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4:45:32 页码:10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优秀10篇)
2023-11-10 04:45:32    小编:ZTFB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写总结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言简练,尽量避免冗长的描述。以下是小编特别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一

在离开故乡的许多年后,我一路沧桑地又回到了她的身旁。我寻遍那里的角角落落,却再也没能找到她的身影。

我的故乡丢失了,丢失在我的记忆中。。。。。。

那座曾经给我带来无限欢乐的小山坡不见了,替代它的是几幢楼房。

那条河也瘦得不能再瘦,上游修建了水库。河滩上不见了孩子们赤条条嘻水的身影,布满了挖沙时留下的深坑。

曾经让我放飞无数梦想的学校呢?白杨树不见了,也消失了朗朗的读书声。红砖围墙圈起来的,是一个猪场。。。。。。

这还是我的故乡?

故乡!

是什么抹去了你的容颜?

我到哪里去听晚风走过草尖儿的脚步声?

我到哪里去闻一河的瓜香、鱼香?

我到哪里去看白杨树上那一只只眼睛和那童话般的金黄?

你能告诉我吗?

我的故乡!

我曾经养过一只小狗儿,有一天它突然病了。不吃不喝,趴着不动,我急得直哭。奶奶默默把小狗儿抱到菜园,放到黄瓜架下,对我说:不哭,一会儿它就找你玩儿了。

果然,不到黄昏,小狗儿真的'出来了!我把它抱在怀里,它就用小舌头舔我的脸,我高兴得哭了,问奶奶:小狗儿怎么就好了?奶奶说:地气灵着呢。

是呀,地气灵呀!

看着在钢筋水泥间奔跑嘻戏的孩子们,我迷茫了:

那里有我吗?

不,不会有我。

但那里一定有我!

故乡,你已离我远去,我背起行囊又该去向何方?我可以忘记旅途中所有的沧桑,行囊中却装满了忧伤。

我的记忆。我的故乡。。。。。。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二

水是山的歌喉。

它的歌有时是轻柔的,小溪潺潺缓缓,叮叮咚咚,流过草丛、花丛,穿过松林,绕过山岩,带着飘落的花瓣,带着小鸟的亲吻,带着小兽的微笑,一路欢歌而去。唱出心中的喜悦、欢乐,唱出对天地的赞美,唱出对造化的感恩。风轻轻地弹着松枝的琴弦,吹着岩穴的笙箫,为它伴奏。偶尔路过的云朵,也会情不自禁地洒下晶莹剔透的雨珠,在岩石上敲击出清脆的乐曲。

它的歌有时是雄壮的。暴雨骤至,水从山上冲锋而下。山梁、山谷、地表、地下的水一起涌出。小溪变成了大河,悬崖挂起了飞瀑。水咆哮着、奔腾着、跳跃着,虎啸狮吼,雷霆万钧。它把满腔的热情发泄出来、喷射出来。把一切的污浊、一切的阻碍,全部扫清、摧毁,只留下一个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世界。

它的歌有时是无声的。山坳间的小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蓝天、白云、青山,倒映在水中,悠然自在。无声无息,娴静恬美。无声无息中,融入了山柔柔的情意或者深深的苦闷,又或者融入了对世界的感悟、对宇宙的遐思。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三

一直觉得水是有灵性的,不然何以自然界的冰霜雨雪、晨雾朝露,这些美而诗意的事物,都是由水衍生而来。而许多美好的词语也都与水有关,清澈、澄明、温柔,都嵌着水的轻盈。

水有很多种,海有海的壮阔,江有江的雄浑,湖有湖的清幽,溪有溪的纯净,无论哪种形式的水,都有着灵性的美。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做一条安静的小溪,虽清浅却自有一分澄净。

在地理意义上而言,北方多山,南方多水,或许正因如此,北方人多豪迈,而南方人则多灵秀。我从小与母亲生活在中原地带,少年时迁移到江北的一座小城。不知是否是受了长江水的润泽,我所在的这座南方城市里,女孩子大都秀丽端庄,即便是寻常女子,眉目间也常见一分清秀的神韵。

说起水,不能不想到女子,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如水的女子,也有着水的温柔与妩媚,水的活泼与灵动,水的柔韧与清婉。因为写博客的缘故,我在网上结识了不少如水般洋溢着灵气与才情的女子,这些美好的女子,都有着如水般澄澈的眼眸,如水般灵秀的气质。读她们的文字,如同沐浴在温柔流动的水波里,心灵无比慰藉。

