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范文(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4:04:55 页码:14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范文(大全12篇)
2023-11-18 14:04:55    小编:ZTFB

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内容,才能写出有重点的文章。情感表达需要我们关注沟通的双方,以求达到双方的情感需求。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一

《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知识与能力:

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性。

1课时。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

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

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生: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近。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

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趣。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飞舞。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了杨花一铺天盖地,也表现一种纠缠清、难以割舍状态。这样的景色只能增加作者的离愁别绪,无心赏景。

c、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d、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的诗,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问话,表达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

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

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

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四、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漫漫搅天飞。

2、著:________。

3、“搅”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

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六、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

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送别》。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二

预习题目:结合注释,了解《西厢记》的故事梗概。

1.划分层次。

2.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背诵并鉴赏(不少于三支)。

3.概括莺莺在本折戏里面的心理。

4.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5.找到并重新背诵柳永的《雨霖玲》。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写景、抒情的手法。

2.概括莺莺在这折戏里的感情。

3.把握全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手法的理解把握。

[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局部分析]。

一.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端正好]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因景生情?缘情入景?)。

1.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秋林如醉。

2.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情景交融:

(1)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2)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经霜的红叶,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端正好]一曲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一、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空间广阔,色彩斑斓;二、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三、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5.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还是先有这样的景,才有那样的情,此时达到了难分难辨的境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使人很难说清何者是景,何者是情,情与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

[滚绣球]一曲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把它作为描写艺术的典范篇章,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滚绣球]一曲正是情景交融的典例。

(1)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林“挂住”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

(2)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并且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三

指导思想:积极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习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习: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三尺讲台前与大家见面,并且能够上一堂课,与大家一起共度一段美妙的时光,所以,我很珍惜这种机会。当我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我也是安徽人。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的,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我的亲人一样。安徽是我的故乡,绩溪是我的最爱,你们是我的朋友。记得著名诗人艾青有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尽管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但是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发展。看到安徽的巨大变化,想到它的灿烂前景,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在这里安心地学习,想到现在的海湾战争局势,我很担心。真的。真诚地希望世界和平,真诚地希望爱满天下!

我们大概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吧。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风靡全球,深深地打动无数人的心呢?它讲述的只是贵族少女罗丝和穷画家杰克的爱情故事,但是它演绎出的却是一种人性的美,一种无私的爱。

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讲到“长亭送别”,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不知在座的同学中有否知道?我很喜欢这《送别》,所以,用小篆写了这幅字。我带来了,给大家看一下。当然,这次由于比较匆忙,所以这字写得不甚理想。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很愿意把它作为一份小礼物送给你们。我很想在此唱一下,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能够唱的同学就一起来唱吧!谢谢!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做人联系”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可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夕阳下,大海中,罗丝在杰克的引导和鼓励下,爬上船头的栏杆,张开双臂,闭目呼吸。也可举学生送别朋友,学生与父母分别的场景,因为有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全体学生朗诵[端正好]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明确:景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

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

霜林染醉(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平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赏析[滚绣球]。

柳丝玉骢疏林斜晖马儿车儿借景抒情离情难舍。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夸张身心憔悴怨恨。

过渡语:送别途中,莺莺不忍遽别的情感怎一个“痛”字了得?这种“痛”包含着愁苦与怨恨。

例如:“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渲染莺莺内心怅惘、眷恋、失意。)。

小结:《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胆地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动人们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最后一幅“夕阳古道无人语”的画面与“晓来谁染霜林醉”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离别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让学生回忆柳永的《雨霖铃》并且一起背诵。教师展示书法作品。

(教学设想:通过小结,让学生加深对“情景交融”的理解。通过再次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增加兴趣,获得美感。)。

赏析[朝天子]和[二煞]。了解莺莺在“长亭饯别”与“临别叮嘱”的情感起伏变化,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明确:恨(依恋与无奈)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比。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情,用厌食酒来表现她的愁苦至极。

恨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看出她什么性格?

明确: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

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

(这里基本上分析了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简单赏析[二煞]。

明确:怕。

“怕”什么?(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何“怕”?(莺莺的担心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小结:

莺莺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

最后“惜别目送”部分,哪个字能够概括莺莺当时的眷恋和失意?

