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以眼界为话题(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10:27 页码:9
2023年以眼界为话题(精选10篇)
2023-11-13 09:10:27    小编:ZTFB

写一份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总结时要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注重思考和总结归纳。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以眼界为话题篇一

一个人的眼睛能看到什么?我不能说清楚,我只知道人与人的眼界是不同的,而这不同的眼界注定了人不同的命运。

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微。三国的袁术固然有极深的心机,却只看到了弹丸之利,贸然自尊为帝,使得从叛亲离,天下豪杰群起而攻之。袁术的失败正是因为他的眼界只局限于中原,只浮于表面。他没有放眼天下,着眼隐患,终究只得惨死。再看拿破仑吧。他作为法国王族的炮军司令,却在认清时代潮流后,毅然炮轰封建残余,因而踏上了其前无古人的权力巅峰。拿破仑是成功的,他霸业的取得所依赖的正是他洞悉一切的目光。是他广阔的眼界让他成功欧洲的神话。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乌雀争其声。”这就是说,眼界的大小决定了人成就的高低。江海之所以浩瀚无际,雷霆之所以引动暴雨,都在于它们知其当为,眼界开阔。没有广远的目光,再有本事的人平庸而无所作为;然而同样,倘若能力有限,眼界即便广至渺渺星空,他也找不到那隐于无形的通往璀璨的路。

人既不能困于一隅,注目于一角;也不能自高自大,妄图以己之力登得九霄以凌云,只有先着眼自己的实力,再放眼面前的道路,才可以走出最平坦的一生,也可能走出最辉煌的一生。

人生的结果由眼界而定。我们要慎于睁眼,也不要妄自菲薄。迈开步子向你看到的最美好的路上走去吧,迎接你的或许是酸甜苦辣,但你最终必将取得属于自己的灿烂,,你必将拥有星空的斑斓。

点评:“不同的眼界注定了人不同的命运”是本文的中心。充满思辩性是本文的亮点,这也是本文立意的深刻之处。第三段袁术与拿破仑的对比,第四段江海与坎井、雷霆与乌雀形象的事例,第五段第六段对眼界的深刻思索,都充分体现了思辩性。全文层层深入,引证、例证、理论论证有机结合,闪耀着理性之光。语言生动、流畅,哲理性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以眼界为话题篇二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去科技中心实习。我们六年级学习实践的科目是《f1赛车》。

在赛车亭前,我们听科技中心的老师讲解f1赛车。通过老师漂亮的介绍,我知道赛车本来是用来加速的,轮胎会随着电机的加速快速滚动。听啊听啊,有点入迷,更喜欢赛车。

刚进赛车工作室的时候,我们赶紧把书包放到教室的柜子里,迫不及待的去买赛车的组装部件。我选择买“重鲨”赛车的零件。当你听到这个名字时,你可能会认为它是一个“怪物”,但它不是。从组装图案来看,挺娇小可爱的。

到了座位上,我小心翼翼的拆开零件,按照图案仔细组装。我在赛车雪白的`外壳上贴了一张彩色贴纸,按下了散热器。接下来,组装底盘。底盘上主要有大齿轮和小齿轮。为了让大齿轮快速带动小齿轮,我给它们涂了润滑油。最难安装的部分是轮子和马达的组装。他们之间总有一段很近的距离,彼此扣不上。二十分钟过去了,压了好大劲。回头看看四周,教室里还响着“噼啪可对比!哎!”根据声音。

转眼间,已经是中午了,所有的学生都聚集在教室门口的饮料机前,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有的买了巧克力牛奶,有的买了桃子,一杯一元,不仅不贵,而且味道还不错。

喝完饮料,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学生们回到教室。我仔细研究了我组装好的赛车,给它装上电池,为下午的比赛做准备。

“开始!”当我听到密码时,我按下了遥控器。“嗖!”只听到一个声音,赛车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赛道上狂奔。为了寻求一点刺激,我加快了遥控器的速度。“哈哈,我的车先跑了。”

这一天,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赛车知识,还组装了赛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眼界真的开阔了很多!

