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抗日故事梗概范文 抗日故事主要内容(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3:56:21 页码:13
抗日故事梗概范文 抗日故事主要内容(7篇)
2023-01-01 03:56:21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写抗日故事梗概范文(精)一

小时候的袁爷爷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温婉贤良的教师母亲,得以妈妈的教导,他小时候就对这厚重的黄土地报着神圣的敬意;但袁爷爷也是不幸的,他生活在黑暗的年代,在抗日战火纷飞中,一家人东奔西走,就像风中的浮萍,读书都换了好几所学校。

袁爷爷是新中国第一批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他,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稻田。我们难以想象、更难以感受袁爷爷在奋进的过程中遇到多少挫折,遇到多少诋毁。但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吓不倒他,更难不住他。

还记得1968年的时候,袁爷爷开始做杂交水稻实验。他满怀希望地将700多株幼苗播种,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这个过程漫长且枯燥,然而袁爷爷每天都兴致勃勃。但是总有人居心叵测。5月19日清晨,当袁爷爷来到自己的试验田时,发现昨天还好好的试验田,一夜之间变得一片狼藉,秧苗被一扫而光,只剩下深深浅浅的脚印,袁爷爷呆住了,眼里的泪水似乎要夺眶而出,他想要怒吼却始终说不出什么。他踉踉跄跄的迈入试验田,盼望着还有幸存的秧苗,终于,几天之后,袁爷爷在一滩污泥中发现了五株半埋着的试验秧苗,他小心翼翼的捧回家中视若珍宝、悉心照料,才得以继续他的试验。

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是什么让他没有放弃呢?我想除了让中国人吃饱饭的梦想,还有顽强的意志与惊人的毅力!

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努力,袁爷爷终于等来了发现野生雄性不育株的消息。

听到消息时的袁爷爷,如同在酷暑难耐之际,迎面吹来了一股清凉的风。后来他给这三株野生雄性不育株取名为“野败”。它们带给袁爷爷无比幸福的感觉,这种幸福感一直追随了他的后半生。

上帝给的并不多,只给了袁爷爷三株“野败”,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袁爷爷的故事太多太多,直到今年,他仍穿行在稻田里,不断探索杂交水稻的未来。他的初心与赤诚,化作春霖甘露,滋润了一年又一年的稻花。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禾下乘凉的梦越来越近,杂交水稻发展前路似乎尽是坦途。然而袁爷爷却悄然地走了。

他来的时候饿殍遍野,走的时候稻米满仓。

若是某个午后风吹稻浪,我想那应是他的灵魂在回响,在我们的课本中,在人们饭桌上,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

如何写抗日故事梗概范文(精)二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

71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与火铸就的抗战精神,就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71多年有多久?

71年,有万多天,可以将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变为已过花甲的老人;71多年可以让一个翩翩少年成为一个耄耋老人……71年,会不会是太久了?对于一个人来讲,也许久了些,但对于历史来讲呢?永远是血与火的记忆!胜利的基石上洒满了千千万万抗日军民的热血!历史不必全记得,全记得就难以抛下昨天;但历史更不能全忘记,全忘记就会少很多前进的勇气。

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斗争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史诗。抗战精神是万众一心、敢于斗争的拼搏精神,是不怕牺牲、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是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自强精神。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热潮中,广大青年学生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民族救亡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发起了呼吁抗日救国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抗日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抗战全面爆发后,广大青年学子纷纷投笔从戎,勇敢走上各地抗战的最前线,谱写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救亡图存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是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是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是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忍精神。

今天,我们这一代,很幸运的生活在幸福的新中国,不必吞糠咽菜,不必经历炮火硝烟,可是,难道和平岁月,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吗?不,我们应该饮水思源,在惊觉生命无比珍贵时谨记:

八年抗战,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更以自己的牺牲奋斗为抗战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是我们祖辈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父辈用艰苦换来安康,我们和所有追求和平的人们一起,更要继续发扬彪炳史册的抗战精神,来捍卫这块美丽缤纷的土地。

