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论语的论文(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7:20:09 页码:12
论语的论文(模板8篇)
2023-11-11 07:20:09    小编:ZTFB

在这个分类中,你能找到一些不那么常见但同样重要的主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总结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论语的论文篇一

摘要:《论语》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著作。本文从训诂学、语法学的角度,对《论语·雍也》和《论语·子罕》中的两则记录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说解,同时加入语义的照应和上下文的衔接来处理,以求得更加合理的理解,使文义畅通、词顺字安。

关键词:论语,训诂,名词活用,语义照应。

对“野”、“史”、“君子”的看法。

《论语·雍也》有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目前对“野”、“史”和“君子”的具体训释,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主要有几种看法:一是认为“野”、“史”和“君子”为形容词;二是认为“史”为动词,看作是“饰”字的假借;本文持第三种意见:认为“野”、“史”和“君子”是名词。

清代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的解释是相对复杂的,比如刘氏提到:“当时君子,非质胜文,即文胜质,其名虽曰君子,其实则曰野曰史而已。夫子为之正其名,究其义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言非质备,无以为君子矣。”、“敬而不中礼谓之野,礼是文,野人有质无文,故言鄙略。《仪礼·聘记》云‘辞多则史’……”刘氏主要在于说明或者支撑儒家讲求的礼仪之道,有些地方集众家的解释,而最终就“野”、“史”、“君子”的具体所指却没有言明。后来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这句话的译文是“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有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得当,这才是个君子。”我们认为有不当之处:从训诂角度来讲,“野”、“史”和“君子”是应该相互对照来加以解说的,在词类和词义上应有相通之处。杨先生在译文中把“野”解释为“粗野”、“史”解释为“虚浮”,都是形容词用法,把“君子”视作名词用法,这样一来显得对全句的说解不够对称,没能表现出三者的一致性,出现了偏差。包咸说“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包咸的说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后来有人以“彬”做“斌”,有人以“彬”通“份”,指参半的样子。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大致是说“文采”和“朴实”的关系,也就是“文”与“质”的关系问题。而刘宝楠始终未能说明该句的要旨,至少不够明确。而包咸所说的“野人”,我们也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去加以理解。“鄙略则近于俗”,“野人”是指“偏远之地、目光短浅之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野,郊外也”,根据这些我们才能够理解“野人”并不是在说居住在偏僻地方的人,而是说“质”多于“文”的人:受到拘束,目光不够远大。同理可以理解“史”:“史”就是史官,据《周礼》、《礼记》记载,“史”是当时国家必需的专门人才,以记国之大事,或记帝王、国君的行为、政绩。当然在记载这些事迹过程中,作为统治者不免有标榜自己“德行”的倾向。作为史官,在史书的记载中不免出现虚夸成分,于是“史”自此有了另一种意味。“君子”并非如刘宝楠所说“群男子”的意思,因为与“野”、“史”相对应,“君子”当理解为当时社会上真正有德有识有才之士。据此可以认定“野”、“史”、“君子”是名词,是指具备了“野人”、“史官”、“君子”这三种人各自具备的最明显特征的人。

我们还可从语法学的角度再做分析。上古时期并未有严格的语法规范,名词本身是具有这种用法的',《论语》中还有很多用例,比如:

(1)、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2)、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3)、固天纵之将圣,有多能也。(《论语·子罕》)。

上述例句中斜体部分的词语,我们可以认为是具有了形容词的功能,但它们本身还是名词。这种句子在语法意义上是指前面的本体具备了这个名词(喻体)所具备的性质或状态,这和现代汉语中的比喻很相似,我们把某物比喻成另一物,并不是说这本体和喻体完全相同,而是说本体或本体的一部分具有了喻体的相似性质、状态。所以从语法角度,我们可以对这句话作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把“野”、“史”、“君子”理解为名词既不牵强,也符合这几个词语的本来用法和语法性质。这样,从训诂学和语法学的双重角度对这一句话中的重点词语进行了说明,词顺而文安,丝毫不致混乱。

关于“子畏于匡”

