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稻草散文汇总(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23:01:59 页码:13
2023年稻草散文汇总(精选8篇)
2023-11-09 23:01:59    小编:ZTFB

通知是一种用于传达重要消息或安排活动的正式通告,它能够使接收者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总结的语言要简练有力,避免使用太多废话和空洞的词句。在这里汇总了一些写作中常见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稻草散文汇总篇一

有时闲下来突发奇想,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乡村里有了草垛,又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老家的门前不见了草垛?乡村草垛走过了很长一段无法计时的历程,也是一段从无到有而又从有到无的历程,那可是当年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在我的脑海深处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儿时在农村常常见到,每到放山、放坡割拾草的时候,我家门前的空地上就会在很短几天内凸起大大小小的草垛,一个个草垛就如同一个个“小蒙古包”似的,日夜驻守在那里;每到夏收的季节,一个个麦根垛就会插空毗邻在那里;每到秋收的季节,一个个玉米秸垛就会转悠着在空地、村边兀自地立起来。整个村庄就会被大大小小的草垛充实着,被种类繁多的草垛包围着,草垛也成了农村的一种明显特征。

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草垛,草垛就像现在的家庭资产一样,显得特别重要,有的家庭还有几个草垛的,个别没有草垛的人家,也是把柴草放到院子里的厢房里,假若谁家没有草垛放草,就会被街坊邻里笑话说“这家子人家不像过日子来头。”谁家的草垛多、草垛大,就会被夸赞为:“这家子人真勤快能干,几天工夫又堆起一个大草垛来。”

草垛对于农民来说那是至关重要的,那就如同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燃料、电器,哪家也离不了。人们常说的“生米煮成熟饭”,其实,它的本义就是说的柴、生米和熟饭的关系,“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柴”就排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说明了它在农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一日三餐都用柴草来煮饭,假若没有草垛、没有草,就真吃不上熟饭了。那时,农村妇女做饭的时候,就到草垛上抽着一捆捆草回家做饭,并常常端详着草垛上柴草的多少,一看草不多了,就赶紧对自己的男人或孩子说:“赶快拾草去吧,再不去拾草,连饭也吃不上了。”男人或孩子听了这活,再看看日渐减少了的草垛,也很着急,宁肯先不干别的事了,也先去拾草,弄足了柴草,先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也就放心了。

这样一来,因家庭饮食所需及历史传统模式的影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柴草垛、麦根垛、玉米秸垛,还有别的草垛都忽略不计了。这大大小小、种类不同的草垛就占领了农村的边边角角,每家每户都很清楚自家草垛的方位,也就像保护家庭资产一样地保护着自己的草垛,生怕自家的草垛被烧了、被偷了。

说起草垛,也自然就想起了垛草垛。这活儿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还真是个技巧活,一般人垛不了,我就有过亲身经历,那年十六、七岁,生产队里分了麦根草,看着邻居都忙活着垛草垛了,我就急着招呼着弟弟,想把麦根草尽快垛起来,我拿着木杈站在草垛中间,心想,垛草垛不是什么三篇文章两首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让弟弟抱着麦根草往这运,我就像盖房子一样一点点地往上摞,可麦根草太短,很难垛好,等垛到一米多高的时候,垛着垛着,草垛就要冒了,我又急又烦。这时,上了年纪的祖母从屋里走出来,一看草垛快冒了,就叫着我的乳名说:“你下来吧,我上去垛。”听着祖母说得很干脆,我只好慢慢地从草垛上下来,我和弟弟护佑着祖母站上草垛后,她熟练地拿起木杈,站在草垛中间,把一铺、一铺的麦根草摆的圆圆整整,并由里到外堆的结结实实的,我一边抱着麦根,一边观察着祖母垛草垛的方法,使我不由得对祖母更加敬重起来,直到最后,祖母把草垛垛的下圆上尖,又围上了扇,扇好了垛后,我便暗嘲自己“一个大小伙子垛草垛还不如上了年纪的祖母。”自此以后,心存羞愧的我也慢慢地鼓起勇气垛草垛了,不过,那时我的同龄人中仍有很多不会垛草垛的。后来我想,垛草垛虽说看起来简单,可要学会也需下一番功夫。从垛草垛联想到种类繁多的农活,要学会它更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草垛还是儿时游戏的场所,我常常和小伙伴绕着草垛跑着转圈,蒙着眼睛捉迷藏,到了冬天,还有的钻到草垛里取暖,草垛曾带给了我们童年的欢乐,可也曾带来过不愉快的事情,前些年大多门前有玉米秸垛和麦根草垛,回老家的时候,偶尔听到:“xx家的草垛起火了,差一点引到屋上,幸亏救得急。”“xx家的玉米秸垛被烧了,一般是放鞭炮引起的。”有几次还真引发了火灾,烧着了三四间房,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稻草散文汇总篇二

