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7:16:59 页码:7
最新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大全9篇)
2023-11-18 17:16:59    小编:ZTFB

人际关系是指个人与他人之间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在这篇总结范文中,作者通过具体实例的描述,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一

听说书,还是在很小的时候。

那年月,农村里平时没什么文化活动。每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打锣鼓闹红火只能给人短暂的欢乐;其次便是公社组织的电影放映,看电影是要买票的,一年也放不了几回,由于人们经济太困难,大多看不了全剧,只是守在场外凑热闹罢了,一群买不起电影票的和不愿花钱买票的人闹哄哄地聚集在一起,听着电影里那精彩的打斗声或激烈的枪声,心里急切地想看却也无奈。再就是看戏,只有公社所在地才唱戏,看戏也是一样,每年仅秋后一台戏,多则五天九场戏,少则四天七场戏,看戏也买票,只有值勤人员和帮剧团打杂的人可免票,人们只舍得掏钱看一两场,大多的时间是在场外转悠。再就是偶尔有耍戏班耍猴的光顾,完了还要挨门挨户讨些粮食和吃食。唯一不用花钱欣赏的就算听说书了。

说书由生产队集体给玉米之类的,算是报酬。说书的其人员多则五人,少则不过三两人,演员基本是又聋又瞎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在生产队不能出工。村里来说书也不是常有,只是那个生产队里的牲口产下骡驹马驹,驴驹牛崽的时候才请上一回的。

那时对于生产队来说,饲养的牲口都是宝贝,全队几百口人的耕地全靠牲畜耕作。有怀了崽的牲口便百般呵护,从队长到饲养员无不精心照看,耕地拉车上也照顾,吃草料也偏待。为的是给生产队省钱。倘产下新崽,为了祈求平安,便于管护,队里再困难也要拿出几十斤粮食请人说段书。于是请说书人说书便成了那时的习惯。这也算是一种农村文化活动,人们也乐的享受一番。

印象中,小时候听说书的次数很少,每次都在夜晚时分,由父亲或母亲牵着手带上去听。往往是没开场前人们就三三俩俩陆续赶到生产队的饲养院,围在早已摆好的两张桌子周围,各自坐在自带的板凳上,妇女儿童大多坐在靠前的位置,青壮年们围在四周站立,那不算太大的饲养处场院黑压压的全是人,那些劳累了一天的男女劳力们得到了暂时的松懈,男子们吸着旱烟,烟袋锅的红光一闪一闪,满场的呛味,老太太们埋怨地发着牢骚,小孩们禁不住地咳嗽两声,青年们打着忽哨,不时地传来姑娘媳妇的嘻笑声。直到队长带着说书的人进场,坐定,人们才有了些许的安静。

队长宣布开始,紧接着说书人的三弦弹起,刷板响动,先说几句开场白,无非是〞我们今天来到x村,给大家说段评书〞或〝父老乡亲静一静,我们说书大家听〞之类的。然后再来一个小段子,说书便正式开场。

名为说书,实际他们也说不了什么整本的评书,弹三弦和绑在小腿上的刷板是必不可少的乐器,用于说上小段书,另外他们还带有二胡,板胡,快板等乐器。伴着乐器,几个人轮流表演,说的内容大多是搞笑的顺口溜,自编的小段子,也唱段蒲剧,道情,眉户的小段子,不知不觉一两个钟头过去了。说书人说书的时候摇头晃脑,嘻笑怒哀,表情夸张,既幽默滑稽又搞笑,到高潮时,场内不时发出哄堂大笑,整个场院里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说书人说到高兴时神采飞扬,说到悲苦时声泪俱下,弦音高扬低沉起落不定,整个场内的人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高兴,时而悲切,常常听的人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散场后也久久不愿离去。