《论语·子罕》中有载:“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欲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对“畏”字引用《说文解字》的说法,认为是“恶也”,还引用《广雅》中“惧也,恐也”的说法,认为“夫子见围于匡,有畏惧之意”。此处依据孔子曾经被匡地人围困的史实,认为孔子有“畏惧之意”,并把这种理解作为对该句中“畏”字解释,我们认为有不当之处。依据《说文解字》和《广雅》的说法,“畏”应该解释为“惧也,恐也”,那么它就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内动词,“于”如果是被动标志,此处把这句话解释为被动用法是不合适的。因为“恐、惧”意在上古时期直至今天的汉语中,如果不适当活用,是不能用于表示被动的,所以把“畏”解释为“畏惧”是局限于词义训释的,没能结合上下文做更为合理的解释和探讨。依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说法,“孔子(及其弟子)在匡地被当地的群众拘禁,(孔子)便道……”,把“畏”解释为“拘禁”,其注释是依据《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孔子适陈、过匡,匡人囚禁孔子”等史实指出“畏”的意思是“拘囚”。杨伯峻先生并未把“畏”解释为“恐惧”。争论焦点就在于“畏”字上。我们认为把“畏”理解为“围”字的通假字,“子围于匡”是典型的先秦汉语的被动句式。在春秋战国时代,用“于”字作为标志是当时最主要的被动句句式。把“畏”解释为“围”,那么它便成为具有被动意义的外动词,“于”字之后的“匡”不仅是指地方,而转义为“(当时在)匡地的人”,就是被动句式中的施动者。更重要的,在《韩非子·难言》中我们发现“仲尼善说而匡人围之”的记载,两相对照,此处理解为被动句,“畏”与“围”通,这是很有说服力的,这是文献例证和文献训释。

根据下文,在“被匡人围(畏)”之后,孔子十分自信地认为“文王既没”之后“斯文在兹”,虽然说到“天之未丧斯文”和“天之欲丧斯文”两种情况,我们却能体会到孔夫子旨在强调“天之未丧斯文”的情况,孔子并未惊恐,集“道德、仁义、斯文”于一身的孔子针对“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的现实已经习惯了,却又实在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我们可以推断孔子的“道”会时常碰壁,所以即使周游列国,结果却总是不理想,所以孔子及门人经常不被各国执政者理会,甚至被直接驱逐,那么在匡地被围(拘禁)也实在不足惧了。所以把“畏”解为“恐也、惧也”在文中没有明确体现出来。此处解为“围困”之“围”更能使文章通达。从整体的文意、整体的篇章上去把握,更利于准确地分析字义、句义。

参考文献。

1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王力.《王力文集》(第三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论语的论文篇二

新课程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因此,各种教学模式变为大部分教师渴望达成的目标和成绩。但教师通常习惯地将几种教学模式在一节课上教授给学生,导致其很难独立思考、阅读、感悟。如最常见的“合作学习”,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对要求提出、内容设计、小组分配等方面缺少合理安排,导致大部分合作学习呈无效、无序状态。

1.2课堂提问无效或低效。

有的教师喜欢在课堂上多提问,以致每讲一两句都要问“对吗”、“好吗”等,而学生也只是按程序地跟着异口同声“对”、“好”。事实上,教师问了什么问题,学生是不清楚的,因为没有过多时间去思考。一堂课过去了,提了一大堆问题,看上去气氛激烈,实际上较为空泛。还有的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过难,远离学生现实的知识层面,导致学生无从回答,头绪混乱,造成课堂氛围沉寂。

1.3对学生激励无效或低效。

激励不能过当,有的老师一节课除了说“你真棒”、“不错,请坐”等,好像评价性语言只能固定使用一样,倘若学生回答的没有意义或似是而非时,也会进行激励、表扬,不论如何都不会有纠正、争议、批评,导致学生随波逐流、心思浮躁,不利于其个性发展和思维踊跃。

