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机电类毕业论文范文(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5:09:34 页码:11
机电类毕业论文范文(模板9篇)
2023-11-18 15:09:34    小编:ZTFB

观察是发现细节、捕捉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参考他人的总结经验和方法。这些总结范文来源于不同领域的经验总结,每一篇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一

无论任何建筑工程想要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必须依赖于施工项目的安全程度、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工程完工后实用功能,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机电工程同样如此。因此我们必须着重关注施工管理环节,对于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并作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高人们的使用水平。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1。1机电工程总体管理水平不高,工程设计落后。

现在的社会已经是科技化信息化的社会,建筑施工行业也越来越趋向于此,但是许多建筑企业依然使用过去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办法及时获取建筑信息资源,即使获得的部分资源,但是因为信息链接不完整,处理问题也显得十分不完整,不但不能解决几点施工工程的需求,无形当中会增加企业的建筑施工成本。既满足不了经济市场的需求,还会是企业因为信息不通畅技术资源欠缺给企业带来危机的。没有完整管理体系,造成工程各个环节连接不到,例如,工程造价环节,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着工程设计,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选择当,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影响整个工程的进行。甚至会出现以权谋私者,对工程造价方案私自进行使用,造成工程建筑单位的损失。

1。2机电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现在我国机电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数有包工头直接带队参与进来,许多施工人员既没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也没接受过专业的培训,这样在施工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准确分析做出判断,提供解决方案,这样会导致系列问题发生。机电工程整个建筑工程当中最为实用且需求最高的项目之一,因此机电工程的质量势必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但是,由于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人员没有专业技能,切实际施工经验欠缺,加之,建筑施工单位对机电设备安装人员的技能培训过于忽视,只注重施工进度忽视工程质量,也会使得施工人员的基本专业水平与素质无法提升。

1。3机电工程中造价管理不理想。

建筑施工单位对机电工程造价管理过于混乱,甚至一些企业为了经济系利益不按规定标准,签定合同,整体的工程造价超出预期设定。还有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时提高整体工程数额,用来加大其他项目的价格。还有的施工单位在是建筑施工中使用劣质材料但价格却高于质量较高的材料,不但增加了安全隐患也影响了企业的继续发展与后期经济效益。

2。1提高机电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机电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素质水平普遍不高,若想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必须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有关机电工程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并实行考核与奖励机制确保培训效果。另外,建筑企业也可以聘请先进的外来水平进行实际操作,确保员工按照操作的规章制度执行。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安全的施工理念必须贯穿整个工程,务必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2。2加强安全与风险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其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对于可能存在的施工隐患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及时的指正,并告知其避免危险的放,防患于未然。建立安全与风险管理的示意图,监理部门进行审核,得到明确答复后,在进行施工。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文明施工。施工现场设立警示标牌,对于危险的地点设备准确表明,对于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即使处理,按照建筑垃圾堆放标准进行处理,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整洁干净。

2。3完善机电工程监理制度。

监理的工作职能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的有效性。监理工作可以把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出现或是已经出现的问题、漏洞及时发现,并且做出相应处理措施,积极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完善机电工程监理制度,发挥其最大的职业价值。

3。1制定严格的工程验收依据。

机电工程建筑施工前,会有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等相关文件配合施工,对施工要求明确注解,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达到上述要求,同时,还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政策标准,工程验收阶段,严格按照我国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验收作为最终工程的质量标准依据。

3。2严格遵守机电工程验收标准。

机电工程中有明确的参考标准及要求,因此在验收过程中必须达到相关的质量规定标准。首先必须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其次,符合施工合同中的其他标准要求,对于所使用的施工设备以及所达到的施工效果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

3。3规范工程竣工结算。

机电工程施工结束以及验收达到标准之后,需要进行结算工作,结算时把所欲设计大的施工费用整理出来,向建筑使用方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对于在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以及设备不当等,出现的资金损失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并且需要,签字确认。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电工程的整体治理,因此,必须提高对对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完善其中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建筑安全与建筑风险的管理,积极努力的提高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质量。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二

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同学们,大家还没有写论文的话要抓紧时间了!以下是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大家来了解其格式吧!

浅谈中小企业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研究【1】。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中小企业电子信息安全的保护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电子信息安全为主体,介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电子信息安全技术进行概述,提出主要的安全要素,找出解决中小企业中电子信息安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信息安全安全技术安全要素。

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有众多的企业文件在流转,其中肯定有重要性文件,有的甚至涉及到企业的发展前途,如果这些信息在通用过网络传送时被竞争对手或不法分子偷听、泄密、篡改或伪造,将会严重威胁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意义。

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信息成了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如今企业的商务活动,基本上都采用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企业的生产运作、运输和销售各个方面都运用到了信息化技术。

如通过网络收集一些关于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出产地等信息来建立一个原材料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对原材料的采购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跟多的采购建议和对策,实现企业电子信息化水准。

有关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二的中小企业对网站的应还处于宣传企业形象,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收集客户资料这一阶段,而电子商务这样关系到交易的应用还不到四分之一,这说明企业还未充分开发和利用商业渠道信息。

中小企业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应该加快信息化的建设。

二、电子信息安全技术阐述。

1、电子信息中的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使数据的传送更为安全和完整,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两种。

其中对称加密通常通过序列密码或者分组机密来实现,包括明文、密钥、加密算法以及解密算法等五个基本组成成分。

非对称加密与对称加密有所不同,非对称加密需要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必须配对使用,用公开密钥进行的加密,只有其对应的私有密匙才能解密。

用私有密钥进行的加密,也只有用其相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加密技术对传送的电子信息能够起到保密的作用。

在发送电子信息时,发送人用加密密钥或算法对所发的信息加密后将其发出,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有人窃取信息,他只能得到密文,密文是无法理解的。

接受着可以利用解密密钥将密文解密,恢复成明文。

2、防火墙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邮件炸弹,病毒木马和网上黑客等对网络的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企业的信息化使其网络也遭到同样的威胁,企业电子信息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