说书人都是在几十里以外的村镇请来的,队长提前派人去谈好报酬等事项,订好时间日期,然后生产队的骡马大车去接,说一场书也就能给几十斤玉米,说书的都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既不能参加本队的生产劳动,也不挣工分,只能分到少量的口粮,他们或瞎或聋或跛腿,都是当时的穷苦人,搞说书的行当,还须在文艺方面有些天赋或特长,乐器是自制的,段子是自编的,说唱的内容也是自已加工的,他们不像正规的剧团,也不像正规的评书演员,有正规的`剧目或长篇连说,而是搜集些搞笑的逗人开心的唱词唱段,供人取乐而已,以此来养家糊口过日子。说书的队伍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没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几乎也没有负责人。这支队伍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学习,但参加者都有一技之长,说也罢唱也罢乐器也罢,没有点专长是不行的,其表演形式不拘,词语也粗俗,甚至还有些不堪入耳的语句,人们都不去在乎,也不去深究,反正热热闹闹寻开心罢了。

每逢有说书的进村,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盼着父母收工回家,提前拿着小板凳在大门口等,其实那时的我们什么也不懂,也不知说书的说些什么,也不知唱些什么,只是觉得好奇新鲜罢了,有时还没散场便呼呼入睡,还要父母背着回家。其实小孩们都同我一样,那里明白许多,后来略大些才听起来觉得有趣,那些说书人背后的难言之隐岂是儿童能够知晓的。随着农村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逐步改善,更重要的是生产队的撤销,说书的这一民间自发的农村绚丽文化逐渐消声匿迹了。但它盛行时代带给农村的欢乐却也是难以忘却的。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二

本人素来对腐乳之类的食物有所偏爱,以致对时下市面上售卖的各种腐乳食物情有独钟,包括不少人躲之唯恐不及的臭豆腐乳一概来者不拒。

前几天在小吃店偶然吃到一款色泽白嫩、咸味可口、鲜而不腻的豆腐乳,遂不由自主地大呼好吃、过瘾,颇有以前老家自做的豆腐乳之风味,就不由怀念起家乡的腐乳香来。

八十年代初,农村的生活还很贫困,春节过年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一盘豆腐。做豆腐的原料豆子富含蛋白,营养较高。豆腐是“都福”的谐音,农村人过年讲究吉利,有祈求全家人“都有福”之意。首先使用石磨将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汁,使用网布过滤出豆渣。将豆汁放进锅里烧开,待豆腐浆煮开后,用“卤水”把豆汁点成豆腐脑,然后再经过揉压去浆,放在垫上豆腐包袱的竹筛里用石头压住,等水压得差不多了一竹筛白中泛黄、软硬适中的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做成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制作豆腐乳了。豆腐乳是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品,主要以做好的豆腐为原料,经过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精制而成。根据腐乳发酵生产工艺,豆腐乳分为腌制腐乳、毛霉腐乳、根霉腐乳和细菌腐乳四种类型。在我的老家,一般是腌制腐乳,就是把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盐腌制,装坛发酵成腐乳。这种加工法的特点是,豆腐坯不经前期发酵,直接装坛,进行后期发酵,依靠辅料中带入的微生物而成熟。这样做出来的豆腐乳滋味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具有白腐乳特有的香气,一般需15天左右就可食用了。

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家的豆腐乳是用一个大坛子封存的。每次吃饭时,母亲总是要打开装豆腐乳的`坛子,小心翼翼地盛出半碗带汤汁的豆腐乳,由于味道鲜美,全家人都爱吃,虽然好吃,但不能放开吃,一般每顿就那么上半碗而已。

现在想来,老家做的豆腐乳之所以好吃,应该是与制作豆腐乳的原料豆腐好有很大关系。现在市面上售卖的豆腐水分太多,软而不硬,且添加了其他添加剂什么的,因此吃起来很难有老家自做的豆腐那种特有的香味。自己做的豆腐点卤要比较老一些,挤压的时间长一些,含水量低一些,因此做出来的豆腐乳自然要好吃。

多年没有吃过家乡做的豆腐乳了,真的好怀念家乡浓浓的腐乳香。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三

有山的地方就有河流。

家乡的河,就是从古老神秘的豫陕边界莽莽深山林里流出来由淙淙溪流汇聚成一条日夜奔腾的河,流过家乡的土地,一直向西北流去。它从东边的山川泛着碎碎的银光欢快地流到这个山根的崖石下,受到阻挡后,形成了一汪绿绿的深潭,再回旋一下,低吟着流向家乡以外更远的地方。

此刻,正是盛夏时节,我就在站在家乡的河边,望着一河白花花流动阳光,望着石崖下水潭,还有那水潭里恣意游动的小鱼,望着河水从石头间流过溅起的雪白浪花,倾听着它的吟唱,心底骤然涌出一股浓浓的温情和亲切。