水是有灵气的,因此水中生长的花朵与泥土中培植的花相比,别有一番不同。千百年来为人吟诵的莲,便是亭亭玉立于水波之间,以栖居水中的方式与喧哗的尘世保持着距离,在水的涤荡与滋养下,守护着一颗不染尘埃的素心。还有被称作“凌波仙子”的水仙,“得水能仙天与奇”,温柔宁静的水赋予它不同凡俗的气韵,它在水上安然绽放,吐露着幽幽的芬芳。

不知为何,想到水,便会想到盈盈的月光,或许是因为月与水都有着清澈澄明的质地,让人不觉涌起温柔悲悯的情绪。虽然这两者并非同类,但月的清辉却有着水一般的明净。很多美丽的.诗篇都将月与水相连,“春江花朝秋月夜”、“月光如水水如天”、“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些动人的诗句向我们展现的正是一幅月色与波光交织的画面,柔美静谧。

水是柔韧的。“抽刀断水水更流”,柔软无骨的水,却连利刃都难以割断。正如一些看似柔弱的女子,在危难之际反而能够以从容不迫的心境泰然处之,不曲不折,于逆境之中安然屹立。水也是宽容的,“海纳百川”,百川都能够包容,是何等宽阔的胸襟!即便是那些细小的涓滴,也能在流动中净化自身,将沿途携带的污垢与杂质一一滤尽,最终呈现出洁净的本质。

光阴恍若悠悠的流水,而生命的历程,就像台湾作家林清玄所说的:“是写在水上的字”,虽然我们自身,连同写在水上的字,都将被光阴的流水带走,但总会有些微的痕迹留下,在记忆的深处,在心灵的湖底。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四

要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我是不会愿意在湖心里闹腾的。

国庆长假只剩下最后两天了。前几天以应酬的名义或主动或被动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了,眼看着就要上班,我忽然对自己发狠般地说道: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出去走走!

家住市区,郊区原本就有很多可去之处,比如一些景点什么的,都是在徒步的范围之内。但这次我想去的是命名我们的城市的湖——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至少要到岸边走走,呼吸一下夹杂着大量水汽的空气,兴许能净化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孩子兴趣不高,他倒是更愿意和他的那些同学窝在自己的房间里摆弄一些卡片什么的,如果再能上上网打打游戏那就最好了。这是一代孩子的共同喜好,总是在最应该贴近大自然的时候疏远着自然,我们也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来做多大的改变,看来只能等他们长大的时候再来补课。

补课是一个多么普遍的现象啊!我想把他拉出来就是想让他以后能少补点。

打了一个车,让驾驶员在途中就停下,这样可以确保自己能多走个把小时。我们就在环湖大道上步行,右边是葱郁的树木,左边就是宽阔的湖水。在我们下车的地段湖面还不算宽,一眼就能看到对面的村镇。不过总是因为水的好处,我们领略了微风、也触碰了水汽,而随意走动的步伐更是感觉到了散漫的惬意。

湖面越来越宽,终于见不到对岸了。诸多行人从身边悄然而过:有的是驾车观光的,有的是骑车锻炼的,还有的是正儿八经旅游的。大家相安无事,不停的是各种手机拍照留下的“咔、咔”声响,只是不知道是想把湖水带回家,还是想把自己丢在湖水里,都是有些挽留的意味。

我和妻子任意地走着,孩子却像个兔子似的,眼睛只有前方。他跑一截停一会,停一会跑一截,始终把我们丢在他的身后。终于没地可去了,我们还是变成了三人同行。

这个地方我和孩子来过几次,那几个固定的景点也是了然于心。我们此行的目的也不是想看什么,只是纯粹为了走走而已,所以连拍照都省略了。那些人造的景点全中国都是差不多,无非是建几个亭子,树几个雕塑,安排点绿化,再来点名人的印记,设想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得益彰,结果难免流俗,剩下的就是攒动的人头了。到了中间地带(或者说是景点集中地带),岸边延伸到湖里修建着曲曲折折的回廊,尽头离岸边应该有四五十米的样子了。我喜欢逗留在那儿,水里的波浪撞击着回廊,走在上面时脚下的木板路面始终在向后移动,让人产生漂流的感觉。四周的湖水苍苍茫茫的,烟波浩渺,置身其间,心境平和,几近物我两忘。