今天,在遥远的东洋海岸,有某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不但公然纂改历史教材,而且企图霸占钓鱼岛,可是,难道朗朗乾坤,我们可以坐视不闻不问吗?不,我们应该义愤填膺,血写的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

世界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中国更不会容他们肆意猖狂,他们的无耻必将遭到公正的审判。我们远离炮火,却从未熄灭对黑暗的怒火;我们告别战争,却一直持续和愚昧的战斗。在无数场有声无声的斗争中,战后六十多年,是中国赢得了战争却依旧感到悲痛的六十多年,是成为了战胜国却依旧值得不断反思的六十多年,更是要从抗战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坚定地走向未来的71年。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牢记住这段屈辱历史,时刻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着祖国的重任。

今天,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迎面吹来和煦的微风,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战争时代已不复返,可是,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年代那不能忘却的光辉历史,在抗战胜利77周年的今天,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保卫了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献出自已的一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演讲稿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上午好!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抗日战争是在妈妈的故事里,《鸡毛信》里聪明机智不怕牺牲的海娃,“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歌中颂扬的王二小,还有那调皮机灵帮助敌后武工队狠狠教训敌人的嘎子伴随我长大。从此,他们那不怕牺牲、敢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后来,随着对历史的深入学习,才读懂抗日战争这一具有历史伟大意义的神圣的战争。

七十八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七十年了,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

遥想当年,祖国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一边是战争狂人冷气阴森的狞笑,一边是国土沦丧、满目疮痍、血流成河。处处燃烧着战火,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南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进行屠杀,使三十万中国同胞含冤而死……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他们的浴血奋战,铭记他们的聪明与智慧,铭记他们的大公无私,铭记他们的深深爱国情。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我以我最深最真的笔触,走过时间的沧桑,空间的辽阔。我想令人们回忆起71多年前那场悲壮激越、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反法西斯斗争;我想揭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迸发出的神奇力量。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是着眼于未来。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着背叛。这段历史,本应渗入我们的血脉,合成在我们的dna中,成为子孙后代与生俱来的记忆。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当自强!

奋发图强,开创未来

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也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7周年的根本意义之所在。“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能高奏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不断激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xx个春夏秋冬,由此而激发出的爱国主义热情在神州大地上激荡,在华夏儿女心中涌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前,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大局,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之动力,热忱报国之行动。

今天的我,作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在深深地为那些英灵们所触动的同时,更是要居安思危,饮水思源,牢记历史,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用我们的肩膀撑起中华不朽的脊梁!

如何写抗日故事梗概范文(精)三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系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

大青山位于绥远省(今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横亘内蒙古高原。开辟这一地区,使其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对坚持绥远抗战,牵制日军向大西北的进攻,掩护八路军在敌后抗战的翼侧,具有重要意义。

1938年6月,第120师遵照中共关于在平绥铁路(今北京-包头)以北, 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指示,以第358旅第715团、独立第4支队和师骑兵营一部共2300余人,组成大青山支队,三五八旅旅政治委员李井泉任支队长兼政治委员,执行开辟大青山地区的任务。7月,大青山支队由山西省五寨县出发进至平鲁、左云、右玉地区,进行向大青山挺进的准备工作。

8月,从杀虎口越过长城,进入绥远凉城县境内,经广汉营沿岱海滩北上,于28日进占蛮汗山中心地带的太平寨。为了保障晋西北与大青山的联系,支队决定留第715团第1营开辟以蛮汗山为中心的绥南根据地,主力继续北进。9月1日夜,支队主力在旗下营与三道营之间,冲破日伪军的拦阻,跨过平绥铁路,进入大青山腹地甘沟子、大滩、八墩地区,与中共地方组织领导的蒙汉人民抗日游击队会合。3日,袭击陶林城(今察哈尔右翼中旗),歼日伪军一部。尔后,回师大滩地区,并组建了绥蒙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发动与组织群众,展开创建绥中根据地的活动。

