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蝉鸣散文(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8:39:33 页码:11
2023年蝉鸣散文(大全20篇)
2023-11-09 18:39:33    小编:ZTFB

忍耐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和挑战。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总结的要素和结构,供大家参考学习。

蝉鸣散文篇一

夏日的午后,阳光像一面通体明亮的镜子,把万物映照出一片晃眼的灿烂。这样的午后竟然有风,由远处的天际掠过山林,树丛,缓缓而来。我落座在一把藤椅上,静观这山色与风声的舞动,仿佛看至情春与沧桑的轮回,便如同一位静默的老人,与他的孩子遥相凝望了。岁月就在这一刻幻作潮水,由指缝间蔓延溢出,一泻千里!

我听到了蝉儿的呜叫。

蝉的呜叫一声高过一声,带着些许午睡和童年的味道,把我的知觉与意念全部带走。依稀迷离之间,我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在家人一片酣睡的夏日午后,悄然拔闩,出户,赤足踏步在烈日烘烤过的泥巴路上,却全然不觉烫脚。一定是少不了呼朋唤友了,叫上最要好的玩伴嬉戏在田垄,荷溏,瓜果园中。那时的风必定带着一股荷花或果园的香气,更有蝉儿躲藏在茂密、硕大的梧桐树叶间,嘹亮而高亢的歌声宛若遥远而清晰的梦境。

记忆实在是个奇妙的东西,不经意间,便定格下生命中的些许断痕与偶然。很多年以后,当今日的蝉鸣与记忆的一切对接,夏季的风响仍然回荡着童年的音色。此刻,我站在书屋的窗棂前,凝望这满山翠绿,聆听蝉声如歌,那个赤足狂奔,骄阳下裸泳的孩子已经不是我,他仅属于我生命天空中,一朵记忆的云彩。

曾几何时,我的心中装满疑虑,记忆中那个顽劣的孩子,抑或今日凭窗而立,鬓发已然斑白的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也许,他们都是曾经的我,也许,我再也不会是回到他们。一个人的两只脚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生命刻度没有可能重复。而蝉声依旧嘹亮,它穿透记忆两端的我,重塑并提示着这个夏日午后的另一个真实。

有人说,蝉是一种自大的昆虫,因为它的俗名叫“知了”,而它的呜叫声也是“知了,知了……”仿佛这个世界上,就没它不知道的事情。我却更宁愿还原于事物的真相,在这蝉儿的呜叫声中,我所体味到的是一种诗情的睡意,那是一种贴近大地的声音,一种关于细小回忆的终极关怀。

蝉鸣散文篇二

夏日的林荫小道,蜜般的阳光在层层叠叠的树叶间流淌。天气越热,蝉叫得越欢,顽皮的孩童,仰起小脸瞧向树冠,想要找寻声音的来源,却被这树叶间跳动的光点刺得睁不开眼。

依我看,无蝉鸣,非夏日,至少算不得完美。笔者的家乡,蝉不仅仅是夏天的歌者,孩子们手中的玩物,它的幼虫,俗称“爬蚱”,还是一道美味珍馐。记得小时候,一到这个季节,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暮色擦天时,打着手电筒去小树林里摸爬蚱。那时树多,泥土多,爬蚱也多,不一会功夫,就能摸一小塑料瓶。将劳动成果带回家,倒进水盆里,一个个还都那么活跃。它们挥动着小爪子,拼命地蹭着盆壁,妄图逃跑。一直以来,都是妈妈处理这些活物,而我就像个小尾巴一样,围着妈妈转来转去。妈妈嫌我烦,丢我两爬蚱,打发我离开。我如得了宝贝般,捧着这两小东西去找妹妹玩。我们把爬蚱放在地板上,让它们赛跑。不知是不是离开大树太久的缘故,两个小家伙显得有些萎靡不振,它们用爪子扣着地,十分僵硬地移动着浑圆的身躯。

我注意到其中一只爬蚱的后背上,有一条裂开的缝,从缝中透出鼓鼓囊囊的灰色东西。我问爸爸它是否受伤,爸爸告诉我说这只爬蚱要脱壳了,如果它不被人从树上摘下,那么,它就可以化蝉了。化蝉,从一只笨重不堪的爬蚱到振翅高飞的蝉,多么有趣而梦幻的过程!我激动不已,找了个有盖的小盒子,垫了块小手绢,又扎了几个孔,给两个小家伙当家。我满心期待翌日再次打开盒子时,它们能够“嗖”地一声,欢快地飞出来。

可是结果并不如我所愿。第二天早上我掀开盖子,发现两只爬蚱已经奄奄一息了。最后,它们不可幸免地成了盘中餐。现在想来,当年我的无知害苦了它们。

蝉是天地间的精灵,是文人笔下餐风饮露的高洁隐士,它怎么可能憋屈在昏暗狭小的盒子里,完成它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蜕变呢?它生就有一股执着,向往着光明和自由。这小小虫儿的体内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支撑着它熬过地下漫无边际的黑暗时光。等到条件成熟,它终究会来到地面,然后寻找一棵树,慢慢地爬上去。在银色的月光中,它会蜕下坚硬的壳,展开轻软的翼,从此化身为蝉,为夏日高歌,与清风共舞。

近些年来,都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树被砍伐,泥土小道被柏油马路所替代,现代人的生活方便了许多,但是这对蝉来说,却是致命性的打击。它们的爪子再硬,也硬不过水泥地啊,有多少爬蚱打不开出路,一生不得见阳光。侥幸从马路旁的绿化带里钻出来的爬蚱又在寻找树木的过程中被过往的车辆无情地碾压。

每每蝉声响起,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多年前看到的满地“尸首”的惨状。那时我还在上中学,晚上放学回家,经过一条有绿化带的马路,昏黄的路灯下,遍地都是想要爬到对面树上,却被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踩踏、碾压得粉身裂骨的爬蚱。它们在黑暗的地下,也曾希冀有朝一日能够拥抱蓝天,能够歌唱灿阳,能够恋爱求偶、繁衍后代。但现实就是那么残酷,还没等开始,就将它们化蝉的梦想撕得粉碎。我蹲下来仔细瞧,冰冷的水泥地上,所有的爬蚱都肚肠破裂,腿脚四散,无一生还。这真的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我们每个人,有意或无意间,都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一种悲怆的情愫萦绕在我的心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道天行,万物生而平等,不能因为微小,就否认我们给它们造成的伤害。那时我就在想,可不可以在有绿化带的马路上,在爬蚱们破土而出的季节,铺上一些装置,设上一些路标,让行人多多注意脚下的小生灵,让它们能够平平安安地化蝉呢。

毕竟,我们已经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保护那些还能出土的幼虫,也算是为这个物种在地球上的延续尽一份绵力。夏天离不了蝉声,真的不希望若干年后,我们的儿孙指着古诗句问我们,蝉是什么。少了这一样自然的音符,将是人类莫大的悲哀。

蝉鸣散文篇三

夏的来临,总少不了蝉鸣。蝉,夏之子,从早到晚,蝉声铺满了整个季度,在现代工业文明中坚守那森林山野的本性,为地球的夏,增光添彩。

众说纷纭,你,一直都在。

但是个人的情感,又怎么能撼动它那生命的旋律呢?万古千秋,蝉作为夏的象征,一直都在。

含辛茹苦,仅为夏之绽放。

蝉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暂,而留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的漫长。其实留心听,这此起彼伏的声律,可以让人领悟到生命的奥义。生命在于通过努力实现自己酝已久的辉煌,不是么?埋藏于地下五年之久的蝉破壳登枝,声律不洪亮激奋,那是做不到的。人不也是一样么?勾践的卧薪尝胆,只为一雪国耻,称雄春秋。姜子牙大半辈子的`垂钓,仅为遇上能一统天下的真龙天子,这样看来,小小的蝉,也有它的哲理所在啊!

在秋风中消逝。

蝉鸣散文篇四

回想离开工作二十年的职场之后,对于某些议题与话题,彷佛倏地离得好远好远,每日起床之际,不必再面临那些恼人的压力,也把无形的束缚与绳索解开,因而可以过着自己所希望的日子。

这样平凡的生活型态,虽然在某些方面而言,好像失去了甚么;可是在另外一方面,却又不经意得到愉悦的回馈。所以恬淡的生活内容,越来越像似一个真正退休的人生。

提到退休的心情,最近我特别注意到蝉鸣的频率减少许多,也许牠们从第一声高亢鸣叫之后,已经把酷热的夏季带来人间,纵使其家族在整个夏天,总是尽职而拼命的高歌,然而还是抵不过时空更迭,所以终究还是得蛰伏一段日子之后,耐心等待下一个夏季。

我们不太想把生命与蝉儿相比拟,因为人们并不全然了解牠们的心情,就好像小蝉也永远不懂人类的心一样;虽然在同一个时空里,因缘际会相遇于某个定点,可是对于浩瀚宇宙与时光而言,那只不过是极其微不足道的邂逅罢了。

所以我们都无法避免大自然的循环,就好像日出日落的规律,自从亘古以来未曾改变,假使硬要说出甚么不一样的地方,也许就只剩下时空过客的轮替,这种几乎看不出来的微妙变化,或许只是一段的小插曲而已。

不过我们却从退休生活中,得到一些不一样的启示,好比之前曾经很在乎的事情,此刻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对于生命的执着与坚持,经过工作经验洗礼之后,好像也改变一些态度。

只是这样的微妙变化,有时候并不一定有甚么不同之处;假使人们不静下心,进而客观思索自己内心的话,或许我们还会继续沉溺在某些泥沼之中。

我们不想把这样的变化,以八股的心情认为是增长智能之故,不过我们也很清楚,有些事情总是在某个时空点上,突然豁然开朗的露出曙光。

那些一闪而过的光亮,可能就是一种火花,即使只是一点点的火苗而已,也能够燃起熊熊火舌,把心中一些不太健康的污垢与顾虑,通过高温杀菌而通通清理干净。

虽然蝉鸣与蛰伏的周期不成对比,蝉儿家族那么短暂的生命,却能够依然尽情的引吭高歌,就好像璀璨的烟火一样,都是在刹那之间燃烧生命,然后让美好的意象,长留在虚无飘缈的情境当中。

蝉儿蛰伏的规律周期,让我想起最近几年所举办的大学同学会,能够和拨冗参加的同学相聚,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连旅居国外的同学们,都尽可能回国参加,其热烈之情况,彷佛是吱吱喳喳说不停的夏蝉。

我们从同学会中,总是尽情畅谈别后多年之状况;然而最具有珍贵价值之处,可能就是从中找到当年自己的身影,那些身影总是从各种回忆中拼凑而成,不管是属于哪里一种酸甜苦辣的记忆,都是如影随形的资产,除了在咀嚼之余备感甜蜜之外,当然也早已融入生命的一部分了。

所以在炎炎夏日的夜晚,我喜欢与你分享这样随意的心情,因为那是很棒的回忆与感觉,所以不需要关在空调环境里,只要打开窗户与心窗,就可以在乡下的夜晚,享受一夜沁凉而极其舒坦的美梦呢!

