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时分的认识教案(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6:13:46 页码:12
最新时分的认识教案(优质14篇)
2023-11-10 16:13:46    小编:ZTFB

教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突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案的编制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如图书、多媒体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优秀的教案,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教学资源。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一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8页的内容时分秒。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在学生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先认识时、分,再学会看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最后认识秒。本课教学内容是认识时、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上学前看钟的画面,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看钟表,又唤起学生对钟表的已有认识。继而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是认识时、分两个时间单位,通过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到认识“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观念。然后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在“想想做做”环节,通过学生活动后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1分钟和1小时持续的时间,进一步建立1分钟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丰富对时、分的感性认识。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学具操作,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难点是:看钟表准确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新课程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钟面的感受和认知,练习,创设情境采用:

直观演示法。

设疑诱导法。

操作发现法。

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说学法:

有效地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时和分。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要是学习了看钟表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掌握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间单位时、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模型。

(2)引导观察钟面。

小组边观察,边议论,你发现了什么?

大格、小格、长针(分针)、短针(时针)。

(3)观察填空。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3.感受1分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1)全班看动画片,分小组活动,感受1分钟的长短。

1分钟脉搏跳次左右;1分钟大约跳绳下;小朋友1分钟大约写个字,1分钟可以背诵古诗。

那么1小时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看好时间,体会1小时都能干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学生互动拨钟表。

学生出题,学生拨小钟表。

可以引导这些题目:5分钟怎么拨?10分钟,23分钟,3小时,6小时等时间。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思考,演示,填空。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四、小结评价,深化认识。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满意吗?填写自我评价表。

板书设计力求知识性和间接性。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课本64页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第5――7题。

教学要求: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重点: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教具:有秒针的实物钟表或模型。

教学步骤。

一、复习。

2、师在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要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出来。

8时9时30分4时20分11时50分。

二、新授。

提问:同学们跑50米、100米要多少时间?由此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有比小时、分更小的记时单位“秒”。

出示钟面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钟表上有几根指针?(除时针、分针外,又细又长的是秒针)说明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教师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小格?

得出:1分=60秒。

(3)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秒针,看看自己呼吸一次用几秒?或者10秒能呼吸几次?

三、巩固练习。

完成64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七第5――7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8、9题。

五、板书设计。

1分=60秒。

教学内容。

时间的简单计算。(课本第67―68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

教学要求: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学会进行时、分、秒的简单计算,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难点:学会进行时、分、秒的简单计算,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具:例4的钟面放大图,实物钟或钟面模型。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答:1时=()分1分=()秒。

2、教师用实物钟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先读出来,然后分别用两种写法写出。

二、新授。

1、教学例3。出示3时=()分。

提问:3时是几个1时?1时等于60分,3时是几个60分?3个60分是多少?

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填空。

2、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3、教学例4。指名读题,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指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幅图,看钟面说出下第二节课的时间,上第三节课和下第三节课的时间。

由学生自己算出时间并填在课本上。

提问:课间休息多少时间?怎么想出来的?再问:一节课上了多少时间?怎么想出来的?

让学生看课本例4,并把例4填完整,然后齐读一遍。

三、巩固练习。

完成68页的“做一做”的第1――3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八第1――3题。让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订正。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4、5题及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简单计算。

3时=()分。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三

1、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面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时原理,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认识整时和时间进率,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

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概念。

时钟、ppt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小猪一起去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出示并板书课题)。

(1)初步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认识分针、时针。

初步认识7时,让学生介绍7时钟面上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几?知道7时的.写法。

(3)巩固训练。

认识8时、1时、5时,通过比较3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再次巩固认识整时。

“想想做做”第1题,说出几时,小朋友们平时在做什么呢?

(5)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12时。指名学生上前拨出整时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6)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吗?”

