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0:34:00 页码:8
最新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汇总9篇)
2023-11-19 10:34:00    小编:ZTFB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总结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写作规范。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写作的过程。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一

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

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

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

白茫茫。

2、aabb。

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

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

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零零星星。

结结实实、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3、aabc。

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4、abac。

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语。

无影无踪、无法无天、无边无际、各种各样。

5、又a又b。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

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

6、a来a去。

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

跳来跳去、走来走去。

7、不a不b。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

黑白分明、舍近求远、因小失大、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里应外合、大同小异、小题大做。

大呼小叫、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

大惊小怪、南辕北辙。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方百计。

万紫千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闻鸡起舞(祖逖)、惊弓之鸟(更羸)。

画龙点睛(张僧繇)、胸有成竹(文与可)。

杏林春满(董奉)、纸上谈兵(赵括)。

(六)神话故事的成语。

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刻舟求剑、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买椟还珠、坐井观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暖花开。

春风拂面。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

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学而不厌、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如愿以偿。

没精打采、沉默不语、目不转睛、恍然大悟。

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二

我有一个十分调皮的弟弟。

他今年9岁,属猴,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猴子一样顽皮。

你们可别小看他,其实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调皮鬼’’。

一天早上,我正在床上享受被窝里的温暖,想过一会起床。这时,他手上拿着又细又长的鞭子,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我心想,他又要干嘛,我可得小心一点。谁知,他立刻挥起鞭子,往我屁股上使劲一抽,我‘‘啊’’的一声,立刻从床上蹦起,而他又迅速地趴在床下,在那偷偷地笑着。我无奈地躺下,并把身体用被子遮得严严实实,心想,我这下有如金钟罩一样护着,看他怎样捣蛋。我暗暗自喜,接着享受被窝里的温暖。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他蹑手蹑脚地站起来,仔细地观察被窝,老鼠般的目光向四周环视。突然,他像闪电一样冲过来,用手使劲捏我的鼻子,不让我呼吸。这时,我像一只发怒的狮子,立刻转身,想将他压住,不料,他竟然用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一样,逃走了。我没有办法,只好极不情愿地起床,而他呢,却在一旁哈哈大笑,好像自己打了胜仗一样。

我洗漱完毕,喝了碗开水,神清气爽地拿出英语书在阳台上朗读,‘‘is‘’‘‘’现在播出一条通知’他故意将电视音量调大,让我无法朗读,我火冒三丈,将英语书扔在桌上,气急败坏大拿出作业,他在一旁幸灾乐祸,说;‘‘哈哈哈哈,怎么样啊,是不是很好玩啊。’’我忍无可忍,喊道;‘‘别以为你了不起,自以为是。’’我拿起作业,在桌子上写作业。而他见烦不了我了,便把电视关了,又在一旁打他的如意算盘。

当我在写硬笔书法纸时,他像狡猾的'狐狸一样躲在我背后,我十分奇怪,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他居然会看我写字,并在一旁学怎样写这个字,好像在学习一样。我没有怀疑他会干嘛。谁也想不到,他在我写‘‘胯’’这个字,用力拍我的肩膀,我来不及停下来,最后的钩像火箭一样在纸上划了一道,我都快写完了,就这样被他给他毁了,我牛气冲天,立刻站起来,想修理他一顿,不料,‘‘嘎吱’’的一声,妈妈买菜回来了,我只好熄灭心中的怒火,重新写一张,而他却在一旁沾沾自喜,并迅速地帮妈妈收拾东西,真像只狡猾的狐狸,调皮的小猴子。

我这个弟弟可真调皮啊。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三

1.童话都是骗人的,哪有那么多的灰姑娘,时间一到,宫殿的还是宫殿,厨房的终是厨房。

2.一株株挺拔笔直的椰子树,在蔚蓝的天空下,叶子像孔雀尾似的散开。

3.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能影响未来。

4.人的感情就像牙齿,掉了就没了,再装也是假的。

5.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6.桥身直跨大河两岸,像一条飞虹。

7.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劲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8.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

9.纷红骇绿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10.闺蜜我们要做一个有深度的姑娘,有脾气的女流氓,有教养的淑女。

11.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它不同于夏季的炎热;冬天的苦寒,它和春是孪生姐妹,有着相同的闪光点。秋天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成筐的柑桔、成堆的荔枝,都很新鲜,令你垂涎欲滴。

12.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13.黄河滔滔,历经九曲方能一泻入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勘探队伍,一路披荆斩棘,曲折回环,才完成心中的梦想。这正如我们漫长的人生旅程,不可能是一条平滑的直线,弯路无疑将会是它别无选择的主旋律。

