片苍茫,如此欲望横生的世界,还是静下心来吧,静下来小憩片刻。让轻风拂淡腐化,粗茶淡饭,素菜清酒,自品其中真味。喧嚣嘈杂的世界,我已无所妄求,心宁神安,睡时坦荡,梦里清白,人生恣意,畅快洒脱。凡事看开、看淡,事乱积滞于心,阴郁寡欢,日久损身。心若清风,思便日朗,放下忧怨,事乱如粉尘,挥洒而去,心旷神怡,愉悦欢欣。

静心深思,时光若水,欲望如潮,红尘似梦。诸多纯真的念想、真挚的思索,已在晨钟暮鼓中渐行渐远。贪婪于满眼那么多的不应该、不可以,终将自己淹没于那么深的不需要和没必要间,甚至伤了义无反顾,痛了不知悔改。如若有一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会不会诧然惊觉,舞台上清冷的只有傻傻的自己在疯狂地独舞。

心疼的感觉真的无法描拟,心疼的方向为何却如此清晰?那些花样年华,付了已逝的流水,如指尖的沙,一经漏掉,便再也无影无踪。

端起清茶,品饮着,心想,此时,请允我静静的小憩片刻吧!

静心小憩散文篇三

3、丰富校园广播的节目内容。

二、节目定位。

1、节目形式:播读稿件、案例分析、访谈、交流、聊天、播放音乐等;

2、主持风格:幽默风趣、生动活泼、轻松自然;

3、话题选择:广大同学密切关注的、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4、预定效果:让广大同学走进心理辅导与服务中心,真正纠正“进心理咨询室就是有心理障碍”的错误思想。

三、节目要素。

1、节目名称:心语阁。

2、节目时间:西区每周三晚上6:00——6:40播出。

东区每周五晚上6:00——6:40播出。

3、节目人员:广播站出专门广播人员配合完成节目内容,学联心育部每期节目出专门的负责人进行节目监制,每期节目各学院出负责人配合,定期邀请特邀嘉宾。

4、节目准备:学联心育部组织各学院心育部提前进行稿件的审核、整理以及音乐的筛选工作。

四、节目具体内容安排。

1、节目版头:主持人简单问候,如有特邀嘉宾则简单介绍自己,包括对听众朋友想说的话,本次节目的主要内容等。

——二分钟左右。

2、进入《关注》栏目。介绍国内外有关心理方面的重大新闻。

——五分钟左右。

3、进入《双语心灵坊》,为响应我校广大蒙族学生的需求,在《心语阁》中将心理知识、心理新闻、心理健康文章蒙文播报的形式奉献给广大蒙族学生.

——十分钟左右。

4、进入《心灵茶室》栏目。分析一些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可以穿插心理测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幽默风趣的小笑话等。

——十分钟左右。

5、进入《心灵稿约》栏目。播读各院选送的优秀文章以及《心窗报》的优秀文章选读。

——十分钟左右。

6、进入《心灵工作坊》栏目。介绍内蒙古农业大学心理辅导与服务中心及学联心育部一周的工作并简要的'进行总结。

——五分钟左右。

7、进入《心灵有约》栏目。介绍中心的预约电话,咨询地点,心语热线,心桥信箱,心桥邮箱等。

——三分钟左右。

8、进入节目的尾声。主持人和听众朋友们问候告别,再一次关注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提醒听众朋友下次的节目播出时间。

备注:

1、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各学院心育部配合学联心育部准备足够的材料及稿件。

2、广播站设专门播音主持人配合完成此节目。

3、各学院心育部积极调动各班级心育委员,提前进行材料、稿件的筛选。可以以学院的名义对播读的优秀稿件进行加学分奖励。

4、在各栏目播出期间适当的穿插音乐,主持人灵活掌握。

5、如有特邀嘉宾则将节目内容改为“与特邀嘉宾面对面”的访谈形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会心育部。

xx年10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静心小憩散文篇四

闭眼,恍若坠入了漫天星子,周遭静谧,却又像奏响了天籁之音。

——题记。

春天,在温暖的四月,静静地躺在满地的青草丛中,阳光洋洋洒洒地透过樱花树,在你的脸上镀了金边,春风抚摸着你的脸颊,为你捎来几片沾着点点朝露的樱花瓣,瓣瓣皆是对春天灵动的赞美;带着馨香洒落在你的头发上,沁人心脾,这时猛然睁开眼,似乎朦朦胧胧中瞥见一个高大伟岸的身躯拂袖而去,听他念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时,还真是分不清是在梦中,还是确实醒着。

夏天,在灿烂的七月,铺上凉席,在树荫下卧看天上云卷云舒。缓缓地饮上一杯冰橙汁,赏一池淡雅的荷花,嗅着湿润清甜的空气,听远处飞鸟嬉闹在湖畔的欢呼雀跃,心便沉沉地陶醉其中了。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是躺在一片清澈的湖中,里面映着残红的悬阳,一勺甜蜜的白云,和着花的香,草的绿,瓜果的甜,让人流连忘返。这时,嘴里不由得念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夏兮夏可知?”

