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0:23:12 页码:7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精选19篇)
2023-11-10 20:23:12    小编:ZTFB

时间过得太快,是时候回顾一下这段时期的收获和反思了。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和矛盾?那么,下面请大家看看这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一

时光从未停下过她的脚步,有太多的记忆可能会被尘封,而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多次被刷新之后,还是会越来越清晰。小时候数着指头盼过年,年在依依不舍中流走,总觉得玩耍意犹未尽,好歹还有个续写年味的正月十五,闹元宵。

那时候的山区农村还没有电,也就少了现在城里有一条街的花灯风景,元宵还是要闹的,一闹就是七八天,闹元宵的传统习俗是唱大戏和扮玩,唱大戏一般正月十二开始,“大戏”顾名思义就是比庙会唱的块数(场)多,时间也长,邻村之间是不同的剧种,你来我村我去你村地用串唱调换胃口,什么《打龙袍》《牧羊圈》《穆桂英》《王小赶脚》《借年》白天黑夜地唱,扯着嗓子,唱得天昏地暗口干舌燥。精明的商贩会从山外弄些甘蔗,鼓鼓铛子来贩卖。过年的磕头钱还没舍得花,也就免不了买个欢喜团子或者冰糖葫芦拉拉馋。台上的唱戏,台下的我们撒着欢乱窜。舞龙,跑旱船,站芯子,赶毛驴,踩高跷,扭秧歌这些扮玩的队伍自然也不会闲着,庄稼人使了劲地释放自己的喜庆和快乐。

十五晚上是闹元宵的高潮,不管孩子们谁去谁家,都会分到些“鱼”“刺猬”“小鸡”“小燕子”等小动物,还有“灯碗子”,这些东西都是用五谷杂粮做的,有的是用手捏的,有的是用模具倒出来的,鱼自然象征着年年有余,“灯碗子”则象征着五谷丰登,刺猬是财神的象征,鸡代表大吉大利,燕子代表春天真的来了,等等。“灯碗子”纯手工捏制,茶碗大小,里面倒上蓖麻子油或者豆油,插上根线芯,点燃,也会光芒万丈。

过年放鞭炮时会有些哑炮,留起来,再满大街捡一些,积攒到十五晚上,引上芯子实在不响的就从中间掰成断藕断丝连的两段,摆成“八”字型,两个哑炮一组,对着,点燃一组引燃另一组,出出溜溜在地上旋转,也就旋转出了不一样的.烟火。那时候火药并不难搞,也可以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制,大人们用泥巴造的烟花墩子,反复装反复放,忙忙活活,你刚放罢我续上,生产队里场院又大,全村人都来观看放花,一直折腾到深夜,一束束一簇簇,好一片美得令人目瞪口呆的火树银花。

每年在城里赏灯的时候,总会触景生情,免不了吹吹岁月的浮尘抚摸起记忆中的元宵节来!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二

我的老家在乡下,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有着我许多童年的梦想在那里。想起我家乡的元宵节,就想起了我童年的那份天真和快乐。

“送年”,也就是元宵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做好吃的。“汤圆”是少不了的喽。总之,一桌子好吃的菜是好多好多。

“送年”的这一天,对于孩子的我是非常快乐的一天。我们一大群同龄的哥姐弟们会整天追着那些好看的灯群,常常因为追那些耍“狮子灯,牛儿灯,幺妹灯,高脚灯”而没有吃中午饭的了。总是到晚上吃“送年饭”的时候,才会停下脚来。

在那一整天里,就是我们这些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也不会打我们骂我们的,只要我们高兴快乐,家长就很高兴了,这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没问过。

吃了“送年饭”嘿嘿,我们的又一轮家乡戏开始了。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叫“摸青”的孩子游戏,在我的家乡是算一个不能忘了的节日。一般都是十八岁以下的孩子们玩的游戏,“摸青”的意思是孩子们吃过晚上的“送年饭”,就组织挨邻的哥们姐妹去偷摸别人家的青菜回家,代表来年全家人“青青气气,全年生财”。是家长同意支持的“摸青”游戏,也是老家的'一个习俗。

说起“摸青”,我们这些孩子吃了“送年饭”后,就三个五个差不多同龄的哥姐弟们一起出发了。

一般都是在元宵节前两三天就侦察到的要“摸青”的对象和目标。先去看看谁家“蒜苗”好,谁家的“花菜”大,谁家的“榨菜”棒,谁家的青菜大。其它的菜都必须青叶的那种,这种年俗要在平时就不叫“摸青”了,叫偷菜还差不多。可在这一天就变成名正言顺的“摸青”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你的家乡是这样吗?元宵节,孩子们也会去“摸青”吗?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三

清晨,我眺望窗外,天空昏暗,东方微白,想到还可以毫无顾忌地再睡会,我又钻进温暖的被窝。

一觉醒来,已是八点多了,最近生意清淡,今日只有一间房需要打扫。我悠闲地走到窗前,俯瞰楼下的街道,高楼大厦的拖着长长的阴影,让我感觉还有冬天的气息,无缘由地觉得阴影中升腾起寒气,而在两栋大楼阴影间,是大片亮灿灿的阳光,铺在这车辆稀少行人零落的早晨的街道上,感觉是一朵刚刚从晨曦中绽放的耀眼的花朵,粘着露珠,那么纯洁、清新、亲切。想到今天是元宵节,忽然觉得逐渐和煦起来的阳光,其中散发出一种新年的喜悦,透露着一种吉祥的预兆。

我的思绪飘移在阳光的世界里,忽然,“啾啾,啾啾”,“嘀啾,嘀啾”各种鸟鸣响起,有的悦耳,有的婉转,有的嘹亮……有时是鸟儿独唱,有时是齐鸣,此起彼伏。我搜索着鸟儿们踪迹,它们有的跳跃在浓密的樟树枝叶间,有的跃上高耸的电线杆顶上,有的在翻飞,自由自由,欢快地亮嗓子,像在做一个《春之颂》的大合唱,又像是在朗诵一首春神的赞歌,也像是在议论着怎样迎接春天的到来,各抒己见。真是动听极了,不由得让人心里流淌出快乐。

这是多么美好的早晨啊!当我发出这样感叹的时候,对面的巍峨耸立的大楼,以及它身后的城市,城市之后的田野、湖泊、乡村、皖西南的丘陵、大别山的山脉……都在澄澈的阳光海洋之中,明艳的阳光使世间的一切明艳动人,越来越暖和的阳光将催动万物复苏,让自然界充满希望和喜悦。人活在阳光里是多么美好,人生拥有这样一个早晨是多么幸福!

当我意识到这里的时候,内心无缘由地产生一丝哀叹,春光易逝,眼前的一切终将如同人生众多美好时刻一样转瞬逝去。

此刻的心情何尝不像德富芦花所说“春天的大自然宛如慈母。人一经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并与之融为一体,便会哀叹有限的人生,憧憬无限的永恒。也就是,偎依在慈母的怀抱里,人们往往会生出一种近乎于撒娇的悲哀”。

大自然的美是上帝向人伸出来的温暖的怀抱,人在美的光辉里像在母亲温馨的怀抱。

人意识到美的时候是孤独的,因为他进入了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渺渺茫茫浩瀚无边,而里面只有自己一个灵魂。在这时候,这个灵魂在惊叹上帝创造之美,他惊呼“:啊!多美妙!”,他呼唤着:“谁能与我一同欣赏,携手沉浸其中?谁能于我一同享受上帝赐予的福气?谁愿意与我永远停留在此刻?”最终人不免发出一声孤独的叹息。

人只有内心充满爱的时候,才不会孤独,因为他有了寄托的对象,有了施与的目标,有了美好的期待,爱让他充实起来,他要和上帝一道去创造,去营造美好的世界,哪怕为世界只能做出一点点的改变,哪怕让一个人有一点点的感动,荡起一点点欢乐的涟漪,他会在生命的意义的'升华中感到生命的高贵。

人一旦安静下来,让情感丰满起来是幸福的。如今,人的寿命越来长,然而在这漫长的人生里,充实着太多的奔波——身体忙碌;太多心里焦躁——心灵的奔波;灵魂的河流被各种欲望堵塞了,不再纯净,不再有涟漪。相对来说,上辈子的人虽然寿命短些,但是他们遭受清贫的同时,拥有太多的闲暇,亲朋可以静静地坐在一起拉家常,回忆过往,甚至一直谈到邈远的古代,享受着安宁和悠闲,那些浓荫下纳凉座谈,围炉夜话,月下絮语……是用心活着,是人的真正应有的生存状态。而今,不停忙碌,时刻焦躁,亲朋彼此倾心畅谈的时间有多少?相互之间真正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心声有几次?从这种意义上说,现在人的生命是越来越短了——有灵魂的生命越来越短。