蝉鸣散文篇五

才四月,窗外的蝉就开始叫了,勾起的不是乡魂旅思,也不能添上多少暗夜静意,只是叫人更加烦躁。

“咕嘟嘟”灌下一大杯水,但还浇不灭心上的火,沉重黏腻的空气依然附在衣服、皮肤上,比夏天的炎热更叫人窒息的,恐怕就是湿答答的清明前后了吧。

走走停停,坐卧不安。蝉还在不依不饶地鸣叫着。古人有听杜鹃悲泣而泪流的,今日就轮到我因听蝉鸣而上火。突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正要磨刀霍霍杀鸣蝉,却发现草场莽莽,无处觅踪影。仰天长鸣一声,我无力地瘫倒在沙发上。

但如果不能用军事力量征服,那就让我用政治方式取缔吧。打开网页,放上一支歌,音律之海绵延起伏。在音乐的调和下,蝉鸣居然变得有节奏起来,仿佛是某种打击乐器,将奇异的音符送人我的耳膜。

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空气也好像变得清润起来,像慢慢在口中化开的巧克力,最后就只剩下丝滑了。抿了一口水,惬意地把头往后靠去。与蝉鸣斗争的结果,就这样不了了之。而我和蝉两者,都觉得十分满意。

佛经里有一种概念,叫做“执”,执着于物,叫“物执”,执着不放,叫“我执”。我对蝉鸣的反应就是“我执”,太过计较它给我带来的感觉,却忘记这种感觉是自己油然而生的。

不过好在当下,我已经能与它们和平共处了,仿佛也能触摸到“蝉噪林逾静”的边缘。所以有时,不妨换一种方式,变一种心境,这样“迎刃”便能随之“而解”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蝉鸣散文篇六

(一)。

七月,是蝉鸣的季节。

城市的上空整天飘浮着蝉鸣,只是这些蝉鸣常常被城市里的各种嘈杂声打断,或,淹没,听起来没有乡村的蝉鸣宁静、纯粹、朴素、连续。偶尔,在小区的枊荫下、公园的树丛边,或城南后山的林坡上,还能重拾那些响亮而空远的蝉鸣。

(二)。

小时候,住在乡村,整个夏天,我们一群孩子都泡在浓浓的蝉声里。

七月的乡村,瓜果飘香,水稻青葱,到处生机盎然。红透的蕃茄、修长的豇豆、深紫的茄子、水嫩的黄瓜、甜润的李子等盛夏果实在田间地垄里喧闹着。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常常偷摘着这些果实到后山的树林里去悄悄地生吃。

其实,小时候那会儿,并不知道整天在树上高歌不歇的“小音乐家”叫蝉,大人告诉我们:这些小家伙叫“知了”。我们一群年龄相当的小伙伴,大约有十多人,每天在林子里玩得不亦乐乎。我们还自创了“知了”游戏,就是一个小伙伴出列,其他小伙伴依次去掖这个小伙伴的笑穴,直到出列的小伙伴忍不住笑出声来,大声地喊“知了,知了……”算是投降,然后,一个一个地依次循环。每天,我们玩得开怀大笑,乐此不疲。

乡村的清晨,很安静,晨风轻柔,天空清浅,晨曦从东方缓缓地升起,在露珠上溅出闪亮的花朵儿。渐渐地,鸡叫狗吠、虫吟蛙鸣,小鸟低飞,“知了”开始歌唱,空气里散发着瓜果香气和淡淡的青草味儿。

父辈们很早就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田埂上、地垄里是三三两两移动着的身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也邀约去后坡的林子里嬉戏。清晨的林子,很凉爽,露气潮湿,蝉鸣清脆婉转。阿强、阿伟等男孩子们在林子里玩“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游戏,我和兰儿、青儿、朵儿等小女孩有些怕,不敢参与,我们在男孩子的尖叫声、打闹声里捂着嘴笑,满树的露珠儿被风摇落,散在我们凌乱的头发上。

常常,我和兰儿在林子里寻找蝉翼,我们小心地拾捡着,而后回到家里夹在书页里珍藏着。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总觉得那薄薄的蝉翼很美,像童话里小公主的衣裳,载着许多美妙而朦胧的梦和希望。

中午时分,太阳火辣,大人们是不许我们出去的,怕我们热出病来。父母就坐在门坎儿把持着,眼睛半眯着打盹。许是劳作太累了,不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我们就把大人的话放脑门后了,悄悄地从家里溜出,逃之夭夭,又来到后坡的树林。正午的林子,有些热,“知了”在树上嘶叫着,阳光绕过树叶穿透而来,落在我们祼露的肌肤上。

其实,我们中午来林子是有“目的”的,因为,林子的旁边有几棵李子树,七月,李子开始熟透,看着就让我们这群馋猫流口水。我们常常在中午趁大人熟睡时去偷摘果子吃。记得有天中午,阿强刚爬到树上,就听见有人来了。阿强忙着从树上溜下来,不小心,衣服被树丫给绞住了,吊在树枝上,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我们吓得半死。待那人走近,发现是村里的于婆婆。于婆婆不但没有责备我们,还帮阿强从树上“解救”下来。只是,从此我们“收手”了好久都不敢再偷摘果子。

后来知晓,原来这几棵李子树是于婆婆的。偶尔听大人们私语,说于婆婆是寡妇。结婚不久,死了男人,从此,一个人服侍公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公公婆婆已经死了,留下于婆婆一个人过着日子。

去后山的树林,必须要经过于婆婆的院前,于婆婆常常坐在门坎上,望着远方,像是想着心事儿。那时的于婆婆已经有些岁数了,大概六十来岁,头发有些花白,眼睛深凹,脸上的皱纹如网,写满了沧桑。那时,我们一群孩子不懂事,经过院落时,常常喊着顺口溜:“于寡妇,于寡妇,独坐门前看日出……”。于婆婆听着,好像并不气恼,脸上还带着细微的笑意,嘴里念着:“不知死活小免崽子……”。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经过,于婆婆远远地向我招手,“林丫头,过来”,我怯怯地走过去,于婆婆样子很慈祥,牵牵我的衣服角儿,拨弄了几下我的头发,从怀里摸出一颗糖放在我的手心里,然后,把我的小手捏紧,悄声说:“别让其他伙伴儿见着”。我“嗯,嗯”地点头应着,一步一回头地看,于婆婆站在风中向我摆手,刹那间,有种莫名的滋味在心里涌来涌去。从此,我再也不喊那句顺口溜。

仲夏。乡村的黄昏,静谧而祥和,夕阳的余晖给村庄抹上一层薄薄的金色,淡蓝的炊烟从瓦屋顶上升腾起来,在夕阳里曼舞。倦鸟归林,小鸡小狗也安静地倦缩在墙角。归家的农人,扛着锄头、拉着铁犁、牵着老牛,从曲曲折折的乡村小路向着家的方向移动。

高蝉唱晚,蝉鸣比白日里温婉了许多,像是从风中淌落下来的,天籁一般。暮色四合,月亮升了起来,蛙声在夜色里起伏。

(三)。

七月,又是仲夏。

窗外,又是黄昏。只是城市的黄昏,没有乡村恬静。到处是奔跑的车辆,如织的人流,街灯一个接一个地亮起来,夜生活也开始繁华,喧嚣。

而我,还是喜欢独坐黄昏,喜欢在城市的某个安静的角落,安静地想那些斑了的旧时光……。

蝉鸣散文篇七

蝉的鸣声,分明就是蝉的歌。

夏日,听蝉的歌,蝉在独唱,蝉在合唱,时而高亢,时而舒缓,从那音节里,你会感受蝉的不倦的精神,蝉的执着的追求,你在蝉的歌声里,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勃发。

冬有飞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冬;夏有蝉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当我在灼热的夏日,小憩窗前,谛听那不远处槐树梢上的蝉歌,高枝绿叶间流泻出的“吱吱”的蝉鸣,虽然没有七彩旋律,却依然不失为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蝉歌里,火热的季节裹挟着许许多多沉甸甸的梦寐,行进在通往金秋的路上,有蝉歌相伴、有蝉歌萦绕,夏日因此平添几份激情和生动,几份灵气和热诚。

聆听蝉歌,敬畏夏蝉,蝉一生为歌付出长长的等待,蛰伏于地下,甘守于寂寞,一曲生命之歌,在心中谱就着。我曾亲见过蝉在树干上那艰难的脱壳,孱弱的身躯慢慢地蠕动着,娇嫩的蝉翅吃力地振颤着,那一刻,预示着它将歌声带给这个世界,唱彻每一个沉闷的角落,短短一个月生命的“春天”里,蝉用全部的身心尽情地放歌。

蝉,用它的歌,诠释生命的真谛!

