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6:56:41 页码:12
2023年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精选8篇)
2023-11-24 06:56:41    小编:ZTFB

社交能力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呢?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首先梳理出要总结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总结案例,供您参考。

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篇一

虽然离开故乡多年了,但故乡的景物却一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那般清晰、那般美丽。童年的故乡,到处都是水的世界,一年四季无不显示水的娇娆,水的妩媚。尤其是老家屋后的那个池塘,给了我无尽的快乐和回忆。

记得老家屋后的池塘成狭长形,积水很深,终年不竭。春天到来的时候,池塘边的桃花、梨花、杏花、李花等竞相斗艳,开满枝头,清香扑鼻。吸引我目光的不仅是池塘岸边争先开放的鲜花,青青翠翠的绿地和天上展翅翱翔的飞鸟,更甚的是池塘以及周围刚萌发嫩芽的杨柳。一只只杨柳笛,在柔柔的春风中悠悠扬扬,飘飘荡荡,吹破了故乡的宁静平和,吹皱了一池的春水。

记得老家屋后池塘里的青蛙多,叫得也最响。雨过天晴的时候,常见池塘岸边水面上露出一大片青蛙的小脑袋,密密麻麻的,花花绿绿的,个个瞪着大大的眼睛。特别是在夏天的夜里,其它地方的青蛙都已歇息了,而老家屋后池塘的青蛙却仍在奋力地叫个不停,绵远而悠长,在故乡的上空回荡。这样的.蛙群,这样的蛙鸣,曾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整个童年。

记得老家屋后的池塘最热闹的时候是在夏天。夏季炎热的中午,童年的我们背着午睡的父母,扑腾扑腾地跳进池塘的浅水里,把大人们的嘱咐溅成一片片水花。我们嘻笑着,拍打着,追逐着,把池塘变成了童年的乐园。而在早晨或傍晚,村里的婆姨们在池塘边的石块上堆满花花绿绿浆洗的衣服,手拿着棒槌一声声地把衣服连同日子捣得舒展而干净。她们说着女人间的心事和乐事,不时地从池塘边传来爽朗的笑声。

还记得在秋雨绵绵的日子里,我喜欢独自一人打着一把雨伞站在池塘边,看着连绵不断的雨珠落入屋后的池塘里,默默地发呆。那些如线的雨点在池塘的水面上溅起千万朵的水花,只一瞬间的绽放,便融入水中无迹可寻,而新的水花又会再次溅起,瞬间绽放,又瞬间消逝。

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那些逝去了的岁月不也曾象水花一样美丽,转眼即逝?可我们必须不断地溅起新的水花,这样生命才会始终灿烂而精彩!

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篇二

夏季如期到来,大地一片金黄,麦浪滚滚,袭来阵阵热风。麦穗的沉甸仿佛再向世人宣告着,成熟的庄稼不等人,于是在田野上交错的小径中,赫然的出现了一队整齐的,如同军队一般的麦客们。

“走北方的汉子呦!割麦子嘿!我来个一道道,你堆个小山丘,得来些个红票票,扯个花衣裳呦呵!干个啥...”一阵歌声响起,带来一声声会心的笑声,那笑声又响又亮,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同时富有穿透力的回荡在一望无际的,金黄的田野中。我喜欢他们的歌声,虽然没有多么的惊艳,却有着不知名的动听,不经任何雕琢的原始味道,多么像自由的感觉。

在这个机器时代,田野里再也找不到那动人的歌声,只有机器的轰鸣声,一声声刺痛着人的耳膜。我一步步追寻着的自由就这样深深陷入时代中,即使是在家乡的`土地上,也没有了那种归宿感。都是在变吗?可是一回头还能看到那个土坡,小时的我就是坐在那里,听着那些麦客的歌声,就是在那里,动不动就会安心的睡上一整天。土地上的砂砾在那时好像是柔软的,像是一张温床,承载着小小的我对它的依赖。无私的无声的给予我,最细微的照顾,那就是我心心念念着的故乡啊!怅然着,重新走近那里,坐在小土坡上,远处依旧是无尽的金黄的麦田,只是我再也无法在这里坐上一天,因为地上的砂砾坚硬咯人,仿佛在催逼着我离开!原来是我变了,心早已不再属于这里,城市已经将我打磨成适合的样子,既然适合了那里,有怎会再适合这里。

