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20:35:08 页码:12
2023年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模板8篇)
2023-11-19 20:35:08    小编:ZTFB

阅读一本好书后,产生的读后感常常让人陶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注重对书中主题与意义的把握,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和探讨。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篇一

《丑陋的中国人》,名字就让人振聋发聩。它给我以震撼,晴天霹雳般的震撼,哀己不幸怒己不争的震撼。我们总是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优秀人才,有如此广袤的土地,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却始终不能强大起来?那是因为我们文化中就有劣根性,中国人的人性中有很丑陋的方面。脏乱吵,窝里斗,奴性,没有包容性,死不认错,虚伪,做事只有五分钟热度,神经质的恐惧(对官,对黑势力,对医生,对暴君),不会理智反省,利不十,不变法,没有公德,自私自利,崇古,欺负外地人,对陌生人冷若冰霜....

我愿意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我自己的感受:骂得好,醍醐灌顶。

这本书的附录里面有一篇文章《你这样回答吗?——比裔美籍司礼义神父谈丑陋的中国人》,从一个比利时中国通的角度表述了一些观点,引人深思。他认为中国复兴的慢,起吗有以下几个原因。我觉得说的很对。

这是导致我们没有公德,没有爱心的根本原因!家里的灯是要人走灯灭的,学校的单位的就不管了;家里的地面是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公共场所就可以随便乱扔了;名车名表是要买的,要捐款是没钱的(每逢捐款,最积极的是还没被社会污染太深的学生和赤子之心的华侨,别听央视乱吹)等等等等。大家都要自我反省。

也封锁了中国人向别人学习的能力。我承认,我以前就有唯我独尊的思想,很少与人交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们需要在平等的态度下相互学习,这样才能进步。

这个我不太清楚。我只觉得中国人的爱国心不强,譬如留学生回国率就不太高。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篇二

中国人是很丑陋的!这不是我看过了这本书之后就附庸着叫嚣,环顾四周,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丑陋,无处不在!

凭良心说话,中国人算不上野蛮,比起非洲那些严重落后又连年战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这个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试想一下,没事儿就来个大混战,上面河北人跟内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干上了,再往下一点儿,四川人跟湖南人因为谁吃辣椒更厉害而意见不统一来了个种族大屠杀……其实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认为,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统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闭关自守,虽背贴背、胸靠胸,却老死不相往来。

中国人虽然不算野蛮,但是其丑陋程度可以让世人叹为观止!柏杨老先生在这本书中把中国社会形容成一个大酱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处处与时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誉为”:酱缸蛆。我很赞成这样的叫法,虽然觉得还有些不过瘾,但因为没有找到更能出气的称呼,就暂且沿用前辈的叫法吧。

《丑陋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并形成一股风潮,席卷海峡两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过此书后都会相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书中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但很快这本书又成了x书。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读此书是高中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其中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当时我以为《丑陋的中国人》只是一篇文章,不过看了之后也深受感悟,便保存下来,时而翻阅一番。虽言词犀利,但收获颇丰。事隔几年以后,某日我闲逛一小书店,猛然看见新近出版的此书,毫不犹豫而买之!说实话我不喜欢那些软绵绵的一看就知道是所谓的“文人”写的文章,即使是批判性的,那也就像是身上痒得厉害,却只是轻轻地挠一挠,小打小闹,不过瘾!

我并不是说文章写得犀利,语言说得激励,骂人骂得痛快就好。文章不是药,而只是处方。医生开出处方,是针对你的病症的,至于你承不承认你有病,去不去开药,开了药吃不吃,吃药坚不坚持……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顽症难症,医生开的只是温补的药,那么你吃了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医生开的是猛药很药,你不吃,不承认自己已并入膏肓,那么又能怪谁呢?!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篇三

敢于为了人民与社会进步冒最大风险的人最容易获得人民的敬仰。柏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1949年去台,曾先后从事过政治活动,任过大学教授、报纸副总编,写了十年小说,因感到小说影响人是间接的,便改写杂文,又是十年。他的杂文在台湾影响甚大。一九六八年被台湾当局判处死刑,后改判有期待刑,被临禁了近十年才出狱。他出版过各种著作五十余种,内有三十多本杂文,《丑陋的中国人》是从各杂文集里选出来的本选集。

柏杨先生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文辞虽不比鲁迅犀利,但语言却更为深刻.一语惊醒梦中人,当我们仍在我们泱泱大国有五千年文化而沾沾自喜时,他已经用锐利的眼光看破各种掩饰下的丑陋.

