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2:53:42 页码:14
最新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通用9篇)
2023-11-24 02:53:42    小编:ZTFB

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和调整。教案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要重视教案的编写。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一

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通过鲜明的图画入手,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主动探求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后由图入文,图文结合,不断理解文字传达的意境。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渐入佳境,在读中思、在读中想、读中悟,直至最后融情于景,感悟其哲理。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诵读诗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

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挂图、画纸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你能朗诵一首吗?

2、你们知道吗?唐代有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叫王之涣,他有一首诗非常有名,那是他登上一座楼之后,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这首诗《登鹳雀楼》。(师出示板书,并解题)

3、(师范读)边听边想:诗人在楼上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二、新课讲授

(一)、课前感知:(出示挂图)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学习第一行诗句

1、轻读,边读边看插图,看看哪个词的意思表示图上的景色,想想什么意思?

2、“日”:太阳。“尽”:完了。天上的那一轮红日是夕阳还是朝阳?从哪看出?

3、“白日依山尽”是什么意思?(师带读、自读、指读、齐读)

学习第二行诗句

1、除了夕阳,那滚滚黄河水又将奔向哪里呢?

2、你能说说黄河的流水声吗?(生模仿)

3、把这气势通过读表现出来。

4、师读:慢慢闭上眼睛听,诗人在吟诵呢!(自读、指读、赛读)

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2、请仔细观察图,鹳雀楼共有几层?哪一层有人?

3、多少小朋友有这样的经历?(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道什么意思吗?

5、(齐读),“千里目”表示看得怎样?

6、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

(五)、朗读指导

2、让我们一起比比,看谁读得最棒?最像我们的小诗人,好不好?

3、指名读,师生共同点评、再读、齐读。

小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

三、小结

1、古诗是我们的国粹,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延伸拓展

1、我们有时候把许多事情比作登山,如学习、生活……那么,这些事情也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情况吗?课后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2、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五、板书: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二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玩具,知道它们的玩法,并尝试用简短的语句表达。

2.尝试通过玩具结交朋友,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桌一篮玩具,幼儿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教师准备小熊,小汽车玩具。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两种玩具的玩法。

(一)小熊。

1.出示小熊玩具。

师:今天又客人朋友来我们班,是谁呢?(出示小熊)原来是小熊,是我们的玩具朋友。

2.小熊和小朋友互相问好。

3.说说小熊的玩法。

师:小熊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和小熊在一起可以这么玩啊?(小熊小熊抱抱你,小熊小熊拉拉手,小熊小熊转个圈……)。

(二)小汽车。

1.出示小汽车玩具。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另一个玩具朋友,它是谁呢?嘟嘟……嘟嘟……汽车汽车在哪里?快来让我找一找。哦,找到了,汽车汽车在这里(出示汽车)。

2.说说汽车的玩法。(汽车汽车开开,汽车汽车停停……)。

二.玩自己的玩具。

1.幼儿拿自己的`玩具玩。

师:你们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了,让我们一起拿出来吧。(在音乐声中,幼儿和教师一起说“****在哪里?我要把它拿出来”)。

师:带着你的玩具朋友回到座位上,和它玩一玩吧。

2.幼儿说说玩具的玩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引导幼儿用简短完整的语句来表达,例如:小鸟小鸟飞飞,小兔小兔跳跳……)。

三.找同伴一起玩玩具。

1.玩具小兔找朋友。

2.幼儿两两相伴玩玩具。

师:你们的玩具宝宝看到小兔找到了朋友,好羡慕啊!它们也想找个朋友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

3.幼儿介绍玩法。

师:大家玩的真好。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的玩具宝宝是怎么玩的?(引导幼儿用简短完整的语句来表达,例如:小兔小猫跳个舞,小鸡小鸭唱唱歌……)。