1.4教师语言无效或低效。

繁冗拖沓、机械重复、了无生气、平淡乏味是教学中语言无效或低效最明显的表现。一些教师总为让学生能听懂课程,觉得所讲的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导致一个问题要讲上几遍,毫不厌烦,殊不知学生早已没了耐性,而结果就是教师的课程虽然讲了许多,但教学效果却不好。因此,呆板无趣的语言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更谈不上学习效率了。

2、提升阅读有效教学途径。

2.1用生活经验解读阅读。

语文教学是不能脱离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就会变得空洞无物、乏味枯燥,但结合生活就不一样了,不但丰富了内容,也牵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其充实活力。倘若让学生把已有生活经验引入阅读中,对阅读内容体验进一步加深,再把体验延伸到生活中,和生活进行比较,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培养学生阅读真本领。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的时候,诗歌的主题是离别的伤感与眷恋,而对于“离别”学生是有切身的感受和经历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就能对诗歌有更深的理解。

2.2突出阅读中的体验与感悟。

还原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激起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育,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才能实现阅读目标、完成阅读过程、达到阅读高质量,其学生是最后的根本点、落脚点。可见,在阅读中,应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本着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服务,引导阅读思想的出发点,遵循学生一般学习和阅读思路,尊重学生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在阅读中,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是否难易、大或小,教师都要耐心并加以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把教师思路和学生思路合二为一,形成推动深入阅读的合力,尊重学生个性与共性发展,即加强学生的主导地位。

2.3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主体情感态度应被重视,阅读主体对阅读内容不断内化过程,即为积极阅读过程。脱离阅读主体的积极感情需求或态度是不可能有内化的。因此,阅读主体的情感态度问题是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在阅读教学策略中,怎样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保持情感张力是重中之重。当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读者心境体现一致性时,阅读效果可谓最好。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在情感方面强化刺激力度,引发学生兴趣和注意,产生内心上的阅读需求。比如上《声声慢》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歌曲《一剪梅》,在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阅读情境的同时,可以了解李清照前期词的写作特色,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2.4强化语言训练意识。

阅读教学以教材为模版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把学生吸取课本语言精华、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不能以做习题替代真正的语言训练,那会失去语文课原有的个性和特色。目前,一些语文公开课和竞赛课的阅读教学表面是认真走过程,实则糊涂得结论,对学生语言品味、形象感悟、思想升华并不重视。倘若语言品味全无,如何真正感悟文章主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知,加强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还语文阅读教学本来面目。苏轼《赤壁怀古》中,是“拍岸”好还是“裂岸”好,是“樯橹”好还是“强虏”好,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语言品析鉴赏的能力。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其效果直接影响语文教学品质提升。不少一线语文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品质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语的论文篇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论语》是中华文化的一部精髓,其中蕴含着儒家思想家教育的精神财富,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阅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为人处事提供启示。本文将针对《论语》心得体会进行论述,探讨《论语》所传达的人生价值与其实践。

第二段:孔子的教育思想(200字)。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仁人”,他认为,塑造仁人,需要有良好的品德、深厚的学识、博大的情怀。孔子强调,孔子本人并不是神圣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才成为了伟大的仁学家。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学理念,鼓励弟子们培养自己的内心,做一名温良恭俭让、宽容大度的人。《论语》中许多名言警句证明了孔子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实践性。

第三段:孔子的言行(200字)。

孔子不仅言行一致,而且道德标准十分严格。他在《论语》中谈论了许多社会道德问题,强调“君子之道,修身以正。要服从天命,遵循道德准则,从而达到道德的极致,进入天人之境。在孔子的眼中,凡是能够按照仁、义、礼三者互相配合的标准行事的人,都是真正的君子。因此,孔子十分注重自己的行为,以及其他人的行为,他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讲究小事,因为这些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性。

第四段:反思与德行(200字)。

如果要达到孔子的人生目标,一个人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行。在《论语》中,孔子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反思早期事件的方法,他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来反思自己,从而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伟大的仁学家,引领了后人。为了实现孔子倡导的道德理念,一个人要不断地寻求自我发现,并以此作为自我发展提高的基础。

第五段:结论(200字)。

本文从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行和德行等方面探讨了《论语》所传达的人生价值,并针对自我提升的要求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论述。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不断追问自身,思考人生意义,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循着孔子的教诲,让我们每一位都成为内外都兼备的仁德之人,铸就伟大的人生!

