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蒙山游记的散文(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25:30 页码:10
蒙山游记的散文(精选15篇)
2023-11-24 11:25:30    小编:ZTFB

总结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我们发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总结要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语言简洁明了。大家对总结的写作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范文,看看如何把握重点。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一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拜年。在奶奶家吃完午饭后,我们决定去浮来山游玩。

在去浮来山的路上,人们川流不息,汽车往来穿梭。整条街上车水马龙。到了浮来山,更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虽然路上很滑,但却挡不住我们激动地心情。在浮来山的石门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浮来山,我们在这里留了影。进入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地图和一张浮来山的简介,上面有整个浮来山的全貌。有定林寺、救生泉、卧龙泉、文心亭等景观。我们先去了救生泉,又去了卧龙泉,最后去了定林寺。定林寺里出名的是一棵银杏树,这棵树高26。7米,粗15。7米,遮阴面积900平方米,这棵树距今约40,树的旁边有10根柱子支撑着盘球卧龙般的树干。有“天下第一银杏树”的美称。这棵树冠如华盖,繁阴数亩。据《左转》记载:古时候鲁、莒两国国君曾在此树下会盟。定林寺里还有一个出名的人物——刘勰,他被人们称为“书圣”。他的作品《文心雕龙》闻名于世界,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里真是古藤绕树,松柏参天,奇鸟飞鸣,令人心旷神怡。这次游览浮来山真好,让我大开眼界,见到了天下第一银杏树,又增长了知识,了解了刘勰,真是两全其美啊!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二

几年以前,在网上查询古民居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新宁县有一个古民居“西村坊”,一直想去看看,可是每每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行,一直拖了几年,想到西村坊去,倒成了一个念想。今年的清明节,好友奇峰,盛情邀请几位文友一起去观赏,终于完成一个心愿。

西村坊距离县城有六七十公里,我们出发得比较迟,到了的时候,已经是11点半了,其实,也是中途出了一点状况,原来打算是安排两台车去的,十个人刚好两台车,可是,临时有友非常热情,又加了两位好友,这下问题就来了,没办法安排坐车,只好临时通知奇峰,到回龙寺来接一趟,因此耽误了时间。

看着时间比较晚,又到了饭点,奇峰就建议是否吃完中餐,再去景点观赏,想到观景游园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事情,大家同意了这个建议。

饭后,我们去西村坊要经过一个古迹:“三渡水贞洁牌坊”。我从小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在小学的《乡土地理》中就有记载,算是新宁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古迹,我经过这个地方无数次,从来没有去看过它,偶尔也会透过车窗的玻璃去瞧上一眼,只见到一块已经经历岁月布满石青的石牌楼,像是古代建筑中的朝门,没有太多的美景,没有美感,不像看两边雄伟的山势来得有劲。

走到牌坊近前才知道,以前没有来看,还真是一个错误。不从这个牌坊的本身意义来讲,仅从他的工艺性来讲,都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两旁石雕的文官形像、官帽官袍,见证这个牌坊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品级,两边的石柱上的兽身还保持着,只是两个兽头,在那一场浩劫中被毁坏掉了,实是一件憾事。牌坊正反面的牌头,都是相同的图案与文字,两边柱子的对联却是不同,具体文字我还真记不清了,不是一个正经的雅士。但前面的对联,分别以‘节’和‘孝’开头倒是记住了。在牌坊一侧立了一块记事碑文,记载了李何氏悲苦坚强的命运,由碑文而知,这李何氏在教子方面的成就,应该是不亚于孟母的。

同行的好友讲述,之所以先来这里,也与等会去参观的西村坊有关,西村坊也就是李氏后人,亦即李何氏的后代发祥之居所。在与古今相比概叹了一会,一行人随即驾车朝西村坊驶去。路上同行的好友讲,在解放以前,一渡水是作为新宁人走出去的必经之陆路,是一个重要的路口,据说,一些地方还保持着完好的盐道、茶道,可以想像,当时李氏的后代这里定居繁衍,是见证过历史的繁华变迁的。

因为不清楚,从三渡水牌坊去西村坊的路,只有跟着同伴的车后面走,从三渡水到西村坊,看来还是有一段距离,到了一渡水集市后,前面好友打了转向灯,同行的好友告诉我,现在即将到西村坊了,心里就有了一种期待,这西村坊到底是什么样的,保存得是否完好?现在还有没有人在里面居住?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是没有说出来,也不想问,保留一点,让自己去寻找答案,会多一种乐趣。

车行至村的小路,明显的狭窄了起来,行车不是很方便,迎面会车,几个地方都要小心翼翼,在稍宽一点的地方停下来,让一下才敢走,车开始是在山脚下行驶的,转一个弯之后,前面突然开阔起来,虽然路仍然是小路,但是视野却宽了起来,四面是山,中间是一大片的稻田,山下的房屋,已经全部是砖混结构的楼房,偶尔也有几间建国后建的砖瓦房,在这里还真看不出有一丝古村落的印迹。

因为会车的时候,我已经同前面的车跟丢了,估计前面的好友也知道,这是一条直路,不需要领队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马上问题就来了,我看到了一个岔路口,人字形,这下不敢走了。同伴说问问吧,等下走错了就难回头了。再停了下,也是碰巧得很,对面走来一个老乡。“您好,请问西村坊从哪里走?”

