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水之思散文(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52:54 页码:12
最新水之思散文(优质14篇)
2023-11-13 09:52:54    小编:ZTFB

每做一次总结,我们都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怎样把握时代机遇,抓住发展的关键点?在写总结时,可以从这些范文中借鉴一些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水之思散文篇一

我再一次当了乡下人。在农村工作几年了,离开城里时,同事、同学、朋友、亲戚都以别样或不理解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我的神经的那一根出了差错,作出这种非到乡下工作不可的匪夷所思的决定。所以,他们至今打我的电话或见了面直呼“乡下人”,把我原来的真名实姓省略了。

沉下来的几年,也许终日风扑尘尘,渐渐不修开了边幅,说话嗓门也大了,有时不刻意间嚷几句粗话。偶尔,在城里和他们聚个会,大杯的酒一气就干了,嘴巴嚼起来吧唧吧唧响,常引得他们中的女生偷偷捂着嘴笑。有一天,我竟觉得懒于参加这样的场合了,不是自卑,而是觉得不合时宜似的!就这样慢慢地,都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

而相对于原来的处境,我现在又觉得如鱼得水似的!和自己一样了的人在一起,身心格外放得开,没有了前后左右那些繁缛俗节的约束,该喝的喝,该吃的吃,该说的说,该笑的笑,随了风顺了水,一遛畅开去,倒也依了本性!

但我也细想过,自己究竟沾了那些乡下人的习性?除了他们以为的不合时宜,我到以为还有他们没有发觉的、更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

其一是实在,真而不苛意。做人做事,就现实,就所能,就本分;超前或不可能近期实现的,想得到,筹划得到,但做起来却得一步步的迈。二是少了妄想,多了幻想。非思非念,达不到、要求不了的,不去做非分之想,而对集中去做的事,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去争取,多些幻想就像有了催化剂,目标在前边,就像生花结果,幻想达到了这个地方,提前恣意一番,反倒更增加了一些努力去做的决心。所以,结果未必好,享受在过程!三是求达不切,着眼面前,少了些好高骛远。可能这是减少痛苦而无奈的灵丹妙药,现实的世界,诱一惑的东西大在,可望而不可及,与其临渊羡鱼终不可得,不如退而结网。

这些都是深心思的`,况且,人活着的时候,老是陷在这样的费思里,不老早入土归安才怪呢!所以,下面才是我要说的乡下的真意。

春夏秋冬的乡下,在我看来,单从景致,就够来满足或剔除城里人纷繁餍足下的那种本真野性的渴盼。从阴历二三月份始,杏樱桃梨就次第开放,秃树枝在不经意的几天里,竟然缀满了满眼的绿,一派勃勃生机。更有,望望走在路上,或劳作在田野的农人,你会领会他们的守时和虔诚,那种贴息土地、有求上苍、勤谨自身的忘我。作为同道于他们的自己,有什么理由不谦恭下一身、尽职尽责,为他们做你的能力所能去做的!你可以嘲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守旧或不开化,你也可以恼怒个别的固执或不争,但你决不能有丝毫的对他们自尊的沾污!生生息息,正是这样一大默默无闻的群类,在社会的最低层以他们的挣扎和无语,以不争的奉献供奉着那个更高于他们的阶层!置身于中,你可以唾弃荣辱,皈于本质和实在。石为石,水为水,你为你,精和神的虚妄被从根处铲除,让你像树一样直立他们身旁,风雨雷电,疫病伤灾,都是自身的外在,大口和他们喝酒,大声与他们说话,有时芥蒂也是稍纵即逝的,一早起来,还是同一太陽照身,走在同一条露水浸一润青青草的路上。

正因为有此感受,我才有了有求于他们的萌生。这也许是一种最终的皈依!所以,我才在现在的位置上有了报恩于他们的心态!曾几何时,求学生迁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光和心理空间,本就是从这片土地走出来的人,在过去的大部分的时间里竟忘了原有的本分和原生态,有句数落人的话叫“数典忘祖”,虽然严重了点,但也不失为一种警戒!

昨天有一位同学从北京打来电话,第一句就是“乡下人,怎么样?够了吗?”然后就是他怎么怎么了!真的时过境迁,他的声音让我恍惚到那个学校的他,一个素面书生,也许那样的生活本就隶属于他,何况他的才智踯躅于荒野黄土也是一种浪费!有句话叫“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组成这样的世道,堂而皇之曰都为社会计,小而言之说都为自己谋,都有容身施技之所在,大可不必天天都以俯瞰的远光扫视别人!人之为人,民之为民,官之为官,商之为商,兵之为兵,是社稷之分工,能者大谋,小者谋生,都有荣辱辛酸在,不能一宠一己褒己,而应有尊于人。如果都有一颗报恩的心,大为国家,小为个人,世界才和谐,人性才真自一由!所以,这一个电话,竟像锥一样刺了我一下!当然,不能怪他,时位移人,参照物发生了变化,他的观点也未必不对。我还是想起他那可爱的面孔,在电话里邀请他:等有空了,欢迎到我这乡下来。他一定又有事,忙不迭的应声到“一定,一定”,就挂了。

写到这里,也可以知道了我基本的主旨。我想,自己的经历很短暂,但这样的经历在人心里的非议,也许是他人的由衷,但更为惧怕的是在某些人那里成了一杆秤---衡量人孰优孰劣的标准!

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搞了一个一年一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这个节目办的好。而我最注重的还是那些感动中国的小人物,或者叫普通人,他们的平时没有什么太明亮的光线,他们的所为所言是小处的一簇火花,但折射一出的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大光华,这样的秉承是我们民族的命脉,叫脊梁也毫不为过!那位在悬崖的一抔土上聆听着读书声的老师,为初恋的承诺而联结的厮守同时变为对另一个的守护的那位苏州人或两个人,震塌下为他命舍己命在那一瞬间施救的老老小小男男一女女···他们或许都是乡下人,他们没有做出大手笔大结果有功于社稷,但他们的精神是恒长的!而且,他们的感动有时几百倍于捐助的豪资巨一物所带来的效应!