童年的岁月里,河畔就是我们小伙伴们的乐园。整个夏日,我们都是一丝不挂的,通身乌黑发亮的在河边在水里嬉闹玩耍,或比赛打水仗,或比赛头伸进水里扎猛子闭气,夏日的河边始终荡漾着我们欢乐的笑声。闹够了,疯够了,就在河里挨着石头逮鱼摸螃蟹,我们把逮到的鱼用狗尾巴草串成一串,然后就在河边架起柴禾烧鱼吃,不管脏净,也不开膛,那烧熟的鱼,甭提多香了。那时候,家乡的河里有很多种鱼类,我们能叫上名字的有“麦麸子”、“白菜板”、“五色鱼”等几种,其中“五色鱼”五彩斑斓的身子最受我们的喜爱,通常我们把它带回去或放在盆里放进自家的水井里养。童年的天真,不知道那漂亮的五色鱼离开它生存的环境是否会活下来,只管一味逮来就带回家。大人们为了不让我们去河里玩,就吓唬说,水里有蛇,偶尔,会在我们正玩得起劲时,一条热的下河洗澡的蛇会昂着头向我们游来,我们吓得一哄而散。但日子久了,蛇出现多了,伙伴们都习以为常了,等它再出现,一阵石头赶跑它,继续我们的游戏。

今天,在这个盛夏的中午,坐在这个当年我们赤条条躺过无数次巨石上,我惊奇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洪水和河沙的淤积,居然仍凸显在河的中心。我抚摸着光滑滚烫的巨石,回想着,那穿越久远的童年岁月,感觉它不曾走远,仿佛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那么清晰,历历在目。

环顾四周,我以最快的速度脱掉衣服,如泥鳅样的顺大石滑进被太阳晒得温温的水里。真舒服啊!一种无可名状的惬意,瞬间迷漫了晒得燥热烦闷的身体。我躺在水里,水像一堆堆绸缎样包围着我,又像无数小鱼在亲吻着我。我一边静静地享受着这无边的温柔,一边静静地看着几只花蜻蜓在水面上追逐着飞舞着,最后落在岸边的枝梢上;看一只小时候常见的水鸟,从上游飞了下来,径直落在了我放衣服的石头上,站在那里不安分地翘着它那漂亮的尾巴。

从水里站起来,看到自己有些发福的身子,联想到童年那精瘦黑不溜秋的小身体,再一看,被岁月的流水啃噬得狼牙交错的河岸和那被无情的水流冲刷打磨光滑的.巨石。我才真切意识到,那如昨天般的清晰的岁月,已离我是那么的遥远。

我爬上了石头,躺在了上面,任凭身上的水珠尽情闪烁着阳光,直到消失。我再下到水里,就这样孩子似的反复重复着、享受着。

家乡的河啊,从那遥远而神奇的山野里曲曲弯弯地流出,流过家乡的土地,流在家乡人的生活里。这是一条古老而多情的河流,更是山里人一代代获得延续和繁衍的摇篮。

多少年来,家乡的河是那样的纯净,她流着一种古朴的风格,流着一种执著的追求;从漫长的远古流到现代文明的社会,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潮起与潮落。然而,她始终像母亲般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山里儿女。

当今天我以人到中年的身子、孩童般的心态再次扑进她的怀抱里和她溶为一体时,我感叹我有幸曾成长于她的怀抱!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四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咸菜茨菇汤。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五

一年一度的干部测评表又发到了手中,填表不过是个程序,可是每年填表时,只要填到学历一栏,我的心都会绷紧。我只是个中专毕业生,虽说可以堂皇的填上大学学历,心里却有做贼般的感觉。因为我的大学学历是工作后通过函授得来的,除了花了几千元学费外,我没有花什么精力,好像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大学在我心里是高贵的,我怕亵渎了它。

说起上大学,同龄的人都知道,在我们那时候乡下学生能够考取大学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用百里挑一都不足以形容,记得1988年姐姐参加高考,录取比例大约是一百多个高中生才取一位(国家正规招收的本科生),而这些高中生当年考高中时的录取比例大约是4%,哪家孩子若考取大学,不仅是举家欢庆,甚至是举乡欢庆。大学生当时在我们眼里就是深山里飞出的金凤凰,大学的殿堂就是知识的海洋。

