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漠魂散文(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6:10:44 页码:11
大漠魂散文(优秀10篇)
2023-11-13 06:10:44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怎样鉴赏一幅艺术作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大漠魂散文篇一

他置身华夏文明中,却脱离战火杀戮外;他隐匿边塞风塞里,却显露佛学典藏上。

他以千年的傲骨彰显恒久的禅心,也在一片静默中透露出勇者的刚毅、信者的坚守、智者的从容与仁者的安祥。

时间的河静静地流淌,前世今生。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他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是千年一个漫长的打坐,站在时空交点,出走时梵乐鸣响,归来时全身异香,任清风倒影将身后的年华逐寸斑驳。

日夜的风把黄沙碧海塑成绝美的波荡。云间挂满了摇摇欲坠的诗句,地上绣满了灼灼欲燃的花朵,空中弥漫着梦幻与现实的轮回。一种朦胧的美感从时间的深处向我走来。

怀古之情,怀乡之意如潮涌,似雪飞,如霜降,似鹰翔。弥涌于天际,曼舞于崖间,凌泛于绝壁,腾跃于危岩。

那些如风沙般易逝的往昔,在大漠的胸怀里沉淀下所有的浮华。烟花过后,我们会在夜空中体味到空洞的质感,那一瞬间的通透与彻悟,便足以弥补时间的断崖。

两千年,沙海滔滔;两千年,钟鼓未敲。

两千年,风云聚笼;两千年,雾散烟消。

古老的壁画与浮雕在岁月的抚摸中漫漶,褪色。古人写在沙洲上的神圣被狂风卷走,但在我心中却镌铭如铜刻;古人刻在悬崖上的呐喊被流沙湮没,但在我心中却婉转如铜锣。

感悟敦煌。没有云香萦绕,没有曲径通幽,只有黄沙在无语间流转着伤逝,只有山石在威严中恪守着静默,只有生如夏花的绚烂多彩,死如秋叶的静美安然。

感悟敦煌。

禅意的甘霖,漫润千年的大旱春秋;禅意的光辉,融释千年的风雪载途;禅意的灯烛,照亮千年的雾迷津渡。

感悟敦煌。千年的沉重让每一座佛龛立得伟岸,旷世风华让每一抹云霞舞出异彩,岁月游虹让每一方穹窿裂得苍茫,行者无疆让每一个脚步迈得铿锵。

敦煌,傲然于时间是绵远悠长的传承,傲然于空间是气定神闲的坚定。

大漠魂散文篇二

兰新铁路正在修建复线,新疆兵一团一一支机械化筑路施工队浩浩荡荡开到了乔尔坎。乔尔坎是兰新铁路吐鲁番与鄯善车站之间的一个末等小站,由于车站太小,后来被放弃了。站上的房子也因年久失修,终于颓废不堪,成了狼窝。

筑路职工来到乔尔坎,大家伙儿拿着铁锹、撬杠一类家伙,一齐呐喊着赶走了常驻这儿的一窝灰狼。不甘心离开的两只老狼慑于大型推土机如雷的吼声,呲着牙裂着嘴一步一回头领着小狼仔进了东天山。工人们把站上的房子打扫干净,连当年车站食堂的菜窖也收拾出来,作为栖息的宿舍,然后开始了一日三班连续施工,战车似的施工机械轰轰隆隆响成一片,犹如惊天滚雷奔突在古老的大漠。

施工队有一个名叫周汉华的老机长,他从1959年从湖北罗田支援边疆建设以来,一直在新疆的铁路、公路建设工地上工作。30几年间,他驾驶的筑路机械换了一辆又一辆,他参加施工的铁路、公路一条又一条,似乎弹指一挥间,他便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师傅。

周汉华年轻时,驾驶的推土机是“斯大林100号”,后来开的是国产“移山”,改革开放以后,施工队旧貌换新颜,“海买斯”(维吾尔语的引申汉语-全部的意思)装备成了国内外一流水平的施工机械。为了使这批设备发挥好作用,队领导给每辆机械配备了一名责任心强、技术好的师傅当机长,周汉华便成了208机车的机长。

周汉华年轻时技术就好,工作又肯卖力气,曾经几次当过师里的劳动模范,戴过好几次大红花。现在,他已经是59岁的老师傅了,却依然年年是一团一里的优秀一党一员和劳动模范,每年都要领到几个红彤彤的荣誉证书。

