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机械类职称论文2(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29:02 页码:10
最新机械类职称论文2(实用11篇)
2023-11-12 22:29:02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法。如何克服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应对的挑战。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写一份完美的总结,不妨看看以下这些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帮助。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一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机械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第一步,而且还在于它将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虽然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与设计、制造和原料有关。[1]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质量是核心竞争力,对于机械产品而言,企业应当提高设计加工水平,从科学选择材料、提高设计生产标准化水平以及合理运用润滑剂等方面综合入手,提升机械设计加工水平。

1、有效提高机械设计标准化水平。

2、cad/cam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加工中的应用。

2.1、cad/cam技术在机械设计的应用。

2.1.1、零件的建模设计。

零件的建模就是考虑如何采用合适的特征,通过正确的组合方法形成零件模型的过程。零件与特征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层次关系,这需要设计者除了具有清晰的空间思维能力外,还要掌握和积累一些必要的零件建模技巧,使建模的灵活性得到增强,从而提高零件建模的效率。另一方面,在零件建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零件模型的可调整性。当代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用户的品位和要求千变万化,因此厂商必须不断改进或者调整产品设计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此,在零件设计过程当中必须兼顾今后调整的需求,在零件设计中添加适当的控制因素,提高零件设计的可调整性。

2.1.2、装配建模设计。

在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零件装配成部件,再将部件装配成机器。一个复杂机器可以看成是由多个部件所组成,复杂部件可以看成是由多个组件所组成,组件则由多个零件组成。这是对机器的一种层次描述,采用这种描述可以为机器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带来很大方便。同样,机器的计算机装配模型也可以表示成这种层次关。在计算机上将装配体的层次各种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装配体的过程即装配建模或称装配设计,回转、直线运动机构(装配钩是由两个子装配(驱动部分和传动部分)以及一个零件(活塞缸)组成。一个装配体系记录了零部件之间的全部结构关系,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

2.2、cad/cam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目的是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所必需的所有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工艺设计、用于零件加工的数控编程、用于零件装配的机器人编程等的准备工作。工艺设计,即研究和确定产品的零件加工所应采用的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和加工设备等。工艺设计是经验性较强的工作,以往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完成,而现在可将加工的经验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中,通过与计算机对话,即使经验很少的操作者也能进行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即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零件的程序编制工作。目前计算机在nc程序编制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使编程工作比以前要简单得多。机器人编程,即编制机器人驱动控制程序以完成零件装配工作。由于目前在大中型企业甚至中小企业大多数加工是由数控机床来完成的,很多零件部件的装配工作由机器人来完成,因此数控编程和机器人编程显得非常重要。利用计算机编程,可以使编程工作得到大大简化。

3、科学选择机械零件材料。

机械零件材料要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确定为机械零件加工材料应当满足使用性能、工艺性能以及经济性能要求。在使用性能方面,要依据零件使用要求选择材料,依据零件对强度、耐磨性等方面性能指数进行研究,确定与此相吻合的性能材料;在工艺性能方面,要结合加工工艺需求,采用热加工工艺的材料要具有符合标准的铸造、锻造、焊接以及热处理方面的性能,符合加工条件,运用切削加工工艺的材料要具有较好的切削性;在经济性能方面,要尽可能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发挥可利用率高的材料作用,以普通、性能相似的材料取代稀缺或者进口材料,提高生产经济性。

3.1、机械零件选择的使用性能要求。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即使用性能,是选材时应考虑满足的根本要求。不同零件所要的使用性能是很不一样的,有的零件主要要求高强度,有的则要求高的耐磨性,有的甚至无严格的性能要求,仅仅要求有美丽的外观。因此,在选材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准确地判断零件所要求的主要使用性能。

3.2、机械零件选择的工艺性能要求。

材料的工艺性反映的是材料本身能够适应各种加工工艺要求的能力,即要求所选材料在加工制造时首先能够造出成品来,并且能够便于制造、同时必须保证质量。

(1)热加工工艺性能。热加工工艺性能主要指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来表示,v60越高,则金属的切削性能越好。

3.3、机械零件选择的经济性能要求。

零件材料的选择要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选用材料还应注意尽量降低零件的总成本。

(1)材料价格。材料价格在产品总成本中占较大比重,达30%~70%。

(2)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如用精铸、模锻、冷拉毛坯,可以减少切削加工面材料的浪费。

(3)零件的加工和维修费用等要尽量低。

(4)采用组合结构如蜗轮齿圈采用减磨性好的贵重金属,而其他部分采用廉价的材料。

(5)材料的合理代用对生产批量大的零件,要考虑我国资源状况,材料来源要丰富,尽量避免采用我国稀缺而需进口的材料;尽量用高强度铸铁代替钢,用热处理方法等强化的碳钢代替合金。

4、有效发挥润滑剂作用。

在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所需零部件的过程中,需要金属加工润滑剂进行有效冷却。在切削、研磨、冲压、轧制等操作中使用金属润滑剂,能够提高刀具使用期限,提高工件生产精密度,提高零部件表面光洁效果,将金属碎屑及时清除,驱散热量,减缓机床及工件腐蚀程度,并且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压降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在机械设计与加工领域,要想提高产品竞争力,必须要在质量方面下功夫,企业应当在材料科学选择、实施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及统筹考虑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因素、科学运用润滑剂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压降成本、提高质量,获得更大的效益。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二

摘要: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现今科技发展下的一个重要技术成果,其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集成化制造技术等诸多高科技的优势。以往,制造技术单一,且工作效率低,每一个产品的问世,都会随之涌现出与其功能近乎相似的相同产品;而且在产品制造方面,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使得制造进度缓慢,生产率低,很难应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竞争市场。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凭借本身智能化、系统化的优点,完全弥补了传统制造技术所表现出的不足之处,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得产品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机械制造;制造工业;。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1、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在传统的制造技术之上不断的去吸收各种高科技技术,二者相结合,让制造技术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占有主导地位,贯穿于信息于物流之间,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注重于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运用新材料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广泛应用。