“这就是西村坊啊。”村民有点奇怪,不过也能理解我们这些外地人,不熟悉情况。

“哦,我们是去看古民居的,前面有没有走过一台红色的车。”同伴做事还是实在一些,要确认一下。老乡这一下终于弄清楚了,我们要走的是哪一条路,直接指了一下前面,我驾车行了几十米,就看到了在前面车上的同伴,已经下车在外面等,我们走到跟前,他告诉我,把车停到前面去,我们在这里过去看古坊,同他说话的一会,我看了车窗外的对面,一座青砖蓝瓦、厚实墙头托着流檐的老屋显现出来,就这么一瞥,就感受到了一种古香。终于看到了在心里念了几年的西村坊,心神不由一荡,赶紧把车停好才是正事。

这一次来西村坊,是由奇峰好友邀请的,他也是本次的活动向导,我下车后,看到一条现代水泥桥,直通对面的西村坊古居,而奇峰却带着大家从另一条路走,我虽有疑惑,还是跟随着大部队一起走。

等我走过来的时候,大家已经走在了一条巷子里,两边是现代房屋,可是,中间的大块的石头铺就的路,明显的带着岁月的痕迹,走在前面的奇峰介绍,我们马上就要到回溪桥了,这是一座古桥,是迄今为止,县内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桥,据传,以前的人喜欢穿拖鞋,为防止鞋滑,在鞋底加钉,走过桥的时候踩上桥板“踢踢踏踏”的声音非常悦耳,当地人还给这个声音取了一个“铜锣钉响”的雅称,至于是不是这样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桥本身带着的传说,加重了一点古厚与神秘的色彩。

我没有听奇峰继续说,独自走到桥前,纯木结构,牌匾式的门头,红色加漆过的“回溪桥”三个字,仍然盖不住整个结构的古老气息,走上桥中,桥顶的穿梁雕着神兽凤鸟,在桥正中的梁上“明朝锯匠”清晰可辨,足见这个桥应该是明朝某年兴建的。走下桥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桥是人字分路的,一侧是通向一块山地(目前看到的山地),另一侧是通向西村坊,联想起刚才在桥内看到的,两边各摆着一排的简易木凳子,想来当年这里,应该是一个商贾行人走得最多的一个地方,桥的份量也足见当时繁华景象。桥的一侧立着一块石碑,严重风化,只有正面背风的地方,依稀还能看见一些文字,大意是对桥的来历和西村坊的来由作了一个说明,小溪之西曰“西村坊”也。至此,西村坊古院倒是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转弯走上台阶之后,入眼的是刚才在车上看到的流檐青砖的墙,没有注意到院前的小水渠,直到走在前面,奇峰就介绍说,大家看这个小渠,原来是没有的,是这个院落的消防配套设施,在当时的年代,能有这样的消防意识,是相当不简单的一件事情,至于水是从哪里引来的,我们都没有过问,心急的怎样走进古院里面。在奇峰的引导下,我们走来到了所谓的正院,这一下,算是真正地走村了西村坊古居了。

奇峰提示我们,看朝门的顶头,用砖瓦磊砌的一个“贡”字,在风雨飘摇这么多年以后,依然是立在高处,同门前的二级石阶(据奇峰介绍说,这个石阶的砌成也是有讲究的,在封建皇权为上的时候,老百姓的房子,是不能有石阶的,有石阶的房子,证明家里面是出个官的,官品不同,石阶的级数与高低也不一样),印证着一种权威。走进朝门里面,是个没有大门的堂屋,有上下之分,中间有一个天井,看到里面拉着的电线与晾着的衣物,显示这房子里面现在还是住着人的。主屋房顶看不到裸露的瓦片,被一屋弧形的天花隔了起来,烟熏的板子白里透黄,还带着大量的黑烟熏烤的印迹。整个堂屋两边的墙,是完全地被烟熏坏了,墙体乌黑,幸存的一个抱树对,孤零零地挂在正柱上,烟熏的表面看不出任何一个字地印迹,上前想摸摸它,手指碰到一层厚厚的烟灰,已经凝结成为黑漆,想是要修复,也得费一个很大的功夫,只能作罢。

从二进的正屋出来,我们来到后面一座房子,看到的也是一间同样的堂屋,奇峰就解释,这个堂屋本来是同前面的房子应该是一体的,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当什么样的官,就修什么样的房子,为了避嫌,这间连在一起的房子,只能用墙隔开,但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侧门通向后面。

从正屋出来后,我们看到了一通格局同主屋稍有区别的房子,朝向统一,只是在堂屋中间,我们看到了一个块闪着金光的大块牌匾,挂在堂屋神龛的正上面,有点耀眼,我没有近前去看这些文字,估计要么是做寿,或某一个功勋受赠的匾额,大概后者的可能性会大一些,闪金光的牌匾,作为作寿价值太高。

在正屋出来的时候,奇峰说我们去看看会馆,通往会馆的路,是由中横边竖青石铺就的石板路,见大家有些奇怪,奇峰介绍说,这是一条“轿路”,轿子行在中间,轿夫在两边行走,同时,这中间横着的石块,也只能是主人来走的.,佣人只能走两边竖着的石头,碰到主人还要低头示意,如果是有人无意中走了中间的横石,是会受到处罚的。会馆其实已经不在,保留下来的是一个场地,被后面的人将会馆改造成了一个现代气息的房子,这是整个院里唯一不协调的一栋房子。走到这边的时候,奇峰介绍说。在会馆的最里边,奇峰指引我们看墙顶上的一段文字,这是记载着这座房子真正的时间,起于嘉庆年十三年的房子,唯一一个可以不用查证,就能证明房子年代的可靠证据。

我们一群十来个人,在大院里走着的时候,分散了一些,有些人还在研究古雕的窗花或垫木柱的雕花石基。在一个外院,我们看到一片已经完全荒废的房子,这是整个建筑中,唯一的一栋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瓦随时都有跌落的可能,在里面待了两分钟,不敢站在房下面。匆匆从里面走出来,看到的是一间朝向完全不一的房子,正门的朝向是向着正屋的,奇峰介绍说,这就是以前下人或佣人住的房子,门的朝向和居住,有利于家中的佣人更好地为主屋的人服务。在两座房子的高墙夹着的小巷里,同行的一个美女走到墙边,倚靠着古墙,要同行的好友给她拍一张美照,看着巷深美女,恍惚中似乎看到了,大院中人声鼎沸热闹场景。

在里面转了一圈,由于院落比较大,没有一个全景的相片留念,大家似乎总是感觉缺了一点什么。走在中间的奇峰突然说,我们去后山拍一个院落的全景,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趣,原来感到遗憾的是这个。院落的全景不好拍,选择地方,江城子最后还是攀岩爬到了山上,才完成这项任务。

在院子里转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由于我们来得比较晚,春日的余晖,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映在了院落上,青瓦泛出淡淡磷光。我回首望了一眼,昔日大院荣光不再,今日故居列为文物,保护这一文物,不仅需要政府主导,更要里面住的后人,能秉承前人遗志,努力创业,离开旧房,专门修缮才行。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三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主峰龟蒙顶因其形状如神龟俯卧云端而得名,为山东第二主峰,被誉为“岱宗之亚”。孔子登东山而小鲁,所指的东山即为龟蒙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又因地质奇特,森林面积广阔,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之美称。