明确:念(眷恋,失意)。

3、拓展学习视野,欣赏越剧片段。

(教学设想:通过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越剧《西厢记》中的节选部分《长亭送别》,进行视听享受来激发兴趣;通过观后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

四、结语:

五、作业:

1、搜集有关“送别”的诗、词、曲、文、赋,能否作专题研究?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四

(设想:作业本着“因人制宜”原则,可以独立完成,亦可以小组完成,给予充分时间,体现开放性,独立性,合作性,注重过程,讲究体验,力求质量。)。

长亭送别(元)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愁苦,怨恨)(依恋,无奈)(担心,害怕)(眷恋,失意)。

崔莺莺:轻功名重爱情叛逆倔强。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霜林染醉。

交融(烘托气氛诗情画意化用诗词加深意境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怨恨)。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五

一.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端正好]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因景生情?缘情入景?)。

1.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秋林如醉。

2.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情景交融:

(1)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2)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亦有人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

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经霜的红叶,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端正好]一曲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一、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空间广阔,色彩斑斓;二、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三、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5.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还是先有这样的景,才有那样的情,此时达到了难分难辨的境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使人很难说清何者是景,何者是情,情与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

[滚绣球]一曲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把它作为描写艺术的典范篇章,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滚绣球]一曲正是情景交融的典例。

(1)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林“挂住”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

(2)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并且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

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这是特定的途中之境与莺莺之情的合一,不可挪移他处。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二.送别宴上(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脱布衫]——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纷飞黄叶,袅袅烟气、凋零野草。

长亭离筵,环境一变,情随境转。酒席间最使她关情的当然是张生。离筵上的张生,不同于西厢之境,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之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种细腻隐微的情绪,正是离筵特定之境与张生之情的合一,也是不可挪移他处的。

[朝天子]一曲中所写之情及抒情的特点?

离别之愁和对功名利禄的恨。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和妙用修辞——比喻、夸张、对偶。杯盘酒菜,都供传情,“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三.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曲终人散,只剩他俩和红娘,境又一变。只有在四顾无人之境,她才可以向张生倾诉私情。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说得多么一往情深!有此境方有此情,作者一刻也没忘记情与境的关系。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六

预习题目:结合注释,了解《西厢记》的故事梗概。

1.划分层次。

2.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背诵并鉴赏(不少于三支)。

3.概括莺莺在本折戏里面的心理。

4.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5.找到并重新背诵柳永的《雨霖玲》。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写景、抒情的手法。

2.概括莺莺在这折戏里的感情。

3.把握全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手法的理解把握。

[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局部分析]。

一.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端正好]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因景生情?缘情入景?)。

1.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秋林如醉。

[4][5]。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七

《西厢记-长亭送别》爱情观讨论的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有不少被新教材所节选,如:《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如何分析评价爱情方面的题材,如何处理这些作品对学生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的教学成为必要。

一.导语--创设氛围,引入话题。

让学生列举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投影幻灯片如下:

爱情,古老永恒又年轻常新的字眼。

才子佳人、怨女痴男,

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血泪辛酸。

由此,无数的文人墨客,几多真挚的描写热烈的咏叹。

于是有了:

关关雎鸠的吟唱,孔雀永远的飞翔,

那哭倒的长城,哭不倒的爱情,

沉没的百宝箱,沉没不了的爱的向往,

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朱英台,

千古绝唱,唱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万般追问“问人间情是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让学生朗诵,进入爱情的审美情景之中。

二.研读课文,概括总结莺莺的爱情观。

要求学生在上节课对莺莺性格的评价基础上,结合全剧情节,特别是从课文莺莺的对白和唱词中概括莺莺的爱情观。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提示,师生合作研究。可从如下方面总结:

在她心目中,爱情的前提和基础不是门当户对、金榜题名。金榜提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珍重爱情而鄙视功名利禄。

三.争鸣评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思考讨论现代人的爱情观。

抓住文中体现爱情观的描写语句,结合全剧情节,展开讨论。注意创设民主气氛,适时点拨,教师也可以作为一员加入讨论,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关于描写语句在上个环节总结后可投影如下,以便讨论:

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学生可能有如下观点,这里备用,供教师启发点评。

1.撇开名利的爱情至真至纯、至善至美。

2.鄙视事业“功名”的爱情至上主义。

3.从“夫贵妻荣”到:“妻荣富贵”根深蒂固的爱情攀附观念。

4.缠绵“忧”“怕”背后的依附心态。

5.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

6.爱情自由的颂歌,封建礼教的哀曲。

教师要注意主持引导,提示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评价人物性格要注意时代背景,人物的社会环境,进行辨证分析。要从追求个性解放的角度肯定《西厢记》的`思想价值。在学生的辩论中,现代人树立什么样的爱情观便愈辩愈明。可以联想一些例子如:《刑场上的婚礼》、裴多斐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鲁迅的小说《伤逝》等。

最后可利用如下材料总结:

作品指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种主张是对当时文坛上爱情至上、灵肉解放倾向的一种反驳,指出真正的爱情不能脱离社会,不能离开个人生存的土壤。

------鲁迅《伤逝》评论。

爱情如果是鲜花,

那么生活就是它的土壤。

土壤肥沃,鲜花才能艳丽。

生活丰富多彩,爱情才能永远。

作为现代中学生,既要培养对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更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还要记住:爱情是人间美好的感情之一,它神圣,神圣得要用一生去守侯;它纯洁,纯洁得要用心灵去面对;它脆弱,脆弱得要用双手去呵护。“早恋”就是对它尊严的侵犯,我们还年轻,学业、职业、事业、心理、伦理要求我们,爱情的尊严更要求我们:把握人生、珍重爱情,远离早恋。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八

(一)介绍作者。

(二)介绍《西厢记》剧情。

(三)介绍《长亭送别》在《西厢记》中的位置、作用和本折中的字词。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1)旦:女角。

(2)末:男角。

(3)洁:和尚的别称。这里指长老。

(4)回避:避忌,顾忌。

(5)做亲:举行婚礼。

(6)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一)奔赴长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五)分析莺莺感情经历的起伏变化。

起伏变化。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体会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情感经历。

长亭之别正值深秋时节。在奔赴长亭的路上,碧空浮云万里,遍野黄花萎积,耳边可以听到西风疾吹,眼底可以看见北雁南飞,一种离愁别恨油然而生。特别是清晨看到经霜的叶子如同酒醉的容颜,一定是离人的血泪将它染红。此时此景,坐在车内的莺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注意[滚绣球]这支曲子。

一支曲子唱下来,有一种情反复吟唱,这就是“恨”。首先恨相见得迟,莺莺与张生两情相悦,相见恨晚,要成佳配又每每遭变故;所以,莺莺的心中很不自在,“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便是这恨的缘由。是说刚刚结束了相思,又开始早早面对别离。所以莺莺一路上恨柳丝长却系不住离人马,恨疏林留不住斜阳,恨一声人“去也”折磨得她身心交瘁。

长亭饯别的筵席上,老夫人安排大家入坐: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一桌宴席好似银河隔开牛郎织女,再加上长亭外也是黄叶纷飞,衰草萋迷,更加令人伤怀不已。酒席上,张生无精打采“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张生这些蹙眉垂泪,长吁短叹,莺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其实,莺莺的心情又何尝好?——“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夜,清减了小腰围”。面对即将分别的恋人,莺莺唱出了一腔怨情。这怨情正是深情的痴语。请同学们一起看[幺篇][满庭芳][朝天子]这三支曲子。

[幺篇]是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

[满庭芳]是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

[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此时在宴席上,莺莺的内心有了一些变化,奔赴长亭的路上她恨两人聚少离多,让她从此后不得不独饮相思的苦酒,但随着筵席的进行,分别的时刻越来越迫近,眼前的张生又只是唉声叹气,所以此时的莺莺内心非常怨恨功名利禄拆鸳鸯在两下里。

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人终于要面对最后的分别。这一刻更是千头万绪,百感交集。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莺莺叮嘱张生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席话。

第一句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最后一席话是“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在休似此处栖迟。”

这些叮嘱超出了一般的缠绵之情。这说明在莺莺的内心隐隐有一种忧虑。因为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爱情的巨大考验:如果落第,老夫人不会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如果得中,张生又极可能成为高门望族的择婿对象;如果张生不是忠厚至诚的君子,那么,莺莺弃妇的命运就是不可避免的。应该说这种怕被抛弃的心理是当时女子很普遍的心理,只不过两情相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暂时忘记,一旦别离在即,它就会凸现出来让人不安,莺莺是一个多情的女人,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最后分别时,莺莺的内心又凭添了忧虑。

送别张生,莺莺懒上车儿,此时的心境又怎样?“便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是说凡是人间可经历的离愁别恨现在都填满了莺莺的胸膛。看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恨”字了得?怎一个“怨”字了得?实在是言语无法传达了。

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长亭送别》一折,莺莺的感情经历了那些变化?