虽说如此,我还是认为我们还是有很多的闪光点.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缺点而忽视我们的优点,尽管在柏杨先生看来中国人有些丑陋,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觉得我们中国人是可爱的.也许爱能包容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确实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篇四

爱不一定是赞美,也可表现为批评,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丑陋的中国人》是一本深刻思考和讨论中国人劣根性的书籍,但它的背后仍旧是对国民深切的爱。

中国人的心中缺少国的概念,而过分看重家的观念,尽管爱国主义教育已经轰轰烈烈搞了这么多年,但更多的人还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选择了明哲保身。西方人司礼义神父赞美中国底层民众身上的勤劳和殷勤,我却在这两种特点背后看到了一种根植于人性中的自私。文化当中的“滤过性病毒”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无形之中影响着一代代国人。芸芸众生,那种麻木与灵性的缺失仿佛是一种传染病,所到之处阴云密布,雾霾重重。

就以今年春节之时爆发的新冠疫情为例,灾难席卷荆楚大地,全国各省市医护人员立刻在命令下对口支援湖北,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更是在84岁的年龄依旧为国奉献毕生所学,成为医护人员心中的一座标杆。但是,在前线医护人员不畏困难、谱写着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时,有些民众又在做什么呢?我们看到了有一部分非常有爱心的民众捐款捐物,但是也看到了一些道德渣滓,他们在网上辱骂医护人员无能或者是怨恨武汉人给国家带来了灾难。更令人痛心的是,就在疫情刚刚平稳下来没多久就有患者持刀杀害曾经前往湖北支援前线的医生。

正如柏杨先生在书中所批判的,中国人永远如一片散沙,再优秀的个体也抵挡不住西方人的团结。中国人“窝里斗”的能力比什么人都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疫情火烧眉毛的时候,医护人员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一部分普通民众却可以拿别人的生死开着玩笑,把性命攸关的事情当成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

柏杨指出:“中国人非常情绪化,主观理念很强,对事情的认识总是以我们所看见的表象作为判断标准。”不得不说书中对广大中国人的概括在今天仍旧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这些人过去可能是闲话家长里短、碎嘴胡言的市井小民,而现在可能就是在网上大肆狂吠、以为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的键盘侠。

书中尽管有一些偏激之处,比如说赞成汉语文字的拼音化,但是瑕不掩瑜,仍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本书。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篇五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书桌上看到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看到这么敏感的字眼,心生好奇,便借过来阅读。

《丑陋的中国人》收录了柏杨数十篇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几乎都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诚如“中国人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这般,作者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态度鲜明地将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称之为“酱缸文化”,这种“酱缸文化”会让我们的子孙后辈受到影响,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不断。难怪冯骥才先生认为这是一本“令人深省的书”,肯定柏杨先生批评的正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历史的车轮向前,尽管她历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熏陶,但很多地方却仍丑陋不堪,实在有负“礼仪之邦”的美誉。赏一叶而见秋韵,窥石出而知冬至。生活中,往往最是寻常和细微的环节,却常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缩影,也往往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水平。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不难在新闻上看到种种形式不同的中国人的“丑陋”,甚至在我们身边就大量存在!这点,我们不以偏概全,但也不推诿逃避!公共场所的文明和素养,很多细节对中国人的“提醒”总是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是呀,我们必须得承认,相较于很多西方国家,中国人的礼节和礼仪远不及彼。这种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的差距,也绝不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这些顽疾是一种慢性病,经过长年累月不断累积,再逐步散落到各个角落。这着实让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有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人倍感惭愧和压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当认真思考,早点觉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去改进。

难道仅仅只是这些?错了!因此,我辈当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礼仪之邦”正名,用自己的举动去唤醒那部分麻木的国人,而终于唤醒沉睡的中国大地。(张春福)。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篇六

