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沙漠种树美文(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37:08 页码:14
2023年沙漠种树美文(汇总8篇)
2023-11-24 11:37:08    小编:ZTFB

总结是在不同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助于检验和评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合理运用段落过渡词,使总结更具连贯性。"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参考文献,可以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沙漠种树美文篇一

买了盆仙人掌放在桌上,隔几天,就会给它殷勤地淋淋水珠,总怕写字楼的空气让它干着渴着。上周的一天,和平常一样,顺手拿起它准备去水池边。谁知刚拿起来,它在精致的花盆里就摇晃个不停,犹如软体动物,那种模样,着实吓了我一跳。一定是坏掉了!奇怪,怎么会变成这样!疑惑又无奈的我只好把它扔到楼梯口的垃圾桶里。

今天有事出门,顺便又在同一家买了一盆,问花店主人缘故,她说:它本来就是长在沙漠里的,隔半月喷点水就行了。一向过的忙碌,还是糊涂?竟然忘记了它原来是居住在沙漠里的。我开玩笑的说:看来这是适合懒人养的,主人没心没肺的,它都会好好地。

一路上,忽然对沙漠这个词很敏感,三毛不是也在沙漠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吗,和沙漠有关的动植物,例如那些胡杨红柳啦,芦荟骆驼啦都是有那么一股特顽强的精神。我想象不来,那么孤寂贫乏的的沙漠里,它们具体是怎样的一种生存。但我相信一点,就是他们一定是很强大的一群。想想沙漠在太阳直射下,光线那么刺眼灼烈,仙人掌为了生存,应该是说为了完美的`生活,它逼迫自己练就了这一身抗旱,抗辐射的本领!

向内收缩,既保护了植株表皮,又有散热降温的作用。气孔晚上开放,白天关闭,减少水分散失。茎秆大多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通常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正是这些形态结构与生理上的特性,使仙人掌类植物具有惊人的抗旱能力。

我想到了我们人,若仙人掌是一个人的话,那么他定是一个内心很强大,自救能力也特强的人吧!当有人对他精心关照,想必他会不自在,感觉像是失去了自由一般,其实只要适时关照一下就足够了。其实教育孩子上,和朋友亲人相处上无不如此。我们付出关爱,适合了就是温暖,过度了就是伤害。天下的道理本都是相通的。

文档为doc格式。

沙漠种树美文篇二

一对父子在观察着一只野生羚羊,羚羊正向无边无际的沙漠望去。

“爸爸,它正在看什么?”男孩問。

“你觉得呢?”父亲反问。

“起伏的沙丘吗?”男孩试着说。

“我想不是吧。”

“无数的沙粒吗?”男孩又试着说。

“我想也不是吧。”

“那么会是其他什么呢?我能看见的`就是起伏的沙丘和难以计数的沙粒呀!”

“儿子,要是羚羊只看见沙子,它会因失望而死,它一定是在寻找生命的踪迹,绿色的东西,可以吃的东西。它深知自己若要在沙漠里存活,首先是不能被难以解决的问题困扰,然后是需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男孩看着远处的羚羊,眼里明显露出钦佩的神色。

父亲搂住儿子,在他的耳边低语:“我们人类其实与它无异。”

沙漠种树美文篇三

人们生活的环境里,如果没有花草树木,就会显得气氛单调、枯燥乏味。绿化环境,能使祖国的山川秀丽,景色宜人;使人们聚居的地方绿树成荫,繁华似锦。有了绿化的环境,从大的范围说,可以调节气候,防止风沙;从小的范围说,可以消除污染,减弱噪音,吸滞尘埃。难怪人们一说到绿化环境,就想到了植树造林呢!

人和动物进行呼吸,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煤炭和柴草的燃烧,也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天长日久,是不是空气中氧气就会越来越少,而二氧化碳就越来越多呢!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总是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就使空气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致保持平衡。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那就能促使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

沙漠种树美文篇四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做一个智者。这很容易理解:“勇”虽然也是人的优良品质,但关于“勇”的负面词语也很多,像匹夫之勇,有勇无谋,好勇斗狠等等;而关于“智”的,几乎全是溢美之词,像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智慧超群等等。

然而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历次历史风云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勇者担当;而智者反而只是勇者的陪衬。即便放眼当今社会,那些民营企业的开创者也多数是草根英雄,而许多科班出身的智者精英们只有给别人打工的份。智者拥有一流的智慧,为什么反而不如那些蛮打蛮干的莽夫呢?值得深思。

提到“智者”就避不开诸葛亮,提到诸葛亮自然就避不开光耀千古的“隆重对策”。“隆重对策”由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构成,很好地阐释了勇者和智者的处世方式:

刘备问:“……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亮答:“……(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也……(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不可图也……”

