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汇总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3:49:30 页码:8
2023年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汇总12篇)
2023-11-18 13:49:30    小编:ZTFB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总结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面对没有明确定义的事物时,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判断力来进行分类。写总结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小编为您准备的总结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一

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端午。这不,我和老师同学们在学校度过了一个特殊的端午。

午后,微风徐来,端午节踏着跫音赴我魂梦之约。一缕叶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倒抽了一口气,感觉得到血管里的血液流动在加快。

“预备开始,准备合拢”!张老师的命令重如泰山,如山谷中的洪钟传来,掷地有声,我们像打了强心针似的,迫不及待地推开桌子,嘈杂的碰撞之音似乎成了一曲桌椅交响乐。

很快芦叶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湿漉漉的,抚摸过我们手部的每一寸肌肤,我笨手笨脚的学着家长们包粽子的样子,谁知,我反而成了东施效颦,样子很是狼狈。只好请四处奔走的同学朱子琪赐教。“这个嘛,小菜一碟!”她娴熟地手指勾住芦叶,巧妙地一弯,一个圆锥形的扎粽出现在我的眼前,简直是化拙为巧。

闻着糯米的香味,偷偷嚼着带来的香甜枣子,我恨不得马上就品尝自己的粽子!伙伴王怡卓用勺子从盆里挖出许多糯米,一把塞进弯曲的芦苇叶里头,一边高喊:“陆筱寒,看我的杰作,反正老师说不掉米就行了!”她自豪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趾高气扬,似乎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作品。

朱子琪精益求精,离开我们小组又去其他小组求高人指点,而我呢,如同一颗闲棋冷子,说来就是“慢摇动弄心悄逝,事事相融也无事”。我朽木脑袋一会儿就忘记刚才的方法,拿起三四根剑形的芦苇叶,胡乱地包扎一圈,用一根绳子打了一个结。我正准备让我的‘外星生物’亮亮相,老师招呼我们上讲台合影留念啦!

时光荏苒,愿世界在此搁浅。钟表忘记了时光,我们忘记了流年。这次的包粽子活动是多么有意义啊!让我们踩着记忆的流星,寻找爱的落点。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二

啊,又到了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

对目前的我而言,端午节和平时有两点不同:一是回宿舍的路上可以看见有摆摊卖粽子的;二是早上要发送n条祝福端午节的短信给朋友和老师。

一说到端午节,我就想到粽子,继而想到屈原,继而想到“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继而想到上中学时语文课被强迫背诵《离骚》,继而想到高考写作文时候的抓耳挠腮,继而我现在就想抓耳挠腮。

上高中时候,一次开学时候发新课本,清点完之后没事翻着新课本玩,突然发现旁边一个女生在那乐,问她为什么这么乐,她说“你发现没有,这个学期语文课只有两篇课文需要背诵,而且就一段”,继而我也跟着乐。

晚上组里组织一起出去吃自助,哎,在这个抠门的公司,上次组织吃饭都是年前的事情了,看看人家的公司,动辄就组织出去玩。

与往常不同,这次出去吃饭,总经理和技术总监竟然都来参加,对我们这个小小的研发组真实受宠若惊。上个星期组长就开会通知大家到时候一定不要请假。说实话,谁请假啊,着铁公鸡的公司,好不容易拔次毛,大家还不轮圆了腮帮子。

你看你看,大家中午都留着肚子兮;你看你看,中午吃饭的时候女生都去喝粥兮;你看你看,二姐再有两个月就生宝宝了,不照样挺着大肚子来参加兮。

挺钦佩总经理的。高处不胜寒,一个八百人公司的总经理肯定有我目前无法想象的压力和繁忙的工作,却还能在端午节抽空来鼓舞士气。可能这辈子我都不会达到他的那种高度,但至少我要尝试着学习他的那种一心多用的本领。