好像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一遍遍的寻找着以前的感觉,是因为失去了呀!失去了不想失去的,才会这样不知疲倦的,循着原路一步步追寻着,就像是存在于遥远记忆里的麦客,想要他们再出现,不过是因为他们曾经承载着我的憧憬。对远方的美好的梦,随着岁月越走越远,同着与时代不符的麦客一起消失空灵的歌声里。

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篇三

心在飘。有痛也有快感,象梦一般。

我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某个角落,在看一件收藏,可不是放在面前的东西,而是放在心里的一段时光;细细的抚摩和品味,虽是陈年旧事但依然那么清馨,甜蜜。

缘和情是那么神秘,多少人在苦苦寻觅,往往都是在不经意中悄然来临;在一个平常的夜晚,我象每天一样坐在那里,带着酒精燃烧的快感,你朝我款款走来。

没有倾诉,我们只是礼貌性的问候,但我从你的眼中看出那份疲劳和无奈,从那时起,就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一种不可抹去的记忆,也留下了今天的痛。那是一个缘分的夜,是一个激情的夜,也是一个痛苦的夜。

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时空,虽然短暂,但却是心的永恒;事业的失意,心的空寂,爱的茫然,空虚和无奈充满生活,虽然感到巨大压力,但我真的很快乐,快乐超过痛苦,脸上写满笑意,在疲惫中你给我带来欢乐,在失意中你给我带来自信,在空虚中你给我带来充实,这也许是上苍的.恩惠,我们没有山盟海誓,更没有花前月下,有的只是问候和安慰,但却是心与心的交往,我用我的真心来培育情感,我用我的真诚来款待这份情缘,遥远的距离已经很近,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激情,多少个日夜,多少风雨在我们的热烁中是阳光明媚,没有冬天,没有梅雨,每个季节都是热情。

过去了,时间在慢慢流逝,可心却堆得很多很满,我漫步在静静的夜晚,懒懒散散的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走在月夜里,走在风雨中,一颗流星从空中划过,多么希望它不要坠落,划向远方,落在她的面前,能够明白这个孤独的人,也希望玉兔能够带去一份问候,能够在这茫茫人海中让我再看一眼,那怕你能够给我一个信息,就三个字,你好吗?我也希望能够有地方发三个字,你好吗?就足够了。

没有,都没有,连这简单的要求也变成奢望。你走了,走得是那么切底,就象你当初朝我走来一样,除乎我的意料。

你说过我们去看海,去体会海的伟大,海的宽容,带着我们的小妹去海边享受海滩,椰树,阳光,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的。。。。。。,那年我到了海边,看见了椰树,阳光,沙滩,也看见了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小孩在海滩上嬉戏游玩,我呆呆的忘着远方;对面哪个看不清楚的小岛是那么的遥远。

心在走,你的心远去,我的心也远离,都是离我而去;那可能是两条单行线,永远没有交汇。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可我还是在想做个港湾,做个吊床,就这么让你停泊和休息。

你走了。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我不知道心什么时候才能够不在远行,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

〖作者:诚实的狼〗。

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篇四

当下麦客这个传统的职业远去了。麦客是我记忆中最早的打工者,每年在夏收季节提早组团搭伙地走出来,从东南沿西北方向帮人收麦挣钱,直到自家麦黄搭镰再雇别人给自家当麦客。这一换工形式保持了很多年,近年因收割机械化再很难见到麦客了。