(表面上)恨——怨——忧。

(实质上)依恋。

总之,在莺莺心中,“情”字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这种“情”字当头在当时具有闪光的思想。由于《长亭送别》中,王实甫塑造了具有叛逆意识的崔莺莺的形象,这就使王实甫的《西厢记》比以往的“崔、张”故事都具有新意。下面我们先简要地了解一下关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情况。

“崔、张”的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写莺莺虽然主动偷食禁果,却无力逃脱弃妇的悲惨命运。传奇的结局写张生自诩“善补过者”,实际上是为自己“始乱终弃”找借口。在小说中,莺莺没有什么反抗。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年轻人越轨行为写得合乎礼数。爱情就有了杂质。

只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写莺莺只知一个“情”。特别是《长亭送别》这一折,莺莺对“情”字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所以说《西厢记》在主题思想上是远远高于从前的两部作品。《西厢记》的主题是“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就是说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础,只要男女间彼此“有情”,就应该让他们同偕白首;而一切阻挠有情人成为眷属的行为、制度,则应受到鞭挞。

作业:(1)熟读全文,选择喜欢的曲子背诵。

(2)说说《长亭送别》中有哪些曲词反映出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鉴赏曲词,分析艺术特色。

《西厢记》流传至今,广为传颂,不仅因为它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还因为它“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作一点鉴赏。

(1)从“情、景、”的角度。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情、景、境交融得极出色的一折。莺莺的离愁别情与不同环境中的特殊景物融合在一起就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下面请同学们看[端正好]和[一煞]这两支曲子[端正好]一曲,是莺莺乘车去长亭时唱的,为我们展现一种非常开阔的境界。头上是一方青天,脚下是一片菊花地,境界是如此的空旷,人站在其中,一定会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无依无靠、空荡荡的孤独。这支曲子,莺莺唱到碧云、黄花、西风、归雁、霜林这些深秋之景,而这些深秋之景中,最惹人愁思就是霜林,“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它让人联想到莺莺的血泪在一夜之间将枫林全部染红。所以此时的霜林已经不是普通的霜林,它已经成为莺莺愁思的见证。这一支曲子将途中之境、深秋之景、离人之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一煞]一曲,写莺莺目送张生离去,青山无情,挡住了送行人的视线,疏林不与人方便,没有挽留住斜阳,一骑绝尘去,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在淡烟暮霭中依稀可见。分别后陪伴莺莺的只有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都撕裂了莺莺的心。这一曲描写的是四顾无人的郊外之境,又时值黄昏,因而这比[端正好]中途中之境更见凄凉。“青山”、“古道”、“夕阳”、“烟霭”不仅是这种自然环境下特有的自然景象,同时它们也都是传情寄恨的载体。而且这一支曲子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痴情:那种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这一曲又是情、景、境的高度融合。

(2)从“曲、词、意”的角度。

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上面我们说了宫调,下面我们说一说曲牌和曲词。曲牌就是曲的名称。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词《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此外,在曲词中还零散可见一些对古典诗词原句或者表现手法的的化用,作一个总结:

(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3)“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

(4)“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

愁多。

化用原句或手法的作用:以原句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来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叨叨令]。

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同下)。

(2)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4)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情景浑然天成。

曲词妙笔生花。

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我想我们对它的阅读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希望对《西厢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选话题,作更深一步的学习。

作业: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整理本课涉及的字、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或者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

[点击下载]。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分析人物的典型意义。

欣赏《长亭送别》个性化,动作化,诗化的戏曲语言。

教学设想:

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配乐加强课堂气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好,通过上节课《窦娥冤》的学习我们知道,元代文学延续着宋代文学的发展趋势,继续通俗化的方向,元曲在与音乐,舞台结合中,真正走向了民间,语言也更加通俗化世俗化,这样可以更好的批判现实,表达民生,但元曲的这一倾向也降低的戏曲语言的韵味,那种唐诗宋词的精练意象,那种汉语语言特有的声韵美并没有表现出来。

但历史总会给以我们惊喜,当关汉卿以酣畅豪爽的笔墨横扫千军上演“六月飞雪”的浪漫神奇时,一位剧坛奇葩,却在繁华似锦的天地里挥洒如梦的诗韵,虽然是惊世骇俗的思想内容却表现出“花间美人”般的光彩照人的格调,这种评点江山醒人世,拈花一笑万山横的神奇笔法,只有王实甫可以做得到,只有《西厢记》可以演绎出。

二、整体感知:

“西厢记天下夺魁”

--明贾仲明。

剧坛上的关、王如同诗坛上的李、杜,是一前一后的双子星座。

由于古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作为有着爱情大团圆结局的《西厢记》和作者王实甫并没有进入元曲四大家的行列,但谁也不能降低他的价值,没有王实甫的《西厢记》,整个文学史将失衡,中国戏曲的宏伟殿堂是无法支撑的。

三、作者简介,文学知识掌握:

王实甫,大都人,北京由于是中国重要的古都,自古就是戏曲的中心,他的`生年卒年无法考证,但推知是与关汉卿同时略后。他在当时就享有盛誉。

鲜明的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是《西厢记》的主题,但我认为不仅仅这些,更有对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情的崇高赞美,对自由战胜制度的热情歌颂。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是自由,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的呢,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四、《西厢记》剧情简介。

有趣的第一次见面:张生第一次在普救寺见到莺莺,惊呼:“我死也!”,接着在道场上迎着红娘,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红娘一头雾水反问:谁问你来?张生不答,直问:敢问小姐常出门吗?把张生在爱情的驱使下痴迷冒失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

五、理清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jj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六、教师范读:

《耍孩儿》《五煞》《三煞》《二煞》。

1、因为这个“别”,是人类经常遇到的东西,拨动了人性最为敏感的神经。通过这个“别”,人们往往会涉及到生命与时间、时间和空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时世的变幻和人类感情的伤痕,所唤起的人类的沧桑感,是刻骨铭心的。

2、赏析【端正好】: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征?艺术效果如何?意象分析:三种色彩:青,黄,红(色彩是人物内心的外化,冷色调渲染凄凉惆怅)。

三个方向:西,北,南,方向(拉开距离,表现思绪与希望的不确定性)。

上为四物:天,云,风,雁(漂浮不定的特性)。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明确: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快快、早、松、减等。

提示:排比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七、朗读第一部分,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八、布置作业:

1.尝试改写第一部分的三首曲子,写成现代诗歌。(任选一首)。

2.背诵这三首曲子。

第二课时。

一、交流上一节课布置的改写诗歌,作出适当的评价。集体背诵三首曲子。

二、分析第二部分: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分析第四部分: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提示: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

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

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五、体会《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自由朗读全文,再次体会郏罕疚牡闹魈馐鞘裁矗?br。

抓要点: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名利的思想。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十

这一节课学习《渡荆门送别》,主要目的是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1、范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注意212或221的节奏。

2、介绍诗歌写作背景。

要想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诗歌也是。

李白,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5岁时全家迁回蜀中,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后,蜀中也成为他诗歌中思念的故乡。我们学过的《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峨眉山月歌》都是思乡的佳作。

公元726年,李白25岁时,外出游历。在唐朝,游历是读书人普遍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阅历,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另一方面是为了广泛结交,邀取名誉,以达到仕进的目的。《渡荆门送别》就是初次离开蜀中时写的。

“仗剑”让我们想到李白壮游时期任侠意气、指点江山的豪迈。“辞亲”则又使远游途中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牵挂思念。所以抒发积极豪迈的情怀和对家乡的思念,也就成了这类诗歌普遍的主题。

3、学习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门,指荆门山。

楚国,即楚地,湖北一带。

(1)指名翻译诗句。

我渡江远游,从荆门山外,去往楚地游览。

(2)提问:首联与题目什么关系?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出发地点、目的地、事件。叙事。