秋天,在风轻云淡的十月,懒懒地躺在山脚的大石头上,听闻水声潺潺地流过脚下,任溅起的水珠洒落在脸上,手臂上,凉凉的`,却不让人觉得冰冷。凝视着天上北归的大雁,听远处风吹过树林的飒飒声,嗅着桂花醉人的芬芳,脑海里就浮现出那一朵朵金黄的小花,然而闻其芬芳,未见花影。此时叶子已变得枯黄,随风翩跹漫天飞舞,像飞翔的翅膀。“解落三月秋,能开二月花。”念着,我似乎瞧见了明年夏天这里漫山的缤纷。

冬天,在寒冷的腊月,围火炉听雪落窗门,这样想想都觉得美好舒适。这温暖的热气,氤氲了原本澄澈的玻璃窗,倒有了些许朦胧感,用手一触,便有冰冷的液体缓缓流下,像是抚摸了冬冰冷阴暗的脸颊,沾了她滑落的泪水,心好似突然被什么狠狠一扎。冬或许比不上春的柔美,夏的丰谀,秋的潋滟,却是实实在在,最真实的。透过被擦亮的玻璃,那纷纷洋洋的雪花,就是坠落的光阴吗?“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辗转反侧,想想自己也已小憩了好一会儿,倒突然想模仿古人寒窗苦读,便拿了书,抽出椅子,坐下安静地阅读了。

静心小憩散文篇五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1]。

【注释】。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妻子。所以也叫《夜雨寄内》。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说是友人。

3、问:询问。

4、归期:回归的日期。

5、未有期:意思是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日子。未,没。

6、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四川东部一带的山,巴蜀之地)。

7、夜雨:晚上下雨。

8、涨秋池:秋雨使池塘注满了水。涨,水位升高。

9、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10、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西窗,西窗之下。这里指亲友聚谈指所。烛:烛花。

11、却:副词。还,再,且。表示小小的转折。

12、话:谈论。

13、巴山夜雨时:意思指巴山夜雨时的心情。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赏析】。

1、《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3、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霍松林)。

4、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忆苦思甜”。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诗人是否得到他遥望的幸福,我们不得而知,他也再无交代,但是,他的诗歌至少描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使在巴山夜雨那样的愁苦中,幸福,也是可以遥望的。(五车书斋)。

5、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静心小憩散文篇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诗意。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静心小憩散文篇七

以前还没有,越长大越是频繁地感到,一天到晚总是在忙忙忙,真正静下来反省一下,却发觉除了自己的手每天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心却一直处在半昏厥状态。

再忙碌也有感到踏实的时候。一切美好的记忆都与童年窗外的那棵杨树有关。三四岁的时候,第一次独自睡在黑漆漆的小屋里,是窗外夜雨打在叶上的叮咚伴我一夜好梦。

虽然搬家后再没见过它,但深深植入的记忆让我在每个下雨的夜晚都格外安稳。

也常常扪心自问:我是一棵树吗?却为什么越大越麻木?每当在体验着某种情感的时候,总是匆匆,仿佛生活只是一个过场梦。梦初醒时感慨万分,而时间也总会把那份不现实的快乐或悲伤逐渐磨去,只留下一片灰色的怅然。

我想没有人乐意做生活的过客。

十分羡慕余秋雨在《夜雨诗意》中写道,夜雨中的想象是对窗而立,在雾气朦胧的`窗上用手划,划着划着便划出心中思念的那个名字。可是如果真有机会,我又为自己悲哀:我居然没有一个可以划的名字。

那是因为我们太累了,不是肌肉酸痛,而是心力交瘁。匆匆使我们的心田早已大旱多年,寸草不生。我想也许大多数人已走了几十年的人生之路,却还从未停下脚步整理自己的衣衫,调匀呼吸来准备以更充沛的精力度过下一天。

谁是生命之源。

它早已超脱了生物的范畴,它也是心情变化的动力。

静心小憩散文篇八

在这个世界生存,每个人都有一颗专属于自己的心。这颗心只有自己可以控制和变化,也只有自己可以开启和关闭。

心中所有都会通过言行表达出来,忧时眉眼紧蹙,乐时嘴角含笑,爱恨这对冤家,也各自霸占一只眼眸,睁开是爱,闭合是恨。心是从美好开始善良,从包容开始博大,随着阅历和修养的增加,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深邃。心中可以容纳天地,可以包罗万象,这世间万物都被扫描进心中,不断感悟和修缮着自己的心。当然,心难以把握,心生一念成佛,心生一念成魔,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念之差的缘故。