水之思散文篇二

带着一点迷茫,带着一点恍惑,凝睇着接近天边的日落。

四周的晚霞也因这一刻的温柔冲动了,不再东躲西藏,而文静优雅的像个大年夜大年夜姑娘。

她们尽情地在夕阳的余晖里,轻舒广袖,以最美的姿势装潢着属于本身的'半边天。

她们尽情地在夕阳的余晖里,轻舒广袖,以最美的姿势装潢着属于本身的半边天。

所以人生不克不及总背着压力和行囊跋涉前行,也应有时放下一切,才能无怨无悔地静享最美的时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之思散文篇三

水是山的歌喉。

它的歌有时是轻柔的,小溪潺潺缓缓,叮叮咚咚,流过草丛、花丛,穿过松林,绕过山岩,带着飘落的花瓣,带着小鸟的亲吻,带着小兽的微笑,一路欢歌而去。唱出心中的喜悦、欢乐,唱出对天地的赞美,唱出对造化的感恩。风轻轻地弹着松枝的琴弦,吹着岩穴的笙箫,为它伴奏。偶尔路过的云朵,也会情不自禁地洒下晶莹剔透的雨珠,在岩石上敲击出清脆的乐曲。

它的歌有时是雄壮的。暴雨骤至,水从山上冲锋而下。山梁、山谷、地表、地下的水一起涌出。小溪变成了大河,悬崖挂起了飞瀑。水咆哮着、奔腾着、跳跃着,虎啸狮吼,雷霆万钧。它把满腔的热情发泄出来、喷射出来。把一切的污浊、一切的阻碍,全部扫清、摧毁,只留下一个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世界。

它的歌有时是无声的。山坳间的小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蓝天、白云、青山,倒映在水中,悠然自在。无声无息,娴静恬美。无声无息中,融入了山柔柔的情意或者深深的苦闷,又或者融入了对世界的感悟、对宇宙的遐思。

水之思散文篇四

顺沿布谷声声动情的呼唤,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芒种,在五月,追随一束稠酽且耀眼的阳光,急急又忙忙地赶来了。

热爱劳作的人们开始头戴草帽,以他们所特有的匆忙节奏和愉悦心情,从村前蜿蜒曲折的田垄上赤脚走过。他们肩扛的农具,似乎刚刚经过了打磨,锡箔般闪闪发光;他们手握的希望,已经早早地绽出了新芽,正茁壮地向上生长;连那一直深思熟虑的大地,也开始被一股奇妙的季节风所鼓舞,并且在一瞬间将自南而北迅速蔓延的.葱茏绿意,装饰成一帧最耐人寻味的经典画页。

画页之外,金子般的阳光融融地照在身上,这种感觉惬意确实惬意,但我总觉得它毕竟与春天有所不同;尤其是那些辛勤耕耘挥汗如雨的人们,此刻会把身上多余的衣服一件一件地脱下去,最后只剩下一件单薄的背心;有的甚至干脆裸露出上身,用古铜色的脊梁,向浩渺的天空展示着劳动者力的刚劲和美的粗犷。

额上豆大的汗珠滴下来了,掌中厚厚的老茧亮起来了,那双手紧握的铁锄似乎也显得更加沉重了。但是生活永远不会欺骗勤勉的人,芒种也在时时刻刻敦促着我们:应该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设计出一幅隽永悠远的图景!

我要在自家的庭院里,不,确切地说是在心灵的家园中,种上几株傲然的向日葵,让这永不陨落的太阳自始至终都挺直高贵的腰杆,站成浮云不能遮望眼的形象;让它不怕风吹雨打的凛然风度,去忠诚地回报大地无私的给予和真挚的厚爱。我还想在精神的园圃里栽上几架茂密的葡萄,让它长长的藤条沿着我目光的方向,去敏感地触及灵魂的律动和生活的博大精深;让它青青的果实悬挂在我生命的上空,去浪漫地诱惑彼此最初的怀想和最后的惆怅。

趁着天气还不是十分炎热,趁着我们还比较年轻,赶紧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下一份心愿吧,到时你会突然顿悟:即使只有一点小小的收获,我也并没有枉费平凡的一生!

水之思散文篇五

要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我是不会愿意在湖心里闹腾的。

国庆长假只剩下最后两天了。前几天以应酬的名义或主动或被动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了,眼看着就要上班,我忽然对自己发狠般地说道: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出去走走!

家住市区,郊区原本就有很多可去之处,比如一些景点什么的,都是在徒步的范围之内。但这次我想去的是命名我们的城市的湖——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至少要到岸边走走,呼吸一下夹杂着大量水汽的空气,兴许能净化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孩子兴趣不高,他倒是更愿意和他的那些同学窝在自己的房间里摆弄一些卡片什么的,如果再能上上网打打游戏那就最好了。这是一代孩子的共同喜好,总是在最应该贴近大自然的时候疏远着自然,我们也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来做多大的改变,看来只能等他们长大的时候再来补课。

补课是一个多么普遍的现象啊!我想把他拉出来就是想让他以后能少补点。

打了一个车,让驾驶员在途中就停下,这样可以确保自己能多走个把小时。我们就在环湖大道上步行,右边是葱郁的树木,左边就是宽阔的湖水。在我们下车的地段湖面还不算宽,一眼就能看到对面的村镇。不过总是因为水的好处,我们领略了微风、也触碰了水汽,而随意走动的步伐更是感觉到了散漫的惬意。

湖面越来越宽,终于见不到对岸了。诸多行人从身边悄然而过:有的是驾车观光的,有的是骑车锻炼的,还有的是正儿八经旅游的。大家相安无事,不停的是各种手机拍照留下的“咔、咔”声响,只是不知道是想把湖水带回家,还是想把自己丢在湖水里,都是有些挽留的意味。

