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4:46:12 页码:9
最新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模板18篇)
2023-11-19 04:46:12    小编:ZTFB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总结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一

一辆半旧不新的吉普车,沿着简易的山间公路迂回曲折地行驶着,像一只小甲虫在缓缓蠕动,车尾扬起的尘埃形成一截一截的短浪,给这薄暮的山林增添了一份静谧和温馨。脚底下是高深的峡谷,山壁上罗列着一些光怪陆离的奇石,几枝横空出世的苍松。茫茫的水面上,腾起一层蒙蒙的雾霭,在夕阳斜晖的映照下,闪动着粼粼金光。此时,会让人忆起“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的诗句。宽阔、平静的人工湖不易看到碧波荡漾、游鱼相嬉的情景,几只快乐的凫鸟自由地游弋。不一会儿,就拍着湿漉漉的翅膀栖落在岸边的岩石上,得意地鸣叫着。

车子在转过一个山g时,却陡然停了下来。原来,前面的山壁上贴着的一个人在小心翼翼地摸索着什么,只见他双手沾满了湿漉漉的泥土,旁边有人笑嘻嘻地大声说:“他在与翠鸟攀亲呢!”大家走下车来,不禁朗然一笑,竟然是我们的主人肖所长,对方也抖了抖身上的苔藓、泥尘,露出一脸孩子般的纯真和浪漫,我们说笑着一齐钻进车里,迎着西空的一轮雄浑、壮丽的红日直奔五星岛宾馆。

这是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趾间的一泓清泉,群山逶迤的怀抱里,滋生了这一方清雅、闲适的净土。在英山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该乡利用特定的人文环境和自然风光,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水上乐园、五星岛度假村,使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原生态旖旎风光,终于成为大别山科技开发、旅游观光的风水宝地。该处群岛矗立于人工湖内测,五岛相连,状若五星相拱,故名五星岛。湖光山色,山野情趣,神奇迷人的大别山风物传闻,常令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斯山斯水,会使你心尘俱静,宠辱皆忘,春色永驻心间。尤其是厌烦了熙熙攘攘的都市生活的人们,会被一种淳朴、浓郁的乡情所吸引,即使有所愁结,心中也会豁然开朗。

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跳下车来。一股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刚才沉闷、厌倦的感觉顿时荡然无存。一座犹如雄鸡引颈高歌的山峦,巍然仰卧于百顷碧波之间。在它的脖项上,挂着一幢两层仿古建筑,似一串精致、玲珑的项链,发出熠熠光彩。两岛相携的另一侧,也是一幢别致的小楼,一条瀑布欢快地飞泻下来,水声潺潺,水花四溅。我们在好客的主人招引下,在此享受着山间别墅的闲适生活。宾朋相至,谈笑风生,荡漾着盎然的春意,弥漫着浓烈而纯朴的深情。大家海阔天空地聊着,即使是陌生的客人,也感觉无拘无束,都沉浸在融洽、欢乐的氛围里。佳话百出,笑语哗哗,使这原本寂寞、空廖的山庄多出一份热烈而浓醇的生活情趣,显出人间烟火的绝妙传奇和圣洁迷梦。宾馆内各种设施齐备,佳肴野味,颇具特色。尤其是暑热难当的夏夜,不需打开空调,你就会被清爽的山风撩得心旌摇动,情思缈缈。凭栏远眺,苍茫的群山似凝眸含情,让你感觉是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做着怀春的梦,那些高高矮矮的小山似是帆影点点,使你蓦然想到,江水澎湃的夜晚,一只雅观、气派的画舫正悄悄划过“柔波万顷连”的江面,一位“芦边人似月,白腕凝霜雪”的妙龄少女,正倚舷而歌。

皎洁的月光下,与同伴漫步于柔软、沾满湿湿潮气的青草坪上,侧耳倾听湖水漾起的一阵阵乐声,还有夜晚游鱼嬉戏的泼刺声,你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一支缠绵悱恻的情歌。天上繁星闪烁,三两片白云飘荡着,远处山村传来了犬吠声。山乡的夜静悄悄的,山风吹动松林掀起一阵阵松涛,一些蟋蟀伏在草丛里欢快地弹唱着无名曲。携手相偕,畅抒胸臆,谈理想,话人生,便有激情如泉喷涌。信步山径,月光似银地照着莽莽丛林,不时飘来几缕淡淡的清香。那与天空浑然一体的大山深处却亮着点点灯火,在宁静的夏夜里并不显得孤零、冷清,倒让人燃气一丝希望,绽开一簇理想的花朵。

宾馆娱乐厅里忽明忽暗的霓虹,伴着柔美缠绵的流行歌曲,还有一两句扭捏作态的伴唱,不时刺入耳鼓,令人钻心地痒。月光豪情万丈地照在湖面上,溅起一圈感情的涟漪,那柔滑、澄澈的波面上浮泛着一团美丽的梦,仿佛一首深谙已久的典雅、纤丽的古诗在心中久久徘徊,那是深藏心底的喷薄欲出的深沉、质朴的纯情啊!忽然,听见桨声咿呀,知是渔人乘兴夜巡,细碎的涛声撞击着我的心扉。猛然想起了“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诗句。良宵美景,明月情怀,置身于这样的境地自是相得益彰,弥足珍贵。真希望这时会走出一位风度翩跹的白面书生来,边吟边舞,浪漫而张狂。

我看到那一双双稚嫩的眸子里,闪烁着纯真和好奇的目光,那里面有不为虚华、浮躁所夺的光泽,与纯洁、崇高的人类本质联系在一起。我突然想到,古往今来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恶水浊流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始终保持清高、淡泊的心志,不为名利所夺,不趋炎附势,挺直脊梁做人!

