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6:58:19 页码:14
最新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实用9篇)
2023-11-09 16:58:19    小编:ZTFB

环境保护是我们时代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守护地球家园而努力。写总结时要具备客观的态度,全面客观地总结整个过程或事件。在研究这些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注意一些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的特点。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一

然而、孤独有时竟然也可以成为习惯,于是我不在怕夜黑。

夜的静默仿佛可以掩盖灵魂的虚伪,我不必再去分析谁给的承诺,有没有无法兑现的悲伤,有太多的文字可以表达此刻的心如死灰,但是没有一行字可以诠释我的孤独滋味、孤单原来是这么的难以表达,却又无法躲避的承担着、感受着、煎熬着。

“它”是可以慢慢淡化,甚至是忘记的,于是我试着不在想念“它”(当然“它”是代表—过去)。

竟然摆脱不掉一种熟悉的感觉,无比冷清的夜,总是想起“它”,“它”已经成为我心底的烙印,我恍然大捂,然后失笑哑然,记忆是我的财富,但我无力背负。

偶然的偶然想到“它”

绝非偶然。

纯粹是因为思念蔓延,淹没了我的视线,我没有在哭,但有种苦涩的表达比哭还艰难,心——眼看就要搁浅,在这个平常不能在平常的夜里。竟然我会想到许久不曾想过的“它”是谁在捉弄的`我情绪!本来已经放弃,本来就知道无能为力,本来以为可以就这样淡淡的悄无声息的将“它”忘记,真的本来以为我可以,可是这样的平常夜里我输给了自己。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二

以前的我们生活的简单而又快乐,梦想单纯而又执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幢憬。­。

走到现在,才突然发现,人生原来是如此的无奈。­。

没有目标的活着,没有坚持的信念。是寂寞还是空虚;是逃避还是安然?­。

仿佛失去了灵魂,身体只剩下一具躯壳,感觉空荡荡的,心中百感交际。­。

漫漫人生路,怀望苍穹心何归?­。

看世界变迁,草木枯荣;叹光阴似箭,岁月蹉跎。­。

时间改变了一切,连带着自己也被改变了,怎样才能找回曾经丢失的自己?­。

连天空中最美丽的星辰都会陨落,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感伤。­。

时间总在继续,花开花落,似水无痕,在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轮回。­。

月缺则美,正因为生命中有残缺,人生才会显得美好,记忆才会更加奈人寻味。­。

有些往事,风轻云淡;有些思念,烟消云散。­。

云深无际,于意云何。从生命的起点一路走来,学会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三

走出英语专业四级的考场,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向我袭来。看着身边经过的那些同学,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刚刚的那场考试,我仿佛又回到了高三时代。那个每次考完试便几家欢喜家家愁的高三时代,那个每天淹没在书海题海的高三时代,那个即使伤痕累累如今却让我倍加怀念的高三时代。

刚上高三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进了一个战场,一个拿真才实学拼命的战场。说实话,我讨厌这种感觉,我讨厌高三,我想快点结束这种状态,以致在高考完后我拼命抵抗家人的复读建议,我想远离高三。如今,大学生活不知不觉地过了两年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怀念起我的高三,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正面战场。

理所当然,教室是我们的正面战场。那时候,我们每节课都巴不得老师无休止的讲解习题,因为所有的同学都是战场上的对手,不学习就会落后,落后就会牺牲在战场上,尸骨无存。课堂上,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舍得用生命的时间来开小差,每一个人都在誓死作战,用心学习,专心听讲,虚心请教,耐心做题。连下课的时候,都没有人会站起来放松一下自己,以致每次我喝口水都感觉是在浪费生命,更别说上厕所这种奢侈的事情。毫不夸张说,我们只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上厕所。重点班里的氛围就是这样,一点不假。当然,我们每一位同学既是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因为我们有着更大的共同敌人――高考。所以班里的学习气氛既紧张又和谐。这便是我们的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可想而知,寝室便是我们的敌后战场。上完一天的课,回到寝室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本想好好休息的我,看到室友们都还在垂死挣扎,便不忍心一个人独享太平(其实是害怕自己成为战俘),也加入了敌后战场的抗战中,与大家并肩共战。可就是那股谁也不服输的劲,让我们都陷入了无尽的疲惫中,在我眼皮打架打得厉害的时候,我偷偷瞄了一眼临床的'室友,一看吓一跳,她比我更加困乏,眼睛又红又肿,但是还是极力支撑着自己。好吧,没办法,这种事情只能牺牲小我成全大家了。于是我很没出息地把小台灯灭了,同时我听到了其余五个室友共同的鄙视声,接下来就是五声啪啪啪的关台灯的声音。我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终于可以让她们睡一个安心的好觉了,这样明天才有精力继续作战,虽然成了第一个“投降”的人。这便是在敌后战场作战的我们,勇敢,坚强,不服输的高三的我们。

