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3:59:48 页码:11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模板13篇)
2023-11-18 23:59:48    小编:ZTFB

培养自律能力,提高效率,追求事业上的成功。阅读时要保持专注和专心,不要分心和走神。总结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一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方周明。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英语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英语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英语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高一英语第一单元中加入了丰富的图片和录音,从学生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际出发,开辟了高中英语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文字说教,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初、高中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高学英语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还要利用绚丽多彩的英语音像(既语言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总之,我们应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大家感受到英语中充满了美,英语也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高一英语第十单元“theworldaroundus”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动物图片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各类动物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三、充分利用新教材上新颖的题型设计,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英语知识,发展英语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改革后的新教材里有许多新颖的题型设计,这是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材料。

如,在教高一英语第九单元“technology”时,书中有一练习要求学生设计(design)自己的手机。此时,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上黑板画出自己设计的手机,并要求学生用英语当场描述自己的手机。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并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以此来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类活动家,学生既提高了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知识,增强了合作意识,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旧模式,更多地采取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问题可由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来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使学生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精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中学英语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着眼于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应精确把握其精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并结合近几年教改中涌现的激励式、探究式、发现式、情趣式等优秀的教学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逐步形成有新教材特色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法,更好地开展新教材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这也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新教材中安排的“warming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study”、“integatingskill”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新教材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新教材相对较为宽松的课时安排,选择更为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应用中体会英语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趋势,及时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体现英语的实用性等等。

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还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对此,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否定,而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

在教法改革中,我们还应防止矫枉过正,避免走进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的误区。

研究表明,课程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教师切实有效的实施。在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教师眼里,教学并不是一项普通的工作,而是一门艺术,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真正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体会到教学之乐。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在创新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社会对新教材充满了期望,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在广大园丁的努力配合下,新教材必将如新世纪第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国教育较为欠缺的创造性快快成长,让那些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4、《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上)2003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二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被新的经济模式所取代。而新的经济模式促使新的财务会计理论产生,也就是所谓的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逐渐将传统的会计理论进行改变,从而创建了一些更加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会计理论。但是,在这个发挥暂中,难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这就使得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相对受限。本文针对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实际状况加以分析,从而对其发展趋势加以明确,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提高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质量。

关键词: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问题;研究。

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传统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其会计理论也必须要进一步做出调整。现代化会计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新型会计模式。其将会计理论与会计细则进行了调整,并且使得财务会计理论更加符合新经济形式的发展,使得其成为了新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由于传统的会计理论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其难免会制约着现代化财务会计理论的构建与发展,故而必须要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以保证其实用价值。

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内容。

现代财务会计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其是相对传统的财务会计而言。从资产经济到知识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会计模式也在这个背景下有所转变。因此,人们将其称为现代财务会计。而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所创建的一个理论体系。该理论中主要包涵如下内容:

1.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的内容是明确要提供会计信息的原因,以及其需要提供会计信息的对象,具体需要提供哪些信息等。会计目标当前已经成为会计理论发展的重要引导与出发点。而在实践中,会计目标也是其会计运作的最终目的,在这个目的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作为,能够让整个会计活动相对完整。

2.会计前提。

会计前提主要体现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多个内容上。当前,会计的前提也主要是在其范围的规范以及会计要素的明确这两个方面。在经济方式相对改变的今天,传统的会计要素已经转变,会计范围也相对扩展。这就使得其作为会计前提作用相对削弱。因此当前会计前提是满足其行为的重要内容。

3.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一般包涵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另外,会计要素其实也包涵了会计主体、会计对象等多个内容。在会计理论中,这些内容都是会计的重要组成。

二、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

从传统的资本会计运作到当前的现代化财务会计模式,会计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持续经营概念的理解上。

在财务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企业状态描述,而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其对于这个持续的认识相对缺乏。其对经营时间的认知不正确。然而,财务会计理论的建立,必须要以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作为基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是基于现代的经济形式而提出,其对于持续一次更加全面,其对于持续经营概念也相对符合经济发展。

2.会计分期概念的变化。

会计分期实际上是针对固定时间段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会计信息的渠道相对增多,网络上也存在很多会计信息,但是这部分信息是否真实,有用,却成为企业利用所困扰的一个问题。会计分期的概念就在这种背景下所发生的一个变化。

3.货币计量概念的变化。

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货币概念是建立在货币价值的一定上。而当前货币价值却很容易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货币作为商品的量化,其也存在一定的改变。如果单纯的依靠货币来进行计量,那么很容易导致其与经济发展脱节。在这种状况下,货币计量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完善。

三、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的研究。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已经有所发展,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缺失,也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而被弥补。然而,笔者认为,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如下几点的认知。

1.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其运用在企业内部管理的可能性不断提高,当前会计运作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人工、手写等模式,并且,涉及了一定的软件应用。在这种背景下,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也必须要趋于科技化。其中涉及的计算方式必须要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

无论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其最终的发展因素都是人。相对应的人员在不断的知识运用中发现其与社会的脱节,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创新,进而达到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要对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加以更新,让其充分认识到理论更新的重要性,从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理论更新。

四、结束语。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相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而言,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在传统会计的约束下,这种新型的会计模式还缺乏一定的发展基础,例如人才。这就需要现代财务会计更加注重其发展的各个部分,从其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着手,以达到发展的目的。当然,为了保证现代财务会计充分满足新的经济需求,必须要对其内容加以反思,从而使得其使用价值提高。本文从其会计报表创新、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变化、会计形式多样化等内容来进行发展评估,希望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一)——西方规范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实证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上)[j].财会通讯,20xx(1):6-9.

[4]刘鸿嘉.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xx(8):175.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三

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因此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是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目标。

影响因素。

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应当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因素。

并不只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对粮食供给的压力,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等多个方面:

第一,粮食需求的膨胀。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依照全球150个国家的人口指数预测,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91亿,粮食需求随之将增加50%。

第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第三,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第四,消费结构升级加剧了粮食供给压力。

解决方案。

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

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

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

(1)联合国可建立一个全球性粮库,履行“世界粮食银行”职能,并制定“特别借粮权”,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粮食危机。

(2)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获得撤销相关国家粮食贸易限制性规定的职权,(3)经合组织负责制定全球性的生物燃料指南和保障措施。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负责评估相关国家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及期货的分析和监督。

目前世界粮食危机日趋严重,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既要有近忧,也要有远虑,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国家和粮食储备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等方面下大力气,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粮食安全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四

“在商业大潮几乎要把远古的温情与诗意扫荡一空的今天,‘消费者’似乎逐渐丧失了审美的能力。”推出新作《诗是什么》的李黎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该书出版座谈会上说。谢冕、周宏兴、张同吾、楚天舒、徐国宝等业内专家齐聚一堂,与李黎共话诗歌。