今夜的心情纤尘不染,今夜的月光弥漫着思古幽情。我们不愿走过“玉帘钩上愁不见,捣衣砧上复还闻”的意境,但能领悟到“明月夜,短松岗,话凄凉”的悲愤和愁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是浪漫情怀,其实都是一种人生之境啊!

“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望不同。

但愿明月情怀千古!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二

前几日,朋友从上海回来,我和洛阳的几个“死党”一起陪他游龙门石窟,观关林翠柏,听白马寺佛音,喝小碗牛肉汤,吃牡丹燕菜……朋友十二年前离开洛阳,四处漂泊,七年前,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虽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片魂牵梦萦的热土,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都有一种流淌了数千年的乡土情怀,而“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句谚语经常挂在人们口头上,成为这种情怀的有声符号。

且不说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少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所蕴含的对故土的深深思恋,也不说白乐天“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李泰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浓浓乡愁,单说说张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的乡土情怀吧!

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想联合大月氏等民族共同夹击匈奴。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带领百余人使团西出阳关。

出使途中,张骞一行遭遇匈奴骑兵,由于寡不敌众,张骞成了俘虏。匈奴单于逼他娶匈奴女子为妻,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希望以此留住他。但是,十几年的光阴,始终冲不淡张骞的思乡之情。

日子久了,匈奴人对张骞的监视,渐渐松懈下来。张骞趁机逃脱。返汉途中,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却又遭匈奴扣留。一年后,老单于去世,匈奴发生内乱,张骞成功逃脱,回归大汉,完成了他十几年的夙愿。

张骞无疑是伟大的,他之所以成为后世景仰的.英雄,是因为那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其实源于一种乡土情怀。爱恋乡土,进而爱恋祖国,是中国人共有的一种情怀。张骞深深地眷恋着大汉的山、大汉的水、大汉的人,这种淳朴的乡土情怀,逐渐升华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单于的威逼利诱,囚不住似箭的归心。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归去,无可阻挡的归去!

乡土情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汉学家卫礼贤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他的根扎在家里,不管是在遥远的异国受苦受累,还是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商旅迢迢,他都是父母之族的一份子”。

这些经过千年积淀的符号,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于是,我们的灵魂有了栖息地,精神有了归属,生命有了意义。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始终守住这种情怀,让这份深深的情,转化为浓浓的爱。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三

家庭中,总会有一些微小的事情让我产生莫名地感动,而就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却组成了我内心的感恩情怀。

一直都不会向爸妈说“我爱你们”。总感觉很肉麻,很不自在。

我一直都记着爸妈的生日和父亲节、母亲节,可到了那一天,那句在心里憋了许久的话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并不是我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面对爸、妈,我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表达出那份情感,总觉得有种负罪感,尽管我知道那一声“节日快乐”会让他们激动地热泪盈眶,可是我还是说不出口。每次父母生日时,我都会去打电话,每次拿起电话却迟迟不敢放手去按那个早已烂熟于心里的号码,我害怕我会在电话的这一端沉默,每次也都是在一番犹豫之后放下电话,可几乎每次都让我在电话亭里失声痛哭。

我好恨我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淘气,让父母操碎了心,随着我的成长,爸爸、妈妈也渐渐老去。我知道是我的成长带走了他们的青春,是我剥夺了他们享受生活的权利,而我却连向他们道一声“生日快乐”的勇气也没有。

于是,我便开始学会感恩。感恩,对于我来说或许真的很微妙,现在的我还无力养活自己,更无力赡养父母。

我只能靠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分钟,做好我能做的事来尽力回报父母。可是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我急功近利,不能忍受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我很想放弃这种量的积累,可是心底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学着感恩,从小到大。

回数起父母的种种好,才发现,父母对我的给予,总是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而淘气的我却对那些无私的给予肆意糟践,我愧疚了。想着父母操劳的情景,眼前浮现出父母双鬓的缕缕白发,又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

家庭中的那些如过往云烟飘过的细节也在面前一一晃过,这又让我莫名地感动,感动着我的情怀,感动着身上的每一处。我们或许真的不能对父母做到那些大的回报,可是我相信,对父母的给予的珍惜,无论多么细小,多么微渺,也是对父母的回报。

而父母会铭记,会细数着我们的回报,会看着我们慢慢地成长。感恩,其实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幸福的感悟、幸福的情怀。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四

你总是喜欢点燃一支烟,让他燃烧在你的指尖。那淡淡的烟草味道,从你的指尖悄悄的弥散,弥散着一缕烟草的幽香。如同一抹清幽的花香,在空气里静静的蔓延。穿越那时代的尘埃,从你的窗口飘散到宇宙的星辰。渐远渐远,融入落红深处。化作尘缘的情怀。那烟草的迷雾里是你淡定、从容的眼神。

你一次一次轻轻的含在唇间,滋润的双唇舒展在闭合之间。烟草的雾霭从你的唇边慢慢向空气里弥散。仿佛小小的云朵飞翔在空气中,又好像是一个小小的天女,飞舞着长长的`衣袖。慢慢的向着星辰的方向飞翔。

雾霭深处,你的眼睛若隐若现、淡定从容的眼神,和着雾霭轻柔的弥漫,沉醉你宁静安详的心神。你的面颊弥漫在烟雾里,朦胧的容颜里透出几分复古的俊逸,那种洒脱,那种舒展,尘世中谁人能懂?只有你,迷离的心如同穿越般迷醉在烟雾的童话里。

尘世中,没有那种雾霭能和你指尖的烟雾相媲美,因为只有她会随着你深沉的呼吸缓缓流动。随着你心灵的脉搏慢慢跳跃。只有他会在你性情的唇间和鼻尖燃烧。也只有她会迷离你的双眼。燃烧你的柔情。

抽烟的男人在指尖轻轻的诉说一种柔情,一种洒脱,一种心境。那一抹淡淡的幽香,迷醉了多少灵魂的升华!那一抹淡淡幽香,诉说了多少心灵的感怀!

