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曹操集锦范本 曹操详细资料(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19:09:47 页码:11
曹操集锦范本 曹操详细资料(七篇)
2023-01-01 19:09:47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曹操集锦范本一

他有着一身英雄气概,他有着坚强的性格,他对我们这些新四军人物充满了崇敬、自豪、骄傲

他,一个有着坚强的意志,但不平凡。在我国有一位军事家在南极考察,他在南极考察时被日军抓捕,被南极考察的军医还没有逃脱危险,而且被南极考察的师傅救了出来,他还是一名非常著名的医术高明的军医他是一名军医生。

他不但有着坚强的毅力,还是个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人。记得一次我们全家去看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乡村的医护人员,当医护人员发现他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当医护人员发现他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因为他还要照顾一个非常晚才回家,但是,当他看到一位年轻的医护人员,就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了医院。

他的一颗心,他有着坚强的意志,他的一颗心,就是我们常人无法忘怀的人。他的一颗心,有着崇高的理想,有着一颗永不磨灭的心。

我为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骄傲,我为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自豪!

我为有这样一个同学而自豪

我们班每次都能获得一等奖,但我们班却没获过一等奖,因为我们班上只获得了二等奖的获得者,这是因为我们班上一个有着一颗永远不朽的心。

记得在一次体育课上,我们正在训练,突然有几个同学在跑道上倒了下来,我们班的同学一下子慌了神,跑到了对面的一块空地上。当时,我们正在训练,有一位同学在一旁看他喝的喝的喝,我就走过去问他:“你是不是喝了,我可没喝。”他说:“我不是不喝,我只是喝了。”说完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体育老师来了,我们班的同学都站了起来,他问我们:“是不是喝到了。”我们回答:“我可是不喝到了肚子里的!”然后就跑回教室去了。

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同学在那里看我喝,他们看见我后说:“我喝到了肚子里的东西!”我们就这样一边喝,一边笑。

我们班上有四个人,他们一个是我们班上的人,一个是我们班上的人。

我们学校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颗火红的心。

推荐曹操集锦范本二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样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荆州……”

每每听到林俊杰的《曹操》,总会想历史中哪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曹操。世人都说曹操生性多疑,不守主分,但她真是这样的吗?

官渡之战,袁绍领精兵十万余人,可曹操仅三万人,可就在敌众我寡的形态下,曹操却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官渡之战后,袁绍落荒而逃,两年后病逝。两个儿子为争权引起内乱,势力分散。曹操又用计将其各个击破。曹操灭二元统一北方,为统一全国鉴定基础,而在官渡之战中他采用了下属的意见,对士兵如对亲人,何如奸雄也?

三国间,他杀吕布救刘备,在关羽落难时他惜关羽救关羽,赐他千里马;当关羽感慨得引马,若知刘备消息,三月便马前往会聚时,他也并未杀关羽以除后患,何称奸雄?

古人云:“得卧龙或得庞统者得天下,可那刘皇叔即得诸葛亮又得庞统可也不止落得个三国鼎立的下场吗?曹操手下的谋士不如庞统也不如卧龙,可他却统领了半壁江山,何为奸雄?

他虽野心勃勃,可也是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他虽生性多疑,可也敬才爱人,唯才是举;他虽为反臣,可末罢黜汉王室;他虽手染鲜血,可对士兵如对亲人。

这样的他也算是奸雄吗?

推荐曹操集锦范本三

《三国演义》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里边的很多东西已经融入到了平常百姓家,像“说曹操曹操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成语,即使他没读过三国,也知道这些。更别说林俊杰的《曹操》红极一时了。有段时间,你听吧,小青年们嘴里哼哼唧唧唱的都是“东汉末年分三国”,足以说明三国的影响力。说三国不能不说曹操,今天就说说我眼中的曹操吧。

首先,我觉得曹操是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何以见得?曹操从小就非同一般,“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他叔叔不喜欢他,常到他父亲那儿告状,他就得挨批。于是,曹操就心生一计,一天见他叔叔走过来,就倒在地上,假装中风的样子。他叔叔就惊慌地跑去告诉他父亲。等他父亲来一看,没事啊!曹操怎么说?我从来就没病,因为叔叔不喜欢我,所以就给你胡说了。此后他叔叔再去他父亲那里告曹操的状就不灵了。曹操二十岁时,当了个洛阳北部尉,刚到任,就在县城四个门上悬挂十几条五色棒,凡是违反禁令的,不论是否豪绅权贵,一律不饶。即使他爷爷的同事的叔叔也不行。想想看,像这样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执政风格,今天又有几个当官的能做到呢?更别说此后,他一步步努力,直至贵为东汉的丞相,虽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也得有点能耐不是?如果不是在他的领导下,魏国的实力如何能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次,我觉得曹操还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着浪漫的气质。像我国古代的大诗人屈原的披发行吟江畔,志不能申就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李白则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大文豪苏轼“把酒问青天”,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借诗文来抒情。主席更是当代浪漫诗人的代表,像他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战地黄花分外香”“需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中散发的浪漫乐观的气息至今令人精神振奋。