陷入崩溃的边缘,这个时代也陷入崩溃的边缘。

这个时代在财富上一些人向高处——辉煌走,一些人向低处——深渊走;同样在精神世界,一些人向高处——精神的富有和幸福走,有些人向低处——精神的空虚和堕落走;向天堂还是地狱,也许是这个时代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写就以上杂乱文字,是我今日以及近些天来的感想,我也不知道自己说了啥,有何意义,就算当做一篇心情日记吧。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四

元宵节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可是那天的中午饭的味道却总也不能丢散,就餐的情景也随着味道形成一个图画镶嵌在记忆里。午餐的过程,程序,感觉,不时的在情绪里跳跃和膨胀,促使我不得不用文字记录下来,永远放置在感情之中,同时也在我的饮食的生活中树立一个里程碑,从饮食到饮食文化的过渡。

二月十一号那天上午女婿说;“今天是元宵节,咱们出去吃吧”。于是全家人穿好衣服,进入电梯直达b2层坐上汽车。

汽车在车流中行驶,穿越数十个红绿灯之后来到了饭店门前,下车后一眼就看见醒目的牌匾《旺顺阁鱼头泡饼店》。

进屋后是一个等待。引导员把我们领到小桌前,桌上放着水果,象棋,跳棋,桌旁是休息的小凳子,让我们等待。大约20分钟后服务员把我们领到就餐位置,并又很快的更换了台布,摆上碟筷,放上鱼盘的围坐,围坐中间又放两根固体酒精蜡烛,接着饼块,酒,小菜等相续上来,最后送菜员点亮蜡烛,把盛满鱼头的大鱼盘放在围坐上,顿时十足的酱香鱼味冲进我的鼻孔里。

大约四十多公分的圆盘中盛装着半个鱼头,鱼头的四周是鱼汤。女婿熟练的把饼放在鱼头的四周,鱼头泡饼就像一朵大向日葵花,又像十五的圆月。我们围着它过元宵节,在团圆中享受美食,美味,享受鱼头泡饼的味道。

鱼头滑嫩咸鲜,汤汁酱香浓郁,饼的劲道和鱼肉的嫩软在香味浓郁中回味,味与质在品嚼中交合起来,鱼香,饼香,酱香,酒香在口腔中融合,在舌头的味蕾中升华,加上元宵节的气氛这味更加鲜美和深厚。味过之后,深深的感到,旺顺阁鱼头泡饼的确是优质传统名菜,完全可以同全聚德的烤鸭相比,与东来顺的涮羊肉相持。

饭后,香味,口感,质感化作感想在我的思绪里回荡。鱼头泡饼为啥这样受食客的喜爱,大致有这么三个方面。一是服务,食客一进门就享受服务,给你提供娱乐场所和免费水果,便于等待。放桌时是新的洁白台布,清洁的布套的椅子,光洁的餐具。服务员用舒适就餐条件和温暖的.服务态度给予就餐人员愉悦的感觉。二是质量,讲究主料,注重原料的搭配,突出质感,鲜明味道,鱼头的滑嫩和饼的劲道在酱香中充分的显示出来。三是独特,一盘只用半个鱼头,整体,单一,简洁。围坐里点燃酒精灯,给上面的鱼头泡饼不断的加温,使鱼的温度不变,酱香味道不变,滑嫩的质感不变。通过合理的盛器、独特的味道、保持味道的方法把鱼头泡饼的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让就餐者享受特色美食大餐,享受汉族的饮食文化。

味道在服务、质量、特色的循环中散发和连续,也在散发和连续中凝结,归结一个纯粹的味道。去餐馆为了味道,食用鱼头泡饼是品尝味道,注入文字是回味味道。从味道始发,经过味道又回到味道之中。进入味中,过后又跳出味中,无味比有味更香、更醇、更有感情。从无到有是味道的过程,从有到无是味道的回归,只有这回归才有生命力。盘子中的味道在无数食客口中回荡,不管吃多少次还是那不改的香味。

晚上,我站在小区的中央享受元宵节的夜色。四周大厦的整齐高高的窗光墙,把小区庄严起来,小区的路灯杆上缠绕彩珠灯、挂的红灯笼、一排排彩路灯向前弯曲的伸延着,象音律一样,在伸延中飘动着音色。园林的脚灯明确脚下的路,又美化树木的景致。外面的不断升空的礼花又给节日的气氛的夜景增加了更美丽画意。

地上的井上添花,天空却是安详和宁静。晴朗的天空中间悬挂着皎洁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洁洁的,幽明的,虽然遥远却感觉很近。月光的神奇和神秘给生命世界带来准确的信息。月亮的本身浓缩着自然形象,她的精神中展示出生命的自然文化的底蕴。

望着皎洁的月亮感受着自然的文明,回味鱼头泡饼味道感受生活的乐趣,两者是一个心情的享受。一个真实的存在,一个生命的模式,在我的感觉世界中互映。

生活的味道像烟花一样,从脚灯下点燃,穿越路灯,节日灯,高高的窗光墙,在高楼的中央散开,那么绚丽和精彩,闪过之后消融在幽静的月光里,归入宁静,光明,地位和次序,又回到平常,平淡。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五

时光像宇宙的流星雨,从我的眼前一划而光。我的手极速地向空中抓去,想让这美好时光在此定格,却瞬间从指缝里穿过。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的顺溜。一颗悠然的心,还缱绻在欢快的气氛里,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中未曾拔出,一晃已到了十五元宵节。

漫步在黄昏后的民主路街道上,试图找些美景拍两张留影。可惜到处都是人流,热闹的气氛氤氲在古街里,每拍一张都有一帮人挤进镜头里,只得收起相机随便转转看看。

天色逐渐朦胧起来,街上的灯光也渐渐亮起,一片五彩缤纷,华灯初上,把老街映衬得更加古色古香雍容华贵。

街道两边,卖小花灯的摊位占据了主打位置,一家挨着一家。五光十色的彩灯布满了老街,把行人的脸照得有红似绿的,一派喜气弥漫在夜景里。

人海中,大人孩子手上拿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像星星一样在人群里逸动。当今最具感召力的还是数小孩子,大人们跟在他们后面,乐此不疲的付钱拿东西,拿东西付款。他们说向东就跟到东,说向西就跟到西。说打狗就打狗,说撵鸡就撵鸡。说要天、赶紧搭梯子,说要地、立马铺垫子。好像每个快乐的节日,都是专门为他们吃喝玩乐而准备的。

想当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们不照样也是如此!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结过婚的独立生活去了,参军的保卫祖国去了,最小的也已经十七八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再也不想跟在爸爸妈妈旁边磨叽了。

此时此刻,脑海中陡然又泛起了下午时的情景:军人的儿子背着背包离开家时的背影,让我心里倍感酸楚,泪水偷偷的从眼睛里溢出。每年他都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匆的问候,说不上几句贴心的话。匆匆的道别,叫妈留步再留步。

我只能宽慰自己:孩子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只要他能过得幸福和快乐,即使时间再长一点见一次,也会为他而感到高兴和慰藉。

有人说:不喜欢孩子多,多了把自己的爱分散了,不知到底爱哪一个是好。其实不然,孩子再多都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爱,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牵挂。妈妈对每一个孩子的那片爱,只会有增无减。

如今,像我这样的同年人不胜枚举。孩子不在身边,也只能自我安慰地寻一些乐子,找一些兴趣,开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喜好中。把闲暇的时光填满,不留一点空隙给自己,去胡思乱想那些让人惆怅的事。

看着满街喧嚣的人群,感觉没什么可看的,只是数数人头而已,索性不如打道回府,安心写我的文章去了。今天出来转一圈就当是散散心、凑个热闹。

我喜欢朝花夕拾像花瓣一样漂亮的文字,精心的拼接成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灿烂。

正月十五,天地间供奉着一轮圆满的皓月,她像银盘般高高的挂在浩瀚的夜空,也挂在每个人的心上。她静静的遥望着凡尘的一朝一夕。人间有悲欢离合,她也有阴晴圆缺。是圆是缺,让皎月女神去保佑!是喜是忧,让上苍去赐福!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稼轩的词句。这词句,就好像是我心中节令的一扇雕花的古木门,一到烟花闪起的时候,就会被我用手轻轻推开,享受佳节带给我的那份美丽心情。