针对网络不安全这种状况,最初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就是防火墙。

在我们的个人电脑中防火墙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阻止非黑客的入侵,电脑信息的篡改等。

3、认证技术。

消息认证和身份认证是认证技术的两种形式,消息认证主要用于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抗否认性,用户通过消息认证来确认信息的真假和是否被第三方修改或伪造。

身份认证使用与鉴别用户的身份的,包括识别和验证两个步骤。

明确和区分访问者身份是识别,确认访问者身份叫验证。

用户在访问一些非公开的资源时必须通过身份认证。

比如访问高校的查分系统时,必须要经过学号和密码的验证才能访问。

高校图书馆的一些资源要校园网才能进行访问,非校园网的不能进入,除非付费申请一个合格的访问身份。

三、中小企业中电子信息的主要安全要素。

1、信息的机密性。

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信息的机密性工作似乎变得不那么容易了,但信息直接代表着企业的商业机密,如何保护企业信息不被窃取,篡改,滥用以及破坏,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又能确保信息安全性已成为各中小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信息的有效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中小企业都利用电子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信息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的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是个企业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所以要排除各种网络故障、硬件故障,对这些网络故障带来的潜在威胁加以控制和预防,从而确保传递信息的有效性。

3、信息的完整性。

企业交易各方的经营策略严重受到交易方的信息的完整性影响,所以保持交易各方的信息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对交易各方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在传送过程中要防止信息的丢失,保持信息的完整性是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基础。

四、解决中小企业中电子信息安全问题的策略。

1、构建中小企业电子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理的顺利进行。

在一般中小企业中,最初建立的相关信息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

如果安全管理制度出了问题,那么围绕着这一制度来选择和使用安全管理技术及手段将无法正常进行,信息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

完善,严格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影响很大。

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如果没有严格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电子信息安全技术和相关的安全工具是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的。

2、利用企业的网络条件来提供信息安全服务。

很多企业的多个二级单位都在系统内通过广域网被联通,局域网在各单位都全部建成,企业应该利用这种良好的网络条件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安全服务。

通过企业这一网络平台发布技术标准,安全公告和安全法规,提供信息安全软件下载,安全设备选型,提供在线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场所。

3、定期对安全防护软件系统进行评估、改进。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和信息技术也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在电子信息安全问题不断被发现的同时,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安全防护软件系统也应该不断的改进,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估。

总之,各中小企业电子星系安全技术包含着技术和管理,以及制度等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中小企业办公室逐渐趋向办公自动化,而且还确保了企业电子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温正卫;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

[2]闫兵;企业信息安全概述及防范[j];科学咨讯,2010。

[4]郝清士;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三

带式输送机设计专业:矿山机电姓名:摘要:带式输送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

带式输送机是输送能力最大的连续输送机械之一。

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运转可靠、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管理维护方便,在连续装载条件下可实现连续运输。

本论文主要涉及了带式输送机的机械设计和电气原理设计部分。

带式输送机的机械设计分两步,第一步是初步设计,主要是通过理论上的计算选出合适的输送机部件。

第二步是施工设计,主要根据初步设计选定的滚筒、托辊、驱动装置完成对已选部件的安装与布置的图纸设计工作。

在机械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对输送机的保护装置及其电气原理设计。

电气控制主要通过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电气系统实现的。

41参考文献。

绪论1.1带式输送机的技术发展带式输送机是输送能力最大的连续输送机械之一。

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运转可靠、能耗低、对环境污染小、便于集中控制和实现自动化、管理维护方便,在连续装载条件下可实现连续运输。

它是运输成件货物与散装物料的理想工具,因此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在矿山用量最多、规格最大。

1880年德国lmg公司设计了一台链斗挖掘机,其尾部带一条蒸气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

1896年美国纽约颁布了鲁宾斯为带式输送机的发明人。

20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褐煤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的发展,带式输送机也随之得到迅速地发展,二次大战前德国褐煤露天矿已出现1.6m带宽的带式输送机。

50年代开发出的钢绳芯输送带为带式输送机长距离化和大型化创造了条件。

前西德为了摆脱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开发了年产4000~5000的褐煤露天矿,并在50~60年代为日挖10挖掘机开发了配套的3.0m带宽的带式输送机,带速为6.8m/s。

后经科研开发将带速提高到7.5m/s,使带宽从3.0m降至2.8m,但运量仍保持3.75万t/h。

单条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容量为6kw,是当今运量最大的带式输送机。

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推广斜井带式输送机。

德国鲁尔区haniel-prosper煤矿使用了当今规格最大的斜井带式输送机,其带宽为1.4m,带速为5.5m/s,带强为st7500n/mm,整机传动功率为23100kw同步电机。

电机转子直接固定在滚筒轴上,从而省去了减速器。

同步机用交直交变频装置调速,起、制动过程非常平稳,起动时间可达140s,制动时间达40s。

输送带保证寿命达20年。

该机上、下分支输送带都运送物料。

向上运媒1800t/h,下分支向下运矸石1000t/h,提高高度达700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带式输送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不再是常规的开式槽型或直线布置的带式输送机,而是针对生产需求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特种带式输送机。

例太原理工大专科论文如,弯曲型、线摩擦型。

大倾角型。

可伸缩型。

吊挂型、管式、吊挂管式、波纹挡边式、气垫式、压带式、钢丝绳牵引式和钢带式等带式输送机。

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优点,适用于某些特殊场合。

例如,管式和吊挂式输送机因其密封性好,适用于有环保要求或物料不应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场合。