那时候在麦黄时节,村口便有三五成群的外地庄稼汉,带着简单的被子、镰刀和扎眼的白毛巾在等着主家召唤。麦客也是农民,割麦按面积算工钱,主家要管饭和住宿的。多数麦客都本份老实,凭气力和汗水挣个工钱,对饭菜和住宿并不讲究,更不会趁主家农忙而偷鸡摸狗的。麦客也有自己的讲究,很在乎自己的名声。从麦客的言谈中,村人知道了外面的世事,打听远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外地的粮食价钱等。由于都是庄稼人,自然共同语言多,几天就熟悉了。

有的麦客还主动帮主家干些杂活,比如拉麦、扬场、凉晒等。虽没明说工钱,主家一般照常管饭和住宿,另外会给些钱或换洗的衣服等。农活忙完了,麦客则自会赶往下一村。

如遇下雨等,主家则会主动留麦客吃住到天晴的,这也是农人厚道的地方。都说出门不容易的,多几双筷子吃不穷的。雨天干不了农活,主客便有了聊天闲话的时间了。

印象中我那村里的麦客大多来自甘肃平凉一带,沿西兰公路往回边收边走的。直到多年后我才经平凉去兰州,仔细张望平凉地面的人和物,平凉地区的自然条件似乎比陕西关中稍差些。怪不得关中的村人在麦收后也不会往西北方向当麦客挣钱,却有甘肃一带的妇女远嫁了过来。可见麦客不仅是出于换工的考虑,更是被经济所迫而为的。

作为农民都是乐于固守家园的,都知道出门在外出苦力的艰辛。有人说麦客的走村串乡无形中拓宽了视野长了见识,这说法很乐观。我想这并不是麦客们需要的,因为这不是采风或者观光旅游,他们在为生存忙碌,哪有心情去“拓宽视野”?何况这靠双腿也走不出多远啊。有人说麦客行走游动是一个传统,我说只是他乡农忙是个挣钱的题材。这些年农业机械化加上农村人大多进城务工,再也没人当麦客了,麦客从此退出了农村麦收的舞台,成了历史记忆。

有人怀念那个有麦客的时代,我则庆幸远去了的麦客的光景,这是社会的进步。对于一个职业的消失,理当具体分析。特别是那些浸润着汗水与亲人分离的传统行当,消失了值得祝贺。当然麦客们转型了,进城打工或在家发展经济作物等,也有的加入到城镇化进程中,逐步向土地告别。

近年城市边上的村庄正在消失,偏远的乡下组建大的自然村落,山区人家也迁移到平原等。虽说收割机替代了麦客和人工收割,但农业依然产量连增,且发展了特色养殖种植等。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着变化,麦客的消失已是必然了,已成了一段乡村的记忆,如此而已。

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篇五

“撞客”不是撞到了客人,或者是遇到了客人。它属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意思是指撞见死人的灵魂或祸祟邪气、秽毒邪气等而突发昏迷、神志不清、言语错乱、悲喜无常、狂言惊恐、乍寒乍热或以死人的语气说话等神志异常症状的一种病。过去东北农村常说的“招没脸的”,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招没脸的”这个词的含义,没在东北居住过的老人,估计都听不明白。一般来说招没脸的大致有三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碰到鬼邪导致的患病。《红楼梦》中对此有很多记载,毕竟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正是满人入关后建立的大清王朝,萨满教信奉鬼神一说在民间很具传奇色彩,尤其在当时满人的发祥地东北一带。另外一种情形是指冲犯了地上的神仙导致患病。东北地区所称的“老仙”,专指胡、黄、常三家,也就是狐狸、黄皮子(黄鼠狼)和蛇。北京、天津一带所说的“胡黄白柳灰”五大家,在东北大多都把白和灰排除在外。得罪了大仙会闹病。第三种情形是因死魂附体而患病。据说这种撞客同风水有联系,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科学证明,不过历代确实存在频频出现死魂附体的记载。

