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秋雨的散文随笔(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20:39 页码:10
秋雨的散文随笔(优秀8篇)
2023-11-12 12:20:39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经历和收获的记录和概括。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清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我们汇总了一些关于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秋雨的散文随笔篇一

秋雨萧萧,萧萧秋雨.看雨花飞落,洗尽凡尘俗事.

淡看世间情愁,爱恨合离,犹如春梦.

细雨蒙蒙,此情归何处?清灯黄卷,十年一段经.

我愿化做一缕清烟,随风飘摇,等到秋雨至灰飞湮灭也甘心.

再回首,往事如烟.再向前,人去楼空.依楼聆雨声,不在有来人.

曾经爱过,也曾恨过.爱之真,痛之深,爱到深处悔一生,是爱是恨,皆由情生.

天若有情天易老,有情总被无情伤.

天无情,何生万物,人无情,和来六欲.

想过放弃,却不忍放手.而你离去,留下我伤心.

梧桐树下,秋叶为谁落?昨日绿叶,今朝随风飘零.

南国红豆,为谁发枝?相思苦,苦相思.

如今我又能拥谁入怀,聆听秋雨声,看秋叶落尽.

心如潮水久不静,一颗悲伤的心何以释怀.

叹东风无力,无力让你转意.

望秋雨无情,无情让我伤心.

愿来世化蝶,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为你而生.

秋雨的散文随笔篇二

处暑刚过去一天,今天早上天空就下起了密密的秋雨。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踩着秋的舞步,传递着丝丝凉意。将燥热的尘土安抚,将闷热的空气清洗,将浮躁的心绪洗礼。天地间编织出一副巨大的雨帘,一层层、一幕幕向远方延伸,潮湿的天空呈现出一幅烟雨朦胧的美景。

想起整个暑假灼人的热浪、持续的高温,不由得心生欣喜。这雨真是一场及时雨,消散了暑气,化解了烦忧。这雨真是温柔的雨,滋润了心田,拯救了万物。今年夏天干旱少雨,七八月间持续38度的高温,在闷热难耐的日子里,只有尽量躲在空调房里或者电扇下闭门不出。这日子被炎热束缚,悠闲的生活少了自由的乐趣。偶尔出去办事,就感觉浑身被强烈的阳光烧烤的炙热难耐,难怪有人调侃:“我与烤肉的距离就差一撮孜然。”偶尔几次夏雨突至,更是人间悲剧。那风,拔树卷屋;那雷,裹挟杀气;那雨,翻江倒海。每一场短暂的暴雨过后,紧随着的是停电、遭灾,暑气不仅没有缓解,反而热上加热。这种暴雨不要也罢,这简直是上天对人类疯狂的蹂躏。

这闷热而漫长的炎热,在立秋后又持续了十几日。秋老虎的威力毫不逊色,这高温、这热气让人绝望地仰天长叹。就在今天,终于盼来了一场温柔的雨。半黄的树叶开始复苏,小鸟的歌声更加婉转,叮叮咚咚的雨滴如同一股股清泉在心间跳跃,哗哗的水流如同清新的溪流滋润着大地焦渴的心房。如果说,今年夏天的暴雨是残暴地杀戮,那这场处暑后的秋雨绝对是温柔地拯救。

一场秋雨一场凉。经历了夏日的酷热,这场温馨的雨就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享受丝丝清凉,吮吸缕缕清新,让热气从心间释放,给心灵一个解脱。这场雨,真好!

秋雨的散文随笔篇三

一个月没有下雨了。麦收后的人们急得发狂,麦子刚刚收割完毕可价格已涨了三成;秋天才收的玉米就更不用说了,过去几乎没人光顾的玉米市场如今大相径庭,人们摩肩接踵,价格由每斤一角八分猛涨到两角六分。

人们在祈望着老天。老太太们可忙了,没明没夜地烧香求龙王降雨。老人们说,民国十七年(1928年)就是个没收成的年,今年正好六十年,六十年一轮回呀,如果龙王还不降恩,今年还要不吃玉米,恐怕还象那年连麦子也会旱得种不下呢。