祝愿大家都能过一个美满的端午节。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三

阳光,微雨,潮湿拂过的山野,格外地鲜绿。红衣少女光着脚丫,背着小竹篓,半弓着腰,在山垅田间捡田螺。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不需要仄起平收。当薄雾轻轻地笼过端午的山垅田,那就是一首诗,一幅画。

原生态的村庄,土木结构的房子,零星地散落在山坡上或是绿树间。山间的小路上,开满了各种黄的、白的、紫的、红的,且知名的小花。在端午节前一天,房前屋后的草丛,会被锄得很干净,墙脚路边都洒上白石灰。以此为界,不让一些爬行动物随便闯入。

端午节这天除了门前要挂菖蒲,艾叶避邪。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到田间地头采些草药,也叫“去寒茶”。“去寒茶”由菖蒲,野菊花,鱼腥草,灯芯草,车前子,金银花,紫苏,薄荷,山苍柴等二十余味草药配制而成。生活在农村湿气大,“去寒茶”驱病避邪,去湿气、清热解暑、还能起到御防感冒。据说,必须要这一天采的才能达到效果。

儿时的端午节,午餐时肉粽是必不少的。壳薄肉脆的田螺,小溪里的鱼,半煎半煮佐以青,红辣椒,蒜头,薄荷。溪鱼的鲜美配上辣味辛香,可比得上山珍海味。可口的红烧肉,自家种的茄子,黄瓜,四季豆,还有山上摘的野杨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在孩提记忆中那就是头等大事了。

行走辗转于都市,穿梭在水泥钢筋的丛林中。现代工业的文明,原生态的村庄已然城镇化。新型农业,使许多物种都失去了它们的家园。相同的场景可以用影像记录,然而远去的记忆唯有用心记录。很多时候,美好和遗憾是并存的。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四

端午节是我们的乡愁,而且是红、黄、蓝、绿、紫五彩乡愁。

作为北方人,在端午节的记忆里,没有赛龙舟和雄黄酒。三十多年前,我刚刚记事,那时生活都比较困难。作为小学教师,母亲白天要上课,晚上常常还要备课。要过端午节了,母亲更加忙碌。但无论多忙,母亲都会抽空,想方设法找齐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线。有时家中只有一两种线,她就会到左邻右舍,和人家交换。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将五种线拧在一起,分别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脖上。

年幼的我问母亲:“为什么要系这些线呢?”她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叫长命线,是过端午节的习俗,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这些习俗要一辈辈地传下去。”系着五彩线,我在房间里欢快地跑来跑去。母亲就一边包着粽子,一边给我讲端午节的来历。夜深了,系着五彩线的我很快进入了梦乡,母亲则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到了母亲当时的年龄,她却一天天地苍老。但每年过端午,习俗一直没变。

又是一年端午节。儿子一如当年的我,妻子也仔细地把五种彩色的线搓成一股彩绳,系在儿子的手腕和脚脖上,一边系,一边说:“这五种线,分别是健康、吉祥、甜蜜、温暖、感恩。你要记住,这里面文化深着呢!”儿子欢快地看来看去,不停地问东问西,我和妻子耐心地解答。一旁的母亲高兴地说:“老一辈的习俗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

端午节,五彩斑斓,绚丽多姿,它相伴历史文化,相伴乡愁悠悠,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传承,让生活永远荡漾着亲情和温馨。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五

端午节来了,家家户户都是满堂喜庆,我家自然不会是个例外。一家人都在吃着粽子,看龙舟水上飞驰,谈东问西,丝毫不受外面蒙蒙阴天的影响。唯独我,轻捧一个粽子,深情凝视,有的是一声叹惋。

端午节的前夜,我出奇的感到寂静。花儿依旧随风摇曳,河儿依旧流淌,月光挥洒,似乎无声,都不想打破这片寂静。

早晨,太阳缓缓东升,却很快被乌云遮挡,像是刻意而为。牛毛细雨纷然飘落,小河上只有微波荡漾。迎着满怀的凉风,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家门,地上,已经有了水洼。

不经意间,眼光从水洼上扫过。我仿佛看见烽火狼烟,血光四起。片刻后,就只有一片沉寂了。一个正饮酒作乐的君王出现,满脸抖动的腮肉,尽是一片腐朽!