4.幼儿尝试两个以上同伴一起玩玩具。

师:玩具宝宝说和朋友在一起玩很开心,那我们就帮它多找几个朋友吧。

四.把玩具送回家。

师:玩具宝宝出来这么久了,该回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要想一想,它们的家都在那里,可不能把它们送错哦。

活动延伸:

幼儿户外活动时,可和同伴分享玩具。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三

【设计理念】小班孩子直觉行动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差,对于“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感知较为困难,为此,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幼儿感知“1”和“许多”在量上的关系,并用拍手、跺脚、学小动物叫等身体动作加以巩固,最后,以“圈圈找朋友”、“分糖果”等游戏为载体,帮助幼儿亲身去体验“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意在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运用许多感官引导幼儿认识“1”和“许多”,体验“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2.情感与态度: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3.品格与价值观: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活动。

【活动重、难点】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即“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活动准备】挂图1(森林背景)、活动卡片(狮子一张,狼许多张);主题图2(蘑菇,一个大蘑菇,许多小蘑菇);塑料圈人手一个,糖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教师讲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骄傲的狮子,它每天都要出去显威风,谁都不敢招惹它。有一天,大狮子出去练武,看见一群狼也在那儿练武,它就跑过去对狼大吼到:“你们这些小东西,胆子不小,竟敢跑到我这来,简直是找死,有本事我们来较量较量。”就这样,他们开始了较量,1只狼上来了,被狮子**了,又上来1只狼被狮子**了,1只1只1只……的狼都被狮子**了。小朋友看看现在站起来的是谁?(狮子),是几只(1只),那倒下去的是谁?(狼)有多少?引导幼儿说出“许多”。教师继续将故事:“这时,狼的大哥对它的弟兄们讲,我们刚才是1个1个上去的,现在我们合起来一起上,肯定能够打败狮子,于是,1只狼起来了,1只狼起来了,1只1只……的狼都站起来了,变成“许多”只狼,一起上去和狮子较量,果然把狮子**了,小朋友现在看,倒下去的是几只什么?(1只狮子),站起来的是多少狼?(许多)只狼。

2、在刚才的故事里,小朋友认识了“1”和“许多”,现在我们一起来用动作表示一下“1”和“许多”。(竖起1只食指表示“1”,张开双臂表示“许多”)。

3、听口令做动作:教师说“1”,幼儿拍1下手,教师说“许多”,幼儿拍许多下手。

(二)观察比较,感知“1”和“许多”在量上的关系。

1、出示蘑菇主题图,请小朋友看看图上有多少蘑菇?(许多)。有多少大蘑菇?(1只);有多少红色的蘑菇(许多),有多少黄色的蘑菇?(1只)。

2、请小朋友找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1”?哪些是“许多”?

(三)组织游戏,师幼互动,感知“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

1、圈圈找朋友。

教师出示塑料圈放在地上:“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有多少圈?(许多圈)。:“现在请小朋友一人拿一个圈,边拿遍大声说‘我拿了一个圈’幼儿拿到圈后坐下来,老师问:“我的许多圈哪儿去了?”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圈被小朋友拿走了,许多分成了1个1个……。请小朋友把圈放到地上,在圈里面跳“1”,在圈外面跳“许多”下。

现在圈儿累了,请小朋友把它送回来吧,边送边大声说“我送了1个圈。”“刚才小朋友每人给老师送了几个圈?(1个),现在老师这有多少圈?(许多),我的许多圈是哪儿来的?(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分糖果。

和刚才的玩法一样,重点引导幼儿说出“许多分成了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活动评价:

今天和老师做游戏高兴吗?为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重点表扬在活动中认真听老师指令的和大胆讲述的幼儿。

请小朋友吃糖果结束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四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这节课重在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记忆古文不在枯燥。

活动设计。

1帮助幼儿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2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记忆古诗,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3体验四二拍和四三拍不同的节奏感。

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记忆古诗,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体验四二拍和四三拍不同的节奏感。