以眼界为话题篇三

独自坐在阳台上的藤椅上,手里捧着刚泡出的碧螺春茶,闻着芬芳的茶香,眺望着远处。忽的,自己感觉好像少了一些什么,四处看看,发现书桌上有一本书。我的嘴角微微上扬,原来这才是我想要的,拿起书,翻开第一页,一个个跳动的词句呈现在我的眼前。我高兴地坐在椅子上细细品味这神奇的魔力。

书,似乎有一种魔力,这不是魔术师能做得到的。这种魔力能让我看透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人心。它能够开拓我的视野,我的心也在一瞬间被它打开。它让我变得不再平庸,让我变得忙碌,让我变得优雅而充满活力。

总喜欢到书店里看看,并不是为了买书,新奇的书实在太多了,买?不,经济实在跟不上。我总喜欢趁着书店人多的时候,躲在一角,偷偷地品味,慢慢细读。

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我知道与城市接轨是多么的重要。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就是我所选择的方法。而且这更是我的一种嗜好。还惦记着前几天在书店还没读完的《国际礼节》这本书,一放学,我便收拾好东西第一个冲出了教室,激动而兴奋。希望那本书还在,我边走心里边祈祷。走到书店门口,书店里早就挤满了人。我心里暗暗欣喜,若无其事地走进书店,四处寻视。咦,那个角落正好,真是老天助我。抽出那本书,翻到已经看到的那一页,一种久违的气息涌入我的心,睁大眼睛,努力地看清每一个句子,生怕漏掉一个细节。真的很新奇,原来吃饭的规矩这么多,而且各个国家还都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我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了,却不知老板已经站在我的身旁。我猛一抬头,书店老板正看着我,我自觉地合上书,不舍地将书放在书架上,胆怯怯的离开了书店。唉!下一次可能就没有的看喽。

以后的几天里,我每天路过这家书店时都不由地向里看看,却又没有办法只能回家。上网搜索看看,找到了,但却并没有捧着书那么有滋有味。星期四的那一天,放学后我照常走过书店,书店老板见我不时的朝里看,竟然亲切地过来招呼我,还有意让我以后都可到这里来看书,我激动不已,连声谢谢。

读书,让我开拓了我的眼界,熟知了一些从小到大都不知道的东西,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眼界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你去读一些书,它便会不知觉地扩大,无形地去影响你的一切。开拓眼界很重要,读书更为重要。

以眼界为话题篇四

老师昨天说他今天要去开发区参观。不,今天我们8:30离开。哇!还坐公交?一想到这我就热血沸腾。出发!

公共汽车把我们带到了薛飞服装有限公司。

下车后,一位解说员的阿姨给我们讲了公司的大致情况。然后,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工人们不停地忙碌着:有的裁剪,有的缝纫,有的质检……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不知不觉来到一个车间,那里装的是拉链。拉链成千上万,工人忙得满头大汗。最后我们来到了检验包装车间,有的工人在认真的检验每一件衣服,有的工人在认真的熨烫,有的工人在折叠,装袋,包装。带领参观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一件服装的生产要经过裁剪、缝纫、检验、熨烫、折叠、包装等多个过程。”他补充说,“我们生产的外贸服装必须经过海关的二次检查。”

离开薛飞服装有限公司后,大巴把我们带到了淮安尼龙集团。解说员阿姨告诉我们:“淮安尼龙集团是全国500强民营企业金轮集团旗下的骨干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帘子布”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学生们听到这些都很惊讶!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有牵伸、纺纱、卷绕、牵伸、加捻、织造等。每个车间都有一种“味道”。最让我吃惊的是织布车间,很多织布机都在有节奏的织布,工人们都在旁边站着监视。我感觉:“机器那么多,只有几个人在操作。这就是现代化!"。

这次访问让我大开眼界。我也知道做一件衣服,生产一个产品有多难。我必须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制造先进的机器,为我的家乡和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眼界为话题篇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白。