蝉鸣散文篇八

任时光匆匆流去,依然谨记,不会让岁月鲸吞了自己,那个记忆里,最真诚的自己。

——题记

风吹树上花,掠过眼角朱砂,你眉目如画,远看着你仿佛望断了天涯,肺腑柔情随雨花拍打,不上不下,干脆随葬了落花,留下满地牵挂,待下一个枝桠,用如火的玫瑰,绚烂一整个盛夏。

杯酒围炉夜话,浅尝心底清茶,耳边一曲卜卦,谁在梦里寻她。独自在雨里行走,任雨水击打伞檐又哗哗流下,潮湿的风里写满了牵挂,却又如花一般不舍却不得不离去,任冰冷洗透喧嚣里的浮躁,静下心来,错过,也许是为了避免一个过错,于是淡然,缓缓走过这个有雨的夜,因为等待,或许有一天会恰逢花开。

诺大个江湖,看淡了,不过就是人心而已,而这人心,却是谁也掌控不了的,所以,离别的感伤,相遇的欢喜,落魄的后悔,掌权的贪婪,而我们,散落在这江湖里,作一枚酸果,一片绿叶,唯一能做的便是守住本心,不论境遇,不论时间,若是拥有了,若是遇见了,就倍加珍惜,至少,在走向失去的这一路上是幸福的,若不能相守,便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

雨还在下,别轻易放下手中的画笔,虹彩已经勾勒,只是还得从荆棘上着手,心底有点想要退却了吧,想想是谁说过的话,害怕只能加剧痛苦的蔓延,喝一杯茶,把苦痛看作关卡,咬一咬牙,或许再坚持最后一秒就完全不同。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忘记,最初的愿望是什么,于是只能在每个寂静的夜独自哭泣,祭奠那些年未能坚持的梦想。所以,如果还在梦,还在痛,请闭着眼痛下去吧。

这个季节,是栀子花开时候,清香里夹带了这个季节独有的一些情绪,譬如暧昧,譬如别离,毕业季,随着光晕在天幕上逐渐放大而渐渐离去,今日同窗,转身天涯,菁菁学子们,都怀揣着或金榜题名或衣锦还乡的梦远离家乡,而或许谁也不知道多年后归来的他们,是否会在现实的风霜底下开始质疑当初的选择或者用嘲讽他人梦想的语气掩饰自己的彷徨。

人说,人生就是一场生命的竞技,要走的路很长,所以,目光,不能只局限在仅有的前方,把它当做一场旅行,一种修行,我们,在风景里成长,成长成别人眼里的风景,我们,在失去与得到中蜕变,修持本心,如山谷幽兰一般,在红尘里独开一所窗户,桃源,仅存在自己的心里,而这样就足够了。

生活,总是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无奈,只是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忙碌时,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却也不要忘了最初的想法,学会勉励自己,去体会这件事带来的感悟,不要让心灵麻木,机器一样的工作着。闲下来的时光,听听轻音乐,让神经舒缓下;翻一翻书卷,感受直通心灵的那抹淡香;打一个电话,与朋友或者家人分享心情;码一点温暖的文字,留一个清澈的自己在字里行间守望。

文字,确实是一个很奇妙的方式,通过它,可以将青春永恒停滞,因为它,天涯瞬间变作咫尺。与文字邂逅的日子,天那么蓝,风那么轻柔,斜躺在西南的某一处长椅上,恍若到了金庸笔下的江南,又或者长河落日圆的大漠,千里雪飘的'北国。我们,在文字里游走,从婉约走到豪放,从奇幻走到史实。感谢文字,让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足够张扬。

若可,便做一个足够内敛的男子吧,在岁月长河里,紧握手中的那一点本真,随波逐流却不要迷失自我,乘一叶孤舟远游,任时间割裂过往,也要守住内心的安然,因为勇敢,绝不是过度张扬,任流年如何支离破碎,我自握住手中沙,安好即好。

一世情愁

在这个花事缀染的季节里,流云依旧无心眷恋路边的风景,飘来归去的心路深深浅浅,每一个脚窝,盛满的都是时光的风雨、落日的余辉,把苍翠的归路尽染萧瑟,使红尘陌路的往事在心田一隅停息。往事早已无言,遗留下的是邂逅的岁月在斑驳的时光渡口分离。

随着哗哗的水流,岸上陪流水而依的人在消瘦的时光中慢慢老去,他那孤独的身影诉说着亘古不老的故事。爱情不必相约,遇见了就可白头,得到了就要相守,不管花开花落不问世事沧桑,只要守住地老天荒的时光,情感的岁月就可安好。于是抓一把时光的碎末,把未吐的承诺放入心尖,放逐思绪,守住那一脉牵念,把千回百转的思念放进肩上的背囊,不管光阴多么的憔悴,不管世事多么沧桑,总让这份情感随心而行,随身而动。

容颜依旧渐老,时光也悄然苍老,岁月的深浅,打磨着赏尽春花秋月,历经沧海桑田的心,看懂了世事的炎凉,才能感受落日烟霞的美,才能明白前世种下的因,今生结的果。把一世的风情,万端的柔情守候,让流年如水的岁月在相思的渡口盘旋。

风吹皱湖面,水潺潺而流,时光依旧,新草渐长。在这绿瘦红肥时,把过往的年轮细数,看着一片一片的时光从指缝中滑落,无奈的感叹被揉得粉碎,过滤浮华琐碎,剩下的只是你的温度在指尖飞舞,那一半相思一半愁的滋味萦绕于心,你的青丝在我华发上蹁跹,我的情愁在誓言中相守,把错落的相思在唐诗宋词里绽放,拈花一朵,谱曲万首,陪你相守,也让缠绵的情陪衬着时光慢慢变老。

那刻骨铭心的痴醉在海誓山盟中为你相思,为你惆怅,为你落泪。香花落尽了梨花带雨的纯情,玉笛萧瑟催生了清词残篇,泼洒出西边的云彩,东边的晨霞,在你的身边徘徊,让光阴的无情,岁月的仓促来祭奠你生命的灵光。让你在西窗独依时能赏朝霞的故事,温夕阳的幽梦。将那纵然相隔千里却依然怀想依依的人留在心间,让内心的牵挂与温馨感动,把拥抱你的轮回不在蹉跎的岁月里鸾悲凤泣,让浅隔的岁月成就流年的苔泽,使爱的语音惊艳前世今生,于是遇见你就有了诗韵纷飞的年华。

相遇只是瞬间,但爱却要万世轮回,相思落笔成念,相守爬满额头。为了把今世的守候演绎成真,我愿寂寞我的寂寞,孤独我的孤独,把我心中的这份爱作永恒的祭奠,在深夜独守秃笔,书写缱绻情缘,把我清浅的日子在岁月的沟壑里深埋。明明知道你不可能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是每天还是忍不住梦想着能在突然间相见,每时还是会穷尽一切心思去寻找你的倩影。

今生因有你的相遇,故我总是珍惜余生的流年,感谢你朝花的牵念,为我点燃了爱的火焰,让我在剩下的光年里拥有了一场无止尽的思念。虽不能得你一世的生死相许,却能为我许下一生的默然空候。今生如愿,叩谢红尘!

把孟婆之汤,奈何之桥,变相思之源,洗尽铅华倚栏而立,洒梧桐之泪,嗟叹浮萍之命,只因姻缘早定,我纵有千般爱恋,也渡不出法定情缘,只能执着伊甸园的童话,涂抹传说中的神话,把你笑靥如花的容颜升腾。看惯了人间百态,看开了人情冷暖,看多了繁华寂寥,看透了缘起缘落,感念缘生缘灭。若有来生,我还会用心写下我千年不老的相思,把尘世繁华,爱里清愁,人生的风雨……串起你我生命的歌谣,折叠成思念的红帆,固守心中不灭的希望。

虽然明知想你是一场空候,但我还是任思绪的意念滋生,想你的笑,想你的嗔,想你热切的关心,想你细心的叮咛,想你热情洋溢的话语,想你的一点一滴,想你的所有——把咫尺天涯,变天涯咫尺,使梦在路上等候,让心在远方守候!

雨事如风

春天是枝头的轻梦,风一吹就散了,太阳过分放纵着热情,炙烤得大地快不能呼吸,周遭的一切就像身上黏稠的汗,令人厌倦。

旱了好久,黄昏时,一块灰幕把天蒙起,风开始狂欢,街角里的尘土和垃圾被吹得乱窜,我才关上办公室的窗户,雨就来了,铺天盖地、重重落着,密集的雨柱像帘子,把天地紧紧相连,而帘中的高楼、树木、街道、车和没来得及躲雨的行人,都成了它的陪衬。心里暗暗窃喜,好像这些天我就是在等这一场雨。

与雨在幼时就结缘了。

少时不识愁滋味。七八岁时我特别巴结小伙伴若若,有好吃的零食跟她一起品尝,小气到连弟弟都不能碰的玩具,会让她玩个够,她出门走亲戚时,我会主动借自己漂亮连衣裙给她穿,我对她这样死心塌地好,就是为了让她能答应下大雨的夜里,让我陪她一起睡。

那时我家已翻建了新屋,若若家还是旧的老土房,每到下大雨的时候,她家的屋顶总会漏雨,她的妈妈会把家里所有能装水的容器搬出来,摆放在雨水滴漏处。那时我和若若就会特别兴奋,在锅碗瓢盆间穿来穿去,玩笑打闹,全然不顾大人们的责骂。我喜欢听雨水漏进容器里的声音,最初是沉闷的笃笃声,像爷爷吃完水烟后敲烟灰的声音,过一会儿,等到里面有些水后,水声就清脆起来,叮叮当当,一声接着一声,响成一片,就像是古筝上弹奏的乐曲,甚是好听。

十四五岁时,识了些字,读了些书,能用字造句写文了,对雨的感觉就诗意起来,其实也是伪诗意罢了。到没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惊喜,有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忧虑,我不知别人怎样,我的青春萌芽期是忧伤的,觉得世界与我想像中的差别太大,觉得世人都俗,唯我最清,总是昂着头、不屑一顾走路,现在想想,幼稚可笑极了。