“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是天之骄子,是上天恩赐人间的“宝贝”。人间作为历练品性的空间,少不了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种种考验。也衍生出了仁、义、礼、智、信等大智、大善的慈悲之心。人根据需要,被分到各种形态中体验着喜、怒、哀、乐、愁、苦等七情六欲,逐渐形成自己的心念。

在所有心念中,首推血脉亲情,亲情是深入骨髓的.血脉相连,一出生就已经烙下了终生不灭的印记。慈母、严父、兄弟姐妹、都是上天派来守护宝贝的天使。或严厉,或温柔,或自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宝贝无法改变的亲人。关心衣食住行,苛刻学业品性,就是拥有天使之心的亲人对宝贝的爱心。宝贝唯一要做的,就是想怎么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去回报那亲情之心。

然后就是爱情之心,爱情会在心还没准备好的时刻侵入,等你发觉已经深陷其中。它牵扯着各种敏感的神经末梢,时痛、时喜、时忧、时乐、时而意气风发,时而辗转反侧不知如何是好。如果这样你就有了爱人之心,当然也祝福你拥有被爱之心,你们在一起时,才能获得同结之心。如果你没拥有被爱之心,那么,你一定要保持豁达之心,用你的释然之心送上祝福,那么你也同样会获得赞美之心。

再然后就是朋友之心,朋友间应该坦坦荡荡有难分担,有福分享。既不抱攀龙附凤之心,也不抱睥睨嘲讽之心,只有拥有友爱之心和仁义之心,才能相互扶持相伴一生。另外还有同情之心,怜悯之心,助人之心,善良之心,都裹在每个人身体的正中心。当然,什么黑心、坏心、狠心、嫉妒心……那也是存在的卑劣之心,是与美好之心相对的邪恶之心。宝贝千万不要陷入某个深渊的沼泽,改变纯洁之心。我们要相信有爱心,有善心,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害人之心。

不管你是安于家乡,还是游遍天下,假如这世上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安放所有心灵,它一定就是“藏心阁”。

静心小憩散文篇九

走在裕华路上,心中忽然莫名的烦闷,正好路过大慈阁,看到许多人在焚香拜佛,不禁也想去焚香拜佛,门前大香炉四周都是卖香的,看我走近不断和我招呼生意,都说这里烧香很灵验,而我却没了想烧香的想法。我从来没到大慈阁里面去看过,今天索性进去看一看。

大慈阁”建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到现在已经有八百年了。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天王殿坐北向南,门楣上嵌“真觉禅寺”横额。穿过天王殿,钟楼、鼓楼悄然对峙,二楼高度、造形相同,各通高10.9米。石碑四通,分别记载修缮大慈阁的经过,最早的石碑是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的。

看着寺内的景物,想着这每一砖每一石,不知看惯了多少人的来来往往,祈福还愿,大慈阁因年代久远显示出的沧桑和古建筑特有的风格使我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大慈阁内一层供奉的是木雕的千手观音,高5.5米,42支手臂持各种法器,神态安然,仰目而视,观音眼里仿佛有对我的慈悲,为这慈悲我屈膝而拜,别人拜或有所求,而我心中虽有烦恼,却对观音不知该有何求。观音两侧的墙上有清末绘的十八罗汉,已经剥落残缺,现存的部分浓墨重彩,虽然已经不再艳丽,却能想象出当初的美轮美奂,看着已有百年的壁画,不知是因为历史的厚重还是因为六道轮回的宿命,竟然沉醉其中。

一层两侧有木质楼梯,可达二层,狭窄的楼梯仅容一人通过,二楼四周作围廊,均为木质,凭栏而望,四周仿古建筑群立,街道上却繁华异常,南面广场上停满了各色汽车,再远可见高楼林立。古代的高僧大士文人墨客也曾通过狭窄的楼梯,抚摸这里的栏杆,却不知有怎样的或激昂或恬淡的心绪。

二楼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依然无所求地礼拜,旁边一老年居士敲磬,拜毕,见敲磬的老居士眉目超然,竟然不自禁的问:“老师傅看相吗?”

老人微微一笑:“在寺庙里不要叫我师傅,我姓李,可称我为李居士,看相是外在的,最低级的,大慈阁周围有许多,他们都是骗人的。”

“哦,李居士,那内在的',高级的是什么?”

“相由心生,高级的自然是修心了,相貌确实能反映人的一些过往经历,但只要把心修好了,世间烦恼就少了,相貌也会改变。所以相貌又怎能预示未来呢。”

“可我现在的烦恼如何解脱?!”