新疆兵一团一是一个担负“屯垦戍边”特殊任务的特殊组织。新疆兵一团一的14个师有13个是农业师,建工师是兵一团一唯一从事基本建设的师。建工师所辖的每个建筑工程一团一,相当一个中型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他们在兵一团一内部称一团一,面对市场叫建筑工程公司。周汉华所在的单位叫新疆兵一团一建工师机械化施工公司。现在,(现在是1993年7月,)吐鲁番盆地的气温,已经是摄氏40度左右的水平了。公司上千名职工驾驶着上百部筑路和运输机械,分布在吐鲁番、鄯善、十三间房、了敦、哈密、尾亚一线,在近千公里戈壁风区的兰新复线铁路工地,日夜鏖战。

机长周汉华有三个子女,大儿子周海在父亲驾驶的这台推土机上当机员,女儿周舂梅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公司当政工员,常驻铁路工地,老伴和小儿子在乌鲁木齐留守看家。工地上,像周汉华一家有几人参加施工筑路的,还有许许多多。

有一次,几名记者在工地采访,感慨的称他们是开发建设西部的“筑路世家”!

我认识周汉华是1990年6月,那时,工程队在阿尔泰修建托洪台水库。“七一”前夕,领导安排我采访几名优秀共|产|一党一员,周汉华是多年的模范一党一员,我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他。我来到托洪台水库工地,领导说周汉华和他的儿子驾驶着推土机,在取土场执勤推土哩!因为水库大坝的筑坝用土有特殊要求,水利专家选定30公里远的土场的土,才符合标准。取土场远离水库工地和大伙儿,环境自然艰苦,没等领导动员,周汉华主动报名去取土场工作。

取土场在额尔齐斯河河岸。周汉华和儿子用推土机推出一个土槽子,槽子上边搭了一些芦苇杂草以遮风避雨,槽子里既是他们的宿舍,也是伙房,槽子一个角落用石头垒着锅灶,旁边堆着一袋面粉和一袋大米,地面有一堆发了芽的土豆。父子俩分工明确,轮流作业,老子上班,儿子做饭;儿子上班,老子做饭。现代化的施工设备,近乎原始的生活方式,以及从芦荡飞来的轰炸机群似的蚊群骚扰,组成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旋律。

托洪台水库完工后,周汉华和儿子马不停蹄,又来到兰新铁路复线。

乔尔坎地处东天山博格达山余脉下的浩瀚大漠戈壁,是一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大风天天有,风吹石头跑”的地方。乔尔坎戈壁虽然寸草不生,但是却有一条布满大大小小石头的干涸河床。这条干涸的河床,是被夏日里博格达山的山洪冲刷出来的。当年修建兰新铁路时,为了防止洪水冲毁路基,在乔尔坎铁路上修了一座桥梁,洪水流过桥洞以后,一部分洪水天然的蓄在了取土筑路时挖出的一个大坑里。周汉华说,1960年他就在乔尔坎一带修过铁路,那时,工人们从乌鲁木齐燕儿窝原始森林里,挖了几棵榆树苗,移栽在这个大水坑边上。30年后重来乔尔坎,大水坑依在,当年栽下的榆树却只成活了一棵。

戈壁大漠乔尔坎这一棵大榆树,不但见证了兵一团一建设者30年的风雨历程,更是见证了我们祖国几十年发展繁荣的巨大变化。

现在建设铁路,使用的是世界一流水平的施工机械!筑路工地上,不但有广播,还有电视、电台,现代化影视、通信设备,使筑路工地与都市和世界息息相通;专门给工地配备的水罐车,从几十公里外拉来清凌凌的山泉水,工地上的小锅炉不但保证工人们随时有开水喝,任何时候都可以洗上热水澡。

赤日炎炎的7月,我来到乔尔坎筑路工地采访,面对茫茫大漠独树一帜的大榆树,触景生情感慨不已。这是一棵枝枝交结叶叶重叠的大树,这是一棵既杂乱又和谐树冠巨大的大树;几十年的酷暑寒冬并没有扼杀掉她的生命,按照植物的生存原则她春荣秋凋生生不息茁一壮成长。虽然灼一热的风沙把树冠灼的外圈烧燎成焦黄,然而树冠的里层却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令人惊叹的是,在大水坑之下西去约莫1公里长的.干涸河床里,依次生长着10几棵一棵被一棵小的榆树--这是按照生命的原则,繁衍出来的大榆树的子孙。

我突发奇想,这不就是周汉华和他的子女们的人生写照么?这不就是一代又一代兵一团一建设者的奉献轨迹么!