尾声。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四

提起大学时代,很多人的脑海里都是“恋爱”“自由”等字眼,而对于我而言,大学与初中,高中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喧闹的环境中更凸显我的寂寞而已。

因为我知道她和我很像,敏感、聪明、甚至有点清高自傲。我们都不喜欢跟风,不喜欢交际,在大学这个已经可以开始铺张人际网的地方,我们依然独来独往。

有的时候很像的人是相处不长的,我深知这点,所以我并没有和她有什么亲密的往来。但是我可以感觉得到她的喜怒哀乐,很微妙的,她掩饰的很好,但我就是知道。

比如说她和我们宿舍的另一个女生很好,那个女生一直是班级第一,长得也不错,有的时候那个女生会在她面前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优越感,她表面上笑笑,但我知道她心里很不服。她是很聪明的.,只要她努力她一定可以比任何人都要好,但问题是她不愿意努力,一是太懒,二是没兴趣,如果那个女生很谦虚那她也就没什么,毕竟是自找的,但她若在她面前表现出优越感那就不行了,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比她要聪明。

所以我知道她们也相处不长,我基本上是见证了她们的友情一步步僵化。

记得大一刚认识那时,她们俩真的是形影不理,她们是我们宿舍关系最好的,但是随着那个女生的社交圈扩大,遇到另外的朋友,也许是那个人很幽默很开朗,所以那个女生渐渐就和她走得近了。李菲表面上没什么,什么没关系我理解你之类的,怎么可能没关系?我太了解你,就像了解我自己,我们最讨厌的就是不忠诚。

像你像我,有一个朋友之后就认准她了,不会再和其他人好,怎么会那么轻易就和别人好呢?可是我们也深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会以某个人的准则为准则,所以受过几次伤后,就不再轻易与人相知,感情不放出去就不会受伤害,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独来独往,感情太复杂,还是远离为上。

我知道她有点受伤,不过没有太久,感情还没深到这种地步。她就有一段时间和宿舍其他女孩在一起,不过过了几天发现不是一路人,所以就一个人了。

我其实有点窃喜,虽然我不屑她们每天搞小团体嘻嘻哈哈,但一个宿舍她们聊得开心就我一个默不作声其实还是有点不舒服,没办法,人是群体动物,所以孤独是可耻的。虽然可以说是我选择了孤独,我也享受孤独,但某些时候还是会显得可怜。所以看到她也一个人,我就感觉好像有人和我一样就不那么尴尬了。

不过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女生又回来找她,可能还是觉得和她在一起轻松吧,我知道她不会拒绝,因为换成我我也不会,虽然讨厌背叛,但是还没有那么严重,虽然没办法再当成知心朋友,但做个伴就没什么了。

可是既然不是知心朋友了,她的缺点就放大了。越来越多,我看得出李菲就越来越烦,可是长期一起行动就像个圈把她圈住,她不想和她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吃饭,可是突然这样不是会闹僵吗?不是一个宿舍的就罢了,她们可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啊!所以她就过得很压抑,本来两人中说话比较多的她慢慢话就少了,你知道找不到话题两人无话可说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可以说这就是一段关系的终结。

可想而知她们还是自然而然分开了,那个女生又和宿舍其他女生发展出了友谊,而李菲自然是一个人。

大学四年,她们就僵巴巴的,其实后来两人还是做了一些努力想要挽留一下,可是勉勉强强还是不行,所以就这样了。

大学毕业后我基本上没和她们有什么联系,也不知道李菲怎么样了。

是找到新朋友了,还是像我一样,依然孤单。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五

五年前,初来湖师,一切都是崭新的样子。

湖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美,映入脑海的满是拥挤与忙碌。当初次离开家乡离开亲朋好友的我独自留在这里后,内心瞬间荡起千百种微妙想法。