波纹挡边带式输送机可以做大倾角甚至垂直提升,因而在卸船和竖井提升中得到应用。

压带式大倾角带式输送机于50年代在下挖式斗轮挖掘机上广泛应用。

倾角可达35,从而缩短斗轮臂架长度。

目前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正朝着长距离、高速度和大运量方向发展。

单机运距已达30.4km,多机串联运距最长达208km,由17条带式输送机组成,最宽的带式输送机带宽为4m。

最大运输能力已达到3.75万t/h,最高带速达到15m/s。

单条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功率达到62000kw。

我国生产的带式输送机最大带宽已达到2m,带速已达m/s,设计运输能力已达到5.2万t/h,最大运距为3.7km。

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能力和输送距离是所有其他输送设备无法比拟的,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努力发展和完善带式输送机技术。

研究带式输送机的途径和目的及意义如下:(1)提高带速,它是提高输送能力和节省投资的有效途径。

(2)提高各部件的可靠性,也包括输送带的可靠性,往往一个部件的失灵会影响整机乃至整个系统的停顿。

(3)努力减少维护工作量或取消日常维护工作,因带式输送机分布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运输线路上,很难实现有效的维护保养工作。

(4)节能研究,带式输送机本身是输送机中耗能最省的,但在大型矿山、冶金、电力和专用港口等企业中带式输送机用量很大,成为企业中的一个耗能大部门,因而进一步的节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为适应金属露天矿大型化开采的需要,一些国家正努力解决输送机输送金属矿石及其周围的问题,力求用带式输送机替代昂贵的汽车运输。

它直接关系着输送带的强度、接头强度、滚筒、传动装置和联接件的设计强度,然而研究可控的起动装置和制动装置来减小动张力便成为动态设计的根本所在。

1.2常用带式输送机类型与特点带式输送机的种类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用带式输送机(dt)通用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固定式带式输送机。

其特点式托辊安装在固定的机架上,由型钢做成的机架固定在底板或地基上,整个机身成刚性结构。

因此,它广泛用于要求设备服务年限长,地基平整稳定的场合。

例如,煤矿地面生产系统、洗煤厂、井下主要运输大巷、港口、发电厂等生长地点。

该种输送机应用十分普遍,现已形成系列产品如td62、td75、dt等。

(2)钢绳芯带式输送机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在结构形式上相同于通用带式输送机,只是输送带由织物芯带改为钢丝绳芯带。

因此,它是一种强力型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距离长、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高、输送带成槽性好和寿命长等优点。

但其最大缺点是因钢绳芯输送带的芯体无横丝,故横向强度低易造成纵向撕裂。

在大型矿井的主要平巷、斜井和地面生产系统往往会遇到大运量、长距离情况,如果采用普通型带式输送机运输,由于受到输送带强度的限制而只能采用多台串联运行方式,这就造成了设备数量多,物料次数多,因而带来设备投资高,运转效率低,事故率升高,粉媒比重上升以及维护人员增多等后果。

采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该种带式输送机已经定型成dx系列。

(3)吊挂式带式输送机太原理工大专科论文吊挂式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将其机架用钢丝绳或铁链吊挂在顶板上的带式输送机。

机架可以采用钢丝绳或型钢材,托辊组可以是铰接或固定支承。

它通常用于底板或地基起伏不稳定,服务时间较短的场合。

如煤矿井下采区上、下山,顺槽和集中运输巷。

(4)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长度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随时缩短或加长。

这是为满足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顺槽输送要求而设计的。

(5)移动带式输送机(dy)移动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按整机设计并且整机可在不同地点使用的带式输送机。

按移动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移动式与携带式带式输送机。

前者是靠轮子、履带或滑撬移动的带式输送机;。

后者是可用人力或机械从一个位置抬到另一个位置的带式输送机。

主要用作短距离输送或转载。

如煤场、码头、仓库等场所。

(6)弯曲带式输送机弯曲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在输送线路上可变向的带式输送机。

该种输送机适用于煤矿井下弯曲巷道和地面越野输送。

(7)线摩擦带式输送机在带式输送机(在此称之为主机)某位置的输送带下面加装一台或几台短的带式输送机(称之为辅机),主带借助重力或弹性力压在辅机的带子(辅带)上,辅带可以通过摩擦力驱动主带,这样主带张力便可以大大降低而实现低强度带完成长距离或大运量输送。

(8)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普通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倾角超过临界角度时,物料将沿输送带下滑。

各种物料所允许的最大上运倾角见表1.1。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可以减小输送距离、降低巷道开拓量,减少设备投资。

水泥200~60mm矿石20块状干粘土15~1840~80mm油母页岩18粉状干粘土22干松泥土20(9)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从1951年起在英语国家得到应用。

它的优点在于牵引体与承载体是分开的,可以跨越长距离和大高差。

但缺点是输送带成槽性差,影响输送截面积,钢丝绳裸露在外,不易防腐蚀,维护费用高。

因此,国外一些国家不提倡使用。

我国自1967年起在煤矿开始使用,但总体用量不高。

根据研究表明,当输送量超过500t/h,运距超过2~5km时,钢绳牵引带式输送机的基建投资和运费将少于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即运距越长越有利。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四

三年的大学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大学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大学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现在已经是到了一个检测自己这三年来成果的时候了,无论是知识上的成长还是身心上的成长,都会在这次的实习工作中得到考验。

毕业实习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方式,它不完全同于社会工作而又最接近与社会工作,是面对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转型点。而机电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我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实际工作却是非常的缺乏,仍需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毕业实习具体有以下几个目的: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运用并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中获得实际知识和实际技能;培养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和群众观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诚信观念,遵守职业道德;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通过实习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

按学校规定在过完春节就该进入毕业实习阶段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以往总是看到别人很早便开始上班,而作为学生的我一般都要在家过很久才会去学校上学,可是没想到今年我也要如此这么早的就加入到上班的洪流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有些不习惯。我是从正月初十开始上班的,还不算是太早,别人一般是初六就开始正式上班了,等到我去报道的时候工作基本上是走入了正轨,工厂里都忙忙碌碌的,感觉跟学校要上课前的那气氛差不多。去单位后也就搬入了集体宿舍去住,在学校住了这么多年的集体宿舍,就没出现什么不习惯的,按照公司的要求是在生产上上班就一定要穿工作服,我也领了一套,但是钱以后还是要从工资里扣,这也是我第一次穿工作服。每天跟其他人一样早早的起来,上下班都要签到,一点都不含糊。