朦胧诗与一代人。

身为50后的李黎自认为出生在一个“或许缺乏诗歌,但绝不缺乏激情”的年代。少年时的李黎熟读毛主席诗词,诗中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对李黎最初的诗歌启蒙。在内蒙古插队时那段“跨上骏马,挥起套杆,在茫茫科尔沁草原上纵横驰骋”的青春岁月,进一步点燃了李黎创作诗歌的热情。在草原上一个个没有电甚至没有蜡烛的夜晚,李黎点着柴油灯读书、品诗、作诗,“被熏得鼻子、眼睛、衣服、被子都是黑的”,并在恢复高考后以阿鲁科尔沁旗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经历了“”从狂热到幻灭的过程,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文学的复苏,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朦胧诗”应运而生,校园里处处可见腋下夹几本诗集,戴大框眼镜,眉头紧锁的“诗歌青年”。

那些叩问时代的诗句让李黎至今难忘。他在研讨会上非常自然地背诵出北岛的《回答》:“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然而诸如此类动人诗篇,当年却引发了学界的地震,有人曾称“朦胧诗”为“畸形、怪胎、毛孩子”。1981年,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大三学生的李黎在《文汇报》上以近整版篇幅发表了《“朦胧诗”与“一代人”》,为朦胧诗辩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是最早力挺“朦胧诗”的人之一,“李黎的文章让我得到了莫大的支持。”谢冕说,“李黎当年敢于质疑诗歌元老们是很有勇气的。”

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

《艺术评论》杂志主编唐凌指出,近,是诗歌备受冲击的年代。诗歌读者逐渐流失,诗歌写作、流通日益流于“圈子化”的倾向——用另一种相当普遍的说法,就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诗歌成了“为生产者而生产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其质量自然值得怀疑。评论家周宏兴批评道,“尽管目前我国的诗歌产量并不低,但其中不少是‘乌七八糟的诗’。”他希望《诗是什么》能够回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诗”这一命题。

“我们现在太需要使人精神向上的诗了!”在研讨会上,周宏兴疾呼。在他看来,当下能够直指人心、呼应时代的诗歌作品少之又少,而即便好的作品出现了,也往往得不到关注。

多人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有关“诗”的一切。

这种尴尬不可避免地被投射在当下的诗歌研究上。谢冕直言当下很多研究诗歌的人反而不懂诗,“一篇篇论文不知所云,绕来绕去地讲一些西方的艰涩理论,看不到诗情,也看不到中国文化的传承。”

创作者乏力、喜爱者寥寥、研究者混沌——诗坛的现状让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很是痛心。“重建诗歌在文学乃至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迫在眉睫。”谢冕说。

对美缺乏感受力的心灵,很难有幸福感。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黎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就已经完成了“诗是什么”这一诗学本体论研究的课题,之后他从事中美文化交流工作。近30年后,李黎重拾这一议题。

《诗是什么》是李黎多年来有关诗歌理论批评的专集,书中强烈的时代意识受到了多位专家肯定。李黎说:“今天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被物质化的东西充填得太满了:拜金主义,消费风潮,利益至上,等价交换??如果商品经济的发展侵蚀了包括文化、教育、审美甚至信仰等一切领域,那就必然会出现社会的精神危机。”他想借这本书,由诗歌领域切入到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生活,唤起当下社会的审美需求。

“诗歌就是梦想!”须眉皆白的谢冕言语间激情不减,“整个社会漠视‘虚’、漠视‘梦’、漠视精神,那是病态的。一个精神高贵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前进中的社会。”张同吾表示,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应该具备在世界舞台上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李黎透露,自己正在筹备一个名为“诗歌中国”的系列活动,拟于明年启动,力图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诗歌再度走进国人的生活。“一颗对美缺乏感受力的心灵,很难说是一颗充满幸福感的心灵。”他说。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五

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对规范中国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挖掘中国保险市场潜力的对策。

一、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持续增长,但产寿险增长不同。

(1)保费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并且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时期。自1980年至1999年,保费收入从4.6亿元增加到1393.2亿元,年平均增长35.1%,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7%的增长速度;2000年保费收入为1595.9亿元,增长率为14.5%,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晚、起点低。

(2)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快于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521.1亿元,年平均增长28.3%;1982年中国恢复了人身保险业务,当期的保费收入为0.016亿元,1999年为872.1亿元,年平均增长97.71%。

2.险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自1997年保费收入从财产保险业务为主,转向人身保险业务为主,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的比重从1996年的58.27%,降为1997年的44.67%,直至1999年的37.4%。其原因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了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大量增加。同时,产寿险各自内部结构不同,在中资寿险公司中,寿险业务占其业务的89.12%,在寿险业务中,投资型险种增加,如万能寿险、投资连结保险、分红寿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占绝大部分。在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中,1987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成为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其后逐步增加;1997年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55.33%;1998年、1999年分别占56%。有些地区的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比重更高,如北京1999年将近70%。

3.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明显提高,但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仍然较低,说明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较大。中国的保险密度从1980年的0.48元增加到2000年的127.7元,保险深度则从0.1%增加到1.8%,但是国民保障程度和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均较低。

4.保险公司数量明显增加,但仍然属于垄断型市场。中国自恢复国内财产保险业务,至1985年全国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保险公司,1986年成立了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打破了独家垄断的局面。至2000年4月底,保险公司发展到28家,其中,国有独资公司4家、股份有限公司9家、中外合资和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15家。相应地,市场占有率由1985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变为1997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4.7%、36%;平保为13.75%;太保为12.02%,其余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仅仅3.53%。这说明多主体的市场格局虽然基本形成,但仍属于垄断型市场。

5.保险展业逐步以保险代理人为主。自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展业渠道最初是保险公司直接展业。该方式展业成本高、信息渠道窄导致保险业务量有限。目前代理人展业的保费收入占保费总收入50%多,其中,人身保险业务中通过保险代理人招揽的占60%多。

6.保险中介人逐步增加和规范。中国保险监管部门自1996年12月以来先后组织了10多次全国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有100多万人,使保险代理行为逐步规范化。同时,自1999年首次组织全国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并使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资格考试成为制度。至2000年3月,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1980年以来首批成立的保险代理公司9家、保险经纪公司3家。同时,中国已经有5家保险公估公司。这说明三维一体的保险中介主体基本形成。