井底之蛙不懂得如何拓宽眼界,所以它尽享着自我的天地,自认为天空如此之小,所以引来不少的嘲笑。当它真的跳上地面,也不由得感叹,天之广,之阔,之美。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井”中出来,争取上一楼来拓宽我们的眼界。

用读书来上一层楼,每一本书都是“出井”的一块基垫石,一块一块地累积。你就会一步一步靠近“地面”,一点一点地拓宽眼界。古人专注于读书,崇尚“腹有诗书气自华”。

诸葛亮年方二十,就已经“熟读兵法,探索诸子百家思想,将治乱兴衰,天文地理谙熟于心,他用书来丰富见解,把自己提高一层次。使他的眼界更为宽广,以至于当与刘备谈话时,就已预测到三国鼎立的局面,可谓神机妙算。

用实际行动来上一层楼。每一次的行为就会积累一份的经验,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汇成江河,江成海洋,乘一叶小舟,渡往更高一层次,拓宽眼界。古人告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司马懿善出计谋,但言过其实,诸葛亮派他去镇守街亭,他没有积累过经验,又自以为通晓兵法,连丞相都对他另眼相看。便骄傲自满。最后先去街亭,打入死牢,斩首示众,以明军法。

用学习来上一层楼。每一次的学习都在减少通往更高境界的弯路,对学习,古人认为应当“上下而求索。”

孝文帝为了更好地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他下令改革鲜卑旧俗,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同意使用汉语;规定官员的家属必须穿戴汉族的服饰;改用鲜卑族的姓氏为家族姓氏。孝文帝不断地学习,眼界不断的提高。认识本族的法律空洞,来用汉族的管制、律令,认识到本族的礼仪文明不足,就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随着孝文帝的不断学习,眼界不断提高,国家不断富强。使得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物产丰富。

井底之蛙明白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们啊,只要我们勇于拓宽眼界,总结古人拓宽眼界的方法,那么,我们也能在自己的青春画卷上涂抹出绚丽的一笔。

以眼界为话题篇六

有一只小虫子,它住在土壤里,它的营养就是来自那些植物的根。你们大家都应该知道吧,根是长在土里面的`,所以这只小虫子从不敢跑到土壤外面。可是,它也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啊,小虫子有个好朋友,它的这个好朋友就是住在它家附近的小朋友——小红。

每个周末,小红一写好作业就跑到小虫的家门口,也就是小虫家的洞外,跟小虫聊天。小虫经常问小红外面有什么,小红也经常劝小虫出来看看,每次他们俩都会说这两句话。土里的根渐渐要被小虫吃完了,小虫只能搬家,可是它不想再吃根了,因为它已经吃腻了,所以它决定要到洞外面去看看,要和小红一起去吃冰激凌、牛排。

又到了一个周末,小红就带着小虫去吃匹萨,小红点了一份海鲜匹萨,小虫呢,点了一份鸡翅匹萨,因为它经常听见小红吵着要吃肯德基的鸡翅。两人吃饱后,小虫来到小红的家里,和她一起睡午觉。小红还特意为小虫做了一个小窝呢,她把妈妈的首饰盒铺了一层柔软的布,给小虫作被子。晚上,小红又带着小虫区吃“功夫煲仔”,他们俩都点了“茄柳煲仔饭”,可还觉得没吃饱。于是,他们又去吃了肯德基。当然了,小虫也要点鸡翅,不过,小红可要换口味了,她要吃“深海鳕鱼汉堡”,又要了一份大份的薯条,他们还要了四袋番茄酱,一人两袋呢。还是觉得没吃饱,他们又去了“甜点屋”,小虫点了一份牛奶面包,小红点了一份红茶和水果沙拉。这下,两人终于吃饱了。他们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小虫心里想:今天可是让我开了一次大眼界啊!