那一抹幽香,是你无言的倾诉,轻轻的诉说!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五

时间改变了什么,我迟迟答不上来,因为我一直生活在这个时间并没有改变什么的情景下,我只是一年一年又长了一岁而已,身边多了两个人而已。

少女心,我还一直保留着,尽管过了十五年,也许会有人说我傻,我可笑,但对于我来说,简单的快乐,没有什么不好。

昨晚的我,回到了少女时代,梦见了,我喜欢的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十年没有见,但是我的梦里一直都有他的.陪伴。

那是一个熟悉的老地方,他站在楼梯口,我从他的身边走过去,他拉着了我的手,笑了笑,我退了回来,靠近他的耳边,悄悄的对他说:“我最近老梦见你,只是没有对你说,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打扰,你最近好吗?他笑了笑,我又问他,你说说,为什么,我不管走到哪里会想到你,会梦到你呢?他又笑了笑说:”因为你中了我的魔术。

我沉默了下楼去了,他一直看着我,我知道,但却不敢再看他了。

过了好一会儿,大家都忙着呢?我也在忙,但我却心神不定的又开始寻找他的身影,找了很久,没有找到,突然看见有一堆人围在一起,我好像看到了他的背影,当我走近时,不是他,失落的就醒了,睁开眼一看,天都亮了,拿起枕边的手机,此时的时间已经早上四点多了。

我心里明白,接下来的我,绝对睡不着,想想这几天,我的确经常梦见他,每次上网,看他在线,很想和他说几句话,但又觉得是打扰,毕竟此时的我们都成了家,这些是现实,没成想,在梦里,我把现实想说的话,都说了。

有时,我很想对他说:“我下次回家,一定要去看看他,可是这些话,我却说不出口,我担心他的回答是,你看我做什么呀!你和我又没关系。

不管如何,我还是会去的,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了,我已经能坦然的面对一切了,我会以一种兄长的名义去看看他,之前的那些难为情,都是过去的事了,那是一本青春纪念册,藏在我们渐行渐远的记忆里就好了。

谁没有过少年时代呀!难忘的不是爱情,而是曾经对青春的生活的用心。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六

昨夜风雨满楼,惊醒梦中人,一夜之间瘦了红妆,肥了嫩绿。

浅夏至,暮春尽褪,轻依五月门楣,把心心念念交付给页页素笺,任如莲的心事款款放在粒粒文字里。

床榻旁是远方寄来的几沓墨韵极浓的书,近几日身体不适,才有静心细阅,腹有诗书气自华,汲取养心的文字,滋养尘间一素心,如此闲暇光阴,也不失为忙里偷闲的享受。

晨间,小女道出的童言深深震惊了我:好好休息,我就是你的左右手。年幼的女儿呵,你竟然在我不知时已悄悄长大,欣喜的泪雾笑出了声。

人生最美是一生健康且平安,钱财撒去终须来。无疾无恙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愿五月一切明媚,愿五月心窗明净艳丽,愿红尘浅唱开心曲.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七

一下呆住了,有这么不分青红皂白的外行指责内行的吗?谁天天吼了?不是约定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一致,绝不内斗给小周可趁之机的吗?行,接着交给你,我不管了。终于还是落入俗套,按照既定孩子教育问题的固定版本出演。

在小周的教育上,早就有言在先,我是他亲妈,是这个世界上无条件最爱他的人,所以教育的主导权在我。一旦有分歧,私下谈,不当着孩子面。从小周出生,周先生从来都坚定站在我身后,秉承男孩严教的宗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最多在小周被训得流眼泪时,唉声叹气团团转,或者在书房将椅子移动得咯噔响,大声咳嗽几声。

倒是爸妈,一改对我们姐弟俩从小说一不二的严格要求,一贯用祖辈的慈祥衬托出做娘的“心狠手辣”,威严的父亲学会对女儿循循善诱:小孩子要骗骗,不要把对学生的要求用在孩子身上。要不就板着脸教训: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像个法西斯!他们都忘记对我们的教育。

长大后,我和陈小一直谈论的话题之一,就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他反复提醒我:不要重复,不要重复。妈妈是老师,乡下人少,四乡八里的都认识,我们的整个小学和中学阶段,一言一行皆在她的实时掌控之中。她时常挂嘴边的话“不要丢我的脸”,“你是老师的孩子,要做别人的榜样。”

我们最反感的就是身为老师的孩子,觉得没有自由,不能犯错,好是应该的,不好是绝不能容忍的。课上偷看小说,一下课,妈妈已经在办公室阴着脸等候。期末考试刚结束,想松口气,家里桌上一模一样的试卷摆着,再做一遍,核对答案算出成绩。(那时全乡统一阅卷,成绩出来得很慢。)。

我记得那样的经历,一直注意不给小周施加诸如老师的孩子要怎样的压力,不想因为自己的职业给他额外的负担。我想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增光或丢脸的是他自己,作为妈妈,有自己的职责和职业荣誉,无需他为我而学。他有进步,或犯错,我从不拿老师这个身份说事儿。

但是,周先生的话让我警醒,作为一名老师,职业特点已经深入骨髓。教过那么多学生,优秀的见过许多,即使普通的孩子身上也有闪光点,老师善于总结,喜欢随时随地揪着细节说事儿,从小处说开、延伸、挖深,习惯以小见大,并顺藤摸瓜,兼之记性特好,自家孩子犯过的错记得牢,一一拎起来点评,直把他说蔫儿了,还意犹未尽,一脸怒其不争的气愤。