2、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这种综合性就是不限于本身制造的过程,而是一个产品发展的整个过程,从产品的市场调研,到产品的研发制作和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到售后服务,将这些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制造行业在整体的经济环境中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提升,这也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利益。

3、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是每个企业要做的核心部分,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原来的单一的劳动生产率,而是将时间和成本、利益有机相结合的一种竞争模式。机械制造技术可以将三者兼顾,达成一个统一体。

二、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现状与形势。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达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中国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例如钢铁年产量超过2亿吨,我们大量出口低价钢材而进口高附加值的合金钢。机床也是出口价的简单机床,而进口昂贵的数控和精密机床。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很多机械产品价低,而质量也低,在世界企业的500强中,中国的制造业仅有两家。中国不仅不是一个制造强国,而且是一个制造水平很低的'国家。只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工资很低,因而在中国大量生产的只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还自己不能生产,受制于外国。

中国制造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机械工业产品落后,国外已是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且产品不断更新,而我国生产的往往是老的产品,产品更新很慢;不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引进的机电产品很多使用外国的专利,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机床装备数量虽多,但设备总体构成十分落后;制造技术落后,制造技术工艺落后,加工度低,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新产品试制周期长,流动资金占用多;管理落后,非生产人员比例大;研究费用及人力投入少,技术创新少。

三、制造对于工艺技术的要求。

1、工作必须达到严谨入微,认真细致。

作为企业生产依据的工艺文件,对于工艺文件的正确性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工艺就是法律”这一系列的口号标示在任何机械制造业中很轻易就能够发现,这就不难想到工艺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对于工艺文件的依赖程度。一个数据甚至一个符号的误差对于工艺文件来说都是致命的,例如说机械制造工艺文件中的形位公差、尺寸要求数据加工程序中的代码等,对于零部件的精加工的要求更是严格。所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是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工艺人员工作失误导致的细小错误有可能会造成大批量的废品、次品,直接影响企业制造业的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亏损。比如说再进行调试数控加工程序的时候,在本该输入进给方向的坐标值后的小数点没有加,但是在数控系统中已经把默认数值调至微米,就很容易产生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刀具碰撞的事情发生。这样不仅对工件和道具产生损害造成破坏甚至永久性失修,而且还有可能出现高精度设备发生的安全意外事故。以上种种充分表明了工艺技术工作中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是何其重要。这不仅对于人身安全是一种保障,也是对企业正产运作创造良好收益也是一种有效保障。

2、重点把握实践的工艺技术。

工艺技术就自身来说实践本来就很强,经验是在工艺实践中逐渐摸索而来。在制造工艺现场,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刀具、原辅料甚至是操作者的情绪对于工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合理的工艺是现有工艺资源在不断地探索中反复求证中获得的。没有多年经验的技术人员是不能够从事工艺技术岗位的。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不能有效充分考虑到技术人员个人能力、技术、工装、物流等因素的影响的办公室式的工艺编制是不完善、不具体、不切合实际的完全没有说服力的工艺编制,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制造工作中产生诸多问题。

四、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和设备之间的特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技术的更新迭代周期也越来越短,特别是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随着新材料的出现,使得机械产品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制造业的新产品,如集成电路,计算机等,打开机械领域。就目前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言,高科技、智能化、清洁已经成为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设备制造过程必须具备的特性。

1、生产设备和高含量的科技技术。

在国外先进计算计算机技术推动下,国外的机械制造设备已经具备明显的自动化特点,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如多轴数控设备加工、纳米加工、激光加工、高精密加工、快速成形技术(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融入上述高科技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生产周期,同时也使得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创新能力越来越强。而我国的机械制造设备的高科技含量都比较低,使得制造工艺十分落后,只有极少数企业和科研单位采用了国外先进技术。

2、制造设备智能化。

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高低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是否成功的具体表现之一。在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生产过程更加连续,很多工序都可以由设备自动完成。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得机械加工装备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对加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可以自动改变的参数,并进行自我进行修复。大量的节省了人力,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间接的降低了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制造设备的清洁化。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机械设备的清洁化必定会成为机械制造加工行业的趋势。所谓的机械制造设备清洁化是指为了确保在同一时间不影响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增加使用的资源的循环利用。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对机械制造行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产业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十足长远的进步,与国外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特别是在我国制造业成为世界第一后,机械制造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机械制造行业也正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实习的表现形式之一。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三

摘要:农业机械推广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制造企业发展中发挥发桥梁和纽带作用。最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理念的提出,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就需要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地区农业机械保有量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为实现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快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华宁县。

农机推广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制造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主要依托于农机推广工作。农业机械和农业新技术主要通过农机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农业生产中,真正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但是在实际的农机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部门设置不合理,推广经费不足,推广手段落后等情况,使得农机推广工作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农机推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机推广机构设置不科学,乡镇农机推广工作部门被兼并,转变为综合服务部门,部门需要承担多种工作职能,农机推广职能被削弱。其次,农机推广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推广手段严重落后。农机推广机构的办公经费主要来自于地方财政投入,由于财政支持严重不足。为了解决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福利待遇问题,经营性服务就成为农机推广部门的主要工作和职能,重视经营,轻视农机推广,农机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和服务性职能不能全面发挥出来。由于资金紧张,推广经费短缺,农机推广工作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都十分短缺,设备陈旧,严重影响到农机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再次,农机推广工作政策支持能力不足。

由于政府部门对农机推广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农机推广工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现阶段,国家和地方颁布出台的政策法规多数都是宏观方面的,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农机推广部门在整个系统中可有可无,农机推广工作得不到上级政府部门的重视。