“众生身受七苦,智慧为贪嗔痴所蒙,看不透世间事,所以烦恼,佛是觉悟的众生,而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梵语音译,意译为智者,求佛、看相不若求自己,因为你自己就是佛,只要修得一颗佛心,智慧自然显具,烦恼自然空无。”

我若有所悟,但这好像解决不了现实面临的问题,我不得不追问一句:“我现在面临的是该如何选择,不知怎样做是对。”

“世间的对错有许多标准,而佛的对错只看你是不是有一颗慈悲心。”

我沉吟半响,仔细思索做事考虑的利和弊,然后我再次双掌合十,屈膝拜佛祖,心中没有烦恼,一样没有所求,只为佛祖眼里对众生的慈悲。

静心小憩散文篇十

——题记。

晨起,倚窗看外面纷飞的雨丝交织飘荡,远见穿梭在马路上的上班族,雨滴的加大督促了他们车速的加快,好似他们都争分夺秒地想早一秒迈出冬雨的淋漓,那些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更是迫不及待,哪怕是一个雨滴也不情愿它落到孩子的身上。看来冬真的来了,虽然他们都把自己隐蔽得那么好,但在细雨的袭击下,不免有些瑟瑟发抖。

起身沏一杯热腾腾的清茶,一口一口的品饮,心里却乱草丛生,耳畔,一个声音在回响。是啊,该静下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于是,移身回头,坐在书桌前,握支素笔,任由指尖轻捻,凝目细瞧,舌尖轻品那些流走了的日子,看着越来越短的岁月,恍若自己被光阴捻辗到日子的尽头。

反反复复地想着近了的、又远去的时光剪影,热的.发烫的话语,恬淡捻不开的梦呓,曾经明暗了多少个铅灰白昼。那一个个雀跃的音符,驻了脚步的语言,浓烈成呼吸心跳,妩媚了娇柔浅笑,如水袖曼舞,钗枝微颤,而掠起念的波澜在相距遥远的彼此异地间荡漾。遥远的如云后星眼、水中月影,淡了、暗了、冷了、去了,语言的空乏,跟着一颗心的起伏,俨如春暖、夏秋凉、冬寒,一切不如人愿,无奈,耳边风过。

世界如此喧嚣,由不得你自由自在。人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到长大成人,岁月渐远,转瞬从吃饱穿暖放大到富贵、堂皇到耀眼夺目,日子斑驳的竟如此赤裸裸。无奈,生活就是这样,不得不任由时间发落而努力地去拼搏,只可惜这世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迷茫,而越迷茫人生就越荆刺丛生!

累了,倦了,痛了,回望,苍天一片苍茫,如此欲望横生的世界,还是静下心来吧,静下来小憩片刻。让轻风拂淡腐化,粗茶淡饭,素菜清酒,自品其中真味。喧嚣嘈杂的世界,我已无所妄求,心宁神安,睡时坦荡,梦里清白,人生恣意,畅快洒脱。凡事看开、看淡,事乱积滞于心,阴郁寡欢,日久损身。心若清风,思便日朗,放下忧怨,事乱如粉尘,挥洒而去,心旷神怡,愉悦欢欣。

静心深思,时光若水,欲望如潮,红尘似梦。诸多纯真的念想、真挚的思索,已在晨钟暮鼓中渐行渐远。贪婪于满眼那么多的不应该、不可以,终将自己淹没于那么深的不需要和没必要间,甚至伤了义无反顾,痛了不知悔改。如若有一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会不会诧然惊觉,舞台上清冷的只有傻傻的自己在疯狂地独舞。

心疼的感觉真的无法描拟,心疼的方向为何却如此清晰?那些花样年华,付了已逝的流水,如指尖的沙,一经漏掉,便再也无影无踪。

端起清茶,品饮着,心想,此时,请允我静静的小憩片刻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静心小憩散文篇十一

片刻的宁静真好。

清晨,夜雨初歇。缓步行走,河边。我闻到青草的味,淡淡的却清晰的传过来,我轻轻地吸一口,清新从鼻孔入心向全身扩展开来。草绿很亮,草尖有晶莹的水珠,在初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停下脚步,蹲下来,指尖碰到那水珠,碎了,只留到指尖些湿湿的感觉。

心无端地失落起来,看到四下里这样的晶莹多处,再不忍去碰。目光有些迷离,看到草丛里几蘑菇,有的独自一株,有三五株一簇,它们骄傲地举着小伞,透着一股蓬蓬的生气。

这时,我听到蛙声,难得的蛙声。只有在我蹲下来时才听到的蛙声,远处桥那边菜市场的叫卖声低了远;凉亭那边跳舞的`音乐声低了远了;路边过往的人声车声低了远了。只听到这蛙声,从不远的河里传过来,一片,时起彼伏,像微波一样,一浪一浪地传过来。

它们怎么可以这么坦然,这么兴致勃勃,而人呢?似乎总是在忙,似乎总是在累,似乎总在做做做不完的事却有有着诸多的不如意。我开始嫉妒它们,这么自然,这么清纯,对周围的繁杂不管不顾,对未知的命运不理不睬。