二十多岁时喜欢雨就有了别样的心境。后知后觉的我忽然有一天情感开窍了,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不能自拔。那会儿的恋爱不像现在男孩女孩来得快来得猛烈,一天就可以熟悉到了解彼此的脚指。没有手机可以让情话信息瞬间发来发去,打电话勤了,又怕别人说三道四,只是每天埋头写信,把心意寄来寄去。独独到了雨天,一切都天经地意了,喜欢的男孩会打着伞在屋外等我,我红着脸儿,嘴里说:“你又来干嘛?”身子却迅速钻入伞下,与他肩并着肩,脚挨着脚一起走,心里呀,早是日出江花红似火了。那时的雨就是一把温柔的枪,一枪就击中了爱情。

三十多岁时就忘了雨,没了读雨的心境。锅碗灶头,家常琐事,早把人磨得看不见雨中柳色青,只会担心阳台窗户没关好,晒得半干的衣服会不会又淋湿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每天单位家里两点一线转着,我这个家庭主妇怎能不回?“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湿了衣,听到了花落的声音,心里也没了感觉。关于雨的风情雅致,我好像已经遗忘殆尽,到是包里总带着一把折叠小伞,随时防雨。偶然有一天大雨倾盆,门卫老李在办公室楼下大声叫嚷着我的名字,站到窗口往外一看,婆婆湿了大半个身子站在雨中,看到我笑着说:“孩子,给你送伞来了……”

心里一暖,泪如雨下,所有的委屈都化了。看不到柳枝经雨重,赏不到松色带烟深又怎样?我有棉布样温暖的爱在。听雨听不到文锦心也没关系,我有贴心的爱在,有了它,才能暖了人生,暖了我寂寂光阴。

窗外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此刻,我想留心再看,雨已停了,只有红了的月季花,绿了的桂花树,经风一吹,掉了一地妩媚的泪。

蝉鸣散文篇九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餐风饮露、声名远播的蝉,鸣叫高亢而嘹亮,绝对是盛夏歌坛最具实力的选手。

酷暑难当,正是万物疯长的时节。无论是正午还是傍晚,堤岸村边,绿柳碧桐的枝条上,小小的精灵,弓着身子卖力地歌唱。远处近处,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这时的世界简直成了音乐的海洋。田野里,芝麻开花,大豆露角,玉米高高地扬起红缨。蝉鸣不仅是为庄稼呐喊助威,更是对丰收的热情礼赞。岁月如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蝉鸣,终生难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八百多年前,大词人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对于蝉鸣的描写,意境亲切,如影随形。我的记忆属于白天的中原,词人的感受则是深夜的江南。我无意与词人相提并论,只是想借此强调蝉鸣一如既往,历史的回声永久荡漾。蝉鸣是天籁之音。歌唱,原生态的歌唱,从来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得央视著名主持赵忠祥曾写过一篇《风雨蝉鸣故人情》,讲述了自己在井冈山夜听蝉鸣的情景。说井冈山的蝉鸣,有惊人之处,发出的声音不同凡响。

一个声音竟有两个音部,前者低,嗡嗡然,颇像萨克斯管奏出的布鲁斯曲调,暗哑哽咽;后者高,铮铮然,像钢琴的强音,更像一支老竹管被敲击的圆润的梆梆声,洪大而高亢。我想,各地的蝉鸣固然有细微的差别,但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也就有所不同。

同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因反对武则天,身陷囹圄。在狱咏蝉,触景生情,发出了“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感慨;李商隐纠缠于牛李党争,清贫孤高,流离辗转,难免会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遗憾。同是闻蝉而鸣,各自鸣叫的,其实都是诗人自己的愤恨与不平。

蝉,自然界的一虫;鸣,一种自然的发声。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从生物学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一个科学的答案。蝉是天生的歌唱家,它几乎是为歌唱而生,在它翼后的空腔里就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蝉又非常喜欢唱歌,为了歌唱,它仍不满足,又在原本狭小的胸部安置了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能将它们压紧到身体的最小角落里。这种为艺术而献身的境界,真是令人感佩。

“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才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就是蝉的一生,也是一位科学家对蝉这种昆虫赞美的由衷表达。想想自己,当年求学,为问题得不到解答而发愁,却怨“知了知了”叫个不停。

更有甚者,据早年的报道,南京某地高考期间,竟有家长联名要求公安驱赶考场周围的蝉的事情。我们是多么幼稚和可笑。爱子心切,高考又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理解;但是,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连这种考验都难过关,那么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险又该如何?我们这种举动,对于蝉——一个幼小的精灵,是多么幼稚和可笑!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今,住进了高楼,林子没了,山也远了。闷热的夏天,没有了“吱吱——吱吱——” 的蝉的鸣叫,该是多么的单调和寂寞啊!人声嘈杂,车水马龙,有时真让人头昏脑胀。我怀念,沙土地上炎炎烈日投射下的稀疏的柳影;我怀念,高高的枝头迎着阳光传来的阵阵蝉鸣。

思念,是你嘴角上扬的甜

那一年,柳絮纷飞的时光里遇见了你;那一年,红叶满山的季节里离开了你。这一年,飘飘渺渺的雨幕里我在思念你。

“我在南极仰望你的北极星,我等你,不信心心不相印”是歌词里的承诺,也是我们不变的信仰。

好像,离别总邀请伤感来作陪,而思念却也总是幽幽咽咽。但是,离别何尝不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思念,何尝不是对最美的时光的细细品味呢。在我看来守候,是最真的情的流露,而思念,则是你嘴角上扬的甜。

独自漫步在秋日的校园里,伴着飘飘扬扬的落叶,伴着似下非下的雨,听着曾经熟悉的歌。如今,千百度回首却再也寻不见你的眼眸;如今,心心念念的是远方的你;如今,陪伴我的只是曾经熟悉的感觉,这感觉里有最真实的喜怒哀乐……那些苦的甜的,最终都融化在你的微笑里,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曾经一起走过的四季,留下了痕迹,熟悉的感觉弥漫在特有的季节里。似乎还能嗅到春日里一起奋战高考的气息,还能瞥见夏日里奔跑在篮球场上的你的身影……因为你给过的陪伴,使每个季节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这种感觉强烈的可以使我触摸到你的气息。

初到大学,需要习惯所有的不习惯,包括习惯没有你的世界。所以,每当我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就喜欢自己去闲逛,去海边、山上、林间。繁忙的世界,让人感到陌生、厌倦,一个人的世界里有的是平静和放松。可以卸下伪装,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梦想,任思绪自由奔放;可以静下心来和你聊聊天,谈谈你的我的生活,这时听见你的笑声是多么快乐的事。

人生总是聚少离多,但离别何尝不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虽然每年见面的次数少之又少,但我相信,终将有一天,快乐会抚平所有的苦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很难变轨或停留,但是,为了最珍贵的东西,总得放弃些什么,正如为了我们更美的将来,暂时割舍了陪伴。

最近才发现,原来彼此安全感都不多。毕竟我们没在一个地方,难免会因为一些事有误解。在我看来,之所以有矛盾,正是因为彼此被对方深深地在意着。请相信,我其实一直都在原点。心里有了牵挂的人,就不觉的孤单。因为心在,距离隔不断任何东西。

真正的爱,是累了也要在一起,是不合适也不放开彼此的手;在真爱面前,一切都不是理由。有时有小脾气,有时有小烦恼,你却兼容并包。感谢你的包容与陪伴,感谢你的珍惜与懂得,感谢你用你的青春陪伴着我的青春。在人生最美的时光里与你相遇,是多么美妙的事,期待在生命的旅程里,一直有个你。

雨后清新的味道,如你在浅浅笑,我的思念,是你嘴角上扬的甜,是天空那清明澄澈的蓝。

修养爱 感悟爱

秋日的落叶,不再泛黄。而是透明了,被绵绵的雪覆盖。终于,白色冬天来临了。

她是那么纯洁,又是那么清冷。

好像在宣告世界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昂首挺胸的走着,风萧萧,雪飘飘。是那么闲适。

心中那过往的记忆,慢慢地化开,化成一阵清香的风,徘徊在孤独的一角。却久久不愿散去…… 来到透明的白色地带,透明的一切,透明的我。伸出几乎透明的手,感受身边的美好,却又想触碰从前那片回忆。那年我信誓旦旦地说不会忘记你,却无数次地,在街道上与你擦肩而过,脑海中还在拼命地想:那个人是谁呀?好眼熟!而“那个人”,是你承诺过永远不会忘记的小时的玩伴。四处飘散着破碎的记忆。收回手掌中的,又会是什么?经过寒风的摧残,无数的碎片,永远不会再受到记忆的召唤,变完全。我只有站在原处,茫然地看着记忆流失、消逝。看着曾快乐的青葱岁月。脸上自然流露出的笑容,是那样天真无邪。记得那时,蒲公英开满了整个校园。飘飘洒洒,调皮地落在我们的脸颊。好想回到过去,却发现,中间隔着一堵名叫时间的“墙”。蒲公英的约定就这样受不起时间的流逝。那些美好的记忆,随着风随着柳絮飘向神圣的天堂。友情,看似那么美好!

缺了角的瓷器,泛了黄的照片,断了链的儿童车……像是被时间遗弃的一段时光。

但我们却不敢去相信,某一位亲人的离世。轰鸣声远去了,笑声闹声亦如隔夜的昙花般,尽逝去了……您离开了,离愁像一挂黑幕那样沉沉地坠了下来,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尖上。心头就像有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压得喘不过气来。亲情,原本多么温暖!