曹操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自有其不同于他人的气质。我最欣赏的也最能表现他浪漫气质的是第四十八回赤壁之战前的“宴长江曹操赋诗”一节。当时,他屯兵百万,将有千员,可谓踌躇满志。刚刚采纳了凤雏先生的建议将所有船只全部头尾相连用大铁环栓牢,解决了北方士兵不习惯水战的难题,自然喜不自禁,大宴百官。微醉之时,手持长矛,豪迈歌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你想想,如果不够胸怀广大,不够浪漫,谁能够大战在即,还歌之舞之?我就喜欢这种举重若轻的风格,豪迈、豁达、大气。当然,我们还知道的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无不显示着他浪漫豪放的一面。

说了优点,当然也不能不说他的缺点。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曹操的形象是人所共知的——白脸大奸臣。我认为,正是人们不喜欢他的阴险奸诈,才送给他这样一副面具。

三国中证明他这个性格特点的有几个故事,最不能让人原谅的是杀吕伯奢一家。当时,曹操杀董卓不成,仓皇出逃。跑到中牟县,遇到县令陈宫。陈宫不但没有把他押解到当时的丞相董卓那里,反而为他的义举所感动,甘愿弃官和他一起出逃。三天后,来到吕伯奢家。此人是曹操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热情款待,前往西村买酒。曹操和陈宫坐了很久,忽然听见庄后有磨刀的声音。曹操就担心吕伯奢不是至亲,又去了这么长时间,十分可疑,现在又听到磨刀声,自然是心惊肉跳。悄悄跑得后院,又听见说“绑住杀了他,怎么样?”他就先下手为强,和陈宫冲进去,杀了人家一家八口。之后才发现是绑着一头猪准备杀了款待他们呢。他的疑心病害死了这么多人,实在是令人痛恨,令人惋惜。可怜吕伯奢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更可恨的是,在他们离开不久就遇到了打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是二话不说趁其不备就杀了他。当陈宫责备他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时,他竟然说“宁教我负天下,休叫天下人负我”!这真是强盗的逻辑!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犯了错,也死不改悔,还要错上加错,难怪后人送他“奸雄”之称了。

他的疑心病在此后是屡屡发作。担心被梦中杀死,就上演一幕梦中杀人的戏警告身边的人:小心点,别靠近我,我梦中会杀人!疑心名医华佗想害他,就把他下到大牢里,折磨致死,留下千古憾事;疑心身边的大将不忠,阵前杀了蔡瑁张允两员水战大将,造成赤壁之战的惨败……可见,疑心病要不得,常常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我们在生活中可得避免这种病植根在自己心中。

当然,曹操还有嫉贤妒能的毛病。曹操是个有点小情调的人,喜欢和人搞些脑筋急转弯一样的游戏,像花园的门上写个活表示门太“阔”了,往点心盒上写个“一合酥”等来让手下猜猜谜语,显摆显摆自己的聪明。谁知道这杨修有点不知好歹,偏要比这曹丞相聪明那么一点点,老是看穿曹操的心思,结果就招致了杀身之祸。这固然是曹操心眼儿小,杨修自个儿也有责任不是,特别是“鸡肋”事件,更是杨修的愚蠢,就算你猜出了丞相的撤兵意图,可事关军事机密,那是绝对不能乱说啊!那么聪明的人竟然不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不杀他杀谁?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怎么说,曹操是个真实的人,是个大男人,大人物,在我眼里,比爱哭鼻子的刘备强多了。

推荐曹操集锦范本四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一位背负骂名的奸贼,但鲁迅先生曾评价曹操是一位英雄。千百年来,曹操一向备受争议。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请随我穿越时空,走近曹操。

汉贼或能臣

人们都说曹操奸诈,不是吗?舞台上的曹操有着一张白脸,再加上一对三角眼,让人不得不以为此人阴险狡诈。其实不然,文学艺术和历史并不能划等号,当我们用手拨开文学与艺术创作的烟雾,用心去感受曹操的人,会发现曹操是一位胸怀大志的能臣。