11月18日,有幸到蒙山参加会议,在会期结束之日(20日),和同去的友人参加了一次登蒙山活动,让我亲眼目睹了冬日蒙山的雄、奇、险、秀、翠、幽之景色。

早饭轻装之后,便和同去的友人开始了登山运动。越过山门,就径直去了九龙潭,只见山上,苍松翠柏,流水潺潺。虽然是在冬季,山泉之水依然流淌在你身边,让你感觉水清之秀。山风吹来之时,着实让你感觉有了一丝丝凉意,但随着登山的难度、陡度和险阻,在你欣赏美景的同时,让你忘却了“身在山中游,不知何处去,溪水流身旁,松涛阵阵鸣”的奇特景观。我的脚力还可以,同去的友人多半在山角下,就被我远远甩在后边,到达天街的'时候,我竟然成了孤家寡人了。。

蒙山集众多名山于一身,它具有泰山之壮,黄山之秀,华山之险,长白之翠于一体,真乃神山也!简短的六个字--雄、奇、险、秀、翠、幽便能形容她的俊秀。蒙山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说。龟蒙景区以东鲁在望、古道奇观、玉泉枕流、鹰峰奇观、一径通天等十八景观著称。虽在冷冷的冬日,景观秀色依然可餐也。

蒙山四季皆景,各有千秋。春来蒙山,百花盛开,彩蝶飞舞;盛夏之时,雾蒸霞蔚,瀑流悬空;金秋时节,红叶如醉,硕果累累;隆冬登山,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所幸我在隆冬之日登临蒙山,虽然没有欣赏到春夏秋之景色,但依然能从导游的讲解中领略到春夏秋的自然景色。不论何时登临蒙山,都会让你领略到浴气清新、惬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闲适与旷达。

到达山顶,已是午时,在欣赏到“群龟探海”“蒙山寿星”之后,来到蒙山主峰--龟蒙顶,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伟人峰”--远远的山中,侧卧着一位伟人,身边有红色的山峰围绕着他,就像一位伟人躺卧在党旗的包裹中,这种景观只有靠你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否则你所看见的只能山是山,非山也!

蒙山四季泾渭分明,雨量充足,土质也很肥沃,植被茂密,森林覆盖面积达到90%,空气中负阳离子含量为200万上/立方米,所以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为人们休闲、度假、疗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欢迎我身边的朋友,在读了我的游记之后,请你亲临蒙山胜地一游,感受蒙山带给你的美景和气息!

我爱蒙山,更爱这里的人们!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四

“听说老菩萨今天过生日,西溪那边可热闹了,要不我们去玩玩?”妈妈看见热点新闻,提议道。“好啊!好啊!我早已在家憋死了。”一听,立马一蹦九尺高。

我们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西溪,小鸟欢快地唱着歌,小花兴奋地胀着脸,小草好奇地望着天,它们似乎都在与人们共同欢乐。远远的,“袅袅青烟从泰山寺内飘出来,大概人们都在烧香吧。”我想。走了几段路,妈妈拉着我,也走进了泰山寺。刚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宽广的天地,古老的房子,透出悠久的历史,熏人的香味又增添了肃穆的气息,我要是一闭上眼睛,真以为穿越回了古代。妈妈买了几把香,也奉烧掉了。在路上,我被一棵树吸引了,这棵树谈不上粗壮,也说不了秀美,反正就是一颗平平常常的树,但引我注目的是树上那一条条迎风飘舞的红色丝带,满树都是。我好奇极了,妈妈似乎看见了我的小问号,告诉我:“那些红袋子都是求签的,说白了就是许愿。”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走出泰山寺,我们穿过马路,来到了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刚进门,我的眼界就变得舒畅起来,翠绿的树,娇艳的花,高大的雕像,使我一下子就陶醉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眼前美丽的风景,脚像被吸铁石固定了,妈妈拉了我一把,我才从美梦中惊醒。我欢快地奔跑着,不知不觉跑到了一座桥前。我兴奋地拉着妈妈走上桥,在桥头,我低头俯视,水面波光粼粼,像撒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粉,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道道波澜,蜻蜓不时掠过水面,给湖面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又惊呆了,太阳公公晒着提醒,我才醒来。我拿出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景色。

我们又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一棵高大的树木,在旁边的指示牌上写着“老槐树”。我用手抱了抱树干,树皮十分粗糙,有些已经脱皮了,手心有种像被挠痒痒的感觉。我两手直直地摊开,也只抱了树的冰山一角。嘿嘿,这树可真粗,一个树起码要四个大人抱。我顺着树干向上看,真是高耸入云啊。郁郁葱葱且密密麻麻的,树叶泛着深绿色。风婆婆来和树拉家常,树叶沙沙地唱起歌,好像这位老人在低声和我絮语。“你知道吗?董永和七仙女曾经就是在这棵老槐树下相爱的,他们……”妈妈给我讲了老槐树下凄美的故事,我听入了迷,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我又望了望这棵老槐树,我感觉它变得更加慈眉善目了。听着动人凄美的故事,欣赏着美不胜收的风景,感受着浓郁古老的文化气息,我陶醉在了西溪里。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五

西递,实际上就是一个孤零零的村庄。离黄山不远,乘3个小时的车就到了。旅游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霭峰脚下的山坳里,西递被云雾笼罩着。据说春天,山坡上的桃花一开,一片一片地,像粉红色的云霞在飘着。

没等走到跟前,就看见了那古香古色的石雕牌楼。那牌楼一看就不是假的,绝对是历史留下来的。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它能挺直地立到今天真是不易。

石板路和那狭长的巷子里,游人一拨接一拨,没有穷尽。人们就是为观赏这些古物而来。建筑独特,雕饰精美,房子与房子相连,院落与院落相接,家家都有厅堂和天窗。那房子高高的,有的巷子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去。我还看见一个房子里,一面的窗子的图案是由冰凌构成的,另一面是由五个福字构成的。那意思是,你先吃得寒窗苦,然后才能得到应得到的幸福。