从小我就是个爱学习的人,上一所好大学是我至高无上的理想。我初中时就读于一所离家二十多公里外的老县城中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那几年我清贫的家境陷入了最窘迫的状态,父亲是个集体企业的职工,每月工资不到五十元,没有一分田和山场却是农村户口的母亲靠缝纫的手艺和到处开荒种菜贴补家用,当时我和姐姐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她读高中,我们每年的学费加上借读费大约一百五十元,每月的生活费是四十元。父亲的工资刚好够我们姐俩读书,而家中共有七口人要吃饭、穿衣。我有两个哥哥,当时刚退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哥与从小青梅竹马的恋人正筹备结婚,二哥早年弃学,特别勤劳,是个顶壮的劳力,十六岁就学会了驾驶,他一直努力挣钱,帮着父母支撑着这个家,可是1986年他应征入伍去了洛阳。家中还有个老外婆,我们兄妹四人都是她一手带大,可是她身体不太好,吃药打针都是常事。二哥当兵后,穷困象恶魔般纠缠着我们,有时觉得自己都喘不过气来。

走在大街上,看如今的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骑着跑车,三五成群,嬉笑着去上学,我常常会想起过去的那些日子,也会把其中的一些片段讲给儿子听。记得上初二时,我个头猛串,从150厘米一下子长到了162厘米,以前的衣裤都小了很多,我比姐姐个子高不少,又不能拣她的旧衣了,可是家里哪有钱给我添置多少新衣。母亲就把二哥当兵前没带去的衣裤改改给我穿,这一穿就是五、六年,直到我中专毕业,穿的大多数衣裤都是二哥的。参加工作前我没有穿过一件羊毛衫,即使在最冷的冬季,我也只有一件空洞的绵袄和两条单裤。脚上倒是穿有一双完好的皮鞋,是妈妈以前从上海知青那折价买的旧皮鞋,只有35码,而我应该穿36码的鞋。为了让自己稍微体面些,也只有每天去品偿裹脚的滋味,毕竟那时候15岁的我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二哥当兵前,很舍不得读书的两个妹妹,临走时,给了我五元钱,那对我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可是我偏偏把它弄丢了。贫穷不是罪恶,却容易滋生罪恶。那时候,我们的宿舍住的大多是穷孩子,经常会丢东西。那五元钱我原本准备用来买笔记本和早就想要的几本辅导书的,要知道五元钱在当时我就是积蓄一年也存不起来的!我明知找不到,还是一遍遍地在找,找遍了每一个角落,一无所获,为此,我痛哭了很久。

贫困的日子总是过得很慢,好在醉心于读书的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虽然衣食不周,生活清苦,可是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终于中考来临了,可能是太希望有好成绩的我在考场上发挥的并不理想,总分刚超过了中专分数线,但是比高中分数线还是要高出很多,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报考高中。可是回到家里,母亲慑嘘的请求我放弃读高中,说家里再也没有能力供我读下去了,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毕竟是个未知数,就算我将来考上大学,也不可能去上学。读中专,就不同了,一方面可以把农村户口转为居民户口,三年一毕业就分配工作,另一方面,学习周期短,就是出去借学费,也好借的多。母亲的眼泪和现实的残酷没有给我选择的余地,没有人知道那段时间我有多痛苦,没有人知道,我偷偷得哭了多少回。总之,我被本市一个很普通的中专录取了,学的是我根本没有兴趣的财经专业。三年中专,学习非常轻松,而我则把大多数时间泡在了图书馆。虽说读了不少书,却总觉得自己生命的历程少了最关键的环节,大学校园始终在我梦中缠绕,做过许多关于大学的梦,但都是悲剧,最终都免不了从梦中哭醒。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艰难历程,也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辉煌成就.从九年义务教育的提出到今天初中以前学费的全免,从凤毛麟角的高校招生到如今大学校门的不断敞开.我们当年流过的眼泪如今已不再泛滥,多少莘莘学子们踏上了求学的道路,步入了大学的殿堂,而我的大学梦依然旧情未了,在某一个深夜还会悄然来临,梦醒时分,阳光和煦,柳暗花明。