蓦地,我的眼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在初冬的白日下,空旷的稻田沉寂而荒凉。一群衣衫褴褛,面黄饥瘦的儿童在田中捡稻,童年的我仿佛也置身其间。冷风骤起,鸦雀乱鸣,神情专注的我们,都显得冷缩缩的样子。这时候的稻田踏遍了捡稻人的脚印,我们根本不可能捡到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稻穗了,我们只能从牛脚抑或是老鼠洞里挖出一粒粒稻谷。鼠洞是天然的粮仓,谁找到都注意保密,严防被哄抢。尽管这样,哄抢事件还时有发生,甚而大打出手!狼奔犬突叫声连天,也只有这时候,万籁俱寂的稻田才显出一点生机。好在孩子们是不记仇的,打完架,分了稻,也就算了。历尽艰辛弄来的稻谷终于化成一锅薄粥,香气袭人。于是在家长们的溢美声中,吃腻了野菜的我们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这顿美餐!这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了,我们那时也只有七八岁的光景吧。

稻田里的发现,也激发了妻的热情,她当天就毫不犹豫地加入捡稻行列。这一天,我们同心协力竟然捡了十几斤稻谷,可谓首战告捷。捡稻中,我们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倒稻田”,收获颇丰。因为性能再优越的收割机,对倒了的稻穗也难以尽力。田主忧忧地对我们说:你们捡吧,我这田里稻太赢,倒了不少,有稻呢。我说是啊,你这田里有稻,他们田里都没有。你明年肯定有好收成。对我这种善意地安慰,田主也只好苦笑笑,说感谢我的“金言”。在这块田里,我们捡了四十多斤稻谷,都是饱谷呢。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说这稻是捡的不如说是田主送的更恰当,我们从内心里感激他。怀着恋恋不舍之意,我们把目光投向新的战场。

隆隆的机声传来,一块大面积的稻田又开始收割了。妻说到那边田里去吧,我直腰看了看,发现邻界的稻田尚未收割,这时候去捡稻,难免有瓜李之嫌。我好像听人讲过,前些年有人在种田大户和农场捡稻,一人一天竟捡了三百多斤,这真是天文数字。穷其奥秘,除那时的收割机不如人意外,连捡带偷才是主要的。当然,这种“偷”是顺带的,有俗语说“顺带不为偷”,捡稻人在自我安慰中,似乎也找到了“偷”的理由。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不但不能,还要避嫌,这才是“捡道”!

你说这捡稻值不值?

稻草散文汇总篇三

那时的天空好蓝好蓝,大片大片的金色田野,并不孤单的可爱的稻草人,那时的他们笑得好开心,那么自由而无拘无束,而今,早已远去!留下来的只是,模模糊糊记忆中他们的样子。

——题记。

叫个没完,那电线杆上的麻雀;舞个不停,那油菜花上的蝴蝶;流个不止,那条童年的小河;唠叨不断,外婆那没完没了的慈爱。

稻场,草垛,小河,牵牛花,露天电影院,还有外婆,他们是童年里的美妙音符。那些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可童年的柳笛却伴随着外婆那可亲的慈颜鸣响在我走过的每一个春秋冬夏。

那时的雀子总很多,成群飞来寻觅成熟的谷子。于是,在金色的稻浪中,总能看见可爱的稻草人。他们是不会说话的伙伴,只要他们往田中一站,雀子大多不敢招惹,尽管他们表情不一,穿袋各有特色。也有少数狡猾的鸟雀可能太饿了,他们的肆无忌惮让年少无事的我们不得不在田野间和他们展开对抗,于是,赶雀就成了童年时光中的一件乐事。

赶雀的日子大多有外婆的陪伴,每到吃饭的时刻,肚子总“咕嘟咕嘟”吵个不停,幼小的我便站在田埂上踮起脚尖一分一秒的期盼,外婆便从田野的.尽头年迈的走来,远远见了我,嘴里就开始不停唠叨,她充满关怀的声音随风袭来——“xx,肚子一定饿了吧,外婆给你送来了你爱吃的番茄炒蛋……”,那饱含爱意的话语像鸟雀叽叽喳喳响遍整片田野,而我早已馋得不停咽口水,越是迫不及待,外婆的步子似乎走得越来越慢,颤颤巍巍的小跑,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真的够快了。记得有一次,她慌里慌张的小跑在狭窄的羊肠小道上而摔了一跤,鞋子都湿了,沾满了泥巴,可她怎么也不承认,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让她的孙子早点吃到饭,好像她早已听到我肚子饿时发出的声响。