在校面对一群学生,令行即止,提出的要求除了少数孩子都能做好,尤其是学习上,听课、书写、订正、考试,每一样,大部分孩子都无需反复说。回到家,看看小周的作业,眼前自然就出现其他孩子的,这种比较几乎是条件反射,不需要任何准备,在你不自觉的时候,就已经这样做了。然后再看具体答题:计算过程跳步子、草稿纸乱涂画;短文答案偷工减料,错误不及时订正;英语不是少s,就是忘记大写。

接着,开始:说多少遍了?为什么作业发下来不先订正错误?错误不过夜。认真写字正确率才会高,书写态度就是学习态度!我们三年级的孩子都不要这样反复提醒,你多大了?长耳朵了吗?做作业带头脑了吗?诸如此类。我没有说“你是老师的孩子,就该……”,可话里话外,处处点出了这一点。

老师的孩子,意味着面对妈妈教过的所有班级最优秀的孩子,所有孩子的优秀方面;意味着犯的错,提醒一次就不要再有下次,最好主动在妈妈没说话之前自行解决;意味着一直有刺可挑,永远直接对着老师妈妈的怒火与批评。老师的耐心与鼓励、惊喜与等待,在学校好像都用光了。对着自己的孩子,只有不满与嫌弃,还有紧皱的眉头和急躁的语气。

身边的同事们,对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欣赏,总是赞扬,互相劝慰:这样的孩子还要训啊?要求太高了。轮到自己时呢?完全不由自己。老师的孩子就这样在双重标准中生活。

一直记得霞姐的儿子高考结束后,对着她道歉:爸爸妈妈都是语文老师,语文没考好,觉得对不起他们。霞姐说时,眼中泪光闪耀,我听着,又暗暗提醒自己,老师的孩子已经自觉套上了一份责任,绝不要再有来自我的一份压力。

每次长篇大论后,精疲力尽的其实是自己,心里明白,许多问题要有时间去消化,要等待孩子自省,时机未到,说多少都没有用。亲爱的小周,你每次听我谈起教过的那些厉害的孩子的厉害之处,总是赞叹,你记得好些孩子的名字,是不是心里其实也在暗暗对照自己?老师妈妈的压力无处不在。

你给生气中的妈妈写信,说三木成森,一家三口就像三棵树,只有紧密相连才能成为森林。林肯也说过,开裂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所以希望一家人永永远远不分开。

我明白小周的担忧,周先生难得一见的生气和我反常的沉默,令他不安。

信上还告诉我施老师夸奖他笛子吹得有进步,教练表扬球技大增,吴老师也说素描的构图很不错。他知道妈妈想要看到的无非就是他的进步。

感谢文字,每次吵得两败俱伤后,让我和小周还可以心平气和纸上交流,许多难以言说的情感可以诉诸笔端。谢谢小周,每一次,毫无条件很快原谅我,即使自己已经很后悔,得到理解还是很宽慰。

以此文提醒自己:老师的孩子也只是普通的孩子而已,参照物只能是他自己,不能是许多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学生。

谨记。

作者|陈燕。

公众号:陈大的午后花园。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八

因为,小寒里的一杯茶温暖了我们。

温暖不仅是温度,亦是满足。

一杯易武正山,原质、原味、原香;

一杯易武正山,幽香沁腑,甜润柔厚,甘美绵长。

一抹浮云,流连在湛蓝的天;

一缕阳光,温暖着你的`心田;

小寒节气,愿祝福如温泉,温暖您的心田!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九

索莱里生态艺术餐厅,位于景色宜人的重庆南滨路珊瑚名都三楼,店主人张白浪说店名取自世界著名的“生态建筑之父”保罗·索莱里,除了敬仰这位大师的环保思想外,更想在他精神的感召下,打造一个城市与自然相宜、健康无公害餐厅。

餐厅别有洞天,茶几、餐桌、吧台、咖啡角混搭,张白浪戏称自己的餐厅叫“四不像”,可又“四位一体”有机组合,四个都像。多功能的餐厅让来客各得其所,有投影仪,可卡拉ok,任性但张弛有度。另外还有两间外貌像艺术沙龙的精致会议室,供圈层人士茶余饭后高谈阔论,寻觅知音。

餐厅在去年四月份开业,由于紧挨江边,天赐良机,总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河鲜全是现采现杀的江中野生鲜货,引来围观食客阵阵喝彩,回头客常在圈内呼朋唤友:“走,到‘索莱里’尝鲜去!”一时间,名声大噪,“索莱里”成了“放心餐”的代言人。

索莱里餐厅菜品讲究原汁原味,味道自然天成,特别是几分钟前从下面的长江边拎来的20多斤重的“高颜值”鲢鱼,客人品尝后回味无穷,对散发着野性味道的原生态美味佳肴无不拍案叫绝。

张白浪主打养生菜,经营川菜、粤菜和淮扬菜三大菜系,客人可私人定制。

养生菜主选三种食材:土货,菌类,河鲜。当天没用完的食材不放入冰箱,从不过夜,全部晚餐上员工内部消化享用,由此在他那儿的打工仔的员工餐规格之高,即时在重庆也没得说。

夏日黄昏,食客爱坐在室外的露台上就餐,此刻江中汽笛声声,像拉响了食堂的哨声,在徐徐江风的吹拂下,一边打望江景评点江山,一边津津有味大快朵颐,美食美景成了许多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张白浪推出的“原生态”版餐厅,悉数荟萃了大自然的芬芳,大碗喝酒,大块吃土猪、土鸭、土鸡肉,好不快哉!