小时候的大队供销社旁,有一很长时间没有用的柴禾垛,据说里面有很多黄皮子。一次供销社的邻居娘俩忽然双双患病,从供销社的大墙(高约两米)外跳到大墙内,如履平地一般,这是常人很难达到的。两个人在供销社的大院里唱《红灯记》,唱“小皮球,架脚踢,马莲开花二十一……”,那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错乱。围观的老人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大致的意思是说,这娘俩肯定是招没脸的了。请来了村里有名的大神,全家人在大神的指引下,又是磕头做揖,又是烧香上供的,好一顿忙乎。大神嘴唇快速蠕动,像老和尚念经般不知在念叨些什么。一炷香燃尽,还别说娘俩的病真好了。据大神说,这娘俩是冲犯了黄仙,黄仙出于报复才让她们患病的。娘俩好了之后,大家就问她们是怎么冲犯黄仙的。想了很久,才一拍大腿想了起来。说她家的西下屋(仓子)墙这几天出现了好几个胳膊粗细的洞,娘俩以为是老鼠打的洞,就用木头橛子把洞死死地堵塞住了。不想第二天,那个被钉得十分牢固的木头橛子却完好无损地摆在仓子的地中央。娘俩就觉得十分地奇怪,这时候也没多想什么,就从井里打了一桶水灌了下去,但也没见得有老鼠从洞里出来。这是她们上午的事,中午睡完一觉就发生了跳墙头又唱又跳的事。当时的我们就觉得太神奇了,这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以后再玩耍时,都远离那个柴禾垛,唯恐冲撞了黄仙,招些没脸的。

当年的老屯,有一专会接红伤的妇女,在方园百里远近闻名。谁家大人、孩子胳膊、腿儿摔骨折了(当然不是很严重的那种类型的),到她那接骨不用打帘子,不用吃药,经她手医治立马就好。据说,她是神接。为人治病之前,先是扬起头把一瓶一斤装的酒仰头喝进去,速度非常快,都不带换气的。喝完酒后,双眼紧闭,神情肃穆,好像在酝酿着什么似的,猛然扬头,口对天,一股酒泉从口中喷出,足有一米多高,之后酒泉又落回口下到腹中。她把患者的胳膊或腿脚用左手抻着,右手接住不断从口吐出的酒水迅速地涂抹在患者的骨折部位,接着用一种很怪的手法按摩,如此反复了几次之后,患者的骨折真的就治好了。据说她治病时能地仙附体,因此才如此之神。别的不说,把一斤酒眨眼喝进去吐出再喝进去,一般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那时候的东北地区都要把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病,没有冲着鬼啊仙啊的那种病,需要吃药打针就可以;另一种是虚病,也就是招着没脸的了。这种病轻来轻去的,农村上了一些年岁的老太太都会治,拾掇拾掇就好了。谁家孩子连续几天感冒发烧吃药打针不见效,这时候的'老人就会提醒年轻人,是不是招没脸的了,找明白人看一看吧。找到明白点儿的人一看,说你家孩子冲着什么什么鬼了,半夜子时等孩子睡着了在门后烧几张纸念叨念叨,拿招帚在孩子头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走出屋子冲西北方向把扫帚扔在外面回来就好了。还有的让在半夜时用锅底灰把孩子的脸在额头上涂几下念叨念叨,或者是用脚趾丫里泥涂在孩子的额头念叨念叨等等不一而足。

逢有重大甚至连县医院都看不了的疾病,这时的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招没脸子这类病了。这种病要请跳大神的来治。大神有时一连跳上几个晚上,腰铃声、鼓声、神调声彻夜不绝,一场大神跳完,让人身心疲惫不堪的同时,病非但没治好,还越来越严重。那时候,因被判为招了没脸子的而耽误治疗的病人,死去的很多,这在那种愚昧、荒蛮的落后年代,虽司空见惯,但也是一件十分令人无可奈何的事。