多好啊,这样一个清晨,如此宁静。

觉得再呆下去就是对它们的打扰了,尽管或许他们并不觉得。我起身,以一种少有的轻盈的步伐向前。

静心小憩散文篇十二

电车不快不慢地行驶在嘈杂的公路上,因为刚出县城,我的神经稍稍放松,散漫的思绪,游走在虚幻的时空里,思维的活跃,常常使我忘记了身体的存在,忘记了我行走在路上,忘记了我穿梭在车流不息的公路上。间或,徘徊的灵魂回来停留一下,提醒失落的大脑,掌控一下麻木的双手,不要忘记了人世间的规矩,这时候,我便知道,我在行走,穿行在人的世界里,现在的世间,而不是我幻境中的世界。

我的大脑穿越过去的地方,是没有嘈杂的,那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没有俗气的尔虞我诈,没有刻意的飞短流长,更没有居高临下的强制行为,那里,是神圣的精神和思想的殿堂,那里,一切都是优雅美丽,那里,到处都是平和恬淡,爱,用眼睛来传播,优美的音乐,天籁般飘荡在寰宇,清新的空气,涤荡着人体内产生的污浊,鲜花,是常开不败的点缀,绿叶,捧送着青翠怡人的舒适惬意。更令人舒畅的是,曾经的丑恶,都被囚禁在一隅,封闭在没有阳光的阴暗处,让那些恶者自行消失,快意!

当一片灿烂跃入我眼帘的时候,恍然,我觉得自己跌入了绚烂的花海,瞬间,拉回迷失的思绪,怔怔的,灵魂便飘飞到那一朵朵绽开的花蕊里。

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在哪里遇见又分离,好像,有一段美丽的故事,把我和这片美丽牵扯在一起。但是,不幸的是,我仿佛喝过孟婆汤一般,记不起来了。

停下电车,走近;拿出手机,拍照。

我要带走她,揣在怀里,装进梦里,焐热,再慢慢地融化,吸收进我的血液里,然后,我便会真正拥有了她,不再迷失她。

她好娇嫩!又好含蓄!

她好大胆,又好调皮!

她躲避着我的镜头,窃笑着,是的,我仿佛听到了她咯咯的嬉笑声,像纯净的流水的节拍,跳跃在山涧,摒弃开了嘈杂和尘土,欢快,明朗,乡间的少女,没有被城市里形形色色的杂色污染,一切都是美好的,就像她自己。

她笑着扑进我的`镜头,把一缕缕快乐,注入到我麻木的神经,我忽然发觉自己也笑了。

“你叫什么呀?”我看着一簇挤在一起的小花朵,他们互相推搡着,嘻嘻哈哈。

“不告诉你。”她们好坏:“梅姐姐,你怎么来这里了?”

竟然认识我!

“姐姐贵人多忘事,去年还跟我们在一起呢,怎么今年就不记得了?”

我骤然羞愧,是啊,好熟悉的面容,我竟叫不出名字来。

待我回家去电脑上好好寻找,一定要翻出那份曾经的仙境,重温一下那个世界里的春天,也许,那真的是我青春的缩影,是我人间的四月天。

路边有几个摊位,卖苹果的,摊主都是女人,因为带着口罩,看不出年纪,但是,布满灰土的时髦衣服,显露出她们似乎并不老。

她们都在注意我,肯定觉得我怪怪的,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关注这片花儿,人们和车们都是匆匆而过,或许,他们不屑,又或许,他们顾不上。毕竟,钱,是他们追逐的目标,而我,看不到钱的影子,只好做世外人了。

但是,这些花儿,真真的是这个世界上的美丽,为什么,人们都看不见呢?

我孤僻到脱俗了吗?

我不修边幅到今天出门都没有洗脸梳头,一身脏衣服穿了许多天,怎么,我都忘记了自己还有一副臭皮囊呢!

看路边经过的女人们,哪个不是时尚的打扮,我竟觉得那是多余,能保证身体的各个器官正常运转,便是做人最大的成功了。

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反驳:“不是的,他们都在糊糊涂涂地跑,我清醒着,我知道自己的路应该怎样走,不能跟着人群一窝蜂地向前冲。”

正欲上车继续前行,猛然发现路对面还有几墩深红色的花树,被修剪成圆形,像大城市公园里精致的景观。

我心动了一下,想穿过公路,拍下来……。

但是,又忽然觉得,那景观好俗气!被剪刀剪的遍体鳞伤,规规矩矩地立在那儿,看着令人不舒服。

哦不,她们是真吸引人!因为很多男性的目光,都崇拜似的跟着她们,女神啊!