年幼时,生长在农村,并不知晓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直到认得了稼轩的这首《青玉案·元夕》。

元宵节的晚上,风已无寒,微软的东风缠绕了温柔轻轻荡来,那流光四射的焰火,似被风吹绽在夜空中的如锦繁花,若一场不期而遇的流星雨般美丽。名贵的宝马,雕花的华车,载着美丽的人儿驶过,淡留一路馨香。动听的排箫,皎洁的玉月,让整夜的时光在花灯(鱼灯、龙灯)胜美的景象里悄然流转。美人如花,仕女如云,一路上娇笑俏语,带着若有若无的幽香渐渐远去。而我的那个“他”却始终不见。夜深了,我一次次的找寻却还是没有出现。我的心充满疲惫和失落,我不经意的一回首,却发现她在那灯火寥落的地方静静地站着。

很多年以前,曾经无数次的憧憬我的爱恋会以一首词为背景,可以同烟花一同绽放,那该是怎样的浪漫情缘!但是呀,它却漫起在春雨轻尘的青青校园。那一年,那排白杨树下,我牵着她的手,只看杨花轻舞。

又是一年,又一个正月十五。广场上烟花又会在夜色中绽放美丽。而元宵节的那些灯,却如同我没有词的爱恋背景一般被遗憾掉了。那些各异各色的灯和灯谜,以及灯前一张张映着喜庆的脸,也只在星如雨的烟花里于记忆中温存。

我很庆幸,元宵节里灯的忆记能在我的记忆中存活下来,我永远无法忘记89,90,91的高中三年,无法忘记三年中记忆里的.关键词。邯郸,四中,中华街,元宵灯展。

那时,我会穿过整条的中华街,我会在一夜鱼龙舞的人群里蓦然回首,却一次也没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怦然心动。而后不久的几年,我却等来了另一种的怦然心动。她会在一个接一个元宵节时,唱张艾嘉的“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就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然后,拉我的手去看满天的烟花绽放。

今天,她又会唱起那首熟悉的歌,陪我去看一生里的绚烂烟花。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七

龙年元宵节过去两个多月了,但忆起那天的情形,有一些感受似乎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发酵,这几日越发地膨胀起来。

我来h城已经五六年了,每逢元宵佳节,由于独在异乡,或参加单位的一些宴请,或加入大哥大嫂的家宴,或独自一人举杯小酌,亦聊胜于无。这些倒也没有什么,只是今年的元宵节,似乎显得格外的热闹,而那热闹之中,仿佛让我体味到什么,心情也不知不觉显得有些复杂起来。

那日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大嫂打电话给我,说下班后可乘她的车去饭店过元宵节。与往年一样,我自然欣然前往。近一两年来,我一直住在大哥的一所老屋里,他们已搬出好几年了,但老屋里尚储藏了一点不错的白酒,如十年、二十年陈酿等。那天我与大嫂在去饭店之前,大嫂开着车转弯去了老屋,取了一箱子二十年的陈酿,以备宴用。

待到饭店时,大哥已在那里了,而我看到更多的则是大嫂娘家的人,什么她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侄儿侄女们,加上小孩等估计至少有二十多位,几乎成了她们的家庭大聚会了。开宴之前,交谈声,与服务员的点菜声,小孩的喊声,连成一片,可谓热闹喧天。而反观大哥这边,则只有我一人而已,弟在年前已回老家了,那一刻显得我们十分地孤单与冷清。这不禁让我想二十年前,大哥与大嫂结婚的时候,由于父母因长期供我们兄弟几人上学,几乎消耗了家里所有的钱财,屋里空荡荡的,可谓家徒四壁,那时父母竟拿不出一件象样的东西参加婚礼,加之父母年高有病,路程又远,因此他们没能来参加大哥的婚宴,大哥这边也是只有我一个人作代表。不过,好在大嫂似乎也能理解此一情况。

其实,我结婚时(比大哥早一年),在我的婚礼上,代表我方的也只有大哥一人。然而我深知,两个人的结合,其实背后都是连着两个人的.家庭,而两家也只有人丁相当时,才不至于一方热闹而另一方孤单,或者一方强盛而另一方弱势,这些都是不对称的,自然会形成不对等的场面了。

我正出神地想着,不知什么时候饭店外响起一阵阵鞭炮声。那声音,在繁华的街上彼起此伏,鞭炮由于爆炸后散发出的硝烟味,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我们的宴会也终于开始了。

酒过三巡,耳热心跳之后,大家更畅怀了,推杯换盏,比先前愈加地热闹起来。由于我一向不喜多言,且又患着病,对于开怀畅饮之类甚是恐惧,场面上的应付只好由大哥一人唱独角戏了。见那情景,大哥仿佛是一呼百应的,但我偷眼观察他时,我总感到大哥神形有些疲惫,无奈与孤单似乎就藏在他的心底,只是不外露而已。然大哥是见过一些场面的,他对全局的把控还是很有分寸。畅饮继续,氛围融洽,但不一会儿,大哥突然站起来宣布,说今天不仅是节日里的欢聚,而且也是大嫂的四十七岁生日。于是,大家一齐向大嫂举杯祝福,场面更加欢呼雀跃了。有给大嫂献上鲜花的,有给大嫂照像的,大嫂更是乐得眉开眼笑,那一刻她应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元宵节过去了,但那些记忆里的一些碎片,时不时地撞击一下心扉,几许惆怅,几多感怀,于是杂乱零碎地追忆着,仅此以记之。不过,我以为孤单与亲情,通过热闹的场面能完满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如何还是很美的,也是很温暖的。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八

很小的时候,元宵节对我而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趴在暖热的灶台边,看着锅里起起落落的汤元使劲咽口水;再大一点,元宵节在我心中就变成了红通通的颜色,穿着红袄红裤,追逐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鞭炮满街乱跑;到了青涩的年龄,元宵节悄然幻化为一句宋词,“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朦朦胧胧,自我陶醉,自我憧憬;而今年的元宵节,我淡淡的,只是从手机短信中才意识到。

是夜,暮色刚刚降临,清脆的鞭炮声便远远近近、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搅得人有些心慌,我于是出门随处走走。到底是人们的传统习俗占了上风,满大街居然都是放烟花燃炮竹的人,不单孩子欢呼雀跃,大人也跟着兴奋,三五成群,甚至是全家出动,谈笑间,彩珠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炸开,发出眩目的光芒,飘落纷纷,转瞬即逝。

黄昏早过,夜色正浓,街上人们的目光只在地面与半空中交替游移,眼里只有绚烂的烟火发出的光芒,天上的那一轮满月竟是被彻底地冷落了。也难怪,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数日来雨雪霏霏,今日初晴,任她月儿再怎样圆满,终是一轮冷月,满地青辉,望之生寒!这样的月色常被欢乐的人们遗忘,掬月入怀的,多是诗家词人,要不就是思妇离人。我已经没有了那时“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精致情怀,逝去的心事已随尘世湮没,平时不敢去翻它,也不敢去想它,只想用时间作一帖遗忘的良方。但今夜的月亮如水如银,与团圆相连,与相思相连,与离愁相连,与泪水浸湿的春衫袖相连,演绎着生生死死的爱情,恩怨纠葛的爱情,那一缕早想割舍的愁怨,如烟火燃烬后的白雾氤氲,缥缥缈缈,绕于身前身后,令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夜渐渐深去,人们开心了倦怠了,也回屋睡去了,热闹的元夕开始沉寂,空气中过于浓重的烟火味熏得人昏昏沉沉,我孤魂一样空灵地游走在清冷的夜风里,似在天涯,似在千古,我想在一段数影婆娑的矮墙边,贴着月亮斑驳的影子蕴一蕴魂飞魄走的心灵。曾经在认真解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后,热切地期待“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至高境界,梦想有一天蓦然回首,梦中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笑语盈盈,深深看我!只是我一直在错过!我沉迷于这样的梦一醉两年,似乎此梦一醒,今生断送!然而该断送的终归还是断送,正如雪中的脚印,不是被新雪覆盖就是融化了,踏雪终归无痕,绚烂的终归要趋于平淡,灯火辉煌时,终是阑珊月归处!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九

正月十五,一个心猿意马的节日。

为了那传说中的魅力景致,挎上相机,背起三脚架,呼啦啦直奔蓝色海湾而去。

蓝色港湾,一处繁华的商业中心,却有个如此浪漫与休闲的名字,曾许多次听人讲过,却从没有走近,今日一睹芳容,原来竟是这样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

和传统的购物中心相比,这里的蓝天白云代替了天花板,花园式的街道宽窄适宜,别致的欧式建筑,以及舒适的开放式购物环境,还有那迎面而来的国外游客,让人立马就有了在异国他乡的感觉。

最棒的还是中央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着优雅的爵士乐,不断起伏,那潺潺的流水总是让人心里敞亮着。

当然,东南面的湖景也不错,站在横亘小河的铁桥上,看着冰面飘渺着的薄薄的水雾,看着远处那稀稀疏疏的丛林,一切犹如仙境一般,那景象,哪怕再乱再烦躁的思绪,都会在瞬间沉淀下来,真叫人看得不敢相信,京城里还会有这样的好地方!