论语的论文篇四

《论语》里面给出了答案。孔夫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朋友的作用。他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有三种好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友直。直,指的是正直。

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他的人格可以影响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所以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友谅。《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

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我们内心是妥帖的、安稳的,我们的精神能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

第三,友多闻。这种朋友见闻广博,用今天的话就是知识面宽。

在孔子生活的先秦时代,不像我们今天佑很多的媒体,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结交一个广见博闻的好朋友,让他所读的书,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作出选择。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拥有了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我们总能从他的经验里面。得到对自己有益的借鉴。

《论语》中的益这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

孔夫子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即“损者三友”。是友便辟,友善柔,有变佞。

友便辟,就是专门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好话挺多了,马屁拍得舒心了,头脑就该发昏了,自我就会恶性膨胀,盲目自大,目中无人,失去了基本的自省的能力,那离招致灾难也就不远了。这种朋友,就是心灵的慢性毒药。

友善柔,就是两面派的人。当面很和善,让你把他当作好朋友,背后说你的好多的坏话。当你当面质问他的时候,还一口否认。这种人虚假伪善,与“谅”所指的诚信坦荡正好相反。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

第三种叫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君子应该少说话,多做事。

《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如何能交到好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

要想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而是能力。在孔子的理论里,前者叫做“仁”,后者叫做“知(智)”。

仁:真正爱他人就是仁。

知(智):知人。了解他人就是智慧。

我们想要交上好朋友,第一要有仁爱之心,愿意与人亲近,有结交朋友的意愿;第二,要有辨别能力。这样才能交到品质好的朋友。这是保障交友质量的底线。

孔子从来不主张你去叫富豪和有权势的人,而是要你去结交那些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真正的朋友有一种心灵的默契。作为朋友能过做的最好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抑制你朋友心底的不快。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的联系。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极其贫匮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真正快乐的力量,也就来自于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同良朋益友间的切磋交流。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没有分寸、没有尺度的事情,都会做到过犹不及。与朋友相处,同样应当注意分寸。比如你跟一个君子交朋友的时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自己都要有尺度。

孔子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出来发表意见了,这叫毛毛躁躁。这不好。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话题,一定要到众望所归,大家期待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再徐徐道来,这个时候才是合适的。

“言及之而不言”,孔子说这个毛病叫做“隐”。也就是说,话题已经说到这了,你本来应该自然而然地往下说,可你却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不跟大家说心里话。这种朋友会让大家觉得彼此心里还存有隔膜。话题既然已经到这里了,你干嘛不说呢?是自我保护?还是故作矜持?还是要吊大家的胃口?总而言之,该说的时候不说,也不好。

第三种情况,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也就是我们今天老百姓所说的没眼色。这个“瞽”字说得很严厉,就是一个人不看别人的脸色,上来就说话,这就叫睁眼瞎。你要注意了解对方,你要看看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尊敬和顾忌。

其实何止是朋友,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难道就没有顾忌吗?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这就需要你有眼色。当然这跟投其所好不同,这是你给朋友营造的一个宽和与友好的气氛,让他跟你沟通下去。

在给朋友建议或者忠告的时候,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把握分寸。“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也”。就是不一定要做苦口良药,不一定要当头棒喝,你完全可以娓娓道来。这就叫“善道之”。如果好说不通,就适可而止,不要等人家不耐烦了自取其辱。

你千万不能要求对方必须如何如何。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包括父母对孩子都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间尤其要保留这种尊重。好好地说出你的忠告,尽你的一份责任,这就是好朋友了。

其实纵观下来,《论语》里面真正专门谈论交友之道的文字并不多,但是它教给了我们一种智慧。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论语的论文篇五

论语作为我国古代经典的文化瑰宝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迷失在琳琅满目的知识海洋中。然而,研习论语课程给予了我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机会。通过深入学习论语的教诲,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领悟到取得进步的道路。