西递地方不大,西递人自古以来就重视读书。这方面有楹联为证。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只为读书”;“读书好行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人企图事业上的显赫就离不开读书。

西递人善于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得商。文人、高官、巨贾人才辈出。通常衣锦还乡,都不忘记回报祖先。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六

人们都说,云南这个地方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犹如人间仙境。趁着暑假的大好时光,妈妈带我随着旅行团都云南这个地方旅游。我按奈不住自己的兴奋心情,心思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南这个地方。7月22日中午,我终于坐上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开始了我的云南这个地方之旅。

第一天。

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旅游的第一站——石林。

用完早餐,我们来到了石林风景区。这儿是中国八大地质公园之一,又分大、小石林,历来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这儿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全世界是非常罕见的。我们首先游览大石林。一进入景区,眼前的美景马上把我们吸引住了。奇峰怪石,纵横交错;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线,沉醉其中,途中的疲惫全一扫而光。好戏还在后头呢!我们跟着导游,一步步深入密林。

沿着羊肠小道步行,我们来到了整个石林的标志性景观。一块巨石耸立在平地上,巨石中央篆刻着两个红色大字——石林,这二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正好与石林的.景致风格遥相呼应,真是妙极了!我们驻足拍照,休息片刻后继续游览。

越往里走,石峰便越密集,小路又岔成了另外许多小道,更令人觉得这石林阴深神秘。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儿处处有景,且景中有景,令人不得不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瞧!这儿叫做刀山火海。下面的石头有如燃烧的熊熊烈火,上面的石头有如锋利无比的刀剑,刀山火海因此得名。在一池绿水中间,一块仿佛利剑的石头突兀而起,但尖利的剑刃被震断,掉入池中只露出一角,这就是有名的剑锋池奇异的大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令我们目不暇接。最后,我们来到一座亭子上。从这里环视四周整个大石林尽收眼底。看着高低起伏,气势恢弘的石峰,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随后,我们游览了秀丽的小石林,阿诗玛的化身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在石林只逗留了半天,但这儿的神奇和美丽已经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烙印。下午,我们还游览了七彩云南这个地方,购买了一些土特产,然后入住宾馆,养精蓄锐准备迎接第二天的行程。

第二天。

早上天刚亮,我们便起床,乘车前往第二站——云南大理。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云南大理。首先我们要去著名的洱海。也许你会问这是一个海吗?不是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湖,它位于点苍山脚下,被称为高原明珠。我们登上了一艘颇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游船,准备船游洱海。游船慢慢开动了,向湖中心驶去。我来到游船的甲板上,柔和的阳光照耀着我,凉爽的风不断地迎面吹来,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惬意极了,我顿时感觉到身心是如此的舒畅。极目远眺,远处的群山在云雾的包裹下若隐若现,仿佛一位位身穿白纱的少女在借洱海作镜子梳妆打扮。的确,洱海的水清澈,湛蓝,湖面上被风吹起一圈圈涟漪,阳光洒在湖面上,像是谁向上面洒了一层碎金纸,金光闪闪。不但如此,这儿鱼虾丰富,真不愧为高原明珠!我感觉自己已经全身心融入了奇妙的大自然之中,真想高歌一曲,抒发我满心的欢畅!

紧接着,我们观看了白族歌舞表演,品尝了独特的三道茶。白族小伙子和姑娘们节奏鲜明,极具特色的歌舞表演真叫人赞不绝口,特别是那白族人用来迎宾接客的三道茶,一哭,二甜,三回味,更令人过嘴难忘!随后,我们又登上南诏风情岛,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下午,我们还游览了蝴蝶泉。一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我期待着新一天的来临。

第三天。

这天,我们来到了丽江——这座有着悠长历史的古城,游览这里著名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山上空气稀薄,氧气少,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对登山者的身体素质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且山上温度低,天气也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透。还在山脚下,我就已经感觉到袭人的寒气,看来要登上这雪山并非易事。我们首先坐车上至一定的高度后再坐缆车上山。旅游大巴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行驶,我透过车窗向外看:树木郁郁葱葱,覆盖了大片山岭,怎么一点儿也不像雪山的样子啊?我心中充满了疑问。但随着汽车越驶越高,树木也变得稀少了。哦!原来树木也怕冷啊。

我们很快到达了半山腰,还租了大棉袄,买了氧气瓶,全副武装,准备上山。缆车来回不断地把一个又一个旅客送上山,终于到我们了。我坐上缆车,透过玻璃窗往下看,只有稀稀零零的几棵大树,不畏严寒,生长在山间。缆车稳稳地上升,我眺望远处,翻滚的云海,缠绕在山腰,白茫茫的一片,好不壮观!

只是短短的几分钟,缆车已经把我们送到了接近山顶的地方,剩下的一小段山路要我们自己步行。我走在用木板搭建而成的阶梯上。寒风刺骨,我的手都冻僵了。走了不久,我突然看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四面都刻着阿拉伯数字:4506,代表此处海拔是4506米。我们在这儿拍照,然后继续向山顶进发。高原的特殊气候让我们很不适应,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如果像平常一样跑步,便会喘气,甚至出现缺氧,因此我们只能放慢脚步。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登上了木梯尽处。从这儿往下望,真是风光无限好!整个山岭尽收眼底。灰白色的石头与翠绿色的树木形成了绝妙的搭配,再加上缕缕云雾的衬托,更显得秀丽,迷人!

我们在山上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又乘坐缆车下山。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神圣,美丽的玉龙雪山!

下午,我们又乘车回到了云南大理,游览崇圣寺三塔。崇圣寺是唐宋时期南诏,云南大理国有名的佛寺,而这崇圣寺三塔就直立在寺前,今天寺毁塔存。

走进大门,首先吸引我的是水泥大道两旁的松柏,以及大片的草坪。树不高,但十分苍翠;草很绿,显得生机勃勃。沿着大道一直往前走,三塔高大雄伟的形象毅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听导游介绍,三塔中的主塔名叫千寻塔塔高69。13米,为十六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小塔分列南北,均高42。19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算起来,三塔离今天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如今仍能屹立不倒,实属罕见。

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三塔背后,这里有一块石头,名叫蛙鸣石,石上有两个小洞,只要用石头向小洞用力凿三下,就会听到呱呱的蛙叫声。我将信将疑地试了一下,远处果然传来一阵蛙叫声。后来听导游解释才知道这是由于三塔的回音造成的。哦!看来这三塔也有许多奥妙呀!