我和妻子任意地走着,孩子却像个兔子似的,眼睛只有前方。他跑一截停一会,停一会跑一截,始终把我们丢在他的身后。终于没地可去了,我们还是变成了三人同行。

这个地方我和孩子来过几次,那几个固定的景点也是了然于心。我们此行的目的也不是想看什么,只是纯粹为了走走而已,所以连拍照都省略了。那些人造的景点全中国都是差不多,无非是建几个亭子,树几个雕塑,安排点绿化,再来点名人的印记,设想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得益彰,结果难免流俗,剩下的就是攒动的人头了。到了中间地带(或者说是景点集中地带),岸边延伸到湖里修建着曲曲折折的回廊,尽头离岸边应该有四五十米的样子了。我喜欢逗留在那儿,水里的波浪撞击着回廊,走在上面时脚下的木板路面始终在向后移动,让人产生漂流的感觉。四周的湖水苍苍茫茫的,烟波浩渺,置身其间,心境平和,几近物我两忘。

我想我是喜欢水的。可能是幼时门口的水塘或山脚下的泉眼在心中的记忆太过深刻,也有可能是池塘里的荷香或者地下的嫩藕至今回味悠长。而有了所谓思想之后,对水的认同感更多的恐怕还是它的博大能反复提醒着自己的渺小,它的伦常能解析着生命的自然流动。

上善若水,恐怕绝非仅仅说的是某种品行,那样理解的话就太过狭隘了。

夹杂着水汽的微风厮磨着我如同枯树皮一样的脸颊,我竟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润之感。

湖面上几艘快艇乘风破浪,碎玉般的水珠在空中不断地画着各种图案。孩子对快艇来了兴趣,我不太想上去,我不习惯那种速度,但是他坚持,于是也就穿起了救生衣坐上了快艇。快艇上左右各有四个人,看来都有些紧张和兴奋,我也有刹那的惧怕,毕竟我不识水性,毕竟我不知道我面对四周没有边际的水会有什么样的心里体验。

孩子开始有点不屑了,坐上小艇他就开始尖叫。发动机一响,快艇斜斜地射出。感觉只是用船身的一半在行驶,另外半个几乎悬空,就像那些比赛的摩托。我起先不明白好端端地勇往直前多好啊,后来大约知道了是物理学上的缘故,原来车子在地上船在水里道理都是一样的。小艇越来越快,那个驾驶员躬身站在船头,继续加大着速度,船身左倾右倾的频率加快了,船身刺出的浪花从船头两边分开,我们伸手去接住水花的时候,遭遇的总是重重的一击。

岸离我们越来越远,身后的水流提醒着我们前行的速度,很奇怪的是经过起初的紧张之后,我竟然非常的平静。那左倾右倾的船身,那两侧跳跃的水花,那乘客的尖叫竟然和我隔膜起来,我像在完成任务似的任由快艇调度着我,思绪在一片迷蒙当中不知道飞到了哪儿。

恍惚之间,几个画面挤进了我的脑海……。

第一个画面是一辆行进当中的大巴,我巧遇一个同事,我们一道参加个活动。他比我细心,扔给我一瓶纯净水。汽车经过一个个几乎雷同的村庄,到处是成熟的金黄色,他和我聊起了自己幼时的农村。那应该是一个闭塞的乡村,所有的收成全靠大面积的稻田,然而平原地带蓄水能力很差,全村上千亩田就指望着村中的一个水库,一到夏季,人们的眼睛全部盯着水库。缺水灌溉是正常的,抢水是每年必须的功课。“经常为了抢水弄得缺胳膊少腿的”,这是他的原话,说得很平静,大约是经过太多的缘故,但神情很凝重,似乎在说的同时,他自己也被带回到了当年的情景。

他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二句话,难怪以前人们为了求雨,祭祀自己的孩子,那也是不得已的,后面是一阵叹息。那一路我们的话不多,似乎都在思忖着自己的家乡,回忆着过去,忧虑着未来。

第二个画面是一路的火把,这是巢湖岸边的渔民告诉我的。别看这不起眼的巢湖,也有几百里的.水域,一般普通的渔船行在里面也只是一粒黄豆的大小。湖上常有风暴,起风的时候,渔船只能随风漂流,在茫茫水汽当中找不着回家的路途。那时岸边站满了焦灼的家人,于是人人来到岸边,举起火把,意图是让湖心里的人能够看到岸在哪儿,亲人在哪儿。有时雾气过大,那就烧岸边的草垛,直到映红了半边的天空,才能迎来家人的平安归来。

我忽然想起了妈祖,不在水边生活的人大约是体会不到渔民对妈祖的崇敬之情的。然而妈祖毕竟不是神仙,所以,湖水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鱼类,似乎有时又非常残忍地祭祀着渔民。

人类的栖息与传承总是在一种大体平稳却又不乏苦难与波折中延续着,就像这茫茫的湖水,包容着一切,虽逝者如斯,却源源不绝。

大约是从湖心绕了一圈,七八分钟的样子,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又可以看到岸边的青山和如织的人群了。我伸手插入湖里,汩汩的湖水从指间穿过,冰凉,并缓缓浸入心脾!

走下快艇,孩子还在兴奋着,我也从恍惚当中走了出来,踏上了木板路面,觉得地面很厚实。

回望刚刚相交的湖面,依然是梯田般的水纹,发出优美的韵律,很美!

回家之后,我和一朋友聊天,我告诉他我在算起来还算惊险的快艇上的时候,居然一点不觉得刺激,反倒走神了,这是什么缘故。她说,我可能老了,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心态老了!

她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不过老了就老了,心态也罢身体也罢!又何必强行扭转呢?

何必总想着征服与改变,开开心心地顺应与接受不是挺好吗?

就像这一洼湖水,我们能改变多少,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认识。

于是,我暂时忘却了湖水的凶险与往昔的画面,给这个段子起了一个似乎有点诗意的名字——水韵!