雨大了

国难当头,爱国志士上奏,却只是被君王随意应付,再见,其依旧是不思民间疾苦,国难当头,依旧是醉倒美人怀!

不禁想起了屈原,理解了他的无奈,爱国之心,总是全身热血喷涌而尽,也不会停止跳动!

直到衣服被完全打湿,才从思绪中走出。心儿不知为何,仿佛要从胸膛中跳出。摇摇晃晃的回到家中。

捧起一个粽子,轻闻,轻品,品味着粽子的香甜和创造它时背景下的忧伤。外面,与之完全不同的欢笑撞击我的心灵。

端午,请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它的创立,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不屈的灵魂与崇高的信仰,不是给人们一个欢乐的日子,而是要一片庄重、严肃,以示对屈原的怀念!纪念屈原,才是端午节的本质,可惜人们早已淡忘!

屈原呵!让你那颗沸腾的爱国心,化为一只鸽子,飞向充满硝烟的地方。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六

端午,我端起一杯雄黄酒。麦子急不可待,一个个倒在娘的怀抱里。发黄的雨季四溢流淌,稻种子也急着舒躺水田里。

我想起一个人,一个不入俗流的人,一个写楚辞的人。曲曲折折的平原路,丈量不完你宽阔的胸怀,你把汨罗江装在心中。从楚地汨罗江畔开始,一个古老的传说,穿越无数的历史云烟,沿着华夏的血脉在流淌。

五月,镰刀把自己磨得锋利,等待收割艾条,收割离骚。龙舟腾出空间,太沉的是粽子,包满娘的一颗心。

清香、忙碌、收获。厚重的季节,和我一同醉的人哪去了?吆喝声里,龙舟飞奔在屈子的脊背上,唱着九歌。

盼望五月初五。粽香里怀古,屈原似乎坐在我对面同醉。麦子羡慕地看着我们,蠢蠢欲动。一个微弱的声音传来,带我去写一首浪漫的诗歌。

回望处,我看见麦子的笑脸,在风中点着头。这时,忽然想起一条鱼,陪伴大夫的一条鱼,你饿否?我和娘为你准备好了粽子,鱼香肉丝味的,一定合你的胃口。别再吞噬屈原的灵魂,还我一首端午颂,我的思绪太枯燥。端着雄黄酒,一个人喝没有意思。

远处,一个身影背着五月,向我走来,太阳为他送行。汨罗江边,屈原端起雄黄酒。我大声唱起来:五月初五看龙舟兮,端午怀古杯中游,谁人解我意?向天问,我写的那篇九章怎么看不到,江中有没有?找到了,找到了。一个节日,一个人,一段辞赋。写在五月的日历上。

中国人端午啊!踩着无尽诗意而来,悠悠千年,美丽成了六月繁花。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七

“五月风飘艾草香,雄黄槲粽祭端阳。汨罗水载离骚恨,青史垂名万古扬。”这是我写的一首小诗《端午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将至,大街小巷,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诱人的槲包香。

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方式。而在我的家乡栾川,人们是以吃槲包来纪念屈原的。槲包,就是用槲叶包上黍米、江米蒸煮出来的极具本地特色的美味佳肴。

槲包的特色在于包裹的槲叶,是槲树上生长的叶子。每年农历四月的下旬,村民们一有空,便呼朋唤友,一起到附近的山上打槲叶。打来的槲叶,硕大、肥厚,青翠鲜艳,不仅自家能用,还可以卖钱。听说有人专门收购槲叶,将它们出口到日本、韩国,那里的人称槲叶为柏叶,象征着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每逢端午节,家乡的人们,或自己打,或从市场上买回几十把槲叶,准备好黍米、江米、红豆、芸豆、蜜枣等原料,提前煮好豆子,泡好米粒,再将经热水浸泡过的、搓洗好的槲叶码好,就开始动手包槲包。包好的槲包盛放在盆里或锅里,单等一大锅水烧开,即可放入锅里煮。半个小时后,便满屋飘香。