兄妹六个,我是幺弟,父母辛劳支撑着一个大家,过度的操劳使得母亲在我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是年迈的父亲把我拉扯成人,如今兄姊各有家室,惟父亲和我一起生活。父亲病倒了,电报催我从城市的学堂回来,回到这故土小镇上来看望生病的父亲。

父亲在打着吊针,一瓶内含25%的葡萄糖药剂已快输完。听到我的喊声,他非常兴奋,兴奋于我的到来,父亲微闭的双眼睁开看着我,示意我坐在他的床前,但一会又闭上眼休息了。父亲却也太累了,我在家上学时,为了使儿子我准时到学校上课,父亲一日三顿虽是粗茶淡饭可也非常照时。可我去了城市上学后,父亲做饭就不照时了,有时也许为了省事就不吃饭了,一日两顿甚或一顿,邻居叔伯大娘常这样告诉我。父亲在省吃俭用地供养着他的儿子上学!

“刚回来吧!你爹打了这些针就会好些的。”一个百衣护士走了进来,向我打着招呼,“每天你爹来这儿,你知道他多想你,常念叨着你。”护士微笑着轻声地边和我说话边安慰着我的父亲。

屋中的电扇在飞快地转着,一滴滴药液注入父亲的身体内,护士和我同守在床边,有时我们低语时,就父亲的病我听到的多的是关心,多是安慰。父亲的病情使我难受,可这热心周到的护士又让我得到了些许的宽慰。

天突然暗了下来,窗外路上的尘土飞得更高,树上那落满了尘土的树枝树叶也在狂摆着——就要下雨了,夏日的暴雨,那等着播种的农民的救命雨。

骤然间,地上象洒水车驰过,雨水把尘土压了下去。不大一会儿,路上流着的雨水也由混浊变得清净了许多。

雨在下着,它冲洗着尘土飞扬的小镇,夹杂着几丝凉凉的风,我的脑子顿然清醒了许多。父亲的吊针要打完了,护士用她纤巧的手指熟练地把针从他的`手背上拔下。

大雨停了,还有小雨在微下……“足足半尺墒,可以种玉米了。”有人在大路上笑着说。

秋雨的散文随笔篇四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早上起来天色阴沉,但是没下雨。没奈何,没有偷懒的理由,出门跑步去。桂花开的正浓,香味一阵阵袭来。稻子已呈金黄色,快要收割了。秋风已凉,冬日愈近。

跑回来的时候,天色愈加阴沉了,好似受了委屈的小姑娘,含着一眶泪,欲落不落,楚楚可怜。待我再出门时,那泪不知几时落下来了,未见停的趋势。这般抽抽噎噎,不知要到几时了。

雨一下,风更大了。往年这个时候,似乎还挺凉爽,风中不带寒意。今年冷的格外早些,竟有几丝要入冬的感觉。秋色老梧桐,秋雨人心。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天已拼着命赶来了。凛凛寒冬,想想都有些瑟瑟。

光阴在飞逝,秋意淡了又浓,浓了又淡。实在不知该如何挽留秋天,一如我们不知道怎样挽留光阴一样。岁月匆匆着它的匆匆,我们忙碌着我们的忙碌。彼此似乎毫不相干,又如血肉一般不可分割。如果没有时间,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如果没有我们,岁月一如既往。原来,是我们一直在依附着岁月。挨的那么近那么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畅快地呼吸!

窗外雨绵绵,秋意凄凄。想着那样的雨,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淡淡的寒意,仿佛我就置身在雨中。那雨一滴滴浸入到四肢百骸,冷了热血,寒了人心。秋雨苦楚,原是赏不得的。那般绵密而又迷离的雨,仿佛就是我,不辨方向,混沌一片。

天气预报说明日还是雨,想必这雨不肯停歇。或许,老天爷也有什么伤心的事吧。只有真正伤了心,才会无法止住流泪。泪尽了,心也就凉了。秋天,原是落不得雨的。

有些感情,太压抑了,便要找一种方法释放出来。流泪,是一种释放,一种宣泄。它不惊扰任何人,也不需要别人做什么事情。你若强行上前安慰,只会让那泪更加止不住。唯有静静等待,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如这秋雨一般,下到尽处,便是晴天了。即便明日不停,甚至后日不停,但它总有一日会停。

万物都有其法则,不必刻意,也不必强求。在来来去去的季节中,在拥拥挤挤的人潮中,我们静立一旁。冷了添衣,暖了减衣,顺势而为,静守其则。

雨还在下,天色似乎有几分明朗了。待到云收雨止,又是秋高气爽的好日子!