我的目光也被吸引着,被雕刻出来的艺术美,很耐玩味,但是,我不收藏,她们进不了我的心,更融不进我的血液,我本能地排斥这样的美。

忆衡山。

这辈子,有幸爬上衡山,领略了衡山的山山水水,与千年的古树,万年的山峰相依偎,真的做了一回行走人间的神仙。

山上的奇树珍石,历经岁月变幻,默默地守候在世界的一隅,春夏秋冬,几番轮回,它们沧桑的身躯里,承载了多少历史的画面,盘旋的老根里,隐含了多少永不消逝的声音;清澈的流水,咏唱着不息的梵音。爬衡山,我是沿着流水而上的,一路溪水潺潺,梵音袅袅,空气润湿,凉风习习,青葱的树木,遍地皆是的野草野花,石缝间浸润着水汽,石块上蔓生着绿苔。

我曾忍不住脱去鞋子,踏入水里,也曾惊动了水边的一条青花蛇,昂起头向我们打个招呼,便急匆匆随流水而去。

儿子属蛇,且是第一个发现蛇的人,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蛇的动态,好像遇到了老朋友一样兴奋。我便说:“儿子,你与蛇是有缘人,它特地跟你打招呼呢!”

爬到一半的时候吧,我已经累得精疲力尽,抬头看见直立的石阶,像层层叠叠的梯子,直直地插入云天,人在上面,就像是挂在半山腰,而不是站在石阶上。

没有回头路,不能回头做逃兵,我咬了咬牙,在旁边捡起一根树枝做拐杖,要学会借力,我自嘲。

每走一步,我都要耗尽全身的力气,但是,更不能回头看,因为石阶几乎陡峭到直上而去,回头看会晕的,下面是万丈深渊。

山上的树木多秀,我那时候是无暇注意的,我只知道,我被重重叠叠的树木包围着,怎么都走不出青葱的绿色,好像,这个世界都是绿树,没有边际,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只蚂蚁罢了。

你看这秀色,霸气吧!这水流,怪不怪?

一路上,遇见过许多的名胜古迹,石刻记录,古人以及皇帝的留墨,诗文更是被集中在了一个地方。多少年了,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凡人,也来到了这里,分享古人的心得,瞭望先人的才思,品味登高望远,一览纵山小的境界。

我也坐上了两人抬的花轿,我在观日峰上睡了一夜,领略了看日出的人们,是怎样冒着寒气等待日出的。

虽然初生的太阳被浓雾遮住,但是,最后,那轮圆圆的太阳,终于登上了舞台,就像我的人生之路吧?我终究会等来阳光的!

衡山,你还记得我吗?你那巍巍的山石,是否还是那样多情?你那漫山的绿叶,是否还是那样秀美?你的怀抱里,是否还拥满了探奇的人们?你那一节节石梯上,是否还留着我的足迹?我的呼吸,我的声音,以及,我的虔诚!

我曾在会仙桥上大声喊:“众位神仙在哪里?刘红梅来了,请现身一见!”

我拜遍了所有的神仙,我希望亲人健康平安,我想,我的愿望一定会被成全的,因为善良,勤劳,是全人类的瑰宝!

晚安!朋友们!

晚安!衡山!

夜思。

夜,静静的,星光满天。

心,满满的,幸福甘甜。

感谢神灵,赐我圆满,

佑我父母,健康平安!

我愿做神的奴仆,

换我亲人永远康健!

我愿做一颗小草,

奉献给大地春的温暖。

我情愿贫困,劳累,

只要我的亲人不会承受苦难。

我情愿忧愁,卑微,

只要我的亲人事事如愿!

月光啊,我的心,你可看得见?

清风啊,我的情,你可读得完?

时光不老,我的情丝不倦,

白云作证,我的爱心可鉴。

我爱你们,可爱的朋友,

我爱你们,挚爱的亲人。

我希望时间停住,

就这样,

看着我年迈的双亲,

幸福,喜乐,

寿比南山!

静心小憩散文篇十三

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到来,女儿抑制不住的兴奋,蹦蹦跳跳的,没进门就大声喊:妈妈,我要去姥姥家看那些小动物。去年带她回去见过那些小鸭小鸡小鹅小羊,她就一直惦着。汽车—火车—汽车的倒着,女儿已疲惫的昏昏欲睡,当我说到了的时候,她立马来精神了,跳下车便喊着姥姥,到屋子里就去找小动物们。

女儿最喜欢小鸭,毛茸茸的,走路一摇一摆的,嫩黄的小嘴撮在胳膊上痒痒的。女儿捧着小鸭,让小鸭在手上撮来撮去的,咯咯地笑。小鸭比较乖顺,抱在手里也不闹腾,毛茸茸的摸起来特舒服。母亲说本来有五只小鸭的,死了两只,失踪了一只,现在只剩下两只了。女儿把大一点叫鸭哥哥,小一点的叫鸭弟弟,鸭弟弟一直跟在鸭哥哥后面,一会没见鸭哥哥就慌张的昂起头大叫。