最开始的时候我被安排去了制图室跟着他们制图员一起做,这去了才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东西跟他们用的基本上都是不一样的,就又要从头开始学,好在以前还有点制图软件使用的经历,学起来上手也很快。我们在公司主要用的是cad和ug,cad虽然也能绘制三维图形,但是绘制起来比较的麻烦,所以cad就只负责了二维零件图的设计,其他的还是交给ug在做。

cad方面也没学狠么很复杂的,一般都是绘制些二维图和零件三视图,就只要掌握了这些就可以了。cad中的标准比较多,每一个图层可以用到哪几种线型和颜色都有相应的标准,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一定不能选错,否则以后线型重复了以后在修改起来就不是那么方便。由于对cad图都是进行一些细节的处理,必须要很认真,一不留神就容易出错。

ug的学习就比cad的复杂了些,ug不仅是用于了产品三维实体图的设计,而且还要对设计的产品就行必要的组装,学习了很多的功能。其中一些简单的就跟以前在proe和mastercam里用到的差不多,无非就是“拉伸、倒角、沟槽、矩阵、镜像、薄体创建”,这些以前基本上都用熟练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算学习了“袋形和方凸形”这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可厉害了,并不是跟“拉伸”那些工具只是简单的实体变形,这两个功能可以对编辑的面绘制非线性曲线,这样就可以实现在零件中的一个曲面做成不同的角度,这个功能在齿轮的创建中也很有用。

在制图室做了差不多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生产一线去了,实习的时候就是要什么事都要做,这样才知道以后在工作中的真正感受,这时候也才第一次把工作服穿上。第一次去车间的时候能感觉到这里跟办公室的差别很大,这里没有空调没有热水,高大的车间屋顶也不经令寒意加重。去了首先做的就是驾驶室的装配,做这些工作都是比较的简单,学会了哪些东西装在哪就可以了。车间的人比较多,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说说话,我们经常就是两个组比这做,输了的组可是要负责买明天的水喝的,气氛都还比较的活跃。后来去了整车的组装车间,一辆辆的车就是从这里开出来的,这里要学的东西就比较多了,很多零件不是想怎么装就怎么装的,比如我们一定会先给车辆的管线进行提前的布置,否则有些零件装上后管线的位置就被堵住了。在这里工作时说闲话的几率也比较小,都是些又大又重的铁质部件,一不留神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大家都是除了工作上必要的交流外都在专心的做事。在车间做事加班基本上都是免得了的了,虽然我只是个实习生,但是不能说别人都去了我不去吧,有时候只要是出车赶的急了点,我们晚上都要加班才行,加班也确实幸苦,每天本来就只那么点休息的时间,我们还要多做好几个小时,回去了都接近九点,一般都是直接洗洗就睡了。

在车间做了大半个多月,我们就全部搬到新厂址去了,本来新厂那边都开工了好几个月了,但是因为临近过年了,这边的也就没搬过去。搬家的这几天真是都忙死了,搬走了这边又用的设备也不能都丢这都不要了,还是要全部都带走,光是这些东西都装了两车,弄的我也够累的。

搬到新厂区这边后就可以做加工的工作了,我们加工的主要还是一些传动轴、货箱的固定件和一些零件的紧固件,有时候也帮别人做点别的东西。由于不是大批量的生产外销,所以我们的设备也不是很多,只有一台数控车和一台数控铣,然后还有些其他的普通机床。刚开始去的时候肯定是也不敢要我做数控的工作,只是跟着师傅在普通机床上练练手,也是只做做塑料的零件。对机床操作熟练点后,就慢慢的开始做零件的加工了,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也就加工了点很简单的轴类零件,在试用的时候也做废了一个,还把刀尖弄坏了点,还好不是断的很多,就又跟着师傅去学了怎么磨刀。别说这个磨刀的讲究还真是多,跟书上写的一样,要磨出前刀面、后刀面、主副后角、主副偏角,一大堆的东西,至于磨刀的姿势那些,我也只学了个大概,磨的时候注意点就好了,那飞轮还是蛮危险的,我就那么磨磨修修,还弄出点样子,刚开始不知道的时候把刀尖磨的太尖了,用的时候一会就断了,后来师父才说不能那么磨。

有时候有些零件需要批量生产的时候我们也会用到数控机床,我们这的零件对精度的要求不是太高,也只是用了华中数控的系统,这个系统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数控机床这种贵东西还是不能一上来就让我碰的,师傅还专门跟我抽了半天时间出来复习了下以前学的数控编程,简单的就没怎么多说,主要是跟我讲了讲在车床上面的g80(内外径切削循环)、g81(端面切削循环)、g82(螺纹切削循环)、g71(内外径粗车复合循环),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一般来说都用g71在车外轮廓,但是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用g80也可以,还给我加了个g82(有锥度的螺纹切削循环),这个主要是车有些起始半径跟终止半径不一样的零件上的螺纹,我也把以前上课用的课本带了回来,对着上面的回忆下,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操作,简单的东西还是难不倒我的。我一直都认为华中数控在铣床的程序上有问题,就是在刀走完一段程序后非要往它的切线方向在走一点才行,否则它就可能会引起刀。以前老师也解释过这个是以为程序在执行的时候预读了下一条指令造成的,我那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按说现在应该很好解决了才是,可是我问师傅我们的铣床是不是这样的,师傅说也是,还开玩笑说只有等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去办这个事了。哎就是这个问题让我一直觉得华中数控还是很落后的。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五

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数控技术,一直到60年代中期处于研制、开发时期。当时,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研制出试验性样机,开始也是从电子管着手的。