第四,农机推广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机推广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和理论素养要求很高的工作,但是目前的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多数都不是从事农机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半路出家,又缺少相应的培训机会,并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的新要求。最后,农机推广工作不能和市场发展有效结合起来。目前农机推广的重大项目和成果都是由各级政府决定,但由于政府部门对农机市场了解不够充分,缺乏对新引进农机设备和新技术必要的测试、试验和研究,对农机和农机技术的先进性、适应性不能做到科学评价,导致了农机推广工作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1]。

二、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发展的对策分析。

1、立足实际,强化领导。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落实任务目标,为做好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积极争取、落实农机推广经费,优化人员结构,改善装备,完善设施,增强农机推广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能,为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同时,抓住当前各级政府重视农机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支持,以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增强装备力量,提升技术能力。加强推广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保障农机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2、切实把握农机推广的工作重点。

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依靠项目带动,重点抓好玉米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的示范和推广工作,使其快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具体抓好了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努力拓宽农机技术推广领域。重点围绕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玉米机械化直播、水稻机械化直播,积极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创新示范[3]。二是突出抓好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不同的区域特点和不同的技术要求,建立不同形式的农机科技示范园区,树立样板,做示范,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应用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

3、切实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首先,做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引导带动农户推广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同时做好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培训、示范等项服务工作。其次,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深入乡村、农户家中开展农机化调研工作,了解掌握各地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对农机市场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因地制宜示范推广适合当地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最后,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工作[4]。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家中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农户在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示范户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登权。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5(36).

[2]米久芳。立足基层农机推广现状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01).

[3]邓丽娟。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机推广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

[4]吐尔逊古丽•赛拉木汗,巴哈达提•吾哈孜汗。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农业,2016(01).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四

摘要:简要阐述了机械设计行业新的管理趋势。分析了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设计检测评估体系以及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问题。在很大意义上有助与机械设计人员对于自我科研成果的客观认识,在工作中避免误区,在设计流程中由理论性到实践,实用性的递进以及设计成果的现实推广价值。

关键词:质量安全;功能设计;成本;规避风险;满意度。

随着机械设计行业的革新,机械设计管理已经不单纯的是产品的功用性管理,更为主要的表现在产品的知识密度,产品的多个功能性,产品的质量绝对安全和产品的推广价值以及规避高风险性的实用价值管理上来。机械产品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安全,其次是产品本身的价值所在,再有就是在设计流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产品,通过对管理资源的有效控制达到流程的节约化,直接化和实用性,更好地保证产品使用用户对新产品的满意度的提升。

根据当前机械设计企业的行业特点,对于机械设计行业中存在的几大管理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机械设计质量安全管理。

任何产品的质量安全都是头等大事,机械设计也不例外。在机械设计行业中,设计人员一定要有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设计思想,严格排查安全隐患,在设计中杜绝因管理疏忽而带来的安全问题。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要把安全问题落实到每个人,责任明确,分工具体使质量得到保证,安全隐患消除与萌芽状态。

2设计工艺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机械设计属于严谨的学科范畴,一切的设计行为要遵循科学,遵循设计原理。在整个设计工艺中要考量图纸的可行性,理论的灵活运用和灵活变通,对于设计所需要数据要进行深入的运算,确保达到数据的严密性。对于不确定的数据要进行多个论增,对于不明确的,不理解的理论要加以掌握理解,确保设计工艺的规范化,科学化,工艺流程的万无一失。只有严格地执行规范化的设计工艺流程才能保障设计成果的规范化以及它的市场价值所在。

3机械设计中的误区以及出现问题的解决。

在过去的机械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注只是重了设计成果的使用性,但是对于设计成果的实用性以及它的多个功能,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赶时髦。为求“省事”,追踪市场新产品和畅销产品,对顾客的需求一片模糊,又不愿花力气搞清,你上我也上,一轰而起,一轰而下。缺乏科学而准确的市场(需求)调查、需求分析和产品规划,是一种盲动行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实践证明,好多机械设计企业经营失败的根本原因首先是设计人员忽略顾客、缺乏市场调查与可行性认证,它们将导致90%的企业失败。其他导致失败的原因还有:由于管理者忽略变化、过分自信、过分自信与傲慢而错误地估计市场接受能力、吸收了不必要的合作伙伴、不能跨专业全面思考、企业缺乏长远的目标与规划,以及企业的经验没有公司和产品的特色。“现在供应,以后修理”。忘记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触摸的)和服务(不可触摸的)只能在被顾客接受并使其满意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竞争胜利和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这是企业缺乏“信誉资本(良好的社会信誉认同感)”的表现,它的严重后果是导致企业的成员没有诚信、弄虚作假,最终使企业垮台。所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清楚地知道,信誉资本有多少进展,以便即时采取扩大信誉资本的措施。对机械设计中出现的类似误区,机械设计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市场敏锐感,严谨的设计理念,积极负责的工作作风,才能彻底矫正因为设计思维而带来的对新产品的影响。

4核心技术的保护管理。

机械产品及其制造系统的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本世纪初到60年代,机械设计业的竞争是以成本为测度的数量扩张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素是成本最低,即规模经济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多数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来讲,需要的不是产品创新,而是引进产品与生产设备。70年代到80年代末它转变为质量的竞争。几十年的成本与质量的竞争,使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或可重现至今仍占主流的中低技术产品(占80%~90%的世界产品)的制造,且彼此间质量的差距越来越小,而成本的优势在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变化为:新产品创新与改进的设计开发能力及其上市的速度;为保证新产品上市速度、产品质量(特别是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控制和成本控制要求创新和改进制造系统及其运作;创新与改进服务及其质量。设计产品及其制造系统和制造过程控制的创新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质量、成本、开发上市速度成为企业活动的第一类核心自变量。

5机械设计的风险管理。

机械设计是一项高风险投资。新产品的成功创新或改进将有利于形成机械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合理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但是各国多年的产品开发实践证明,它是高风险、高投资、高收益的活动。其最突出的特征是高风险性。如何应对这种风险,其主要依托应当是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和潜在前景科学的分析,通过分析和观察做出有利的判断,尽可能在设计之初就规避因为设计带来的市场风险。