废弃的乔尔坎车站就在大水坑边上。大水坑边上的大榆树的树冠出奇的大,树冠的荫影足可庇护30个人免受烈日的炙烤。轮班休息的筑路职工,常常来到大榆树下边,或乘凉避暑或看书聊天,看东来西去的火车来来往往驰骋,听时疾时缓的戈壁热风掠过时发出的天籁之音。

那天,周汉华和儿子给推土机进行保养,我趁这个机会去采访周汉华。208号大型推土机停在职工宿舍后边一块戈壁上,这是工程队临时开辟的施工机械停机场,由于机械来来回回碾压,停机场地面的黄尘足足有一拃厚。姚建华队长领着我趟进没过脚踝的停机场,走到208推土机旁,周汉华和两个机员正爬在机子低下检修作业。姚队长大声喊,“周师傅,李记者找你!”

常年驾驶施工机械,常年经受高分贝噪音,机械手的听力都很差。姚队长喊了好几声,周汉华才慢腾腾的从推土机下边钻了出来。眼前的周汉华叫我大吃一惊,他满头满脸满身都是黄土,活活一个兵马俑!他那千沟百壑刀削似的苍老的脸,分明是戈壁大漠的缩影!他那双粗糙不堪裂开几道血口子的大手,简直是一副大号扳手和一把钢钳!

周汉华告诉我,“本来,领导上考虑我上了岁数,没有安排我上兰新铁路复线施工。我想,自己这一辈子参加了新疆所有铁路施工,有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吐鲁番到库尔勒段,还有北疆铁路。现在,自己快要退休了,说什么也要参加兰新铁路复线建设,再为建设新疆出一把力气!”

见周汉华面容苍老,我说周师傅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周汉华说,“我在工地干了一辈子,现在岁数大了,只是感觉胃不太舒服,再没有其它病痛,等铁路修通了,就去医院检查。”

那一年初冬,工程队终于完成了筑路任务,全体人马回到乌鲁木齐与家人一团一聚,准备过年。这时,年龄刚过60岁的周汉华高高兴兴的办理了退休手续,然后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给周汉华检查完身体,安排他住进了医院。两个月后,周汉华因胃癌晚期不治去世。

大漠魂散文篇三

一无旁骛。

数不清的,彰显个性的。

砂砾石块,

把大漠的意志留住。

都说洪荒过后,

留下了石头。

其实,每一块砂砾、顽石。

来自远古的时空,

或是浩瀚的另一个宇宙;

经过星球自身高溫的熔炼,

淬化,经历的是宇宙零度。

经不起熔炼的'。

化作了尘埃,

耐不住孤寂的。

悄悄开溜,

自以为得道的。

布道去了。

留下了强者,

在大漠风暴中。

滚动着,碰撞着。

发出振聋发聩的怒吼!

大漠魂散文篇四

听人说哪儿是金三角,第一次到这儿时,才发现:这里根本就没多少人,也没多少建筑。一幢集住宿、饭馆、商店为一体的二层小楼,成了这里唯一可见的景点。

初春的风漫卷了沙尘,把整个天弥漫,迷迷蒙蒙,灰暗一片,把金三角装帧成海市蜃楼一般。

停顿间,远眺楼北,尘沙滚滚,泼散到天边,漫天飞来,与云烟相衔。近处的田地上风卷着枯草败叶,从我们身体上打过,眼睛被沙打的直流泪,脚下踉跄站立不稳。

忽然就思量,这种天气如若去小饭馆,来杯小酒,要个小菜,小酌几杯,肯定别有一番情趣。正在思量发呆,后衣角被人拉了一下,回头看,是一起包地的农友,不由分说拉着就往进走。我们俩走进小饭馆,找一处小隔间坐了下来,首先闻到的是酽酽的酒香,也许是我不喝酒之故,才得这味如此醇厚,这时,走进一位少妇,包着头巾,脖子上围着丝巾,用一口地道的、厚重的乡音问我们要点什么?让我惊讶的是这儿没有菜单,只有酒单。那位蒙古少妇拿着单子,纯补大方又不失幽静地介绍着:洒有河套老窖、骆驼白酒、苁蓉酒、马奶酒……并滔滔不绝地解说各种酒的产地、口感、度数,第一次听女人这么详细地论酒,我禁不住问:“你也喝酒?”她抿嘴而笑:“可以和你们喝几杯”。那姿态略有风骚。吃的除拉面米饭,最拿手的是手抓羊羔肉。

在她为我们做饭的时间里,我和朋友边喝边聊,我不是很会喝酒,竟然也聊酒,我笑对朋友说:这儿,蒙古人爱酒可见一般,你是好酒的,刚来就上酒文化学前班了。我们也大笑。

以后的日子里,这里竟然成了我唯一可办置日用品的地方,因为,我的住地在金三角以东二百米处。

在这大漠孤镇,我用灵魂扬飞了多少沙尘,用悲壮弹奏了多少孤寂,因为生存而加增了多少野性。在这黑暗中我没有退路。在这“狼图腾”的国度里,也没有进路。心事就象星月下被风堆起的沙丘,在旋涡中越旋越大;而身体在同样的星空下变得越来越单薄。