我们离开了三塔,又游览了云南大理古城。一天的行程令我疲惫不堪,回到宾馆,躺在床上,我想明天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一定会是十分有趣的,我期待着。

第四天。

我们又回到了昆明,游览更多这儿的景点。

汽车直奔西山,说起着西山可大有名气,它是昆明第一风景名山,滇中第一佳境,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3a级,厉害吧?里面的风景更厉害呢!其中西山龙门更是闻名遐尔,有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说法。昆明的市民都有三月三,耍西山的风俗习惯。我们马上跟着导游登西山。

上山的小路不算宽,还很陡。山上的寺庙很多,差不多每上一段石阶就有一间,这些寺庙中数达天阁最出名,我们的目的地就是那儿。我们越登越高,小路也越来越窄,陡峭的石壁把小路包裹住,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围栏。一路上边游边走,我们终于来到了龙门。只见入口处有一座石雕的牌坊,上面雕着龙门二字,并雕有一颗被游人摸得光滑的石珠,据说只要摸一摸这颗石珠就会保佑你发财发达,吉祥如意。走进龙门,就是一个半圆形的小月台。站在月台上,上是蓝天,下是峭壁,远观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云蒸霞蔚。湖面上白帆点点,鸥飞燕舞。再放眼远处青山如黛,白云悠悠,如诗如画,真令人飘飘欲仙!返身看看达天阁,这个不大的寺阁并非用木建成,而是在一块天然岩石上雕琢而成,构思奇妙,叫人叹为观止!正中雕的是魁星,是主宰文章之神,又叫文曲星;北雕文昌帝君,是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南雕关圣帝君,是主宰降魔伏妖之神。在他们的背后刻着骏马奔驰图,还有祥云缭绕,仙鹤双飞,一株蟠桃树绿叶红果,栩栩如生!我在魁星面前跪下拜祭,希望他保佑我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下午,我们结束了这天的西山之游。我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七

天下有五岳,日照有三山。它们分别是:五莲山,九仙山和浮来山。其中,最古老的就是浮来山了,之所以说它古老,那是因为在此山之中,有一棵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千年银杏树,是世界上生长年龄最长银杏树了。

我生长在这座既现代又古老的城市,早早就听说了有这么一棵大树,却从来没有到哪里去看过。暑假的一天,天气阳光明媚,我起了一个大早,穿上运动服,拿上前几天就准备好的爬山工具,与一家人一起,开车来到日照莒县,一路欢声笑语,我还是第一次来莒县,莒县是山东有名的红色革命基地,人文淳朴厚道,我想,这样的地方,才是适合神圣的古银杏树生长的吧。

“耶!,终于到了!”我一下车就高兴地跳跃起来,一抬头,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绿绿葱葱的大山,这里的'空气可真是太好了,也完全没有城市里的喧哗熙攘,像是一个的姑娘,躲在角落,安静,羞涩。

我们沿着古老的石阶,慢慢的向上走,随着悠扬的钟声由远及近,我们停在一处寺院门前,便看见了这个镇山之树“千年古银杏树”。走进来,只见那大树分出的千千万万缕枝干,把小院完全搂在了怀抱之中,这是我见过最粗壮的大树了,树干有“七搂八拃一媳妇”的说法。

最后,一天的快乐旅行结束了,但直到现在,我还难以忘记。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八

江南的春雨朦朦胧胧,我撑着伞,漫步在这古青色的石板上,周围依山环抱,云雾飘渺。

从远处看,这一栋栋“灰瓦白墙”的特色古建筑高低错落,蜿蜒的小道一直伸向远方,在细雨蒙蒙中别有一番景色;近观西递,每家每户的屋顶上都有着翘檐斗角,村民家“八字形”的墙壁给人大方、古朴的印象,墙边上的一枝红杏探出了它的枝丫,可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淙淙小溪环绕整个村庄,居民们一边走下石梯去溪边淘米,一边不忘和自己的邻居闲谈。

穿过小巷,来到“敬爱堂”,跨过门槛,就看到了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胡氏宗祠。放下伞,心中多了一丝敬畏,空旷的大厅,四周布满了用银杏做的木桩,楼顶刻画着人物、山水、花草等图案,虽然它们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这些图案还是清晰可辨、栩栩如生。抬头间,一个大大的“孝”字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个“孝”字是南宋诗人朱熹所写,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孝”字气势非凡,运笔有力,给人以奇伟磅礴之力,“孝”右上部酷似一个仰面作揖,敬老孝顺的人的形象,而左上部却为尖嘴猴腮,像一个对父母拳打脚踢的猴子。这个字生动描写了孝者为人,不孝者为猴的形象。

这个春节,让我明白如果一个人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就算他再有才华也没用。“君子立身,孝字为本”。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九

美丽的沪沽湖,素有女儿国之美称。位于四川与云南的边界,是四川与云南的界湖。

居住在湖畔的摩梭族部落以名扬中外的“走婚”风俗,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探寻,似乎大都抱着碰一碰运气地想法过来的,男士们大都无限向往,而女士…就不太喜欢,反正我就是不喜欢。为什么呢?先听我说说他们是怎么个“走婚”法,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半夜到女子的'“花楼”,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离开。如今,这项传统婚俗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虽然结婚,却没有共同住所,平日各回各家,节假日才聚到一起。咳咳,这一小段是网上抄的,是为了让你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走婚”的模式。所谓“男不娶,女不嫁”通俗地讲,就是相爱的情侣走婚成功以后,即便女方有了小孩,他们也是各回各家。小孩是由母亲与舅舅一同抚养,更直白一点的说,就是男人只要负责播种就好了,而他们在法律上也属于合法夫妻。

初到丽江就有听当地人说过,这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感觉确实是这样,丽江的男人真幸福啊!