14.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15.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四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五

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喜欢把“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季节,巧妙地嵌入对联中,增添了对联的趣味性、欣赏性。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借联抒怀,乐观面对现实境遇:“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

联坛流传一副以四季入联古代的妙联:“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此联用复姓“夏侯”、书名《春秋》、地名“南京”、剧目《西厢记》与“春夏秋冬”四季名和“东西南北”四方位完美地结合起来,贴切自然,天衣无缝。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也工对句,据说有位联友出联求对:“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金圣叹见他用四个方位词入联,便巧妙地运用“春夏秋冬”四个节令嵌入联中:“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上联的“东西”是化方位词为名词,下联的“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化季节词为古籍名,这样精妙的对联并不多见。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有一次一个穷秀才前来告状说:“愚生为主家公子教书,双方议定每年俸金八吊。我执教已一年,主人却分文不给,说我不会教书,求大人做主索讨学俸。”郑板桥听后对秀才说:“你是真才实学还是才疏智浅,且让我出个上联考考你。”于是他指着悬挂于堂上的一盏大彩灯吟出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秀才听罢思考片刻,用下联道出他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听他对句不仅工整,而且情真意切,遂聘请秀才到县衙给自己当助手,并责令那个赖账的豪绅加倍偿付学费。

清代四川有名的才子李调元也是个对句高手,有一年他与夫人久别天涯,大难不死,夫妻团聚之时,夫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上联:“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李调元听罢,也以同样心情用“春夏秋冬”嵌联吟对:“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这副妙联用反复、重叠手法表达悲欢离合的真爱挚情,至今仍为人赞美。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为扬州“乐善庵”撰一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此联至今脍炙人口。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才子刘凤诰进京赶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扬,乾隆皇帝亲自出对试其才:“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才华横溢的刘凤诰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一个以“东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题,天子天象,气势不凡,一个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应对,尤其后三字的“探花郎”一语双关,令人击掌赞叹。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将四时农事活动镶嵌入对联不但多,而且含有启人深思的.哲理。例如:“春夏秋冬春为首,莫忘耕耘;梅桃李杏梅占先,要问收获。”这副对联勉励农家人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还有一副对联也是劝告人们一年四季毋忘生产、销售对接,颇值得品味:“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善于将四季嵌入对联进行广告宣传,是文化人的拿手好戏。明代诗人唐伯虎替某酒店书写过一副很有气魄的广告对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日前,一位联友向我推荐他在杭州西湖“仙乐处酒家”看到的一副对联:“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寒风雪中,不乐亦乐。”这副对联除了妙将“仙乐”嵌入联语外,上联句句用“仙”,白、林、苏分别隐指李白、林逋、苏轼三位善饮的酒翁,下联句句含“乐”,整副对联仿佛一幅心旷神怡的四时行乐图。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六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0.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2.前车覆,后车戒。

4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七

从上学伊始,语文便是三门主要科目之一,学好语文就需要同学们的不断积累,而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语文学习方法。

从教材要求上讲,小学语文教材低段(一、二年级)的教学,着重是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从心理特征上看,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七至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要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具体说来就是:

1.借助形象物学习汉语拼音和简单的汉字。

2.学会写字的基本方法。

3.能用形象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情境记忆法背诵课文。

4.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的方法。

5.通过先想后说的方法,说、写完整的话,通顺的话,规范的话。

6.课后能用复习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教会学生学习。这个阶段中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多数是从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感知到的。

小学语文的中段(三、四年级)教学,着重进行段的训练。通过对段的理解,段的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练,这时的中年级学生,已是九至十岁。从心理特征上看,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有意注意也随之增长,能较为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思维方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从语文知识上看,学生已学会汉语拼音,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课前预习找疑点,课堂笔记记要点,课后复习抓重点的方法。

2.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方位变化观察法”(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时间推移观察法”(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移步换境观察法”(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

5.学会用“摘句法”、“归纳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6.学会用“理序法”、“路标法”、“化整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教师或家长在这个阶段中,要开门见山地教给学生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示范性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反复实践。

小学语文的高段(五、六年级)教学,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十一、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教师或家长在这个阶段中,结合课堂教学,着重注意训练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八

10月4日上午,阳光明媚,大地贪婪地吸收着太阳赐予的阳光。爸爸喜滋滋地把螃蟹们从一只塑料袋里拿出来,我疑惑地问他哪里来的螃蟹,爸爸说是干妈特地给我买的!中午就能尝到美味佳肴了,我眼前不知不觉地浮现出令人馋涎欲滴的画面,真美啊!