丰收的季节,稻场上晒满了谷子。远远望去,犹如一块金色的地毯铺在场上。而那些谷堆和草垛,便成了场上拔地而起的山丘。场边有个池塘,塘里总有成群向天高歌的鹅群。

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外婆和我总忙碌于稻场上。天气晴朗的日子,悠闲自得的躺在外婆身旁靠着高高的草垛,望着那蓝色的天空和白得棉花糖一样的云朵在遐想。耳旁有外婆的神奇童话,还有那些忠实伴奏的鹅群。有时听得入迷,竟把外婆的故事当成了摇篮曲,呼噜呼噜进入了梦乡。有几次,外婆讲得太过入迷,连我什么时候睡着也没发觉。待我睡醒后,外婆也已经收盖好谷子,这时她总会捏着我的小鼻子有趣的说:“xx,太阳都被你睡落了,我们该回家吃晚饭啰!”

已经多年没再见过稻草人,可是关于外婆,在童年的记忆里永远抹不去。

稻草散文汇总篇四

在我们乡下的乡间,那秋收秋割前的田坝里,像铺了一地金一地银多彩、耀眼、闪亮、夺目,殷实、诱人。秋收秋割的季节到了,人们把田里的稻谷割下收净后,紧接着把稻草有序地捆将起来,一把一把的、齐刷刷的摊晒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抽空回一趟乡下老家。走在熟悉的乡野上,我看到摊晒在秋野上干松松的稻草,闻到了稻草散发出那特有固有的香味。这稻草,这香味,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和乡亲们与稻草息息相依那些日子。

在我的记忆里,记得乡亲们这样说过:人没有饭吃不行,他们过日子没有稻草也不行。这话不假。在我的印象中,稻草它既是一种农产品副品,也是一种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发生在乡亲们身边的许多事和我许多的童年乐趣也和稻草有关。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稻草不仅仅作为生活用品陪伴乡亲们陪伴我,更因稻草演绎滋生的暖暖乡情亲情温暖我而让我回到经历过体味过的那些日日夜夜。

在那晴朗朗的金秋时节里,在乡亲们的眼里心里收稻谷和收稻草一样紧迫,稻草和稻谷一样重要,收稻谷和收稻草一样要抢好天色,收了到稻谷之后,但愿老天一直晴下去,在乡亲们收稻草不亚于收稻谷的忙碌中,男人挑草,女人背草,日头不落坡不归家,他们或在寨子旁或在田边地头选好一蔸笔直的大树,把晒干晒透的稻草堆积起来,再以树为中心堆起圆柱型的稻草垛来,有的则把稻草垛堆在树的半腰上,远远的r去,好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更像一朵朵刚长出土的大蘑菇。

就是寨边或田边地头堆起的稻草垛成了乡野上独特别致的风景。那蘑菇型伞形的`稻草垛便成了人们遮阳躲雨的好地方。秋后入冬的夜晚,寒风呼呼的刮着,这稻草垛就成了我们乡下一对对青年男女约会幽会的好去处,他们披着月色,踏着星光,来到稻草垛下闻着稻草的香味紧紧地依偎着,说着悄悄话,这稻草垛就是他们谈情说爱的见证人,就在这稻草垛下成双成对的男男女女从初恋到热恋到成熟美满的婚姻。我乡下的隔房大哥大嫂就是在稻草垛下幽会结成的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就是更多青年男女在稻草垛下幽会结成恩爱夫妻其中的一对。我好羡慕他们。

在我印象中,牛是我们乡下乡亲们的宝,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牛。当然,喂牛就少不了稻草。在我记忆里,那时乡下入冬后天气远远不如现在的冬天变暖了。一入冬大雪就一场接着一场的下,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乡亲们能保住牛在冬天里不掉膘开年好耕春最好的饲料就是喂稻草。大雪封山的日子,乡亲们就用稻草给牛喂上,有时就在稻草洒上点盐水,有时用铡刀把稻草铡细铡短,放在铁锅里掺上水和拌着包谷粉或米糠煮一煮,让牛一吃,肚子滚圆滚圆的。我记得,每到十冬腊月的半夜时分,父亲总会抱上一捆稻草给牛添上,听着牛不紧不慢的嚼草声,悠悠的,像一支动听的催眠曲。