[1][2][3][4]。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六

【论文摘要】会计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非常具体、繁琐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如今在这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时代,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论文关键词】创新意识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会计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非常具体、繁琐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如今在这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时代,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就这一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会计人员提供不真实、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设置多套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某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在开具发票时不遵守财务制度,不严格如实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按照采购人员的要求虚开发票,甚至在没有发生任何业务的情况下也给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假票据出现,会计人员根据这些不真实的原始发票进行业务处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与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称。在前阶段,澄城县会计事务所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进行了注册登记检查,共检查会计人员1373人次。首先在学历方面,研究生4人,本科生93人,二者总计约占总数的7%,大专学历451人,约占总数的32・8%,中专学历566人,约占总数的41・2%,高中学历以下有253人,约占总数的18・4%。比较之下中专类及中专以下会计人员明显偏多,中专以上偏少,两者形成显明对比反映出我县会计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的现象。其次,在会计职称方面,注册会计师7人,高级会计师4人,中级会计师职称95人,初级会计师职称284人,全县拥有职称的会计人员尚不够400人,仅占会计人员总数的29・1%,明显偏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会计执业保护不善。会计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在检查中,仍有一些无证,低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缺乏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之人大有人在,严重弱化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这是因为会计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总是有其不同的实现动机和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标准,这就反映出不同的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情况。诚然,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状况与其先天生理特点有必然联系。但是,他们的素质可以而且应该在后天的实践和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其主观努力程度如何,往往最终决定着主体素质的高低。从会计人员主体素质差异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可作如下概述。

(一)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如果会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难以令人信赖。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在会计人员中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原则、讲正气等方面加强教育,让他们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二)道德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既有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先进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还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以及西方社会渗透进来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会计人员对于某些领导要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的投其所好,有的拒绝,有的表面上服从,但事后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等领导出了事再作交代,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主体道德素质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这几年有大滑坡的趋势。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大面积的会计信息虚假与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下降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凡是道德素质高的会计人员,都具有道德自律能力,总是传播和实践着先进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并与那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先进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其他会计人员,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十分必要。

(三)文化素质。

在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具体分析,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既有高层次的,也有中等层次的,还有一些低层次的,差异比较大,还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因为有些会计人员本来也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但由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会计改革和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难以全面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制造出来的大量会计信息不符合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有的甚至出现大量的技术性和基本原理差错,以至于发生某些违法、违反科学的行为还不自知,这就难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诚然,文化不等于文明,有了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不等于有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如果上不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很难产生的,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是会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七

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不但农业内部有困难,其他备业也面临着各自的实际困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领导者应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提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的新经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改变作风,不断开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局面。当前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

1.1政策环境因素。

(1)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必要保证,也是激励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充分就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促进农民增收、缓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西部大开发和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和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紧张局面。但是,还存在许多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和限制措施。因此,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调整、鼓励部分家庭成员贸在农村。例如,政府可以家庭为单位按家庭人均收入为免税额和比例税制的基础,征收所得税,并减免抚养负担比较重的人的所得税。对于正在领取保险退休金仍在就业的,要采取征收征罚性所得税的办法,以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给更多的正需要就业的劳动人口。

(2)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的大容量密集载体。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安排就业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发行国债数千亿元,加大了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电网改造,改变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为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新的大容量载体。

(3)地方政府的封闭政策,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正规就业。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阻碍主要来自各大、中城市对农民进城采取了各种歧视性政策。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相继出台了限定外地劳动力进城就业数量的政策,而且对进城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业也作出了规定。对本地劳动力采取保护“壁垒”。如长沙等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继推出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进行限制性管理,不断增多就业的办证收费名目,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成本和求职风险。

1.2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环境。

我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国100家劳动力市场基本完成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在就业服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全面加强,较好地满足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法规体系,劳动力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所有这一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在编制完成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我国将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在有条件的省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这极大地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获得信息的渠道,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有序的流动,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完全形成还需要时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就业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从而导致市场分割现象仍然严重,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给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不至于盲目流动,由临时性向稳定性、由单个性向整体性发展,应主要解决的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开放问题,目前一切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的政策都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入世后更是如此。二是平等竞争问题。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较,农村劳动力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受到破坏,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也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三是定位问题。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随便干预劳动力市场,政府应该积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正常就业。

1.3中小企业环境。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而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数量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二是中小企业对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适合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现状;三是中小企业就业制度灵活,适合农村农忙农闲的特点;四是中小企业分布广,城乡分布合理,适合农村劳动力的生活习惯。就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情况来看,7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将更多地进入到第三产业,因第三产业具有分散、规模小、劳动密集、资本就业弹性大等特点,对劳动力的'吸收仍具有相当大的空间,估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还能容纳16000万劳动力。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进入的其他领域还包括为大中型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的敏感的第二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从长远来看,第二产业仍然要吸纳大量劳动力。根据过去的情况预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还可以吸纳大约6000万劳动力。这样,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含量提高,使得新增加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就能大量地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由于国际社会经济交流的增多、双方贸易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给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竞争加剧,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保护主义加强,限制措施增多,劳务价格越来越低;二是工程成交条件苛刻,标价普遍压得很低,对外工程项目只能达到保本水平,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三是普通劳动需求明显下降,技术劳务居于主要地位;四是非法移民的数量大大增加;五是随着劳务输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劳务市场对外籍劳务人员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大量的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输出到国外。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劳动力在国内各类市场的流动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对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各国都有一定的行政干预措施以保护本国利益因此,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劳务市场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式。

2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对策。

2.1消除政策环境的障碍,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外出还是在本地就业,无论是进入乡镇企业还是自我创业都需要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流动人口收费制度以及地方政策制定的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迫切需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权租赁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的产业政策。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制定政策,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归创业。同时,注重培育农村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多方面为创业人员构建安居乐业的环境。

2.2消除空间转移的障碍,拓宽劳动力就业空间。

劳动力转移从空间地域上一般表现为省内、省外和国外。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一般向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转移。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素质提升很快,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明显提高,致使其他地区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向该地区转移就比较困难。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紧缩,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更深层次,国有企业自身状况的不理想,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镇失业率上升,原本城市人口不愿干的脏、累、差的工作,愿意干的城里人增多起来,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日趋狭小。因此,拓宽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服务的网络化。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力输出人口密集地设立劳动力服务联系点,在外地设立劳动办事处,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劳动力信息交流。二是输出基地化。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要在政策、企业和劳动力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每年定期输送各类劳动力,形成若干个劳务基地。三是培训层次化。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劳动力进行培训。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就业需要。既要有劳务输出的岗位培训,也要有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素质培训,还要有出国人员培训等。四是组织多元化。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多是自发性的,由当地劳务部门有组织输出的比重不到10%,主要以亲帮亲、友帮友形式,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形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力量分散,转移空间有限。这样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合,形成合力。为此,要建立劳务中介、职业介绍机构,形成由政府、学校、个人等多元化组织结构,保障在“有业可就”的前提下,扩大输出规模,推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2.3消除产业转移的障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间带来新的矛盾。这样,主要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传统产业的农村劳动者在结构调整与升级中严重受阻。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积极倡导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头作用。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强弱和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发挥龙头企业辐射作用,能达到“创一个龙头、牵一群产业、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从而消化农村就业。如湖南隆平高科的金健米业、亚华种业、正虹饲料、海利化工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和涉农企业,在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以制度变迁为发展动力,组织创新为发展载体,科技创新为发展依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必须要使农业生产者能得到准确、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必须要有一种机制和组织体系来使农民有效地利用实用技术,要通过制度变迁探寻生产者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捷的方式与市场对接的途径,使相当一部分农民能顺利地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八