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刘备的处世方式是:我想干什么,可以怎样干。这还是刘备碰了无数次壁之后学乖了。刘备的一贯作风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失败了再想还能干什么。而诸葛亮的处世方式是:你不能干什么,你还可以干什么。

刘备和诸葛亮分别代表了勇者和智者的处世方式。归纳起来就是:勇者处世,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干什么先干起来再说,忽略风险;智者处世,从客观情势出发,先考虑风险。如果风险太大,就搁置计划。

表面看来,似乎后者的处世方式更高明,而前者有些呆笨,像没头苍蝇。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做大事业,要不冒风险是不可能的。刻意地规避风险,事业就做不起来,结果空有一腔抱负,最终只是画饼。看刘备和诸葛亮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备从反董卓起事开始,战吕布,攻曹操,伐袁术,天下英豪没有一个他刘备不敢惹的。他的对手一个个都比他家大业大,但刘备还是靠着自己的勇气打出了英名。虽然败多胜少,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刘皇叔”的政治资本。这是刘备后来走向成功的关键。尽管刘备后来兵败夷陵,跟头栽得大了些,但他的事业还是做大做强了,不愧是真英雄。倘若刘备刚起事就有诸葛亮跟随,诸葛亮也许会劝说:吕布英勇善战,咱打不过;曹操势大力强,咱惹不起;袁术兵精粮多咱躲着他。如果这样,天下人谁会知道刘备?没有了人心,没有了政治资本,兵微将寡的刘备只能给曹操、袁绍这些强者当乖孙子了。

纵观刘备一生,刚起事时,几乎不计较风险,蛮打蛮干,干了不少傻事。像攻打曹操,以当时曹操之强,刘备之弱,几乎没有一点取胜的可能。碰了无数次壁之后,刘备渐渐成熟起来。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降低风险,同时又不辍进取的勇气,终于成就了大业。其实人的`一生总要干一些“傻事”,才能成熟,否则,就成不了大事。

反观诸葛亮的一生:刘备在世时,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干得有声有色。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揽大权二十余年,除了收拾了孟获这个蛮夷草莽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开拓。六出祁山,不败不胜,劳而无功。并非诸葛亮不用心,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很重要:就是诸葛亮的谨慎。谨慎是所有智者的共同特征。智者做事之前,先评估风险。智者的头脑高度发达,比常人遇见到的风险更多,于是就愈加谨慎。魏延曾经提出以轻骑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以主力部队直下洛阳,拿下东西两京,以定天下的奇谋。诸葛亮却认为风险太大,没有采纳。魏延是能征惯战的大将,他提出的作战方案应该有一定的可行性,并非天方夜谭。换作刘备,我想他一定会采纳魏延的建议:成不成,先干它一下再说。只可惜,诸葛亮不是刘备。

智者自负于智,总想着以微小的代价去占对手的大便宜。其实天下哪有那么多的便宜可占?遇上曹真这样的酒囊饭袋,还能拣些便宜;遇上司马懿这样真正的对手,便只能发出“天不佑我佑尔曹”的感叹了。

勇者遇到对手,尚可放手一搏,胜败在两可之间;而智者遇到对手,连动手的勇气也没有了。其实,许多奇迹就是在放手一搏中产生的。

纵观诸葛亮掌控蜀汉政权的二十余年,由于他的谨慎,没有大的失败;也由于他的谨慎,他的北伐没有取得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功。在创业阶段,不胜不败其实也是最大的失败。谨慎是智者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

智勇兼备固然最好。然而历史上智勇兼备的成功英雄多由勇者成长而来。他们不怕风险,勇于开拓,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成长。他们保持了勇者的开拓精神,又学会了智者的理性处事方法,最终走向了成功。像刘邦、刘备、朱元璋等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而智者在事业还没开始就被自己预见到的风险给吓倒了,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说到这里,想起了另两位特殊的勇者和智者:项羽和宋义。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一起去救被秦军围困的赵国。走到半路宋义却停军不前,要坐山观虎斗,坐看赵国自生自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一味地卖弄自己的阴谋诡计,把反秦大义忘到了九霄云外。结果激怒了项羽。宋义的雄心壮志还没开始就没了脑袋。项羽以自己微弱的兵力,凭着破釜沉舟的勇气,一战成名,奠定了自己在各路反秦大军中的领袖地位。尽管后来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但他依然不愧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被后人世代怀念。

勇者失败了也是英雄;如果智者像宋义那样,自负于智,一味地算计别人,没有了正义和担当,便什么也不是。

言及于此,向勇者致敬,为智者惋惜!