秋雨的散文随笔篇五

绵延的秋雨,没有一丝要停的迹象,推开窗,如烟的雨丝中,母亲挑着一担玉米苗,从外婆家沿着田间小径颤悠悠地走来。身高仅有一米四六的母亲,不知从何而来那么大的力气,她会从日出干到日落,从青年及至老年,由青丝变成白发,依旧不停地忙碌着。

在她的人生词典里,似乎只有那一亩三分地才是全部希望和寄托所在。村子里就我们家劳动力少,父亲常年在学校,甚少照管家务,而四口人的田地唯母亲一人操持,无论春夏秋冬,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我十岁那年,大旱,夏季播种的玉米,已经半个月了,田地里零零散。

散长出一半瘦弱的幼苗,母亲天天去田间地头祈愿,终也没能长出一星半点儿,残存的那几棵细脚伶仃,近乎夭折。与我们家仅二公里之遥的外婆家,玉米苗已经没过膝盖,妈妈那个急呀,茶饭无味,一天懒得说上几句话。第十一天早上,她不但嗓子哑,且满嘴燎泡。吃早饭的时候,我们怎么也找不到她的踪影。那时候,离开妈,就像没娘的孩子,满世界大哭。从屋里哭到院子里,从村庄哭到田地。

可是,田地里也没有,羸弱的幼苗,闻听我的声音,更加沮丧。更大的哭声,引来全村人的关注,才知道是妈妈不见了。叔伯大爷都帮忙找,临近半晌,才看到瘦弱的她,颤颤巍巍地沿着田间小径,向那片熟悉的庄稼地走来,满载着露珠的幼苗,在篮子里欢笑着向我走来。那一刻,我破涕为笑,哭着笑着向妈妈跑去。肩挑秧苗的母亲,站在夏日的光阳下,一片氤氲的金黄色在她的周边扩散,像极了莲花池中的观世音菩萨。

放下担子时,妈妈揉了揉双肩,我则用小手帮她捶背,她爱抚地用沾满清香的双手,赶紧帮我扎头发辫。我们这儿滴水皆无,但舅舅家的禾苗,与我齐腰。且株株水灵灵含笑,难不成他们那儿下雨了。妈说,怕小苗枯萎,一路上不停用水喷洒,我这才看见她右手还拿着一个水桶,此时,水桶中水还有一少半水。不知道一路上她停留了多少次,更不知道早晨她几点就起床走那么远的路,做那么多的活。

饭都没有顾上吃,又独自栽种。先在地里掘一个个大坑,而后再一株株栽种,且还要往每个坑里浇水。前面这些都容易办到,但浇水,是最费力气的。因为我们那儿全是靠天吃饭,饮用水则是雨水引流到路边旱井里。持续的干旱,饮用水都很困难,如何去灌溉这些亟待栽种的禾苗,则是最大的难题。

好几个水井都几近枯竭,智慧的妈妈竟然决定下到井底用马瓢挖泥水,以解燃眉之急。从学校回来的父亲,站在井边,用粗壮的绳子拦腰系在妈妈身上,打一个活结,顺势将妈妈一点点卸到井底。站在旁边看得心惊胆颤的我,一阵头晕目眩差点摔在地上。晃悠悠站起来,独自慢慢回家。

从那一刻起,十岁的我一下子长大了。上学时背上书包,再捎带一个竹篮,放学的时候,同龄的孩子们都在路上跳绳、抓石子,而我回家的时候,则挎着满满一篮子猪草。后来又慢慢学会做饭,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独自练习做饭。

先从小米汤开始,后来学会做玉米汤,刚开始一锅糊涂的玉米浆糊,都不敢往饭桌上端。但母亲和父亲却说这是他们吃得最香的一顿饭。我知道他们是在表扬我,但一直在乡下的妈妈从不知道如何用好听的话语表述,总是换做另外一种方式。以至于长大以后的我,没没没回家帮她做这干那,终也没能当着我的面,说过一次赞许的话。反倒在我走后,在左邻右舍之间处处说我的种种好处,自然,这些还是伯母和婶婶她们私底下告诉我的。