提要最近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诸如“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公务员热”等就业问题,这些问题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本文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出发,分析了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并从劳动者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入手,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者选择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更多的是由劳动者本人的行为决定,劳动者在衡量成本和收益之后,做出选择,包括是否选择工作,以及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

劳动者如选择教育,此时其身份是纯消费者和为未来投资教育的投资者,劳动者如选择职业,赚取报酬,其身份为消费者和储蓄者,为当期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储备。

劳动者在当时当地所做出的选择,无不是比较当期成本、当期收益,未来成本、未来收益后的选择。

劳动者的选择会受到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所影响。

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借鉴。

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an)提出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这两种理论都有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微观经济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为: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上述两种假说都体现了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有几点是相同的:第一,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第二,一次性暂时收入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第三,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而两者的区别在于,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高鸿业,)。

人在社会上有多种角色,因经济学中研究的偏重方向不一样,人既可以是消费者又可以是劳动者,成为消费者的前提必先成为劳动者,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做出各种选择,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选择教育的方向和内容,选择工作的类型和职业方向。

本文认为人作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类似于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中消费者的选择,类比之后,本文认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劳动者选择不只同当期选择时的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有关,他的选择会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并以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其决策的依据。

第二,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对教育和工作的选择与其年龄阶段有很高的相关性,理性劳动者通常会选择在合适的年龄进行合适的选择,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比较固定,即接受小学至大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相对固定的。

除接受教育的其他阶段,劳动者选择工作,其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作、寻找工作以及失业的时间。

第三,由于劳动者做选择时,会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考虑,以整个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所有劳动者当期选择也受其对未来预期的影响。

“尽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未来的收益不如等量的当前收益更有价值,但是心理学家用看重当前(pre―sent—oriented)以此来描述那些对未来的事情或结果不是非常在意的人。看重当前者就是指那些用很高的贴现率(r)来对未来的收益加以折现的人。”(伊兰伯格,史密斯,)看重当前和看重未来预期的劳动者都会以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为前提,所不同的是其贴现率不同。

第四,劳动者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的选择,教育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具有替代效应。

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生存和工作的的总时间是确定的,按60岁退休计,劳动者将在这60年中去分配其教育与工作的时间,选择受教育必定会损失工作的时间,反之亦然,所以教育与工作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第五,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有三种身份的共存和转变,这三种身份分别是消费者,储蓄者和投资者。

劳动者的消费是现期的支出,包括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储蓄来源于现期收入,为未来考虑而作的储备,未来可以得到确定收益;投资来源于现期收入,也是为未来考虑做的决定,未来得到的收益不确定。

教育属于投资,接受教育的预期不一定与未来的真实情况相符合。

第六,短期社会的教育与职业变动引起劳动者选择时的教育与就业方向变动较小,劳动者将会受长期变动趋势的影响。

二、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

在我国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大学专科)、大本(大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照目前看来,由于义务教育的年龄段限制,且初中毕业者选择相对较多,中国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初中毕业时(约15―16岁),初中毕业后有三种选择,即第一,直接工作,第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

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第三,继续上高中,为日后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

劳动者第二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高中毕业时(约18―19岁),高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即第一,工作;第二,参加高考,高考分流后,选择读大专/高职,或读大学本科。

在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这两个选择时段中,劳动者的选择不仅决定了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当无数劳动者的选择具有相同的指向性时,其职业选择也集合为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

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相关原因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本文认为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出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这些问题与劳动者生命周期的选择有关,这两个时段的选择将决定劳动者未来生命周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本文将讨论在劳动者做出选择时,是什么影响劳动者的选择,以及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在现期做出选择。

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劳动者如选择投资教育,则是纯消费者,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的,要继续学业,教育和生活的费用由父母负担,劳动者的选择是自身和父母所组成家庭的联合决策所决定的。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在基础。

设施建设,劳动者收入、消费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劳动者在进行生命周期的教育和就业选择时,面临的自身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将直接导致其选择的不同。

(一)关于农村居民的选择。

据统计,农村人口从90年代起虽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一直比城镇人口高,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4%(注1)。

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上。

而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

农村大学生比例三十年来下降一半(数据来源:广州日报,—01—23)。

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上世纪80年代,占全国总人口八成的农村人口拥有占当时全国大学生总数三成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而到了20,占全国人口近六成的农村人口只拥有占全国大学生总数不到两成的农村大学生。

按比例来说,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的比例快于农村人口下降的比例。

是什么让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了呢?

如图1所示,16岁是初中毕业生的年龄,如选择读高中,考大学是其最终选择,22岁大学毕业,其间有六年的时间,选择读大学后,其成本包括六年间放弃的工资性报酬以及生活费、学费。

这六年中劳动者是纯消费者,其与父母的家庭为劳动者共同进行教育投资。

而教育投资的费用来源于其家庭中父母当期收入和之前的储蓄,如教育投资的费用等于或大于此家庭中的收入和储蓄,此家庭将负债,生活肯定会难以为继,基于对未来劳动者受高等教育后整个生命周期中收入的起点和增速较高,此家庭会选择负债进行教育投资。

但目前的问题如图一所示,工资性报酬流b代表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a代表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c代表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待遇出现趋同趋势(注2))。

从图1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选择读大学的成本没变,某种程度讲可能是增加的,而总收益确在下降,由之前的收益1与收益2之和降到了现在的收益2,这意味着现今一个农村家庭为孩子受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投资,与以往相比,劳动者会在生命周期中用更长的时间去偿还,这会使家庭所承受负担加重,其心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以上分析显示农村居民选择读大学的比例下降了,他们一般会接受收益较小,负担较轻的选择,义务教育之后即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

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二)关于城镇居民的选择。

自开始的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

研究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

农村大学生比例的降低,城镇大学生比例相应升高,为什么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城镇居民的适龄劳动者中选择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也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7月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1718名公众的在线调查显示,80。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学历门槛。

求职招聘、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成为学历门槛最明显三大领域。

在上市公司中,公司高管是高收入人群,统计数据显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七成以上,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注3)。

劳动者对高学历的预期是有根据的,高学历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晋升的机会更多,更有可能得到更高的边际收益。

如图1所示,相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城镇家庭的整体收入较高,投资教育对家庭负担较轻,虽然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如之前,但在职业生涯中,投资高等教育比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边际收益会越来越高。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析,城镇居民在投资教育的负担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会更多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三)关于“民工荒”、“公务员热”问题的生命周期分析。

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民工荒”、“公务员热”与劳动者对工作的稳定性诉求与未来工作能力下降后能享受到的福利政策相关。

“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供求市场中静态的供不应求,从劳动者的角度讲,未进行进一步的高等教育投资,导致其职业生涯中连续的工资性报酬的增长率较低,而且职位升迁的机会不多,加之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较小,农民工的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在有工作能力期间,选择其当期收益最大的工作。