我想我是喜欢水的。可能是幼时门口的水塘或山脚下的泉眼在心中的记忆太过深刻,也有可能是池塘里的荷香或者地下的嫩藕至今回味悠长。而有了所谓思想之后,对水的认同感更多的恐怕还是它的博大能反复提醒着自己的渺小,它的伦常能解析着生命的自然流动。

上善若水,恐怕绝非仅仅说的是某种品行,那样理解的话就太过狭隘了。

夹杂着水汽的微风厮磨着我如同枯树皮一样的脸颊,我竟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润之感。

湖面上几艘快艇乘风破浪,碎玉般的水珠在空中不断地画着各种图案。孩子对快艇来了兴趣,我不太想上去,我不习惯那种速度,但是他坚持,于是也就穿起了救生衣坐上了快艇。快艇上左右各有四个人,看来都有些紧张和兴奋,我也有刹那的惧怕,毕竟我不识水性,毕竟我不知道我面对四周没有边际的水会有什么样的心里体验。

孩子开始有点不屑了,坐上小艇他就开始尖叫。发动机一响,快艇斜斜地射出。感觉只是用船身的一半在行驶,另外半个几乎悬空,就像那些比赛的摩托。我起先不明白好端端地勇往直前多好啊,后来大约知道了是物理学上的缘故,原来车子在地上船在水里道理都是一样的。小艇越来越快,那个驾驶员躬身站在船头,继续加大着速度,船身左倾右倾的频率加快了,船身刺出的浪花从船头两边分开,我们伸手去接住水花的时候,遭遇的总是重重的一击。

岸离我们越来越远,身后的水流提醒着我们前行的速度,很奇怪的是经过起初的紧张之后,我竟然非常的平静。那左倾右倾的船身,那两侧跳跃的水花,那乘客的尖叫竟然和我隔膜起来,我像在完成任务似的任由快艇调度着我,思绪在一片迷蒙当中不知道飞到了哪儿。

恍惚之间,几个画面挤进了我的脑海……。

第一个画面是一辆行进当中的大巴,我巧遇一个同事,我们一道参加个活动。他比我细心,扔给我一瓶纯净水。汽车经过一个个几乎雷同的村庄,到处是成熟的金黄色,他和我聊起了自己幼时的农村。那应该是一个闭塞的乡村,所有的收成全靠大面积的稻田,然而平原地带蓄水能力很差,全村上千亩田就指望着村中的一个水库,一到夏季,人们的眼睛全部盯着水库。缺水灌溉是正常的,抢水是每年必须的功课。“经常为了抢水弄得缺胳膊少腿的”,这是他的原话,说得很平静,大约是经过太多的缘故,但神情很凝重,似乎在说的同时,他自己也被带回到了当年的情景。

他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二句话,难怪以前人们为了求雨,祭祀自己的孩子,那也是不得已的,后面是一阵叹息。那一路我们的话不多,似乎都在思忖着自己的家乡,回忆着过去,忧虑着未来。

第二个画面是一路的火把,这是巢湖岸边的渔民告诉我的。别看这不起眼的巢湖,也有几百里的.水域,一般普通的渔船行在里面也只是一粒黄豆的大小。湖上常有风暴,起风的时候,渔船只能随风漂流,在茫茫水汽当中找不着回家的路途。那时岸边站满了焦灼的家人,于是人人来到岸边,举起火把,意图是让湖心里的人能够看到岸在哪儿,亲人在哪儿。有时雾气过大,那就烧岸边的草垛,直到映红了半边的天空,才能迎来家人的平安归来。

我忽然想起了妈祖,不在水边生活的人大约是体会不到渔民对妈祖的崇敬之情的。然而妈祖毕竟不是神仙,所以,湖水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鱼类,似乎有时又非常残忍地祭祀着渔民。

人类的栖息与传承总是在一种大体平稳却又不乏苦难与波折中延续着,就像这茫茫的湖水,包容着一切,虽逝者如斯,却源源不绝。

大约是从湖心绕了一圈,七八分钟的样子,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又可以看到岸边的青山和如织的人群了。我伸手插入湖里,汩汩的湖水从指间穿过,冰凉,并缓缓浸入心脾!