水之思散文篇六

乡村旁有条小溪,弯弯的,清清的,绕着村庄四季不息。春天来了,溪边盛开小小的野花。引得蜂飞蝶舞。小溪的源头我是不清楚了,因为小溪很长很长,每到雨季,小溪面便会宽广起来,一阵微风吹过,波光粼粼。儿时,在溪边常看到村妇涴洗的身影。那时的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望着溪水,独自倾听溪水流动的声音。我总会出神地望着,想着,在想些什么,我已说不清了,大概总有一些借助那水波光而使童稚的心灵有所感悟的东西吧。因为水本可爱。

稍长,知道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不免感念圣人的高明。见过比家乡小溪更气派的多的大河,面对浑浊的流水,思绪常常被打乱,仿佛被拉去了很远。但儿时在溪畔与水心交神会的感觉却很难再现。家乡小溪的水早已被世俗之物所搅和,我便没有在体验过了那种感觉,在家乡或远去,都不曾有过。幸好我桌前常有书,我发现了许多有关水的佳话你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白这夸张的比喻体现了他观庐山瀑布的奇伟感受。你再看:魏武观海遗偏,东坡赤壁作赋,曹超东观沧海……这是何等兴致淋漓!人心灵对水的感受,或水对人的启示,常常是天时地利人和。

水不同,人相异。每个人观异水得异感。大多古人将沉重的人生感慨寄予它。流水有情,这情属于生命,属于用心去体味人生和历史的人。但诗人也好,英雄也罢,“千古风流人物”终为滚滚江水淘尽,留下的唯有这些与水神交的结晶。水,流水,包含了多少难言的会心与默契。

水之思散文篇七

在离开故乡的许多年后,我一路沧桑地又回到了她的身旁。我寻遍那里的角角落落,却再也没能找到她的身影。

我的故乡丢失了,丢失在我的记忆中。。。。。。

那座曾经给我带来无限欢乐的小山坡不见了,替代它的是几幢楼房。

那条河也瘦得不能再瘦,上游修建了水库。河滩上不见了孩子们赤条条嘻水的身影,布满了挖沙时留下的深坑。

曾经让我放飞无数梦想的学校呢?白杨树不见了,也消失了朗朗的读书声。红砖围墙圈起来的,是一个猪场。。。。。。

这还是我的故乡?

故乡!

是什么抹去了你的容颜?

我到哪里去听晚风走过草尖儿的脚步声?

我到哪里去闻一河的瓜香、鱼香?

我到哪里去看白杨树上那一只只眼睛和那童话般的金黄?

你能告诉我吗?

我的故乡!

我曾经养过一只小狗儿,有一天它突然病了。不吃不喝,趴着不动,我急得直哭。奶奶默默把小狗儿抱到菜园,放到黄瓜架下,对我说:不哭,一会儿它就找你玩儿了。

果然,不到黄昏,小狗儿真的'出来了!我把它抱在怀里,它就用小舌头舔我的脸,我高兴得哭了,问奶奶:小狗儿怎么就好了?奶奶说:地气灵着呢。

是呀,地气灵呀!

看着在钢筋水泥间奔跑嘻戏的孩子们,我迷茫了:

那里有我吗?

不,不会有我。

但那里一定有我!

故乡,你已离我远去,我背起行囊又该去向何方?我可以忘记旅途中所有的沧桑,行囊中却装满了忧伤。

我的记忆。我的故乡。。。。。。

水之思散文篇八

像一笼轻纱,朦胧在无月的夜里;似一朵奇葩,静静地开在溯水的河畔;若一缕轻烟,飞舞在漫天黄沙的荒漠。

拥有这种特性的,惟水。从石缝间穿过的水系,从原野中奔来的水系,从旷谷中奔驰而来又不断前进的水系,像一朵娇莲,以她柔弱的花瓣诠释着生命的柔韧—美丽,奔放,不朽。

水系是从天上而来的,它是上帝怜悯的泪水滴落人间,敲打在青绿的磐石上,迸溅出清脆的歌谣,流淌入人们的视线里,软化了心田。

水清清白白,水质清澈,没有一点沉积,不追求外表的绚烂和斑斓,而是固守着本真,以素颜来荡涤世间的尘垢;水不拘泥于固有的形态,柔软的身子可以适应万物,孕育着谦卑的品德,包容着天地自然。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说: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德行上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澈透明。由此可见,水的柔还在于它本身的透明上。这种透明能使一切欺骗无所遁形,能使一切虚假昭然若揭。

有道说:“女子是水做的。”在苎萝村下的一条小溪里,由水系幻化出了记载史册千年的女人—西施。西施从水里而来,亦一直与水相伴。晨曦刚过,西施便在这溪涧边浣纱了。每当那薄如蝉翼的纱围绕着西施。与她一同翩翩起舞时,她的心便像这涓涓细流的水系一般,变得晶莹,柔软。这个水样的女子完全继承了水的天赋。在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年代,她用柔软的身子和纤柔的心灵,周旋于乱世之雄中,去适应一切可能出现的厄运。因为柔软,所以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也不能将她一劈两段亦不能阻止她的前进一分一毫。

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日出时,黄昏后,手捧一杯香茗,静静地嗅着茶香,当你轻起双唇,字正腔圆地流泄出“水”字时,你的声音也必定也是温柔的。

水流到哪里便柔了哪里。水系流过干涸的土地,便马上柔软了大地,使它又湿润馨香了起来;水系流过干涩的双唇,便瞬间柔软了唇角,使它又丰盈剔透了起来;水系流过花朵,便立即柔软了花瓣,使它又抬起已经蔫了的头,生机勃勃了起来。水系流到哪里,哪里便柔了。

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但这一点,我们人类远却远没有水系做得那样完美。

水的遐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的话让我思绪万千:古人对于水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啊,光阴似箭,流水无情,生命在时光的大潮里转瞬即逝。不容我们片刻停留,便挥手十余载过去了。水啊水,你能不能慢点流,让我们生命旅途中能休憩片刻。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是我对水的另一种感悟。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屡见不鲜;秦始皇朝的暴政激起人民的不满,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清朝的腐朽统治也把太平天国运动推向高潮……水的性情是如此刚正不阿,令人折服啊!