513。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六

时间像沙漏里倾泻的沙子,不曾觉察就已经流走了很多。阴冷和轻寒被秋风裹夹微微深入毛孔,马路上小巧鹅黄的银杏叶,东一堆厚厚的,西一撮薄薄的,像一群无家可归的弃儿;硕大枯黄的法国梧桐叶,这一叶蔫蔫的,那一叶抽抽的,像一片片陈旧的干鱼片。碧云天,黄叶地,正是天气晚来秋。

还是乡村的秋天明丽,丰富。远山一圈常青的松树围着一团褐色的橡树,一片仓翠的松树杂着几棵深褐的橡树,像秋姑娘用绣球随意在山坡上蘸上绿与褐色,就让一座平淡无奇的山富有而厚重,背景衬着一壁千里湛蓝湛蓝的高空,是那么澄澈,那么蓬勃,又是那么沁人心脾的清爽。

家家户户都有引以为傲的资本。要么院子里橘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圆圆的小灯,高高地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高傲的落寞的,真可谓秋色老橘柚。要么院子里筑起了粮仓,黄灿灿的`玉米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棒棰整齐有序得堆成了尖,远看象一个个黄黄的小蒙古包。

我乡下的家是农村千家万户中最不起眼的一户,我家最让我难忘也最具特色的景致是黑铁皮房顶的小下屋,这个小下屋,已有上百年历史了,黑铁皮房顶石头黄泥垒成,木制的门窗都开始歪斜脱落,呈现出一幅老态龙钟,所以它坐落在乡村里格外的低矮破旧,格外的蹩脚。它最初承载着出租贴补家用的功能,从我记事起,它就负责堆放旧木板,爸爸的两个蜂箱、电刨等杂物。

小时侯两个妹妹在午后总是顺着石围墙爬上小下屋的铁皮房顶上或睡午觉或疯闹,这时胆小的我吓得腿肚子直哆嗦,总是在下面叫着小心小心,有时她们俩也帮着奶奶摘牛腿瓜。今秋一如旧日年年,铁皮房顶上不仅躺着牛腿瓜倭瓜还有冬瓜,它们的毛刺刺大圆叶,褪去夏天浓浓的鼎盛的绿,变得萎蔫枯黄卷曲着,而此时的冬瓜倭瓜牛腿瓜就显出它们各自硕大的身子来。有的似美人弹奏的琵琶,娇俏俏的;有的似爵士吹奏的萨克斯,雄赳赳的;有的似墨绿色的清朝时期的大枕头,懒洋洋的;有的似仕女头上高高挽起的发髻,直挺挺的。它们各逞风姿为今秋装点,它们也各显回报,占据我家冬天的餐桌,成为主打菜。全家人看着它们,双手捧着它们,心理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别提多么过瘾!

炊烟在这无风的秋天的暮色里依旧升起,缓缓地扭捏地消散于天际。暮秋人烟暖,乡村在嘈嘈的人声里,在脉脉的斜阳里沉沉睡去。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七

那篇文章是我有史以来得分唯一一次的不及格。我很久闷闷不乐。我描绘了很多色彩浓滟的花儿,与不起眼的无花果形成了剧烈的反差,更加凸显了无花果的自行残秽和自怜自哀。老师的评语很长:以物喻人,你笔下的花妩媚迷人,你赋予它们无限的美好,而朴实无华的无花果却被你描绘的一无是处,然而,那些貌不出众默默耕耘的人们,是不是也是不值得你崇敬呢?!

老师姓陈,乡里人都尊称她陈老师,陈老师的爱人是守卫边疆的军人,我们那时十来岁,学的课文还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唱的流行歌曲是《十五的月亮》,陈老师有三个子女,还侍候一个常年卧床的婆婆,家里侍弄着好几亩农田。中秋节,正是田里的玉米收割的时候,学校会放三天秋收假。

不知道哪个学生组织的,全班四十多个学生自发的来到陈老师家的田里,说帮助陈老师收秋。孩子们手脚利落,用了半前晌的功夫,就把一大片玉米全都掰了下来,堆成一座座小山,班里成绩最差,长得最不起眼的狗剩从自家拉来平车,笨重的平车压得他涨红了小脸,金秋的阳光晒着他黝黑的膀子,大伙七手八脚的把玉米拉回了陈老师的院子里,把田里的玉米杆也都割倒堆放到地棱边。