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篇六

故乡的夏夜,宛若一首朦胧的长诗,扑朔迷离,又像一个传奇的童话,诡秘斑斓。如水的月光亲吻着连绵的山峦、茂密的丛林、欢快的小河、宁静的房屋,一切都那么意韵悠深,一切都那么温馨醉人。漫步在家门前蜿蜒的小路上,满怀逃离闹市喧嚣嘈杂的静谧和惬意,聆听曾经点缀出童年色彩的蛙声,遥望回荡在澄澈夜空中那支流动的音符,重温珍藏在心底那段最甜蜜最美好的光影,实在是一种销魂落魄的悠然自得。

这就是乡村的月夜,也是乡村的夏夜。

月色盈盈,蛙声袅袅,时光瞬间穿越千年,轮回在词光溢彩的大宋王朝,我与“鬼才”赵师秀邂逅于黄梅时节的雨夜,分享“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安祥,感受虫歌唱透绿窗纱的曼妙。我与辛弃疾相约在稻花吐芳的田野,饱览着“听取蛙声一片”的狂喜,憧憬金秋送爽时的丰年盛景。驾着时光的羽翼继续穿越时空,徜徉于墨香飘逸的盛唐诗坛,欣赏“蛙声作管弦”“只把蛙声鼓吹同”的绝妙和鸣;放情“蛙声篱落下”,“黄昏烟雨乱蛙声”的天籁绝响。蛙歌曾经醉古人,今人同样醉蛙鸣。人民艺术家老舍爱蛙至深,竟然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命题,请齐白石作画,齐老自然懂得老舍的用意,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构思,一幅令人叫绝的蛙图脱颖而出:远山映衬下,山间的乱石中泻出上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画蛙却未见蛙墨,真的是没蛙吗?贪玩的小蝌蚪也许在戏水中忘记了妈妈,远处的岸边,蛙妈妈不是正鼓腮“呱呱呱——呱呱呱”地呼唤自己的孩子吗?从音韵美到母爱美,两位艺术巨匠琴瑟共鸣,他们对蛙声会是怎样的感激呢?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农耕史,那么,蛙声便是这农耕史中的一个亮点章节了吧!

一阵清风如少女的纤纤素手,抚摸着我的脸颊,我本能地还原回最真实的自己,此起彼伏的蛙歌由远而近,由近而远,袅袅娜娜、层层叠叠,笼罩了银色的村庄,笼罩了恬静的夏夜,也笼罩了我的心、我的情。知觉告诉我,绵延的山峦因了蛙鸣愈显静默了,活泼的小溪因了蛙鸣愈加欢欣了,碧绿的田野因了蛙鸣倍感丰厚了。河畔月光下一块光哒哒的`沙石仿佛是早已为我准备好的玉座,我缩身坐下来,把整个儿自己浸泡在潮起潮落的蛙声里。此时此刻,我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在观赏一场宏大精彩的音乐会,音韵的谐和柔美,节奏的明快规律,也只有蛙这样的演奏家才能所为。思绪在蛙歌里流淌,似乎自己也变成一只青蛙了,没有滚滚红尘的濡染,没有物欲横流的诱惑,没有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忧虑。

近日回故乡探望老妈,一条清澈见底、明如缎带的小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的乱石纵横、泥沙淤积、杂草丛生裸露的河床。我的心顿时感到凝固了,原来,小河也有年终寿尽的一天,她的离去,故乡失去多少物质的、精神的财富?那美好的过往难道就此成为永远的追忆吗?远远望见一个小男孩在河岸的杨树下摆弄着什么,待车子走近我细细端详,巴掌大的水沆里聚着一群小蝌蚪,孩子正往装了水的玻璃瓶捕捞呢。我想制止他放这些小生灵一条生路,可转念一想,生路在哪里?干涸的沙石,酷热的骄阳,成蛙的美梦还会变为现实吗?悲哉!