水是温柔、放荡的。在秦观的《鹊桥仙》中,我们品味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柔情,而在苏轼的《赤壁怀古》中,我们看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丽景观。在细细咀嚼水的韵味,水的豪放之余,我们心中顿生饮佩之情:水是生命之源,它主宰我们的生死,但它却不骄不躁,默默地为人类献出自己。它的奉献精神也未曾不令人折服。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又从中获得了不菲的经验:万事万物莫不是从微乎其微的量变开始,经过不断的积累、集聚,才能促成质的飞跃。我们学习也要从不断的积极开始,不厌其烦地从外界获取知识,长此以往,我们就能成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水的无私让我想到了这句哲言。“投我以木桃,披之以琼瑶”,我们要有感恩报恩之心,我们要对有恩于我们的人报以真情。当我们得到帮助时,要不忘回报给别人。

“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教诲了我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好高骛远,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我们要凭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谢绝无缘由的夸奖,回避无付出的奖赏。

……。

“叮叮叮”,远处深邃浑厚的钟声把我从遐想中唤回,此时的我获得了巨大的收获,我懂得了珍惜时光,体味到水的刚烈和温柔;我还知道做事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不断获取知识;我还明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对世界充满热爱与尊敬。

水啊水,你是一位饱读经纶的智者,你教会了我许多哲理;你是一位苦口婆心的母亲,你让我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你是一位勇于提议的诤友,让我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更加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更加愉快地挑战自我!

水之思散文篇九

此刻,我正坐在湖畔,不时抬起头望望眼前这片水,思索全然被水淹没。想起“上善若水”,想起“大江东去浪淘尽”。水的多情、水的深思、水的淡泊,无不感化着我,仿佛进入梦里,鱼是我,水是梦。

感情的变换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的,我不曾想过吃过饭会来到这个地方,在这片水的旁边又感到了怎样的卑微,又发生了怎样的情感更迭。水的灵动,水的变化,勾勒出了怎样自然而又无比美妙的图景。真是无法言说,已被深深折服的我忍不住也想像屈原一样投进这水中。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由爱生恨,而我只是纯粹的喜爱。

从我的小屋出来,便来到了水边。有点倦了,想给自己放个假,但又不能远走也不会高飞,一个小湖便是最精彩不过的`去处了。湖边总会有杨柳,杨柳地摆动,水的变化莫测,尤是让人兴奋不已。柳和水是最配的,就像鱼和水。并不只是鱼失了水会死,水失了鱼好像也失落了灵动,缺少了些许美感。柳生于陆地,柳条却占领了空中,而鱼占了水中、水养了鱼,实在是美妙不过了。

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感觉到孤独,继而就是内心里深深的害怕。本来就是了然一身,却害怕极了失去。水让我感觉充实而不再寂寞,在水边感觉情感极需要表达而且丰富不能穷尽。这眼前美好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从来不喜欢有人打破于我来说这样难得的宁静,来到我的世界里。眼睛所不能穷尽的所有这一切都仿佛是像画里一样,美到极致、楚楚动人,这画里有人有水有我的情怀。

水里的天空是梵高印象里的世界,美轮美奂、奇妙不已。而我坐在画卷里,占了画的篇幅。湖那边的假山肆意地堆砌,倒影在湖里,便是一幅谢灵运的山水图。在柳树更往里的地方便有一个突兀的小山包,那里是我想象的孝庄太后出生地科尔沁大草原。我坐在历史里,又仿佛坐在整个世界里,没有多少言语,所有的一切仅凭此心感悟。

我仿佛是忽视了小鸟的叫声,它们趁着一阵风吹来,把它们的叫声揉碎掺杂在风里,对我发出了抗议。赶紧又重新调整了坐姿,把他们也写进大自然的哲思之中。想是我错啦,它们亦是大自然的图景,它们的叫声亦是大自然地呐喊。循着声音远远望去,看不清,把眼镜又向上稍扶了扶,把视线调整到镜片最厚的视角,一下子看了个清楚。一个小家伙摇头晃脑又仿佛撕心裂肺,在最高的枝头呐喊着,声音里没有一丝狂躁,写满了自在与喜悦。

在我眼前还有一对母子,拿着渔网,带着欲望,来到我们学校里来捞鱼。一大一小肆无忌惮,或者根本就是旁若无人,他们好像无视我的存在,我就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把举手投足也一一记录,写进我的文章里。在这样的图画里,这个母亲显得比一个孩子更喜悦更认真,仿佛贪玩的不是孩子而是母亲。我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在写他们的故事。

人对于自由的向往不亚于鱼对于水的渴望,而我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鱼,而对于此一人生不能自由感到失望。我不能做到肆无忌惮,因为有所顾忌;不能做到自由自在,因为有所约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我是一个人。眼前这个图画实在是精彩极了,又添进了一对母子,两个小孩终于成就了气候,活跃的太多了。两个母亲也偶有交流,都是关于孩子的事情。

方才来时时间还尚早,现在鸟儿的歌唱已经渐渐稀疏了,还有些忍不住驻足的人还留存在图景之中。现时世界里的人们仿佛更懂得了生活的乐趣,已不再吝惜时间去放松与锻炼。我一直安安静静地坐在这儿,可又深处于这世界的变化之中。有一家三口一起来的,有奶奶或者爷爷带着孙子孙女,有妈妈或者是爸爸带着孩子来的。我是自己来的。

夜静静袭来,我也要离开了……。

水之思散文篇十

自荳蔻年华始,对水之湄或泳池总患着惊惧。勿论亲友强拉或细劝,皆不肯就范;其实心里多么渴望能够捉摸河中小鱼海藻螺壳等等,尤其羡慕彩色泳装嬉水的美人儿。可惜、每次海滩之旅,仅独自徘徊漫步,嬉弄幼白的沙粒,呼吸清新带盐味海风。及渴望嬉水人群中将会有厕身其内的自己,纵使置于无限诱引,却闯不出心魔作祟,难以跨越久筑的.心墙。