同桌交流补画时的注意点,自己尝试补画,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让学生动手数一数,认识大格、小格。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数一数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是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

2、认识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

初步建立时针走1个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3、实物拨钟,引导观察,感知1时=60分。

让学生分男生、女生分别观察分针、时针走之前、走之后的变化。交流反馈得出结论:(板书:1时=60分)。

4、感受1分的长短。

1分钟倒计时,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1组写字训练、1分钟跳绳、1分钟拍球。

完成“想想做做”

6、7两题。巩固1时=60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读题,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反馈。指名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1、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谁能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2、播放视频《你知道吗》,简单了解时钟由古到今的的变化。

通过认识钟面,希望我们小朋友们更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好时间的小主人。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构主义理论,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出发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二、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认识时、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64页教学内容。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半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猜一猜、画一画、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秒。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3)、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难点: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4、说教学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需要作以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大钟表一块。

学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块钟表。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讲解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

2、在学法指导上,通过迁移、指导、渗透、点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五

猎德小学:宗慧(2005.4.28区公开研讨课)。

教材简析:简便计算的复习在教材里所占篇幅有限,只列举一个复习例题,而此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却出现九种基本的练习题,很显然远远满足不了简便计算总复习的需要。虽然说学生已经学过简便计算,但由于时间和学生容易忘记的原因,在六年级进行计算总复习时,还是要对简便计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另外,简便计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的意识,考试评价的计算部分也遵循这样的要求。例如:学生计算一题时,首先考虑这题能否简便计算,如能就简便计算。如不能就按计算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这里可以看出简便计算优先于按顺序计算。优先性表现在1、计算时优先考虑地位;2、简便计算本身的优点。所以,把简便计算作为一项专项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复习下面的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是复习简便计算内容的第一课时。(我是在尝试这样的复习方式,供老师们研讨)。

学情分析及其设想:对于简便计算,学生已经学过且掌握,也不排除一些学生有例外。这里的例外是指一些学生学习掌握的特别好;一些学生学得特别差。但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增加、深入和计算能力的增强,上面的简便计算的学习情况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基于上面的想法,我预设的复习是一个动态的复习课。动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前置复习。我让学生自己先复习,充分利用复习的资源。不管学生通过什么方法,例如:看现在书的复习内容、查找以前的书、或问同学,老师,家长、或上网查等。2、复习反馈活动(在课堂上),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反馈,一方面实现学生复习信息的交流,巩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解决疑难。另一方面便于老师掌握简便计算现在的学习情况和有针对性地引导下面复习活动的进行。3、巩固简便计算练习,夯实复习成果。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享受复习成功的喜悦。

复习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前置复习(课堂前伸)指导学生复习:

1、复习简便计算的根据,即运算定律。复习语言表达、字母表示法、并举例。

2、特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相加减。

3、写出你在复习时遇到的问题或心得。

教师方法的实施:学生自己复习,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复习内容表示出来。

充分利用复习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疏理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反馈活动(课堂展示)1、组织、调控、参与反馈活动:(1)小组交流复习情况--按老师指导复习方法内容进行交流。(2)班级交流小组复习情况。

2、老师在学生回报时板书简便计算的根据和生成的内容。实现复习信息多向交流1、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3、对汇报质疑展示自己的复习能力,实现复习信息的交流,达到复习目标。

三、巩固复习练习(课堂展示的深入)提出同桌调换做自己复习时列举的例子。

1、巡视。

2、参与反馈3、做举例。

(1)自己做。

(2)对改。

(3)反馈。

4、做练习卷5、小结巩固复习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四、总结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说,说出自己对这节课感想!巩固复习内容,实现知识的升华。

五、老师反思教师写出教学情况为上下节课,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复习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特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相加。

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15×47+37÷557+56+27+16。

16×23÷89125×32。

56×57+56×27+56907×99+907。

0.375×5.8+58×5.8578+298。

0.625×1.6+58×3.4109998-(9998+9000)。

51×102。

文档为doc格式。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六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3、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现实具体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交流、实践,在活动中去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1时=60分,并能准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

课件、教具钟面。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那你知道浙江少儿频道的动画片是几点钟播放的吗?