农民工的这种工作不稳定也导致了其选择的随机性更大和其选择的稳定性更低,受当前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也更大。

当政府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农业性收入提高后,当农民有了一定积累可以自己创业时,即当农民有了多种选择可以维持生存和生活时,企业的不稳定工作和低社会保障功能对他们来说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公务员热”中报考公务员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最近几年,政府为提高公务员素质,学历在职务晋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退休后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险。

在生命周期中的工作和退休阶段,公务员这个职业对高学历劳动者都很有吸引力。

三、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的政策建议。

在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中,每个劳动者及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决定其选择的,即每个劳动者及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教育和职业决策都反映了该劳动者及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的企图。

劳动者的整个生命周期由受教育、工作与退休三个连续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使本阶段达到理想状态,此阶段理想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开始做最佳的准备,并以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其受教育阶段为消费和投资教育阶段,工作阶段为消费和为未来储蓄阶段,退休阶段为纯消费阶段。

国家政策的制定不应只具有短期有效性,应根据劳动者的生命周期选择更有针对性和连续性。

第一,要缩小城乡差距,在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使农村人口能获得更加平等的机会,首先应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进城的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险,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自身的发展和后代的教育。

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农民工的后代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可以更多样化,渐渐摆脱单一的打工的局面。

第二,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趋势,国家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的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用武之地。

第三,让学历具有更加完备的信号功能,学历成为真正具有代表劳动者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资格证书。

第四,让每个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都能预见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晋升的机会,让就业体系成为良性循环的体系,如果让大量劳动者随时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下,即低学历低技能低保障劳动者的存在,很容易在某一阶段爆发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第五,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生存和生活不只依靠国家的对他们的医疗保险盒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是能让这部分人口在工作阶段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增长积累合理的财富,国家应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健全投资市场上下功夫,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家优质资源,具有长期增长稳定,收益率高的特点,应拿出更多的财富在二级市场上与投资者分享,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注释:

1、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三个以上居住在城镇,农村人口比重已经从二十年前的80%以上减少到不足70%。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农村人口仍占56%。

2、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

3、《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指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71.85%,其中受过本科教育的高管占总人数39.3%,拥有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历的高管则分别占总人数的25.43%、7.13%。

《中国证券报》公布的一份关于中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的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硕士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大学学历段高,平均在1.28万元到1.4万元人民币,大学与大专学历的月薪差距不明显。

在1.13―1.3万元人民币之间。

除董事会外,学士学历与专业文凭以下学历人员的月薪也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九

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自此它引起了群众的积极响应。怎样确保粮食安全,这也成了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

概念:

粮食安全,顾名思义就是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

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

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

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安全现状。

国际社会的粮食安全。

第一,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从20_年的情况分析,美国农业部的报告认为,20_年世界谷物产量可达到22.16亿吨,而在需求量可能达到21.76亿吨的情况下,供大于需只有4000万吨。

第二,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借助于需求增加和大宗资源价格上升的力量,国际市场粮价最近几年一路扶摇直上。

第三,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20_年全球每天忍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10.2亿人,扭转了过去40年中饥饿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而且这一数字今年将继续增加。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十

论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对策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对规范中国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挖掘中国保险市场潜力的对策。

一、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持续增长,但产寿险增长不同。

(1)保费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并且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时期。自1980年至,保费收入从4.6亿元增加到1393.2亿元,年平均增长35.1%,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7%的增长速度;保费收入为1595.9亿元,增长率为14.5%,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晚、起点低。

(2)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快于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19的521.1亿元,年平均增长28.3%;1982年中国恢复了人身保险业务,当期的保费收入为0.016亿元,年为872.1亿元,年平均增长97.71%。

2.险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自保费收入从财产保险业务为主,转向人身保险业务为主,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的比重从的58.27%,降为19的44.67%,直至1999年的37.4%。其原因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了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大量增加。同时,产寿险各自内部结构不同,在中资寿险公司中,寿险业务占其业务的89.12%,在寿险业务中,投资型险种增加,如万能寿险、投资连结保险、分红寿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占绝大部分。在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中,1987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成为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其后逐步增加;年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55.33%;、1999年分别占56%。有些地区的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比重更高,如北京1999年将近70%。

3.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明显提高,但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仍然较低,说明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较大。中国的保险密度从1980年的0.48元增加到20的127.7元,保险深度则从0.1%增加到1.8%,但是国民保障程度和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均较低。

4.保险公司数量明显增加,但仍然属于垄断型市场。中国自恢复国内财产保险业务,至1985年全国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保险公司,1986年成立了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打破了独家垄断的局面。至年4月底,保险公司发展到28家,其中,国有独资公司4家、股份有限公司9家、中外合资和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15家。相应地,市场占有率由1985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变为1997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4.7%、36%;平保为13.75%;太保为12.02%,其余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仅仅3.53%。这说明多主体的市场格局虽然基本形成,但仍属于垄断型市场。

5.保险展业逐步以保险代理人为主。自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展业渠道最初是保险公司直接展业。该方式展业成本高、信息渠道窄导致保险业务量有限。目前代理人展业的保费收入占保费总收入50%多,其中,人身保险业务中通过保险代理人招揽的占60%多。

6.保险中介人逐步增加和规范。中国保险监管部门自1912月以来先后组织了10多次全国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有100多万人,使保险代理行为逐步规范化。同时,自1999年首次组织全国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并使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资格考试成为制度。至2000年3月,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1980年以来首批成立的保险代理公司9家、保险经纪公司3家。同时,中国已经有5家保险公估公司。这说明三维一体的保险中介主体基本形成。

7.保险法规与监管制度逐渐建立。自中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法制建设得到了加强,1983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财产保险合同、保险企业、保险代理机构、上海外资保险机构等方面的管理条例或规定,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其后,又公布和修订了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司、保险公估人方面的管理规定,从而初步形成了以保险法为核心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1911月18日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取代中国人民银行专门监管中国的商业保险,同时,2000年先后在上海、广州、北京、沈阳等地设立了中国保监会的派出机构,加强了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

8.对外开放步骤加快。对外开放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允许外国保险公司进人中国保险市场;另一方面鼓励国内保险公司在国外经营保险业务。1992年美国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到2000年5月,已有中外合资和外资保险公司15家,另有4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正在筹建,已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11家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196家代表处。1999年在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中国保费总收入的1.3%。9.保险赔付率一般较稳定。中国的保险赔付率一般稳定在56%左右,但产寿险不同。由于寿险属于长期业务,且中国人身保险业务恢复的时间不长,故而这里主要就产险业务的赔付率说明。1997年财产保险的赔付率为56.16%、2000年为51.1%。但不同险种不同。由于机动车辆保险占财产保险的大部分,所以财产保险的赔付率与机动车辆保险的赔付率相近。故而要降低财产保险的赔付率,关键是要降低机动车辆保险的赔付率。