在我记忆中,乡下的乡亲们男男女女最爱穿用稻草编成的草鞋。他们说:上山下山,涉水过河,穿草鞋方便实用,巴脚。更主要的是乡亲们人人都爱编会编草鞋。他们把编草鞋称为“打草鞋”。打草鞋的之前,他们把精选出来稻草用棒槌捶得软绵绵的,再搓成一根根草鞋索,然后精心编起草鞋来,他们编草鞋一来自己用,二来多编上剩余的拿到虚场上去卖,换回油盐火柴的花销零用钱。那时乡下的虚场上有那么一处卖草鞋买草鞋的地方。卖草鞋的把草鞋让买草鞋的比试着挑选着。边买边卖边摆起草鞋的古话来,至于草鞋是谁发明的,又是怎么传承下来的没人知道。草鞋对如今的青少年们来说是很陌生的,他们没看到过草鞋是怎么打出来的,当然就更体会不到穿草鞋的感觉了。我小的时候,也曾穿过几次草鞋,下雨天或在有水的路上行走,一点也不打滑,两只脚感到格外的有劲。也只有亲身穿过草鞋的人,才会有那种舒适的感觉和难忘的记忆。

想当年,乡下的物资相当匮乏,冬天到了,没有丝棉被,没有棉花毯,家家户户晚上睡觉的床就是在席子下面垫上厚厚的稻草。不管外面北风呼啸或冰天雪地,人睡在松松软软又香又暖和的稻草上面,阵阵清香会很快带你进入甜蜜的梦乡,一觉睡到大天亮。过了几天,稻草不那么松软了,就可以拿出来晒晒太阳,感觉又像是新的一般。每年到了又有新稻草的时候,母亲总会把家里的床都换上新稻草。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会把稻草铺得更厚,睡上去更松软更暖和。早些年,我特意从城里买回一架上好席梦思床,本想让父母两个老人好好享受。那知道两老睡不习惯,他们还是睡稻草铺的床。如今父母都不在人间了,可一想起来就像昨天才发生的,记忆犹新,而他们睡不惯的席梦思床倒成了多余的摆设了。

我还记得,在寒冷的冬季,乡亲们把稻草放在鞋子里当鞋垫。既柔软又暖和,还可以天天换新的,穿起来既暖脚又防冻疮又除臭还可以治脚气。除此之外,稻草还可以用来搓草绳、编帘子以及盖茅屋和做饭的燃料,一到早晨和傍晚,寨子里就腾腾冒出用稻草为燃料煮饭炒菜袅袅炊烟,伴着饭菜的香味弥漫开来,父母亲们就站在自家的院坝里一声声唤儿唤女归;星期天,我和伙伴们用稻草搓成一根根粗草绳,就在村头上的那棵大树上牢牢地系着,我们几个轮换坐在上面,荡起秋千来,常常让父母唤了数次才离开;稻草烧过的草灰就是上好的壮籽肥料,每到田里稻谷开始育穗的时节,乡亲们把满挑满担稻草灰洒到稻田中,这样的有机肥料远比用上无机的化学肥料强得多,既肥田又壮杆又炎眩挥惺保乡亲们就在院坝种上一窝丝瓜,搓上一根稻草绳子,牢牢的系着,让丝瓜藤顺着草绳子攀沿起来,花开花落,草绳上挂上一个个鲜嫩硕长的丝瓜;有时,乡亲们把刚烧成灰通过清水过滤的稻草水,就是一副良好的消毒药,用来防治瘙痒的皮肤病有很好的良效。

稻草散文汇总篇五

在我的生命中,乡下总会是滋生我文字的一块土壤。

每次踏进乡下,踏上生养自己的的那块土地,即使是一秒钟短暂的停留,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踩在自己脚下那块土地的温馨,于是一份深深的乡恋就成为了我怀念的文字而在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寄存于我的字里行间滋生温存与湿漉!

我的家乡位于在太行山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庄的座落依照山势的走向,在村的南边是屯长的地界交界处,交界线就是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多少次我从这条路上来往,多少次这条路也给予了我回家的温馨,以及对那份故土的依恋与怀想!这一生,无论我航向的人生之舟从哪里出发,这里都不能不说是我梦的源泉,是我怀念的摇篮!