3、你是怎么知道的?(看钟知道的)。

4、你真能干!学会看钟了。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钟表,他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课件各种各样的钟表)学会了看钟表,就能更准确地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一)认识钟面。

1、根据你们平时的观察,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

(数字:1~12,针:时针、分针、秒针,……)师根据学生说板书。

2、这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几份?(12份)。

(观察钟面,分析小格)。

4、12和1之间是一大格还是一小格?一大个格之间是几小格?(5小格)。

5、你知道这一圈有几个小格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数一数)。

6、恩,数是个好办法!怎么数?(5个5个数)。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7、现在你知道了吗?钟面一圈有几个小格?(60个小格)。

(二)认识时、分。

师:钟面上数也好,格也好都是不动的,那钟面上什么在动啊?(针)。

师:三根针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呢?(最短的是时针,最长的是秒针,中间的是分针。)。

师:刚才这个小朋友是根据长短来区分的,你还有其它办法吗?(走的最快的是秒针,最慢的是时针。……)。

师:那它们是怎样计时的呢?

1、认识1时。

(1)先来看看时针是怎么走的?

(课件演示: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

(2)时针走1大格就是1小时。

(3)想一想,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师: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都是1小时。

2、认识几时。

(1如果时针从12走到2是几小时?为什么?从2走到4?从12走到7呢?

(2)时针走一圈需要多少小时?(12小时)。

3、认识1分。

我们刚才通过观察,知道了时针的计时方法,再来观察一下分针。

课件演示: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

4、认识几分。

(1)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走2小格呢?走5小格呢?

(2)分针从12走到1走了5小格,也就是走了一大格,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就是走了5分。

(3)如果分针从12走到2呢?走了几分钟?走到4呢?你是怎么想的?

(4)分针走一圈需要几分钟呢?

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圈就是60分钟,因为一圈又60个小格。)。

师小结:钟面上有60个小格,对于分针来说,每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走两小格就是两分钟,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钟。

(5)那如果分针从12开始,我想它一共走20分钟,分针应该指向几?

5、认识时分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小朋友们观察钟面,了解了很多钟面上的知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追我赶,滴答滴答向前进,那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关系吗?我们一起来观察观察!

师:先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都指向12)。

(课件演示:时针、分针走一小时的路线。)。

师:你发现了什么?刚才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时针从1走到了2,走了1小时,分针走了一圈刚好60分)。

师:你怎么知道是60分的?(因为钟面上有60个小格,分针走一格是1分,所以走一圈就是60分)。

6、读读写写钟面上的时刻。

(1)试一试。

(课件出示第一个钟面:9时)。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出钟面上的的时间的吗?

(指针指着9,分针指着12,所以是9时)。

师:认读时间,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认读中面时应该先看时针再看分针,那么9时怎么用数字表示呢?(请学生板书)。

师:说的真好!两个小圆点前的数字表示几时,后面的就表示几分,整时刻就写两个零表示。

(出示第二个钟面:9时08分)。

指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写在本子上。

(2)我们赢了。

出示“我们赢了”一图,问:大家看,这一刻大家怎么啦?你能告诉大家北京申奥成功的具体时间吗?(2011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北京申奥成功!)。

师:你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写在本子上!

(3)读一读。

出示:9:50和10:50,请学生读一读。

三、实践应用。

1、读一读。

(1)学生独立看图,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几时几分?

(2)同桌相互说一说。

(3)全班交流,并说一说你在这个时候在干什么?

2、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小结。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说出我们第二节课下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3、一节课是几分钟?

4、下课休息分钟?