就年中资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来看,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为57.25%;而寿险公司的业务大部分是长期业务,恢复寿险业务的时间不长,所以其赔付率为32.28%,从而使整个中资保险公司1998年的赔付率仅仅为42.33%,同时因险种不同而有别。

二、中国保险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1.有效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供给主体少、垄断程度高;保险商品少,且不对路。目前中国拥有保险公司仅仅28家,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占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其余公司的份额仅仅20%多,这说明中国保险市场属于垄断型保险市场。由于垄断程度高、缺乏竞争,带来险种少,服务质量受限制。一方面有些保险商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有些保险商品过剩。

保监会批准的保险公估公司尚无一家。这些均限制了保险业的发展。

2.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源于国民保险意识较淡薄、收入水平较低和保险费率偏高。

(1)国民保险意识相对较淡薄。国民保险意识的淡薄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在观念上习惯于养儿防老,采用风险自留的方法;二是由于在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在观念上仍然存在对财政的依赖;三是国内保险业务恢复不久,有些国民对保险既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四是有些保险公司或代理人在经营上尚欠规范,外加有些舆论不适当传播,导致了国民对保险的不信任。显然,国民在观念上的偏见以及对保险不了解、不信任、也不想了解的原因,导致国民保险意识较淡薄。

(2)收入水平较低,财务支付能力受限。保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居民收入有限,相对减少了保险需求。

(3)保险价格偏高。保险价格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保险产品的需求。而中国保险公司由于经验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加之成本较高、费率灵活性小、税收负担较重等原因,使费率普遍略高于国际保险市场的费率。根据需求理论,保险商品的需求量也相对会减少。

3.寿险业面临较严重的利差损、财产保险业务增速减缓。自年5月到1999年6月,中国先后7次下调了银行存款利率,银行存款年利率从过去的10.98%下降到2.25%左右(1年期),而保险公司大部分资金用于银行存款,导致保险公司实际利率大大降低,而此前所销售的寿险预定利率较高,如在1997年以前的'预定利率为8.8%,这是根据当时银行存款利率10.98%确定的,而此后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直至目前的2.25%(1年期)。自1998年以来先后对资金运用方面允许同业拆借、购买经过中国保监会批准的买卖中央企业债券、保险资金间接入市,虽然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投资收益,但由于过去的预定利率较高,同时资金运用方式仍然有限,实际利率较低,从而导致了较大的利差损,增加了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

自1997年至1999年,中国的财产保险业务增长明显减速,从1996年的15.82%降为1997年的6.28%,不仅低于人身保险业务的85.44%、全部保费业务的40%,而且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8%的水平,并且正在逐步转入低速增长阶段;1998年、1999年分别为2,8%、2.9%,不仅低于同期人身保险业务的24.21%、15%,而且远远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7.8%、7.1%的速度。这有其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原因。

4.保险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保险业发展也不平衡:上海、深圳、广东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供给主体多、需求量大,竞争也激烈;而中西部地区,保险需求量小、保险意识淡薄,其保险业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因而政府一方面加快东部发展,另一方面扶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开发保源。据统计:1997年中国保费收入中,广东的市场份额为第一位(8.32%),其余依次为北京(8.09%)、江苏(7.65%)、山东(7.12%)、上海(7.07%),最低的为西藏(0.04%)。其中,人身保险最为发达的为北京,市场份额为第一位(9.79%),其次为广东(9.63%);财产保险最为发达的为山东,为8.16%,其次为江苏(6.92%)和广东(6.71%)。不过,自1998、1999年,广东的财产保险业务均为第一,其市场份额为8%以上。据统计,1997年保险业最为发达地区的5省市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为38.25%,而保险业落后的贵州、海南、青海、宁夏、西藏5省区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仅仅为2.19%,不及中部地区一个中等省的份额。

5.保险法规尚需完善。虽然中国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其后公布了《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保险纪纪人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但仍然未形成保险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保险法实施细则;管理规定不完备;原有的《保险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内容陈旧,从而使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规范保险行为。

6.保险监管有待加强。自中国保监会以来,一方面逐步完善了保险监管组织;另一方面颁布了有关保险监管法规。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保险监管派出机构和人员偏少;机构人员的经验尚待进一步积累;监管制度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尚欠完善;在监管内容上注重市场行为监管过多,对偿付能力监管上尚缺乏完整的考评体系。

7.保险公司素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不严、竞争力不强。

三、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与对策。

(一)巨大的保险市场潜力。中国保险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若今后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按比较保守的数据7%、保险深度按2.5%,则按不变价格计算,删4年保费收入应为2877.12亿元;若保险深度按3%计算,则保费收入应为3452.55亿元。同时,估计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增长会加速,若今后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按8%、保险深度按2.5%,则按不变价格计算,保费收入应为3014.49亿元;若保险深度按3%计算,则保费收入应为3614.86亿元。这说明中国保险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东部和西部发展速度不同,随着中国西部开发,西部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地快于东部;但在总量上,仍然以东部为主。同时,产寿险发展的潜力不同。

1.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财产保险业务相应会增长。在未来的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上,至少存在四大潜力: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责任保险。

在机动车辆保险方面,一则随着入世和交通的改善,个人购车相应增加,机动车辆损失保险的业务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二则随着机动车辆第三者强制责任险的实施,也将增加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业务。

在企财险方面,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产权制度的明晰和企业效益的提高,将增加企业财产保险的需求。

在家财险方面,随着福利制度的改革,个人购房将增加,其保险业务将会增加。

随着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尤其是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将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当然,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个人购房的增加、个人购车的增加,保证保险业务的规模也会增加,当然,这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随着中国西部的大开发,建筑工程保险和安装工程保险也将得到较快发展。

仍然将呈现较快增长,同时寿险比重将仍然在70%左右。其中,随着保险投资的放松,投资型保险产品,如万能寿险、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将更具市场潜力。

(二)培育多主体的保险市场体系。为此,一是应加速培育保险主体,包括有步骤地增设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在保险公司中,不仅发展民族保险业,而且有步骤地发展外资保险公司,形成多主体的竞争型保险市场;二是对现有国有保险公司进行改革,对有条件的国有保险公司应进行股份制改造;三是应当适时发展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逐步形成以股份保险公司为主体、国有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和保险合作社相结合的多种保险组织形式。

(三)充分发挥保险中介人在保险市场上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中国保险市场上,应充分发挥保险中介人的重要作用。保险中介模式将是以保险代理人为主,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协调发展的模式。

在保险代理人方面,专业代理人应成为中国保险代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大部分兼业代理人将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向专业代理人转化;个人代理人的发展应侧重于寿险业务领域。

保险经纪人将在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其业务范围应以财产保险为主,在人身保险业务中主要从事团体险业务。

中国的保险公估人在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原因在于:保险公估人较少的现状无法满足保险公司为了减少纠纷、提高信用度,被保险人主张公正的要求。