槲叶有防腐保鲜作用,而槲包的配料又富含维生素和其他膳食营养成分。煮好的槲包,软硬适中,老少皆宜,是独特的美味。因此,槲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渐渐成为端午探亲的必备礼品。尤其是在端午节做的,不用冷藏,也可放置一个月之久。

炎炎夏日中午,当你从麦田里归来,剥开一捆槲包,撒上几勺白糖,那凉凉的、甜甜的、香香的滋味,怎一个“爽”字了得!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八

这是我第一次将要在异乡度过端午节。

异乡,第一次,端午节,当这些词汇串联在一起的时候,落寞的感觉就像潮水一般慢慢地涌上心头。深夜,落寞,河流,当这些词汇融合起来的时候,脑海里便浮现出千百年前那个在汨罗江边哀婉吟唱的诗人。同样是异乡,同样是落寞,不一样的是屈原的落寞是国破山河碎,而我的落寞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屈原,是绝望,而我,是希望,所以他会纵身跳进江水中,但我不会。

不过,我心中的这种落寞的感觉很快便消失在来自家乡的温暖的言语中了。昨晚,在和结拜义姐蔡宇聊天时,我便向她隐隐约约地吐露了我身在异乡逢佳节的落寞。她听我这么说后,身在家乡的她的心里似乎有些难受,她说要给我邮寄一点端午节的礼物过来。我再三推辞说,千里迢迢,那太麻烦了,还是算了吧。可是她很固执,硬要我把通讯地址和邮编发送给她,我无法劝阻,也就只好乖乖地给她发了过去。没想到,今天下午,她就给我发来短信:礼物我已给你寄出来了,不过似乎要在端午节后才能寄到,真不好意思了。我立马给她回复过去:迟到,早到,都没有关系,饱含在礼物中的那份情,早已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我的心里。

说来有些奇怪,连续几天阴雨的兰州,今晚突然洒满了皎洁的月光。那月光,透过窗,静静地照进我的房间,地上,墙上,被子上,到处都是。我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这些月光,越看越感觉这些月光像是从家乡照过来的。眼泪最怕提到家乡,刚一触碰,我的眼角就莫名其妙地留下了泪水。心底有些淡淡的感动,泪花中闪现的是义姐甜美的笑容和温暖的言语。

异乡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想,有义姐远在家乡的祝福和在千里路途中的端午节礼物,这个端午节,我终究不会太落寞。

或许,这个端午节,我将忘记远古的屈原,忘记暮色里的汨罗江,只记住家乡的月光,记住遥远而亲近的温暖。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九

今日,走在这条平日行人寥几的道上,颇感新奇——空荡的道路一换往日之装。地上铺满了艾草,香蒲,九节枫....空气里洋溢着的,也是这略带薄荷的草香味,慵懒的细胞也被唤醒了,神清气爽的感觉甚好!

看着商贩们忙碌的身影,亲朋结伴拿着庆节的礼品,及人们堆满笑意的脸庞,在不觉间自己已顺利的穿梭完一条街了。真的不得不发出一句感叹:端午佳节,确实是魅力非凡!

在端午节还未到时,自己猜想的这应该又是一个百无聊赖的节日。事实就是事实,一下子就把那无谓的闲扯推翻了,并且一点余念都不曾留下。只是可惜的是,我们这只沿袭了端午的吃粽子,吃咸鸭蛋,喝雄黄酒,挂香蒲艾草的习俗...而自己期许的热闹活动,赛龙舟从未开展过。没有经历过,因此会把这项活动想的异常的热闹,人们欢呼加油的声音,似乎会把耳膜震裂了.....