过年了,面对举家团聚的幸福时刻,我的心总是随着窗外的爆竹声不时地走进那个曾经熟悉的地方,是牵挂,是怀想,还是一份节日散不去的记忆,每每处在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都难以自拔,难以辨别,甚至无法分辨,这难道就是人无法说出的柔软之处吗?欣慰的是当自己的生命被岁月完全吞噬的时候,留在心里的这份依恋依然还在。

从读书开始,至今离开这块土地已经有二十余载,这二十余年,不算长,但是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也不能算短。记得在二十年前的那个我,正处在人生的妙龄,凭着一腔热血与对世界的追求,我离开了这块给予我生命的土地,从此,这里就成为了我梦的源头,每每节日,每每遇到不随心的事情,每每遭遇到人世的冷落,我都会想起这个地方,一根草,一朵花,一个微笑,一句安慰,都能给予我力量,就像是春雨给予我生命的源泉!

人生就是一次远行,远行的目的就是寻找风景,走了一路,我们遇到风景无数,可是当我们回头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风景最美的地方原来是留在我们生命最初的起点!

这次回乡,感悟最深的也莫过于这一点,难道是自己的年龄让我这样遐思吗?伫立在自己的老屋前,我静静的寻找在这里走过的悲欢离合,在脑子里就像是电影画面,从我的脑海里飘过,勾起我一份份久违的记忆,老屋的墙皮开始断裂,就像是在风雨经年在老人脸上刻下的皱纹那样,风烛残年而让人有些忧虑。院子的树也长高了,高高的小白杨,也变成了一棵又粗又高的大树,像是在给这老屋遮风避雨。我们坐在树下,尤其是在春天来临时,晚上聊天,上午乘凉,再加上邻舍孩子们的足迷藏朗朗笑声,最开心的就是这个院子,因为在这里写着乡人淳朴、孩子们活泼、青春的激扬的文字!

倘若没有这树下的梦,我的心和脚下的小草一样,永远看不到天上的云,正是在这树下我学会了仰望,不但要仰望蓝天,更要仰望自己的人生;倘若没有这树下的'孤独,我就会像被风遗弃的种籽,找不到回家的路,是这里,让我学会了正视生命的价值,我们不但正视流去的岁月,更要勇敢地去正视属于自己的生命;倘若没有父母在这里的眼泪,我就永远不能清楚人生酸甜苦蓝的滋味,于是,我在这里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这里就像是我人生的一部书,每次阅读,我都感到是津津有味。倘若。

就在我思绪万千的时候,却不知道哥哥在什么时候早已站在我的背后,他没有言语,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和我一样在这院子里觅食着曾经的风景!

人的情感有的时候很简单,譬如每次回到乡下和亲人聊聊,拜访一下朋友,看看时下的风景,想想离去的记忆,这已经足够!

每次回家,我都要去听母亲的唠叨,直到母亲进入酣睡中,而我对村里的了解大都也是从母亲的讲述中得到的信息,不过母亲讲的事情都是些村里的事情,与我们大不相干的,又怕我觉得多余,母亲就会认真的对我说:我是村里的一份子,必须知道这些事呀!

这句话说的好,我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份子,其实,无论我走多远,在我的心里我也从没有离开这快生养我的土地,这里承载着我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

初春的乡下,虽然还满溢着冬天的寒意,但是温暖的阳光却开始沐浴着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我看着院子里湿润的土壤,似乎嗅觉到一股春天的气息,我相信,在不久之后,这里将是一个盎然生机的舞台。

青草吐绿,树儿发芽,花儿飘香,蝶恋凤舞,春天的季节,每一次路过这里,都一样的充满无限的生机,充满无限的活力!

文毕,在这老屋面前,在这风景面前,我只想说:人可以老去,但是爱的风景一样能唤起我们对人间的万般留恋。

2013.2.16。

稻草散文汇总篇六

稻草是属秋的,且多散流在乡野。乡野是我笔下农村的代名词,“乡”指乡下,“野”出自《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它指民间,与“朝”相对。农村人的纯朴忠厚,用“乡野”替换“农村”,既不俗气,又沾惹几分文化韵味,再恰当不过了。

对城里人来说,稻草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或然于影视许见过绿幽的稻穗,或然于作家笔下感赏过无数的稻香,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稻草,至少没有足够的稻草味儿。

稻草是秋收稻米后残剩的秸秆,它可不是废物,农家人视它如宝。稻草的主要功用便是保暖,农民常拿它铺床、放入地窖和扎成草包绑在树干上,此外,稻草还被用于柴烧、织草鞋、编绳和扎草人。

我生在乡野,三岁就在稻草堆里打滚,可以说我学步也是在稻草堆里开始的。五岁便伙同玩伴下田捉鱼鳅,从此,乡野这片纯真的天空也就多了几分玩趣。草堆旁的秋千,犹如思念的妇人时刻惦念自己在外打工的丈夫,而它同时也玉成了无数作家笔下优美的诗文。