每当坐在沙丘上,逆转的心绪总是夹杂了泥土味,耕耘着心灵的哪片禁地。春风中播种汗水,夏雨里观望喜悦,秋季里收获幸福。一路走过,看惯了烈日下火烤风蚀的沙海,被刻划成寸草不生的金黄。

当大漠浩瀚的生命邂逅我弱小的生命时,孤独和寂寞变成守候大漠时留下的唯美。那坚持就是忠贞气节永不更改的绿意。可当我品味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孤苦情愫后,漫地黄沙已无法诠释人生的张杨。

在这广袤中,我柔弱的不堪一击,寻流溯源,再强悍也跋跋不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心路。于是,躺在柔软如毯的沙丘上,看着自己长长的脚印,把所有的杂念一扫而光……闭眼暇想,就这样快乐而简单地分享大自然的宁静之美。

为了读懂这片沙漠,我守望着金三角这片土地上的庄稼,就象守望着凸显在我生命中某一时刻的缘分。静数着严寒、烈日、劲风、丝雨。就象摇曳在戈壁中一根孤零零的骆驼草,巴望日月流转出生命的华彩。

是谁赐于我沙漠之缘?让我用潮湿的心感受大漠干燥的河床,让风尘抚平我所有的棱角。从巴丹吉林一直吹到阿拉善,叫嚣着浮沉,算计着成败。

让我的心情在每个枯燥的日子里随风而舞,让我的精神在每个严酷的考验中崩溃到极致。想起当初,如初恋般憧憬着大漠混荒,如结婚般迫切了心灵的向往。三年的大漠之恋,才明白:大漠蕴藏的内涵,是我没法用憧憬与向往来驾驭!

直到有一天,才发现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苍白。这一天,令人永生难忘,差点就成了我生命中岩磨石刻的碑文。

忠告:别在暗夜中给沙漠撒野。否则你将成为第二个朱可祯,大漠会风干你的生命方向!!

天暗了下来,远处的'沙尘如乌云般滚滚而来,我用天真细数着劲风在大漠身体上刻画的一条条纹路,看着这张牙舞爪的世界,品味沙漠的文字如水流泻,这份癫狂的沙漠心情把我的心情也在粗犷中拉长。很想在凭悼中把自己埋葬。

突然间,北风如刀如剑,刮的脸上生疼,人在这鬼哭狼嚎的咆哮中已不能站稳,随时会被暴风掀翻,暴风反卷着沙尘,摔打着枯枝……如万马齐奔,浩瀚而来,驰向华北平原。我顶风而行,鼻子已无法呼吸,嘴里也染满了沙尘,沙尘弥漫了荒原,天昏地暗,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先是顺着一条渠向前摸索走,到后来就凭着直觉走,狂风把人顶着倒退,甚至放倒,跌倒也要爬起来再走,否则,会被暴风吞噬的。踉踉跄跄中,我摸到了胡杨树,顺着树一直向前,我看到一点柔弱的灯光,顺着光我终于来到了房子前,等开了房门,把这沙涛汹涌,怒浪排空的景象隔在门外时,才发现已经没有丝毫的力气,惊恐之余,才领悟生命的真实,只有历经过沙漠暴风的生命,才不会娇柔而稚嫩。

第一次感受沙漠暴风的可怕,才由衷地钦佩沙柳与胡杨的坚韧不拔。

风暴最终会停,那被风拦腰吹断的胡杨横躺在路上,那枝头一串串菱形的花在微风中轻摇着母体,呜咽着!

一个沙漠卫士就这样在这场风暴中倒下了,为他神圣的使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被列在“英雄树”的光荣榜上。为此,我才懂得林业局为什么要对偷砍一棵胡杨者,至予一万元的重罚,才明白刚来时牧仁老弟的忠告。因为他们是防风固沙的卫士,是阿拉善沙乡的英雄树!