恰逢元宵佳节,商场、广场、电影院、酒吧街,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目光掠过处,帅哥美女比比皆是。还有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友们也云集于此,或前呼后拥,或独处一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瞄着喧闹的街上牵手捧花的一对对男女,瞄着餐厅里一桌桌的浓情蜜意,也不管光线,不管构图,不管是不是拍摄的最佳时间与角度,拿起相机就是一顿咔嚓,咔嚓到手软方罢休。

不觉夕阳西下,转悠到了古堡下,甬道上的积雪越来越大,有点滑,走起来要小心翼翼的。旁边是依依柳树,枝条随风轻摆,上面缠满了精致的装饰灯。

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大姐,若有所思地走着,突然,她指着石头墙上的一个中国结说:看那里,从这里拍过去,那声音有些兴奋。

我一楞,就一石头墙壁,一个普通的红色中国结,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

大姐淡淡地笑了笑:拍出来就好看了,美的东西,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大姐的语气里带着自信与诚恳。

我不做声,只是嘿嘿笑着,照着她的话拍了,我这个人的最大长处就是听话,听有阅历的女人的话,特别听有点阅历而且还漂亮的女人的话。待返家传到电脑上一看,那张果然是最好的'。

终于拍到手软,却有人说,晚上才是蓝色海湾最富魅力的时刻,于是开始静静地等待。

晚六时刚过,蓝色港湾所有的灯同时打开,上空犹如一张流光溢彩的网,写满了多彩的绚丽,繁星在瞬间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漫步在夜色下,竟如梦境一般。

此时,好盼望有流星流过,那样,可以许下一个悄悄的心愿。

大门两旁,树枝上挂满了灯笼,灯光摇曳,树影婆娑,让本来冷漠的季节里有了生机,增添了温馨的节日风情。

忽然发现,今夜的月,与往年大不相同,就像一个美丽的玉盘,孤悬在廖寂的高空,洒下令人神清气爽的清辉,睹月思人,就有更多的思绪涌上心头。

蓝色港湾,有一丝清风,也有一轮明月,在月下徘徊,却找不到老家风月的痕迹。老家的灯火是在小岛上,伊人邀月,江风倒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凄美,永远窝藏在心底的最里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是心中璀璨的梦。

元宵灯节自古就是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陶醉在这种诗意般的故事中,古人如此,今人亦然,红男绿女如此,白了鬓发的人也亦然,谁都逃不掉。

世间总是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滚滚红尘中,老之将至,便纵有柔情万种,却与何人缠绵?无限惆怅,凝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此情绵绵无绝期,可惜错过少年时!

街心广场布置的姹紫嫣红,墨染的天空中,那轮明月竟没有老家的月儿那样的婉约,喟然长叹,有了一点的思乡,其实我知道,更多的还是思人。

二月的时光匆匆忙忙,不知不觉已是中旬,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岁月,看别人的潇洒,过自己的淡定,只是,在沉淀在时光里,在这文字的敲打中,总是勾起旧日的温馨。

也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管如何踌躇,总得挺胸抬头的过日子……。

正想着,接到了老家好友的短信,祝我节日快乐。后面还有一个笑脸,一个撩人的笑脸。

走到一颗装饰树下,逼真的叶子呈现成了淡紫色,面带微微的笑意,轻轻的抚摸它们,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时光,这样的静悄悄,心开始愉悦着。

二月天,还有一地冰冻,还有几份冷情!但快乐的心情却冰冻不住。

于是,写下了上面这些字儿……。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

今天是元宵节,清晨我便提前了十分钟赶到食堂,为的是在元宵节里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可失望的是,我从等一个窗口看到第六的窗口,都没看到有打汤圆的,我便只好随意打了一份早餐。

我还在疑问的时候,清晨的太阳就已经出来了,远远看去,柔柔的一团,就好像一个柔软的汤圆了。

我记得,在我们老家过元宵节,也像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样的端严。其实街口的卖早餐的地方每天就有卖汤圆的,是用甜酒煲的汤,我也尝过几次,味道不乍地,还不如母亲做的好吃,可吃的人还是不少的。

春节后上班也有些时日了,日复一日的工作,像一个转动的齿轮,知不觉又是一年的元宵节。

我还没忘记下班后给母亲打个电话。走在黑暗的路上,看到街口放着闪耀的烟花,朵朵迷人,我像被什么给缠住了似的。

等我想起来时已经是夜澜宁静的深夜了,想必远方的母亲也睡了,可我还在这样不眠的夜里纠结,可是我又不知道自己在纠结什么,我也是一个越老越糊涂的人了。

明明就心无点墨,只是这颗不灭的内心还在为自己的不甘心叫崛了,可我也知道,我追求了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像懒蛤蟆想吃天鹅肉一样,是要遭天劫的。

曾几何时,我的心就像这个黑夜一样,早已失去了生活的.方向,还记得那些沉迷在网吧的时刻,就是为了不甘心,才会坠入余此的。

想起那些痛苦与失望的日子,我都不知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尤其是父亲的去逝,整整的一年里,我都在忧伤里过着日子,自己就像一台只会运作的机器,没有了半点思想。就如课内招礼,课长说,我要的是一个会做事的员工,而不是一个会思考的员工。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节日,可我守在这深夜里,不知反省,还一味的打击自己。我可知道,凡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有他存在的道理。

午夜钟声响起,今年的元宵节也就算过了。在我默默出神时,我便想起今年的守岁,没有了父亲的家,就像一个空落的家。对春晚的联欢,午夜的烟火,都已没了新春的欢乐,我就像那样落下的烟渍,与黑夜共眠了。

人长大了,都会经历什么都是淡的滋味,如人间的长柳烟花,繁华似锦的前程,在我面前,都成了一道遥不可及的美梦。

人生,与日子,总像一个谈不完的话题,就如自己的自言自语,从十年前的昨天,到十年后的今天,对着眼前的这一轮明月,我都不知用去了多少墨水。

还好这是一个科学的时代,手里随便拿的一个手机都可充当一个打字工具,也就是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是白天黑夜,无论是坐着躺着,只我心在动,脑在想,我就有说不完的话。可唯一的遗憾,就是脑子的灵力太少了,总是在疲惫中睡去,醒来又是玲声的催促,日子,便在这样的一个周而复始的生活里,写下了一个凄凉的人生。

元宵佳节,早如过往的烟云,就像我在街口看到那美丽的烟花,也不为它的颤抖而心动了,还有那肯童年盼望的孔明灯,由于小时家穷,只有看着别家的孩子放的份上。

可如今,这些随手可得的小玩意,却是早已沉默了,就像升起的浮云,静静的流动,再也惊不起令人心动的狂风。

夜夜独醉心更冷,元宵佳节又何妨,一曲寒光影相随,唯有痴心照明月。

随心舞动,本想消耗这点灵力,就能好好睡下,这对劳累一天的我们,睡觉才是我们最好的休复,也只有睡下了,在梦里,我才苏醒了。

寒夜卷心,佳节如梦,不知为什么,长大的节日,都如平常身家饭,即使不是元宵节,对于更重要的节日,也不过像一杯白开水。

当梦醒来时,又是一天的清晨,柔弱的晨曦,像一片飘渺的丝绸,又像长久的围绕在这个天地间,似似如飞。

想起昨夜的混混沌沌,我便想不起,那便是元宵的夜晚,一个昏暗的夜晚,黑暗处,早已无星月的影子,更别说十五的月亮,圆又圆了。

迟钝的身影,似木头的弱呆,窗口望去,远处的街口,人影错错,不必说的买卖的小吃声,馒头,包子,烧饼喽,不必说拉客的摩的,扭着呯呯响的尾气,似乎一个箭步就可到了,不必说,还有一些老太太老爷爷提着一些天没亮从田里摘下的青菜。