大家认为我是经历怒海余生,对变幻无常浪涛,浮沉难料那段日子,烙下了终身惊怯痕迹。甚至永世忌水,「欺山别欺水」此语诸君定耳熟能详了。

好吧!让藏匿数十春秋的秘密,正好供读者一笑……………

那年正月初三,一群中学生组织郊外划船,两木艇载着青春男一女的欢一悦声;穿插于间植通心菜河塘,混合男一女歌音划破长空,让栖息田田莲叶间的数只水鸟惊飞了。

朵朵粉一白清莲仰首接迎,含羞之态为花容添色,翠玉莲蓬镶着饱满果实,恣意拂打船沿,挑一动少年们顺手采摘。忘忧一群荡漾青春点滴笑语,也难禁前仰后仆欢呼推撞;急剧摇动艇身,会引来女生们胆怯高叫,自然又轰起男生更响亮笑声了。

迂回于曲尺水径,句钟租贷时间迅速已届,纷纷弃艇登岸。摇撼不停的船身,使完全不懂游泳的我极度害怕;最后与艇齐齐翻转,各位可想象当时下沉的惊呼和着咕噜咕噜吞水声的狼狈相。说时迟那时快,立则上映一幕英雄救美,黄姓男生勇敢地跳进水中,紧紧拉着我一同沉落。岸上的慌乱呼救声,离我渐远声波又渐弱,剎那我的神智陷入空白。救醒时看见全身湿瀌瀌的英雄,原来他也未谙水性,他就是我选择随伴今生的外子。

十多年前因工伤留下后患,药油药膏试用数月,仍未见效,只好求物理治疗。医师数番提议,最好用水力治疗之法,而且要持恒才见效。我立刻摇首反对,乖乖不得了呀!本人已闻水色变啦!

疼痛常会在寒冬更甚,尤其冬雨可恶地纠缠,与好友黄敏斐谈及痛患,一向古道热肠的她,即组成四大美人嬉水一团一,邀约闺中密友陈世恺夫人,郑毅中夫人等,实行每周一次泡水之约。互相督促鼓励,祈盼假以时日,四大迟暮美人,会体康强健、心境青春。

每次换上泳衣,在池里行来又行去,划手又踢腿,虽然没能像游太太般美人鱼泳姿,偶然浮移几步,是足令同伴鼓掌了。就算只懂御水徘徊,也很享受当「巡场林」。

现在已破除心障,浮走在充满消毒一药味碧水浅池中,于是越来越喜欢嬉泳在碧水中。除了周日四大美人之约外,每周二周四大清早更和亲家娘韩淑娟女士,齐齐前往泳池作水疗运动。和水结缘开始后,竟热衷祈待每周泡泳之约原来缘的魔力让人无法拒抗。

水之思散文篇十一

如果不顾及身体健康,或者身体在受到灵魂欺侮的时候,不作任何反抗,人是乐意让任性的灵魂不可一世的张扬、霸道下去,并且毫无道理可言。

假设归假设,灵魂可没有这么幸运,身体是她的囚牢。她再欢愉、歌舞、幸福,身体也有让她停歇、遏制她无休止任性的时候。

我身体的困顿,我颈椎的僵直,我眼睛的干涩,我一动不动的身体在和时间的对抗中显出不堪一击的虚弱时,灵魂是多么的可怜。

我将不会再是我,我会变成另一个有机体。这样想来,灵魂太可怜,她永远受到身体的限制。

我有时候觉得,我的整个头脑变成一张大嘴,在吞吐宇宙的一切,可我的胃消化不动,我就感到一种不适和恶心。不知是身体在折磨灵魂,还是灵魂在折磨身体。他们在相互折磨。

灵魂在激荡的时候,身体在承受着困苦,再进行着透支。当身体有了病变时,灵魂最先受折磨。我虽然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我痛苦时我首先想到向上帝倾诉。

但上帝又是怎样一个对象呢?他可能是一个靶子、是一个聆听者、是一个虚无者、是朋友、是隐身者、是一个偶像、是隔着时空与我遥遥相对的另外一个灵魂;他不会嘲笑我、不会违拗我的意志、不会有邪乱内容的眼神,所以我愿意向这样一个仁慈者说我内心的一切。

灵魂究竟是什么?

我自己认为,人的灵魂是制造欢乐的作坊;是生产委屈的工厂;是加工不幸的车间;是贩卖虚伪的摊点;是酿造爱情的密室;是繁衍仇恨的暗窖;是修炼高尚的禅堂;是转化善恶的驿站;是收藏情感的空间!她能制造出各种惊人的武器、她藏有各式武功的`秘籍,把这种武器和武功罗列一下,就知道灵魂多么厉害。

她愤怒、悲哀、惊惧时,会迅速出具恼羞成怒、黯然伤神、惊魂未定、怒发冲冠的各式武功,对付迎面袭来的暗器。

她感觉到被疼爱、被关心、被爱恋、被体恤时,灵魂还生发爱慕、崇敬、依依不舍的情愫,这种生化物质能唤醒灵魂潜藏的睡眠。

当受到来自其他灵魂暗流的袭击时,灵魂会勇敢的掏出坚韧、锋利的匕首维护这一袭神圣不可亵渎的领地。

总之,灵魂里完备储存着各式各样的生化物质,当灵魂与灵魂的战争一经爆发,那与环境、时间、空间、文化、成长、岁月聚集碰撞化合的一切,变成了人类无法把握的东西。

灵魂裹在胸腔里,可我觉得她时常游走在天灵盖上。它一半白,一半黑;一半明亮,一半阴暗;一半光滑,一半毛涩;一半是水,一半是血;因此人在高尚的时候,不要忽视了他的卑鄙;人在纯洁的时候,不要忽视他的龌龊;人在温和的时候,不要忽视他的蛮横;人在忠厚的时候,不要忽视他的虚伪;人在爱的时候,不要忽视了恨;因为灵魂有这样的特质,所以人类才特别复杂。

灵魂是否能够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白不黑,不咸不淡?这样的中庸地带有吗?我没有。别人有没有,我不得而知!