而若干年后,小雨十岁那年也开始独自学习做饭,我和先生映着初上的华灯归来。小儿默默在厨房削土豆,准备炒菜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其时,那顿饭,我们竟也和父母亲说一模一样的话。而我和儿子的第一顿饭,也都在糊里糊涂中做成一锅浆糊。也许这就是爱的轮回吧。

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无论春夏秋冬都在田间地头,甚少顾及家里。十岁那年,突然长大的我,依然接过母亲的接力棒,照管一家四口人的饮食起居。学会做小米汤、玉米汤之后,站在凳子上还学会擀面条。后来又独自摸索洗衣服,那时候哪有洗衣机呀,一家人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手洗。而洗衣服最浪费水,没有水源的村庄,解决这样一个大难题,着实煞费苦心。

父亲放学回来挑水,我也在十一岁那年学会挑水。其时,65斤的我,一米四的个头,还没有一担100斤的水重,且那时候还没有轻便的塑料桶,家家户户都是大铁桶盛水,光空铁桶少说也有三四斤。不知摔了多少次脚,洒了多少回水,小小的黄毛丫头,独自站在水井边,用细嫩的小手,一点点拔水的情景,在成年后的梦中,曾经不止一次再现。而且知道一个村庄的大姐就是因为拔水,掉进水井里再也没有出来,每每走在挑水的路上,曾经不止一次祈祷,能遇到叔伯大爷帮我一把。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环境下,我日渐成熟。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不一样的自己。

而洗家里的床单被罩之类的,只能趁夏季雨水充足之时,和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一起跑到距家二三里地的小山丘。不大的山丘,因为风化缘由,会行程大小不一的石坑。每遇夏季雨水暴涨,石坑里积水至少能持续半月。于是,晴朗的早晨,我们收拾好家里需要清洗的衣物,用自家编的篮子,装得满满的。沿崎岖的山路,寻找水源充足的石坑,开始一年一度的大清洗工作。常常会从早上洗到午饭后,甚至于下半晌。忘记饥饿和烈日的暴晒,在一圈圈的涟漪中寻找生命的张力。

一丝丝揉搓,而后在水坑中漂洗,再一件件将衣服张开平铺在石板上,等待夏日焦灼的太阳,把每一件衣服都彻底晾干之后,才一件件收好返程。这样的女工,自11岁开始到18岁老家搬迁后,新居里安上自来水才告以段落。长大后,每每看到肌肤细嫩如玉之人,都会暗暗怪罪妈妈一番,如若小时候不经受那么多的烈日和骄阳,那会有这样的小麦肤色伴随一辈子,那能自卑这么多年。自然这些只能是自我嘲讽的话,也就自己能听到罢了。

洗衣服,是最劳累的一件事,就连整日耕作的母亲都忍受不了长时间的弯腰低头,且要不停地揉搓。而我常常在洗完衣服后,左手的手腕处洗掉一层皮,露出粉嫩的红皮肤。而母亲从没关切地询问过一次,我知道瘦弱的她,其时比我更辛苦。所以跟在她身后的我,总是独自仰望那片蔚蓝的天际,任泪水在眼眶打转,终也没敢落下过。只希望尽早离开这片熟悉的黄土地,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童年,就在灰色的记忆中渡满银灰色的天空。

工作后,周末但凡有空总要会常回家看看。哪怕再忙,有时晚上回去看上一眼,再折回来,也是暖暖的。能看到他们舒心的微笑,看到他们康健的体魄,此时工作上的得失,人心的冷暖,统统都抛到九霄云外。

秋雨的散文随笔篇六

秋雨、秋梦,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希望秋雨、秋梦这篇有关于秋雨、秋梦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秋雨、秋梦

秋风呢喃着来了!尽管天空湛蓝,高洁。可仍无法挽留黄叶飘向大地的身影。

于是,天空伤心的哭了。天空的泪水,化作千丝万缕的雨线。一丝丝、一声声、一滴滴地洒在宽大的梧桐叶上。就像一把六弦琴,如泣如诉,奏出多情而伤感的离歌。

曾经有过的梦痕,早已散落在这清冷的秋里。一树寂寞梧桐雨,人去楼空梦已终。在这若弦的秋雨里,终归,一切都会了无痕迹。是的,终归,一切都会了无痕迹。于是,胡乱涂下曾经走过的印迹。

暮秋风送断鸿鸣,残荷不忍听。

在这苍凉的声响里,我的心始终无法温暖。梦在何方?路在何处?于我,或许更应该无痕的忘却。就让它,掩埋在这薄薄的风里吧!