走下快艇,孩子还在兴奋着,我也从恍惚当中走了出来,踏上了木板路面,觉得地面很厚实。

回望刚刚相交的湖面,依然是梯田般的水纹,发出优美的韵律,很美!

回家之后,我和一朋友聊天,我告诉他我在算起来还算惊险的快艇上的时候,居然一点不觉得刺激,反倒走神了,这是什么缘故。她说,我可能老了,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心态老了!

她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不过老了就老了,心态也罢身体也罢!又何必强行扭转呢?

何必总想着征服与改变,开开心心地顺应与接受不是挺好吗?

就像这一洼湖水,我们能改变多少,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认识。

于是,我暂时忘却了湖水的凶险与往昔的画面,给这个段子起了一个似乎有点诗意的名字——水韵!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五

我最爱的,我最想念的是那最美的散落在绿树、红花、杂草间的轻盈珠水。

清晨阳光还未升起的时候,混了一夜凝重了凄冷的光,渐渐集合水汽形成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露珠!它们散落在树木、杂草的叶间。当阳光冉冉升起的时候,美丽的光芒射进晶莹剔透的水珠里,再也没有比这画面更美的景致了!

不知道是谁叨扰了我的好梦 ,现实中的自己呢?拖着发胖的有点臃肿的身躯,短的让人觉得猜不出性别的头发。被人嘲弄着的感觉再一次涌上心头。是啊,总是在梦游者的世界里游荡徘徊。露水在阳光的的照射下,渐渐干去。真像人们说的那样,人的外表真的那么重要吗?是啊,谁能看出人本心里的善良,谁能真正的读懂一个人真实的感想!成全了别人,却欺骗了自己,暗想着好事成双,却是一无所获,一次又一次选择退让,接受放弃,人生也只能选择不断地隐藏逃离,或许等待千年也只是一场虚拟世界里的浮华。

风吹干了露水,却吹不干人的眼泪。喝下了孟婆汤,清除了记忆里美丽的画面,那些躲在心底里不忍割舍的爱也随之化成了幻念。没有了露水,一切也都化为了乌有,呈现给我的海市蜃楼 ,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一切的一切皆是“露水之说”。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六

乡村旁有条小溪,弯弯的,清清的,绕着村庄四季不息。春天来了,溪边盛开小小的野花。引得蜂飞蝶舞。小溪的源头我是不清楚了,因为小溪很长很长,每到雨季,小溪面便会宽广起来,一阵微风吹过,波光粼粼。儿时,在溪边常看到村妇涴洗的身影。那时的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望着溪水,独自倾听溪水流动的声音。我总会出神地望着,想着,在想些什么,我已说不清了,大概总有一些借助那水波光而使童稚的心灵有所感悟的东西吧。因为水本可爱。

稍长,知道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不免感念圣人的高明。见过比家乡小溪更气派的多的大河,面对浑浊的流水,思绪常常被打乱,仿佛被拉去了很远。但儿时在溪畔与水心交神会的感觉却很难再现。家乡小溪的水早已被世俗之物所搅和,我便没有在体验过了那种感觉,在家乡或远去,都不曾有过。幸好我桌前常有书,我发现了许多有关水的佳话你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白这夸张的比喻体现了他观庐山瀑布的奇伟感受。你再看:魏武观海遗偏,东坡赤壁作赋,曹超东观沧海……这是何等兴致淋漓!人心灵对水的感受,或水对人的启示,常常是天时地利人和。

水不同,人相异。每个人观异水得异感。大多古人将沉重的人生感慨寄予它。流水有情,这情属于生命,属于用心去体味人生和历史的人。但诗人也好,英雄也罢,“千古风流人物”终为滚滚江水淘尽,留下的唯有这些与水神交的结晶。水,流水,包含了多少难言的会心与默契。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七

读林清玄的一些美文,常让人不忍释卷,读之兴至,随手在书眉页角草草“批上一语”,当再次翻阅时,更觉妙趣横生,如弦之余韵,不绝于耳,故连缀一篇斑驳的文字,以为和弦之音,是为题。