水之思散文篇十二

水,透明无形。隐于山野,为溪;憩于谷底,为湖;过于闹市,为河;横于疆界,为海。或清澈、或幽深、或坚韧、或广博,谓之水格。

水,变化多态。化雨,泽润万物,洗涤自然;化雪,宇宙飞花,装饰人间;化雾,朦胧迷漫,如梦似幻;化冰,清寒洁雅,透视生命。

水,含韵。君可见“一道线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阳光之下,闪闪如金;君可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月晕之中,熠熠生辉。

水,有魂。在乎豪杰之对酒当歌,贤士之对月独酌;在乎恋人之泪湿红笺,异客之泪洒衣襟;在乎英雄之血染沙场,壮士之赤血丹心。它是沉睡于青草尖上的精灵,是有情人眼中的.涟漪之光。

智者乐水,乐其懂得依势而行。众人皆喜攀登,卓然于世者,孤独寂寞,“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水宁往下流,百川到海,集所大成,有囊括寰宇的气度。

善者若水,若水不择贫富,不挑城乡,弥补田地的伤痕,抚慰花草的枯容,怜悯游鱼的无助。能涤妄,可疗伤,无色无味,有情有意。

水不染人,给人外在的干净;水不累人,给人内心的圣洁。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更应如水。如水般有动有静,有韵有魂,蕴于无形与有形之间,体恩万物,逸在天地。

水之思,生命之思,人格之思,灵魂之思也。

水之思散文篇十三

斑马线的诞生与意大利有关,那个都市叫庞贝。可以想象古罗马时代的都市正是一派盛境,人来车往全在混行中。人可以随意走在马路的任何一个方位,任意穿行马路而马拉车却不得不在人群里吆喝缓行。

看过古老的影片,这种人与车与牲灵混行的拥挤,让人看到都市的繁嚣和纷乱。也很难理解人类生活居住的早期环境会是那般的拥扰不堪。人类缺少自己的秩序。

也就是这个时代,也就出了时代的智慧者。他们把人行道加高,把人与马与车分离,又在马路口横砌出一块块凸出的石头,马车可以穿行,人却踩着石块往过跳,这便出现了“跳石”时期,诞生了人类交通文明史上的第一道风景线。

人类的发展是极速的,这种速度让马车变成了汽车。有汽车的都市就更是混乱不堪,这个都市在英国的伦敦。十九世纪中期,又有智者经多次试验,在马路上画出横格状的线条。跳石时代一去不返,斑马线的历史无限延续,成为全球人类城市交通的标准秩序。人类是在发展中寻找自己的规范。

这种规范让都市有了新秩序,人与车的冲撞限定在各自的范围里。你行车,我走路,江水不犯河水,各自不应相撞。但是,在人类的思维中总有某种东西难以抑制,那便是“冒险”。人类靠冒险精神在征服世界,在发展自认为的突破,有时就有“人定胜天”的幻想,有时这种幻想真就变成了现实,冒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这是一种人类进步的动力,放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层面上,便显示出人类智慧的伟大。可偏偏普通的人们,是常常将这种精神用于生活中的变通。

不同的国度,精神层面不同,落在生活中的认识点就有区别。看似不经眼的斑马线,就有不尽相同的故事。去过美国的人说,那里人就不怕车,车见了人早早就停住,人过车才走。去过日本、韩国的人说,那里同样是人不怕车。去了台湾,尽管路上车水马龙,车速很快,一旦斑马线上有人,那车一定是开到人处,立即停下。这么看,车让人的礼貌是个普遍现象。

然而这种礼貌在我们的国度之中,显得是那么的淡薄,那么的不平衡。这块土地幅员辽阔,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东西南北中的地理环境差异巨大,人文思想乃至人的精神层面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对都市中斑马线的理解不尽相同。

去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几座大都市,能感受到斑马线的威力,车与人对斑马线乃至红绿灯的警戒认识是鲜明的,也就有着明确的自律。然而在进入内陆的北方城市,自律性便逐渐淡薄,人们蜂拥而过斑马线的行为已成习惯。车不让人的举动,让斑马线失去威力,特别是进入中小市镇,车辆随意穿行,人群横穿马路处处皆是。似乎我们的时代距古罗马和伦敦时期不远,这种时空穿梭的时段中好像存在着断带,我们究竟处在什么位置!以至于我们的行为成为“中国特色”。弄的从国外旅游回来的国人,在这种差异里疑惑不解,萌生出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奇怪念头。

曾记得九十年代初,我去了香港,香港还未回归。那里的道路复杂,网状结构,车辆繁多的令人目不暇接,且车速极快。夜里观景,由山上看去,车灯如流,似黄的红的流水,在高速旋转,这种速度让当时的我很吃惊。在这座高速运动的城市中,我该怎么去适应呢!每每走入街头,便有一种紧迫感,也必然遇到红绿灯,走上斑马线,而对待斑马线的态度,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

常常看到斑马线上红灯亮着,车却没有一辆,就有人踏上马路穿越而过,后面居然就跟上了一群人,叽叽喳喳地嚷着。道边仍有站着不动的人,那一定是港人,他们在等待绿灯。而闯红灯者均为大陆的旅游者,他们的闯入,使得过来的车辆远远地停下,执行着车让人的礼节。

对这种冒险的举动,印象就极深。我随港人同步,可我的.同伴们就笑我,说:“没有车呀!你傻站那里做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我被说傻了,思绪混乱起来。我们的世界与眼前的世界为什么这般不同,这个差异究竟在哪?过后的所有行为,我便在同伴与港人之间选择,有时违规,有时就遵守,总在是与非之间徘徊不定。