沪沽湖很大,四川占三分之二,而云南的虽没有四川的大,却最出名,我想是四川的宣传力度不够吧。从丽江古城到沪沽湖要六个小时左右,可以让客栈帮你们订车票,每天只有一躺,要提前订,来返是160块。期间,我们坐车走的这段路叫“丽水十八弯”坐起来很刺激,看起来更刺激,就是抱着山跑圈圈,绕啊,绕啊,从下绕到上,在从上绕到下,在最上边的时候,感觉离天空很近,白云看起来前所未有地大,好像触手可及。一路上都是绝世美景啊,那云、那山、那江,简直就是惊天动地的美。一定要坐在靠窗的位置,拿起你手中的相机来咔嚓咔嚓,什么晕车,头痛都全都能让你抛到九宵云外去。听说这儿还是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的拍摄地,不过我没看过。

沪沽湖的门票是100元,你只要进去了,呆上三五个月都可以,因为那些客栈、餐厅都在里面,环湖而建。要记得在网上提前订好客栈,所有能让你看见湖的客栈都很贵,最最便宜的单间都要180,可是里边很小,我住的那个客栈给忘了,不能给你们提供方便了。说到这里呢,我得建议一下你们,如果你们要在沪沾湖多呆上几天的话,可以租一辆单车,去游游四川那部分的沪沾湖,先声明,要单车骑的好才推荐,因为那里公路很曲折,你们要小心。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十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浮来山玩,因为有雾我们早走了一会儿,所以去的时候人不多。

我们首先看到一个游乐场,我迫不及待的想去玩,我玩了旋转木马、水枪、还有旋转飞机,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骑马和攀登浮来峰上的观音阁。

我们来到马的身旁,我很想上去骑骑试一试,可是我又担心,万一马一下子跑了那该怎么办?妈妈说她陪我一起骑,我就放心多了。我在马主人的帮助下上了马,然后妈妈也上了马。我使劲抓住缰绳,马主人领着马带我们走了一圈,我看见很多小朋友也在骑马,他们也很勇敢哟!可有一个问题我想不明白,为什么马的主人拉着马走草坪却不走道路呢?下了马之后,马的主人告诉我,草坪软会保护马的脚,我们也得爱护动物不是吗!

最后我们来到定林寺参观了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活化石-银杏树,这棵大树高26。7米,周粗15。7米,为天下第一银杏树。它碧绿的树叶很茂盛,爸爸说等过些日子树叶变黄的时候再来看,景色会更加美丽。

我爱美丽的浮来山,我爱美丽的大自然!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十一

10月3日一早,我们一行人乘大巴车离开济南踏上了去蒙山的行程。车到蒙阴下了高速公路,又改省道跑了一段路,于10:30分抵达蒙山云蒙景区。

蒙山云蒙景区山门是一座七门九楼石牌坊,长20余米,高10几米,古朴典雅,气派壮观。山门门额上有“蒙山”二字,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题。离山门不远,还有一座金刚门,也是石牌楼,门柱有八尊整石雕刻的金刚塑像组成,雕刻手法中西合璧,堪称艺术精品。

欣赏完两座山门,我们沿着石阶开始登山。上山的路大都在林荫里,今儿虽然秋阳高照,但我们刚进入山林里,一股凉气便扑面而来,令人倍觉清爽。蒙山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看看这茂密的山林,你便会相信这不是吹的。山上树木多了,水自然就少不了。路边有条漂流水道从山上蜿蜒而来,水流清澈,汹涌激荡,却没见几个漂流者,甚为可惜,可能与季节有关吧。

继续登山,一段稍缓一点的路正中出现一座白色的花岗岩雕像,我猜想此人肯定不是个一般的人物。雕像老人手里提着一个篮子,佝偻着腰,看介绍才知道是大医药家李时珍。雕像附近还有座茅屋,路边介绍牌上说,这是李时珍旧居。李时珍的故乡远在湖北,他怎么跑到山东蒙山来了?我有点纳闷。一想,蒙山是座中药材宝库,生长有二百多种中药材,传说李时珍曾来过蒙山采药,为了方便上山采药,临时搭建个茅屋居住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却总给人比较牵强的感觉。我凑近旧居窗子上看看(没开门),屋内正堂有八仙桌一张,两边各放一张太师椅,桌子上也没什么摆设,蒙了一层尘土。地面是平整的水泥地面,却有点脏兮兮的,好像很久没人打扫过,比较令人失望。

过了李时珍旧居,山路逐渐陡峭,不觉来到一座石拱桥下面。该桥名流碧,像一条彩虹卧于峡谷上,美观雅致。与小桥紧挨着有一个人工小湖泊,像一块碧玉似的镶嵌在蒙山的怀抱里。站在桥边,观小桥卧波,湖水碧蓝,山林滴翠,红枫点点,我像醉了一般。

过了桥,山势忽然变得险峻,石阶也猛然地陡峭起来。仰望崖壁上的石阶,像天梯一般挂下来,令人大为犯怵。天梯高处,有亭翼然,名观瀑亭。登亭远眺,远处顿时传来隐隐的水声。观峡谷远处,有瀑布从百米高的山崖上三级跳一般跌下来,形成罕见的三叠瀑。瀑流大略勾勒出一把竖立的巨大的木锤似的样子,又像一个巨大的逗号。可惜眼下水流比较小,但气势尚在,这就是蒙山著名的中国瀑布。恰好有位导游正在给游客讲解瀑布,我们才知道瀑布下面的崖壁上还有个神秘的洞穴,因此瀑布又名水帘洞瀑布。传说当年孙膑与庞涓就是在这洞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的。瀑布左下方还有个大大的石刻“涛”字,高6米,宽3.5米,占地21个平米,为书法家邓小川的手迹。有游客问,怎么给瀑布起这么个牛气的名字呢?导游笑笑说,你们仔细看看瀑布周边的地形,像什么?导游一提示,我恍然明了,这地形真的.如同中国版图的样子呢。

离开观瀑亭,继续登山。石阶依然陡峻,我们像在登天。路过升仙台、小十八盘、“兵家孙膑”石刻、孙膑洞等景点,到达雨王庙下面时,我的短袖衫已经湿透大半,贴在身上不怎么舒服。这时已过12点半了,我有点饥肠辘辘。看看身边的人,只剩下我与领队二个人了。我一直紧跟领队,唯恐丢了自己,因此一直走在最前面。我们几十人的队伍其实早已分散开了。我们二人一起参观了雨王庙。