以眼界为话题篇七

那是一个凉爽的上午,我和妈妈约好一起去香山公园作为我在家好好看书的奖励。

一到香山脚下我便被这里的精致给迷住了。远处绿树环绕,几只小鸟愉悦地从远处飞来。在离我们较近的地方这几只突然愉悦地唱起歌来,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般。在我的身边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各色野花,它们全都探着好奇的小脑袋,看着像我这样的小游客。

我们走在一条林间小道上,空气格外清新。路越来越难走了,稍不小心就会从山坡上跌下去,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才能爬上陡峭的山坡。

我们终于看到了大路,那是石板和水泥砌成的石阶,曲曲折折,高低不平。我们走得非常累,随着我们"第一瓶水喝完了!""第二瓶也喝完了!"的喊声,我们终于登上了玉华岫寺,这是春观繁花、秋赏红叶的最佳之地。

我们沿着山上的长廊来到了一个茶园。这里的椅子是由原木条绑着麻绳制成的,很有特色。往下一看,豪华精致的古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灰红两色把屋顶打扮得古色古香,上面还点缀着金色的小花。我望对面的墙看去,不禁吓了一跳,只见几棵苍翠的松树从那面墙上伸出来。后来,一位服务员阿姨告诉我,这些树早就有了,只不过砌墙时把树砌进了墙里,真有趣。

我们在上下山途中,看到了许多动物,有松鼠、喜鹊、啄木鸟……香山的松鼠不怕人。每当游人靠近时,松鼠不但不逃跑,还跑到游人跟前,看它的眼神,像是想讨点儿吃的。

这次旅行使我大开眼界,我喜欢旅行。

以眼界为话题篇八

课堂上,老师拿着一张纸用笔在纸的中心画了一个小圈。

“在这张纸上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对下面的同学提问。

“一个圆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老师笑了笑,摇头,接着在那个圆圈的中心画了一个圆。

“那现在呢?”老师憧憬的等待着。

“两个圈!”同学们回答。

老师又摇摇头。最后,老师在小圆圈中间画了一个更小的圆。

“还能看到什么?”

讲台下学生面面相觑,疑惑着看着那张纸,几秒钟之后依旧齐声回答“是三个圈啊!”

老师还是摇摇头。同学们顿时变得不知所措。

随后老师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的答案也不是错的。而是,同学们没有把眼光放得更开,只注意到的是纸上的小圆圈而没有发现周围其实还有比圆圈更多比例的空白…”

“其实,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眼光也是这样,往往只注意到的是其中细微刺眼的部分,更多的部分却被我们刻意忽视了。于是,我们往往对一件事或一个想法盲目而无措,我们用自己所理解的,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来评判一个意义,好的,或是坏的,于是这种意义变得雷同且平淡化。我们不愿意去更多地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为什么只能这样,于是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渐渐消失,人心变得散漫,觉得世界只是这样,世界在自己想象中是多么无赖多么荒唐,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不,所有的角度都不一定可以看到一件事的全貌,如果你重新换一个角度去审视所以,一切又会发生各种奇妙的变化,你曾经厌恶的,无视的,讨厌的,不一定都是坏的…”

“记住,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便以为着就是全世界。”

以眼界为话题篇九

时间很快——这四个字已经不知道被我感慨过多少回了。明天,就回家了,感觉很奇特——像是要去做客一般。可那是我的家——也许将来有一天会彻底成为父母的家,但至少现在还是我的家。回家的机会,回家的次数已经随着对家的远离而越来越稀落了。终于,有这么一天,感觉到回家像是做客一般,对于回家的路途充满了新鲜感,就像小时候难得出一次远门一样。