端午佳节是要和亲人们过的节日,里面是你侬我侬的关切,父母的碎碎念也会是这般的贴入心扉。中国人是不善言谈的,但中国人是善于抓时机的。因此,诸如此类的佳节,大家可要借此真切的表达彼此的挂念与牵叛哟!

一家人围坐一桌吃饭,真的很幸福!幸福,也就是如此的简单!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十

端午的日子,在浓浓的棕香飘逝,在青青的粽叶上划过,在千针万线中溜去,在扑鼻的艾叶里散落。

直到送走放蜂的人儿,看见遍野的雪白槐花,闻见馨香的油菜花,才知道,端午要来了。

走进端午,满街的荷包挂满街市,造型别致,栩栩如生。

走进端午,各色的粽子布满店面,琳琅满目,余香袅袅。

走进端午,露珠在脆嫩的艾叶上流淌,草的气息扑面而来。

也许,两千多年前,那个因为国家灭忙,不忍苟活于乱世的伟大诗人,何曾能想到,满怀家国仇恨,无奈的悲壮举动,千年来令无数的人们缅怀祭奠。奔腾不息的汨罗江日夜向东,流过岁月的沧桑,流过历史的长河,却难以流逝人们对端午的向往。

端午的日子,是乡下五谷灌浆发育的日子,田野里,麦浪此起彼伏,穗头迸发,似射一向苍穹的万箭,射一向成熟和丰收。钻地的玉米,高粱拔地而生,静下心来,屏住呼吸,你仿佛能听见拔节的脆响。树木郁郁葱葱发疯似地疯长,无名的小草山花竞相生长怒放。

农人的端午,简单而充实,手修的荷包虽比不上出一售的万般精美,简单的造型,朴素的色彩,挂在孩子的前胸后背。五彩的花绳系满手腕脖颈,香草的余香,雄黄的气味,让乡下的端午充满淡淡的气氛和无尽的思念。

许多年前,自己不也是在祖母的精心打扮下,悬挂端午的物件儿,满村子乱跑,生怕别人不知端午的到来。与其说盼望吃粽子,倒不如说是盼望蜂蜜的香甜。

今天,过去的是端午,留住的却是对端午的感怀。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十一

一觉梦醒大天亮,浑身酸痛懒洋洋。迷迷糊糊恍恍惚惚中,习惯性地伸手从枕边摸起“耳塞”往耳朵里塞,我的妈呀,咋那么痛啊?睁开迷糊着的眼睛一看,呵呵……笑死我了,原来恍恍惚惚之中,把插手机孔的插针当成“耳麦’塞耳朵了……呵呵,真是太糊涂太搞笑了嘛,笑死我了!

午饭后,大朋友们都去“编扇子切磋武功磨练意志血战到底去咯”(玩牌)”;俺闲得无聊,就约起几个小盆友到后院去摘“李子”玩。

李子树长在山坡上,说是山但山不高,属于浅丘,坡却有些陡,前些天又一直下雨,坡上生了好多青苔有些湿滑。稍稍犹豫了一会,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嘻嘻哈哈就往山坡上爬。

谁让你们那么不够朋友的,俺都那么惨了,一个个还幸灾乐祸的,哼哼!笑死你们,活该!

端午祭故人散文汇总篇十二

他缓缓走到了崖边,夕阳将他映在地上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定神,望着西天快要消逝的一抹光亮,内心不禁泛起无限怅惘。

“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以死明志!”此时,他的目光中,多了一份坚毅,一份沉着,似乎还隐隐有一分释然,他历经风霜的脸上,勉强扯出一个微笑,我想,那是他对自己一生辛劳的慰藉吧!

然后,他纵身跳入江中。“啪——”江面溅起了惊人的水花,空中仅有那残留的泪……

骤然间,大雨倾盆,长天哭泣……

端午节,寄托着人们无限的哀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