美好的记忆,回忆。谁都想永远活在那里。现实的残酷,容不得我们那样做。安静地坐在窗前,凝视着白茫茫的雪。所有的人和事仿佛一切都跟我没关系。只有我一个人,在跟我的心说话。内心,湿润的地方,适合所有感情萌芽、生长。只有她,是最有耐心与我相伴的伙伴。听我诉说。她,在很认真地聆听着。我一直都在学着读懂她。在你面对她的时候,读懂她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办的事。她一直都在凝视着我。看着我的一切,一切……偶尔沉思。在我迷失了方向时,她一直微笑着为我加油。她是我内心最坚强的支撑,有了她,一切仿佛都变得不再困难。

你是那么幸福,无数优美的文章在赞颂你,无数深情的歌曲在演唱你,无数的人跌进你精心编织的牢牢的情网里。伟大的爱,多么美好。我们需要用一生去修养你,用一生去感悟你。

她就是爱,用一生去修养的爱,感悟的爱。

青花,舞戒,残年

记得那年我爱的你,爱听《青花》爱唱《青花》。记得这首歌的旋律。记得你在我记忆里帅气、搞怪的猥琐模样,爱一个你从不知道的少年,那个在我青春里最纯粹的你。此时的你,不复当年的模样,不复曾经的笑容,不复曾经的轻狂。此时的你,在我走不进的世界里,在我看不见的世界里,甚至,消失在我的世界里。然后,突然一首《青花》那些所有的,盛开在那些岁月里的青花,竟然全都开了,竟然全都苏醒了。只是苏醒的不是我对你的爱,而是我的那片青春,仅仅是一首旋律你的好便全都不期而至,所以,我醉在回忆里乱了心跳。

一枚足够圆的戒指,圈画着我的眼神。因为你我放弃了整整四年的暗恋,因为你我改变了自己的心情,因为你我放下了多少骄傲,因为你,我将青春埋葬,因为你我不愿意回想起一点关于你的过往,我们共度的只是青春,没有爱情。可是我却久久不能释然,关于你的所谓对错,可是我却久久不能忘记,那么多个黄昏里我逃避现实时奔跑的脚步,可是我却久久不能放下,受了伤却不愿照耀阳光的自己的狼狈心情,可是我却始终不愿意对自己,自私的说一句:“那么我呢?”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或许不是这样的,我一直都很爱自己。

渐渐的改变,慢慢的学会太多,也是轻轻的,我开始善待自己,开始善待自己的心,善待自己的情绪,善待自己的感情。我不爱你,却并不代表我们不会在一起。你的青花,你的舞戒,你的残年,我的爱情,即使都和我无关,哪怕是最后一个——爱情,我也不会害怕,残年已逝。就算轮回那么幸福也该转到了吧。开始变得乖巧而不是乖戾,开始变得稳重而不是跋扈,开始变得老辣而不是天真,开始变得深谙世事而不是幼稚顽皮。我不会再虐待我的心,我不会在放纵我的心情。

因为那些青花是开在梦里的,那枚舞戒是戴在小手指上的,那场残年已经远逝。一切都已经与我无关,我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爱我的心,荒芜的过往,散了就散了。前方还有化不尽的幸福在等我!

幸福是一个延续动词,不是一朝一夕的作品不是一时一刻的贪婪拥有,它是你对未来的希望是一种回荡在心里的阳光和温暖,谢谢我爱的人,是你们让我成长,谢谢爱我的人,让我拥有化不尽的幸福可言。

蝉鸣散文篇十

儿时的夏秋季节,午休的时候,在院子里粗粗的枣树下铺上一张凉席,凉爽惬意中,听着蝉鸣入睡,那高高低低声调单一的蝉鸣,听来别样的动听。作为农村孩子,对蝉可谓记忆深刻。麦收过后不久,蝉蜕出土的时节就到了,这小小的精灵在雨后的晚上,穿着一身黄黄的铠甲,挥舞着两个钳子般的前腿,悄悄的捅开封住洞口的泥土,探头探脑的钻出来,爬到高高的树上,蜕壳羽化,一鸣惊人。

家乡人叫蝉的幼虫为知了猴。抓知了猴粘飞蝉是童年最快乐的事情。雨后夏季的夜晚,蛙鸣阵阵,风清气爽。在父亲的带领下,拿着手电筒,带上罐头瓶,一起去村外的树林中捉知了猴。那些笨笨的知了猴刚刚的爬上树,看到有光亮就松开树干,从树上“啪”的一声逃到了树下。于是,顺着声音一照,知了猴就乖乖的就擒了。大人们在树林边的.空地上聊天说话,小伙伴们在树林中大呼小叫的捉知了猴,晚上的时光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抓回的知了猴放到盐水里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母亲把腌好的知了猴放到油锅中一煎,香酥满口的知了猴就上桌了。流着口水的我们不等母亲说,就你一只我一只风卷残云般吃个干净。

知了猴羽化为蝉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挂蚊帐,总是趁着妈妈不注意,把知了猴放到蚊帐顶上,第二天早上一看,一只黄玉般的蝉已经羽化蜕变而成。这时候的蝉身体还是软的,刚刚伸展开的翅膀还没有力量飞翔。待到把蝉放到窗台上,阳光下晒一小会儿,蝉通体就变成了黑色,一不小心,就一飞冲天而去。

粘飞蝉更是充满了乐趣。把面粉加水揉成一个面团,然后在水中反复揉搓,面团中的淀粉去掉后,就剩下了黏性很强的面筋。拿一个长长的竹竿,绑上柔性很强的枝条,在顶端粘上面筋,一个粘杆就做成了。然后与小伙伴们各自拿着捉蝉的“武器”,到村外的小树林比赛粘蝉。高高的树上,蝉趴在枝条上吱吱的叫着,瞅准一只蝉,然后悄悄的把竹竿伸向蝉的翅膀。这时候要屏息静气,不能让竹竿晃动撞上树枝,不然蝉就会受惊飞走。待到把绑着面筋的枝条悄悄挨近了蝉,只需轻轻一抖,蝉就扑腾着翅膀被捉住了。一个上午,记忆中最多的时候会捉几十只。回到家,去掉翅膀上油一炸,就是一顿好吃食。小时候家乡不富裕,这野外自然的蛋白质,也为小小的身体增加几分营养。后来读清史,看到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也喜欢捉蝉,还成立了粘杆处,可见捉蝉也是一个传统的习俗。另一种捉蝉的方法是在晚上,在小树林的空地放下捡来的枯树枝,点上火后,就与小伙伴一起摇动周围的大树,蝉受惊有趋光性,就一起飞向了火堆,剩下的就是打着手电四处找掉在火堆周围的蝉了。找到后扔在火堆里,火灭蝉也就熟了,一起围着这残余的火堆,捡拾着吃,别有一番乐趣。对蝉的记忆,充满着乐趣的回想,这小小的生灵,充实了多少童年、少年的欢乐时光。

在民间,蝉也寓意着美好。蝉饮露不食,一生只喝清露。所以《史记屈原传》谓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初唐诗人虞世南更有诗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可见古人是用蝉来喻示人品高洁,清高脱俗之志的。城市生活久了,车水马龙的声音充溢着生活的每一个空间,蝉鸣早已经不复存于生活。每每想起农村静静的午后,在浓浓的树荫下听着蝉鸣入睡,总是有些淡淡的落寞。那些高高来去树端的飞蝉,更像一个农村孩子的理想,梦想着飞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蝉鸣散文篇十一

窗外的蝉,一声一声地嘶鸣着,直搅得我的心中烦闷,看看时间,索性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客厅里因为空调的原因而凉爽无比,只是那棵离阳台很近的树上的蝉声依然鸣叫不绝,让我莫名的兴奋起来。

我手捧茶杯,对这滋滋啦啦的蝉鸣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悄悄走近了阳台,静静地看着树叉上那只金色的蝉,童年的画面瞬间就在我的脑海里盘旋起来。

小的时候,我个头不高,小小瘦瘦的,总喜欢跟在村里半桩子大的孩子身后,跟着他们下河摸鱼,上山捡柴,去村里的一座废弃木材加工厂“躲猫猫”,到村子后山上“练武术”,你当司令,我当山匪,一场场大战酣畅淋漓上演。然而,让我最为难忘的却是跟着那些孩子们在炎炎夏日里捕蝉。提起捕蝉,那是一个技术活。一要捕蝉的网子好,二要眼明手快,三要轻声慢步。当时我小,大孩子们就让我远远的站在一边,生怕我离的太近把蝉惊跑了,看着他们蹑手蹑脚,满脸兴奋的样子,我站在一旁只有羡慕的份儿。当一只蝉乖乖被抓住之后,四处的小伙伴们全都涌了过来,围绕着捕获者高兴地欢呼起来。那时但凡被捕住的蝉,都是那种叫声嘹亮的蝉。大孩子用手捏住蝉的双翅两旁,稍稍一用力,蝉便会歇斯底里地叫起来。那时,我们就这样换着你捏捏,他玩玩,一只好端端的蝉最终被玩弄得奄奄一息。现在想起来,我们小时候的物质真是太过匮乏了,不然也不至于把那些蝉逼上梁山。但在那个年代,我们一帮小家伙却对于捕蝉乐此不疲。

我稍稍长大了两岁,就嚷着父亲给我做网子,我则在一旁给父亲打下手。父亲一双粗大有力的手,用一把钳子将粗粗的铁丝握成了圈,然后细致的把网子一点一点缝扎在铁圈上,最后又把成型的网子用扎丝牢牢的固定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一杆结实的捕蝉网就做成了。我兴高采烈地领着比我小的一帮孩子,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两旁,学着印象里那些比我大的孩子们的动作,轻脚轻手,还不时回头向小伙伴们唏嘘着让他们小点声。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高高的槐树,寻找着蝉的身影,聆听着那美妙的鸣唱,在几次三番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下,终于能捕得声音洪亮,体型健壮的蝉。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再用挤压的方式让那些可怜的蝉发出凄惨的叫声了。我们常常会用一条母亲缝被子的白线把蝉的身体和它其中的一个小脚缠住,像遛狗一样任其在路上行走,或在半空中挣扎飞翔。年少的无知带给了蝉致命的伤痛,却满足了我们童年时光里的纯真和童趣。蝉也确确实实是伴随着我长大的伙伴,无数次的捕捉放飞,无数次的欢声笑语,把一个火红的夏日用一颗童真的心渲染得分外热情。

如今,我早就搬入了城市,融入了钢筋水泥的笼中,那蝉的叫声也似乎早就从脑海里抹去了。而今日陡然间的发现和聆听,那曼妙的乐章让我忘却了酷暑中的汗流浃背,忘却了生活里的琐碎繁杂,蝉是夏日里不折不扣的尤物,更是一种破土鸣叫蓬勃向上的精神所在。