落下的门声,响在了孤单的走廊里,从门外出去,阳光下又是新的一天,经过一夜的梦横,谁又知道我们昨天的故事,就像消静的回音。

日子,就如我们,一天如一天,旧的一天也吧!新的一天也吧!总之都绕不开这无辜的生活。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一

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因为燃放爆竹之时而受了伤的大人或小孩子。看了这样的新闻,我暗自庆幸我们家从来不放鞭炮,安安静静地过年,既环保又安全。有一次,看一个孩子手炸断了,我就生气抱怨那孩子家长不负责任,为啥不看管好孩子,为孩子将来担心。

我看完新闻就看看外孙子那些吐球和哧花,心想,他才五岁,太小了,不能让他放还是我来放吧。结果,我被哧花燎了一下手指,火烧火燎的疼啊!老人讲话:“笑话人不如人,趿拉个鞋赶上人”。这不是立竿见影了吗,看着燎破的食指,“嘿嘿”地一笑了之!虽无大碍,心尤不爽,破了手指好几天不能上网打字。

吃了亏我也不敢告诉我的先生,他是那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主儿,我要是告诉他,他就会担心下半辈子!我们刚结婚时,一次,我出门忘带钥匙了,他从此出门时总是嘱咐我:“你出门带钥匙啊!”这句话我听了一辈子。我的先生最怕放鞭了,女儿小的时候有一年过年,我们心血来潮地买过一挂小鞭,女儿害怕鞭和炮那正儿玉龙的声音,吓得大哭,我的先生紧紧抱住女儿,我就顺水推舟、自报奋勇地说:“那就我放吧,你抱女儿。”其实,我也是壮个胆子放啊。从此,我家就没买过鞭和炮什么的,连个哧花都不买,过年就是“一声不响,蔫了巴登”的过了几十年。

有趣的是那年,国家禁止过年燃放爆竹,如有违反者就拘留。我嬉皮笑脸地逗我的.先生说:“不想放那破玩意,想放我就半夜从窗口扔出一个二踢脚,那个时候谁都睡觉了,谁能抓住我呀。”我的先生一直不喜欢开玩笑,我偶尔逗他,一定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看他要是急眼了我还有一手逗他乐,既不生气也不会吵架,我也有台阶下,别自找没趣!他听我这么一说,那就气坏了:“你这人哪,让放的时候,你不放,这不让放了你还倒来劲了还要半夜起来放”。我看他气那样就憋不住哈哈大笑:“我不想以身试法!”他知道自己又上当了,转过身去就抿嘴偷偷地笑了。

春节前,办完年货那天我随口说道:“都买齐了,就差鞭了”。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先生下夜班回来就买了鞭炮和哧花、吐球等等,我看还没少买那。其实,我知道先生害怕放鞭,就问他:“你咋还买鞭了?”先生说:“你不说就差鞭了吗,我想那就买一些放吧,满足你”。“谢谢你!”我的话他一直很在意,这让我真的很感动,就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是我一生感谢先生时惯用的“迷他法术”。

鞭是买回来了,除夕那天没有放,先生说:“这一桌子饭菜,谁还放鞭,先吃饭吧,半夜再放。”我们对视一笑。半夜里又没放,“初一再放吧”先生自圆其说。就这样,由三十到初一,十五到了,那挂鞭原封不动地趴在那里。

元宵节的晚上,我对先生说:“你还是把鞭炮放了吧。”先生笑着说:“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我还是下楼了放鞭鼻尖安全。”我的先生一生谨小慎微地做事,我省了不少的心。

外孙子嚷着要放哧花和吐球,山中无老虎我就称大王了,我信心百倍地说:“来,姥姥给你放,但是,你要听话,在旁边老实的看着,外孙子胆子也小,他比平时听话多了,乖乖地看我放吐球和哧花,点燃后我就让外孙子帮拿着,一是满足他的放鞭的愿望,二是锻炼他的胆量,告诉他等你长大了要放鞭和炮,男子汉要勇敢。“我长大了就放天上那些大礼花,多好看啊!”外孙子用手一指夜空中不断升起的礼花,兴奋地说。

还剩两个哧花就要放完了的时候,我随意瞟了一眼窗台,竟然看见窗帘布有拳头大的地方冒起一寸高的小火苗并且快速蔓延,天啊,我扔在窗帘上的打火机咋还着了,说时迟那时快,我右手一把将窗帘布紧紧地捂住冒火苗的窗帘布和着火的打火机,我用手使劲地摁着,揉着,熄灭火花,同时,左手一下子将窗户拉上,预防外面的风。为了更安全,我让外孙子端水给我:“宝贝,快拿水去,快点”。我真的吓坏了,不敢松手,以防万一。小外孙子紧忙跑了出去,他把水端到我面前。我把握在手里的窗帘布放到水里,还不放心用手弄湿,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确认都灭了后,我才松了手。

我表扬了外孙子的勇敢,也告诉他今后遇到危险事情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地想出解决的办法。我耐心地讲述一遍,刚才姥姥为什么一遍捂住火苗,一边关窗户的原因,为什么知道火灭了还用水弄湿窗帘布。外孙子连连点头,他最后还伸出大拇指说:“姥姥最棒!”我觉得羞愧难当,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啊,现在做事总会顾此失彼!

当然,我又分析了自己的原因,那就是不应该把落地窗帘布放在窗台上,布是容易燃烧,打火机要是放在窗台大理石石面上就不会燃烧的。

一场虚惊之后,我才拿起了打火机仔细观看,我心里这个气呀,这是什么质量的打火机,摁下去没有弹回原来的位置,所以打火机就着了火,可恶的劣质产品。我忧心忡忡:“这产品什么时候才不唬弄人啊!”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二

元宵节过去了,我没有吃到元宵。

我的童年里没有元宵,也不知道管这一天叫“元宵节”,我们就叫“正月十五”。

这一天是继大年夜过后的又一个惊喜,也是对“年”的挥手告别。对于孩子时的我们,心里其实不太愿意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去的如此匆忙。因为,过了“十五”就意味着马上开学了。寒假作业基本上被鞭炮“炸”的乱七八糟。可是,这段时间总是这么匆忙,从来都是。

“十五”这天,依旧穿着新年的新衣服,不过没有那么干净了。袖口可能沾了干瘪的鼻涕,还有烟花烫出的三三两两的小窟窿,口袋里还有捡来的“哑炮”,和再三央求才从父母手中揪出来的几毛压岁钱。当然心里还有一点点扼着小黑手腕叹息着的,不舍的撒开的所剩不多的小时光。

“十五”的热闹,不是小河边嗤嗤作响的鞭炮引信,和捂着耳朵依然响亮的鞭炮响;不是黑白电视里牛群冯巩马季们的没完没了的相声;也不是几个小不点儿背着大人偷偷攀比自己今年有多少个一块两块五块的小收入。“十五”的热闹是在“十五”的晚上。

不管有没有月亮,不管月亮圆不圆。

“十五”的热闹,是奶奶和妈妈揭开热气腾腾的蒸锅,雾蒙蒙的,她们的脸上分明的红润,眼睛有点睁不开,用力的吹着冒出的热气。热气是神秘的,像大圣脚踩的筋斗云,你不知道那个猴子七十二变变成了什么。守在蒸锅旁的我们,雀跃的像一只只小猴子。眼巴巴的期盼着。

大鱼,小鱼是必须要有的。妈妈的手比去年巧多了。黄豆做了大鱼的眼,绿豆做了小鱼的眼,鱼儿们用我家的春联纸染了红红的嘴唇,真好看!

小猪,胖胖的。是猴儿哥带来的吗?它比我家养过的任何一只都可爱。白白净净的,是八戒吗?从来都是取笑他,今天绝不。

小狗子,小兔子,小青蛙……小青蛙怪怪的。

妈妈,这是青蛙吗?