眼下,食材不断变异,加之各种化学香精、香料的注入,使舌尖渐渐失去了“源”味。人们希望吃到绿色、健康和个中有真味的食材。

在朋友圈看来,张白浪算是一个真正的环保主义践行者,开店长江边,有着大江拍岸的热血情结。他的餐厅力推“差异化”买点,因为他要还原的是货真价实的“自然味道”。

当许多同行绞尽脑汁在“新”字上找突破时,张白浪却在自然的长河中冷静沉淀下来,他要在大自然中淘洗出纯净的物产,把自然的精华香播四方,让人们在品鉴原汁原味美食的同时,领会大自然奥秘。他提出的“原生态”理念,其主打核心就是绿色、健康,让客人吃得放心。

他真的是一个剑走偏锋的自然之子,以自然的情怀萃取食材,以火热的心面对世界。在多少显得浮躁、喧嚣的当下,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他的“原味”、“老味”正顺应了消费者对“原汁原味”本真生活的需求,他必将春华秋实。

进入生态艺术餐厅,店名并非浪得虚名,近十吨老船木打造的桌椅和店堂古朴厚重,搭配天南海北淘来的陶瓷摆件相得益彰。厅堂的饰灯射来仿佛是穿越历史星空的光,有着阴沉木般质感的老船木携同陶瓷器皿使人倒回远古时代。老桌子,老板凳,大土碗,古朴的装修,精美的中国画和书法······那些饕餮男女仿佛是来到古代士大夫的雅居,在大饱眼福享受精神盛宴的'同时,在此与友人亲人开怀饮酒,大块吃肉,让人情不自禁发声:“嘿,老兄,这是正儿八经的两个文明双丰收哟!”

在生态艺术餐厅就餐,有人称品出了经久弥香的文化气息,而张白浪一门心思就是要走“文艺范”。来自索莱里的环保思想给张白浪沉淀下来了一张厚重的无公害餐饮名片。

张白浪的餐厅推出“私人订制”业务源自底气十足,美味如何调制,荤素怎样搭配,盘点吃的门道,张白浪可称美食达人,他认为味蕾上也绽放多味人生,并有一套完整的说辞。

一般来说,辣甜咸苦是四个主味,属正;酸涩腥冲是四客味,属偏。自然偏是不能压正的,不然会有反客为主之嫌。主菜当推正味,而小菜宜用偏味。成功的宴席当以正奇相生为始,以正奇相克为终。

门庭若市,每席爆满,是食客对美食达人张白浪的认可,也是对他自然情怀的回报。当他把“原生态”的火种播种到南滨路后,很快成了美食地标,客人排队定餐成为一种常态。

也许有一天,你从索莱里生态艺术餐厅走出后味蕾就有了比较,你会在繁华的都市某街头,对着自己曾吃过的某知名餐饮品牌辉煌的门庭脱口而出:“约定索莱里,生活才有味!”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

生活中,有一种力量在帮助我们学习、画画、生活等等……。

这股力量来源于不起眼的小树苗。天渐渐黑了,大地进入了梦的海洋,唯有它连夜奋斗、刻苦、努力!它想长大以后为地球、为人类付出自己日积月累的'力量、心血。但树有不测风云,顽皮的人类一脚把它踩断了。

努力,努力,再努力!

小树苗被人害了,的它并没有放弃,它的根努力汲水生长!有一天,小树苗终于长成了苍天大树。

你们害我,但我还要付出!

“天啊!”一个人感叹道。“多好的树啊!带回家,卖了去!”

大树听见了,心里默默的想,太好了!为人类付出的时候到了!

只听“咚”的一声,大树面带微笑的死去了。

最后,造纸厂把大树的树浆做成了纸;家具厂把大树的身躯做成了家具,又把树根买到了根雕专家那里,让专家把它做成了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

珍惜吧!

大树用生命换来了人类的笑容,但是,有些小朋友,不珍惜纸,浪费纸。

大树就是边疆的战士,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放,但是现在的少年却不珍惜时间,也不把学习放在眼里。

我爱大树和战士!你呢?

山东省东营市春晖小学六年级:116llp。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一

自从十几年前去过了苏州,游过了园林,徜徉过山塘,集会于神仙街,就深深的迷恋了江南古镇,恋小桥流水,恋老树昏鸦,恋那种亦古亦今的迷失。

于是,几乎走遍了江南的古镇街间。从招嫁楼,到七宝,到南翔,到泗泾,到枫泾,金泽、练塘,朱家角,到千灯,锦溪,同里,周庄,西塘,乌镇,惠山。穿行于这些大致相似又各有情致的古镇,常常忘记今夕何夕,久了,总觉得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古镇,是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岁月的脚步轻轻,历史的印迹重重。

喜欢古镇,是为了体味那种不同时空的物貌人情,而每每看到古旧的房屋里陈列着冰箱,液晶电视,空调,桌上有电脑,电饭煲等电器设备,窗前摆放着舒蕾,飘柔,门外有电信的宽带箱,就倍感失落,情感上难以接受这种融合。仔细想想,我想体味古镇那种昔日的繁华,所以我喜欢热闹的古镇,人来人往,商业发达,而这些势必融合了现代人的理念,生活方式,繁华中迷失了什么;而那些安静的古镇,或依然有人生活着,或已经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却也让我于安静中有了丝丝的落寞。我不是文人或艺术家,安静给不了我灵感。于是,我觉得自己是在叶公好龙。

记得在惠山古镇,深宅大院,岁月沧桑,唯有墙上的字牌注解,让游客了解,仅是如是说,独坐在静谧的'大院中,倚栏,仰视高檐残塬,心静如水,倏忽间依稀看到有古时装扮的人从昏暗的深堂里踱出,近了、近了,仿佛要握手、却似灵魂被惊醒、似南柯一梦,后背有凉意,头顶却是暖暖的阳光,其实,谁都回不去谁的世界!现在,不敢独自走进旧时的院落,不敢触碰那墙,那门,不敢踏上咯吱咯吱的木梯,只为不想惊扰这些古老的岁月的魂。彼时的古镇彼时的情怀,已是流年似水,今时的古镇今时的人们,也只是活在自己的故事中,古,是一种美好的奢侈的愿望!