第二段:教材的启示。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教材,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通过研读论语,我领悟到了几个重要的启示。首先,追求真理是人生不变的主题。无论是对于古代学者,还是对于当今的人们,追求真理是追寻幸福的关键。其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不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有资格治国平天下。

第三段:道德观念的培养。

通过研习论语课程,我意识到提高自身道德观念的重要性。论语弘扬了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强调仁爱、谦逊、诚实等美德。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沼,个人欲望的膨胀不断蚕食着我们的道德底线。通过研习论语课程,我认识到只有培养崇高的道德观念,才能在人际关系中维系和谐,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第四段:生活态度的塑造。

论语中的许多教诲对于我们的生活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教导我们应该勇于面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坚定地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样的生活态度使我们成为永远在进步中的人。此外,论语还提倡谦逊的姿态,认为“君子谦以动”,即以谦逊的态度面对他人,不自大、不傲慢,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在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第五段:个人成长的收获。

通过研习论语课程,我不仅了解到了古代圣人的智慧,也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我通过论语的教诲,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其次,通过研习论语,我越发明确了生活的目标和价值观,坚持自身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不轻易受外界干扰。最后,论语教导人们要追求真理、培养良好的品德,为人处世更加善良,对他人更加包容,从而使我们成为一个有修养、有价值的人。

总结:

研习论语课程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自身和修行的大门。通过研习论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白了取得进步的道路在哪里。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的真理,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宝贵的教材。希望我能将论语中的教诲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进步,做一个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论语的论文篇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论语》是孔子弟子们对他言传身教的记录,被誉为“圣人之言”。在论语课中,我深入学习了其中的精髓,从而对孔子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论语课上的心得体会,探讨孔子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第二段:孔子的思想之道德修养。

孔子的思想中,道德修养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认为个人的修养是一切行为和道德的源泉。在论语课中,我听到了孔子关于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强调要主动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只有个人修养了,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第三段:孔子的思想之教育理念。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中的巨擘,他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事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我上论语课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才能,提倡以德育为先。他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知行合一,让他们真正明白道德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于实践。这个观点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第四段:孔子的思想之仁与爱。

孔子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在论语中,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即对待他人要像待自己一样。他追求的是“仁爱”,这种爱指的不只是个人间的感情,而是体现在行为上的慈悲和善良。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待他人时常常根据自身利益来选择。然而,孔子的仁爱观念告诉我们要坚持正义和公平,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只有通过仁爱的行为,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第五段:总结。

通过论语课的学习,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道德修养观念,教育理念以及他强调的仁爱观念,都对我们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只有通过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完善,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教育从根本上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同时,只有通过仁爱和善良的行为,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共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总之,在论语课的学习中,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孔子的道德修养观念,教育理念以及他所提倡的仁爱观念,都对我们的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将他的思想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为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毫无疑问,论语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语的论文篇七

摘要: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未免言过其实,但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论语》确实是最重要的一部书。所谓“千里滔滔水,源自滥觞时”,它是许多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所以有人说认识中国文化传统须从儒家开始,而认识儒家则须从孔子开始,而要在透彻地了解《论语》的思想的同时,仔细琢磨它的文学手法的自觉运用,我们会对它流传千载而仍有无穷魅力的经典地位更为信服。

关键词:论语、文学手法、文学价值。

一、言简意赅、隽永有味的语言。

《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言行,阐释深刻义理的一部书,它以当时明白晓畅的口语为著,同时吸收了书面语典雅洗练的长处,形成了言简意赅、隽永有味的独特艺术风貌,是语录体的典范之作。在先秦诸子中除了劳资的《道德经》可与之婢美,其他优秀的先秦诸子著作或是短小完整的说理文、或是长篇大论,都不像《论语》那样三言五语便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后人受其影响,也有不少语录体著作,较为著名的有朱熹的《朱子语类》,但文学价值远不能与《论语》相比。因此《论语》中出现的许多含义深刻,令人回味的格言、成语,千百年来为人争相传颂,“学而不思则辋,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篇)“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色厉则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窃之盗也与!”“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篇》)还有很多如吾日三省吾身、既往不咎、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后生可畏、举一反三、任重而道远、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等不一一列举,语言简练而发人深省。

