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文章(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04:30:01 页码:1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文章(2篇)
2022-12-25 04:30:01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文(精)一

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5、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9、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0、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2、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2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9、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2、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33、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6、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8、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0、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4、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7、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0、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6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6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6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6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6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如何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文(精)二

先秦 佚名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译文

舞师喜洋洋,左手握笙簧,右手招我奏“由房”。心里乐又爽!

舞师乐陶陶,左手摇羽毛,右手招我奏“由敖”。快乐真不少!

注释

君子:指舞师。阳阳:洋洋得意。

簧:古乐器名,竹制,似笙而大。

我:舞师(君子)的同事。由房:为一种房中乐。毛传:“由,用也。国君有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一说由房即游放。

只且(音居):语助词。

陶陶:和乐舒畅貌。

翿(音道):歌舞所用道具,用五彩野鸡羽毛做成,扇形。

由敖:当为舞曲名。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郑笺:“右手招我,欲使我从于燕舞之位。”朱熹《诗集传》:“骜,舞位也。”

鉴赏

按余冠英的说法,这是一首描写歌舞晚会场面的小诗,只有欢乐而已,没有多深的政治意义。

在一个贵族欢宴的场合,有一个身份高贵的青年男子,在中央为大家起舞助兴。只见他一幅少年得志、得意洋洋之态,边舞蹈边吹奏笙竽之类乐器,人们欢呼雷动。他得意之际,便左手执定乐器,右手来招呼诗人与他协奏《由房》之乐。受这种氛感染,人人都能感到无比欢欣快乐。接着写这位男子狂欢之余,放下乐器,开始跳起舞来,其乐陶陶,令人陶醉。他左手执定羽旄,右手招诗人与他共舞《由敖》之曲。场面欢畅淋漓。

诗共二章,摄取了两组歌舞的画面,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由房”可能是“由庚”、“由仪”一类的笙乐,属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而“由敖”可能即骜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 《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今天已不知两舞曲的内容,但从君子(舞师)“阳阳”、“陶陶”等神情上看,当是两支欢快的舞乐。“其乐只且”恰恰说明其乐之甚。“只”,韩诗作“旨”;《诗三家义集疏》:“旨本训美,乐旨,犹言乐之美者,意为乐甚。”

诗的格调流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比较轻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乐,《程子遗书):“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诗人为乐工,故诗中“我”在描写歌舞场面时也就比较轻快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迥然不同。

如果按朱熹的解释,此诗写夫妻歌舞为乐。丈夫邀请妻子一起跳舞,由妻子唱出来,表现了他们自得自乐、欢畅无比的情绪。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写夫妻恩爱、歌舞自娱的情形并不多,多的是征夫愁弃妇怨。因为这样做,至少要这样一些前提:两个人情深意笃,有较高的.修养和情趣,以及拥有较多的闲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夫妻,大字不识的衣夫,恐怕难以歌舞自娱。由此可以推断,此诗的主人公大概应是殷实人家,或是已经衰落了的世家子弟。这也容易让人想到,闲暇是人们自娱自乐、吟诗作画、游山玩水的重要前提。整日为生计而忙碌的人,不会有此雅兴。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题旨,历来争论不一。《毛诗序》说:“《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是写征夫归家与妻子自乐,据诗中“房”字为说。现代学者余冠英认为,此诗是描写舞师与乐工共同歌舞的场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