6机械设计的成本管理。

好的设机械计不但要技术先进,制造可行,操作方便,而且要经济合理,同样也要求它易与管理,尤其是对成本的控制。所谓成本管理,其核心就是降低产品的成本。可以说,产品成本的高低,在产品设计的阶段就基本上确定了,因此,降低产品成本,永远是设计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是机械设计领域中的一个永恒的技术经济问题。设计人员进行产品设计时,必须牢固地树立经济效益的观念,对每一个零部件进行功能成本分析,确定合理的技术指标和成本目标。加强成本管理直接决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成败,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我们在成本预算中永远要把最低的成本核算到设计体系中,也就是说最低的成本就是开拓市场最大的资本,由此可见成本管理在机械设计企业举足轻重的作用。

7机械设计产品的质量评估管理。

树立长效果的评估机制,对于设计成果的安全性能,可靠性,稳定性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通过评估掌握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发现不足,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为今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

8对设计人才团队的管理。

人才永远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为了实现建设机械工业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加快各类人才队伍,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企业内在机制的建立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和凝聚各类优秀人才,在企业内部形成优秀人才在数量、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人才高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此外对于优秀的人才,企业更要做到敢于用,敢于叫他们走出去,请进来,灵活的用人机制无疑是保证机械设计技术人员设计生命力的灵丹妙药。

9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机械设计人员每开发一个技术产品,都应注意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时申请专利或作好专有技术保密。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保护了自主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从而全面提高机械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机械设计管理工作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当前我国由于机械设计管理实现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管理体系,能够达到上述目标管理的企业基本上是凤毛麟角。笔者认为,综合运用文中八个管理办法是增强机械设计健康有序发展有效途径。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五

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当前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关键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对以前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扩展,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主题,系统介绍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与装备技术。旨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前沿技术,开阔思维拓宽知识面,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与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文中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教学质量进行。

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科学技术体系。所有本课程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如在管理方面,先进制造技术包含准时生产(ji、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制造工艺方面包括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纳米技术、激光加工等;自动化技术方面包括柔性制造单~(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而且不同方向之间的联系不是太紧密,系统性不太强。

正如前面所讲述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但实际教学中出现一些教案很长时间不更新等现象。要想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并将相关技术特别是应用性和市场潜力巨大的那些先进技术及时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从而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学习这门课,并从中得到终身学习的.启示。当前获取相关资料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网络、杂志或电视其它媒体很方便了解到制造业中前沿技术:有条件的教师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大型的相关技术及产品展览会、学术会议以拓宽视野和积攒素材。这样才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很好地培养他们以动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事先告诉学生下一次课的主题,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期刊去收集资料并整理;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针对该项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势、技术特点、应用条件、加工成本、加工质量及效率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碰到问题时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这种积极活泼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增强了他们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动力。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可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无趣的现状,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先进制造技术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ique,缩-~amt)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资料表明,由于一些企业缺乏先进制造技术等产品开发与制造手段,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高,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六

职称论文就是指在一定职业范围内,用于评定一定职业职称的论文形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

因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量比较大,改进其设计和制造技术,能使我国农业发展更具智能化和现代性,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及效率。本文分别对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分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械设备条件。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技术。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主要是为了满足农业发展要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使农业机械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依据专业背景,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农业机械进行合理设计和制造,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及效率,推进我国农业朝向整体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其更加便利。

2.1初期计划设计。

农业机械设计初期,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明确分析机械部件设计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对农业机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提高农业机械的整体性能,为农业生产及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使机械设计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及农产品生产要求,达到良好的机械设计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设备基础。

2.2分析设计方案。

农业机械加工之初,要优选机械设计方案,使设计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以推进农业机械制造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实现农产品生产效益。具体设计实践中,要明确机械设计原理,并加以阐释;依据实际生产需求,对农业机械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外观与性能兼备。与此同时,也要对农业机械的运作方式进行兼顾,使其与产品结构相符合,适应农产品生产及发展需求。机械设计过程中,要明确具体设计思路,使机械零部件的选择和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设计人员要采用正确的方式,绘制农业机械产品设计图纸。完成农业机械设计工作之后,依照正确的流程,对它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结构与性能能满足农业及农产品生产需要[1].

2.3主要技术设计分析。

机械设计技术是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创新农业机械设计技术和方法,能使农业机械具备较高的性能,也有助于推进农业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参照设计背景及具体设计要求,采用正确的方式,核对和计算设计图纸,分析对比草图及最终设计图纸,使农业机械具备优良的性能。与此同时,也要对农业机械进行定型设计,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

3.1数控机床技术。

数控机床技术属于基础类技术,它在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适应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要加强数控机床人才培养力度,为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提供人才助力。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中,采用的多为国外数控技术,国内该领域技术缺乏核心性,而农业机械零件生产厂家的选择空间比较小,不利于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数控机床技术进行创新,将核心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制造中,提高农业机械生产质量。依据农业机械制造及运行效率,对数控技术进行发展和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及农业机械性能,实现农业机械生产目标[2].