二、表现的形象化。

形象化是文学的精髓。《论语》善于运用具体的意象表现深刻的道理,阐释得明白、生动、甚至富有诗意。如孔子批评宰于大白天睡大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公治长》)因为宰予之前曾信誓旦旦要努力学习,因此孔子又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用朽木和粪土之墙来说明人的不可救药,用宰予的行为教育学生不能轻信他人的表白还要看他的行为。当子贡询问孔子有一块美玉是保存起来还是买了,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一语双关,把自己比做待价而沽的美玉。有些形象化的表达还非常富有诗意,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河水的川流不息来象征光阴的流逝,意味深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松柏来赞颂人的不屈精神,给后世文人无穷的创作灵感。

三、丰富的感情色彩。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情感力量。《论语》是记言的语录,谈的有都是做人、治学、治国的大道理,却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因为任务的语言总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先进》篇中有几章写空子与颜回的感情,非常感人。孔子喜爱自己的笛子颜回,把他当作自己的知音,自己的道德学问的传人,他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不幸早逝,孔子伤心欲绝,顿足捶胸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弟子担心他哭坏了身子,劝他节哀,他说:“非夫人之为而谁为?”这种表达深厚感情的语言比比皆是。孔子领着弟子周游列国,在匡地被围困的时候,颜回走丢了,最后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孔子见到颜回,又惊又喜,说:“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两位夫子的言语中传达着热烈而深挚的感情。颜回深知老师对自己的钟爱、器重,自己死了,老师不知会怎样悲痛,因此逃难时他一心要回到老师身边,见到老师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是颜回还是死在了孔子的前面,第二年孔子的另一个得意的弟子子路也死了,孔子经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去世了。阅读了这些对话,我们又怎能不为这其中包含的深深的师生之情所打动呢?这就是《论语》所蕴涵的动人的文学力量。所谓“发之于新,形之于言。”孔子发怒的时候,《八佾》篇记载季氏越礼使用八佾之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愤激之情,溢于言表。情之所至,甚至口不择言,孔子对殉葬的陋习极为憎恨,当时有人用人形陶俑陪葬,孔子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遭到了孔子断子绝孙的诅咒。子贡问,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斗筲是一种小的盛饭的工具,不屑的语言批评了当政者的心胸狭隘和无能。有爱有恨,有喜有忧,嬉笑怒骂,《论语》表现了丰富的感情色彩。

四、个性化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

《论语》以记言为主,虽然简短,却能充分体现人物个性,所以《论语》的人物形象很鲜明。孔子本人和蔼可亲的神态,诲人不卷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都随其言谈而呼之欲出。孔门的几大弟子,语言各是一种风格,颜回的虚心虔诚,子贡的智慧巧妙,子路的莽撞冒失,无不与其精神气质相合。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智商很高,是一个明白事理、迎合实际的人,他当过官,不肯过穷日子,投机做生意发过财,赚过钱,但是孔子说他达不到仁的境界,《八佾》篇记载了子贡可惜告朔祭礼上作牺牲的羊,觉得浪费,孔子就讽刺他说,你爱惜羊,我更爱惜礼。在孔子弟子中,子路的个性最为鲜明,他爱憎分明、豪爽成性,做事风风火火,说话冒冒失失,多次顶撞孔子,《子路》篇中记载,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请孔子出来当政,孔子将从何入手,孔子说:“为政,必先正名也。”子路听了,放肆大笑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气得孔子大骂子路粗野:“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就是这样心无成府,口无遮拦之人,因此总受到老师的呵责。还有一次,孔子称赞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听了很吃醋,质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子罕》)子路有勇力,又有军事才能,是以此为骄傲,于是又遭到了老师的一顿批评。子路就是这样,直来直去,心里藏不住东西。他还是大方侠义之人,他曾说:“恩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公治长》)孔子深知子路的脾气,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教育他,子路虽然经常顶撞老师,却打内心尊敬老师,子路的顶撞和孔子的批评,为《论语》增加了很多趣味。