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篇七

关于故乡的记忆里﹐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村庄那口碧波荡漾的池塘。

村庄地处陕南丘陵地带,每到夏日多雨时节,从山林里,坡地上,大地深处纵横交错的皱褶里,奔涌出无数细小的溪流。勤劳聪慧的先辈们,便把它们截住。给它们修堤建坝,让它们“欢聚一堂”。于是﹐一池微波,荡起缕缕清风。几株白杨﹐撑起片片浓荫。一口碧莹莹的池塘﹐便在乡亲们的辛勤汗水里﹐鲜活起来。有了池塘的村庄﹐便有了妩媚,也多了滋润。

春天,当盈盈暖风掠过,沉寂了整个冬天的池塘,会渐渐柔情起来。时不时会有小鱼,在水面探头晃脑。那顽皮的模样﹐仿佛也在尽享春的气息。池塘边的堤坝上,枯了一冬的小草,也开始缓缓冒出娇嫩的叶芽。就连岸边挺拔的白杨,也不甘示弱地长出无数新绿。几只鸭子,拖着肥硕的身体﹐慢吞吞地溜进池塘,颇有几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味。不知名的小鸟,在池塘边的电线上,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像是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池塘旁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缀满花苞的油菜,像是在为春天铺开舒缓的地毯。当明媚的阳光,被均匀地撒在水面,平静的池塘,便成了无比明亮的“镜子”。里面映照着的,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青翠的树木。

夏天,在知了高亢的歌声里欣然到来。每到此时,往日波澜不惊的池塘,会变得多情起来。当热辣辣的太阳,毫无遮拦地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塘中的鱼儿,便不安份起来。它们时而无忧地畅游,时而调皮地吹着泡泡。那逍遥自在的模样﹐让儿时的我们颇为羡慕。池塘岸边的出水口,是几块用来泄洪的正方形台阶。一到夏天,这些水泥台阶,便成了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们洗衣服的最佳去处。乡村人勤快,夏日清晨﹐得早早下地干活。洗衣服这样的琐事﹐就只好利用午休时间来完成。夏天中午,池塘岸边,总能听到有节奏的棒槌声。在塘坝绿茵茵的草地上,晾晒着花花绿绿的床单﹐各式各样的衣服。池塘边的白杨树下,洗完衣服的村姑们,在树下边乘凉边等着同伴。此时的白杨树上,活像一群活力少年,一有风吹﹐便扬起树叶做就的“巴掌”,哗啦啦拍个不停。

秋天,当天气渐渐转凉﹐池塘边的白杨树,便开始有叶儿飘零。它们在用柔曼的舞姿﹐低语着对季节的依恋。晨间﹐岸边枯黄的草叶上﹐开始有了浅浅的薄霜。高而阔的天空,几行雁影依稀可辩。田野里,到处是忙着劳作的人们。少了庄稼的陪衬,池塘显得寂寥起来。许是怕池塘孤单,乡亲们总爱把收割后的稻草和玉米杆,摆放在池塘岸边晾晒。偶尔会有水鸟,斜插着水面飞快地掠过。白扬树飘完最后一片黄叶时,秋,也就接近了尾声。此时的池塘,像个安静少女,氤氲着雾岚的眼眸,在辽远天幕下,写满了落寞。偶尔,塘边也会来几个垂钓者。用一根根长长的鱼杆,垂几分悠然,钓几份自得。

冬天,池塘边的白杨树,光秃秃地伫立着。似在回首往事﹐又像在憧憬未来。田野里,被收割后的大地,裸露出原始的底色。冬小麦刚钻出的小芽,在铺天盖地的苍凉里,被稀释得无影无踪。几只麻雀﹐闲庭信步般漫步在田埂上。它们时而抬头远眺﹐时而低头呢喃。言行举止中,皆是让人怜爱的灵动。池塘岸边,枯黄的芦苇旁,几只黄牛在悠然自得地啃草。不远处,荷锄而归的农人,炊烟升腾的屋舍,和隐隐约约的犬吠,将村庄衬托得温馨而宁静。清风拂过,寂静的塘面,泛起细碎的微波。冬天的池塘﹐是清冷的。唯有映在水中央的云朵﹐洁白如初。