雨王庙始建于金朝明昌年间,是蒙山主要道观之一,专门供奉司雨神仙。雨王庙不大的小院内有三座金碧辉煌的建筑。正殿供奉雨王神像,南屋供奉观音菩萨神像,北屋供奉鬼谷子、大仙大仙神像。我去过国内外不少的寺庙,见过供奉鬼谷子的,但供大仙大仙的却不多,在蒙山雨王庙看到大仙大仙比较意外。三大殿内皆香烟缭绕,看来都有不少信众,而以正殿更旺一些。蒙山一带的民众都很尊崇雨王,至今每年3月3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奠雨神活动,信众踊跃,香火十分旺盛。尤其是遇到旱年,附近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来蒙山祭祀雨王,举行盛大祈雨活动,据说十分灵验。每年蒙山一带都有72场浇花之雨,民众都相信是雨王恩赐。这座道观为1995年新址重建,据说捐资者为香港人。香港人都对大仙大仙顶礼膜拜,尊崇有加。我曾到过香港大仙大仙庙,那儿香客云集,香火不是一般的旺盛,因此大仙大仙出现在蒙山雨王庙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雨王庙紧挨着还有座翠云观,是雨王庙的前身,又称为嘉惠昭应王祠。1993年修葺一新的翠云观,正殿祭祀雨王,右殿祭祀王禅老祖,也就是鬼谷子,左店祭祀观音菩萨。观内有三样著名的宝贝:一是古井,就在门内几步远处,比较奇怪。井深6米,水深2米,常年不涸,为道观生活水源。因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治百病,被当地百姓奉为神水。古井时常还会冒出云气,这是蒙山一带大雨将临的征兆,十分神奇。另一样是何首乌,据记载在金朝明昌年间建设庙宇时何首乌就在,至今已有九百年了。何首乌块根长于屋基下,据说有脸盆一般大,雌雄同株,已经变成人形的赤首乌了,十分罕见。但是我们只能见到室外其繁茂的茎叶,至于何首乌真正长什么样却并不清楚。第三样是江北第一杉。此杉生于北殿外,学名三尖杉,又名狗尾巴松,南方常见,北方不活。据考证此杉为清代康熙年间蒙山道士张演浩从南方带来的,至今已有300多年树龄,依然生机盎然,非常神奇。

出了翠云观,领队用对讲机与收队联系。收队说,他们十几个人才到小十八盘。估计赶上我们至少需要半小时以上。我与领队在路边歇息一会儿,也等等其他游伴。路边有个卖煎饼卷大葱的小摊子,生意火爆,围满了游客。煎饼卷大葱是临沂有名的小吃。见一位游客饕餮的吃相,我也有点眼馋。十几分钟后我也买上了。不过这里的煎饼卷的不是大葱,而是小葱,其实都差不多。我让大嫂多给加一根小葱,然后三口两口即吃下肚去,肚子立竿见影马上就不叫了。看看路边的蒙山导游地图,见前面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全是木栈道取代了石阶,想必爬山一定比较舒适一些吧。蒙山森林栈道号称中国第一木栈道,有四公里长。我虽然有点累,但还不至于走不动。看地图上木栈道为一道不规则的圆圈儿,看似平路,我比较感兴趣。恰好此时上来了三位旅伴,他们已经用过午餐,准备登顶。我辞别领队跟着他们先行一步。

木栈道为全塑仿木板,光滑平坦,结实坚固,安全无虞。栈道像一条巨龙似的在山林里蜿蜒曲折,时而匍匐在地,时而悬空高架,一眼望不到头。我们走在上面,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闻声声鸟鸣,心情异常舒畅,爬山也更有劲头。忽然看到前面有个山头,我以为马上就到山顶了,心里一阵高兴。可是等到攀登上去一看,却比较失望。往前面一看,栈道继续往更高的山峰延伸。虽有点沮丧,但我们都没有泄气,于是继续攀登。可能是蒙山森林过于茂密遮挡视线的缘故,及至我们登上去,发现栈道继续伸向前面更高的山头。大家不顾疲累,攀登不止,终于登上海拔964.9米的栖凤山山顶,才知道这是栈道上经过的最高峰。远眺山东侧,大小天池像两颗明珠嵌在蒙山半山腰上,熠熠闪光。往山西俯瞰,一览众山小,大小山峰被淡淡的雾霭笼罩着,如梦境一般雄伟壮丽。

沿着山脊继续往南,下西门,再登上邵家寨。西眺大、小云蒙二峰并立,蔚为壮观。南为大云蒙峰,海拔1030米,山峰像一只巨龟趴着,当地人称其为挂薪崛子;北为小云蒙峰,峰顶尖削,如塔似锥,虽然海拔仅有1003米,其峰顶却至今无人征服过,尤其神秘,当地人称之为挂心崛子。

走完了栈道,我们沿着石阶下山。经过野葡萄沟,又回到雨王庙。发现路边还有棵迎客松,只是个子不高,不怎么显眼,但树龄已有五百年,姿态颇为优雅。我笑了笑,心里说,我们上山时没见着,下山才发现,此松对于我们来说只能算是送客松了。

因下山台阶陡峭险峻,且对膝盖无益,我们决定乘车下山。二十分钟后,我们回到了山下。坐下歇息,竟然再也不愿意起身。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十二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小姨、弟弟一起来到了浮来山游玩。在车上,我和弟弟聊了一会天,我们都很高兴,因为可以来到大自然中快乐的玩耍了。

10点的时候,我们到了山脚下,我和弟弟下了车,手牵手高兴的蹦蹦跳跳着,嘴里哼着快乐的小曲。妈妈去买好了门票,我们就来到了景区里的各个景点。首先我们看到了音乐喷泉,喷泉随着音乐喷出了很高的水花,引来游人一阵阵的惊叹声。然后我们来到了儿童乐园,很多小朋友在这里兴奋的玩耍,到处都是小朋友快乐的身影和追逐的欢笑声,这里成了我们小朋友欢乐的海洋。最后我们来到了那颗巨大的银杏树旁边,这里游人如织,人们纷纷拿出相机,和这颗千年的古树一起合影。那颗千年的银杏树枝繁叶茂,从树下向天空望去,大树直入云霄,我猜得有一百多米高吧。