圣人孔子并不是道貌岸然、冷酷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他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是“最近人情,恭而安,威而不猛”。除此之外,在《论语》中我们还看出了他的幽默、亲切、率真甚至是任性的一面。孔子对门人说的话,很多是燕居闲适的话,脱口而出的话,甚至破口骂人的话。《子罕》中子贡说:“有一块眉宇,是把它收藏起来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幽默的回答表达了希望贤君能用他。有一次,他要出去做事说:“我难道是一只匏瓜么,怎能只挂在那里面而不给人吃呢?”当时友人认为孔子虽然伟大,很博学,但没有什么可以成名的专长,孔子说:“我专做什么呢?做驾车的'么?做射箭的么?那么我从事驾车好了。”(子罕)孔子也善巧言生风:“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固不知如之何他已矣。”(《宪问》)记公明贾说公叔文子总是在最适当的时候说话,真正快乐的时候欢笑,符合礼仪的时候才索取。孔子听后,将信将疑,觉得公叔文太伟大,又有些怀疑他是否真的做到,于是冲口而出:“其然,岂其然乎?”毫不掩饰他的想法。当子路误认为他作了什么不正当的事时,他那对天发誓的样子:“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连说了两次,急于表明心迹,圣人的率真尽显无疑。《阳货》中说有一个叫孺悲的人去看孔子,孔子不愿见他,便让学生回话,说自己不舒服,不便见客。可就在学生转告孺悲的时候,孔子又是弹琴又是唱歌,这是孔子深恶痛绝乡愿的表示,孔子还曾经在极端气愤是大骂:“老而不死,是为贼。”这是些话语都表现了空子幽默率真甚至是人性而为的一面。

五、情趣盎然的场景感。

《阳货》第一章写孔子千方百计地躲避阳货,却偏偏狭路相逢,两个人谈话也很有性格化,文字不长但将阳货的盛气凌人,挖苦打击,孔子的尴尬无奈,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密切联系周围的环境气氛,写的很戏剧化。《微子》写楚狂接舆的高歌,对孔子的赞扬和劝告,使孔子非常感动,欲上前攀谈,他却一路小跑的走掉了。这段文字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隐士的飘逸形象,也给我们留下了回味咀嚼的余地。《论语》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文字,这样一个个不完整的小故事,一个个记人记言的小片段,都写得情趣盎然,乃人寻味,可以当作笔记小说来读。

最后,借助林坚在《论语的文学趣味性初探》中所说:“讲学语与文学趣味性的高度融合……常常借助于口语化,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所造成的理趣、情趣和谐趣,使得行文风趣自然,生动含蓄,读来毫无枯燥,在平易近人,娓娓动听的谈话中,领略了旨趣甚至是深奥的哲理。”这正是《论语》这部说理性散文所表现出来的文学价值。

论语的论文篇八

《论语》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论语》中,孔子的道德和人文思想得到充分展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篇论文旨在通过个人的学习感悟和体验,探究《论语》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和意义。

第二段:人生观。

《论语》中,孔子强调“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道德的境界,而不是追求名利和权势。现代社会虽然相比古代过于注重物质和表面的成功,但是这种生命本质的追求依然是不可缺乏的。我们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我意识的价值,从而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精神,走好人生旅程。

第三段:学习方法论。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只有多加学习和不断实践,才能在领悟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地调整学习内容和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学习和更新,才能够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时代。

第四段:社交礼仪。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一套周全的社交礼仪,包括做人的根本原则、待人接物的方法以及语言表达的方式等等,这些礼仪对我们的社交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我们需要借鉴《论语》中的社交礼仪,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沟通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向发展。

第五段:道德建设与文化传承。

《论语》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情操的协调,为道德建设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和价值体系。现代社会中,伦理道德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传统文化的衰退给道德建设和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需要认真去研读《论语》,学习并应用其中有益的思想和观点,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第六段:结论。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积淀的结晶,也是我们当代人应该不断研读和借鉴的重要契据。通过对《论语》的感悟和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着的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好的方向和理念。让我们共同爱护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传统,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