10日夜,支队以第715团两个营的兵力,进攻四子王旗地区的贸易中心乌兰花镇(今四子王旗镇),经3个多小时的激战,毙伤伪蒙军一部,俘70余人,缴枪70余支、军马80余匹。攻占该镇后,广泛宣传中共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民族政策,得到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拥护,打开了大青山地区的抗日局面。支队决定一部兵力留绥中,主力插进绥西。20日,支队主力在武川以东的后窑子地区击退数百名日伪军的阻拦,毙伤其80余人,进入归绥(今呼和浩特)至武川公路以西地区,展开创建绥西根据地的斗争。10月1日,奔袭包头东北石拐子据点,歼敌一部。

中旬,又袭击了平绥铁路归绥至包头间的苏安盖、陶思浩、察素齐(今土默特左旗)、毕克齐等日伪军据点,并破坏铁路一段,毁汽车4辆,歼日伪军一部,进而威胁包头、归绥之敌。 至此,大青山支队在绥南、绥中、绥西的广大地区展开了游击战争。日伪军为了巩固统治区,消灭迅猛发展的大青山支队,先后于11月上旬和12月中旬,分别以3000余人的兵力对绥中,以20xx余人的兵力对绥西发动围攻。大青山支队在蒙汉两族人民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坚壁清野、组织游击小组广泛出击和内线外线作战相结合的战术,展开反围攻。

在绥中地区,11月3日,支队一部在马家店大庙设伏,毙伤日伪军20余人,击毁汽车3辆。6日,在大滩诱使陶林和旗下营出动的日伪军自相误战4个小时,伤亡百余人。在绥西地区,游击队不断袭击武川、萨拉齐、百灵庙日伪军据点;主力部队在马厂梁、大沟、德胜沟门等地予日伪军以打击,歼其200余人。日伪军被迫撤回原据点。在此期间,支队留在绥南的部队,以蛮汗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挫败了日伪军的多次围攻,保障了晋西北与大青山的联系。大青山支队经过4个多月的转战,初步开辟了归绥至武川公路以西之绥西、归绥至武川公路以东的绥中,及平绥铁路南以蛮汗山为中心的绥南等3个游击根据地,使绥远和山西的抗日游击战争紧密配合。

年底,党中央决定让120师挺进冀中等地,在兵力已经被大部分散中央留用的情况下,120师师长贺龙指出:挺进冀中是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这项任务必须完成,同时,晋西北根据地也要坚持,两者必须兼顾。贺龙坚决地说:“晋西北的天下是我们打开的,晋西北根据地是我们东进的依托,不能丢给别的人,要把358旅留在晋西北,让群众知道,我们去了晋中,120师还在晋西北。”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极正确的,充分说明了贺龙同志的远见卓识。

12月下旬,大青山支队第715团主力奉命随第120师师部开赴冀中抗日根据地后,按贺龙同志的部署,留下4个连的兵力和独立第4支队共500余人,坚持大青山地区的斗争。至1939年上半年,部队发展到1700余人,扩编为3个营,改编为大青山骑兵支队。1940年夏,支队扩编为3个团。7月,李井泉调回晋西北后,姚喆接任司令员。8月,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逐步建立乡、区县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成立了绥察(察,察哈尔省,今分属内蒙古、河北)行政办事处,辖绥南、绥中、绥西3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4月15日,绥察行政办事处改称为绥察行政公署,辖绥南、绥中、绥西、绥东4个专员公署。