5、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了?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七

1、通过观察,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分钟”,知道,1(小)时=60分(钟),在掌握进率的基础上,熟练进行时、分单位之间的换算。

2、通过读钟等活动,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几分,渗透一一对应,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多种活动,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逐步形成估测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活动,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懂得珍惜时间的习惯。

1、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理解1小时=60分钟。

2、学生感知1分(钟)的量感。

课件、练习纸。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几时”和“几时半”(我们的'时刻)。

(1)复习“几时”(8时)。

(2)复习“几时半”8时半。

2、出示9:20。(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

3、小结:哦,有的同学已经会看这个时刻了,真了不起,有的学生还不会,没关系,实际上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只用我们一年级所学的几时、几时半表示。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更多关于时间的知识。揭示课题:时、分。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分针”

1、我们可以看到钟面上平均分布了很多大格,每个大格都有一个数字,而1~12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是固定的。

2、我们再来看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媒体演示,同学们和我一起数一数)那么钟面上到底有几个小格?(60)。

3、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每小格表示1分钟。那么分针走一大格?从数字1走到2呐?从12走到2呐?从12走到4?12走到9?从12走到11?分针走一圈呐?分针走一圈,走了60小格,就是60分钟。

(三)“小时”和“分钟”的关系。

1、观看媒体,分钟走一圈时,时针从哪里走到哪里?走了几大格?(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所以一小时=60分钟。(出示板书)师:总结:搞清楚了这些大格,小格代表的时间,我们就能更准确、更详细的表达时间啦!

(四)认识时刻1、10时15分、10时50分。

(1)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

(2)分针指着数字几,就用这个数和5相乘。

总结:时针走过了(),分针走过()小格时,就是()时()分。

总结:当时间在10分钟以内,通常在读的时候,要读出“0”,电子方法表示的时候,也要用“0”占位。

3、说一说,写一写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师:如果分钟不是正指着数字,不到或者超过某数怎么办?比如(难忘的时刻,神舟十号发射)。

1、发射时刻:下午5:38。

2、进入轨道:下午5:47总结:当分针不是正好指向某个数时,我们可以看分针靠近哪个数,然后通过()个5加()或者()个5减()的方法得到精确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

(1)钟面上同一时刻,可以看作上、下午两个时刻,下午的时刻要加上12小时。

(2)当分针快走完一圈时,时针也快走完一大格,这是时针要仔细看。(重点分析6:55)。

2、画分针3:10;10:08;6:57;14:45。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练习。

1、小丁丁和小亚因为早上谁更早到学校争论了起来。小丁丁说:我每天早上7时30分走出家门,经过25分钟到达学校。小亚说:我每天7时15分走出家门,经过35分钟到达学校。

问:他们出发的时刻不一样,经过的时间也不一样,谁到的更早呢?

六、板书设计时、分、秒时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0--71页例1和例2.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学生遵守和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具、学具:投影机、投影片、教具钟、电子钟各一个,学生每人一个纸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个习惯,每天早上6:30就起床了。你们呢?

师: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师:对,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间的工具。有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师:谁看图说一说小明的作息时间?

师:小明能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你们也想做时间的小主人吗?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钟面。

师:到底该怎样看时间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的结构。

师:钟面上有几根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观察到他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划一下。象这样的方向我们称为顺时针。

让学生利用自制的钟面观察,要求4人小组讨论:

(1)议一议:从钟面上,你还知道什么?

(2)根据回答填一填: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建立1分、1时的时间概念。

(1)想一想:分针走一小格,时针走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时间?

(2)师:1分到底有多长呢?

师:给你们一分钟,看你们能完成几道口算?学生自报出所做题的道数。

(3)师:人的脉搏1分钟大约为65----75次,数你自己的脉搏,1分钟跳()次。

尽管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同学们能利用它做不少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1分钟,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时、分的进率。

(1)师用钟面模型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怎么走?你们可以知道什么?得出结论:1时=60分。

(2)尝试练习:

a、引导学生认识1小时大约有多长?