细细的雨线,在天与荷叶间拉扯。只在枯残的荷叶上,偶尔有几滴漏到池塘里发出清脆的声响,我才能记起,雨,是在一滴一滴的下。一滴,再一滴。雨音若弦,却只发出悲惋的哀鸣。终究,连残败的荷叶,也不忍再听。

路在何方?我不知道!此时,秋已深,人渐远。

蝶舞花飞叶正乱,试问落红离人何时见?

飘落的花瓣,卷着纷飞的黄叶,在空中翩然飞舞。犹如春光里的彩蝶。

一弯新月柳梢头,清辉窥小楼

秋梦孤眠人易醒,竹影摇曳萧萧到天明

暮秋的`夜,早已清寂绵长。独自拥着单薄的被,久久不能成寐。无数次,做着相同的梦。我就是一叶孤舟,在无边的海上漂啊,漂!永远也靠不到有你的岸边。于是,无数次在清冷的夜中醒来,再也无法入眠。听到窗外的秋雨打叶声,听秋雨里的风吹翠竹声。这真真切切的声响,也是一组绵长的梦。多少次,你就如同这秋风秋雨的翠竹一样,在我的梦里摇啊摇。摇落了满地的荒凉,摇到了梦醒来的地方。

梦已醒,雨未住。清凉的弦音,还在继续。只是它弹奏的,不再是我的心事。我的心音,早已随着昨日的琴音飘散,早已遗失在昨日的梦里。

梦若醒来,天亦会睛。终归,一切都会了无痕迹。

秋雨若弦,秋梦无痕。于是,胡乱涂下上面的句子。

秋雨的散文随笔篇七

雨,丝丝点点,斜斜细落,伴着远处的浓雾,把这孤寂的小城笼罩在一片迷蒙的氤氲之中。秋深了,天寒了,雨凉了,小城更加孤寂凄然了。

有一对情侣撑着伞相依从男子身边走过,担心和不解从他们嘴角边流露。他们不解男子为何如此的孤独迷茫,担心男子是否会做出什么说不清的傻事,不断地回头和疑虑刻写在他们脸上,他们对他投去同情和哀怜的目光。

浑浊的河水激打起几丝浪花,激打起男子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同时激打起男子数十载人生履历的点点缩影。

男子是小城的一名个体户。三十年前,青春年少的他来小城独自经商,吃苦难劳,诚信经营,撑起一个生意兴隆的门面;鞭炮齐鸣,洞房花烛,数载之后迎娶下一个貌美朴实的妻子。夫妻二人,你勤我俭,恩爱有加,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相继哺育下一对聪明可爱、懂事听话的儿女。时光荏苒,岁月沧桑,二十多年的日子一晃而过。二十多年间,时间的烙印把他们夫妻二人推向中年梯队的行列。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也使他们拥有自己产权的商铺和住房。一对儿女也双双步入高校,即将毕业分配。好事成双,偏逢那几年小城房价一路飙升,商铺更是金贵得厉害,他们的房子相比购买时一下增值了许多,单将那商铺向外租赁也是收入不菲。这一下引起小城许多人的艳羡和赞许。相对这个时代,他们付出了许多;相对小城人,他们得到了向往和倾慕的目光。他们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自己。就像小城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不缺钱,不缺房,不愁儿不愁女,专等着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然而谁能想到命运多舛,一切美好与幸福只是瞬间美丽的光环,也像在与他们夫妻二人开着憎恶的玩笑。一次偶然的体检,他的妻子竞查处恶性乳腺肿瘤,。晴天一声霹雷,吓的妻子当场就哇哇大哭起来,他更是泪水溢眶,不知如何是好。最终,他取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陪妻子去省城最好的医院治疗。每天近万元的治疗费使他所带的钱不过几天便所剩无几,痛苦的化疗更使妻子脱掉了全部头发,且声音喑哑,他更是被煎熬得憔悴不堪,消瘦了许多。在医院的病床上,妻子趴在他的怀里嘤嘤地泣哭。他抱住妻子,劝慰她:一切都会好的,你的病会看好的。