4、学习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释词。

平野,平坦辽阔的原野。

大荒,遥远无际的荒野。

(2)指名翻译。

山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长江向着辽远的荒野流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起伏的山领,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

(4)作者是怎样把应四种景物联结在一起的?找出关键字。

(5)试着赏析“随”、“入”。

“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势趋向,带给人流动感和空间感,把静的山写活了。在写法上是“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尽”字表现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有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

5、学习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指名翻译。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下了一块明镜。云彩汇聚,变幻无穷,仿佛结成了海市蜃楼。

俯视、仰视。

颈联除了描绘诗人在夜晚及白天看到的景象外,也从侧面衬托了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描绘出诗人渡江途中看到的不同风光和不同感受。

6、学习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行文至此,如果仅有这些景物的描写,我们感受到的无非是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文章也只是一篇山水文。但作者在此时笔锋一转,情感由激昂转向低沉,由景物描写转到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转换不是突兀的,引起作者情感转换的还是水,是不远万里送我的家乡水,作者的情感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主题也得到了提升。

(1)指名翻译。

我还是喜爱这故乡的水,它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游。

“怜”,喜爱。《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怜”也是喜爱之意。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作者不说自己思念家乡,反写家乡水不忍离别,运用拟人手法,使思乡情感更丰富,表达更含蓄,也更深厚。

7、小结。

诗歌描写了渡江远游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山水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9、比较《次北固山下》与《渡荆门送别》,说说两首诗在写作思路和主题方面的相同点?

10、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赏析颔联与颈联。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记诵经典名句,体会莺莺的复杂感情;

2、学会从不同角度来鉴赏曲词的方法(能分析本文的修辞手法);

3、培养立体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和2。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南朝的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的诗难写,却最易打动读者。今天我们来学习“离愁别恨”的绝唱,元杂剧的压卷之作--《长亭送别》。说到《长亭送别》就不能不说《西厢记》(读注释1),所以《西厢记》被称作“悲惨而快乐”的著作,说它“悲惨”是因为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说“快乐”是因为二人最后赢得了大团圆的结局。这样的情节王实甫在前辈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多媒体展示):

有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最早记载了这个故事,文中的主人公崔莺莺曾有过这样的诗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西厢记》的名字由此而来。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一方面对小说原作进行了最彻底的改造,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原作关于情景、人物、语言表达等诸多要素。王实甫的《西厢记》恰是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基础上的再创造,其情节发展的走向与人物形象的表现,对《董西厢》的依赖十分大。

解说:金代董解元在此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为大型的说唱形式《西厢记诸宫调》,从而能为众多人所熟知,后人又叫它《董西厢》,元代的王实甫又对情节做了些改变,写了《西厢记》,《长亭送别》就是剧本中的精彩片段,讲得是莺莺送张生进京赶考之事。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问题:莺莺的心境发生了那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曲子里?(学生发言,如不够全面,别的学生可以补充。)。

明确:《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上小楼》《快活三》--离别的悲伤、悲苦或愁绪(贯串始终的,包括后文中的`《耍孩儿》)。

《朝天子》--对科举的反叛情节,对名利的淡泊。

《五煞》--对张生在外身体等方面的担忧。

《收尾》--目送张生走后的离别愁绪。

总结学生发言,帮助梳理思路:在《滚绣球》《叨叨令》中表现了莺莺的面临离别的愁绪,这一点实际是贯串全文的,后文的《快活三》和《耍孩儿》中也可以体现,在《五煞》中又表现了莺莺对张生在外身体、生活等方面的担忧之情,《收尾》出写出了莺莺目送张生走后的依依惜别之情。

2、齐读《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感悟莺莺的离愁别绪。

莺莺感情是复杂的,面临分别,离愁别绪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接着往下看,请同学们齐。

读《朝天子》,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莺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

明确:盈盈是一个把名利看得很淡的人,不重功名,重感情: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过渡:那她感情的另一半张生对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回答)。