女生们围坐在玉米堆旁,开始扯玉米皮,把玉米系在一起,男生就把它搭在竿子上,都是农家的女孩,干这点农活不在话下,我父亲是国家工作人员,那时候,我虽住在农村,却早已农转非,八十年代,这是很令人羡慕的事情,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也比一般的女孩子穿的漂亮,我干这农活就显得笨拙,一天下来,我累得实在不行了。同学们叽叽喳喳的煞是热闹,天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洒在一群少年的身上,这让院子里顿时充满无限的柔情。

“大家快闻,怎么这么香啊?”,班长红停下手中的活,大声的喊道。

“大家快尝尝,老师亲手打的月饼”陈老师用一个竹篮端出满满一篮月饼。同学们早饿的饥肠辘辘了,大家涌作一团,哄拥而上。红和我关系甚好,也给我抢了一个。

“老师,这是什么馅的月饼啊?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月饼。”红一边吃一边迫不及待地说道,我把月饼掰成两瓣,轻轻地咬了一口,怎么形容这缕清香呢?我吃过的月饼总是甜的发腻。咬在嘴里,还粘牙,所以,我一直不太喜欢吃月饼。但眼前这月饼,却一下把我迷住了:我重新把月饼拼好,看着这圆圆的'月饼,竟然有些后悔把它掰开了,我只觉得它软糯可口,香甜美味。它饱满色泽金黄,图案花纹玲珑浮凸,造型美观,皮薄馅靓,口感丰厚,皮薄柔软,尤其是唇齿间的那份馥郁的清香,一点点甜润,一点点咸香,一点点回甘,让我欲罢不能,几乎狼吞虎咽起来。

“大家跟我来!”陈老师把我们领到了她家后院,院子里种着一颗茂密的大树,一轮月圆映照着,树影婆娑。“这是无花果,是那一年,我们结婚的时候,我们夫妇一起种下的。”陈老师三十多岁的年纪,月光下,她扶着棕色的树干,看着掌形的树叶,忽然发现,平时格外严厉的老师瞬间多了无限的温柔。

“老师,无花果真的不开花吗?它不开花怎么会结果呢?”红脆生生的问道。

我看着茂盛的无花果树,在片片硕大无比的葱绿的叶子的掩映下,不时会有如乒乓球大小的无花果,露出那圆圆的脑袋。“它是开花的,只是大家看不见而已,因此,大家叫它无花果”。

时光荏苒,又到中秋了,我们师生也有近三十年没见到了,陈老师也是花甲年纪了,我们决定中秋节一起相约去拜望恩师,那一年中考,我们班是历年来成绩最好的一次,有几个考上中专的,直接就“农转非”而且还包分配。有两个考上了师范院校,成了农村教育的骨干教师。我也考上了大学,分配了工作,成了小有名气的通讯员。我们从内心感激那些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他们尽管在农村艰苦的教育岗位,但正如那貌不惊人的无花果,默默耕耘,硕果累累。这一次,我张罗了很久,通知了几乎所有的同学,我们一起去陈老师家邀约,我们给老师带了醇香的月饼,但大家依然怀念少年那特有的无花果月饼。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八

今天,女儿出嫁第七天,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女儿携女婿要回娘家,中饭在新居聚集,晚餐准备到我母亲住的老居里。傍晚时分,妻子和女儿们及女婿先行,我关了电脑,随后下了楼,反剪着双手,慢慢地沿河边碎步而行。绕过繁华喧闹的街区,进入一望无际的田野,沿途对着现在只有农村里才呈现出炊烟袅袅一片片,突然很怀念起来。那遍地的小草,那清澈透明的小河,那绿意盎然的树木,远眺的山梁,脚下的水田与旱地,还有那一缕缕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炊烟,总是让人浮想联翩,从小在农村里长大的我,却对炊烟总有一种无法淡去的释怀。