(四)进一步开放保险业。随着加入wto,中国保险业将进一步有步骤地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本国保险公司到外国开展保险业务;另一方面,外国保险公司将有步骤地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并在险种上和区域上逐步开放。在区域上,应从沿海向内地递进,因为沿海经济发达,有保险发展的基础;在险种上宜先开放财产保险,再逐步开放寿险,同时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中国保险业发展。

(五)完善保险法律和法规制度,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保险法律法规主要做到两点:

一是建立以保险法为核心的配套的法律和法规,形成以保险法为核心,以保险法实施细则和各种保险法规相配套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形成两个层次的保险法律法规:一层次是保险法律,包括:《保险法》、《海商法》海上保险章、《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二层次是保险法规,包括:《保险法实施细则》、《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各种具体法规。为此,应尽快制定《保险法实施细则》等法规细则,形成完整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要着眼于国际保险市场的变化和保险业的未来发展,结合本国的国情,修订《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经营范围、资金运用范围等规定。具体而言,主要修改以下几点:首先,应逐步与国际保险立法惯例相适应,将意外伤害保险和疾病保险(常称第三领域)列入寿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均可经营的业务范围;其次,在保险条款和费率方面,应试行差别条款和费率制度;再次,有步骤地取消法定分保,以分保的税率优惠促进保险公司分保;第四,完善保险投资的监管。其基本思路是:适当放松投资方式、严格控制投资比例,应在目前保险投资的基础上,允许保险公司直接买卖股票、投资不动产、贷款,并规定相应的投资比例,以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第五,对事关国民身体安全的特定职业应实施强制职业责任保险,以保护无辜的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六)完善保险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完善,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1.加强保险监管。鉴于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对保险市场的政府监管宜采用严格监管的形式,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加强保险监管主要体现在监管组织和监管制度方面:从监管组织上看,中国保监会作为中国的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地方保险监管机构的建设,逐步在地方设立其派出机构,并进一步提高其监管人员的素质和监管水平;从监管制度上看,一是应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境外先进有效的监管理念与监管手段;二是应加强对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由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监管原则过渡到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原则。

2.完善行业自律。2000年11月1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并通过了同业公约,但有待完善,主要在于:一是要逐步完善中国保险的行业自律组织,如除了已成立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外,还应建立保险代理人协会、保险经纪人协会、保险公估人协会,为行业自律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制定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各种章程和制度;三是要检查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人的经营行为,并及时纠正其违规行为。

3.规范企业内控。完善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是完善保险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因而,应按《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保险法》的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保证保险公司的合法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

(七)加强保险教育与宣传。为此:一是对国民保险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以提高国民保险意识;二是在校大学保险专业教育的强化;三是加强对保险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同时组织保险人员从业资格考试,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

(八)适当减轻保险公司的税收负担,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此,应做到:一要适当减轻中国保险业税收负担,采取按自留保费征收营业税,同时对分保自留保费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按自留保费作为计征营业税的税基,理由是可避免重复征税和促进分保。二要统一内外资保险企业所得税,实行国民待遇的所得税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九)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融通(bancassurance)。目前在中国部分地区,银行已经代理保险业务,但规模较小,同时主要是人身保险业务。在近期内还会扩大,同时主要是保险代理业务。其原因:一是投保人的需求;二是保险人降低成本;三是投保人对银行的信用度高。

(十)it技术将在保险业应得到迅速应用。目前中国电脑和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相应地,网络在保险业的运用也将较为广泛,主要表现在公司的管理和销售方面。在网上销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现在无论是寿险还是机动车辆保险,在部分地区均已出现网上交易。但基于国民保险意识和网络的发展状况,网络销售近期发展将较为缓慢。现在it技术主要应用在人寿保险和部分财产保险险种;然而,从长期来看,网上交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总之,中国保险市场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虽然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存在着巨大潜力的尚待开发的市场。

作者:北京工商大学王绪瑾、中国政法大学费安玲加入时间:-7-7。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十一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不仅能够对上市公司运营管理状况做出反映,而且能够为投资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在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的定义、产生动机、粉饰手段以及社会危害做出简述基础上,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的识别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报表粉饰;识别策略;抑制策略;

一、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概述。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行为指的是对会计报表进行伪造、变造的行为,从而促使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所呈现出的真实财务数据、现金流量数据等呈现为更好的状态。从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手段来看,主要包括运用关联交易、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等对自身利润进行调节、运用资产评估对潜亏进行消除、将其他收益分为主营业务收益;从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动机来看,主要包括应对业绩考核、增发新股、免遭退市、减少纳税、获取更好的商业信用与更多的信贷资金等;从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所引发的危害来看,一方面这种行为的出现,反映出了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以及外部监控体系亟待健全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人决策、弱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也正因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上市报表的会计粉饰行为引发了政府部门、债权人以及投资人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如何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政府部门与上市公司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识别策略。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的社会危害性,决定了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必要性。而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有效的识别,则是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有效抑制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审计工作者需要针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行为动机以及主导手段,提升自身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识别能力,继而为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整体分析。

在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现金负债表与财务报表附注,是审计工作者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开展总体分析的重要依据。当然,审计工作者如果单看一种资料,很难发现上市公司会计公司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对这些资料进行结合分析,那么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的粉饰嫌疑将可能浮出水面。具体而言,审计人员主要需要通过上市公司利润表重点了解主营业务利润占比情况,从而了解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通过现金流量表了解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如果现金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则说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可能为虚拟财产,而这也能够说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嫌疑;通过资产负债表了解流动资产变动情况,如果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出现异常变动,则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应当持有怀疑态度;通过财务报表附注了解报表数字异常情况是否具有详细说明,如果欠缺详细说明,则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也存在粉饰嫌疑。

(二)不良资产剔除。

在对上市公司进行不良资产剔除分析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要可以运用两种方式来开展:首先,审计人员可以对比上市公司净资产总额与不良资产总额,如果发现上市公司中的净资产总额低于不良资产总额,则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管理挑战;其次,审计人员可以对比上市公司资产增长速度、增长额度与不良资产的增长速度、增长额度,如果二者增速呈现出较大差距时,则说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粉饰现象。具体而言,上市公司中的不良资产不仅包括上市公司的虚拟财产,而且包括上市公司在运营中的亏损项目,其中,亏损项目包括存货跌价、应收款长期挂账以及投资项目长期无收益等。

(三)关联交易剔除。

在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关联交易剔除主要是对关联企业利润进行剔除。在对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以及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关联企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以及收入都来自于关联企业,则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与关联企业存在不等价交换的交易。

(四)关注资产重组。

在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利用股权置换和资产置换等方式,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的手段。在此过程中,上市公司为了获得巨额利润,而使用关联交易方式,使用自身的劣质资产、闲置资产交换优质财产。在对这种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需要对利润表中所体现出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益等作出重点审查,从而确定上市公司置换资产的金额以及性质,并确保这些内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有所体现。