大漠金三角的生活,让我敢于赤裸裸地坦露自己的个性,把那哀婉愁怨散撒在旷野的地平线上。

过几天就准备找一块空地,种些豆角、南瓜、辣椒、西红柿……等等的小蔬菜,培养一下侍弄生命的乐趣,借机也晒一晒曾经的春天。

如果你真心爱上这大漠,必然要受到大漠的伤害。站在这大漠金三角,我真不知道从那个方向走去。

回首大漠路迢迢,

探问前程音渺渺。

摇旗呐喊不堪闻,

多情总被无情恼。

大漠魂散文篇五

听人说哪儿是金三角,第一次到这儿时,才发现:这里根本就没多少人,也没多少建筑。一幢集住宿、饭馆、商店为一体的二层小楼,成了这里唯一可见的景点。

初春的风漫卷了沙尘,把整个天弥漫,迷迷蒙蒙,灰暗一片,把金三角装帧成海市蜃楼一般。

停顿间,远眺楼北,尘沙滚滚,泼散到天边,漫天飞来,与云烟相衔。近处的田地上风卷着枯草败叶,从我们身体上打过,眼睛被沙打的直流泪,脚下踉跄站立不稳。

忽然就思量,这种天气如若去小饭馆,来杯小酒,要个小菜,小酌几杯,肯定别有一番情趣。正在思量发呆,后衣角被人拉了一下,回头看,是一起包地的农友,不由分说拉着就往进走。我们俩走进小饭馆,找一处小隔间坐了下来,首先闻到的是酽酽的酒香,也许是我不喝酒之故,才得这味如此醇厚,这时,走进一位少妇,包着头巾,脖子上围着丝巾,用一口地道的、厚重的乡音问我们要点什么?让我惊讶的是这儿没有菜单,只有酒单。那位蒙古少妇拿着单子,纯补大方又不失幽静地介绍着:洒有河套老窖、骆驼白酒、苁蓉酒、马奶酒……并滔滔不绝地解说各种酒的产地、口感、度数,第一次听女人这么详细地论酒,我禁不住问:“你也喝酒?”她抿嘴而笑:“可以和你们喝几杯”。那姿态略有风骚。吃的除拉面米饭,最拿手的是手抓羊羔肉。

在她为我们做饭的时间里,我和朋友边喝边聊,我不是很会喝酒,竟然也聊酒,我笑对朋友说:这儿,蒙古人爱酒可见一般,你是好酒的,刚来就上酒文化学前班了。我们也大笑。

以后的日子里,这里竟然成了我唯一可办置日用品的地方,因为,我的住地在金三角以东二百米处。

在这大漠孤镇,我用灵魂扬飞了多少沙尘,用悲壮弹奏了多少孤寂,因为生存而加增了多少野性。在这黑暗中我没有退路。在这“狼图腾”的国度里,也没有进路。心事就象星月下被风堆起的沙丘,在旋涡中越旋越大;而身体在同样的星空下变得越来越单薄。

每当坐在沙丘上,逆转的心绪总是夹杂了泥土味,耕耘着心灵的哪片禁地。春风中播种汗水,夏雨里观望喜悦,秋季里收获幸福。一路走过,看惯了烈日下火烤风蚀的沙海,被刻划成寸草不生的金黄。

当大漠浩瀚的生命邂逅我弱小的生命时,孤独和寂寞变成守候大漠时留下的唯美。那坚持就是忠贞气节永不更改的绿意。可当我品味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孤苦情愫后,漫地黄沙已无法诠释人生的张杨。

在这广袤中,我柔弱的不堪一击,寻流溯源,再强悍也跋跋不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心路。于是,躺在柔软如毯的沙丘上,看着自己长长的脚印,把所有的杂念一扫而光……闭眼暇想,就这样快乐而简单地分享大自然的宁静之美。

为了读懂这片沙漠,我守望着金三角这片土地上的庄稼,就象守望着凸显在我生命中某一时刻的缘分。静数着严寒、烈日、劲风、丝雨。就象摇曳在戈壁中一根孤零零的骆驼草,巴望日月流转出生命的华彩。

是谁赐于我沙漠之缘?让我用潮湿的心感受大漠干燥的河床,让风尘抚平我所有的棱角。从巴丹吉林一直吹到阿拉善,叫嚣着浮沉,算计着成败。

让我的心情在每个枯燥的日子里随风而舞,让我的精神在每个严酷的考验中崩溃到极致。想起当初,如初恋般憧憬着大漠混荒,如结婚般迫切了心灵的向往。三年的大漠之恋,才明白:大漠蕴藏的内涵,是我没法用憧憬与向往来驾驭!

直到有一天,才发现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苍白。这一天,令人永生难忘,差点就成了我生命中岩磨石刻的碑文。

忠告:别在暗夜中给沙漠撒野。否则你将成为第二个朱可祯,大漠会风干你的生命方向!!