稻草味不乏甘洌而香醇,同含秋味儿,倘若站在欣赏的角度来看稻草,绝对是一幅不可挑剔的传世佳作,但并不完整,至少体会不到与稻草同呼吸的那种感觉。要在秋日,躺在稻草铺成的席地晒阳光,泡壶清茶放在枕边,不管有没有秋虫飞鸟的歌舞随伴,也不管有没有残叶山涧的悲愁流觞,这些都不打紧,只要静心感受自然的空灵和真切,也十分惬意。

我在乎这种清静悠闲,没有现实的烦恼,也没有梦境的虚渺,唯有平缓的心跳和吹拂发丝的微风,便也足够打赏心情。这样的'情形,像雨后的景象,让人感到生气蓬勃而又清幽,或许是释怀吧。

人生是没有续集的,唯有的只是扮演人生空白的记忆。记忆是不能重拾再演一次的,就如落叶,黄都黄了还会再绿吗?而人生的空白恰正是我们千篇一律的生活。稻草就正是这样不停地轮回——生作绿幽,死化尘灰。自己的路是由自己走出来的,别人无法替代,况且我们的前世并未安排我们今生必须受罪,其实忙碌也是自己强加给生活的,或许都因为人的虚荣心理吧。

小时候,没稻草高便觉得稻草伟大,几片叶子就能抽出稻米。长大后才渐明白,稻草像老农汉,一辈子都没有跨出过乡野,任凭风吹雨打也得长出点成绩,这种坚强又不乏忠厚,真让人敬重。

“三月的稻秧八月忙,受尽风雨也未泱。收了稻谷宰牛羊,喝了腊酒将喜扬。游子啊游子,快些回家尝,离家数年苦了亲娘,娘酿好了酒,铺好了床,盼你回家把泪藏。不识归路闻稻香,那一定到了家乡。游子啊游子,不要挂念娘,盖好被子免得着凉,省点儿钱花,买些衣裳,年轻气盛勿轻狂。受苦受累莫悲伤,回家就别再流浪。”童年的这首歌谣时而在脑中游荡,正如挥之不去的思念,让人无奈又揪心。可眼前已然下了很久的夜雨,就让这些文字连同多愁的风顺着思念的方向,飞去远方的家乡,让它生根发芽,结出千万株稻穗。眼前又该秋收了,我想,家乡的稻草不会再孤单了。

稻草散文汇总篇七

西北的戈壁滩的自然气候真的很奇怪。夏日里太阳正好好的照着呢,忽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地就会刮起了风,但是都会很快地过去,一切都归于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远处飘飘渺渺的蒸腾起亦假亦真的海市蜃楼,就像做梦一样。偶尔也会忽然来一片云彩,在一个不大的地方,下起一阵子瓢泼大雨,下过雨的地方,很快就有一些小草,抓住机会迅速生长,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很少。

1977年,在兰新铁路线布隆吉至柳沟两个小车站之间,就发生了一次这种奇异的天气情况。一群正在铁路上干活的养路工们,被太阳晒得汗水直流,蓝色的工作服被冒出的汗水浸湿了一小会儿,就又被蒸发的干干的,留下一块又一块的白色汗渍。开走行轨道车的杨兰新望着万里无云的天空,突发奇想,逗着大家说:“要是下一次大雨,将浑身淋透,下班回去就不用洗澡了,连工作服都洗干净了,那该多省事。”

谁知道杨兰新和龙王有什么亲戚,他的幻想很快就成了现实。戈壁滩刮起了风,不大一会儿就不知道从哪里拖来了一片黑黑的乌云,在铁路北面的一处高地上下起了如注的倾盆大雨。戈壁滩一下子来不及渗透这么多的雨水,仅仅四十分钟,就形成了山洪,毫不留情的向铁路这个方向涌来。

铁路又不能随时搬开,就成了阻碍洪峰的拦水坝。洪水越聚越多,不大一会儿就将铁路撕开了一个百十来米的大口子,兴冲冲地跑走了。雨停了,铁路行车却就此中断了。

材料室就我年轻,主任行同信就叫我跟着装好抗洪物资的救援列车,去洪水现场设立临时物资供应点。当时没有大型的工程机械,抢修全靠人拉肩扛。所以抗洪物资大部分就是铁锨绳子,扁担大筐,还有的就是装填沙土的草袋子,还有独轮车。