在腐朽衰败的东汉末年,最高统治者桓帝、灵帝贪图享乐,远贤亲佞,使东汉一步一步迈入沉沦,走向灭亡,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在此危难之际,天下需要一位能臣啊!需要一位来扭转乾坤的能臣啊!人们不约而同想到了刘备,不仅仅因为他仁义,还因为他是正统的汉室继承人。细细分析,刘备也但是靠得“皇叔”之名、“仁义”之德收罗名才能士,要是没有诸葛亮、关张赵云来辅佐他,刘备也并无出众的政治军事指挥才能。非但如此,刘备生性懦弱犹豫,教子无方,致使刘禅听信谗言,恐怕就是诸葛亮等人拥有回天之力,蜀汉也照样不保吧?那么孙权呢?那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射虎英雄孙权呢?孙权更不行,长年的偏安一隅已经消磨了他的英雄气概,而且晚年极度昏庸,喜好滥杀无辜,百姓还经得起他的折腾吗?

因此,在东汉末年的群雄中,曹操脱颖而出,虽然背上了“汉贼”、“乱臣”的骂名,但这并不能抹去曹操的才华。桥玄评价曹操“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说到底,曹操就是一位能臣。

世出英雄

“也许你们从前错看了我曹操,此刻又看错了,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听听,多么有气魄的几句话。在乱世中,还坚持着自我的信仰,只有英雄,一位真正的英雄才能如此坚定。

还记得官渡之战吗?这场战役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之一。公元200年,袁绍率11万人,以为能够轻易打败曹操。但他错了,即便是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也照样能够战胜他。他,曹操,决不允许别人小瞧!于是,夜袭袁屯之后,袁军不战自败。曹操的英勇善战,解除了北方危机,奠定了统一河北的契机。而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成为一段佳话。

破黄巾、平袁术、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无不体现了曹操的过人胆识与英雄气概。问乱世英雄归谁属?曹操者也。

诗歌传千古

纵观历史长河,有几人文武双全?有几人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浩气长存的诗人?屈指可数,曹操是,他集谋略和文采于一身,成为一位举世罕见的全能人才。他的诗歌直悲凉,气魄沉雄,是一位豪迈的诗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体现的不仅仅是他诗人的情怀,更是他广阔的胸怀。

东汉末年是一个王者崛起的神化,是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是一曲千古流传的绝唱。不要因为《三国演义》而迷惑了你对曹操的认识,他文武双全,情怀出众。去探寻真正的历史,去结识真正的曹操,他是那个时代不可遗忘的主角,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心中回想起了曹操,耳畔又响起了林俊杰的《曹操》:“耳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推荐曹操集锦范本五

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题记

曹操,一个名留青识的人物。提起他,我们总会想到《三国演义》中那个白脸奸臣。但识时务者为俊杰,鲁迅曾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在那样一个成王败寇的时代,王者,胜人,有能者任。王者,也要享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他,超世之杰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求贤令中,一句简单的“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任用贤臣。他,在渤海前写下千古名篇《龟岁寿》的诗人。他,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指挥者。他,任汉朝丞相。他,在“赤壁”战败后整顿内部的统帅……

自封为帝

虽没有达成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人们的心中早已有了一个英雄——曹操,曹孟徳。守道的他遵从“为人臣,忠于君”那虚伪的表面究竟该说是智慧还是狡猾?

灿烂的一生

孟徳呵,征战一生的你,天下事是是非非、来来回回,经历一回,便尽管逍遥吧!坐看天下事,只管摆酒临风,歌以咏志。迷一般的你,如一池深水,深而浊,便不是我能看透的了。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推荐曹操集锦范本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题记

从古至今,曹操在万人的心中褒贬不一。易中天评价他说:“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以前我学过很多关于曹操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梦中杀人”了。曹操生性多疑,生怕遭人暗算,扬言谁若在他熟睡时靠近卧榻,即使在梦中也能被发现。一日,曹操假装睡觉,故意没盖被子,一个侍奉的人好心去给他盖被子,结果被一跃而起的曹操杀害。此后,再也没人敢靠近曹操的卧榻了。