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时。

b、课本73页的第3题。

师:哪种动物的时间最少?为什么?(看清单位名称)。

4、认读整时。教学例1。

自学课本71页例1,看看时间的表示方法有几种?怎样表示时间?质疑。

让学生回答后填书。

练习:教师拨针,让学生报出时间。

5、认读几时几分。教学例2。

钟面上的时间都是几时几分。我们应该怎样看时间呢?(在书本71页找答案)。

自学课本71页例2,指名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师:你们会用两种记时方法表示出时间吗?

质疑。要是不满10分该怎样表示呢?回答后让学生填书。

练习:教师报出时间,让学生拨针。

同位互拨钟报时。

完成课本72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73页的第1题,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

2、想一想:小林6:40起床,小海6:35起床,谁起得早?

3、游戏:老师给出一分钟,指名学生拍球,全班数一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下课时间快到了,你们想一想:1分钟时间我们还能干什么?尽管时间很短,但你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希望同学们都能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业。

1、课本73页的第2题。

2、看课本70页~73页。

六、板书设计。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九

一、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但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对教材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让即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显得有生气?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讨论,利用多数学生的经验,互教互学,并在教学中,设计了体验活动,想来,这样的课必定不会以冷场收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2)学会看钟面,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两种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2)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

2,教学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这节课先不学知识,咱们先来看动画片好吗?学生肯定会说:好。此时我播放课件《龟兔赛跑新传》让孩子们体会到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样就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充满了期待可谓是一石三鸟。

第二环节:学生研究体验与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1、我说:请小朋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在钟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讨论一下)当学生汇报时此时我结合课件进行演示。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数字,那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有三根针,这时我明确告诉孩子:最短的这根针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长的这根针叫秒针,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发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那咱们一起来数一数,还有的会说:我发现大格里面还有小格,我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个大格间有几个小格呢,我们的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在学生汇报时我适时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钟面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个知识点:

2、认识分。

(1)我对学生刚才的发现给予高度评价后,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看看分针有什么变化?然后用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我说:对呀。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钟,接着提问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用课件演示从12走到2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通过这样的训练为下一步认读时刻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第三个知识点。

(4)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学生不难得出?

1时=60分。

(6)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小时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习题(课件出示)。

第四个知识点。

3、看钟表。

(1)先学看整时课,

我说:同学们,你们会看钟表吗,请你认一认现在钟面上是几时。此时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认读时刻,我则完全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或合作不畅的小组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后,我请各组组长说一说本组研究的成果,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汇报时我进行板书,并且强调指出:

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1时,可以写成1: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搁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这刚好是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其他的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学生填完之后。我说: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基本上能总结出:

分针指到12,时针指导几,就是几时。

(2)认识几时几分。

我说: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刻的,如果不是整时刻应该怎样看呢?

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学生再汇报6时5分时,我重点强调一下6:05的数字写法。,因为5不满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课件)判断几时几分,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第三个环节:

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2、实践题: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幼儿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请你帮他们读出现在的时刻(课件出示)。

3,开放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合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5、研究体验性作业:带着对钟表的认识和对钟表的喜爱之情,结合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钟。这个家庭作业的设计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个环节:

师生反思,总结延伸。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和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小结,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最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正象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不但认识了时分,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认读了钟表,而且我们在真切感受时间的对我们的重要性,你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你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增强,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能够争分夺秒。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举话,请同学们齐读:(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

《课标》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本课利用学生已认识了整钟点,生活中对时、分的无意识感知,让学生在非整时的认识产生疑问:“要怎么样认读呢?”在教学时、分的关系时产生了“为什么1时=60分呢?”使学生产生内需,萌发探索的动机,从而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

2、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时、分的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叵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特地安排了“闯关夺宝”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学习数学的快乐。

3、增添童话色彩。

低个级学生都是比较活泼、可爱型的,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闯关夺宝”、“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成长。

创设情境:

小白兔和妈妈一起逛钟店……。

(出示钟店画面)。

活动一:时钟的作用。

1、师:时钟有什么作用,你想把它带回家呀!