天暗了下来,远处的'沙尘如乌云般滚滚而来,我用天真细数着劲风在大漠身体上刻画的一条条纹路,看着这张牙舞爪的世界,品味沙漠的文字如水流泻,这份癫狂的沙漠心情把我的心情也在粗犷中拉长。很想在凭悼中把自己埋葬。

突然间,北风如刀如剑,刮的脸上生疼,人在这鬼哭狼嚎的咆哮中已不能站稳,随时会被暴风掀翻,暴风反卷着沙尘,摔打着枯枝……如万马齐奔,浩瀚而来,驰向华北平原。我顶风而行,鼻子已无法呼吸,嘴里也染满了沙尘,沙尘弥漫了荒原,天昏地暗,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先是顺着一条渠向前摸索走,到后来就凭着直觉走,狂风把人顶着倒退,甚至放倒,跌倒也要爬起来再走,否则,会被暴风吞噬的。踉踉跄跄中,我摸到了胡杨树,顺着树一直向前,我看到一点柔弱的灯光,顺着光我终于来到了房子前,等开了房门,把这沙涛汹涌,怒浪排空的景象隔在门外时,才发现已经没有丝毫的力气,惊恐之余,才领悟生命的真实,只有历经过沙漠暴风的生命,才不会娇柔而稚嫩。

第一次感受沙漠暴风的可怕,才由衷地钦佩沙柳与胡杨的坚韧不拔。

风暴最终会停,那被风拦腰吹断的胡杨横躺在路上,那枝头一串串菱形的花在微风中轻摇着母体,呜咽着!

一个沙漠卫士就这样在这场风暴中倒下了,为他神圣的使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被列在“英雄树”的光荣榜上。为此,我才懂得林业局为什么要对偷砍一棵胡杨者,至予一万元的重罚,才明白刚来时牧仁老弟的忠告。因为他们是防风固沙的卫士,是阿拉善沙乡的英雄树!

大漠金三角的生活,让我敢于赤裸裸地坦露自己的个性,把那哀婉愁怨散撒在旷野的地平线上。

过几天就准备找一块空地,种些豆角、南瓜、辣椒、西红柿……等等的小蔬菜,培养一下侍弄生命的乐趣,借机也晒一晒曾经的春天。

如果你真心爱上这大漠,必然要受到大漠的伤害。站在这大漠金三角,我真不知道从那个方向走去。

回首大漠路迢迢,

探问前程音渺渺。

摇旗呐喊不堪闻,

多情总被无情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漠魂散文篇六

在水流最终停滞的地方,我看见大漠深处的胡杨,在飓风和群狼奔突的戈壁,以永久性的悲壮,殓葬了忍让的懦弱,殓葬了奴性的屈从,殓葬了弯驼的软腰,殓葬了蛇行的跪拜。我的灵魂象阳光一样上升,我的爱情是对一种风景的卓绝守望。

当所有生命的颜色,被漫漫黄沙掩埋之后;当一壶老酒,把我的情感醉成荒蛮的戈壁;当古凉州词的诗句,把我的情绪化为出塞的瘦马。我就从遥远的唐朝赶来,在夜游的风中,点燃血一样的篝火。

这是一片心形的胡杨叶,在大漠的空旷中,如此地摇曳。面对献身的胡杨,我为什么不能勇敢地流泪?一种孤独烫得象火,一种孤独冷得象冰。单薄的梦幻,一直迷失着远方的苍茫,唯有胡杨,唯有这风雕雪刻的头颅,向苍穹,争一席擎天傲志,在生命的神圣和庄严里,胡杨,你站成男人一般的姿势,旗帜般地在大漠的尽头飘扬。

封冻于心中的苦海,永远射不透厚厚的冰层。嘲笑天堂的嘴唇,却把无边的苦难关紧。胡杨,大漠深处的胡杨,为什么有许多心酸你没有唱过?为什么有许多心事你没有吐露?穿越地狱的过程,让我知道:活着,你可以千年不死;死后,你可以千年不倒;倒下,你可以千年不腐。

我在这片小小的胡杨叶上静卧,我日夜兼程的思想,和这小小的胡杨叶,一起飘向,大漠的远方。

大漠魂散文篇七

显示它的深邃。

和至高无尚;

孤独强制冷静,

寂寞成就思考。

灵魂在哪里?

大漠的石头、砂砾?

还是一簇簇沙棘、茅草?