那时的池塘,是我心底最柔美的画卷。因了池塘,偏乡僻壤的村庄,多了江南水乡的清婉。因了池塘,村前屋后的梯田,成了稻浪翻滚的良田。池塘,是那时村人的骄傲。当邻村人因无水灌溉,不得不在梯田里种上耐旱的农作物时,我们村却因有塘水灌溉,插上了绿油油的秧苗。当夏风轻荡,站在村后山坡上极目远眺,微风拂面中,梯田里涌起的层层浓绿,让人有置身绿海之感。稻田上纷飞的白蝶,似隐现在碧海中的点点白帆。除了白蝶﹐还有蜻蜓在绿波上翩跹。

每当想起这些画面,我的心底,总会衍生出对池塘深藏的敬意。因了池塘的灌溉﹐我们的村庄,总有荡不完的“青波”。而邻村的田地﹐却因无水灌溉,只能在收割完小麦和油菜后﹐种上玉米或大豆。那时的乡亲们,谁不向往稻花香?可因无水,也只能望地兴叹。其实,村庄的池塘,也是昔日乡亲们将平时所收集的雨水汇聚而成。平时的点滴辛苦,皆只为来年能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尽管那时池塘蓄水量丰沛,但每到插秧时,邻里之间也常因抢水而发生争执。后来,村里才安排了专人放水。儿时乡亲们争水的画面,在我心里烙下的很深印记,也让我知道了水对农业的重要性。

日子就像天上的流云,聚散着轮回。地上的禾苗,也在雨露的润泽里,交替着荣枯。长大后的我,携着斑斓梦想,去了远方。村里眉清目秀的池塘,在岁月泥沙冲刷下,面目模糊了起来。只是,离家越远,思念就越深。在远离故土的日子,村庄成了我的全部牵挂。每个春播秋收里,村庄的琐碎喜悦,田野的细微收获,都是我心底跃动的快乐。现在的村庄,已不再有儿时的沸腾。村中青壮年的大量外出,使昔日丰润的村庄,迅速干瘪了下来。

村庄的老人,因和土地的相依相偎﹐便注定了无法割舍。但留守的他们,却是孤寂的。忙完家里的薄地,唯一常做的事,就是端坐檐下,默默思念远方的孩子。而我,一到农忙季节,也在挂念。我挂念远方的村庄,村庄中的母亲。春播秋收里,我心疼着她的心疼,我担忧着她的担忧。每晚电话中的问候,是异乡的我唯一能做的。故乡天气的阴晴,气候的旱涝,都成了我心尖上的事。每个夏季,母亲依然会在梯田里插秧。只是如今的村庄,已满目萧瑟。昔日俊秀水灵的池塘,已没了生机。

曾经的池塘,村里会安排人定期清理淤泥。以此来确保池塘的蓄水量。而自从村中青壮年的大量流失,村中的池塘,再也无人维护。即便村中还有个别壮劳力,也都忙着在附近的工地打工。时间一久,曾碧盈盈的池塘,在淤泥的侵袭中,不断地缩小着,枯萎着。因淤泥的侵占,塘水己无法灌溉太多田地。村人在无奈中,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耕种方式。梯田里绿波翻滚,稻香四溢的景象,己很难看到。那热火朝天的插秧场面,也只能在回忆中重现。偶尔能见到的几块稻田,那也是离池塘近,有劳力人家插的。插秧时,当池塘水位降低,就只能用抽水机抽水。为了插秧,乡亲们不得不大费周折地辛苦着。

秧苗插到田里﹐不能断水﹐得不定时灌溉。特别是拔节时﹐若离了水,是不会有好收成的。因此,村里没劳力的人家,渐渐都不再插秧。母亲不听劝告,还是固执地插着几分田的秧。一到夏季,我总在默默祈祷,祈祷村庄能风调雨顺。每次电话中,我和母亲聊得最多的,是田地里的庄稼。秧苗长得怎么样?池塘水还能放出来么?虽说家里不缺粮,但作为劳作者,辛辛苦苦种到地里的庄稼,谁又愿颗粒无收呢?今夏老家天气特干旱,母亲和她的稻田,成了我心上的头等大事。我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只能在电话中安慰母亲。让她别担心。就算没收成,还有我们姐弟仨呢。