女儿喜欢逗鸭弟弟,把鸭哥哥藏在手里,然后看着鸭弟弟那惊慌的样子笑。女儿喜欢给小鸭喂食物,专注的看着它们怎么吃东西怎么喝水。小鸭每喝一口水就要把脖子仰起来一下,女儿也学他们的样子。女儿可以和小鸭玩一整天,乐呵呵的跟着小鸭满屋子跑。看着她那可爱的样子,我们都不免开心的笑。女儿不喜欢鸡(家里没有小鸡了,母亲说开春的一批小鸡都长大了,没有再孵小鸡),说那些鸡不讲究卫生,随地大小便,还喜欢抢小鸭的食物,所以见了鸡就追着往外赶,吓得那些鸡都不敢进屋了。

小鹅也长大了,不呆在屋子里,都去池塘自己找吃的去了。女儿要去池塘看大白鹅游泳,蹲在池塘边,两手托着腮帮子一幅沉思的模样着实让人忍禁不俊。我问她在想什么,她说大白鹅根本没游泳,一动不动的都能浮在水面上,不会掉下去淹死,真奇怪,为什么人在水里就会淹死。原来这小脑袋瓜还真是在沉思想东西呢!我说是因为鹅在水里的时候浮力大于重力,就不会掉下去,人在水里重力大于浮力,就会下沉。女儿眨巴着眼睛,我知道她没明白浮力和重力,不再给她解释,现在的她只需要知道这些现象就可以了。

在池塘边有几只羊在悠闲的吃着草,女儿看见了,立即跑过去,那些羊见女儿过去就跑开了。女儿嘟着嘴,我又不是灰太狼,跑那么快干嘛。女儿属羊的,他最喜欢看喜羊羊的那股聪明劲和美羊羊的可爱劲,平时我们喜欢喊她小羊羊,她都高兴。我说这些羊大概是看到陌生人害怕吧,你和他们说说话。女儿就学着羊的声音咩咩的叫,那些羊听到声音,都抬起头来瞅着她,大概看着不是同类,又低下头继续吃草。女儿再咩咩叫,那些羊又抬头,然后又低头,反复几次,女儿走近那些羊,他们就不跑了,女儿就蹲在旁边看他们吃草,嘴里还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些什么。等她过来,我问她和那些羊说什么,她说给他们讲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呢。我笑,他们听得懂么?当然听得懂,女儿说,你没看到他们那么乖乖的在吃草啊。

想起一句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女儿逗着小动物们,我逗着女儿;女儿看着小动物们乐,我看着女儿乐。女儿跟着小动物们跑,我跟着女儿跑;小动物成了女儿的乐趣,女儿的乐趣又成了我的乐趣。这种率真而纯粹的快乐在喧嚣忙碌的城市里是无法找寻的。

二、田间地垄。

已过七旬的`父亲依然闲不住,田地都舍不得丢,水田里种满了稻谷,旱地里种了棉花和一些杂粮、蔬菜。

走进水田中间,满眼都是绿油油的水稻禾,正值七月初,早稻已经出穗,正是灌浆时期。大大的稻穗,谷粒只长了谷壳,里面还未灌浆,谷壳是绿色的,父亲说再过二十多天就可以成熟了,那时候看到的就是金黄色的了。不过可以看出,谷粒并不小,一粒一粒的紧挨着,灌浆之后,定是饱满整齐的。大多数稻穗都弯着腰,只待阳光雨露的滋润而蓬勃生长。走在田埂上,在绿色的稻浪中间,呼吸那带着绿色清香的空气,不觉心旷神怡,全身舒爽。女儿已经知道了麦苗、杂草、秧苗的区别,不会再看到绿油油的一片就大喊是草原了。记得她第一次看到一大片绿色的麦地时,边跑边喊,妈妈,我们到草原了吧!惹得我们都笑弯了腰。此时的她,正忙不迭失的踩着田埂上的野花野草,她兴致勃勃的拿着那些小花、小草、小叶问我他们的名字,我摇摇头,我的确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来,女儿不免有些遗憾。

走到旱地的小路上,女儿追着一只蝴蝶跑了好远。小路的一边是棉花地,另一侧长满了茂盛的狗尾巴草,女儿踩了几个大大胖胖的狗尾草让我给她编了花环,再把那些小野花插在上面,戴在头上还挺好看的。她问我,她像不像天使,她说天使头上就戴着这个样子的花环。我大笑,有天使头上带狗尾巴草做成的花环吗?她说,我是落到地上的天使,就带狗尾巴草的。边说边蹦蹦跳跳去问她姥爷,她像不像天使。父亲连忙说,像,像个小公主。女儿高兴地一走三蹦,头上的狗尾草也跟着舞动,煞是有趣。