3.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中应用比较广泛。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和质量检测中,为其提供开阔的发展空间。虚拟制造技术极具应用范围和空间,在农业机械生产制造过程中很适用。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备及模具生产,可以模型方式,修改工艺和结构,明确了解机械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对它的运行情况具备充分的认识,一旦发现问题,要予以更正,充分发挥系统的优越性。可在农业机械测试中,对虚拟现实技术加以应用。因系统庞大,测试过程复杂,采用虚拟方式,实现程序简化,使模块的增加、修改和减少等更加便利。

农业机械制造中,离不开虚拟现实技术。具体实施方法是采用计算机对设计及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并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应用。当前,因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农业机械制造中,我国并未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充分开发和应用,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它是实现农业机械制造技术变革的主要突破口。

3.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称cims,以计算机为载体,实现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人员、技术、管理等各要素进行有效统筹,使农业机械生产过程更加完整。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具备信息化、数字化和集成化特点,在农业机械制造中极具适用性。

农业机械制造技术与其他类别的机器制造没有太大差别。因农业具备区域性差异,其个性特征明显。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专业性强,设计过程复杂,涵盖的学科领域比较广,需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多采用新型生产模式和方法。依据农业机械行业基本特点,将高新技术用以农产品研究中,并在该过程中,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进行充分应用,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实现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优化,降低农业机械设备制造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制造效益。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用以农业机械制造中,极具可开拓性[3].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直接关乎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含量,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目标,使其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得到充分应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其快速、稳定发展。

[1]徐勇,李平安.现代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ol].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07):10.

[2]毕经毅,崔海军.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17.

[3]王晓晨.浅析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34.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七

摘要:阐述了学科建设的机制、内容,大学学科建设、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与意义,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在行业特色院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给出了具有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建设的目标、思路和内容。

关键词:学科建设;机械工程;特色学科。

作者简介:黄玉瑄(1977-),男,湖南常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注重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机械工程相关学科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bb1212023)的研究成果。

“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通常可以从学科建设的原则、建设的条件、建设的内容以及建设的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体现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载体,学科从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质量、优势、所处的学术地位等方面来体现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等学校的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建设是一所特色高校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主要从学科建设的主体、客体等方面来对具有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目的、内容与方法等进行讨论。

[1]。

一、学科建设的机制。

学科本身即为学科建设的主体,作为一门学科,必须要拥有独立而固定的以本学科方向研究为第一职业的学科主体。

学科主体既是知识的构造主体,又是知识的构造客体。

通常情况下,学科建设的.载体包括学科建制和学科制度两个层面。

学科建制是学科进行建设和发展的物理存在,而学科制度是学科进行建设和发展的精神依托。

学科建制是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组织保障,它以一定的机构为依托,是学科主体的生存依附和生存形态。

学科制度是指不同学科受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影响,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学科特有的逻辑思维表现形式和行动准则。

具体的某一学科研究领域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一般被认为是学科建设的客体。

知识体系系统和规范,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独立性是一门学科之所以可以被称之为学科的标识,也是一门学科能取得独立地位被定义为一门学科的标准。

[2]。

二、学科建设的内容。

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科学知识始终处于建设的中心位置,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科建设纲领。

在以知识为中心的理念下,抽象的学科建设可以具体化为学科组织建设、学科制度建设和学科文化建设。

人们从学科组织中认识学科,学者们在学科组织中进行学术活动。

学科组织由学者、学术信息、学术资料三种要素共同组成。

学者是组织的核心和第一要素,包括学术带头人以及其领导的学术梯队。

学术信息是学者的主要操控对象,包括知识及课程、教材、专著、论文、科研成果等载体,学术交流的频率和层次等信息交换水平。

学术物质资料指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物质条件,包括研究资金、设备、图书资料等。

学者、学术信息以及学术资料这三种因素构成了学科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三者互为支撑,难以独立运用。

通常情况下,学科组织建设是高等学校在学科制度框架下进行的。

大学学科制度指人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制度和规范,用来规定新进入学科的新人、协调和控制学科主体职业样式。

[3]。

学科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无形的学科文化的积淀深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底蕴。

学科文化对居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一种规范的作用、警示的作用,并能凝聚本学科学者们对学科的忠诚度和信心。

因此,以学科主体、学科载体、学科客体为基础的学科建设是由一群学者根据一定的学术规则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知识创新为原点,以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为目的,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一种有目的活动。

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与大学是不可分离的,学科若失去大学的依托,其前进的步伐就会减缓,直至停滞;而大学如果对学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则会失去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将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一所一流的大学。

大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从学科与专业的设置、高质量精英人才的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推进学科建设,还要求结合高校学科的学术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建立,以及大学学科制度与文化的建设与形成等方面来进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高等学校在实施学科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具有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建设路径与方式,包括学科特色与方向、重点建设学科的选择以及建设组织管理形式等多个方面。

一般学科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四种模式:以学校发展定位来规划学科建设、以学科带头人来规划学科建设、现有学科特色优势拓展的学科建设、利用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学科建设。

基于传统制造的机械工程学科,其学科理论基础主要以经典力学原理分析和实践经验的为基础,主要将机械加工与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八

摘要:在现代机械传动中,齿轮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的被应用在各类机械设备应用中。

相关统计表明,由齿轮失效引起各类机械事故的发生率超过了10%。

1、齿轮失效形式。

齿轮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齿轮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同时,齿轮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其失效形式也是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齿轮的失效部位多为齿面,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生。

根据工作过程中齿轮出现故障的原因,常见的齿轮失效形式分为以下几种。

1.1齿轮折断。

在机械工程中,齿轮折断有着很大的危险性,这类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齿轮最终失效。

按照其引发机制可分为疲劳折断、过载折断以及随机折断。

疲劳断裂。

齿轮在循环载荷的作用影响下,齿根处将会集中较大的弯曲应力,长此以往,如果集中的应力超出了齿轮的疲劳极限,那么就容易在齿根圆角部位出现疲劳裂纹。

随着齿轮循环次数和工作时间的的增加,经过长期的重复工作,疲劳裂纹将会不断加深扩展,终将出现疲劳断裂。

有较多的因素可以预防齿轮形成疲劳断裂,如齿轮设计时未能充分的估计实际荷载、齿根过渡圆角小、加工精度低、齿轮材料不当等等。

过载折断。

当过大的冲击荷载附加在齿面时,就会相应的导致齿轮应力大于其应力极限。

进而导致齿轮出现过载断裂。

通常为短期过载。

在机械工程中,齿轮出现过载断裂时,在断面部分有人字型花样放射区,或直接呈放射状,其中放射方向基本上平行于裂纹扩展方向,断裂源为放射中心,在齿轮折断的部位,可见壳纹疲劳线。