步入大学以前一直都坚信,大学是人生的另一种开始。果然,在这崭新的生活中,日子染上了缤纷的颜色,空气都像糖果般香甜。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真诚的大学同学。虽然我不善与人交往,在大学并未获得多少真挚的让我留恋的感情,但是那些称得上萍水相逢的过往同窗,竟会是我梦中常来的友伴。有时候,我觉得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时常想起他们。有时候,我觉得是理所应当,毕竟那是人生最曼妙的时光。

我怀念大学的每一份时光,我欣赏度过大学的每一种方式。大学,一生只能经历一次。一次,我们只能体验一种度过的方式。显然,在漫漫人生路上,这是极为短暂的。显然,在我们无穷无尽的欲求中,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本想在大学做个乖孩子,认真学习,多看看书,让人生攀上更高的.山峰。可有时候又觉得,努力无限度,人生的巅峰也没有尽头,不如趁着大好时光,好好享受着最美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我在大学里,心安理得地放纵着自己,过着极为慵懒极为愉悦的逍遥生活。

那时,冬天很冷,我总喜欢找各种借口躲在被窝里,然后又忐忑不安地问着他人老师有没有点名。那些让人“忐忑不安、胆颤心惊”的日子,如今早已遥远,偶尔想起,竟觉得有些有趣。

读大学的时候,我和室友们经常凌晨过后才睡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来。那时,我们还一起大笑着讨论毕业以后的日子怎么熬,寒冷的早晨如何起得来。没想到,大学匆匆毕业后,我就在生活的舞台上随着生活的旋律舞动着脚步,再也没有多少睡懒觉的机会了。哪怕是周末,也会在天亮时分照常醒来,或许是内心已无法再接受懒散的自己了。因而,在每个蓦然醒来的早晨,我就会怀念以前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可以将一点极为微小的情绪扩大无数倍,狂喜狂悲再狂睡,一片昏天黑地,自由与散漫碎了一地,围着自己闪闪发光。那是怎样的潇洒与狂妄啊,日后那还会有那样地体验呢?如果现在问我最怀念什么,我想不过是那些昏天黑地的懒觉吧!

睡觉之余,我也会经常出去户外吃吃喝喝玩玩,还会会会新老朋友。到而今,那时的新朋友都已变为或许再也见不到的旧朋友了。那时的老朋友,都已化为灵魂深处永不会磨灭的知交了。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的心里住着许多真诚的人,我把他们都当作最重要的朋友。在许多个有意无意的瞬间,我会深深地想念,想念那些与我有过交集的人儿。每当我想起旧日的某位朋友时,我都会歇斯底里地把和那个朋友有关的一切都回忆一遍,在回忆里,重温过去的温度。在那温度里,我偶尔脸红,偶尔心跳加速。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在回忆里,我能发觉朋友的某些亮点,可以感悟自己言行的不足之处。可以说,这是另一种成长。当然,我在意的不是成长,而是这其间的快乐滋味。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精神上的慰藉。大学毕业以后,我再难获得多少精神上的感动了,我也再难收入多少能打动我灵魂的人驻扎我的心底了。我有的,只是过往的那些零星碎片。我保留着他们,像珍宝一样,珍藏着。

时光如白驹过隙,去向哪里都不留一丝一毫的痕迹。就像内心的细微情感,闪闪地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沧桑到岁月里。它永远深沉地藏在内心最深处,像一颗被层层裹住的珍珠,收敛了光泽,收敛了容貌,只是静静地守候着自己渴望的那份感觉的到来。

到最后,我累得筋疲力尽,快要昏倒了,就听见闹钟响了。一场美丽的梦,瞬间烟消云散,我努力地揉了揉眼睛,找不出任何可以赖床的理由,缓缓地爬了起来。

可,怀念又能怎样呢。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再相见,也不过是互相说着类似于怀念的话语。多希望时光能重来,多希望当初没有留下那么多遗憾。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六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清风朗月相随、柳绿花红相伴,总会有一些劫难、苦痛,让我们去经受、承担,在某种意义上,活着就是一种痛苦。