妈妈笑哈哈,竟然不好意思了。说:这不是小青蛙,这不是小蛤蟆嘛?

奥,小蛤蟆,小蛤蟆……我们一群蹦蹦跳跳的兴奋着,“呱、呱、呱……”像一群小蛤蟆。

妈妈的手真巧!妈妈笑的有些不好意思,但年轻的妈妈想想都是那么好看。我竟然疏忽了妈妈的好看。爸爸可曾记得妈妈的好看。在“十五”的这天,想起妈妈曾经美的容颜。

热闹,不止这些。

妈妈在除夕后的某天,在大盆里泡了好多“筳子”(音同亭子,高粱穗下面直直的滑溜溜的那一段),问她做什么,她笑而不答。顽皮的我们不太关心大人们的心思,问问也仅仅是好奇的刹那没话找话而已。从此不再问,只顾玩自己的。

某一天夜里,我在被窝里看见妈妈披着棉袄,在灯下做着什么,桌子上摆着她的针线筐,我想可能是谁的衣服破了吧。我在梦里笑,想她听到了也会宛然一笑,然后过来为我掖被角儿。

妈妈是端庄美丽的.,是我疏忽了。因为我在她最美的时候睡着了。

“十五”是一个有谜语的日子,孩子总会想着赚几个“聪明”来打发这接下来的一年。

妈妈不识字,她把前年的谜语拿到了去年,又从去年里拿来今年,她只说了几个字,我们便知道了答案,妈妈笑的前俯后仰,我于是赚了几个“聪明”,我们谁都不说那是“老谜新说”,因为我喜欢“聪明”二字,得了它们就像在学校里得了小红花一样的开心,我还知道这样说明了我被喜欢着。

妈妈在笑,她很美,女人之美。可是我在得到的聪明里竟然也忽略了。

新鞋子?不是。

新衣服?不是。

新……?

红彤彤的灯笼,从被我们忽略的角落里被妈妈提出来,我们又雀跃了。蹦蹦跳跳的像小猴子。迫不及待,插上红红的蜡烛,小火苗摇摇曳曳,像刚睡醒懵懂醒来的花仙子,伸了一个懒腰之后,安静挺拔的看着这个世界:一个完整的世界——爸爸、妈妈、孩子。我们也都安静的凝视着在“十五”里到来的她。随之便是欢呼和出去炫耀了。

我们簇拥着,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像戏台上的角儿,在妈妈的一声“去玩吧”里,走进了一个一年来熟悉而又陌生的寒冬里不再寒冷的夜,妈妈立在门框内,面带微笑目送我们离去。

她的身影很美,可是我却忽略了。我只顾着看手里的灯笼和脚下的路,还有邻居家孩子的“啧啧”称赞和艳羡。

这个时候,红红的灯笼,温暖的光,我们瘦长的影子尾巴,让我们不再羡慕那些还有“烟花存货”的孩子了。他们会用手里的烟花换我们手里的红灯笼。烟花易冷,璀璨结束后我们要换回来。于是我们的瘦小细长的影子尾巴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孩子,然后再拖一条条影子尾巴。

我们开始“啦啦啦”的走着有腔调的小碎步,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去讨一个称赞,不得停留,继续前进。

“十五”在簇拥中不觉疲倦的走遍了村子。还刻意走了最黑暗的地方。红彤彤的温暖的光,照我们一路前行。

妈妈在家中,她盼我早回家,妈妈很温暖,可是我却忽略了。我们一直走到蜡烛快要燃尽了才想起回家。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三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名家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感觉才刚刚过完了大年,转瞬虎年的元宵节就已经到了眼前。不由自主地关于这个民俗节日的一些思绪就从我的脑海中涌现出来。

在我的记忆中,这个节日在我的家乡是仅次于大年的节日了。自打我懂事时起,家乡父老一直都用自己所能给出的相当隆重的方式去度过这个节日。

老实说,我小时候并没有听父母和周围的人讲过元宵节的来历,他们根本也不称其为元宵节,而是直接叫正月十五或者灯节。也没见过更没吃过什么元宵,只是吃着与过年那天差不多的上好饭菜罢了。

那一天天还没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高高的灯笼竿上就已经挂上了各式各样自己手工做的灯笼。一般都是将活的拳头粗的湿杨木砍削掉浑身细小的却伸展着的枝杈,被留下的树梢部分那些枝杈上,细密有序地贴着用绿纸剪的树叶子和用各色彩纸折迭的花朵儿,立在院子里就是灯笼竿儿,在蓝天白雪的映衬下煞是好看。在树梢儿向主干过渡的地方,钉着一个特别的三角架,在没树立起来时已将长长的灯笼线拴结好了,等升和降灯笼的时候,根据滑轮的原理只要轻轻地上下拉动就可以了。

家家户户真是比赛一样地做那只过节的灯笼啊,据说灯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主人家运气的兴衰呢。到了十五的晚上,站在村头的路上举目望去,黑蓝的天空下,整个村子的上方,明明灭灭晃晃悠悠的到处都是点起来的灯笼,已然一片灯笼的海洋。虽然不能达到灯如昼的效果,却也吓退了三分黑暗。

这一天夜里,每家的灯笼都是要亮通宵的,为此,中途不知道要用专人换几次蜡烛呢。如果是遇到风大的时候,还要时不时地出去看看灯是否被风吹灭或者是否风吹倒了火苗而烧坏了灯笼纸,当然更怕引起火灾。

记忆中我家的灯笼都是父亲亲手做的,用高粱杆扎框,糊上白纸或红纸,母亲则用剪子剪出来福字贴在上面,之后,父亲会用一根鹅毛翎儿蘸上柴油一点点地涂抹到灯笼纸上。做过这样处理的灯笼,里面不点燃蜡烛时,都是透亮的了,黑夜在里面点上蜡烛,那真叫贼亮贼亮的啊。

我和小朋友们,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依然不减过年的兴致,大多挑着用玻璃罐头瓶子做的灯笼,像游神一样到处疯跑,直到半夜里困急了,才跑回家钻进被窝呼呼大睡。

正月十五这天晚上,除了要在自己家院子里挂灯笼,还要给故去的亲人送灯,说是如果那天坟头不亮灯,在阴间也会憋屈一年呢。我小时候,村里无论是年老的年少的,只要死了,都会被埋在村子周围的山坡上,我们对谁家的谁埋在什么地方了,几乎都达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所以,当十五的夜里站在院子里看到山上哪里亮起来小小的灯光,就知道谁家送过灯了。我不知道坟包里那些过世的人是不是真的看到了亲人送去的光明,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真的亮堂了一年,反正活着的村人却看到谁家送过灯了。虽然送灯已是成了自然的一个习惯,可如果赶上大风雪了,谁家也不敢冒着着火的危险去坟地送灯。活着的大人们,会对着冥冥中的亲人们惋惜地倾诉说,怕失火,也只好委屈你们了。一般的去送灯,都要好几个人结伴去。我很不懂,既然是给亲人送灯,为什么还会害怕呢?亲人怎么会伤害亲人呢?反过来说,既然变了鬼,就会令人害怕,那就应该算不上亲人了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父亲做得最好,他总是一个人去给几个故去的长辈送十五的夜灯。他说,就算真的有鬼,也要不了不该死的人的命。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在正月十五这天天黑前,姑娘媳妇们都要到那种结着明晃晃滑溜溜明冰的井台上或河面上去打几个滚儿,据说这样滚过了能够长得越来越顺溜漂亮。我一次也没去滚过,我不信那个。村里的同伴到现在还会调侃说,也许这就是长到现在你也没漂亮起来的原因之一呢。我则笑说,即使再倒退回童年,我也不去打那个滚儿,我就把漂亮都让给同胞们吧。

凡此种种,我脑子里灌输的概念都是正月十五灯节,直到上学读书我才渐渐地知道了正月十五这天还叫做元宵节,甚至后来我又从书中读到了下面这样一个关于元宵节来历的美丽传说。

汉武帝有个善良又风趣名叫东方朔宠臣,有一年的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的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问明她为什么要自杀。

原来,这个名叫元宵的宫女,从进宫那天起,就再没和双亲及妹妹见过面。每逢过年的时候就倍加思念家中亲人,却终不得回家一次。颇受煎熬的她,认为还不如一死了之了。东方朔听了,非常同情她的苦楚,向她保证说一定帮助她想办法和家人见面。