一无边际的虚无。

白昼,

黑夜,

都是自然的力量,

却不对大漠设防。

因为荒凉,

所以疯狂;

荒原的灵魂。

可以像暴风一样,

奔腾得肆意而旷远。

为地球保留着一个。

自由的原生地,

这或许。

正是大漠存在的考量。

虚无的前方,

看不见的声音,

听不到的景象,

自由的代价就是这样高昂。

梦,等待苏醒。

灵魂,等待归来。

挣脱了形骸,

在荒漠中获得自由,

无言,是更高的睿智。

无数智者逝去,

而大漠永恒。

大漠魂散文篇八

夏天,本因又一轮月儿普照大地,可是,久居城市,栋栋高楼下,月儿躲了起来。寻寻觅觅,落得心抑。

今天出奇的热。到了晚上,我忍不住一整天都憋在家里,就出来走走,顺便帮母亲买东西。

刚出来,不经意的抬头。呀!月亮!那是还是六点多天蓝的如同洁净的泉;而月儿,那一弯皎洁的影,像笑弯了的眉毛。我似乎看见月儿对人们笑着打招呼。结果,前面的一栋高楼挡住了它,楼才七层,却又如此高,我奔跑着在一片空地下才看见心爱的月亮。它似乎不太高兴呢。

我行走在一条小巷中,泥土的气味,农民的气味,还有家家户户饭菜的香都扑面而来。我抬头在望天,道道白云如烟般悠长飘渺,可真是”大漠孤烟直“啊!它们素洁而又笔直的.划向天空震动了沉睡的天空!一下子,我忽然觉得横云如同历史的天空中那些耿直的人的背影,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司马迁狱中发愤写史记,李白不屈于贵妃研磨……他们传奇的身影将会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

而月儿在城市的时有时无,是否就是启示人们别淹没在喧嚣繁华之中呢?

我帮母亲买好东西后,一路上尽是行人的吵吵闹闹熙熙攘攘。霓虹灯想怪物的眼睛,瞪着我。

穿过另一条古巷,路过一家花店,花草的清香袭来,令人心旷神怡。再次不经意的仰望,天空如同泼墨般,更浓,更深了。再看那月,一闪闪的,亮亮的如同孩子扑闪扑闪的眼睛。好像在启示人们什么。

天边忽然有一团蓝,像被烧着了一般,如涂漆后没多久掉漆的颜色。整个天空像一张边角被蓝色墨水泼了一样的白纸。还没干――却想翻开着历史的一页!

这一页,有太多太多的喧嚣吵闹,霓虹灯,车灯,车鸣。

走到巷子口,空调呼呼作响,喷出团团热气,在宁静的夜晚压抑着人,时代的潮流也卷入这个宁静的小巷。我不禁失望了。

会不会在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天空中再也没有月亮这皎洁的影;也再也没有人记得横云般叱咤风云的人呢?也许,再也没有了小巷吧,太俗气。

初二:没有黎明的黄昏。

大漠魂散文篇九

额济纳旗居延遗址旅游区包括怪树林、黑城、大同城、红城这些景点 。因为行程的缘故我们只在黑城、怪树林和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作停留,虽然时间短暂,却在我心里留下很大冲击。

特意去看黑城古堡,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倒是这茫茫戈壁滩,视野所及,除了天就是地,旷达辽阔、雄浑壮美,空间上的无限延伸和时间上的永恒静止,让人想起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怪树林,这片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西南28公里处荒凉沙漠中千奇百怪的枯老枝桠完全颠覆了我对树林的概念。“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陈尸”遍野的树林许多年之后依然能称其树林者,也只有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林了。从扭曲的躯体和虬枝里,从皲裂的.断臂和树皮上,我看到的是“英雄树”那放荡不羁的灵魂和无法囚禁的力量,是生命的风采与不屈的脊梁,每一株都是那么的悲壮而苍凉。

中国古代文人推崇枯槁、老拙之美,书画园林喜谈枯老、曲幽之境。苏东坡唯一存世的画作《枯木怪石图》就是这种美境的代表,枯木怪石于苍古、丑怪之下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冲击。我未曾考证东坡是否见过胡杨,但画中枯木的形象在我看来,却是一幅胡杨的“素描”。但凡鬼斧神工的艺术一定是暗合大自然神奇的景象,而这种景象本身即属于伟大的艺术——东坡的画和大漠胡杨就是强而有力的佐证。

大漠魂散文篇十

来到安边站,正是十月中旬。在这里虽然看不到陕南关中地带的累累硕果、串串金黄,也见不到陕北黄土高坡的卯卯枣树,沟沟秋黄。但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秋意,醉人的醇香。

这是一个位于靖边县境内的小站,也是一个我们西安铁路局陕北最边远的小站,更是一个处在毛乌素沙漠边沿最艰苦的小站,但同时又是一个闪着耀眼光芒的明珠小站。

如果不是一条平滑的亮闪闪的铁路从这里穿过,这里仍然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漠沙洲。如果不是一个明珠似的小站点缀了这里的风景,你很难感受这荒漠沙洲的浓浓秋意,醉人醇香。