——题记。

整理书柜目触到《林清玄散文》时,忍不住取下来翻了翻。没想这一翻,却从中掉下一页纸来。纸页就象一只粉蝶,仿佛要带着我的思绪飞回那远年往事中。

这是一页三十二k大小,略微发黄的白色无行信笺,信笺背面上有炭素笔书写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正是现在这篇的这个题记。

读完之后,知这是当时读书时想写一篇读书札记时随手纪下的,没想这篇札纪至今五年了都没有写成。再翻看这本散文集时,书眉页角果然有草草的一些句子,时间是二00三年五月至六月间。现重读仍觉有味,故按先后顺序逐一录此,隧为此文。

1

少年不是无知。

当生活之小舟从江湖驶入思想的汪洋大海时,那时才觉得自已真正无知。

那时,人生的太阳已开始西沉……。

(读《少年游》)。

2

当一个人心中有爱的时候,仿佛世界上充满了爱。其实,这是少年时代亦或青年时代的激情;当一个人步入不惑或是人到中年,亦能保持如此心境,当是人生之大幸!

缺憾是爱情的动力,缺憾(不完美)也是美的,只不过需要换一个角度去凝视,换一种心情去打磨一个平和的心态……当你发现爱情趋于完美时,距离坟墓也就不远了。

读多东西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亦一样;当一个人喋喋不休地向另一个人诉说自己的情感时,就象打开瓶盖的酒搁久了,便会失去酒的醇厚和香味。

(读《暖暖的歌》)。

3

学会欣赏比学会生活更重要。

(读《旅店》)。

4

十岁前的往事,十年后的伤痛。

夜夜举杯无措,谁肯与君对饮?

(读《生平一瓣香》)。

5

只有长久地离开故乡的人,才真正识得乡愁,懂得乡愁。

问世间乡愁究竟是何物?竟让许多人一生难以割舍!

(读《月光下的喇叭手》)。

6

近来一人独处时,愈来愈想喝酒,常独自举杯:或狂饮、或浅酌,或醒或醉。

用心情下酒,一样能喝出一种境界来。

(读《温一壶月光下酒》)。

7

丰收的沉重,竟然如此让人喘不过气来。

农民的辛酸至此,还有什么言语能够表述?

(读《箩筐》)。

8

当我闭上眼睛,或拉熄灯时,感到了生活不在逼仄,感到心灵的'空间舒展无限……思想竟然是那么活跃,意象纷纭,激情汹涌。

仔细一想,这也是逃避现实的情愫之一种吧!

(读《光之四书》。

9

世界上什么是永恒的呢?也许没有什么永恒,只有“历史”存在。

宇宙中,又有那些永恒的呢?是星子吗?

(读《星落尼罗河》)。

10。

文明人类最大的失败就是对作物的所谓改良:产量不断攀升,品质不断下降。

(读《味之素》)。

11。

读到此处,我不禁喷然大笑——。

之余,又想起一句词语:肝胆相照。

生活之况味,莫过于此。

做人的滋味莫过于此。

做人如果做出了自已的味道,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成功?

做个一流的食客并不容易,但自已动手烧一两个自已喜欢的菜也是食之一种乐趣。

(读《食家笔记》)。

12。

清欢看来只有在自已的心灵里头去寻觅了。那是一爿不为世俗所改造的安恬之境。

(读《清欢》)。

13。

读这篇文字时,我深深地感到内心的歉疚,并不由自主想忏悔……。

最伟大的智慧就在身边的事物中,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悟”;最经典的真理出于平凡人们的一言一行,只是我们不以为然(由于没有华美的包装,对之漠然视之),忘记了“咀嚼”。

用感恩的心“入世”,故此常常被生活感动、被生命打动!

(读《期待父亲的笑》)。

14。

人来到世间,少有人能谁逃脱功名、跳出功利两字,无论你是善也罢、恶也罢。

功利二字,真是人生的大悲劫!