父亲领着我们到了他的菜地,菜地里种了各种蔬菜,豇豆、黄瓜、茄子、空心菜、苋菜、冬瓜等等,结果的结满了,长叶的郁郁葱葱。女儿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偷偷摘了一个拳头那么长的小紫茄子,油光水滑的样子,看着着实可爱。父亲留了一小块菜地,种了两行玉米和向日葵。女儿只吃过玉米棒子和葵瓜子,却没见过生长在地里的,好奇的看着。原来玉米是在甘蔗上长出来的啊,女儿感叹道。我和父亲都笑了,我小时候就把玉米杆当甘蔗吃过,有甜味,样子也的确有些像甘蔗。

那些向日葵更是吸引女儿,看着一个个黄色花瓣的大圆盘,一律头朝向东边,那时是早晨。有一个花盘长得特别大,里面的瓜子一颗一颗紧密的排成一圈一圈的,尖头的朝上钝头的朝下,整整齐齐,井然有序。女儿看了又看,还数着,我问她数清楚有多少颗瓜子没,她说数不清,她是想看看有没有那一颗瓜子调皮了不排好队。她说真奇怪,竟然没有一颗瓜子调皮的,全都那么听话的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她们为什么能那么整齐呢?呵呵,这个为什么,我还真是一下子回答不上来,如果我告诉她生物的每种性状都是由遗传信息控制的,由基因控制按照一定的程序表达出来,她肯定听不懂。

女儿见我没说话,伸伸舌头,妈妈又要说我是“十万个为什么”了吧,说着又去看别的了,不再追着问。在往回走的路上,女儿还是想着那些向日葵,妈妈,你说那向日葵的头是朝着太阳转的,太阳在那儿她们头就朝向那儿,那正中午的时候,太阳在正上方,向日葵都要昂起头吗?但是向日葵的头那么重,她们的脖颈都压弯了,怎么昂得起来呢?也是哦,这一点我还真没注意,看看就知道了。中午的时候,女儿记得去看向日葵,果然如女儿所说,她们的头太重,昂不起来。父亲说,在花盘没有盛开之前是向着太阳转的,花盘盛开之后就朝向东边不转了。看来,“葵花朵朵向太阳”也不是完全正确。

田间地垄里,那些绿色的生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清新而有活力的空气,还有最近距离的田园触摸和书本上看不到的一些知识和真实的感受。

三、乡村夜静。

乡村的夜晚是真正的夜晚,没有灯光的打扰,没有人、车等声音的喧嚣,月明星稀,凉风习习,静谧安宁,这样的夜晚,就是有再多的烦扰与浮躁都能沉淀和安静下来。

吃过晚饭,天已全黑了,乡村的晚饭比城里似乎要晚些,母亲说吃早了,夜晚会饿的。也是,乡村里是不会吃什么夜宵的。走到稻场里,有阵阵凉风轻拂过来,带着不远处荷塘的清香,这种清香当是夏日里最过清爽的享受了。月亮还没出来,漫天的星星在黑暗的苍穹里显得分外明亮。

记得小的时候,这样的夜晚,父亲总会搬了竹床来稻场乘凉,奶奶和母亲摇着扇子,我们数着星星,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特别喜欢听奶奶说星星的故事(奶奶念过书),牛郎织女星的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银河与七仙女的故事也是百听不厌。还有什么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北极星,启明星,猎户,狮子,巨蟹等等。奶奶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我们就会仰起头来找属于自己的星,我们都会争着说那颗最大最亮的星是自己的。奶奶就会笑着说,我们这些凡人在生前是找不到自己的星的,只有在自己死亡的时候,那颗属于自己的星就会掉下来。于是,我们不会再对着流星欢呼雀跃,而是有些伤感了,一颗星划过就表示一个人死去了。

抬头,很久没有见到如此明净的星空,明亮而闪烁的星星,缀满无边的天穹,仿若黑夜的珍珠,一颗一颗。城市的夜空早已被各种霓虹充斥,看不到黑暗,更看不到如此纯粹的星空,即使有月亮,那月亮也是蒙了厚厚的尘土而模糊不清了。

小河的上面,有些萤火虫飞舞着,只是比以往少了许多,以往伸出手便可以抓住几只。女儿读过《映雪囊萤》的故事,一直想抓萤火虫试试能不能像车胤那样用来看书。曾答应女儿给她抓萤火虫的,现在看来是办不到了(女儿怕蚊子,早早钻到蚊帐里去了),还是下次带她来亲眼看看萤火虫吧。不过,此时能看到这些带着光飞舞的精灵,也能感受那种荧光的幽静,一份灵动的静谧。不远处,有着蛙鸣虫啾,和着风吹稻叶相互擦肩的声音,犹如一曲轻音乐,简单而纯净,但无乐器可奏出。听着这些自然之声,内心不禁升起些许欣喜的感动。

乡村的夜晚,是一种享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