2、小结:

要表示时间,就要用到时间单位“时、分”。

(板书:时、分)。

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有两根针;

b、有12个数字;

c、有大格,有小格。

3、学生自己小结。

1、师:看来钟面上的知识还真不少,那把闹钟带回家,不会看也没用啊!

2、让同学说说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看钟的。

3、点出时间的两种写法。

4、引出时间的两种写法。

5、感知1分钟。

活动四:闯关夺宝。

师:既然大家都会看时间,那闯关肯定是没问题,有没有信心呢?

第一关:帮时钟爷爷念念数。

1、出示钟面模型。

2、要求先读一读,再把它们写下来。

3、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闯关。

第二关:给可爱的小闹钟找伙伴。

1、出示图片。

2、小组讨论后反馈。

第三关:山羊伯伯的一天。

1、刚才我们经历了一分钟,那山羊伯伯的一天里有好几个一分钟,它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山羊伯伯的一天。

3、全班齐读每一个时刻,小组讨论后完成表格的时间填写。

4、小组反馈。

师宣布闯关成功,并出示奖品。

活动五:愉快的星期天。

概括总结:

由学生自主完成,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一、说教材:

我所说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88——89的内容。认识时分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2、知道1小时=60分。

3、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明白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记时的。从而理解1时=60分。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相机引导为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课件的教学功能,以活动为主线,注重体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小朋友们的思维。通过观察。思索、动手触摸、发现及表达的机会,抓住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点,使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的开拓区域。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品德教育。让小朋友们从小热爱数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

1、谈话:你知道少儿频道的动漫剧场是什么时候播放的?怎么才能准时收看呢?对看钟表来告诉我们时间。

2、复习旧知。

媒体出示7时钟面,

问: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是7时的?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

3、揭题: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时间。板书:认识时分。

二、认识分。

1、1分。

媒体出示7时零1分。

问:还是7时吗?那是多少呢?是多1分吗?怎么知道是多1分的?

指钟面说:把这两个小点连起来就是1小格。

指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板书: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学生齐读。

2、几分。

媒体出示7时多3分。

问:现在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几分呢?

3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是3分吗?和学生一起在媒体上数一数。

得:分针走3小格就是3分。

口答:分针走8小格是几分?

小结: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3、媒体示7时15分。

问: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几分?

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

问:想口诀三五十五,有没有道理呢?

三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上来指一指吗?得: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是一大格。再配媒体演示三大格。

优化方法:分针从12走到3,走了3大格,每大格有5个小格,是5分,3大格就有3个5分,就是15分。

带领学生一起说一说。

4、补例:7时40分。

出钟面和文字:分针从12走到,走了()大格,是()个5分,就是()分。

媒体示35分、45分、50分、60分,四钟同走。

组内先说说是几分,再交流。

重点交流50分你是怎么知道的?60分是怎么知道的?

媒体示20分、25分、55分、60分,四钟逐个呈现,学生抢答。

三、认识时。

1、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师:刚才我们仔细研究了分针,下面我们研究时针是怎样计时的?

媒体示8时到9时。

师问:时针走了多少?是多长时间?

再次感受:媒体示9时到10时。

师问:时针又走了多少?

得: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生齐读。

2、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

口答:时针走8大格,是几小时?

小结: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练习:出4个钟面,让学生按以下句式说说:时针从12走到(),走了()大格,是()小时。

四、体验时间。

1、1分。

看1分钟动画片,问:1分钟长吗?

1分钟口算,汇报1分钟完成几道口算。

小结:1分钟真的很短,但充分利用好1分钟我们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介绍:播音员1分钟播180个字;印刷厂1分钟印刷1000多份报纸,并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2、5分。

问:5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3、10分。

问:10分是多长的一段时间?

4、40分。

问:40分是多长的一段时间?1小时呢?