曹操的多疑是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把他的这点性格描述的淋漓尽致。有人说曹操善于玩弄权术,狡诈奸猾,这不无根据。在他年少的时候,“游荡无度”招致了他叔叔的不满,便向曹操的爸爸反映了这问题,曹操担心自我会受到父亲的惩罚,便心生一计。一日曹操远远看见叔叔迎面而来,便装出一副眼歪嘴斜之相。叔叔见了大吃一惊,忙上前问他怎样回事,曹操说自我是中风了。于是叔叔赶忙去告诉曹操的爸爸,待他爸爸见到曹操,曹操也恢复了常态。曹操说:“我并没有中风,是叔叔不喜欢我,就污蔑我。”从此叔叔再向曹操父亲告状,曹操父亲也不相信了。曹操的奸诈自少时就可见一斑。

“一瓜杀三妾”“代人捉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反映曹操性格中暴虐残忍的一面。戏曲中的曹操也是一个被反面了的形象,在戏曲中完全否定了曹操的才华和贡献,使他的形象如此不堪。

我倒要为曹操鸣一声冤了!

史书评论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虽说他以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话,但这句话中又带了多少无奈呢?曹操34岁起家,那是惟一的理想便是匡复汉室。时代并没有能让曹操完成理想,反而促使他走上“乱世之奸雄”的道路。

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不可磨灭。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家,更是一个文学家。“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他对平民百姓命运多舛的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他对功业未成的慨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他广揽天下贤才、虚怀若谷的胸襟;“驾六龙,乘风而行”是他的豪迈雄壮之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曹操被指控作为奸猾小人,背上了一声的骂名,他作恶多端,是由该谴责的地方。在当时那个年代,人都有正反两面,如今也一样。我们不该以如今的观念去看待一千八百年前的曹操。在东汉乱世中,他霸权一方实属不易,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豪杰!

英雄,曹操也。

推荐曹操集锦范本七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之中,英雄不计其数,唯独曹操,才是我的最爱。

许多读三国的人们,都是对孙权与刘备情有独钟,曹操却因为残暴而被众人不喜欢,但有谁去仔细品味过曹操呢?

孙权评价曹操道: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曹操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残暴怎么能成大业?《三国演义》中写到过曹操借仓官王后之头以稳军心,若换成袁绍好心不忍,恐怕霸业难成是难免的了。所谓无毒不丈夫,与其说是一种毒,不如说其是一个决定,一个果断的决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绝非浪得虚名,没有一点手段,是难成大事的。

曹操的智勇不是一般人能及的:行刺董卓,在那个时候可以说董卓已经掌管大体了,没有几个人有这种铲除他的心理,而曹操不然,曹操用自己的勇去打破了这一不可能;离间马韩,曹操的这种智慧也令人称赞。这智勇更令人刮目相看。

曹操曾说过: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身藏行;升则飞腾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就是曹操自己的伟大气概,面对战败,他不耻下跪与关羽,他大笑周郎诸葛,面对挫折,他毫不低头,这才是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说到文采,曹操的文学才华可谓是文采飞扬,他的诗词均已慷慨悲壮著称,一首《观沧海》就写出了他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将他的气概抒发到了极致!一首《龟虽寿》就写出了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能有哪代君王能与曹操媲美,论计谋,论才略,论心肠,论文采,唐宗宋祖也不及曹操一人。

也许曹操的心肠却有残暴,但在成大事上,没有这些铁石心肠是不行的。和袁绍比起来,曹操确实并不出众,但曹操的豪情壮志着实令我们刮目相看。鲁迅先生曾说过: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是啊,不管曹操有多残暴,但他的功绩,文采,谋略,着实是一个英雄的标志啊!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主席也不禁被曹操的文采所折服。

纵观三国,如果曹操没有这样的铁石心肠,这样的豪情壮志,怎么分得天下?怎么有这样的豪攻伟绩?怎么成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这和他的残暴是分不开的,是残暴使他更加优秀,但残暴也应适度。

曹操的豪情壮志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能屈能伸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品味曹操,体会曹操的文采;细读曹操,体会曹操的谋勇;细品曹操,体会曹操的豪情壮志!曹操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毕竟人无完人,是谁都难免犯错,曹操的残暴只是体现出他能成大事的一点,在生活中,残暴却为一种选择,它的果断令人折服,但残暴也会有它的负面影响。曹操是一位伟人,他身上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与崇拜,面对他的残暴,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要知道,在大势之下的一点残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因为自己的心理,失去了本来可以是自己的东西的话是非常可惜的。

读罢孟德,不禁感慨道:天地之大,人则是极其渺小,但曹操却用他那七尺男儿身屹立与这茫茫天地之间,超越了物质实体上的渺小,达到了精神上的博大!

自古以来,曹操只有一个,他一直住在我的心里,永不会朽。

英雄只有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