五六米高的路基冲没了,要想重新硬硬实实垫起来跑火车谈何容易。戈壁滩上的水文资料就是一张白纸,为了防止以后这里在发生洪水排泄不通的现象,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认为,这里要增加一处桥梁。修桥时间就长了,可是铁路不能中断着等呀,所以工程技术人员又决定先铺一条临时铁路便线,通车了再说。

这条临时铁路便线,全长大概要有五百米的样子。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绝大多数都会有着无私和奉献,东边几十公里的疏勒河铁路地区各单位职工家属还有中学生被动员来了,西边百十公里外的柳园铁路地区各单位职工家属也被动员来了,还有正在附近施工的工务大修队,哈密工程二段的人员都被调了过来,抢修现场大概有千把人左右。各单位人员都有,挤在狭窄的工作面,有些混乱,不利于施工调配,急需统一指挥。乌鲁木齐铁路局革委会副主任王富恒(相当于现在的铁路局副局长)也很快就赶到了,在现场成了了临时指挥部,拉起了电灯,架起了喇叭,接通了临时电话,将各单位劳力重新分工,按班次干活休息,保证施工工地抢修作业不停。

我就成了临时指挥部的后勤组工作人员,不但要发放抗洪物资,还要负责食品供应。

不在戈壁滩上呆,不知道戈壁滩昼夜温差大到什么地步。大夏天的.,来这里参加抢修的人员,大都穿着单衣,白天三十度以上的气温,随着太阳的落山急剧下跌,后半夜也就是十来度了。抢修现场的所有人员被冻的瑟瑟发抖,很快就要干不成活了。临时指挥部要求柳园地区,想尽一起办法,送一些肉菜多的夜宵,保证抢修人员的体力。但是,身体寒冷的问题不好解决。

这时候,有经验的老工人就把装沙土的草袋子封死的一边上面用铁锨挖个洞,再将草袋子两个角跺去,就成了一件肥肥厚厚的稻草大衣。穿在身上,虽然臃肿,但是确实可以保暖。反正草袋子没有什么大碍,稍事修理还可以用,有人来找我要草袋子,我就给他发放。抢修现场的人们纷纷仿效,一时间抢修现场到处都是身材臃肿的稻草人。

说实话,尽管我那里有好多草袋子,我也一样的冷,所以我也穿上了草袋子,临时指挥部大大小小的干部们也和大家一样成了稻草人。革委会副主任王富恒更可怜,他只穿了一件带有铁路标志的短袖褂,当然也冷。可能他碍着面子,一开始他坚持着,后来实在冷得扛不住了,也加入了稻草人的队伍。这就对了,看见他成为稻草人的人们对他很是敬重。

抗洪现场大多数人都为铁路的中断心急如焚,自觉自愿地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我在乌鲁木齐刚刚上完高中的弟弟朱军,正和他的同学们在哈密工程二段接受再教育。他们听从指挥,干了整整一天,就吃了一个分配的大饼,就疲劳的躺在戈壁滩上睡着了。午夜时分他和好几个同学饿醒了,听到广播喇叭里喊我的名字,就跑到临时指挥部来找我,想碰一碰运气,看我能不能再给他们一些吃的。这群傻小子,他们领大饼时正值食物紧张的时候,食物不紧张了,他们却睡着了。

令他们喜出望外,我立马给了他们一筐大饼,还有几捆草袋子,他们心满意足的准备继续出力了。

当然,十个指头伸出来不会一般齐,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桥梁领工区有一个老同志(我当然知道他的名字,为他给他在的子女面前保留一些颜面,我在这里就不说出来了),因为工长给出了力气的骨干多发了一个大饼,他就不愿意了,闹着要钻火车,说是工长欺负他,活不成了。有人为了小事化了,叫我多给他几个大饼,我坚决不同意。我在后来的工作中,也可能由于耿直的性格得罪过好多人,可就是这一次,我最坚决,也没有后悔过。我鄙视他,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猥琐男。我连给他发草袋子都后悔了,我认为,稻草人应该有劳动者的智慧和幽默,不应该有阴暗和狭隘,为长不尊的人连装扮稻草人都不配。

整整的两天两夜,铁路抢通了以后,我回到单身宿舍,真的太困了,和一道曾经抢修的李咸栋一样,浑身的泥土洗都没洗,各自躺倒床上睡了个天昏地暗,一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我的领导材料室主任行同信和他的领导机修所主任于甲戌找了来,我俩才错以为是一大早,抗洪抢险又有了新任务呢。行同信和于甲戌看见我俩的傻样子,哈哈大笑,说是:“年轻人真能睡。”