我相信遵规是对的,可一旦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里,这种信念就时时被推翻,被一种逆反的潮流所否定。我经常会看到,人们总是三五成群的拥过斑马线,而此刻亮着红灯。也时常感受到汽车冲过斑马线带来的那股威力,使得站在斑马线上的弱者胆战心惊,不知所从。

接踵而来的汽车,不是闪灯就是鸣笛。这种人与车,实际是人与人的某种较量几乎天天、时时、刻刻地发生着。在这样的较量中,谁究竟是获胜者!车要冲过去,因为是绿灯行,车上人就丢出一句话:“你是活腻了!”地上人惊出一身汗,气的骂道:“妈的!急着寻死去呀!”。这种较量以至于语言的冲撞,使得斑马线形同虚设,而人与人间的磕碰才是真实的存在,这里不包括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

我曾目睹一位颤巍巍的老者,站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一二十分钟不敢挪步,看着有那么一段空档,刚刚抬脚,一辆车又急驰而来,呼啸而过,那股风能将老者掀翻。老者的眼睛都不敢眨,直直地瞅着左前方,心里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是一位好心的姑娘,扶着老者边挥手边挪步,这才让车中人表现出良心的亮点,停了下来,老者被护送出斑马线。

还见到一位父亲领着孩子,站在斑马线上迟疑不决,父亲要过,孩子却往后退,迟疑间,车辆呼呼地冲过数辆。孩子便问:“爸爸!这里的汽车为什么不停呢!”父亲说:“这不是国外,是在中国。”“汽车不一样吗?”孩子追问着。“是不一样!”父亲随口一说。估计这对父子久居国外,在孩子的意识中汽车应该让人,可眼前的状况会让孩子的意识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影响孩子幼小心灵,改变他今后的行为。这种看似微弱的冲击,常常会留疤痕,会污染人性,降低素质。

于是想到人的素养和素养有关的文化,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始终把仁、义、礼、智、信做为这个民族应有的体质和风貌,并世代相传,继承发展。使它成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不同的民族特色。然而国人面临的传统与现实与世界其它民族的差异,却令人无法面对自己而自圆其说,人们总是带着这样的疑惑缓慢前行。

突然,在一段时间里,在城市的各个道路间,在斑马线的前侧,出现了几个大字“车让人”,这种醒目的方块字在向人们提示:在车辆与行人的关系中,车辆应当礼让在先。这样的提示在国外已成为人的习惯行为,而我们还仅仅是提示中。

一段时日过去,三个字并未引起人的注意,车速依旧,行人还是胆战心惊,提示的作用一日比一日淡薄。车上人几乎熟视无睹,车让人的念法完全可以理解为“人让车”,这也是旧时期汉字的书写顺序。中国的文字真可以做游戏去玩,而中国的许多事情也常常如游戏般让人捉摸不定,虎头蛇尾似乎是处理问题的常用手法。

正当人们已将那三个字列为视而不见时,媒体忽然就发布了一道禁令:车让人列入交通法规,扣三分并处罚百元钞票。禁令发布,震动四方,交管部门连续严查,全城哗然,古城人开始注目。

注目之中,人们发现汽车在减速,特别是碰到斑马线时,车速几乎为零。零速度意味着人可以放心通过,也意味着某种东西在慢慢产生。这种东西叫它敬畏最为妥贴,敬畏什么?敬畏法律,敬畏生命。

在这个世界中,最值得敬畏的莫过于生命了。因为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也只有一次。一棵树死了,形象从此消失;一个狗儿去了,留下的只是可爱的印象;一个人的过世,就再也见不到,让活着的人无限哀思。哀思的本身便是一种敬畏,它既有严肃,又有慎思,思考生命中那些最珍贵的东西,让人懂得该珍惜什么!尊重什么!

敬畏之思并非生来具有,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传统下人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古时就有:“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说,而当今社会则需要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事业,对生命和法律的敬畏,就让我想到了斑马线。

有人做过一种试验,将一条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进同一池子,用透明钢化玻璃将它们隔开。鲨鱼每次想捕食时都会碰壁,久之,将钢化玻璃取掉,鲨鱼也不再会去捕食了。这个试验告诉人们,习惯可以改变,改变习惯需要限制。对人来说就需要行为的边界意识,形成法规界限与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不敢越雷池半步”。

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从无視斑马线到零速度的改变,无疑是一种跨越。做为有车族的我,人在车上,零速度在斑马线前,而站在斑马线上的人们仍迟疑不决,怯生生地望着我不敢举步。我笑了,挥手示意,人们才释然而行。这个过程很有故事感,当某种事物发生变化时,人与人的心在触碰,会产生火花,溅出许多闪闪发光的东西,那里有尊敬、释然、愉悦、安全以至于快乐!这是敬畏之后的感受,是尊规守法中的和谐。

当我们的都市向着高度文明的方向发展时,我便有了一种自豪,无论我是在车上还是在地上,始终记住:在我们任何的行为里,都有着一道钢化玻璃。鲨鱼怕碰壁,人类有敬畏。因为人类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

6西安。

水之思散文篇十四

水之美,不像松柏之苍劲,花草之妩媚。它时而磅礴,时而清新,时而凶猛,时而平静……瞧,它就像一面多棱镜:在大海里,它凶猛得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在小溪里,它哗哗的流水声似清脆的歌声清新无比;在湖泊里,它安安静静,宛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仰面平躺;在瀑布中,它勇敢而壮观,像一个激流勇进的青少年,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水之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凡无奇。从小河到大江,从溪流到大海,从地上水到地下水,从自然水到自来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亦为我们平凡的生活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譬如水乡周庄,出门见水,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恬静优雅的水墨画。乘上小舟,放眼望去是潺潺流水,随手拈来也是清凉之水。水,成了水乡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水之美、水之凡、水之品此三者可谓水之韵。水之美,用眼可发现;水之凡,用眼亦可发现;而水之品,则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水之韵,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一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