每次看到《丑陋的(de)中国人》,心中都会为之一震,涌起千般感受。

记得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我们的丑陋缘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丑陋。这让我想到了“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无知。”我想,柏杨先生大概是个无私的人,在书中,柏杨先生用激烈的语言抨击时弊。他举办了多场讲座,旨在让中国人醒悟,但却因说真话而坐牢。但他也不放弃,出狱后,便写了这本书,把自己的呐喊一点点地写进书中,只为了能让我们能够直面丑陋。

看完了这本书,我很久以后才能回过神来,原来这些丑陋到现在依然还在,有时甚至随处可见。在书中,柏杨先生把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比作一个大酱缸,我们的文化、思想、行为在这个大酱缸里越染越臭,一直延续至今。

在书中,我读到了许多丑陋,而这些丑陋一直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像中国人喜欢“窝里斗”,这个我颇为赞同,无论何时何地,我认为只要有中国人有竞争,那么“窝里斗”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在古代,后宫妃子的内斗,尽管电视剧中有夸张的成分,但在历史上还真的有宫斗。书中讲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中国人是聪明的,但是三个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而一个日本人也许没有中国人聪明,但是三个日本人却是一条龙。”日本的合作团结是精神应该被认可赞同的,而且在这一个团队里没有合作团结,难以成功。如果在一个团队里,人人勾心斗角,那么这个团队是失败的。就像抗日战争中,国共尚未合作,而在内斗时,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差点吞下中国。但国共合作后,放下内斗,日本节节败退,其实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确喜欢内斗,都眼红于别人的好,总想着“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我想这种想法应该是要被扔掉的。

还有中国人重视面子,死要面子。做了错事,不愿承认,而且有的时候别人求助于你,却因为怕面子没了便视而不见;还有些人打赌输了,死不认错,还在背地里诅咒你,我想“打小人”应该是这样被发明出来的吧?在我看来,我觉得面子是可以扔掉的。踩到别人鞋子诚恳地道歉,而不是瞪鼻子上脸,指着别人的鼻子说:“是你自己的节奏上来的。”瞧多理直气壮啊!

我想《丑陋的(de)中国人》这本书并不是当作茶余饭后之谈,对于这本书,我们该是要重视,学会承认自身的丑陋,我们可以丑陋,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丑陋在哪,并且使其变成美丽。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篇七

每个人都有丑陋之处,这是我读了柏杨先生写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最深的感触。中国人的脏、乱、吵,中国人的窝里斗,中国人的死不认错……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中国人的丑陋,那些不愿意承认的丑陋。有一位美国人曾经写过一本《丑陋的美国人》,连美国国务院都拿来作为他们行动的参考;而当柏杨先生做一次名为《丑陋的中国人》的口头报告时,不但没有得到好评,还受到了各界的排斥与议论,可见东西方人想法的差异。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五千多年的历史,老祖先留给我们许多东西,有巧夺天工的杰作,有震惊世界的发现,有美丽高雅的艺术,有价值连城的宝物,人们往往只把眼光放在这些东西上,却忘记了最宝贵的———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发展的中国也造就了陋习。那些丑陋的人怀着一颗虚荣心,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地大叫:“哈,我多伟大!”遇到属于他的错误时却又摇着头说:“这不关我的事。”他却丝毫不知道,他推脱责任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信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的公民,我们要放下以往的自傲,学会用肩膀扛,扛起那些厚重的责任;学会用口论,论出一颗真诚、包容的心;学会用手擦,擦去劣点,擦出一片灿烂的新天地。

我们要用尽自己的一切一切,让祖国复兴的愿望得以实现。丑陋不代表永远丑陋,重要的是发现并改正丑陋。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位诤友,告诉我们眼前所拥有的,来激励我们创造未来。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如何写篇八

二十多年前,柏杨先生写的丑陋的中国人轰动一时,但这并未引起国人足够的反思。不久前北京街头的一幕,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论战。

人家为什么要用汉字?为什么专写给你中国人?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让人望而却步。我们大量进出口货物的同时,也把中国人的丑陋出口到了别的国家。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一个民族的素质问题。

最近网上评选中国的标志,我看也许将中国人的丑陋作为中国的标志再合适不过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