然而,上苍在生活的苦痛中又拌了糖和蜜,让我们在承受苦痛的同时,还能品尝人生的甜蜜。

这苦痛,由身体到心灵,再由心灵到身体,交融缠绕,分不清是苦在心里,还是痛在身上,让人甩也甩不开,逃也逃不掉,捆在心上,纠缠着、束缚着、折磨着。

我们在时光的流淌中静静地等待,品味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

属于自己的故事,总有很多,每每品啄,都有新的惊喜发现,不变的是嘴角淡淡的笑容。

那些套上“曾经”、“过去”前缀的故事特别值得回味,念念不忘,回响不绝。

我们喜欢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追寻那一份最初的真诚、简单、纯朴,来安抚现在受伤的心灵,更是为了寻求继续走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空闲之余,翻阅相册,找寻曾经最美的回忆,贪玩、活泼、笑声、哭泣、疯狂和青春……。

我们会在回忆里迷惘、感动,会想躲在回忆里有些不想再面对现实。但,回忆,只是回忆……只是证明自己存在过的证明。

岁月,静好,忆华年……。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七

从东院到西院,似乎都变了,个个年长一些疯狂似乎没得到收敛,可黏在一起的时日少了。我们一起走过的岂能用屈指可数来形容!有艰难才走过来的,“东莞之旅”难以抹不去的成长疤痕,秘密互换,有上顿没下餐的贫苦…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长沙博物馆,盛唐,千金,石峰烧烤……”似乎数着数着,时光和记忆都在倒退。

“哈,多情,细心,新潮,室内开放,麦霸(外加小小吉他手),睡眠不规律,爱做疯狂事,注重心里感觉,嗜好奇怪(挑七七八八的小东西,以及阳台上手指间的星火一闪一闪的),有点文学底蕴,文字功底(这似乎又是你学习上最拿得出手的东西)”用这些形容你,应该不过分,恰到好处。

每次看到教师资格证,那肿厚的嘴唇引来的便是“打架”画面,一地书,一滩乐事番茄味薯片,一伙准备吃火锅惊呆的人。这么壮烈的一幕留下的样子,在我这一世里总算是越抹越新。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八

大学时代,已经过去数年,走完了那个时代,却把记忆和感慨留在了那里。不会忘记查到分数后,怀着无比欣喜的心情,连忙跑去告诉正在喂兔子的母亲:考上了!那份个人的满足,持续很久很久。宴请亲朋,在席间看到家人油然的喜悦,就像是婚姻大事那样的喜悦,那份家人的喜悦,持续很久很久。

需要赶乘大巴走一段路才能坐上火车,因此上大巴也就是分别了,家人亲戚都来了。母亲在路旁的店铺,买个水杯和毛巾,说路上用得上。上了汽车,看着他们远离,我这样出发了,和父亲一起,奔着遥远的地方,奔着一个未来。

记得那一天的天气很好,北方的天,当时已是秋季,白云蓝天。

在火车上,父亲没有睡多久,恐怕他记住了,来时别人说的话:车上小偷多,要看好行李。那里面有家人好不容易凑齐的学费。到学校时,父亲的脸色已经布满着疲倦,没有休息好,也是休息不下吧。后面的几天安顿,父亲回山东老家,我开始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生活。

大学就这样开始了,来自六个省份的兄弟,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山西那边的人把寝室或办公室等房子称为家。吉林,陕西,山西,山东,浙江,四川,一起走过四年,有喜悦,有紧张,有争吵,有毕业时临别滴下的泪珠。四年凝结成的同窗友谊,也是一生的友谊。

大学时代是不知愁的年龄,为赋新词强说愁。次次在自习室入迷地看书;爬学校旁边的高山,在山巅呼喊,似乎那样可以将愁闷喊去;举着酒瓶,说惺惺相惜的话,一口喝下;有起床迟到,抓起书匆匆跑去教学楼的着急;有次次的民主选举,次次的全票通过;有考试时,旁边眺望的目光;还有大家共同跑到某个教室,为了目睹某个人的倩影……更有酒后,各自的神态,诉说着埋在心底的话,混着泪珠,迷糊着远与进,模糊了昨天与今天。