山村的早晨里,薄凉的晨曦,清浅的远山,溶溶的村庄,纤巧的鸟鸣,都氤氲在轻如薄云的炊烟里,很美啊。黄昏的炊烟更富有诗意的情调,“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当落日淡淡的残照染红了屋顶和烟囱,倦鸟开始投林,村落里也就开始升起缕缕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梁脊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上飘荡,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最后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不逝踪影,直上青天,似一幅美丽的水彩画,亦来自一份大自然给予的那份舒淡怡然。

我一边走一边看,心中自然发出无限感慨。发展的社会,让我多少年不曾见到缠缠绵绵,轻轻柔柔的炊烟,早已无法享受炊烟袅升给我们带来的这般美好回忆和那一份温馨与宁静。炊烟,只属于远离城市的栝静村庄,只属于那最原始的山野柴禾。抬头放眼,不禁让我联想到“观炊烟袅绕缠云,诗酒茶乐风满天。”此种意境,此时心境,敢做九天一人仙!

难忘家乡那条河散文汇总篇九

水,自古以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依靠。如果你稍一注意就会发现: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村庄大都沿河坐落,那河中潺潺不息的水便是大地母亲奉献的乳,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繁衍至今。

我的家乡位于沂蒙山区,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是东西贯穿。河的两岸,村庄对称排列,这便有了南赵庄、北赵庄、南王村、北王村之称。我们南楼村和北楼村之间的河床相对上下游来说,开阔了许多,约有一百二三十米,地势也低洼了许多,常年有或深或浅的清澈河水明镜般的铺漫开来,家乡人称它涑河。

听老人们讲,很早以前这里也曾闹过水荒:有一年从开春到立秋一直不见一滴雨,大地干得到处咧着纵横交错的大口子,河流干涸,水井见底,眼看人们连水都吃不上了。我村的一位老者经常来到村后的河里,想为子孙寻找救命的希望。有一天,他望了望满河床的干沙和岩石,再一次失望地摇了摇头正要离开,忽然发现身边有一片椭圆形的沙子显得有些潮湿,用手扒了扒,感觉越往下越潮湿,他兴奋起来,颠颠地跑回村,喊来几位青壮年用工具掘了下去,不一会功夫一个并不大的椭圆形石窟呈现在人们面前,惊喜的是底部洇出清清的水来,不一会就能蓄到两深,再也不能向上升,用水瓢舀净后刚好装满一个水桶,水接着又慢慢洇出来。用手指沾一点那水放到嘴里尝一尝,甘甜爽口,胜过琼浆。

找到水的消息不胫而走,全村人欢呼跳跃,纷纷拎着水桶来排队舀水,据说来得晚的要等上半天才轮到一桶。

就是这少得可怜的水救了我们全村人,也救了周围许多村庄的乡亲。只是后来其他村里的人来的太多,有时天不亮就蹲在石窟边沿等,以至于我村的人有时等上一整天也轮不上。几个小伙子气不过,干脆日夜守着不让他们靠近,还是发现水源的那位老者和村里几位年纪大的共同出面制止了这种“不仁义”的行为,感动得外村人纷纷落泪呢!

就这样,人们在“扁囤”里水的解救下等来了雨,后来河水上涨漫过河床,沉淀上泥沙,又把它藏了起来。前些年上游的“三岔河”(三条河的交汇处)修建拦河坝,为了便于施工,暂时阻断了河水,人们又找到了那个石囤所在的位置,烧了纸,焚了香,行过三叩九拜之礼,重新挖掘,里面依然有水溢出。

你说神奇不神奇?

朋友,如果有一天干旱缺水吃,就到我们这儿来吧,热情好客的家乡人一定会欢迎您的!

小时候的记忆里,两岸人们的相互往来,是依靠了一种叫做“搭石”的简易桥得以实行的。

这搭石,是大人们就地取材,捡了河床上的较大的卵石,选河水最浅处,从河的这岸依据过河人的步子大小,间隔放在水中而成,雨水天,河水漫涨,要不断地在一个个的石垛上添加石块才能通行,等添加到不能再添加时,就说明河水的深度已是达到足以危害过河人的生命安全了,这桥便要暂时的废弃,交通从此中断,有事要办的人们也只有遥望对岸而莫策了。一直要到洪水消退,搭石重现时,又可见过河人在上面跳跃而行。由于刚露出水面的搭石沾满淤泥,一个不留神就会把上面的人滑入水中,变成落汤鸡,亏的水浅,并无大碍,水中的人抖身而起,既然衣服湿了,干脆来个趟水而行,引得过往的人发出阵阵揶揄的大笑。上得岸来那人寻个无人的僻静处,将身上正淌着水的衣服脱下,随便地拧几把,穿在身上,继续前行,这在炎热的夏天倒也有几分惬意。但这遭遇如果赶在寒冷的冬天,那滋味可就没有夏天这么享受了,尽管那时的河水会很浅,可是一屁股坐下去,湿到的地方透着刺骨的冰凉,只得哆嗦着跑回家,烤上一把火再换上新衣服。