国庆长假,女儿说,她想要去看看古镇,因为她也喜欢那种旧宅子的感觉。我挺感动,说明女儿长大了,可以看懂江南,或者想要看懂江南。于我而言,江南不是简单的一水一桥,一石一瓦,江南是一碗粥,融进了浓浓的千古文人情怀的粥,粥里有甜美,更多的是沉淀!带着女儿,走过布满青苔的石板桥,穿过幽深斑驳的长廊,走进旧宅深院,透过天井望向那片天,用心体味那种“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浮华,留在心底的,或许有很多细腻的,无以言表的情愫。

不过,真的很美!

于是,总是情难自禁,在阴雨霏霏时,在春暖花开时,一定要去古镇走一走,静静的,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要从青石板的路上踏过,从斑驳青苔的拱桥上走过,在扶风垂柳边驻足,在古稀老者的目光中微笑。

情怀,就这样,一次次的,沉淀!长亭外,古道边!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二

春节回老家过年,按我家的习惯,一般是大年初二一早便和妈妈、弟弟一起到外婆那边拜年,今年亦不例外。

初三去乡下的大姑家吃午饭,午饭后借了两三把镰刀和弟弟、表妹一起去田埂上挖折耳根,竟又勾起了我对折耳根的情愫和儿时回忆。离开故土去上大学前在农村的生活,虽然物质上面比较匮乏,但却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无法无天地在一方小天地里嬉笑玩闹,留下深深浅浅无可抹去的记忆,挖折耳根便是其中一件。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在我家乡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儿时,我喜欢放学后带着镰刀,挎上个塑料袋就踏上了家门不远处的田埂,埋头挖一些折耳根。有的'村民怕你把他家田坎挖垮了,便会大声呵斥你,不许在他家的田埂上挖,我就只有悻悻地转战场地。挖了一塑料袋的折耳根回来后,倒在盆子里,用井水淘洗干净,去杂质,除残根,再用盐、味精、豆瓣拌上,倒在盘子里,用筷子夹着吃起来,那滋味可是美了。

折耳根的吃法以凉拌为多,如今也出现在很多火锅店和麻辣烫店里用来烫着吃。曾经多只是乡下人爱吃的地野菜,越来越登堂入室进入城市的各大小餐馆中,俨然已成一道美味佳品。很多人喜欢吃折耳根细长分节的根部,而我却更爱吃它的叶子,拌得辣一点,很爽口。只是,如今,这也都是回不去的美好记忆了。

在城里,偶尔吃到折耳根,也多不过是人工种植培养出来的,尽管那根又长又肥大,但与天然生长在田埂上的折耳根相比,终究是少了那股独特的味道。所以,这次去大姑家拜年,见到田间的折耳根,我忍不住很是兴奋地要来镰刀,哼着小曲儿,欢快地就三步并作两步跨到田埂上埋头挖起折耳根来。弟弟和表妹终究是孩子心性,起初觉得新鲜好玩,挖了一会儿鞋子也沾满湿泥就嫌累不挖了,唯剩我一个人擦着额头汗水,从一条田埂到另一条田埂,坚持挖了大半个塑料袋的折耳根才回去。本是很想带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回城里吃的,最终还是将那些折耳根留在了大姑家。

也许,我要的并不是那些挖好的折耳根,而仅仅是享受与儿时记忆对话、重新体验那般乡野味道的过程。回到城里,与折耳根作别,但对它的情愫始终不变。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三

不管在哪个城市,

不管在哪个公司,

增长智慧和谋求发展,

是我永恒不变的追求;

至于物质和金钱,

如果你的智慧和发展,

还未达到自然地忽视,

解决物质金钱需求的阶段;

要么忍耐等待;

要么承认失败;

要么换一种方式,

在新的起点,

从头再来。

[诗歌之职场情怀]。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四

中原大地上一朵艳丽的花朵。

山是他的脊梁,水是他的血液。

脊梁如巨人一般撑起大地,

托举着力量的巨石。

狠狠地砸向大地。

发出隆隆声响。

水害怕这般巨响,

弯曲着身儿流向远方。

从南到北分布不一。

小草喜欢水儿养育着他,

小鸟热爱水儿的影儿。

越过数道坎儿迈向远方,

脚步如今坚定。

他见证了这里的人儿一天的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从他存在的那一刻起,

勇敢地站在那里,

看着勤劳的陕西人。

在山的保佑下,

在水的滋润下,

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抬头看着这片大地,

想想昨日的故事,

怎人不叫人留恋。

这就是我的家乡,

一个见证中华文明的.地方,

充满着神秘与遐想。

一个见证奇迹发生的地方,

充满着冒险和探索的地方。

怎能忘记这就是中国的名片,

没有华丽的色彩,

剩下的是一种情怀。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五

每年春节回江西南丰藕塘老家,我总会借机会在村里上下走走,一是与多年未见的老人叙旧话拉家常,二是四处晃荡看一下村里的老屋。

藕塘村十几年来,由原来的800多人口减少到目前的300多人,这除了跟老死生少有关外,更多的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使得很多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并在外面安居乐业。当然,村里的人口虽然减少了,但生活条件一天一天的比往年好了起来,这不农业税也免了,靠山有山的还有一些树木售出后的零售花钱。正因为这样,村道两边的新楼一栋一栋地盖,这可冷落了村中心几十年的老房子。

村里的老房子很多,大多数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房连房,瓦接瓦,有上下联接起来的院子,有天井,有耳门,可如今没有人住了,多年弃置在那儿,杂草丛生,墙壁倾颓,屋顶摇摇欲坠,十分荒凉。