(五)关注存货计价。

在上市公司运营发展过程中,存货计价中的后进先出法如果改为先进先出法,并且物价处于上涨趋势时,则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利润在会计报表上就会具有更高的表现。为此,审计人员在对审计报表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应当对存货计价方法是否存在变动给予高度关注。

(六)关注虚拟财产。

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将已经产生的费用当作待处理财产损失或者待摊费用等形式纳入负债报表当中的行为,而事实上,这些费用并不会为上市公司带来利润,也不属于上市公司所具有的真实财产。如果这些费用进行长期挂账,则只能说明上市公司具有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嫌疑。因此,审计工作者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查时,需要对上市公司所具有得到虚拟财产明细进行关注,特别是对于金额较大的虚拟财产,应当重视查明为何没有有效处理或者没有有效摊销的原因。

(七)关注纳税情况。

在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识别过程中,如果上市公司纳税情况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则说明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存在报表粉饰现象以及利润操控行为:一方面上市公司财务资料与纳税资料存在较大差异时。虽然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财务资料与纳税资料不符并非个案,但是如果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时,则基本能够说明上市公司具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账簿与报表,或者说明上市公司在内控管理环节具有明显缺陷,导致财务管理总存在较多错误;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纳税金额较大并产生突然波动时。我国税法对上市公司缴纳税费的时间具有详细规定,因此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纳税金额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波动。与此同时,当某个行业利润下降而上市公司的税费却呈现出提升趋势时,则上市公司也存在对报表进行粉饰的'嫌疑。

(八)关注利息资本化。

上市公司在利用利息资产化手段对非资本性支出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所开展会计报表粉饰现象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这是因为上市公司对资金进行使用之后,审计工作者很难区分哪些属于资本性支出以及哪些属于非资本性支出。针对这种情况,在审计工作者对这种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可以对上市公司在建项目所用资金在上市公司总资产当中的比例做出分析。一般而言,利息支出资本化在上市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据的比例与这一比例十分接近。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上市公司在建项目所具有的平均余额与规定利息率之积明显小于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时,则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存在报表粉饰现象以及利润操控行为。

三、结语。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广泛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粉饰现象来看,应对业绩考核、增发新股、免遭退市、减少纳税、获取更好的商业信用与更多的信贷资金,是上市公司对自身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重要动机,而为了有效抑制这一现象,审计工作者需要围绕上市公司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现金负债表与财务报表附注开展整体分析,并在使用不良资产剔除、关联交易剔除等方法确保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情况浮出水面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所开展的资产重组、存货计价方式、虚拟财产、纳税情况以及利息资本化,从而确保上市公司具有的会计报表粉饰行为得以及时发现,继而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做出指导。显然,这无论是对于推动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还是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治理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xx(2).

[2]任风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防范研究--以绿大地财务报表粉饰事件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21).

[3]高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动因分析与识别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xx(8).

[4]刘战伟。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治理[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6(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十二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连续出现两位数增长的业绩,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出现极大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就,给我国农村劳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6.6亿多,占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87%。但是也必须看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着政策封锁、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国际劳务输出环境不理想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政府决策者或参谋者应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有力措施,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人口素质问题论文范本篇十三

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科技人员、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管理部门等多方的关系,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1体育科技体制。

诺贝尔经济获奖者库兹涅茨认为:“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允许来源,但它只是潜在的必要条件;技术要得到高效和广泛的利用,必须做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因此,要想实现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就必须有合理的体育科技体制作为保障。科技体制是有关科技事务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机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总和。我国目前的体育科技体制依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体育科技介入体育实践的过程,要经过若干职能部门和中间环节,行政命令成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手段,科技成果转化运行的主导力量是职能部门的官员,这种体制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

2.2科研人员。

体育科研人员包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队伍和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的重要方面军,与高校体育院系教师所组成的科研队伍不同的是,他们是一支专门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中的专职队伍。他们是体育科技研究、开发、创新的主体,是体育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在转化过程的首要环节就是体育科技的创造发明,只有体育科技的创造和发明,才能为以后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提供一个前提条件,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时他们创造的体育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直接决定了体育科技成果在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想加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培养一批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精通与运动训练密切相关的多种运动专项技术的基本训练规律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体育科研人员素质偏低,缺乏高水平复合型的一流人才,这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

2.3教练员。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实践者,是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各种科技成果大都只有通过教练员才能直接作用于训练过程,产生效益;否则,即使科技成果再多再先进,如果教练员不认可也无济于事。在现代运动训练体系中,任何一个教练员只有经过科学技术的武装,才能成为运动训练系统中的健康要素。因此,教练员的创新力、教练员的科技观念、教练员的文化水平、教练员采用竞技体育科技成果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队吸收、消化和应用体育科技成果的状况。我国的教练员由于大多来自运动员,他们具有丰富的运动经验,但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他们吸收现代的科学技术。

2.4运动员。

运动员文化素养的高低对领悟教练员意图及训练思维的创造力和正确的应用科研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这种状况不利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向运动训练活动的渗透。运动员文化素质差主观上是由于他们缺乏对文化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正确的文化学习动机,缺乏掌握与现代教育相匹配的文化学习的意识;客观上是由于对运动员的学习管理制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选择即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没建起一套符合运动员实际的教学体系。同时,主管训练工作的领导以及教练员重体育轻文化,过分强调运动训练,使本该学习的时间被占用,造成学训矛盾突出,也是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差的重要原因。

2.5体育管理部门。

目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运动队与体育科研所之间的活动,还必须有起到宏观调控作用的体育管理部门的参与。体育管理部门是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领导者和引导者。首先,体育管理部门是体育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和调控者,其中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体育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各种政策法规来调控参与此项工作有关的各方,而只有管理部门才有制定体育科技相关政策法规的权威。其次,体育管理部门是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体育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运动队的科技需求和体育科研所的科研动向,促进运动队和体科所的结合,从而加强体育科技成果向运动实践的转化。另外,体育管理部门还应根据体育科技和竞技体育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提出各种研究计划和课题指南,资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项目。所以体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领导水平的高低是体育事业发展快慢、甚至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在应用科技成果的发展渠道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因此,任何时候、任何历史阶段,提高体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他们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能力是一个首要任务。

2.6经费投入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体育等一切活动的基础。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创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资源投入的发展规模。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样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可以说科技财力是体育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兴体战略的基本保障。正是鉴于这种情况,国家体育总局在7月4日曾经发表了《关于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体育科技进步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各业务主管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要保证拨出不少于其事业费的2%以及各种社会赞助费的5%-10%用于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目前,科技财力投入的不足,仍是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我国科技基础设备比较落后,一些有价值的科研课题难以开展,一些有价值的体育科技成果难以得到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

总之,为了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的力量,加强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此,必须完善体育科技成果系统的各个要素,为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连生.关于我国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4).

[2]陈上越,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对体育科技发展的影响.福建体育科技,,(2).

[3]司虎克,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与科技进步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