快要到中午了,我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我们大家一起上了车,离开了景区,去吃饭去了。在车上,我和弟弟讨论着我们今天的所见所闻,今天,我们非常的开心,因为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上一篇:母爱。

下一篇:环境保护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十三

初入云南,我们先去了大理。苍山、洱海、蝴蝶泉、崇圣寺三塔、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大理国……。大理,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大理古城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种树,花果并茂。天生丽质的白族导游金花笑吟吟地向我们介绍大理“风花雪月”的胜景:“大理的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构成大理‘四绝”,你们看我们白族姑娘的头饰就凝聚着风花雪月。”我们好奇地审视着:从帽檐儿缀下至胸前洁白的飘带,象征着风,白白的帽檐儿则是雪,雪下面一弯新月托着一圈鲜花。哦,好美的喻义。我在捕捉着白族人民创造的美。然而,白族“三道茶”却更让我们情牵神迷。在典型的白族喜州民居里,我们品味着白族历史悠长的“三道茶”。这第一道茶是“苦茶”,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第二道茶为“甜茶”,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清雅之气,绵延无穷。白族的祖先们仿佛是用这“三道茶”告诫自己的子孙要“先甜后苦,勤劳才能有幸福”的人生之道。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认识了三塔,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三塔造型奇特,挺拔秀丽,都是八角形空心砖塔,虽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登上崇圣寺新建的塔楼极目远眺,三塔像三柄古朴的宝剑直插蓝天,又像三根茁壮生长的春笋试与天比高。背景就是苍山洱海,苍山逶迤,洱海蜿蜒,苍山上云烟氤氲,变幻多姿,洱海像一块长形碧玉紧紧镶嵌在苍山脚下,波光闪闪。这是怎样一幅大气磅礴的水墨山水长卷啊!

汽车在洱海边的公路上疾驰,我贪婪地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景色,山色如黛,袅袅云烟。民居的建筑风格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粉墙画壁”是它的一大特色。一色的青瓦白墙,一色的飞檐斗拱,一色的雕梁画栋……清新淡雅、锺灵毓秀的水墨画卷一路展开来,让人从心底涌出想近距离触摸的冲动。难怪李清照会说“山光水色惹人亲,说不尽,无限好”。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十四

今年寒假,我们去了云南这个地方玩,爸爸开车,开了两天半,才到达了目的地。我们一路往西走,经过了广西南宁,云南这个地方昆明等许多地方,终于在1月26日到达云南这个地方云南大理。我们本次旅行与往常的不同,以前,我们的旅行目标只有一两个,而且很轻松,在酒店很惬意。可是今年去云南这个地方旅游,可就不一样了,我们一共有三个大目标,而且不是在同一个市里,要到处跑,爸爸计算过,除了在云南大理的一天没开车,其他的9天,都是在路上,有恐怖的悬崖,还有陡峭的山路。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三个目标,我最喜欢的就是云南大理。

在云南大理,我们的住处,纯粹就是一个客栈,里面有小院,有花有草,还可以通过窗户看见云南大理的眼睛——洱海。我们住在二楼最好的位置,旁边有一个观景平台,住在云南大理的两天半,我经常去观景平台上荡秋千。清晨,盼太阳悄悄露脸,慢慢地绽放出光芒;中午,看渔船泛舟水上,想坐上小小渔船近距离拥抱洱海;傍晚,赏彩霞送走太阳,让太阳投入苍山的怀抱;夜晚,望远处星光点点,愿满天繁星将夜晚点缀得更加绚烂。我喜欢云南大理的天,包容这里的人们,我喜欢云南大理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我的身上。有人说过,上关阅花,下关听风,苍山踏雪,洱海赏月。

云南大理的小吃也非常有意思,云南这个地方十八怪、米糕、三道茶,以及蝎子、蜂蛹、蚕蛹、蜻蜓等等。在云南大理,不必太紧张,只需要将自己的身心融入美丽的景色当中,放松,放松,看着太阳从这边升起,至那边落下,坐在客栈里,晒着太阳,发着呆,忘记所有不愉快,用心灵深处来感受云南大理,不要生气,也不要悲伤,想象着,自己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在广阔的洱海中荡漾,自己,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已经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云南大理的人们,热情,快乐,无忧无虑;云南大理的风景,山高,水绿,诗情画意。

我爱云南大理,爱云南大理的人们,爱云南大理的民族,爱云南大理的风情,也爱云南大理的景。

蒙山游记的散文篇十五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迤逦而行,一边是突兀的峭壁,入目尽是苍翠,怒放的色彩隐隐在叠嶂之间;一边是陡峭的山崖,淙淙的溪水撩起欢乐的浪花。远处是烟雾霭霭,绵绵的群山千姿百态,和煦的春风抚弄着仟廋的枝条;前面是青瓦白墙,鸡鸣之声宛然耳侧。这里是锦绣徽州,桃源西递,接踵的车辆送来四方的游客,脉脉的细雨洗去一身的风尘。

踏上那道厚重的青石板路,一把小伞唤醒了尘封的记忆,在这道斑驳的小路上,曾经铭记过多少人的脚步,那些沧桑的建筑,记载着多少的传奇。走出去的年少轻狂,带回来却是功成名就,这一方水土养育了无数的天之骄子,造就了传诵不绝的风流韵事。小小的村落阡陌纵横,浓浓的文化迎面而来。那方歙砚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婉约清秀的店家仿佛来自于久远的朝代,脱俗的风姿、优雅的.谈吐,让人想起了古代的才女;黄山毛峰的清香使齿颊生津,看着那汪碧绿慢慢舒展,心情也开始变得闲淡。

雨就像多情的女子,时而是涓滴的清露温柔的抚慰,时而是密致的水网轻轻地把你包裹。擎着一把小伞,那蓬玄月遮住了两个半身,用湿漉漉的左肩碰一碰你水淋淋的右肩,眼中却蕴满了浓浓的笑意。从来不乏才俊佳人,娓娓道来的故事就像那杯晶莹驿动的祁门红茶,带走了全部的魂魄。戏谑着齐人之乐,叹息着生不逢时,擢一把藤椅院中闲坐,那株百年牡丹盛放的如痴如醉,雍容的花朵沁人心扉的浓香,微风徐来,所有的烦躁如薄雾一般散去,心智空明,四体清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