看着那只金色的蝉,听着它好似天籁般的嘶鸣声,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我到真是该好好从蝉的身上,找出它的精髓来弥补我自身的不足呀。

蝉鸣散文篇十二

盛夏的乡下,最美的声音,莫过于随时可以听到的蝉鸣。

一直喜欢蝉鸣,记得小时候,常常在盛夏的中午抬头仰望家门前那棵巨大的皂角树,寻找着蝉的踪迹,聆听着蝉的叫声。也常常在傍晚,搬把躺椅坐在树下,一边听母亲讲关于蝉的故事,一边对蝉有无尽的遐想。

那时候,关于蝉,有着太多的感触。印象最深的要数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也是从那时候我开始知道,蝉日光下的鸣叫,竟然如此来之不易,它们需要在黑暗中做四年的苦工,来换不到五个星期的鸣叫。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蝉有了一种敬畏。是的,它掘土四年,才换来漂亮的衣服、美丽的翅膀,才换来在日光下沐浴的权利。所以它才会尽情歌颂来之不易的快乐和美好。它的快乐很短暂,但它丝毫不以为意,在还拥有快乐的时候,竭尽全力鸣叫,盛放在炎夏的每一个时刻。

写到这里,我不禁打开窗子,让蝉的鸣叫声声入耳,也让我和蝉有更近距离的接触。这盛夏的乡下最淳朴、最自然的声音,让我的心底泛起柔软的情感。此刻,窗外蝉鸣正此起彼伏,像是对我关注的回应。

那么,就让我在远离城市的乡下,享受这满树蝉鸣阵阵吧。它们的鸣唱悠长如情歌,于高亢处戛然而止,如天籁不绝于耳。它们张扬如斗士,身居高处,餐风饮露,拼却短暂一生,只为唱响这盛夏光年的赞歌。

我想,生活也应该如蝉,用最真诚、最坚实的努力,换取在阳光下鸣叫的权利,只要怀着不灭的梦想,自然会有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蝉鸣散文篇十三

2017年6月14日,一个前一天有,今天就晴好的日子。停车的位置恰好在高速路下方,隔离带郁郁葱葱的杨树,把高速路遮挡的严严实实,只听见呼啸而过的卡车的轰鸣,还有轿车飞驰而过的刷刷声。

百无聊赖,刷刷微信,玩玩游戏也是打发时间的消遣。

烈日当空,时间已近中午。放下手机,举目四望,活动一下疲劳的眼睛,还有僵直颈椎腰椎。

突然,一声稚嫩的蝉鸣响起。仿佛是试探,接着又是一声。继而,高一声,低一声的渐渐连贯,终于,像一个充满动力的马达一样,兴高采烈的高声歌唱了!!

好久没有听到蝉鸣了!!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城区的扩大,钢筋水泥建筑肆意蔓延,很多小路不见了,很多村居落不见了,宽阔的水泥路,新栽的各种绿化草坪和景观树,把夏蝉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改的面目全非。而我,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已经脱离土地达十年之久了。

最开始的夏蝉,比正常的蝉体积要小三分之一,声音也不是很洪亮。我们当地称之为”热热,大概的寓意为这个生物出现,就是就进入热天的标志!

不久以后的蝉,就是正常大小了,就是大名鼎鼎的“知了”。等到秋天,秋蝉,也是跟现在开始的夏蝉差不多大,我们这里称之为“伏凉”,大概的意思就是伏天即将结束,天气转凉了。

再说夏蝉,我们这里的俗名叫“马吉嘹”,它的幼虫,我们称之为“吃马牛”,因为它从树根的土地下面打洞钻出来,然后慢慢的再爬上树,褪去褐色半透明的幼壳,展翅高飞,就是伴随我们一个夏天的最佳玩伴!

记得小时候,夏天放学早,玩到快傍黑的时候,就跟一群伙伴跑到村北的一条俗称“大菜园道”的土路上,两边两排比我们腰部也不细的杨树下,然后一个个围着杨树,拨开杂草,寻觅下面的小洞。拽一根草茎,剥掉叶子,然后用火柴杆粗的草茎试探小洞。如果下面是实的,就没有;如果下面是空的,哇塞,立马好几个伙伴一起围过来挖,用碎瓷碗片,用吃过冰棍舍不得扔的竹签,还有又凉又甜的雪糕吃剩下的棍,就跟医院口腔科小一号的压舌板一样的木片,热火朝天挖。

挖到了,在大家手中传来传去,骄傲的欣赏自己的战果;挖不到,立马四散去寻觅新的目标。

暮色渐深,深的都看快不见了,家里饭菜应该都做好了,再不回家,老妈的唠叨和老爸的'巴掌都极具威胁性的时候,伙伴们才恋恋不舍的往回走,还郑重的拉钩,定了第二天不见不散的三世之约......

带回家的“吃马牛”当然不能让大人们看见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的藏宝地,角落里或者床底下,用瓶子或者盆子,把辛苦挖出来的“吃马牛”扣上,静等第二天早上醒来,一个满身是泥的土黄色的丑八怪,变成一个黑亮的带翅膀的王子或者公主!

这个公主或者王子,陪伴我们的时间很短,有时候会被拽掉翅膀,随意丢弃;有时候被家里养的猫咪偷吃掉,或者在上学路上边走边玩,玩腻了看见路边跑着的狗儿或者猫咪,召唤过来,随手抛去,看着它们大快朵颐,吃的不亦乐乎。

最惬意的时候是暑假。中午最热的时候,吃过午饭,扛上凉席,抱着毛巾枕头,到房顶上的树荫下写暑假作业,打牌,还有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粘“马吉嘹”。

我们石家庄地区的房顶,不像东北或者江南都是起脊的瓦房,而是平顶的结构,方便晾晒小麦或者玉米。这时候,躺在房顶的凉席上仰望,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树荫下凉风习习,还有就是知马吉嘹,数十只一起合奏,欢快嘹亮的《暑假进行曲》响彻云霄,让如今的我,无限怀念三十年前的美好!这里有个捣乱环节,就是粘“马吉嘹”。两根竹竿绑在一起,然后去抓一把小麦,使劲在嘴巴里嚼,嚼到最后,淀粉都咽下去了,只剩下黏黏的面筋,好了,把面筋粘在竹竿细头上,双手握住竹竿的粗头,让竹竿一点点一点点靠近“马吉嘹”,这个动作的要点就是慢,稳,还有准确性,直到距离“马吉嘹”只有几公分的时候猛的一捅,马吉嘹一声绝望的长鸣,薄薄的蝉翼被面筋糊住,再也没有了自由! 滴滴滴,喇叭声响起来,“来了,”我答应一声走向车的方向。马达轰鸣,空调散发着凉意。可是这些,都不能替代那悦耳的蝉鸣,还有蝉鸣中,阵阵徐来忽凉忽热的清风,夹杂着杨树的味道,直入我的心底。而那逐渐远去的蝉鸣,却清澈的在我耳边一遍又一遍的响起。更或许,会在我的梦里延续,直到永远......

蝉鸣散文篇十四

耳边传来几声知了,知了的鸣叫。

随声寻觅。

只见窗外那浓郁成荫的深处。

有一只蝉正煽动轻薄的羽翼在吟唱。

在这抑扬顿挫的'蝉鸣声中。

我的心似潺潺溪水静静流淌。

仿佛穿越到童年的无邪岁月。

那时的我常常在盛夏午后。

惬意地躺在树荫下,聆听蝉鸣。

只要有一只蝉带头鸣叫起来。

整个乡村就会骤然响起。

一片此起彼伏的蝉声。

蝉声会合,如诉、如泣、如怨。

俨然一曲宏大的交响乐。

听着这丝丝的天籁之音。

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勃发。

蝉的生命极其短暂。

它们深知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

便要在时日不多的光阴里。

尽心、尽力、尽责、尽情地演唱。

酣畅淋漓地绽放生命存在的价值。

为大自然奏响一曲生命辉煌的绝唱。

炎炎夏日有蝉歌相伴变得诗意盎然。

让我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心中一片别样的恬淡宁静。

蝉鸣散文篇十五

夏秋之交,又闻蝉鸣,这是夏热与秋凉交替的旋律。

枝头上的金蝉,躲在浓密的绿叶下震动着胸前的发音器“叽叽叽”地鸣叫声,此伏彼起。它们一边摆动着透明的双翼,一边环顾四周,谨慎小心,生怕稍有差池就会被螳螂捕去。季节的变化也意味着消亡与新生的开始。

金蝉,又名马知了,属昆虫类。幼虫在地下存活周期长,一般需要5-左右才能破土而出。一些地区将其视为一种餐饮美食,捕捉现象十分严重。金蝉,正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有绝迹的风险。

难怪这些年来,蝉鸣渐稀,我还以为是城市框架的逐渐拉大和土地硬化,幼虫不能按时节入土修养生息,才造成了自然界生态空间的失衡。看来不仅如此,更主要的是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存在里面。

自从上学学会了一些成语后,就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现在看来食量更大的人类在夏秋之交等着它。前几天去超市购物,发现蝉被摆在有冰冻的货架上,用手轻轻触碰蝉还活着,看看标价牌87元1斤,“啧啧啧”真是令人唏嘘惊叹。

看着这些即将上桌的“佳肴”勾起了我曾经捕捉蝉的一段往事。

二十多年前,我在参与某一铝厂建设时,单位的同事说:刚拱出地面的蝉很好吃,并约我去捉。我好奇,随之去了,那时风华正茂。

记得那个傍晚天气极好,落日余晖染红了白云,有的色浓,有的色淡,与蓝天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浓重的油墨彩画挂在西边的天际,一片赤红的晚霞。