后来,我俩才知道,不光是我俩,于和,红兵等一大群年轻人和我们一样睡得日月颠倒了。当然,这是我们青春里的一段荣光。

稻草散文汇总篇八

人这一辈子,肯定要经历很多,既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有沟沟坎坎的时候。身处生命低谷的人,心灵是脆弱的。亟需救援。谁是你的救命稻草?面对这个命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根本的区别在于,你持有何种态度。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近来重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感触良多。地坛之于史铁生,有着微妙的意味。正是在地坛的那些年,史铁生得悟了生命的辩证意义,获得了心灵的强有力支撑。那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以及园子里的各色人等,构成了丰富的意象群。而史铁生凸显于生活表层之上的细微点滴,那些对人生、对世界彻底的思考与觉悟,让人豁然开朗。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旅店,考前做了三个梦,分别是墙上种菜、下雨天戴斗笠并打伞、和美女背靠背。为此秀才专门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说:“梦的意思是白费劲、多此一举、没戏。”秀才一听,转身回到旅店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店老板听说后对他说:“算命先生说的不对,应该是高种(中)、有备无患、要翻身了。”秀才于是前往考场,结果高中探花。

世上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全在于你站在什么角度看,全在于你看待它们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你不能说算命先生说的不对,也不能说店老板说的就完全对,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应该认识到,秀才自身的心理准备、知识储备及其运用发挥能力,是高中探花的`关键因素,是主要条件,店老板的话则为其成功奠定了必要条件,起了一个导航作用。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没错,算命先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等于实话实说,店老板则是换个角度想问题,目的是鼓励秀才,不让秀才泄气。他在秀才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扶了一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店老板是秀才的贵人。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秀才也是自己的贵人,而且是更重要的贵人。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运用自身条件和辅助条件。在自身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就拥有了获胜的希望。自身条件欠缺,别人再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枉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正是处于自己生命中的低谷——要么是因为企业不景气持续放假,要么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出现“红灯”被迫请假修养。尤其是在95年,近半年的时间,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用来治疗自己的胃病,另外还累下了几千元的外债。没有工作的妻子在家照料年幼的儿子,当然也没有任何收入。胃病总不见好,休假在家,根本没有收入。因此我和妻子之间的冷战不断。当时那种困窘,至今想来后怕。那时候我们的小家庭,完全就是汪洋大海上的小船,或者危石之卵。万般无奈之下,我强撑病弱的身体,先在厂基建队和泥拌灰、拉砖挖坑搬水泥,四个月后,到卫生队打扫厂区马路,又是四个月。熟人路经,不断询问拄着扫帚等人过去的我:“你咋做这营生?”那种无地自容的感受,让我不忍对视对方。前前后后八个月,一方面,只要厂里一有招聘启事,我就兴冲冲去报名。另一方面,自己手里的活,尽心去做,一丝不苟。比如扫马路,正赶上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得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赶到厂里,一直干到将近中午才能把责任区的路段上的树叶收拾干净。耗费时间之长,劳动量之重,众所周知。即使这样,我也没有马虎粗心,按后来厂领导的话说,就是嵌在砖缝里的树叶子,这家伙也要抠出来。这是对我最好的评价了。正是凭着这一点,才有了96年春厂里让我到供应科工作的安排。这种信任是由自己的汗水和辛苦换来的。世上的事情,偶然里都是有着必然因素的。其实,我在打扫树叶的时候,也没多想,压根儿没想到几个月后会有一个转机等着自己。我只是抱定了一点,什么事情,要么不做,既然做,就得像个样子,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对我来说,1995年是黯然灰色的一年,这一年,我生存于困境之中,虽然酷爱写作,但基本上没有动笔。根本没有那份心情。一直到下半年,心有不甘的同时,陆续寄出一些文稿,以旧作为多,以求得心理上的慰藉。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就在95年年底,我的一组散文《父爱·礼物·走夜道儿》在湖北《槐荫文学》发表,96年春,忻州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季刊《五台山》杂志发表了我的小说《春日故事》。收到样刊不久,我接到了厂部让我到供应科报到的通知,生活向我展示出其蔚蓝的晴空,灿烂的微笑。从此,生活困顿与精神压力同时得以消解,我的命运发生重要转折。而其中蕴涵着的因果缘由,我一再想起,一再感念。在我潜意识里,这些散文和小说的发表,可谓老天爷给予我的特别贺礼了。那种自心而生的快乐,一辈子难忘。

1995年注定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个年份。如果把接下来的96年称作是阳光明媚的一年的话,95年则可用阴雨霏霏来形容。这两年的色彩就是如此鲜明有别,截然不同,十几年来,在我心头交相辉映,挥之不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