机械工程中若采用铸铁齿轮时,那么发生过载断裂的几率则更高。

随机断裂。

当齿轮材料剥落、缺陷而在断裂部位集中了较高的局部应力后,那么就将会形成齿轮的随机折断。

这种随机折断的断口形式类似于疲劳断裂。

1.2齿面胶合。

齿轮在机械运动过程中,往往是进行高速重载传动,齿轮在发生传动时,机械摩擦力做功会使齿合区的温度上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润滑油膜,进而导致两个齿面金属直接接触,且相互粘连,进而在齿面进行相对滑动,相对较软的齿面金属则会随着齿轮的滑行方向被撕下,并产生沟纹,齿轮发生的这种现象则称为胶合。

结合齿面胶合的不同原因和特征,可将其分为破坏性胶合、轻微胶合、局部胶合及中等胶合等。

齿轮若发生齿面胶合后,将会引发强烈的发热现象和磨损、出现不平稳的传动,甚至是导致齿轮报废。

1.3齿面点蚀。

在工作过程中,齿轮齿合表面上的每一个点产生的接触应力都是根据其工作状态进行变化的。

如果齿面的接触应力大于材料的接触应力的极限值时,那么将会有一些细微的疲劳裂纹在齿面表层形成,随着裂纹的扩展,逐渐剥落齿轮表层的金属微粒,进而出现一些细小的坑洼,又被俗称为点蚀麻坑。

齿面在出现点蚀后,其承载面积将会减少,引发噪音或冲击,甚至会折断齿轮。

倘若齿轮的点蚀面积大于齿宽、齿高的60%,则要对零件进行更新。

1.4齿面磨损。

齿面磨损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齿面进入了砂粒、铁屑等硬质屑粒,进而形成磨粒磨损现象,另一种是齿轮表面的相互摩擦而形成研磨磨损。

如图1所示。

当齿轮表面出现过渡磨损后,会大量的磨损工作表面材料,破坏齿轮形状,极易引发严重的振动和噪音,进而导致齿轮传动失效。

所以,在关键的重要齿轮中,齿面磨损要小于原齿厚度的10%,而对于一般齿轮的齿面磨损,则是根据设备的用途小于20%-30%,应及时更换超过标准的齿轮。

1.5塑性变形。

齿轮出现齿面塑性变形通常是在频繁启动、低速过载、频繁过载的场合。

在齿轮表面的工作应力大于材料屈服极限后,则将会出现塑性流动,此时主动齿轮面节线处将会有凹槽产生,而从动轮将会有凸脊出现。

这类齿轮失效往往是发生在非硬面齿轮上。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要及时更换齿形变形严重的齿轮,尤其是左右不对称的齿轮。

2、预防措施。

在机械工程的实际生产应用中,为了降低齿轮失效的发生率,还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齿轮安装精度;合理选材;热处理;选择合适的齿轮油;增强修复等等。

在选择齿轮材料时,要结合工艺性能、材料韧性、强度等要求采取综合考虑。

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用低碳合金渗碳钢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承受冲击载荷和重载的齿轮,选用的钢材通常是以ni-gr-mo,ni-gr合金渗碳钢为主;对那些模数较小、功率较小,以及负载较稳定的齿轮,也可以选用ni-mn钢。

相对于普通电炉钢做的齿轮,采用这类钢材制造的齿轮可以使齿轮极限荷载增强15%-20%,弯曲疲劳寿命将会增强3-5倍。

制作齿轮的材质在经过热处理工艺后,能够使其硬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减轻或消除齿面局部过载,促进齿轮表面抗剥落能力的提高。

如用于煤矿机械中的齿轮,通过深层渗碳淬火,能够使齿轮的硬化得以减低,促进芯部硬度的提高。

有相关资料显示,机械工程中,由于润滑不当而引发的机械事故占19.6%,而润滑不足的引发的机械事故占有的比例为34.4%。

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机械事故是因为润滑问题引发的。

可见,齿轮在使用过程中选用较好的齿轮油的意义非常重要。

为了使齿轮具备较好的硬度和强度,可采用堆焊修复,并采取磨光机整形处理,从而使焊修后的齿轮不进行热处理也可以使强度和硬度达到较高水平。

本文主要根据齿轮失效的几种形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失效的形式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齿轮失效的几种预防措施,使设备故障判别的准确率得到提高,并将故障及时的解决,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九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机械制造生产模式很难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机械制造的特点,然后就发展趋势展开论述。

关键词:机械制造;特点;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技术也获得快速的发展,具有精密化、智能化、清洁化以及集成化的特点。就目前而言,计算机、传感、自动化、新材料以及管理等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进行结合,保证成为一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整体系统工程,不断保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追求最佳的经济技术效果,实现机械制造过程中管理的简化和合理化,促进不断采用最新的生产方式。

一、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机械水平已经相当高,在进行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采油工计算机辅助和仿真等方法,同时对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日趋规范化和科学化,尤其在机械加工技术方面实现全面的自动化,采用数控技术和自动引导小车等技术。发达国家主要制造了一系列新的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智能制造以及敏捷制造和并行工程等系统。

(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要建立在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基础上,有效利用计算机软件,把企业内部的生产较为分散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在利用计算机集成系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功能方面来讲,要做好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技术以及制造管理和售后服务等,这比传统机械企业自动化服务的范围要大的多,系统非常复杂。这种计算机集成主要以信息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不断缩短产品开发、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工程投资等。

(二)智能制造系统。这种系统主要把模糊推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制造系统,最大限度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提高机械制造的水平和技术。人工智能系统是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提高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