由于中央总部部署,主力被调走,大青山根据地遭到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多次围攻,根据地面积日益缩小,1942年,绥中区丧失,八路军仅能在绥西、绥南一带坚持游击战争。10月,中共晋绥分局将绥远和雁北合并成立塞北军分区,绥远区党委改为中共塞北工作委员会。与此同时,大青山党政军机关组织武装工作队、骑兵分队和两个工作组,进入绥中区开展工作。1944年8月,大青山根据地军民配合晋西北八路军的秋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到1944年底,大青山根据地基本恢复。1945年6月,国民党顽固军进攻大青山地区。8月中旬,顽军被逐回河套。八路军随即发起战略大反攻,以骑兵旅、第二十七团一部会同教导第二队等武装,由偏关向托克托、林格尔挺进,扫清了平绥路沿线敌军据点,夺取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如何写抗日故事梗概范文(精)四

苏北有个赣榆县,赣榆有座抗日山。

土为肌肤,石为骨骼,兀兀磔磔,横无际涯。仿佛县邑东侧的黄海耸起排天巨浪,被历史凝固在天地之间。峥峥石隙间那隐忍的红,是战争结痂的尊严。

抗日山因抗日陵园得名。园聚八路军、新四军烈士三千五百七十六名,从军区司令,到机枪射手;从强渡金沙江的英雄,到火烧杨明堡机场的壮士。不解甲归田,不晋级升迁,死后依生前战斗序列集结———他们用血肉保卫民族,他们用精神惕励民族。抗日山的重量,是气节的重量。

自山脚,至山顶,陵园由东西墓园及碑、堂、亭、塔八个段落组成。一条石阶沿坡而上,把八个段落结构成一个博大而又精致的建筑群落。石阶为青石凿成。粗砺坚韧,质朴厚重。一级,一级,一级,青石连接着、扶持着、呵护着、砥砺着穿过风雨、穿过雷电、穿过云霞,穿过日月组成的峡谷,直插苍茫无限处。石的硬度是意志的硬度,石的阶梯是肩胛的象征。

纪念碑分别用钢枪、刺刀、炮弹、手榴弹造型,作为武器它们壮烈威严,作为雕塑它们磅礴大气。抗日山的雕塑,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美学品质把自己和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切雕塑区别开来。

陵园始建于1941年,次年8月2日竣工。工竣赣榆全县民祭。民祭那天,四乡八野人群如黄海涌潮,抗日山上战将云集。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陈士榘祭陵。滨海军区司令符竹亭主祭。祭毕符竹亭执肖华手嘱托:“抗日山有我三千将士,我死请葬我于侧。”时过一年,一语竟成谶言。

将军江西广昌人,十五岁离别相依为命的祖母加入红军,开拔那天,老人拄着竹杖跟随队伍翻过三座山头。眯眼瞩望,又什么也看不见———将军的祖母,是位失明的老人。从穿上军装起始,将军就深谙军队和人民的关系。跋涉两万五千里,打过平型关主攻。平型关战役中部队请来一位老乡向导,老乡却一路走一路忙着摘枣吃。将军一问,原来是老乡没有吃饱饭。批评了有关同志,向老乡道了歉,将军立即掏钱买来饭食。看见一名哨兵赤脚站岗,双足被石头烙得通红,他问:“是没发鞋子?”哨兵答:“鞋子破了。”他问:“破了没补?”哨兵答:“我不会补。”将军立即找来指导员,了解情况,研究措施,并亲自为哨兵补鞋。看着将军补鞋,哨兵的热泪流似阿拉伯的橡胶树。

军区政委身先士卒为国捐躯,年仅三十一岁。肖华闻凶千里奔丧,他说:“纪念烈士我们任务有三———第一报仇!第二报仇!第三报仇!”一将衔哀,三军动容,“报仇”声沿八级山坡隆隆下。呐喊中军魂请缨。

静卧大山的烈士中,有捐躯大海者。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旅长田守尧乘船由江苏转山东去延安学习,行至小沙东海域与日寇快艇遭遇。自拂晓,至黄昏,一条木船抗击三艘快艇,短枪手榴弹抗击步枪机关枪,血战一天,敌我各伤亡数十。或搀扶,或策杖,或爬行,伤员们并排匍匐船头,他们庄严举起武器,把最后的子弹连同军人的尊严一道射向日军旗帜,之后,全部跳进滔滔海浪。彭雄入伍于井冈山,田守尧入伍于安徽六安将军县。一代抗日骁将,都刚满二十九岁。