主意一定,东方朔来到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卦摊儿。众多占卜的人得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长安城里顿时发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大恐慌。

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烧长安城。既承父老求情,我就把抄录的偈语送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来想想办法。”说完,他扔下一张红帖儿便扬长而去。

老百姓赶紧抓起红帖儿,跑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帖子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他大惊失色,连忙请来东方朔想应对办法。东方朔假装想了想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了,十分高兴,迅速传旨如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六日这天,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如织,非常热闹。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来了。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忍不住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熟悉的喊声,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

如此地热闹了一夜,长安城却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奉火神君,正月十六则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那个叫元宵的宫女做的汤圆最好吃,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而正月十五这天也被叫做元宵节了。

带着这个美丽的传说,直到我参加了工作,才有幸吃到了传说中的元宵。

天增岁月人增寿,过着一个个日子,也过着日子里面的那些个节日,我就经常地想,我们的前辈们的确是够聪慧的,因为,所有的日子都是一样没讲究的如白开水般的日子,也就没有了那些节日,当然就少了很多情趣和热闹。既然日子怎么过都是过,那么我们当然没有理由不去快乐地过,毕竟人生就只有这么短暂的一次。

我喜欢我们的民俗节日,当然也不会不喜欢元宵节了。所以,我还要快乐地祝读者朋友们,元宵快乐。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四

“正月十五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元宵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也是新年里的重头戏。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盏盏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的花灯,把原本寂静的黑夜装点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花灯象征人丁兴旺,团圆喜庆。正月点花灯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除夕元宵的夜晚,更有小孩子打花灯的民俗活动。记得小时候,年三十守岁刚刚结束,过了初五,母亲就张罗着要为我们姐妹们糊花灯。花灯的制作要经过扎,糊,写,画多道工序。要选竹节间距较长的竹篾,竹丝要剖得很细。

用这种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篾丝编成椭圆形花灯庸子(坯子)后,再用柔韧的丝皮纸将花灯庸子团团蒙上,还要用刷子把纸糊得挺括而舒展。然后在纸上多涂上几遍,使其均匀而透亮。我们姐妹看着母亲用一双巧手在上面画上八仙过海,吉庆有鱼、五谷丰登等图案,心里羡慕不已。母亲一边做,一边给我们讲她小时候在外公家过元宵节,学做花灯的逸闻趣事,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抱作一团。

时光飞逝,我们姐妹先后都结婚、生子,母亲年事已高已不再做灯了。每到元宵节,我就牵着儿子的小手,为他点亮一盏花灯,领着他走出家门,去游灯、观灯、看舞龙、放焰火。街道上游人如织,大家笑容满面,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让人目不暇给,也为元宵节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当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点亮夜空时,孩子们又蹦又跳,“哇!好美的烟花!”一个个璀璨的礼花将夜空点亮,似彩球,又像绒花,一颗接着一颗冲上了天空,霎时,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蕊,瞬间绽放,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洒向了人间。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天空点亮如同银河一般,光彩夺目,分外耀眼。整个人群沸腾了,游人们不时发出惊叹声和叫好声……儿子简直被迷住了,看得如痴如醉。这真是“火树银花千光照,清辉映月色斑斓。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啊。

写到这里,我眼前又浮现出元宵节成群结队的孩子们打着花灯追逐的场景;耳边仿佛回响着那熟悉的童谣:“游、游花灯,花灯灭了回家睡……”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五

上面的这些还都不算什么,在我们老家闹元宵最热闹、最让人尽兴的就数那迎龙灯。龙灯在我的家乡意味着神圣、节庆、吉祥,会给大家带来好运,所以每次迎龙灯前,有把稻草窝成一个团点燃,准备去迎龙灯的人从火上跨过驱除邪气,以自己神圣干净的躯体去迎龙灯的习俗。龙灯的头和尾都是用蔑等原料扎成龙的样子,然后用白纸糊上,彩绘上龙的花纹,把龙头、龙尾打扮的非常的高大威猛、栩栩如生,与传说中的龙一样。龙身是由每家每户的板凳灯组成,每桥板凳灯上扎两个非常漂亮的花灯,上面还点缀着美丽的插花呢;当然板凳灯也有很简洁,简洁的就只有两个清一色的`灯笼组成,但是即便是清一色的灯笼组成,当灯亮起来时在那夜色中也是非常亮人眼的。当夜幕降临时,在锣鼓的喧天声中,在烟花爆竹的嘭啪声中,在大人孩子的喧笑声中,龙灯缓缓起舞了……龙灯所到之处,人们都蜂拥相迎,眼中到处是烟花所闪过的美丽、那些腾空而起的的烟花把夜空装扮的异常缤纷妖娆;耳中到处是鞭炮的劈啪声、锣鼓的喧天声、人们的欢笑声;鼻中所嗅到都是“硝烟”味,空气中到处传递着人们的幸福、兴奋、开心。

龙灯就在人们这样的期盼中开始表演了,在那笔直的街道上开始了“拉灯”,“拉灯”就是龙尾想要当“老大”,不愿意跟着龙头走,所以倒转过来往回跑,迫使龙头往回倒,等龙头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时,当然不愿意放弃做老大的机会啦,就会使出所有的劲继续往前跑,这样一来拉锯战就展开了,哪边的人力量大,哪边的人跑得快,龙就往哪边游动,随着龙灯来来回回的游动,锣鼓鞭炮在边上不停的凑热闹,龙灯越拉得欢,鞭炮也越放得欢,锣鼓也敲得越急、就象战场上的战鼓在擂动,人们也笑得更欢、哄也起得更带劲……有些时候由于人们使出的力量不均衡,龙灯中间可能被拉断了,而两边的人们还在往各自的方向飞奔,等到龙头发现自己的尾巴不见了时,龙头只有放下架子在锣鼓唢呐声中回头寻找自己的尾巴归队,这个时候龙尾就象一只斗赢了的公鸡似的,神气地等着龙头用鞭炮和锣鼓唢呐去赔礼道歉……一直到迎龙灯的人们跑累了,龙灯才缓缓的继续前行,远远望去那蜿蜒的龙灯真的就像是一条游动中的龙,随时准备腾空舞起。

龙灯的精彩不仅仅“拉灯”,更精彩的还有“偷灯”和“赛高”。当龙灯到了比较宽广的操场上时,龙尾就悄悄的把龙头围在了操场的最中央,而龙头发现被包围时当然是想突围了,所以就试图着左冲右突想冲出重重包围圈,这就是“偷灯”。正当这条龙灯在这边突围时,恰缝来了另外一条灯,这个时候“内战”就暂时被搁置在一边了,两条龙之间就展开了“竞美”比赛,当两条龙的龙头迎面相聚时,迎龙头的人们就尽量把自己的灯高举,比赛谁的龙姿态更高昂,这就是“赛高”。由于我们是在镇上,过元宵时几乎每个村都有龙灯,所以经常是好几条龙在同一个操场上“短兵相接”,记得最多的时候是九条龙在一个地盘上盘旋争夺,那一个个高昂的龙头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那么多绚丽的灯把那黑夜几乎折腾成白昼了,整个操场就只看见一片旋转的灯光……那灯旋转着旋转着,把人们所有的欢乐、把整个元宵都带进了那旋转而开心的世界,把人们带进了灯的五彩缤纷,带进了欢乐的顶峰。

我们家乡的元宵节不仅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就是山上也会被一盏盏红红的灯所装扮的,那是后辈在自家的亲人坟前点亮的灯,那是邀请已逝亲人一起欣赏一起闹元宵的灯,那是思念亲人的灯。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六

(徐持慶)。

元宵佳節鬧一場,衣冠楚楚影皆雙。

約來楊柳梢頭月,傳去桃花扇底香。

第宅沿門誇彩燭,嬌娥夾道競新妝。

燈街拾翠風流事,水上鴛鴦字八行。

七绝春和林岳芳老师。

普敬天下人。

万山滴翠大河开,和煦春风柳叶裁。

细雨蒙蒙情欲醉,不知佳丽入心来。

采桑子元宵夜。

普敬天下人。

家家户户开心笑,鞭炮齐鸣,灯火流萤国泰民安月满情。

嫦娥红袖飞天舞,千壑齐明,万树含英,华夏岿然举世惊。

七律闹元宵和徐持庆老师。

普敬天下人。

元宵佳节喜洋洋,美味汤圆亲口尝。

明月飞升杨柳笑,春风暗度腊梅香。

豪门次第挂灯烛,佳丽新妆竞徜徉。

五彩缤纷谐趣事,年年才子入诗行。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七

每年的元宵节都很热闹,有各种形状的花灯被小朋友提着,有美丽的烟花,还有叔叔们舞动的巨龙。许多小伙伴在一起相聚,使我十分开心的。可今年的元宵节冷冷淡淡,不再有小朋友提着花灯,也不再有人跟着龙跑,从傍晚开始一直下着大雨。