沙漠种树美文篇五

一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当死亡一步步逼近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远处有一所破旧的茅屋,没有窗户,也没有屋顶。

他艰难地走到那里,在茅屋快要坍塌的墙壁旁有限的.一点阴凉处,躲避着高温和沙漠中灼热的阳光。他环顾四周,欣喜地看到一个生了锈的泵压水井。他拖着沉重的身躯靠近水井,拿起手柄,开始用力往下压,一下,又一下,然而他失望地看到一滴水都没有打上来。

他绝望了,一下子倒在地上,忽然,他又发现在他的旁边有一个瓶子,他抹去上面的尘土,看到有个字条写道:我亲爱的朋友,要想使用水泵,你必须首先把这个瓶中的水灌入井中,然后请在离开前再将水瓶灌满。

他拧开了瓶盖,发现里面竟然装满了水!然而此刻,他又突然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喝下瓶中的水,他将得以生存下去。但如果把水倒入井中,那还有可能打上来更多的清凉爽口的水,想喝多少就可以喝多少。又或许正好相反,即使把水倒入井中,最终还是一滴水都没有,而那时候,瓶中的水也享受不到了。

他该怎么办?在一刹那间,他决定把水倒入井中。然后,迅速地抓起手柄,开始压水,可是依然没有一滴水流出来。他没有放弃希望,用尽全身的力气,这时水井开始发出隆隆的响声,继而流出来长线一般的水流。水流开始慢慢地变粗,终于他看到了如泉涌一般的透彻的清水哗哗地流了出来。迷路人迫不及待地把瓶子装满了水,一口气喝了下去。

然后,他重新将瓶子装满,准备留给后来的路人,并且在字条上加上了一句话:相信我,这是真的!有多少次我们在开始新的计划时踌躇不前?当我们满足于眼前的一点平庸成绩的时候,在内心深处又留下多少真正的喜悦?我们本可以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沙漠种树美文篇六

我给自己制定了很多小目标其中一个便是要体验一次蹦极。那种在高空中纵身一跃、从天而降的速度与激情是我一直向往却又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的。

对于从小恐高的我来说,未曾想过会有勇气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考验自己。这次的挑战绝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朋友们听到这个想法除了表示佩服之外,就是觉得这家伙估计是疯了吧!看到我的坚决后,老欧和阿拘两位老友愿意陪我一同前往。

蹦极中心位于广州白云山的半山腰,我们驱车来到山脚时,就能隐约听到从半山腰传来蹦极时发出的尖叫声,这极大地刺激了我的神经。经过半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现场已是人声鼎沸。看热闹的游客人手一台手机,随时做好捕捉蹦极者在空中的.英姿。经过了两个多小时漫长而又煎熬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上场了。

我的心跳连着呼吸声一路狂飙,全身的神经就像一根绷紧的弹簧。此时的心情由等待时的焦虑、期待变得不安和恐惧。我的两位好友在观景区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我纵身一跃,帮我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一切准备就绪,我从等候区走到蹦极区,前面参赛者的尖叫声回荡耳边。看着脚下望不到底的深渊和两边险象丛生的悬崖峭壁,我的脚好像注满了铅,每一步都那么沉重。毫不掩饰,当时我真的很害怕,但是我知道面对恐惧不能退缩。想战胜自己,就必须勇往直前。

双手张开,双脚打开与肩同宽,摆好了准备起跳的姿势,还没有等我做好心理准备就被教练一把推了下去。我一开始忍着不叫,也不想在那么多人,特别是老友面前出丑,但那种失重时做的自由落体运动,使身体仿佛就像一枚飞速下落的子弹。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像是被围堵已久的山洪在此刻彻底地爆发,鬼哭狼嚎般大叫起来,“啊!啊!哦!哦!”的尖叫声响彻整个山谷。巨大的回冲力又将我无情地抛起再掉落下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脸也因为过度紧张和兴奋憋得通红。我敢保证蹦极那一分多钟是我这二十多年来最难忘也是最独特的时刻。

短暂的晃荡过后,身体恢复了稳定,宣告本次挑战成功。那种被悬挂在半空中大难不死的感觉,就好像去鬼门关走了一趟,惊险又刺激。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有时候却是相反的。没有蹦极的人无法体会到被悬挂在半空中所看到的山原来是那么的雄壮,看到的水是那么的秀丽,看到的人是那样的可爱。教练并没有急着把我吊上去,任由我在半空中摆着各种搞怪的动作,因为这是属于参赛者的荣耀时刻,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勇敢地向前迈出了一步。很确幸,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无疑,这次的蹦极只是我漫漫人生中的一小步,但对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让我懂得了面对失败和挫折,即使有过失望、有过恐惧也要去面对;它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敬畏,对生活常怀感恩;它也让我领悟到了真正的勇者不一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可以是一次次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勇者虽惧,亦可勇往直前。

沙漠种树美文篇七

一提到“沙漠”,大家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情景呢?寸草不生的干旱之地?没有生物的死亡世界?其实,都不是的,在那里,有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象,也有数以万计的珍稀植物和动物。