1965年,国内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研制成了劈锥数控铣床、数控非圆齿轮插齿机、cjk-18晶体管数控系统及x53k-1g立式铣床。

从70年代开始,数控技术在车、铣、钻、镗、磨、齿轮加工、电加工等领域全面展开,数控加工中心在上海、北京研制成功。但由于电子元期间的质量和制造工艺水平差。致使数控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未得到解决,因此未能广泛推广。在这一时期,数控线切割机床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在磨具加工中得到了推广。

80年代,我国从日本发那科(fanuc)公司引进了5,7,3等系列的数控系统和直流伺服电机,直流主轴电机技术,以及从美国、德国等国引进了一些新技术。并进行了商品化生产,这些系统可靠性高,功能齐全。推动了我国数控机床稳定的发展,使我国的数控机床在性能和质量上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1985年,我国数控机床的品种有了新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品种不断增多,规格齐全。许多技术复杂的大型数控机床、重型数控机床都相继研制出来。为了跟踪国外技术的发展,北京机床研究所研制出了jcs-fm-1、2型的柔性制造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这个时期,我国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开发工作。一些较高档次的数控系统(五轴联动)、分辨率为0.02μm的高精度数控系统都开发出来了。并造出样机。

目前,在国内的数控机床中,大都是加工直径比较小的零部件,而那些大直径的零部件都很难加工,本设计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对大直径圆形零部件在圆周上进行铣削和在规定位置上铣平面或钻孔。数控技术和数控设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设计要求(含论文提纲)。

主要设计内容和设计要如下:

1.执行元件的选择:选择时应考虑负载能力、调速范围、运行精度等多方面要求,步进电机应用最为广泛,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因为步进电机控制简单,而且本次设计要求的速度不高,所以步进电机最为适合。

2.传动机构方案的选择:传动机构实质上是执行元件和执行机构之间的一个机械接口,用于对运动和力进行变换和传递。竖直传动机构:通过滚珠丝杠与普通丝杠进行比较,综合考虑进给部分功能及精度要求,本次设计选择了滚珠丝杠。横向传动机构:通过水平的滚珠丝杠传递扭矩,完成工作台上夹持器的横向运动。

3.导向机构的选择:导向机构即导轨,主要有滑动和滚动两大类。滑动导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和抗振性好,利于竖直导向,所以竖直导向装置采用滑动轨。而滚珠导轨精度高,导向性好,摩擦因数小,启动轻便,运动灵敏。不易爬行,寿命长,适用于水平导向及精度较高场合,所以本次设计水平导轨才用滚珠导轨。

4.反馈元件的选择:由于光栅尺结构简单,精度高,控制容易,易于实现长度的测量,所以选用尺状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光栅尺作为反馈元件。

机械部分主要是:首先是导向机构的设计,它采用了滑动导轨和滚珠导轨相结合的方式,滑动导轨机械结构简单,而滚动导轨运动精度高;接着依次是执行机构的设计、传动机构的设计和计算、传动齿轮的设计与校验。接下来是电控部分:sinumerik802cbaseline的系统介绍、系统的电气组成原理示意图、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其应用、系统的主电路原理图、系统的i/o电路原理图、控制系统、电柜设计、系统的`电源电路原理图、光栅尺的基本原理、运行程序。最后是结论,设计体会、致谢、参考文献。

数控机床是新型的自动化机床,它具有广泛通用性和很高的自动化程度。数控机床实现柔性自动化重要的装置,是发展柔性生产的基础。数控机床在零件的加工中,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数控机床的优点:提高生产率;稳定产品质量;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实现一机多用;提高经济效益;不需要专用夹具;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

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与阶段性成果。

工作内容完成时间段预计阶段性成果。

市场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分析。

外文文献翻译。

方案论证,比较,确定总体方案。

参数计算,原部件选择。

草图绘制。

装配图设计。

零部件设计。

电气控制原理部分设计。

电气图绘制。

编制设计说明书。

修改,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综述。

[1]郭芝俊、左宝山主编.机械设计便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张键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0。

[3]郑堤、唐可洪.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

[4]张海根主编.机电传动控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5]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王永章.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4。

[7]韩秀清、王纪海.材料力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8。

[8]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10。

[9]李庆余、张佳主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8。

[10]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图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9。

[11]许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5。

[12]吴宗泽主编.机械零件设计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13]严爱珍主编.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4]王风蕴主编.数控原理与典型数控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孙恒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顾熙棠主编.金属切削机床.上海科技出版社,

[17]徐宏海主编.数控铣床.化学工业出版社,

[18]文怀兴主编.数控铣床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9]李洪主编.实用机床设计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0]林宋主编.现代数控机床.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六

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的机电工程项目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手段在机电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逐渐的提升了机电工程项目的规模化和高效化运作水平。本文结合机电工程信息化发展特点,对机电工程信息化的建模和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供参考。

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而信息化早已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从无纸化建设、局域网建设、互联网建设、物联网建设,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也逐渐的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反过来对企业其他各方面的建设起到了关键的重要,对企业内部建设以及项目的推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信息化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沟通效率,还能降低企业运转的成本,大数据技术出现后,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决策参考依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信息量大且比较分散。大型的机电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涵盖设计,施工,监督及设备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要保证全面还必须能够具有清楚的分类来满足相关单位的需求和信息流通。同时,机电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及工程量的信息储存和管理也是比较分散且复杂的。(2)机电工程信息量种类繁多。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以结构信息和分结构信息为主,结构化的信息成本管理,施工进度及质量相等方面的信息。非结构信息以实际项目的文件、档案及一些音频信息数据为主。两类信息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确保整体几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机电工程施工效率。(3)信息具有动态发展变化特征。机电工程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同时也不是靠局部的信息收集就能完成的。这就使得机电工程信息具有时空和位置上的动态变化特征。另一方面,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使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正因为信息的动态发展特征,使得信息管理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这就必须依靠管理者能够及时的根据信息的变化做好合理的工作统筹。