晃荡中,选了一栋对我童年最有影响的老屋“司马第”,看了看,那是一幢上下联接起来地合院老屋,虽然杂草丛生,但建筑物看起来还算完好。就在我跨入正厅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在这里住的人早已搬走了,只剩下地上弃置桌椅,还是坏掉的,还有那到处积满灰尘,看了使人幻想着老屋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就在我迈步通过天井来到供奉神位的大厅前,才发现厅堂前张贴的对联已经有好多年没换了。在大厅正中央地那面大墙上,原来应是供奉神位之处,现神位已迁走,唯一留下来的还是那供桌的小香炉。每到我站在旧房子荒芜的庭院中,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彷佛充满了故事。

过年的季节,风又大又冷,尤其当我站在这个大门破烂门未关的老屋,令人寒意倍增。正在我打算离开此地方时,竟然看见一位白发斑斑的老婆婆从耳门旁边的房间里走出来……我们先是迎面打个楞愣,接着是相互的微笑,就在我们打面照及微笑的瞬间,看到她眼眶含着泪花涮涮地从眼角两边落下。此时,我最能理解这种泪花的喻意,这除了是多年苍桑岁月沉淀的激动眼泪外,更多的是看到有到陌生年青人的到访。就在我猜测和回忆她是谁的过程中,她早已认出了我,喊出了我的乳名。这声音亲切入耳,直沁人肺腑。

我们就这样久久地面对面的,她一言我一语地相互的问候,这种问候是真切地更是心酸的,就这样,我们足足站着说了十几分钟。这时,我才发现她手里拿着早已点着的一把香火,正在冒着白烟。浓浓的白烟迅速地从她手中的香火中冒出,很快地充满了整个正厅,呆立在场的我,很快地被白烟包住,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同时,老屋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檀香的气味。虽然这香味很浓,闻起来有点呛人,但我还是很喜欢驻足在天井边,欣赏那古意幽幽的老屋,当然还有和我对话的白发老人。

他就抽空来看看吧。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六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千里江山,烈火滚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日月之行,星汉灿烂。羽扇纶巾之间透出似笑非笑的颜色,天地昼夜之中写出暗藏杀机的篇章。倘若天生周瑜,又何须再生孔明?东汉风云,三国雨雪。信手拈棋,只欠东风。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细笔描眉,清光勾勒出宁净的脸庞。小乔,红颜祸水,纵使有情有致,还是殉葬战争。大火无情,恕我不能春风吹又生。

牧之情怀,一笔一思,一笔一念。轻染“繁华事散逐香尘”,重彩“流水无情草自春”;描绘“几度思归还把酒”,泼墨“拂云堆上祝明妃”;环抱“砌下梨花一堆雪”,细赏“明年谁此凭栏杆?”

牧之情怀,了却女子幽思,力透男子情怀。

初二:嘟嘟豆。

上一篇:烦。

下一篇:一缕春光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七

与莫言的“高密乡”、鲁迅的“鲁镇”、三毛的“撒哈拉”一样,上海向来也是许多作家所偏好的。但毕竟每个作家风格迥异,笔下的城,即便是同一个,也是各有千秋。然而,正因如此,面对一城千面的上海,若是不展开一段漫长的阅读之旅,是很难感受上海——那个风靡至今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刻钟鸣皆释怀。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嶙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子夜》一开篇,茅盾先生便这样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现代化盛况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摩天建筑林立街道两旁,高耸碧霄;平地拔起的路灯杆接二连三迎面而来,无穷无尽;东南西北交流着各式各样的车流,匆忙杂乱……仿佛一如我们所知的老上海,充盈着灯红酒绿,弥漫着靡靡之音,飘散着浓郁甜香。

这样的上海,是华丽的上海。城中的资本家们一面过着奢靡的生活,一面又时时为“破产”而担惊受怕。“从早上起,就没有一点风。天空挤满了灰色的云块,呆滞的不动。淡黄色太阳光偶然露一下脸,就又很快躲过了。”文中的这一段描写,又给人一种老上海城的人情味儿。它承载着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为暴风雨中的民族资本家深深地忧心,却仍也是对被吞噬的民族资本产业无能为力。况且,纵是一城之内的民族资产阶级能够力挽狂澜,却也是种改变不了旧中国颓然待新的疮痍面貌。因为不能,故上海常常被作为近代现代中国的缩影来看待,或者说,上海不仅仅代表上海,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代表。

最后,在子夜的钟声里,吴荪甫代表在这场与帝国主义的较量中失败的民族资本阶级,携家人心力交瘁地离开了这个既给他希望又给他绝望的伤心地。是上海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抛弃了上海?这个问题,在子夜钟声敲响的那刻,早已经释然。何况那样一个繁华且热闹的老城,迎来送去历史的匆匆过客,自然是淡定如初了。

一代倾城逐浪花。

出身在上海封建与西洋错杂交织的的畸形家庭中,张爱玲洞悉了十里洋场中上海人独有的功利、世故、练达、聪慧。于是,因为“出名要趁早”,怜惜她的上海,也就轻而易举地让一个有才气的女子很才气的火了一把。她的作品一时之间如暴风骤雨一般横空出世,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盛况,令所有上海人为之震惊。

且莫说《金锁记》中市井家庭的曹七巧入了姜公馆后由善良温婉转而冷酷无情,也别去感慨《沉香屑》中随一炉又一炉片香燃尽而讲完的故事,但是一则《倾城之恋》,便是让人看尽旧上海女人坚韧却心酸的历程。“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子。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白流苏与范柳原,一场轰轰烈烈的传奇爱情,最后在日军轰炸浅水湾的硝烟中,以范柳原的离而复返二人交心作结。然而,小说的结局看似圆满,实则浸透着苍凉。胡琴、月、蚊香、镜、空房等这些颇具悲剧意蕴的意象充斥着文章,也是道尽了旧式大家庭中女人的悲怆。