这是一个只有四股道的小站,铁路职工加起来不足50人,每天也只有30几趟火车往返经过。但整条线路却是现代化的电气化设备,由东至西贯穿整个茫茫沙漠。而小站就独独的位于沙漠之中,如一颗明珠,耀眼而夺目。

这里的秋确实有它独特的地方。昨日还是烈日炎炎、芳草萋萋,凉风习习,短衣短裤。一觉醒来全变了,太阳不是那么炎热,整个沙漠一下子由翠绿变成了金黄。如同陕北的新媳妇,在不经意间,由水灵灵的少女一转眼变成了盘着发髻的少妇,成熟而美丽,风韵而优雅;整个天空蔚蓝蔚蓝的,蓝的象一块巨大的宝石,闪着幽幽的光。蓝的又像无边的大海,深不见底。就是一天之内,气候也是冷暖不齐。清晨起来,虽然圆圆的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把金色的阳光洒满小站及小站四周空旷的沙漠,但全没有往日暖融融的感觉,猛不丁的一个冷颤,传给了小站所有的人,再见面时全成了一色长袖加外套。而此时的小站四周,小草小树没有了精神,花儿鸟儿耷拉着脑袋,整个沙漠也结上了一层白白的薄霜。使人一下子感到了冬天的到来。直到日升中天,则又恢复了往日的情景,依旧是炎炎烈日,依旧是短衣短裤。但大地再也不是郁郁葱葱了,整个小草小树依旧病恹恹的没有生机。不过这样的高温持续不了几个时辰。一到太阳偏西,温度急剧下降,日落西海时,完全又成了清晨的“寒冷”时节。反复几日的冬夏交齐,这里则完全变成了深秋季节。而此时的陕南关中地带才刚刚踏上初秋的路程。

在这里很难找到成行成排的参天大树,也很难找到成行成座的村庄房舍。在站台上四目环顾,看到的只是无边的大漠沙洲,和大漠沙洲上已经变黄的枯草败叶。但这并不影响一朵朵白云似的羊群的餐食,它们依旧在牧童的歌谣声中追逐蹦跳、甜蜜呓语。顺着羊群来路望去,便可见稀疏的不规则的.房屋和羊舍,以及一些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袅袅炊烟。我没有去过安边镇,据职工说安边镇距这里20多里。平日里上班的职工也很少见过镇上的村民在附近活动,偶然见到的就只是这一个个羊群和赶着羊群的牧童。

伴随着浓浓秋意的来临,狂风变成了这里不可缺少的使者。不知在什么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那风便浑浑噩噩的卷来,遮天敝日,片刻间让世界黑了下来,发出暗红的光和呼呼地狂叫。等这阵漫卷天地的风沙过后,大地又恢复平静,天空又恢复蔚蓝,满站台满院落满草叶并未因风沙的狂叫而落上尘埃,反而被吹洗得的格外干净。而这一奇景的出现完全益于政府部门近十几年来的治沙还草,更是大漠沙洲特有的浓浓秋意。

虽然小站的世界不是很大,几乎隔绝了和外界繁华的来往。也成了最艰苦的小站的代名词,孤独而寂寞,贫瘠而凄凉。但在小站上工作生活的铁路职工看来。小站,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耀眼夺目,光彩照人。尤其是那新建的标准化公寓,更给人一种家的温暖和可亲。虽然是深秋,寒冷已逼进了每一个角落。但篮球场、羽毛球场却你争我夺,热闹非常;每天的食堂大厅却热气腾腾,笑声不绝;每晚的阅览室、活动房却灯光如昼,温馨异常。如果你能遇上站区联创活动,那才艺展示、阵阵歌声、欢声笑语,热闹场面,不知要醉倒多少花儿鸟儿,蓝天白云。

虽然小站的世界不是很大,但它却架起了东西部经济繁荣的桥梁。太中银铁路的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让两地的物产互通有无,两地的经济共同发展,两地的文化相互交流。更让无垠的荒漠沙洲独增一道亮丽的风景。

虽然小站的世界不是很大,但它每天的故事却很不少。在这浓浓的深秋季节,当东方的天空刚刚泛白,勤劳的铁路职工便开始了紧张的设备整治。工务职工的防冻害探测;电务职工的道岔防冻油的全面更换、轨道绝缘的全面检查;供电职工的接触网防冻害整治。他们身穿厚厚的黄色防护服,像一个个勤劳的蜜蜂一样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铁路职工,舍小家、顾大家,抛妻别子,远离亲人,为的就是铁路运输安全的稳定,和浓浓秋意下的深深小站情。

安边站的深秋是寒冷的,但安边站的深秋又是温暖而美丽的,厚重而醇香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