(1)总体信息系统模型的创建。信息系统的建设以集成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来提供平台支持,从而实现了对信息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以这个角度的机电项目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就是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通过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整合,来确保机电项目运行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信息化整体模型的创建,能够对机电工程实施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实现其数据、功能及业务模型的创建。然后再以这些模型为基础来实现系统化的模型整合。在总体结构模型搭建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了系统的数据环境搭建,从而能够使得复杂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2)项目信息管理模型的创建。机电项目的信心管理标准化是基础管理的核心。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的集成模型创建,主要是为了改变当前机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现状,来形成一个比较有效的项目管理综合平台。模型的创建,首先要以信息资源的全面规划为基础,其次,要结合机电项目的管理需求进行项目信息的分割,并要合理控制各分割项目之间的.接口设置,确保信息能够通过管理平台自由的传输。最后,当机电项目信息管理体系初具模型后要进行总体结构模型的确定,同时对机电工程项目寿命进行分析。整体的结构模型既要包含系统应用模型,还应该体现主体数据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机电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是按照统一的标准信息数据来实现的。

(1)机电信息信息化技术的路线实施。对于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而言,要想达成理想的建设目标,必须首先要对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路线进行完善的建设考虑。机电项目的技术线路布设以实际的信息资源规划为依据,来对整体机电项目需求信息的细致分析。然后结合每个业务模块的决策、管理及执行需求来进行模块功能的具体描述。最后通过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整合来实现项目资源的合理规划。(2)建立信息化管理的保障体系。机电工程的项目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形成具体的保障管理体系。要想实现对机电工程多样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就必须能够对信息的资源实行统一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并坚持市场导向和服务管理原则。同时各工程单位和企业还应该以信息化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对应的管理小组,来实现对信息的统筹资源规划和框架规范管理。对于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来说,其保障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各种保障体系的工具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动态变化需求,通过各信息和业务模块的最大职能发挥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信息共享还要以提供方便的数据查询和文件下载功能为原则。各部门之间通过良好的技术支持来获得更加便利的信息交换和业务开展。(3)建立针对机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系统。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来做支撑。信息的风险管理就是要对机电工程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风险因子进行明确的鉴定和分析。并通过对风险的等级评定来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在工程实施之前,要针对风险评估进行应急方案的制定,将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同时,为确保风险管理系统能够落实有效,相关部门还应该建立对应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实施的进行项目运行状况的检查,以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来保障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基于机电工程项目的当前信息管理,已经逐渐的呈现了共享性和实时性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其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实施,能够使机电项目的运行流程更加优化,管理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可以在确保机电运行高效性和现代化方面得以顺利的实现,最终也就能够实现机电企业的总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七

在实际场景中,其机电一体化产品是非常多的,其种类也是比较复杂的,开发该产品的厂家比较大,为了促进其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效应用,我们要进行其机械接口环节、动力接口环节、环境接口环节等的优化,实现其标准化运作,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系列的机电一体化运作环节的协调,是难以实现产品单元模块的深化发展。

比如对于相关变频调速电机内部环节的优化,确保其动力驱动单位的稳定运行,通过对其相关环节的运作,实现其功能的一体化。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进行标准模块化单位的有效应用,促进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满足机械加工企业的发展需要,促进其内部结构的有效协调,满足企业的日常发展的需要。

网络化的普及,也促进了各个设备技术环节的远程控制,通过对其监视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其远程控制系统的健全,这也是一种对于机电一体化环节的应用模式,这种技术模式的应用,深化了局域网技术系统,促进家用电器的网络化,满足了机械加工企业的相关工作行为的需要,促进其机械加工企业的内部运作质量效率的提升。

2其机电一体化环节中的集成化环节的应用实现了对各个技术的综合利用。

通过各个产品结构的优化协调,促进其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协调,实现其管理环节、加工环节、装配环节等的优化,促进了生产质量效率的提升,满足了机械加工工业的发展需要。

促进其生产工序的高效率极其自动化的运行,促进其系统综合效益的提升。

进行整体系统的有效划分,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实现其系统功能的有效协调。

促进其各个功能部分的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健全,我们也要进行软件、硬件设备的应用,实现对系统的各个性能的有效体现,促进其机电一体化工程的稳定运行,实现对相关能源的有效应用。

3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工业运作的必要性。

为了促进机械加工企业的综合效益的.实现,我们要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深化应用,实现对微处理机环节的有效控制,实现其微机系统、显示装置、及其仪表技术的深化,促进其组装合并模式的健全,实现其工程的综合一体化的发展,促进系统的控制精度的提升,满足工程的质量发展的需要。

智能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工业行业中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连续化的特点,传统的控制技术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非常有必要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生产、控制、设备与产品质量诊断等各个方面。

3.1为了实现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我们要进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优化,促进其内部相关环节的有效协调,促进其中央计算机设备与其他相关控制单元的有效应用,促进其内部分布式控制系统环节的优化,确保该环节的稳定运行。

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实现对日常生产环节、操作环节、管理环节等的优化,促进其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功能的不断延伸,实现对其生产环节的有效控制,提高该环节的综合效益,促进其下序环节的稳定运行。

3.2进行开放式控制系统的整体环节的优化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其计算机技术应用下的新结构体系的健全,促进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稳定运行,促进其各个机械加工企业的相关环节的有效协调,实现其相关资源的有效共享,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该开发控制系统通过对通信系统的各个控制设备的应用,实现其内部控制管理环节与经营决策环节的优化,促进其控制环节和测量环节的一体化运行,实现了机械加工企业的发展需要。

4结束语。

为了提高机械加工企业的综合效益,我们要进行其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的优化,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八

机电专业培养具有必备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和较强的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社会发展是不断科学化的过程,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且其中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传感器技术作为其基本支撑技术之一也在逐渐扩大应用范围和程度。本文中通过文献综述详细说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描述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对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自动检测。