水池里的螃蟹,被绳子五花大绑着,看起来可伶巴巴的模样。我禁不住地怜悯起它们,经过我的软缠硬磨,爸爸答应给我一只螃蟹养着,暂不给它极刑—中午清蒸。我开心得手舞足蹈,立即小心翼翼地把它拧起,并替它剪开了枷锁—绳子。

这只螃蟹一扫晦气,在水里游来游去,享受“浴缸”里的'美好时光,我趁机仔细地端详起它来,满身“披”着金铠银甲,威风凛凛,硕大的钳子上戴着一枚发光的白金戒子---防伪标记。我拿来一双筷子,好奇地打了敲了敲蟹壳,猛然,我发现它背上的刺绣“阳澄湖大闸蟹”,一行工工整整、十分明显的大字映入眼帘。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我曾从书上看过,阳澄湖是最大养蟹基地……,正当我出神之地,这只狡猾的家伙竟然剧动了一下,吓得我倒退了一步,险些摔跤。螃蟹开始冒泡泡了,似乎说:“哈哈,胆小鬼,活该!”惹得我龇牙咧嘴,可转念一想,何必与它斤斤计较呢?哼,大人不记小人过!我又举起筷子继续敲它的背,它也被我惹得鸡犬不宁,挥舞着巨大的钳子张牙舞爪地朝筷子“扑”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钳住了筷子。我又心生一计,把水龙头对准它的眼睛,猛然一开,银色的水柱直冲螃蟹,螃蟹无可奈何,只好松开筷子,“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哈哈大笑,因为我嬴了!

下午,我又去观察俘虏了,螃蟹又吐出一连串泡泡,好像很不情愿。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去看看它的嘴呢?说干就干,我拿出木筷,来到水池旁,夹住它的一只大钳子,向上拎。这家伙被我的举动激怒了,举起另一只大钳子,砸了过来,我下意识地手一抖,木筷振去了一只,它也随即回归自然---水中,得意洋洋地又吐起泡泡,我怎能就此罢休呢?嘿!一个人怎可能在螃蟹下屈服呀!我暗自鼓气,自己一定能行!

第二轮进攻开始了,我把两根木筷做成铲车的铲子,往它底下一伸,再向上一翻,终于看到了它的嘴脸:左右各有一片长方形的东西一张一合,而且周围都是小毛毛哩!

正当我高兴得出神之时,螃蟹使劲一翻,飞溅的水花洒在了我的脸上,我赶紧擦干净。虽然这只螃蟹很“坏”,但它给我的国庆长假生活添上了浓墨的一笔!

简评:作者紧扣“戏”的主题,通过记录和螃蟹的一番“搏斗”,生动有趣地展现了螃蟹的生活特点,准确地勾勒了螃蟹的活动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篇九

东汉名将班超小时候家境贫寒,靠给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每天从早抄到晚,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一天,班超抄着抄着,忽然把手中的笔一扔,大声叹息道:“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和张骞,像他们那样到边疆去建功立业,争取封侯的.功名,哪能才顷笔砚之间讨生活呢?”班超弃文就武,发奋立功,被历代青年奉为学习的榜样。

东晋大臣王珣曾梦见一个人将一支椽木般粗细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王珣告诉别人说:“大概要有大手笔之事落在我身上了。”不久皇帝驾崩,朝廷果然要王珣负责起草重要文告。后人就用“如椽笔”、“大手笔”来称誉著名的文章家及其作品。

传说南朝江淹少年时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斑斓的笔,从此写诗作文文采斐然,进步特快。数年后,江淹奉旨出京办事,在冶亭住宿,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多年,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便掏出怀中的五色笔交还给他。此后,江淹写的诗文大不如前,清词丽句全无。当时的人十分婉惜,称之为“江郎才尽”。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通判任内,曾受理了一桩民事纠纷案。原告指控对方欠了他两万绫绢钱逾期不还。苏轼将被告传来一问,才知道欠债人是做扇子的,因父亲病故。加上连续阴雨后天气转凉,扇子卖不出去,并非故意拖欠债款。东坡先生思索片刻,让欠债人从家里拿来二十把白绢团扇,取过案头签署公文用的判笔在扇面上挥毫作画,画完后吩咐欠债人拿去卖了还债。要知道苏东坡是当时的书画大家,人们往往不惜重金寻求他的墨宝。所以扇子刚拿出府门便抢购一空。受民如子的苏轼用判笔巧断扇子案,赢得了杭州百姓的衷心爱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