(读《放生鸟》)。

15。

当一个人心情平静如水时,这弘水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投影出自已生命的得失;这时是理智、理性的。当一个人心情波澜起伏时,情感的堤岸就有溃塌的可能;如暗流潜长,泥沙俱下,失去生命的清纯本色。

坚挺是一种品质,柔软也是一种品种。

坚挺宜于生存的残酷,柔软宜于心灵的安居。

当一个人的思想柔软如翅羽,生命才会飞翔,灵魂才至为自由。

老了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可谓是生存的一种哲学,用现代语言来说是一种唯物的辨证。

世间,本来就无所谓绝对的坚或柔。它或它,只在于我们灵魂的感知。

(读《清净之莲》)。

16。

战胜自已就是战胜自已的欲望,以及世俗的功利;还要忍受孤独、寂寞、甚至屈辱;还要经受红尘之中声色风月的引诱。

只有如此,才不会放弃操守,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读《木炭与沉香》)。

《林清玄散文》这本选集中的文字,大多是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在这本集子的序言《书写文化和文化书写》中,楼肇明先生如是说:“林清玄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多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刚过不惑之年已有四十余部作品面世了。尤其是八十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二三本以上书……”。

这本集子是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本,是我于九八年在黄渚朋友的书屋购得的。其实在这三年前,也即一九九一年,我在县城新华书店就购买过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一套六册(可惜这套书不在手边,不能一一开列书目),《林清玄散文》这本选集中,就收入了“菩提系列散文”其中多篇。可以说,对林清玄的散文,我是由陌生到喜欢,有一段时间竟然爱不释手。在记下上面这些文字时,也算不清是重读第几遍了。

最后,我想录一段林清玄这本集子中《生命的化妆》中他引用的化妆师的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写作态度。在与化妆师说到化妆师最高境界是无妆是,化妆师说了这样一席话:“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其实,在读林清玄的散文时,我就有这种感觉。读他的《温一壶月光不酒》是这感觉,读《白雪少年》、《金色印象》也是这感觉,读《佛鼓》、《光之四书》、《法圆师妹》、《三生石上旧精灵》、《吾心似秋月》等诸多篇什,还是这种感觉。

林清玄不是伟大的,却是独特的。读着林清玄的散文中,真的会给人一种宁静,清凉的感觉。这,就是我喜欢读他的散文的原因吧。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八

像一笼轻纱,朦胧在无月的夜里;似一朵奇葩,静静地开在溯水的河畔;若一缕轻烟,飞舞在漫天黄沙的荒漠。

拥有这种特性的,惟水。从石缝间穿过的水系,从原野中奔来的水系,从旷谷中奔驰而来又不断前进的水系,像一朵娇莲,以她柔弱的花瓣诠释着生命的柔韧—美丽,奔放,不朽。

水系是从天上而来的,它是上帝怜悯的泪水滴落人间,敲打在青绿的磐石上,迸溅出清脆的歌谣,流淌入人们的视线里,软化了心田。

水清清白白,水质清澈,没有一点沉积,不追求外表的绚烂和斑斓,而是固守着本真,以素颜来荡涤世间的尘垢;水不拘泥于固有的形态,柔软的身子可以适应万物,孕育着谦卑的品德,包容着天地自然。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说: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德行上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澈透明。由此可见,水的柔还在于它本身的透明上。这种透明能使一切欺骗无所遁形,能使一切虚假昭然若揭。

有道说:“女子是水做的。”在苎萝村下的一条小溪里,由水系幻化出了记载史册千年的女人—西施。西施从水里而来,亦一直与水相伴。晨曦刚过,西施便在这溪涧边浣纱了。每当那薄如蝉翼的纱围绕着西施。与她一同翩翩起舞时,她的心便像这涓涓细流的水系一般,变得晶莹,柔软。这个水样的女子完全继承了水的天赋。在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年代,她用柔软的身子和纤柔的心灵,周旋于乱世之雄中,去适应一切可能出现的厄运。因为柔软,所以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也不能将她一劈两段亦不能阻止她的前进一分一毫。

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日出时,黄昏后,手捧一杯香茗,静静地嗅着茶香,当你轻起双唇,字正腔圆地流泄出“水”字时,你的声音也必定也是温柔的。

水流到哪里便柔了哪里。水系流过干涸的土地,便马上柔软了大地,使它又湿润馨香了起来;水系流过干涩的双唇,便瞬间柔软了唇角,使它又丰盈剔透了起来;水系流过花朵,便立即柔软了花瓣,使它又抬起已经蔫了的头,生机勃勃了起来。水系流到哪里,哪里便柔了。

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但这一点,我们人类远却远没有水系做得那样完美。

水的遐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的话让我思绪万千:古人对于水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啊,光阴似箭,流水无情,生命在时光的大潮里转瞬即逝。不容我们片刻停留,便挥手十余载过去了。水啊水,你能不能慢点流,让我们生命旅途中能休憩片刻。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是我对水的另一种感悟。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屡见不鲜;秦始皇朝的暴政激起人民的不满,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清朝的腐朽统治也把太平天国运动推向高潮……水的性情是如此刚正不阿,令人折服啊!