信息电子化时代使得科学技术愈加先进,相关统计表明全球传感器市场营业额达到200亿美元以上,且年增长率达到80%,已有2万种以上的传感器产品品种供使用者选择,其涉及领域包括钢铁、能源、交通、机械、通信等,几乎涵盖所有行业,我国也已将传感器技术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技术之一,因此了解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1传感器和机电一体化系统。

传感器指工程上可以直接测量、转换输出量值的器件,一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完成,所转换的量值可以是同种的,也可是别种的,可以将其作用类比为人体感觉器官及其延伸。

而机电一体化指的是将微电子技术引入到机械中,使其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等更为先进,是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的有机融合,其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机械制造、信息处理、微电子、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而传感器技术是基本支撑技术之一,其意义在于检测系统本身及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以辅助有效控制系统运作,使其可在众多恶劣环境下完成高效获取信息工作,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代表着自动化技术的形成,传感器技术水平高低则决定了自动化程度。

而社会发展的高速性,使得我们需要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也就需要增强信息处理能力,这也就意味着传感器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

前文中提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类似于系统感觉器官,可将待测对象特征和状态信号获取,以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例,测量模块是其中的重点,由传感器、测量电路等共同组构,担负着系统状态和行为信息的收集工作,输入参数为机械结构模块性能物理参数,包括强度、位移、力矩等,输出参数为被测量特征参数,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整个测量模块需展现物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包括一些系列技术指标,如分辨率、线性范围等。

而在实际的应用中,许多机电一体化系统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受到检测传感技术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高速高效获取信息并控制成本的要求,有待进一步研究。

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3.1机械加工过程的传感检测。

技术机械加工过程中无法离开检测工作,加工开始前需要自动检查坯件和加工设备,以便加工工作顺利展开,包括:第一,通过检测自动判断、调整坯件夹持方位,对上床后装夹是否会发生变形以及夹紧力大小进行预估;第二是加工工作结束后需通过测量评估产品合格度,测量中需要了解工件尺寸、形状、平面度等情况,一些特殊工件(齿轮、螺纹)还需要测齿距、导程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要求自动进行这些测量并输入下道工序,将其作为选用条件;第三,加工过程中也需要通过传感检测技术把控加工条件,包括切削速度、扭距、振动等参数,当其进行自行检测调整会使得加工处于最佳状态,达到较高的合格率;以切削过程作为详细说明,通过传感检测使得生产率得到优化,切除率达到最佳,达到对机床的动态特性掌控,将其中影响精度的薄弱环节找到并进行优化,辅助加工的同时还能评估刀架结构和材料,国内常以应变式和压电式三向切削力传感器作为主要的工具。

3.2汽车行业的传感器技术应用。

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也有越来越多的技术运用于汽车制造中,汽车行业趋向于智能化、轻型化,而其中采用的电子控制系统无法离开传感器技术,包括自动变速器、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娱乐装置等,这些系统使得汽车的使用越来越舒适便捷,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机电一体化以自动控制系统替代纯机械式控制部件,将检测和控制技术覆盖整个汽车,整个过程若要完全实现,就需要高可靠度、高性能的传感器,其要求包括:第一,有较强的适应性,汽车可能会在极度恶劣条件下运行,需要传感器具有密封性抵挡尘土风雨,需要很好的耐潮湿抗腐蚀性,确保汽车在恶劣环境也可正常工作;第二是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传感器通常处于汽车发动机舱中,发动机运行时面临着高温高压、强烈震动、电磁波等干扰;第三是稳定可靠,汽车的使用年限较长,频率也较高,相关规定说明其零部件需能运行10×104km以上,即使没有进行更换、调整,其技术指标也能符合运行要求;第四是具有合适的成本,可投入大批量生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自动化生产的要求相符合。

3.3数控机床上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在机床中运用数控技术代表着采用数字信号把控机床运动加工,详细地说是将加工信息以数字化代码的形式记录于程序介质,包括具移动轨迹等,输入数控系统经过译码、运算后进行指令,使其发生相对运动,做出与要求高度相符的零件,用于其中的传感器包括光电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作用主要在位置检测,了解直线、角位移和相关运行状态。

传统的机床由于技术限制,轴传动过位的情况很难避免,极易引发机床故障,而将光、超声波、红外等传感器用于其中,可很好的检测轴动过位情况,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后续影响,解决了将人工检测中的盲点,高效的完成了数控工作,影响了加工的精度、质量等性能指标,且长远来看是对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节省了各项成本。

4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涉及到的领域众多,其特点在于可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所有的过程均符合物理定律和物质的物理特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材料、新技术出现,将这些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或者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对传感器技术进行优化更新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研发新型敏感材料,将微电子、光电子等学科技术运用其中,提高传感器的敏感程度,提高传感器的性能,使其达到可以长时间连续以及短时间瞬时检测的.工作要求;第二,新技术和新物理效应的应用,近代物理学已有造生物的感觉功能的新型传感器得到开发,其覆盖的行业领域也越来越多,通过新的技术和材料不仅可以研究新型传感器,还能优化已经开始使用的传感器,增强可使用的范围,将其更为小型化、集成化,开发更多的功能,减少其中的消耗;第三,高精度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灵敏度、精确度、反应速度的传感器,一些超精度的在线检测可达到0.1μm,还可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运用其中,降低故障率;第四是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目前发现传感器已可以不再输出单一模拟信号,而是输出微电脑处理后的数字信号,甚至可附带控制功能,未来可以应用自动检测系统的线上检测控制和智能化工作。

5总结。

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情况,而传感器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技术,在机械加工、汽车行业、数控机床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未来必将迎来更为璀璨的发展前景,带动社会科技化进程,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机电类毕业论文篇九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各大医院亟需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凭借多年从事医院行政工作的经验,对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升工作效能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完善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地完成配包工作,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现介绍如下。