有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一为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希伯是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1920xx年就来到中国参加北伐,抗战后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在延安见过毛主席,在皖南见过周恩来,在苏北见过陈毅和粟裕。牺牲于大青山战斗,时年四十四岁。另一为日本反战同盟金野博。金野博随日寇侵华,被俘反戈。复又为前部俘,遭同胞戮以乱枪。

三千五百七十六个姓名,三千五百七十六杆枪。三千枪膛里警醒着同一首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山顶立陈毅题词:浩气长存。仰望石碑,诵读铭文,仿佛看见一尊铁色雷霆抽出闪电之剑,剑尖上闪动那西蜀口音的苍天独白。

朱德诗碑镌《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长诗一阕。全章凡四十五行,二百二十五字。“捍国不惜身,伟名诸同志。寰宇播英名,千古传青史。”雄浑沉郁,丝丝入扣,铜琶铁板,荡气回肠。中国诗国,民族存亡间身着军装冲锋呐喊是文学艺术的责任和良心。碑之一侧,伫立一尊基座十四米的铸铁士兵,中华民族以胸为盾。

如何写抗日故事梗概范文(精)五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一个贫苦家庭。残酷的社会现实,铸就了他幼小心灵中朴素的阶级感情。1940年,董存瑞已经11岁。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开始在董存瑞的家乡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董存瑞担任了南山堡第一任儿童团长。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区小队,同年,被编入冀热察军区第九旅,成了一名正式的八路军战士。1947年?3月,董存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向党宣誓:“我把这辈子交给党,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1948年,董存瑞所在部队升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5月,部队奉命向当时热河省省会承德的大门——隆化城挺进。

隆化是承德的屏障,国民军在这里驻有一个团的兵力,周围筑有40多个永久性碉堡,由母堡、子堡组成碉堡群。在碉堡群周围,还设有很多副防御工事,如鹿砦、铁丝网、陷井、梅花桩、外壕等,各碉堡群之间都有火力联系,构成交叉火网。这些工事与隆化城依托的苔山、龙头山的有利地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相当坚固的防御体系。因此,国民认为隆化“固若金汤”。当解放军包围隆化之后,国民军十三军军长石觉还在承德吹嘘:“共军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给他们。”5月18日,部队开到距隆化城不到5千米的土窑子沟,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24日上午11点,全营召开“挂帅点将”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第一个站起来,要求首长批准他挂帅。同志们都深知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受奖,又是爆破能手,谁也不和他争,一致表示同意。董存瑞当上了“爆破元帅”,他点了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机枪班班长为火力掩护组组长,一班长为支援组长。然后,董存瑞代表大家表示决心,他激动地说:“我们练兵、诉苦为什么?去年打隆化我们一些同志牺牲了又是为什么?这回党把最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了,没二话,天塌了也得完成!坚决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这次战斗中,我负伤不下火线,牺牲了当个掩体,死也要把隆化拿下来!”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5时25分,命令下达,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运动。敌人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六连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学东北面的旧衙门碉堡群。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牺牲,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白副连长说:“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和郭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指导员接过小纸包,紧紧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郅顺义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董存瑞趁这机会,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朝这边射击,子弹打得他身边的尘土直冒烟。董存瑞沉着机智,他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也似的向前跃进几米。敌人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敌人的火力死角。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就在这个时候,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样,“哗哗”地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不动了,他抬头看了看桥顶,又扭头向后望了一眼,略略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董存瑞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看到这情景,郅顺义不顾一切地跳下旱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只听董存瑞朝他大声喊:“卧倒,快卧倒!”紧接着,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的战友们高喊着这震撼山河的口号,冲进了隆化中学。