水是温柔、放荡的。在秦观的《鹊桥仙》中,我们品味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柔情,而在苏轼的《赤壁怀古》中,我们看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丽景观。在细细咀嚼水的韵味,水的豪放之余,我们心中顿生饮佩之情:水是生命之源,它主宰我们的生死,但它却不骄不躁,默默地为人类献出自己。它的奉献精神也未曾不令人折服。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又从中获得了不菲的经验:万事万物莫不是从微乎其微的量变开始,经过不断的积累、集聚,才能促成质的飞跃。我们学习也要从不断的积极开始,不厌其烦地从外界获取知识,长此以往,我们就能成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水的无私让我想到了这句哲言。“投我以木桃,披之以琼瑶”,我们要有感恩报恩之心,我们要对有恩于我们的人报以真情。当我们得到帮助时,要不忘回报给别人。

“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教诲了我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好高骛远,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我们要凭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谢绝无缘由的夸奖,回避无付出的奖赏。

……。

“叮叮叮”,远处深邃浑厚的钟声把我从遐想中唤回,此时的我获得了巨大的收获,我懂得了珍惜时光,体味到水的刚烈和温柔;我还知道做事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不断获取知识;我还明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对世界充满热爱与尊敬。

水啊水,你是一位饱读经纶的智者,你教会了我许多哲理;你是一位苦口婆心的母亲,你让我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你是一位勇于提议的诤友,让我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更加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更加愉快地挑战自我!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九

自古以来,月亮与水的意象似乎常连在一起,在名句里尤其多见。从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涌大江流”、“二十四桥明月夜”、“沧海月明珠有泪”……到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波心荡,冷月无声”,还有赋:“月处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不胜列举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都是水月相映;甚至像“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样别有含意的诗句里,月亮还是映照着水。

喜欢对着月亮浮想联翩的人,可以找来义大洛·卡尔维诺的小说《宇宙趣潭》,翻开第一章《月亮的距离》读读,里面有许多关于太初远古的月亮有趣的事情,匪夷所思。从此以后,你看月亮的感觉和联想,可能会不太一样了。

曾读到过一首俳句,读到时是英文,翻译成中文大意是:虽然是破碎了的,破碎又破碎,还是在那儿,水中的月亮。

为什么人们的情绪会受到月亮的影响?难道人类的'血液里,还流淌着远古穴居时期对月嗥的 兽 性吗?还是因为人类更早的远祖来自茫茫大水?在我听过的答案里,最富诗意的是这一则,可能正是由于人体里大部分的组成是水吧,就像海洋的潮汐受着月亮的牵引,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一片海,被月亮吸引,反射着月华的光影。

在月圆时分,浪花汹涌,一个陌生的自我,冉冉升起……

水之思散文怎么写篇十

水,是静谧的,是婉转的,是天真的,如同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好似一个小孩儿,天真纯洁。只要人瞟一眼,就被感染了,那一瞬间就会化成永恒,又经不住想看看,来饱一饱眼福。

当水声在耳边“哗哗”唱响,你似乎进入了另一个梦,它在延续着,一直伸到梦的近缘。当清波在你眼下微微泛动,你仿佛漫步到一个人间仙境,亭亭玉立的少女舒一绫红绸。

一阵清风抚过,留下淡淡自然的气息,芦苇张开了睡眼,小鱼儿过来告诉它昨夜做的好梦。叶影吹动,柳儿梳洗着秀丽的长发,摇曳着,如同一条绚丽的丝绸,闪烁着艳丽的光芒。草儿看上了水露服,那纤细的身躯,陶冶在水韵中,微笑着,向人们传达一份朝气,那鸟儿欢快地叫着,给大自然增添一份新意。远处一叶小舟划过仙境一般的绿波,人们张开双臂,感受自然的天性。两畔的景色十分秀丽,艳阳显得十分腼腆,那更觉得是人间仙境了。

啊,多么怀念那动人的.一瞬间,我的欢声笑语将化作一屡阳光,永恒在天地之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