我知道,我也深深地理解母亲。她是不想让自己挥洒的汗水,被岁月悄然无声地蒸发。然而,很多时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总是微小。曾青碧光鲜的村庄,和波光鳞鳞的池塘,又怎能挣得脱岁月的消磨,烟尘的侵袭。如今的村庄,如阅尽沧桑的老人,无助地望着远去的年华,独自将不舍咽下。村庄,祖辈们跋涉过的地方,往事依然绽着温情。即便乡村的池塘,梯田的秧苗,檐下的母亲,会成为心底挥不去的惆怅。即便生命中有些落魄,会成为抹不去的疼痛。可村庄却依然宽容地接纳着我们,微笑地拥抱着我们。

尽管有些时光,在回眸中,会悲怆;尽管有些岁月,在跋涉里,会迷茫。但岁月苍老着的,是我们的容颜;掠不去的,是我们心底的眷恋。无数次梦中,村庄依然炊烟袅袅,欢声笑语。池塘依然青波微荡,游鱼欢跳。只是,梦醒后,失落无边。就连心底的怀念,也力不从心。既然时光驮不起疲惫,就放下倦意吧!让心灵回归村庄,把乡愁吟出深情。今世,我也只是个迷路的孩子。而乡村﹐才是我灵魂的安放处。

我知道,有一天,池塘终将会被淤泥掩埋。但它的层层碧波,它的缕缕涟漪,和它曾带给村庄的无限葱茏,一直会在心底,永不逝去。

精选远去的马铃散文简短篇八

这个暑假,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其中,游贵州的马铃河峡谷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那天上午9点,我们上了车,开始了我们的马铃河峡谷之旅。

在车上,我高兴得一会问:“马铃河峡谷好玩吗?”一会问“马铃河峡谷好看吗?”这是因为我听说马铃河峡谷是国家aaa级旅游景点,所以我才会那么高兴。

当我们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到了马铃河峡谷时,我想:“我要看看,三a级旅游景点和五a级旅游景点有什么不同。”这时,我发现桥下面有几条小瀑布。“导游也真是的,把马铃河峡谷说得那么漂亮,都是假的。”话音刚落,只听导游说了一声:“快看右边!”全车的人都把头转向右边。“哇,好美啊!”我惊呼。5条瀑布像5条白龙,从山顶直冲下来,非常壮观。

我们到了峡谷入口处,走了进去。“天啊!”我惊呼。一条条瀑布,像一条条飞舞的丝带,从上面流下来。如果李白来到这里,一定会说:“这儿的瀑布比庐山的瀑布美多了,壮观多了。”我们走在峡谷中,就像走在仙境中一样。这时,导游骄傲地说:“这儿的地貌叫喀斯特地貌,是我们贵州独有的。”

我们走呀走,突然,一条瀑布拦住了我们的去路。那条瀑布从小路上面流下,水流的非常急,我一咬牙,和爸爸跑步过了这里。但衣服还是被淋湿了。可是,我却高高兴兴地往前走,我心想:这儿真有趣,下面会由什么好玩的东西等着我呢?可是,走了一会,我的'心就凉了半截。因为,后面可看的东西越来越少,马铃河、喀斯特地貌、瀑布,就着三样可看,无聊死了。我在那条小路上走,走得我腿都酸了,可是,前面还有路,我只能拖着沉重的身子往前走。

总算走完了。我想:马铃河峡谷那么美,是人造美景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如果人类都把国家级景点搞上太多太多人工实施,那么,大自然的美就不复存在了。我希望像马铃河峡谷这样美丽的地方永远保持原始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