五、认识时分关系。

1小时长吗?1小时等于多少分呢?学生先猜一猜。

让时针和分针来告诉我们吧!

媒体示8时到9时。

问:现在是几时?继续走,走到了几时?

(媒体逐一出示答案)。

师:从8时走到9时,经过了几小时?在这1小时中分针正好走了一圈,分针走了几分?

媒体示9时到10时,

问:现在是几时?继续走,走到了几时?

(媒体逐一出示答案)。

师:从9时走到10时,经过了几小时?在这1小时中分针走了多少分?

得:1小时=60分。

生齐读。

体验1小时。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是()分钟,再加()分钟是1小时。

说说1小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六、练习。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时”或“分”

小朋友每天在学校6()。

小朋友朗读一篇课文用3()。

穿一件衣服用2()。

七、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课题说明:

本单元的基础是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已经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然后进行教学。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开展“分一分”活动,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因此,在教学“分桃子”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体验平均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性的问题,从而加深印象。

课时说明:1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本案例适合于二年级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圆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熊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熊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熊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2)、那么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性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熊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

(1)、出示分得的结果:

8888。

17263544。

888。

536271。

(2)、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

2、现在,小熊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4、师生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5、判断:是否平均分,错得在打“w”,并说说为什么?

(1)、

(2)、

(3)、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熊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四人小组用摆小棒摆一摆)。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效。(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师小结,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学生判断是否“平均分”进行练习反馈。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的设计,即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

2、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请摆一摆。

3、有12根筷子,有()双。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连一连、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3、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只。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跳一跳,摘果子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向难题挑战的信心。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的整理,还应该是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明白学到了什么知识,明确自己表现最出色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板书:

分一分。

8

44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12。

3333。

18。

666。

教学反思: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根据这一理论,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联系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整堂课,学生在小熊过生日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学习,把新知识的探索融入于游戏当中。整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练习题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整堂课的亮点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课堂中,不仅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还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待完善处:在整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多,比较费时间。学生思维活跃,易兴奋,课堂纪律不易组织。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

《课标》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本课利用学生已认识了整钟点,生活中对时、分的无意识感知,让学生在非整时的认识产生疑问:“要怎么样认读呢?”在教学时、分的关系时产生了“为什么1时=60分呢?”使学生产生内需,萌发探索的动机,从而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

2、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时、分的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叵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特地安排了“闯关夺宝”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学习数学的快乐。

3、增添童话色彩。

低个级学生都是比较活泼、可爱型的,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闯关夺宝”、“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成长。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听了两节课《认识时、分》的教学实况,现将自己的听课感受整理如下:

首先,整体影响感觉第一节课水到渠成。感觉非常的顺,而第二节课中间出现了一点小波澜,相反却感觉像家常菜那样真实。因为在平时的的课堂上自己也遇到过那样的小问题。是真实课堂的写照。

其次:导入不同,一是询问图图的上学时间,二是询问现在的时刻,还有渗透了等时性。

在例1的教学中都通过观察比较,分针,时针认识整时,在认识整时王老师出示的钟表模型我觉得更贴近生活,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因为生活中的.钟表就是各种模型都有,还有两位教师都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整时的认表方法。

例2的教学中是本课的难点,怎样体会1时=60分,学生在数1大格中有几个小格,这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其中包含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在王老师的课上学生出现了对线与短的混淆,老师通过查找从新讲解学生得出1大格有5个小格,如果教师之前先示范说明我觉得学生会少走弯路,也节省了教学时间,毕竟这不是本课的重点,目的学生知道利用5个5个数想方法,得出1个钟面有60个小格。还有王老师在教学分针走小格,做到6是多少小格,这一教学非常好,因为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30分,如果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下,30分就是生活中用到几点半的半,半就是指30分。

两节课的多媒体课件设计非常好,充分帮助了教学的进行,很好辅助了教学。其中有很多课件的制作值得我去学习去钻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