血一样鲜艳的红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飘扬。

董存瑞牺牲后,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决定:“为纪念收复隆化战斗中英勇顽强自我牺牲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特决定隆化中学改称存瑞中学,以志永垂。”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

如何写抗日故事梗概范文(精)六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刚刚过去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这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盛大节日。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清楚的记得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奇耻大辱,使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越陷越深;三十多年后,“九一八事变”打破了沈阳城的宁静;“七七事变”的战火硝烟弥漫在卢沟桥畔。曾经创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失去了原有的尊严,整个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从心底发出一声怒吼:起来!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它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抗日民族战争大旗,指出了“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热血青年站出来了!他们激愤地奔走在大江南北:“以华北之大,却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他们高呼慷慨激昂的抗日口号,以共纾国难的大无畏气概,站到了时代的前列,使全民族抗日救亡的风暴,迅速席卷了中华大地!

爱国官兵站出来了!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马占山到冯玉祥,从张学良到杨虎城,从东北义勇军的抗日烽火,到西安事变爆发,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民族抗战开始了!从平型关大捷到台儿庄战役;从东北抗日联军到长城喜峰口愤怒的大刀,让无数日本侵略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正是由于中华民族有数不清的杨靖宇、左权、张自忠……中国人民才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这场战争已经过去整整71年了,但是,我们怎能忘记南京大屠杀中被毫无人性的侵略者残杀的30多万同胞!怎能忘记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付出的3100万鲜活的生命!怎能忘记日军在侵华的半个多世纪里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精神创伤!……

今天,我们虽然生长在和平年代,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五星红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生存法则。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承担起历史责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规范自身的言行做起,将这份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最后,我愿与朋友们共勉一句催人奋进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如何写抗日故事梗概范文(精)七

旧中国,一头巨狮,一头沉睡的巨狮,为唤醒她,无数中华英雄豪杰为之付出宝贵生命,

泼洒鲜红烈血。

岁月在她身上无情划过一道道疤痕,可因为中华儿女,她苏醒了。点困难又何惧这点伤疤又何畏她的吼声震天地,中国,站起来了!

嘎子,一位中国少年,在被日本人抓住之后,誓死不低头,不向敌人透漏关于半点机密。应对威逼利诱,毫不动容,最终机智逃脱。他用生命作抵押,谱写倔强青春。

老钟叔,团结村民,齐心抗日,发明地道战,名动一时。一次,鬼子夜袭,被老钟叔发现,他毫不犹豫地走到村头,敲响警钟,却暴露自我,不幸牺牲。他用性命,谱写绚丽人生,充实人生。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倔强的刘胡兰。刘胡兰是一名党员,因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日本人急切想明白其他员的下落,便想从她嘴里套出些消息。刘胡兰始终我行我素,大义凛然。应对鬼子一次次的询问,刘胡兰始终说不明白。鬼子急了,老虎凳,辣椒水,点击,鞭子抽,可始终撬不开刘胡兰的嘴,撬不开刘胡兰那颗坚定地心。他们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金钱,权利……可她始终冰清如水,不为所动。

无奈,鬼子只好当众把她杀害,试图引诱出其他...。当将她要被害时的时候,刘胡兰面无惧色,从容劝慰父老乡亲们。

刘胡兰是多么伟大啊!为了亲人,为了战友,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我,换来他们的安定。

刘胡兰是多么坚强啊!为了心中永恒的诺言,她始终守口如瓶,严于律己,不屈于,不屈于富贵。

刘胡兰是多么镇定啊!应对自我的死亡,她非但不害怕,还若无其事地劝慰别人,使他们的心安定下来。

新中国来了,可刘胡兰却永远的去了。旧中国正是由于这些革命烈士才会步进富强,才会迈入辉煌,踏入期望。

仅有祖国富了,人民才会过上安稳的生活。仅有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祖国才能安稳。我们要学习这些烈士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以自我的实际行动实现人生梦想,回报给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