我们趁着天还未黑透来到了一片杨树林。林子约有三十余亩地大小,碗口粗的杨树笔直地伸向天空,树冠翠翠绿绿,遮阳庇荫。与之相比,我感觉自己很渺小。这时,我急忙打开三节手电筒,刹那间,一束强光照亮了阴森森的林地,惊扰了夜色,也锻炼了我的胆魄。同事告诉我技巧说:“从树根周围的地面慢慢往树上照。”我按照指点,果然发现了几只淡黄色的蝉在地面或在树上爬行。它们受到了强光的惊吓干扰,原本蹒跚的.爬行速度变的急促起来,我赶紧捉起地面的蝉。同事又说“先捉树上的,不然爬高了就捉不着了。”看来干啥都是有技巧的。我很有悟性,一点就透,就先忙着捉已经爬上树的蝉。而地面上的蝉全然不顾危险,前仆后继地往树上爬,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把它们收入囊中。我们打着手电像防治病虫害似的在林子里一颗树挨着一颗树的转,收获颇丰。

出于好奇,有时不急于捉蝉,而是观察它慢慢地往树上爬的过程。蝉,在地下蛰伏了几年,甚至十多年才嗅到了空气中的芳香。它们刚刚跃然地面,极其缺少营养,躯体羸弱。但很灵动,动物界那种固有的生存本能迫使它们全力向前,一个又一个,一拨接一拨……其实,前面已是危机四伏,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但它们却无知无畏,潮水般涌来,一门心思-―上树,繁衍生息。

一只蝉快速地爬行着,已然越过了我的头顶,我本可以举手擒来,但没有想打破它的梦境,想看看以后的状态。它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想给我一个表演,努力地向上爬着。当它还没有爬到树冠时就停止不动了,我正在疑惑,只一会儿的功夫,就发现蝉壳裂变,它开始退壳了,伸展出乳白色的蝉翼。稍许,颜色由白慢慢变深,当完全变成褐色时,它试着抖抖翅膀飞到了树上,留下了一个开裂的蝉壳,这就是生命历程的关键飞跃。

我佛慈悲,这只蝉算是逃过一劫。

我正在为这只蝉的蜕变出神时,同事喊我过去,说他那里的蝉很多。我过去用手电照了照,的确很多,但我似乎动了恻隐之心。对同事说:捉的差不多了,天也晚了,该回去了吧?同事看看我捉的,再看看他捉的说:把这些捉完再走。我只好祈祷蝉儿们晚些时候出土。

回到宿舍已是11点多钟,同事经验丰富,自然向领导一样吩咐我准备一盆盐水将捉来的蝉放到里面,用盐水浸泡,俗称腌一腌,这样蝉就不会发生质的变化,金蝉就不能脱壳打开蝉翼了。经同事这么一说,我果然发现有几只蝉在袋子里已经展开了乳白色的蝉翼,只是它们没有树上的那只运气罢了。

第二天,同事烹调出来后,我尝了几个,也许是厨艺不错,还真的好吃。

打那以后我知道蝉是能吃的,而且味道不错,对蝉有了更深的印象。

由于蝉的生存规律特殊,不能像其他昆虫或动物那样可以饲养,所以,蝉是天然的,野生的,也是金贵的。

立秋前后,蝉开始活跃起来。虽然二十多年来再没有见到蝉上树时的悲壮,但金蝉鸣秋一直不绝于耳,给人传递着暑天将去,秋天将至的信息。

我在观察金蝉鸣秋的时日。

蝉鸣散文篇十六

我的老家在冀南的农村。我爱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尽管她并不肥沃;我爱那里的一草一木,尽管她并不茂密;我更爱那夏日的蝉鸣,尽管它有时吵得人难以入眠。

记得小时候,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路上行人稀少。大人们在午休,只有不知疲倦的小孩子们,尚在树下玩耍。在农家房前屋后、村边庭院等处的枣、榆、柳、槐各类树木上,透过枝叶的间隙,随处可以看到蝉们黝黑的身影,并可随时听到他们炽烈的鸣叫声。正如作家郁达夫在《故乡的秋》中所描绘的那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乡村多半的时间是沉浸在静谧祥和之中的,没有都市街道的车水马龙,没有繁华闹市的喧嚣,到了蝉鸣的时光,不知是哪一只蝉儿,不甘寂寞的先来一段序曲,紧接着无数只蝉们跟着加入了大合唱,这时整个村子就变得热闹沸腾起来。儿时的我就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是在一年年的蝉鸣声中长大的。

在我的记忆中,认为蝉是一种颇有恒心和毅力的灵虫。蝉鸣是对生命的热情歌唱,是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它们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奏着乐,向被追求者抒发着心声。少数顽强者更是一直坚持到深夜,它们似乎是想要吵醒乡村农人的香梦。向人们炫耀自己三年、甚或十三年才修炼成的青春和生命的光芒。

夏日的清晨,在还闪烁着晶莹露珠的树叶间,不知是谁的一声清脆的悠鸣,又拉开了一天的帷幕。一蝉唱,百蝉和,大家呼朋引伴,似潺潺溪水流淌,让人感到清澈明净,因为有了它们才更加浓郁了乡村的气息。

到了午后,日影移动,蝉们朝着最亮、最热的方向,唱得更欢了。美妙动听的蝉吟,不断地在人们的耳边萦绕回旋,宛如正在演奏着一曲恢宏的交响乐。我常常在这样的午后,躺在树下的草苫上,观蝉听鸣。声声蝉鸣,或轻柔委婉、或低沉悲切、或高亢激越、或雄伟嘹亮。听着这丝丝的天籁之音,进入幻想之中。声声蝉鸣,时而让人欢快愉悦;时而让人感伤惆怅;时而让人别怨沉思;时而让人亢奋激昂。它就这样用着不同的节奏和旋律,来撩拨起你的.心灵之弦,勾起你的喜怒哀乐与之共鸣。在随风飘荡、强弱交替的蝉声中,蔬菜开花、瓜果飘香。乡村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祥和而恬静。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黄昏时,炊烟四起、暮色渐浓,仍然有蝉在低吟浅唱,只是或远或近、或大或小、似无还有。此时的蝉声虽不再高亢嘹亮,但比白天更添了几分飘渺和朦胧。

我对蝉鸣的喜爱,缘于对蝉的认识,以前不了解时,也曾对那冗长刺耳的蝉声有几分讨厌。自打读了有关蝉的书籍后,对蝉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一般的蝉,都要在黑暗的泥土里生活三年,还有的要在地下待上十三年、甚至有的蝉更要在地下生活十七年。经过这漫长艰难的苦熬,终于爬出了地面,在阳光之下羽化成虫、引吭高歌。这样快乐美好的时日,仅有一个月的光景。而蝉们这动听的歌喉,也是为了追求爱情,然后延续生命,进而转入轮回。在餐风露宿中,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为蝉们这种锲而不舍的生活态度而动容,由此,也对它有了一丝敬意。

千百年来,蝉就一直这样在人们的耳边鸣叫,“知了”“知了”。仿佛在诉说它们早已知道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因此,要在时日无多的时光里,尽心、尽力、尽情地欢唱,酣畅淋漓地,宣示爱情的执着、显示生命的价值,将生命幻化成一曲壮美的千古绝唱!将生命写就成一首华丽的传世诗篇!并把她献给最美丽、最丰富的夏天。

我爱夏天,我爱夏日的蝉鸣,我爱夏日蝉鸣中的精灵!我愿在生命的尽头,幻化成一只鸣夏的蝉虫。

蝉鸣散文篇十七

又逢蝉鸣,夏正浓。

蝉的歌声,是不是对这个季节的一份嘉奖,一份感激?我不知道。对我来说,夏天总是伴着蝉鸣,伴着快乐。

太阳为大地捧出了整个赤子的心,在这场炽热里,所有的生命也在回应着阳光的热情,它们挺拔着、丰满着,世界也在人们绽放的笑颜以及舞动的裙袂里精彩纷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夏天。也许,喜欢不需要理由。可是,心中荡着的喜悦,像拍岸的浪,在心头一浪高过一浪,把儿时夏的场景,推到了我的眼前。

记得儿时,夏,是我们乡下孩子的一个盛大而甜蜜的节日,乏味的课本,呆板的书桌,暂时远离了我们。取而代之是玩不完的游戏,还有那令人垂涎的酸酸甜甜的杨梅。

一放暑假,我就迫不及待地从镇上赶往奶奶家。奶奶的村庄很小,典型的江南水乡。几排黛瓦粉墙的老屋隐在重重的烟柳之中,村里人家大多还连亲带眷的,因为都是“自家人”,就很少有红脸的时候,让我不明白的是,明明与我同岁,甚至比我还小的小孩,却要我管他们叫叔或者姑。以致小小的我,常常乱了辈分,直呼其名。

小村是贫瘠的,也是宁静的。每一个早晨,我都在蝉鸣里醒来;每一个午后,我都在蝉的歌声里玩乐。

每一个夜晚,小村,简直是我的乐园。在蝉的欢歌里,劳累了一天的村人,将饭桌扛到了道地上,十几张桌子,一张挨着一张。那时候家家的饭菜都是差不多的颜色:总是绿的多,红的少。男人们咪一口成年的杨梅酒,与邻桌们大声地说着话。小男孩们因等待一场游戏的到来而兴奋着,急急地扒完饭,急急找小伙伴玩去了。我们这些女孩子,就会安静地围在奶奶身边,让她讲“鬼”的故事。等她讲完,又摇着奶奶的胳膊,央着她“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后来自己买了童话书来看,才知道奶奶讲的鬼故事,都是从《聊斋》里走出来的。也许,我现在爱看书的习惯,是受了奶奶给我的儿时的启蒙影响。

夏,也是杨梅的季节,空气里满是梅子的清香。奶奶的村庄在平原,没有杨梅可采,但是,村里人家很多将女儿嫁到了山上,因此,杨梅天天有得吃。要是谁家亲戚凑巧送来了杨梅,那真可以算得上小村的节日,家家都会分到一碗——这已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吃了杨梅,我们也玩累了,听得也满足了。暑气也已消了大半,蝉音不知什么时候也滚进了草丛,找不到了。风吹在身上,已经不冒热气了,星星点起了灯,我们几个堂姐妹就会挤在一张桌子上,唱起儿歌来:火龙蚕(方言,萤火虫)夜夜船,爷爷买个西瓜来,一瓣一瓣切开来;孙子孙女来吃来。有的字我不清楚方言应该怎么写,但是,儿歌声里飘着的都是浓浓的江南的味道。