值得一提的是,跌落搭石这样的事在慎而又慎的大人身上是很少发生的,倒是我们那帮毛手毛脚的孩子碰上的多。

那搭石只能过单行人,许多的东西是需要人们脱了鞋袜,高挽裤脚肩扛担挑,趟水运往对岸,再笨重些的物件需要好几个人合作用手推车推过去。是怎样的合作呢?推的人要叉开双腿、抓稳车把,靠着车两边帮忙人向前的拉劲在水中前行,倒霉时车轱辘碾上水中的大石头,来一个人仰车翻也是常有的事。

在我九岁那年的.冬天,从公社那边传来消息,上级要组织附近村庄的人力在河上建一座石桥,地址就选在了我们村后的河段,每个村的大人都兴高采烈,要知道他们饱受过河之苦久矣,现在要建一座像模像样的桥了,都跃跃欲试,就连识字班的姑娘们也不示弱,纷纷表示只要用得着,干啥活都行。

修建石桥,要用到许多打制成型的石块,各村的姑娘自告奋勇成立了自己的“女子石匠连”,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穿针引线的女娃要拿起铁锤和y头打石头,岂不是开天劈地以来闻所未闻的事?十里八乡的人们纷纷前来一看究竟。你还别说,纷飞的石屑中,女子石匠连的勇士们,一个个英姿飒爽,一点不比男士逊色。即便是铁锤砸到手上、石屑溅入眼睛也都是轻伤不下火线。

女子石匠连的事迹很快引来了市广播站、县广播站的同志,赶制出一期又一期的新闻节目,市委宣传部还制作了电影拷贝在全市范围内放映,当然我们几个村的男女老少先睹为快,谁家的姑娘在镜头里出现过,那可是令众乡亲羡慕不已的事,后来那些姑娘都嫁得如意郎君,也是很在情理之中。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中,第二年开春一座五孔石桥竣工了,只是受当时的条件限制,为了省时省料,桥身明显过于低矮,桥的两头到岸上都有一个较大的斜坡,那时的人畜爬行倒也无所谓,但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多起来。如果载重过多,或者机器的马力不够大,经常导致车辆爬到半坡而退回桥面,更有甚者直接坠入河底,庆幸的是从没出过人命,以至于人们都说这桥是一座善桥。在此虚惊一场过的人,每逢重大节日纷纷前来烧香焚纸进行膜拜。

说到这,不得不提起一件事:一九七三年夏天,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河水上涨淹没了这座石桥,有一位乡邮政所叫郭诗语的工作人员,冒险从北岸过桥到南岸送邮件,被困在桥体上的一个石墩上,差点以身殉职,是我村的人想方设法救了出来。

那石墩,本来是为了减轻夏季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而修建的,用石块和水泥混合而成,高约三米。在桥身靠上游的一边,相隔不远便有一个。每年夏天风平浪静时,我们一帮调皮蛋脱了衣服,从各自选好的石墩上一个猛子扎到深水里,要好半天才露出头来,现在想想那时还真是玩命呢!幸亏没有出过事。

自从郭同志的事件发生后,上级有关部门也曾发狠拆了旧的换新的,修建一座更大一点的桥,但一直没能兑现。

这几年随着我们这一带板材经济的迅猛发展,涑河两岸的板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前来运送原料、拉走成品的拖挂车,老板们的轿子车都要从河上的那座古老的石桥经过,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就在有了钱的老板们筹划要自费修桥的时候,正赶上国家的“村村通工程”,历时八个月,一座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雄伟大桥横跨涑河南北,与两岸持平,这才“天堑变通途”了。

日新月异的时代还在前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还会看到更“现代”的桥出现在家乡的河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