元宵节前,我准备了鞭炮。烟花……迎接元宵的物品。而且不断地想象:元宵节那天,我一到综合楼就会有许多小伙伴相聚,然后一起放烟花和鞭炮,一起游戏;再一起到桥头迎接“龙”,与爸爸妈妈到佳洁超市旁观看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烟花,接着,我和妈妈一边看花灯,一边跟着“龙”。等龙来到我们家的楼下时,爸爸会立刻放响一串鞭炮的。

可元宵节傍晚却下起了大雨。我和妈妈坐在电视前,观看着八点钟开始的元宵晚会。突然,外面响起了烟花声,我和爸爸立刻到阳台去观看,只见远处的村里放出各种美丽的烟花: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粉色的……各种各样,五光十色,十分美丽!我和爸爸一直在阳台上观看着。时间过地真快,一下子就到了九点多。

“这么迟了,“龙”怎么还不来?”爸爸着急地说。

“可能不会来了吧,下这么大的'雨。”妈妈回答。

可是,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说话间,“龙”来了!

我和爸爸立刻叫来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妈妈。过了一会儿,一家人都站在了阳台上。在烟花的响声中隐隐约约听见了舞龙的罗鼓声和迎龙的鞭炮声。渐渐的,我看到了双眼发光的巨龙在小区各楼间游走着。龙走到哪儿,鞭炮声就响到哪儿。我观察了一下天气,天空中还下着中雨。于是我想:“舞龙的叔叔们真辛苦,哪怕下再大的雨,元宵节,还是要把龙舞出来,真是太了不起了!”想着想着,“龙”舞到了我们的楼前,爸爸立即将鞭炮拿到一楼放响。我和妈妈在五楼热情地观望。

今年的元宵节虽然没有花灯,也没有小伙伴们相聚着跟龙摸龙,但我还是感到很吉祥,因为有不怕困难的叔叔们为我们舞出了巨龙,送来了祝福,都说“龙”是送雨的海洋之主,也许,是巨龙将一年的雨水先送来了,预示着一年的丰收即将来到。

“雨中的元宵节,一样快乐。”我对爸爸说。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八

来到学校食堂,一些住宿的工人正在聊着晚上出去“走百病”的话题。

“小李子,你年轻,上网查查,晚上哪里有灯展和焰火晚会。这不让个人放鞭炮,一定会有固定点儿的焰火晚会……”爱热闹的周姐说。

“查过了,那些晚会都是往年的消息。我问过在政府工作的哥哥,他也不知道哪儿有!”

“放鞭炮污染环境,那灯展和文艺晚会还污染环境吗?肯定是你没查到活动地点!”侯姐一边说一边将儿子发来微信照片给大家看:“你看,我儿子在深圳发的照片,人家许多公园都搭起了台子,搞元宵节庆祝晚会!”

“一定有的,等着晚上听听消息吧!”我告诉大家……。

记得那天晚上,满天五彩缤纷的礼花让天上的一轮明月失去了光彩,我和家长带着住宿的孩子们随着人流奔向了公园。

到了门口,人也密集起来,我和家长分头带着孩子们涌进公园,怕挤丢了人,互相牵着手。

沿途的各种灯让人目不衔接,这盏是一朵会开合的荷花,那盏是两条嘴唇翕动会吐泡儿的红鲤;这盏是闪回着“金陵十二钗”的'走马灯,那盏是演奏着乐器的大脸猫……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冰灯,姑且不说玉树琼枝的冰树林,也不说晶莹剔透的冰城堡,就是沿着山坡一道冰墙就让他们乐不可支。

“一元钱一次,两元钱三次了!”冰墙老板“让利”销售让孩子们欲罢不能,排着队等着老板给他们发纸壳儿当坐垫儿,顺着墙上的冰槽儿哧溜到山坡下。

家长们等得不耐烦了:“还玩儿,一会儿屁股都冻成冰块了!”

孩子们却有话儿对付:“懂得摩擦生热吗,不是冻成冰块儿了,是擦出了火星子!”

这些从乡下来到城里陪着孩子们过节的家长拗不过孩子,一边跺着冻木了脚,一边唠嗑儿:“这城里虽然热闹,还不如家里的节味儿浓,不来这儿,我现在可能在房前屋后点面灯呢!”

“可不是,不光是家里点灯,就是祖坟也要送灯了,前些年我们哥几个家家都自己做灯,这些年都是买带电池的了。”

“别说孩子愿意打滑哧溜,这要是在家里呀,我们一家人都要到珠子河了骨碌冰呢!”

“这哧溜冰没啥意思,滑道这么短,要说是好玩儿还得是俺们老家放爬犁坡儿……拽着带拐头的小爬犁,呼哧呼哧半个多小时才能爬到山顶,一个坐在爬犁上,脚蹬着拐头控制方向,另一个抱着前面的腰跪在爬犁的尾巴上,再一个人帮忙一推,爬犁就顺着拉柴火的爬犁道冲下山来了,滑得快的时候,那拐头是很难把握方向的,大多时候都是在一片雪雾里连人带爬犁拱进了雪窝子……”

元宵节散文怎么写篇十九

和父母一道,送走大哥一大家子,又送走弟弟一家子,他便返回收拾起院子里的桌椅板凳,放回房间;整理好房间里的盆盘碗筷,放回柜子。妻子取来笤帚簸箕,将院子和房间打扫好,连同炉子边的煤块一同收拾干净。

收拾完毕,夜幕已经降临。环顾四周,暂时没有什么需要整理了,他便取出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在院子里选个安全的地点放好,叫出父母和妻子。

放完焰火,与父母道别,和妻驱车返回。

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年前,母亲还打算让他们兄弟几个,各自在自己的家里过年,不用再回老家了,大年初一聚个餐就行了。

自从结婚到现在,兄弟几个每年都回老家的。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说着话,高高兴兴地干着活,欢欢喜喜地过着年,是令人羡慕的一家子,真的好开心好幸福!

父母都是很勤劳的人。家里经营个小卖铺,还在院里开辟个菜畦,种些菠菜、西红杮、辣椒、芫荽什么的,总有干不完的活计。平日里常有三五人聚拢在家,拉开桌子,打个麻将,拉个家长,日子很是滋润。

每年的年关,父母就开始收拾院子,打扫房子,张罗着给几个孩子的房子整理好,铺盖拿出去翻晒。前些年没装暖气的时候,还提前两天生着炉子,以驱除严冬的寒气,给住家过年的孩子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这两年,年迈的父母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坐下一阵子后,站起来走路,前几步常是踉跄着,不再象以前那么硬朗了。慢慢的,身上也多处出现不适,经常离不开药物。即便如此,他们也很是知趣,不轻易麻烦孩子,对于孩子的询问,回答永远是“没事,好着呢,别操心”。

尽管父母嘴上说“不用回家过年”,但他们打心里,还是希望一年到头,能和孩子们聚在一起的。

每次回家,巷子里的婶子们总会由衷赞叹,母亲虽然没有女儿,但是几个儿子都很孝顺,几个媳妇也好贤惠的,与女儿又有什么两样!听着邻居婶子们的夸赞,他总能看见妻子脸上漾起的幸福。

坐在车上,妻子说:“哥哥的两个孩子都结婚生子,象大树一样伸枝展叶了。没有几年远话,宝宝、贝贝和小豆都成了家,家里会更热闹,爸妈会更开心的。”他则在心里默默祈祷:愿父母健康长寿!

路上往返的车子还是不少。一路上,不会开车的妻子,依旧是“慢点,开慢点”的提示音不断。今天在他听来,却没觉得心烦,微笑着回应道:“噢,知道,慢着呢。”

不远的路程,用了不短的时间。车子行驶经过关帝广场时,看到高墙上的不断变换着颜色的彩灯,广场远处的飞檐斗角上的炫灯,广场中间的火树幻枝,招徕着诸多游人驻足观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