张笔触下的上海,带着与她命运大相径庭的境遇,却仍然勇敢地劝说我们追逐生命中的浪花。这样的上海是坚韧的,而在坚韧之余,又给人以惆怅哀伤。

一道弄堂存通达。

与张爱玲笔下沉重苍凉的上海不同,在一些作家心目中的上海是优雅的。

作家木心作的《上海赋》文辞奇崛怪异,却给人以典雅与洗练的画面感。印象最深的一段当属他对旗袍的论述,从样式到料子,再由纽扣至装饰,应有尽有。于是,于老上海人而言,各款旗袍总共没有三十件,那是寒酸的。这样精致的上海,以及老上海人对生活的考究,也是叫人叹为观止。

与木心类似的,还有作家王安忆笔下老上海的“弄堂文化”。涵养的老绅士多居住在弄堂的尽头,穿白衬衫搭格子的西式羊毛衣,衬衫的领口绝不能翻在毛衣外边,衬衫的扣子必须扣到底,否则不合乎规矩。只有这样整整齐齐穿戴完毕,才胆敢提着鸟笼四处遛鸟、坐在藤椅上读书看报抑或是到黄浦江畔找故交喝杯下午茶。

偌大中国也只有老上海人才能传承坚持着这般严谨认真,而况这样闲情逸致也真是非老上海莫属了。

一朝繁花浮世事。

看着以触动九零后内心为噱头的《小时代》系列,我深感失望,一切灯火辉煌完全建立在浮夸的表象,各色男女穿行在硕大的广告牌下,写着匆忙混乱的生活。这样的上海,除了“现代化大都市”的标签外,毫无上海作为老城本应拥有的深邃的灵魂。

于是,本以为现代再没有能够驾驭上海这座精神上多元化的文学作品了,忽而一部《繁花》映入眼帘。写法上,既不同于《子夜》的“史诗”式浑厚,也不同于张爱玲笔下“传奇”式的上海,取而代之的是娓娓道来的“故事”式写法,让人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关于上海的浮世绘。《繁花》写尽上海的“俗气”,更展现上海人生活的“雅量”。

小说中无一例外用的是生活的边角料——口水人、口水故事,一切都是不曾被提到台面上的生活庸常。一切交谈、行动,用吴侬软语的沪地方言徐徐道来。小说中的人物虽不表露内心,偶然的碰撞又偶然的离去,但却展现出真实的上海。甚至,恰恰正因如此,上海反而更加灵动、更加明媚了。无论是幼时阿宝与蓓蒂那段在屋顶上关于“绍兴阿婆最坏”的对话,还是蓓蒂心中有灵魂的、像高头黑马般稳重、沧桑的立式高背钢琴,抑或是深夜小琴记日记时陶陶的说辞,一切是那么平常,但却又是那么体现上海的从容与淡定。

整本小说,絮絮叨叨地讲述了上海小市民的日常生活。仿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法提供意义感了。人到最后是悲哀的,就像是一朵花最后枯萎了,也只能保持着自己的淡定。而上海,那座历史的老城,静静地目睹着一切沧海桑田,又安然迎来新的一批过客和属于他们的时代。浓郁花香化作灵魂,伴着上海兴衰变迁。

后记。

吟唱上海的歌谣难尽其数,却不能唱完她的热闹繁华;描绘上海的作品数不胜数,却难以道尽她的典雅隽永。华丽的背后是细腻的城市精神,闲适的转身是大气的城市灵魂。

上海,只是作为一座城,为岁月而存在,目睹并记载所有的人情世故。

高二:杜正宁。

人文情怀的散文随笔通用篇十八

陕西,以其独特的人文历史享誉天下,从人文始祖到八大奇迹,无处不彰显出陕西的历史底蕴。代表陕西这个地方有很多特色,历史,文化,美食,语言,在这其中我觉得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最能诠释陕西这个地方的特色。陕西的文人曾经写道: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燃面吃的怪香,不调辣子还嘟嘟囔囔!看吧,这就是陕西人的豪迈与自信。

当你走在陕西省无论哪座城市里,一股浓浓的老陕味总是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就比如饭馆里:到了饭点路人走近饭馆:“老板!给咋碗裤带面”这个“老板”二字一定要念的大声,要把那股子豪迈的气势展现出来。“给咋来碗裤带面!”,这句话要干净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等面上来后用筷子在比脸还大的碗里把冒着热气的面搅拌均匀,再舀上几勺油泼辣子,等到搅的一股香味直往上泛的时候,先剥个大蒜放进嘴里咬一口感受一下蒜的香脆与辛辣,再就这热气美美的往嘴里塞一口面,“吸溜”一声爽滑又充满弹性的面和香脆的大蒜在口中尽情的交汇,恨不得将舌头也融化了一起吞进肚子里。一口面下肚再来一口冰峰!直教人从此“不羡鸳鸯不羡仙”,这时吃足喝饱的食客一定会喊一声“嘹咋咧”!

又或者当你离开这片让人热爱的土地独身一人在异乡漂泊,忽然有一天听到了熟悉的陕西话,那真是让人激动的灵魂也要发颤!比金榜起名还要令人情难自禁。都说陕西人老乡情结重,其实不然,这是陕西人独有的情怀,使他们不自禁的向对方靠拢,只要在异乡两个陕西人遇见了讲起陕西话,他们之间的距离会无限缩小,只为了耳朵里能听到来自家乡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声音。

这不仅仅是一种乡音,更是一种乡愁,一种骨子里散发的淳朴和热情,从灵魂深处散发出的一种陕西人文情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