在省城,当他听说北京的一个大医院对此病化疗效果比较好,他果断地以伍拾万元的价格变卖了商铺,带妻子踏上了进京看病之路。在北京,治疗费用相比省城更大了,可他毫不含糊,依旧央求医生对妻子采取最好的治疗方案。后来,他相继又托人变卖了自己的住房。

对此,妻子哭了,央求他放弃对她的治疗,对他说:咱们回去吧,此时回去,好歹还有一个家;我怕,将来回去晚了,我不但不在了,家也没有了。他安慰妻子说: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要争取。家,家是什么?有你的地方就是家,你到哪里,我便陪你到哪里,哪里也是咱们的家。

然而,他的妻子最终还是医治失败,离他而去,而此时他不但变卖了全部家当,且负债累累。有人对此不解,说他傻,太较真。他说:有些事,不在当局,是永远不会明白当中的道理的。

他现在依旧像年少时那样,租赁者别人的房子,做着盈利微薄的买卖。他的妻子就埋葬在小城南山的小山脚下,时间距今已过去了三年有余。三年来,小城后山脚下时常会碰见男子孤独徘徊的身影,有时会见他去妻子的坟上插一束花,在坟上拍拍土,有时会见他蹲在坟前独自叙说这什么。天长日久,小城人已经习以为常了。

丝丝点点的细雨依旧斜下着;迷蒙的浓雾,依旧笼罩着小城。浑浊的杜水河水依旧激打着浪花,好像正在向小城的人们讲述一个哀婉凄然的故事。河畔的石栏前,那个中年男子还在面对着南山孤独地遥望。

秋雨的散文随笔篇八

已是初秋,炎热的天气悄然远去,凉爽的风开始由北向南吹来。一场雨,如春雨般细细绵绵,似万千针入水,荡起圈圈涟漪。

雨落,风传。雨中景如梦似幻,雨中人驻足欣赏。身在桥头,目光停留在圈圈涟漪的河面,心随雨怅然。

怅然的想:伞下的我若是水中之鱼或雨中之花,定能亲身仔细感受雨中的快乐,而不是旁观者的寂寥和惆怅。或是水中翩翩遨游,或是雨中亭亭玉立。

用鱼的眼、花的.心,看一看雨中的江南,纵然已是一片初秋的景色,一样心之向往,春之希望。

丝丝风凉,吹袭雨中之身,孤独之余是由外入内亦由内而外的一片生冷,万千思绪引不开那风中带来的愁意,任由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同时,也无视雨中天地之外的场景,如夜雨轻敲,却是盲人的黑。待夜深人静,方声声悠扬声声寂寞,滴滴清晰滴滴如歌。一片空茫。

如真似幻般茫茫于天地之间,茫茫于梦中之境,亦或是,茫茫于眼之所见,茫茫于心之所想。

想我不同于路人那样匆忙,是因为我痴迷这雨的诸多美感;想路人为什么那样匆忙?是没有体会这雨带来的苍凉和感伤,坦然和期盼。

路人行色匆匆,车子雨中飞驰,如同身临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战场,正奋力向前,无暇它顾。便无人知我驻足桥头,把伞雨中,眼之所见,如让涟漪默默聚来又散开,彼此形成一眼望不尽的茫茫的寂寞;同样,无人知我心之所想,如让雨中花经受风雨,把头仰起又低下,坦然于这场考验,期盼雨后散发更多的芳香。

纵然是孤独了些,有些无望,仿佛这雨将至晚上又至天明;然而,当雨愈浇愈是坚强,正如一个勇猛的战士不轻易倒下。

让风肆虐,让雨倾盆,让天与地浸泡在一样的颜色,形成一样的风景。直到风停息,雨散去,方在这一片泽国的一隅,发现还有一朵傲然绽放的花,一尾悠然游荡的鱼。

而雨过去,雨中的万种风情则留在心底,无论时光如何飞逝,永远挥之不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