1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现状。

医院行政管理是医院整体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医疗主线开展工作,并具有为其保驾护航、引领方向的关键作用。医院行政管理内容宽泛,涉及医疗、教育、科研、办公室、护理、人事以及财务等多部门多专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因此具有了事务多、矛盾多、责任大等特点。医院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行政管理的水平,影响医院全局的发展,正因如此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就要求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更强的职能服务能力,更高的服务意识,更积极的进取精神以及更勇敢的开拓精神。

2存在的问题与根源探析。

2.1激压力大。

当今社会的发展,给医院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给医院行政人员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每一名行政人员都能够体会到来自于行业,来自于领导,来自于临床业务人员以及来自于患者等各方面的强大压力,背负着“百密不容一疏,百功不抵一过”的强烈思想包袱。除此之外,医院行政工作政策性强、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严、工作时间不自由、突发事件多等特性,也都带给医院行政人员以压力感。

2.2工作效率不高。

受传统管理概念的影响,医院行政人员的组成比较复杂,部分行政人员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年龄老化,进而缺乏自我管理和追求工作效率的意识,不善于发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缺少按照主次安排工作或任务的观念,造成工作效率不高。从以上可以看出医院行政管理者由于来源复杂、素质不齐,工作多凭资历、经验或行政命令,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理念的指导,无疑影响了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管理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3工作积极性不高。

首先,医院往往对于承担着医疗服务核心流程的临床人员给予诸多的政策支持,更加专注于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认为医院的发展是临床一线业务人员所创造的,却忽略了医院管理人才的潜在效益,导致医院管理人才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样的,在聘任、晋升或者员工评比过程中,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也通常被置于第二位的从属位置。因此,大多数行政人员共性的感觉到不被重视,不被理解,不被认可,倦怠消积的思想大大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其次,医院行政管理的工作性质特殊,日常事务较多且细,责任重大,容易造成行政人员的工作激情被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所浇灭,丧失工作积极性。第三,当前的医院虽然大多都已实施了绩效考核制度,但是针对行政管理人员施行的绩效考核,却没有和其实际的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真正挂钩,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没有起到根本性的激励作用,这也是当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主动性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策分析。

3.1通过继续教育加强管理技巧和知识培训。

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由卫生技术人员转岗至行政管理岗位的“业务转型人员”情况,虽然卫生技术人员有了解医院临床科室及业务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管理专业知识的问题。目前既了解临床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短缺,在现有的情况下比较和谐快速的做法是通过相应的培训来灌输管理知识和技巧,以明确行政管理者的.核心职能、素质要求,掌握目标管理和工作的计划性,学会时间管理和工作统筹技巧,懂得沟通管理与人际关系协调以及建设高绩效团队的精神激励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在管理工作中走弯路、选错方式方法,积极地胜任管理工作岗位。对于“高等院校毕业生”来说,进入医院时踌躇满志,虽然他们有管理理论知识的武装,但是对医药知识和医疗市场的不了解,加之后天学习培训环境的匮乏,在从事医院管理实际工作中,很难适应专业性很强的现代医学管理的需要,沟通协调困难重重。他们除了通过时间积累熟悉行业背景知识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同时具有先进的医院管理知识和技巧、具备市场经济头脑,熟悉医疗市场运作。

3.2帮助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现代公立医院与传统医院不同,人才竞争的时代中为了留住人才,对职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在与医院战略发展不违背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并帮助个人设计、完善和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首先,应发放调查征询表,了解行政管理人员的兴趣、资质,帮助他们自我规划,设计职业发展轨迹。其次,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完成后,明确了具体的培养方向和职业发展目标。按照走技术路线、管理路线、技术+管理路线分别提供“纵向发展通道”和“横向发展通道”。对每个阶梯需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明确向他们展示,对个人规划与组织规划有差异者通过双向沟通达成一致。再次,实施过程培训。在确定了职业生涯路线、短中期目标后,个人的努力和组织实施过程培训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为了给每一名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人事部门为每一名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工制定分阶段性培养计划,每个阶段要求落实培训目标并定期进行考核。最后,应允许出现变更和修正的路径。

在每名行政管理者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例如对处于职业中期阶段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安排富有挑战性的新的工作任务,或者安排探索性的职业工作。实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轮换,继续进行培训和教育,同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制度,如聘任制、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和通道进行选拔任用。

3.3推行行政岗位人员聘任工作。

随着管理岗位工作年限的增长,行政聘任的停滞不前必然会引起“个人发展前景的困惑”,并成为工作不满的根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简称“职称晋升”)和聘用制度是医院管理的激励机制,对于医院培养人才、激励进步、提高科技创新和加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中的双肩挑人员选择通过职称晋升来获得提升时,却遇到晋升难度高于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困境。因为行政人员在晋升时不享受任何政策照顾,专家委员会的评审专家基本上由临床一线老专家担任,他们更愿意投票给临床一线工作人员,而对于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投票较为保守,故行政管理人员职称晋升的难度远远高于临床工作人员,这大大打击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造成极大地消极影响。

3.5对工作量进行量化考核。

众所周知,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难以量化,目前公立医院对于临床部门实行全成本核算和绩效分配已经比较成熟,在这种背景下,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却一直难以客观地量化考核,迟迟没有开展,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人员工作量量化的前提是建立轮岗制度,可以是部门间的轮岗,也可以是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只要建立了轮岗制度,建立了比对参数,就可以进行量化考核,尤其是对于日常工作来说。随着轮岗周期和轮岗记录的不断积累,对于一项日常工作的平均完成时间周期和平均出错率等方面有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积累,将这些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比对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每名工作人员完成某项工作的完成系数,据此进行打分、加权、汇总,实现量化考核。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离不开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要不断增强医院的行政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才能有效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发展,医疗质量的稳步提高,医院品牌形象的提升,从而实现现代化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