一望无际的沙漠里,简直就是一个极度喧嚣的世界,一幕幕优美的画面和热闹的舞台剧总是在轮番登场,令人心醉神怡。可是,它们的生存,却给人们留下了太多、太深、太久远的启示和忠告。不信?你看,在沙漠里,有一种植物叫胡杨,它是沙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因其超顽强的生命力,还被人们赞誉为“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英雄树。为了近观胡杨的独特风范,我和我的同伴曾走向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在那荒凉的戈壁滩里,映入眼帘的是晶莹剔透的飞沙,迎接我们的是难忍的饥渴和孤独,以及炽热的煎熬,动物、植被的残骸四处呈现,而胡杨则展现出与天地抗争的勇气和执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实在是悲壮又令人惊叹!还有一种叫百岁兰的植物,它一生只生长两片叶子,但每一片叶子都可以活到百余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当然,譬如仙人掌、梭梭、红柳树……无不让人惊奇和赞颂!

在沙漠里,更生活着一群特殊的动物,如蜥蜴、骆驼、蒙古原羚、蛙、兔子、鼠类、蛇……你知道吗?蒙古原羚为了寻找水源会迁徒数百千米;有一种生活在沙漠里的蛙,如果没有下雨,它们能够在土壤里静静地休眠好几年,一旦雨落,马上爬出来在水里产卵;骆驼也是沙漠中的勇者,它们可以在沙漠中几天不吃不喝,能闻出地下流淌的水流,能在逆风中嗅到一百千米外的青草,能记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走过的路、经历的环境以及役用过它们的你,可它们从来不彰显自己对人的`超长记忆和由此而生的感情依恋,从来都不彰显……它们就是那么的平凡、不起眼,却都有着勇者才具有的超强毅力。这些动物,平凡而伟大,相比起人类,真的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沙漠里的动植物,它们总会利用时机,总能创造时机,会感恩周围的世界,因为它们很清楚自己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接纳随时可能失去一切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珍贵的生命里充满了亮丽与光彩;它们从来不为过去掉泪,努力地让自己活出的生命得到更多的精彩和荣光;它们的青春常在!它们的青春永恒!它们都是地球上最美的天使,因为它们把自己看得很轻!更因为它们懂得珍惜!

沙漠里是个奇妙的世界,关于它们各自的形成,众说云云,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神仙给了沙漠人民一柄金斧子和一把金钥匙,金斧子用来劈开阿尔泰山,引来天山的雪水,再用金钥匙打开塔木里的宝库,让沙漠得到生命的宝藏;不幸的是钥匙被神仙的小女儿在护送的时候丢失,从此盆地中央就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种树美文篇八

今年五月,在徽州的古石桥边,一个两鬓斑斑、笑容浅淡的老人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时,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儿子,渡长江,跨黄河,穿陕甘,把货物卖到新疆和西藏。在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一路劳顿的年轻人不由得抱怨:“这沙漠实在太辽阔了!要是狭小点就好了。”老人抽了一口旱烟,再悠悠地吐出烟圈:“不,孩子,这沙漠还不够宽广!要是再广阔一些就好了。”年轻人听了,一脸的疑惑。

“如果这沙漠再宽广一倍,那么,来这里经商的人十成中至多只剩下一成。这样,我们的利润就能翻几番了。”

沙漠的风,干燥而凛冽,刮在脸上像刀割一般,但是,年轻人的心却忽然亮堂了,目光也无比坚定起来。

43年后,这个年轻人的名字传遍了天下。他叫胡雪岩。

“商不畏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故事,我写在了一个随笔中,几天后,发表在报上。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一位四十多岁的`店主捧着厚厚一卷《汪氏族谱》特地找到了我。抚着枯黄斑驳的族谱,憨厚的店主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古徽州,有汪氏两兄弟,老大留守家园,老二贩卖茶叶行于四方。过年的时候,两兄弟聚到了一起。老大看着黑瘦了一圈的弟弟,心疼地叹息道:“要是家里的田产再多一点,你就用不着四处奔波了。”老二微笑着摇摇头:“家里的田产要是再少一点就好了。”

看着大哥疑惑的目光,老二接着说:“这样,大哥就不得不跟我一起经商了。每次采购茶叶,为了防止伙计从中获利,我都要派出两个以上的伙计。有大哥在,你一个人去就行了,多省人力啊!”

老大过完年就将田产变卖,跟着弟弟经商去了。两兄弟,一个负责山区采购,一个在城里的茶庄当掌柜。配合默契,没几年,就富甲一方了。

衣锦还乡的两兄弟在徽州建了一座汪氏族人聚居的村落,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宏村。

两则故事,异曲同工。“徽商”之名播于四方,果然名不虚传智慧惊人。当别人看到困难时,徽商看到的却是商机。

大的困难、险的道路,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机会。正如古人所云,行之愈险远,则风景愈奇。至平至坦之途,机会鲜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