幼儿画册。

1看图理解诗意。

引导幼儿看书指字朗读古诗。要求幼儿要点一个字读一个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看图理解古诗的意思。(太阳在西方慢慢地落山了,黄河奔流向东方,直入大海。如果要想看得很远很远,那就要站得更高,再上一层楼。)。

2动作记忆古诗。

先由教师给出指定的动作读古诗。

拍手读古诗。

拍头,拍肩,拍腿读古诗。

3用四二拍和四三拍不同的节奏读古诗。

由教师教给幼儿不同的节奏读古诗。帮助幼儿感受四二拍和四三拍的不同。

4引导幼儿创造动作读古诗。

启发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读古诗。

5检查幼儿学习情况。

幼儿和老师围成一圈。由老师开始,接诗句。了解幼儿的熟悉程度,并给幼儿适当的鼓励。

在语言区张贴《登鹳雀楼》古诗挂图,鼓励幼儿进行兴趣识字和指字朗读。

附: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五

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通过鲜明的图画入手,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主动探求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后由图入文,图文结合,不断理解文字传达的意境。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渐入佳境,在读中思、在读中想、读中悟,直至最后融情于景,感悟其哲理。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诵读诗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

挂图、画纸。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你能朗诵一首吗?

2、你们知道吗?唐代有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叫王之涣,他有一首诗非常有名,那是他登上一座楼之后,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这首诗《登鹳雀楼》。(师出示板书,并解题)。

3、(师范读)边听边想:诗人在楼上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一)、课前感知:(出示挂图)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学习第一行诗句。

1、轻读,边读边看插图,看看哪个词的意思表示图上的景色,想想什么意思?

2、“日”:太阳。“尽”:完了。天上的那一轮红日是夕阳还是朝阳?从哪看出?

3、“白日依山尽”是什么意思?(师带读、自读、指读、齐读)。

学习第二行诗句。

1、除了夕阳,那滚滚黄河水又将奔向哪里呢?

2、你能说说黄河的流水声吗?(生模仿)。

3、把这气势通过读表现出来。

4、师读:慢慢闭上眼睛听,诗人在吟诵呢!(自读、指读、赛读)。

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2、请仔细观察图,鹳雀楼共有几层?哪一层有人?

3、多少小朋友有这样的经历?(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道什么意思吗?

5、(齐读),“千里目”表示看得怎样?

6、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

(五)、朗读指导。

2、让我们一起比比,看谁读得最棒?最像我们的小诗人,好不好?

3、指名读,师生共同点评、再读、齐读。

小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

1、古诗是我们的国粹,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1、我们有时候把许多事情比作登山,如学习、生活……那么,这些事情也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情况吗?课后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2、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六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

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

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

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

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

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

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

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二、理解古诗意思

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七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

2、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二、自渎课文

1、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

2、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

3、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3、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4、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

四、写字教学

1、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2、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3、指导写字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八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

2、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二,自渎课文。

1、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

2、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

3、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3、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4、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

三,写字教学。

2、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3、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能说出古诗的意思、

3、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

2、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尽黄河流)。

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小结、

3、背诵全诗、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小班登鹳雀楼教案设计如何写篇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并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

2.学习整首吟诵,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较完整地朗诵古诗。

难点:能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感。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内容的图画、《登鹳雀楼》课件、自制古诗挂图。

一、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画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

(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二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

(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出示第三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景色真美啊,你还想看到那更远的美景吗?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3.出示第四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你再登上一层吧,那样会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的。

二、观看课件,学习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2.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朗诵。

三、用肢体动作来吟诵古诗,并感知韵律美。

1.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2.请幼儿来表演。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朋友一起商量,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四,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在幼儿熟悉了古诗后,四个幼儿坐一排,一人读一句古诗,当读到最后一个字,转头对着身边的一位幼儿,示意他读后面的一句看看哪组幼儿表现的最为流畅,其他没有参与的幼儿拍手,用四二拍的拍子,拍打节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