小时候,觉得村子是很大的了。去外婆家已经是很远的了,上一趟镇就要隔十天半月。那时候,城市对于我,简直遥如梦中的彼岸,想都不敢去想,不晓得隔多少路。上城,在小时候,我们脑海里只有两种情况下可能去:一是生了什么病,二是特别难得的春节。但也得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不能乱跑。于是,天天盼着过年,盼着去看看城市的高楼大厦,看看城市的繁华多姿,看看一个个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后来上学了,就发觉村子很小,到镇上已经并不新鲜了。有时学校里组织春游,带着我们乘车去城里的公园,那时候难得乘汽车,半个多小时的路就不知道有多远。到了城里,还得排着队跟着老师,城里的路错综复杂,很宽很长,路上的车很多,人也很多。我们只晓得跟着队伍走,向东还是向西,也常常分不清楚。城市对于我,不知道有多大,像一个迷宫,不断的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再后来能和同学、朋友三五成群的上城了,买点学习用品,不认识路问问别人,多声叫叔叔阿姨,也能找着地方买东西。随便看看,窜东窜西,然后顺顺当当的回家,于是又发觉城市不过如此。

现在,学校离城市越来越近了,周末功课做完了,就出去逛城,城市走腻了,忽然间发觉城市好小,城市也不过就这几条街。几家大的店。忽然间又发现城市很嘈杂,街上的声音太吵,空气不新鲜,发觉城市的人太孤傲,太复杂,于是又想念老家了,想念镇上的安宁,想念村子里新鲜的空气,想念老家的花花草草,小狗小猫,忽然间发现老家也挺可爱的。只是离家远了,回家的机会少了,渐渐的家就成了客居地,但毕竟那是我的家,我真正长大的家。

于是很自然的想起一首歌来“眼睛里的世界是个小小的家,小小的心喜欢把它写成童话,眼睛里的世界是个大大的家,大大的心能把所有的梦都装下……”这首歌的名字叫《让梦想和我们一起长大》,我想,我的关于城市的大小以及对家的感觉变化也许就是一个过程吧,一个追逐梦想长大的过程。世界的大小是客观的,只不过眼睛里看到的有大有小而已。见多了,见频繁了,一切自然而然就变小了。实际上,像对于知识,对于人生,也许没有看清看透,不知有多大多高,见多了,就小了。像困难,像挫折,经历多了,大的自然也变小了。大或小,大约只是一种相对的关系,眼界放开了,看得自然也就远了。

以眼界为话题篇十

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一见便生擒,而猎犬只向枯桩境里寻,两者为何有如此差异呢?很显然,眼界决定境界,苍鹰眼界开阔自然能一览无余。

自古文人士大夫犹爱登高作赋。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明代徐文长叹曰:“八百里山河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登高而观,眼界开阔,方能遍览山河美景,激发胸中恣意的豪迈之情,留下一句句千古绝唱,令人叹服。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开阔的眼界能让人对事物拥有更全面的理解,蕴育更博大的胸怀。

今人做学问也应学习古人登高作赋之豪情,用更开阔的眼界以求得学问的全境,从而达到更高远的境界。沈括一部《梦溪笔谈》,天文、地理、算术、医药包罗万象,且叙述精当,见解独到,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又如马克思不仅在政治和哲学上有杰出贡献,在数学上也颇有建树。眼界宽广了,才能博古通今,融会贯通,博而更专。真正的大师大抵如是。

现今,不少大学都对新生开展了通识教育,雷先生的《专家与通人》一文也重申了培养通人的重要性。广阔的眼界,多元的知识背景能帮助人们用多样的视角、全面的分析来研究问题,也或许能引领人们开辟出全新的未知领域。所以我们期待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能培养出更多的通人。同时,我们自己也应“登高作赋”,广泛地涉猎,览观人类文明的胜景。

眼界决定境界,这不仅适用于做学问,也适用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从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这一走向全球、融入世界的过程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民主理念也使古老的国度焕发出了年轻的光彩。当我们走出国门看到国外城市的井然有序、一尘不染,难道不会为国人的一些陋习感到羞愧吗?知耻近乎勇,在人们的共同努力和自我约束下我国的国民素质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使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宽容友好的国际意识深入人心,随着眼界的开阔,相信我们的国民会逐渐具备那种大国的胸襟和气度,我们的国家也会发展得更加成熟。

眼界决定境界,贵在“广博”。无论是个人的修养,还是国家的发展,绝不能做“井底之蛙”,不妨像苍鹰那样振翅高飞,遍览无限风光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