小村也安静地睡了。

多年以后,小村渐渐被城市填充,所幸的是,蝉声一直没有远离,它与我所居住的这座美丽的滨江小城一起,成了一首很有韵律的诗,平平仄仄。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是一支夏的绝唱。

蝉鸣散文篇十八

几十年过去了,那株龙眼树不但没有越来越高大茂密,反而变得矮小稀疏,像是已到风烛残年。

龙眼树后的那排瓦房,是什么时候倒掉的?地面上只残留一截地基,愈加显得荒凉败落。

建造瓦房时,我还只是个三四岁孩童,眼看着挑瓦的人在房下把瓦片高高地抛起,房上砌瓦的人轻巧地一一接住。

“建造瓦房时……”我对身后的人说道。

而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块空地。在低矮的龙眼树后面。

我曾在瓦房里睡过觉,祖父抽着烟,佝偻着身子,墙上挂着很大的松鹤图,八仙桌上供奉着香炉。房屋的角落里摆放着那只破裂了的大瓮。

瓮是被村里的一个女人砸破的,那天晚上,那家人涌进瓦房里,气势汹汹地对着我的祖父一家又吵又闹,那些大人们,像凶猛的野兽扭打在一起,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那个女人,在混乱中突然举起一个什么东西,砸向了那只大瓮,于是大瓮应声而破。

后来,我看到那只大瓮又完整地被摆放在屋角,周身被细心地绑上了网状的铁丝。

瓮里一年四季装着粮食,有时是带壳的花生,有时是稻谷。

那只瓮后来被我忘掉了。现在,它早已不知所终。

我的祖父,生养了十个子女,瘫痪在床的几年里,乡下的.儿媳们把他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在我祖母去世后的第四个年头,瘦成皮包骨头的他吐出了最后一口气。我祖母去世时,他躺在床上不让任何人搬动,在或真或假的哭声中,在呛人的燃烧纸钱的烟雾中沉默地看着停放在地上的祖母,坚持要陪她最后一晚。

蝉鸣散文篇十九

在我的眼里,蝉是夏日的精灵,它是夏天不可或缺的音符。它们,就是整个夏天的代表。如果没有了蝉,那么这个夏天肯定不是完美的夏天。你看,在乡村,房前屋后,河堰沟渠,无论是高大的杨树,粗壮的槐树,还是低矮的柳树,但凡有树的地方,都能听到它的声音,透过密密的树枝,总是能觅到它小小的黑色身影。你听,它们呼朋引伴,和弦而鸣,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此起彼伏,相映成韵,那美妙的音符,在树间萦绕回旋。它们是用歌声来诠释夏的炎热,诠释对生命的热爱。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一句话概论了蝉短暂的一生: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受。是啊,或许蝉儿们知道,它们的生命和快乐,来的是那么的不容易,是那样的热烈而短暂,所以它们才会争分夺秒的鼓翼而歌,不知疲惫的用歌声给人们展示生命的存在。

几年无天日,今日方为蝉,居高歌声远,自鸣翠柳间。有时候真得佩服小小的蝉儿有着独特的机灵和智慧。它们用嘹亮的歌声,用别人无法替代的天籁之音,从众多的昆虫中脱颖而出,并且让人们记住了它们。让历代的文人墨客费尽了笔墨,为它们写出了那么多不朽的诗篇。

善感的诗人们在这个小小的蝉儿身上,注入了自己的影子和灵魂。虞世南的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诗人借蝉直抒胸臆:它沐风浴露,饮天地之灵气,吸万物之精华,它就是高洁的象征。人若是拥有高尚的品格,即使不借助外物的帮助,也自然能够扬名天下。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白居易借蝉道出了挥之不去的乡愁。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借助蝉,发出了苍凉而悲壮的呐喊。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则借助蝉,来暗喻自己的清高和四处漂泊,前途黯然的无奈与愤慨。只有卢仝,惬意的躺在南山的树荫下,望着阴亭的古槐,写出了泉溜溜幽咽,鸣琴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的悠闲。同是咏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和感怀。是啊,如果生活能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悠闲,多一份惬意,纵使粗茶淡饭,粗布z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对于童年,每个人都有着特殊的记忆。那时的我们,对于捉蝉,挖蝉虫,那是无师自通的,都知道什么样的洞里有,什么样的洞里没有。蝉虫一般都是下午开始出来,刚开始,地上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洞口,我们拿一根树枝,插到洞里,蝉虫就会用爪子抓住树枝,然后一拉,就出来了,所以,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捉蝉虫,然后放在油里炸,那个香味,足以让你馋涎欲滴,回味半宿。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贪吃贪玩,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残忍,只知道它能满足我们近乎疯狂的食欲。

孩提的时候,对什么都会有极大的兴趣,听到蝉的叫声,就会很奇怪,那么小的东西,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声音?于是,我们就会拿来小麦,嚼成面筋,然后对着蝉的翅膀,轻轻一粘,就稳稳的把它捉住,然后拿起来看,雌的是哑的,不叫,雄的肚子上有两个像鱼鳞一样的东西,听说它的声音就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但是任凭我们怎么逗弄,它就是一声不吭。有一次大江捉了一只,放在课桌底下,没想到,蝉突然来了兴致,知了……知了的叫了起来,全班同学愣了一下,随后哄堂大笑,那天,大江在外面站了一堂课。

如果说,一个人的'悲悯之心,会在某些时候被瞬间唤醒,那么,必定是在那一刻被触动了灵魂。有一次捉到一只蝉,就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它养起来呢?于是我就拿了一个盆子,在它身上撒了一点水,然后用盆子把它罩起来,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它已经死掉了,我看着它小小的尸体躺在我的手心里,竟然很心酸。我不知道,这样一个弱小的生命,难道是因失去了自由,就会以死相拼么?如此短暂倔强的生命,让我震撼,同时也让我感到了一丝凄凉又悲壮。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捉过蝉。

人的贪欲,一旦被金钱所点燃,就会变得非常可怕。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安徽某地,每天晚上,都会有无数的捉蝉者,先用胶带缠在树上,等到蝉虫出来,本能的会往树上爬,就会被事先准备好的胶带粘住,然后被一网打尽。他们一个人一晚上都能卖到数百块!我看了后感到无比的惊粟,人类为了眼前的利益,竟然会用如此赶尽杀绝的手段!蝉虫在黑暗的地下,先后得经过大约五次的蜕变,才能从地下出来,它们的成长之路,是何其的漫长修远!还没等它们见到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就被贪婪的人类用这双残忍的手,送上了餐桌,继而成为人类的美食。人对于它们来讲,又何尝不是最残忍的动物!上帝缔造万物,都有它的合理性,任何一个物种的存在,也都会有它存在的价值。哪怕是再卑微弱小的生命,它都有权利跟我们同处一片蓝天,共享一缕阳光。

蝉鸣散文篇二十

立秋前两天,天空阴霾,凉风习习,姨侄儿专程接我去大山里度假,以期他亲爱的姨妈我偶染病痛的身心能够在青山绿水共为邻的优美环境里得以休整、放松和歇息。

逆河而上,傍溪而行,步步登高,远上寒山石径斜,直往那白云深处的人家去。一路迎接我的,除了清风阵阵,最热烈的,竟然是,蝉鸣。

哪儿来的那么多蝉啊!高歌不歇,声嘶力不竭———知了知了知了知了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远古时代有没有蝉,若有,远古时代的蝉肯定没有接受过孔老爹的教诲,所以才这样无知地放肆了很多很多年。心下,很是为这些小虫惭愧:天,你等怎么发声不行,偏偏要———知了知了,真的知了?知了多少!

聆听着,联想着,就到了一个海拔挺高的半山腰,我姐姐,也是我姨侄儿的家,就在这皖赣交界处叫做中畈东冲的最里厢。

姐姐正在忙着做我最爱吃的月亮粑。圆圆的白白的米粉皮包裹了精心炒制的馅,再用心地,一点点地捏,捏成半边月的形状,用煮过的竹叶一个个隔开,放进蒸笼里,沸水蒸之。

直觉心头一凛,眼眶发热,湿湿的咸咸的液体就滚过腮边到了嘴角。连忙抽身退出,装作出门洗手。

如今流水还是这么吵。更吵的,是对过,深潭的那边,密集的竹林里似乎驻扎了千军万马,那齐齐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大合唱,是蝉鸣。

有风拂过,婀娜的翠竹便随风摇摆。风劲时,翠竹弯下柔软的腰肢,半天直不起来,可是那蝉,好像并不在意,合唱的旋律与频率一点都不受影响。聪明的蝉,还真的知道些什么哩,起码它知道,大山是天然屏障,保护了它的日常生活不受任何干扰和影响,它尽可以安心、放心、舒心地放声歌唱。

记得小时候捕蝉,蹑手蹑脚地,差不多真的身轻如燕了,可是没等靠近大树,那鬼精灵立刻禁了声,任你傻站半天,它就是沉默不语。它不做声,你就找不到它具体的方位,你气不过,不耐烦了,挥动捕蝉的竹竿胡乱捣向树枝。它“吱溜”一声,飞了,临走不忘洒一泡尿到你头上脸上———哼,想逮我,有你好看的!

彼时,如果你正好仰着头张着嘴的话,哈哈,你就自认倒霉吧———呸呸呸,你吐出来的全是恼怒和无奈。

真是卖力呀,一声接一声,不曾偷懒半分半秒钟,仔细听去,好像也有唱跑调的,但是很快,跑调的那只立即调整了自己的声调,严丝合缝地跟上去,继续它们生生不息的吟唱。

我在流水轰鸣和竹林蝉鸣的乡村合唱声中沉沉睡去,厨间飘来浓郁的熟透的米粉粑的香气,也没有唤醒我的睡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