明确:张生是看重功名的: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明确:张生移情别恋。

过渡:莺莺最担心的就是张生移情别恋,担心张生去后不再回来,那么张生此去会回来吗?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张生不管是中举还是不中举,都是不会来的,同学们是否同意余秋雨的看法,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总结:莺莺对张生回来的把握度有多少呢?没有多大的把握。这个问题涉及莺莺的终生幸福,这里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女性婚姻的不幸,莺莺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况且,二人对待功名的看法也不一样,经历了那么多磨难,而且昨天结为夫妻,今天即要别离。

三、合作探究。

剧中的曲词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刚才大家已经从感性上体悟到了它们的美感,接下来,我们要在理性的角度来看看这种美感缘何而来,将感性上升到理性,来鉴赏曲子之美。同学们读课文,找出一首自己喜欢的曲词,并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首曲词。

情景交融同学分析“端正好”。明确:此曲词特点是句式简短,并且一句一景,写出了深秋之景的凄凉,景中融情,深秋之景烘托出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诗要炼字,此字即诗眼,曲也讲究炼字,“晓来谁染霜林醉”中“染”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火红的枫林像人工染得一样,“霜林醉”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容深秋经霜的枫林叶子像喝醉酒的人的脸一样红。这句话又用了设问,是离人的泪水染红了枫林。

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一个“染”字,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情中设景同学分析“滚绣球”:全词实际是莺莺的心理描写,因情造景,设景抒情,表现了莺莺对张生的留恋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曲中具有口语风格“。。的,快快的,破题儿,去也”,朴素自然,雅俗共赏。曲末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更加表现了莺莺对张生的依依不舍之情。

选取了哪些意象?其艺术效果如何?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柳丝玉骢疏林斜晖马儿车儿松了金钏减了玉肌。

借景抒情,身心交瘁。

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以景托情同学分析“脱布衫”:凄凉的秋景中,秋风吹得枯叶乱飞,秋天的雾色中,枯草凄迷,景色中的张生愁眉不展,悲景衬悲景,以景托情。

同学分析“叨叨令”:形式上运用了口语、儿化音和重叠,使曲词通俗易懂,读来婉转流动。

同学分析“耍孩儿”:用典,夸张,写出了送别张生的悲戚、依恋和怨恨之情。“红泪”、“司马青衫”,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王燕丽。

课文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篇十二

预习题目:结合注释,了解《西厢记》的故事梗概。

1.划分层次。

2.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背诵并鉴赏(不少于三支)。

3.概括莺莺在本折戏里面的心理。

4.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5.找到并重新背诵柳永的《雨霖玲》。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写景、抒情的手法。

2.概括莺莺在这折戏里的感情。

3.把握全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手法的理解把握。

[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局部分析]。

一.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端正好]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因景生情?缘情入景?)。

1.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秋林如醉。

2.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情景交融:

(1)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2)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亦有人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

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经霜的红叶,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端正好]一曲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一、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空间广阔,色彩斑斓;二、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三、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5.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还是先有这样的景,才有那样的情,此时达到了难分难辨的境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使人很难说清何者是景,何者是情,情与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

[滚绣球]一曲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把它作为描写艺术的典范篇章,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滚绣球]一曲正是情景交融的典例。

(1)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林“挂住”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

(2)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并且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

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这是特定的途中之境与莺莺之情的合一,不可挪移他处。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二.送别宴上(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脱布衫]――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纷飞黄叶,袅袅烟气、凋零野草。

长亭离筵,环境一变,情随境转。酒席间最使她关情的当然是张生。离筵上的张生,不同于西厢之境,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之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种细腻隐微的情绪,正是离筵特定之境与张生之情的合一,也是不可挪移他处的。

[朝天子]一曲中所写之情及抒情的特点?

离别之愁和对功名利禄的恨。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和妙用修辞――比喻、夸张、对偶。杯盘酒菜,都供传情,“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三.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曲终人散,只剩他俩和红娘,境又一变。只有在四顾无人之境,她才可以向张生倾诉私情。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说得多么一往情深!有此境方有此情,作者一刻也没忘记情与境的关系。

四.别后情思。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离别的痛苦、别后的思念)。

张生远去,独留莺莺,人远山遥,含情凝望。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她极目寻找张生远去的影像,偶然见征马又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之中,留下的是一片阒寂。

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

[一煞][收尾]――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全是触动离情这景。

[形象分析]。

1.张生: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对爱情直率痴情,敢于大胆挑战封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