(三)并行工程。并行工程,也可以称为同步或者同期工程,主要对传统的机械产品进行串行的开发,这种系统主要要求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产品的周期,具体包括机械产品的质量、成本、因素、计划以及用户的要求等,保证各方能够协调工作。保证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具有一定顺序性和并行性,保证在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周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敏捷制造又称为灵捷、迅速和灵活指导,就是将柔性生产、熟练掌握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实现对劳动力的灵活管理,能够有效的无法预见的市场消费潜力做出比较迅速的反映。进行敏捷制造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结构,实现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采用竞争合作的原则。

二、机械指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而言,机械指导技术发展主要朝着精密加工、微细加工以及纳米技术方向和高度自动化方向的发展,以敏捷制造和cims等为主。超精密加工设备正朝着高精度、高速度、多功能、高复合以及智能、安全、环保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格局,不断降低噪音、油污和粉尘等危害。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信息的迅速发展,机械制造朝着全球化、虚拟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反战。

(一)全球化。近些年来,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机械制造国际化经营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导致有的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机械制造企业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产品开发以及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国际的市场竞争,因此机械制造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就是实现网络化、标准化以及集成化,这给机械制造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保证产品设计、材料选购、机械制造以及产品的开拓和销售可以跨国跨地区的进行流通,真正实现全球化。

(二)虚拟化。虚拟化就是指在实际的机械制造过程中采用虚拟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机械产品开发的风险,提升产品的开发速度,保证机械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不断对投资成本进行优化,具体可以采用运动仿真、动力学、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等。在进行机械制造过程中,要采用模拟和检验技术,促进检验的加工方法、可加工性和合理性,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优化机械产品生产质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做好机械产品的设计计划、具体的生产组织管理和车间调度以及物流链的设计等。虚拟化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就是进行计算机仿真,通过一些软件对真实的系统进行模拟,保证机械产品设计的质量和合理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和缺陷,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

(三)绿色化。在进行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iso9000系列国家质量标准进行设计,保证实现机械产品的绿色化,具体包括绿色设计、材料、设备、工艺、技术、包装以及管理等,不断生产处绿色产品,包括最后在产品使用后经过绿色处理后保证能够回收利用。因为采用绿色设计和生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机械制造原料和能源的利用率,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项技术,精密机械的成形技术主要铸造、焊接以及塑性加工技术,精密的铸造、锻压、热塑性成形以及切割等技术。无切削液加工被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加工汗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rom技术突破了传统加工技术的的原则,而是采用添加和累计的方法,具有分层实体制造和熔化沉积制造等技术。以上机械绿色制造工艺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建少了产品开发的成本,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综上所述,在进行现代机械制造过程中,要不断采用先进节能的技术,促进机械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1)。

[3]王洋。浅析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1(02)。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十

摘要:绿色农机工程就是在农机工程的研发、运用、维护中全面考虑相关资源和环境因素,实现农机产品价值和环境属性的协调统一发展目标。在我国绿色农机工程的运用推广中,我们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从生产实践的需求侧出发,不断地研发出性能优良的绿色农机产品;通过推广宣传把绿色农机技术的适用性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装备支持。

关键词:绿色技术;农机工程;适用推广。

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出现危机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地对维护人类生存环境,转向绿色发展提出了强烈要求。我国在国家层面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做出了明确指示,鼓励并倡导各行各业开发绿色技术。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针对农业领域的绿色技术发展国家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工程中绿色技术的适用与推广进行探讨。

一、绿色农机工程概念以及发展意义。

在探讨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适用推广前,我们应掌握绿色农机工程的概念。从我国的绿色农机工程实际情况来看,绿色农机工程就是在农机工程的研发、运用、维护中全面考虑相关资源和环境因素,实现农机产品价值和环境属性的协调统一发展目标。一般来讲,绿色农机工程中的产品技术更加先进,对环境的损害影响更小。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绿色农机技术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推广运用,不仅能优化农机产品的研发结构,还能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因此,研究绿色农机技术,加强绿色农业机械运用、推广十分有意义。

二、绿色技术在农机工程中的适用与推广。

农业机械工程在我国的大规模种植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生产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绿色农机工程还属于农机领域的新兴事物,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来论证绿色农机技术的适用性,通过不断地推广宣传来实现绿色农机产品的生产价值。在具体的适用与推广上,我们需要注重策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建立健全绿色农机工程的发展机制。

由于绿色农机工程在我国属于创新型的工程,配套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善。因此,在发展绿色农机工程事业上,我们应建立健全产业的发展机制。在具体的制度制定上,要全面征求、吸纳行业专家的建设性意见,从绿色农业机械的本质特征出发,突出制度层面对创新型绿色农机技术的重视与鼓励,强化绿色农机产品的节能性、清洁性、环保性。从制度上保障和规范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适用与推广。

(二)结合生产需求,优化绿色农机设计。

在绿色农机工程的建设中,研发设计出符合绿色技术标准的农机产品是最核心的内容。在绿色农机产品的设计生产上,我们必须结合现代化绿色农业的生产需求,及时研发、优化绿色农机产品的设计方案。在现阶段的绿色农机产品研发设计上,我们应遵循以下设计模式:

(三)加大绿色农机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

当我们拥有了完善的绿色农机工程发展机制和具备先进技术的绿色农机产品后,应加大绿色农机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把绿色农机产品在实验室的适用性能及时推广到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让生产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检验绿色农机技术的适用性。在绿色农机技术的推广运用中,要建立畅通的适用性反馈渠道,及时地发现产品问题,掌握生产对绿色农机技术的改进要求,从而进行绿色农机工程的动态完善作业,不断地提升绿色农机设计、制造、运用水平。同时,应加强绿色农机产品在实际运用中的维护保养,全面推行绿色维护、保养技术,做到绿色技术在农机工程推广运用中的无缝对接,实现绿色农业发展过程的一体化目标。

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适用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代化绿色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在我国绿色农机工程的运用推广中,我们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从生产实践的需求侧出发,不断地研发出性能优良的绿色农机产品;通过推广宣传把绿色农机技术的适用性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装备支持。

参考文献:

机械类职称论文2篇十一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进程加快。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很必要的。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的维修技术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文章对机械自动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机械检修中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希望为农业机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维修。

农业生产是社会最早、最传统的劳动形式,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严重,传统的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率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械自动化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节省了人力,使人民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1机械自动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拖拉机。

拖拉机是最基本的农业机械设备,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农业机械设备。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的拖拉机种类有很多,按结构可分为轮式、履带式、手扶式等。目前常用的一般都是电子油压型的。这类拖拉机可以根据田间管理的不同需要,结合不同的操作设备,实现对田地的机械化管理。在速度控制上,电子油压拖拉机既可以按照既定速度行驶,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人为设定速度,为田间管理提供了便利。

1.2播种机械。

播种机操作的对象是作物的种子,它代替人工,实现传统的播种操作。根据作物类型和播种方式的不同,播种机也分为很多种,例如谷物条播机、棉花穴播机、牧草撒播机等。在使用播种机械时应该结合播种机的规格和播种的具体作物,对机械的速度进行设定,以满足播种的基本需要。而根据播种方法的不同,播种机可以分为条播型、撒播型、穴播型和精密型。目前在南方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的播种机类型是条播型穴播型和精密型。条播型主要用于油菜等蔬菜和谷类作物的播种,使用较为广泛;穴播型播种机在工作时可以按照一定的行距和穴距,将种子成穴播种,像棉花、玉米等作物都采用穴播机进行播种;精密型播种机可以实现对播种量、行距和播种深度的精确控制。精密型播种机具有节省种子和控制严格的特点,但是其一般在大面积的播种时使用较多。

1.3喷雾及灌溉机械。

喷雾机械主要就是指农药喷洒装置,由于农药一般在作物长到一定程度后再施加,因此农业生产上对喷雾机械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在实际操作时应该根据作物的高度情况和喷洒对象来确定喷洒速度等因素。通过加强控制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为了维持农作物的生长中对水分的需求,加强灌溉技术和灌溉相关机械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灌溉设备有微灌带和旋转式微喷头等,并且相关技术部门根据我国农业的国情,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灌溉技术,目前在一些地区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灌溉。

1.4收割机械。

近些年来,农作物收割机械及其相关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收割设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主要有水稻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等。以水稻收割机为例,介绍农业收割机械的自动化水平。目前常使用的水稻收割机为半喂入式的联合收割机。收割机在作业时先将穗头切割下,在自动喂入滚筒进行脱粒,脱下的籽粒经凹板筛孔自动进入清洗装置,由抖动板和风扇气流配合清洗。最后谷粒经传送装置传送装袋,自动化程度较高。此外,该收割机还能实现对茎干的完整回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1.5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

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除了应该重视大型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创造和推广外,还应该重视起用于定性定量控制的传感器元件的应用。传感器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相关参数的精确度,比较常用的主要有用于测定温度和各种物质含量的传感器。比如,土壤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温度传感器微型化,将其安设在作物根部。可以通过传感器传达的()信息获得作物根部土壤的温度信息,并通过加强相关控制,以达到最适的温度条件,维持作物良好的生长状态。土壤水分含量的传感器可以精确测定作物根部土壤的含水量,根据测得的数值来判断作物的缺水情况,配合以灌溉技术,以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2农业机械检修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断电维修。

保持农业机械检修时的断电状态是对机械进行检修时的重点,有调查表明,农业机械检修时由于未断开电源造成的安全事故占维修事故的25%。切断电源是机械检修时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仍有许多操作人员由于疏忽忘记在检修前切断电源,尤其是在对一些微小问题的解决上。比如收割机械在工作时,有时会因为杂草的缠绕而影响机械正常工作。这时操作者就会认为问题比较微小,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就用手去进行处理,由此引发安全事故,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机械操作人员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机器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先进行断电操作,在进行机械的修理。

2.2维修价值评估。

维修价值评估可以使农业机械在必要的时间进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效率。而农业机械维修的价值评估时主要的参考因素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具体来看,经济寿命就是指设备在经受了一定的内在损耗和外在损伤的情况下,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为了确保设备的使用效率,就要对设备进行维修。从经济方面来看,这样的设备如果继续投入。使用,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大大降低,设备的耗能也将增加。为了维持设备运行所消耗的费用也将增加,因此就应该对设备进行维修,坚持可持续发展。

2.3在维修中加强电子仪器的使用。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科技已经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及其他的各个领域,而在农业机械的维修工作中,也应该加强电子仪器的使用,以全面提高维修效率。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机械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故障类型也越来越多,采用传统的人力诊断故障的方式,会极大的降低诊断率,错误的故障诊断对维修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加强电子仪器的应用在故障诊断方面就有了明显的优势。为了达到良好的检修效果,首先农机局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新检修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其次,对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最后,加强电子仪器在检修中的使用,加强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为维修工作创造良好的基础。

2.4加强对机械的保养与维护。

要想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加强对机械的日常保养与维护是很必要的。应该注意对机械的定期检查,主要检查机械的使用状态和各个零部件的损耗程度,如果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理。加强维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意机械工作时的检修信号,当机械设备的哪一个部分出现问题时,机械本身就会对应的产生一些检修信号,维修人员应该了解常见的检修信号,在日常工作应加大注意,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更大问题的出现。

3结束语。

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程度,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的较为广泛,现有的机械类型也比较全面。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更高效率,应该积极开发新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机械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在普及机械自动化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机械维修技术的探究,是我国的农业机械朝着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秋韵,闫思成,洪恺鑫。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j].南方农机,2016(10):30.

[2]张瀚珑,王宝琳,谷岱。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途径[j].南方农机,2016(10):36.

[3]袁永伟。准直行走系统研究与电动蔬菜播种机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5.

[4]胡世鑫。地表种植土自动剥离机剥离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5]闫东旭。秸秆打捆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

[7]刘韦。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表面缺陷检测算法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