回过头去看,大学时代是要付出代价的。想起,父母知道成绩后的高兴,知道孩子懂事的安慰。他们会间隔着来个电话,问是否缺钱,过的怎么样。亲情,永远是最后的避风港,但似乎不常被在意,被严肃考虑。大学的四年永远过去了,他们看到了什么?家人又似乎不在意你如何,只要平平安安,过的好好的,他们别无所求。假如非要找一个期盼,就是毕业后找个合适的工作,把自己生活安定下来。毕竟他们年龄大了,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多了白发,多了皱纹,多了看着电视就不知不觉地入睡。白发变黑发,何处找回他们的岁月?自己的代价,家人的代价,化为四年的成长。

毕业时是否除了彼此的依依不舍,还有别的东西?

e时代的生活散文通用篇九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一开始还以为是在伦敦英王十字站里哈里・伯特专卖店里,能买到的批量生产的魔法棒。

正确答案是:自拍杆。

要给“自拍”(selfie)找一个代言人,非意大利足球队前锋巴洛特利莫属。这个在利物浦自我感觉不适、主动放弃比赛的人,是社交媒体意义上的一只金丝雀。他当年那件著名t恤“whyalwaysme?”简直就是自拍最好的宣传词。

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回顾20**年时,年度关键词就是“selfie”。selfie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这个生造出来的词源自社交媒体兴起初期,据说最早是20**年澳大利亚一哥们喝醉酒后,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生成的一个词。

追溯最早的自拍者,居然是1839年美国摄影师罗伯特・科利留斯。当时摄影技术刚出现,他做的无非是定格延时自我拍摄,和当下自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没有社交媒体,没有智能手机,不会有selfie。selfie最重要的元素,就在“self”,“自拍”当中的“自”字。不自拍不社交。有此癖好的人,肯定是觉得好玩,也许有点自恋。如果没有社交媒体,自己上传图片之后,不能引起社交群赞或者群槽,也就不会有自拍的风行。自拍不风行,也就不会有社会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这样的社会行为,以及它将给你我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

我不懂这样的社会风尚背后隐藏的长远社会心理暗示是什么,不过我知道,华为似乎还创造了一个“群拍”概念,让“groufie”成为了一个专有词汇。只是这样附着于商业品牌之上的'文化概念,能流传到什么程度还不确定,groufie这个词儿也不像selfie那么别致好看。就像当年苹果推出ipad,有德国公司出了个wepad,意思是“苹果只和自己玩,我们要大家一起玩”,其实只是东施效颦。

不论如何,这类推广,只会让棍子和手机都更好卖。

自拍无所不在。今天的竞技场上,没有自拍,简直就不成样子。意甲最佳射手托蒂进球之后,也会来一张现场自拍。中国各类运动队出征之前,也不再正襟危坐面对镜头来一张照相馆式的合影了,棍子树起来,大家言笑晏晏。

在自拍或群拍中,我发现,最不适应的,往往是那些以往端坐在前排中央的领导们。他们不知道怎么玩,多数要往后排人群中隐退――看来selfie还有压抑权势的泛民主作用。

自拍蔓延成风,对它,尤其是那根棍子的敌视也越来越强烈。美国各种媒体研究显示,越是低龄人群,自拍兴趣越强烈,自拍图片里性暗示的内容越多;自拍者都有着深度自恋倾向。对自拍的否定判断越来越多。

我不敢坦然接受这样的判断,哪怕我古板得不玩自拍。自拍能给喜好者带来强烈的愉悦感,能凸显自我存在,能挑战传统意识形态,尤其中国传统意识中无限放大集体、轻视个人的理念。一个自恋者,至少会尊重自己。

只是足球场上的自拍,与运动本身有一定背离。托蒂进球自拍后,意大利媒体上争议纷纷,我也觉得有些不妥。足球运动是集体至上的,whyalwaysme?太重视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所以才me,me,me。

自拍或群拍时举的那根棍子,已经被意大利许多博物馆禁止了。自拍就是一种流行风尚,阵风刮过,各自柴米油盐罢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