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混凝土科技论文(精选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3:50:36 页码:13
2023年混凝土科技论文(精选20篇)
2023-11-19 03:50:36    小编:ZTFB

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挑战和问题,总结成为了我们前进的必修课。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范文中提出的建议和经验对我们撰写总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一

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过程中,单位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性就会越大,坍塌的可能性也会越大;配合比不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通常情况下,预搅拌混凝土的控制应该5~35mm,现浇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粒径应该在20~35mm,含砂率应该在0.35左右,但是在实际的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作业人员没有严格依据混凝土的制作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配合比例不恰当,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其次,在配合比的设计过程中含沙率、水灰比的不同,导致混凝土的保水性不良、沁水、离析,增加收缩;最后,在混凝土制作中需要掺加外加剂,由于需要添加的外加剂种类较多,作业人员容易忽视添加剂的特性,没有严格依据混凝土的实际需要选择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导致混凝土由于添加外加剂的数量过多而产生裂缝。譬如在常温情况下,混凝土的施工应该选用碱水型的外加剂,冬期工程则应减少抗冻的复合添加剂。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到位,是目前水利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其本身含有的.水分足以完成水泥水化的需要,不利于水泥水化的进行。由于后期养护工作不当,导致很多混凝土的表面失水过快,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形成裂缝,而且在露天施工过程中,受风吹日晒,混凝土的表面水分蒸发更快,加剧体积收缩,加之混凝土早期的抗拉能力较弱,不能抵抗收缩而引起拉应力产生裂缝。为此,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的一段时间是混凝土早期养护的关键,也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关键环节。为了减少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施工单位内部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通过人为监督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自律意识,严格施工工艺,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但是,现阶段国内大部分水利施工单位内部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即使设有监督人员的岗位,也大多只是走走形式,而且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对混凝土施工工艺不了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由于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的施工者大都是农民工,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导致水利工程建筑物上出现混凝土裂缝,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监督管理,确保混凝土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有序性、科学化、规范化,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质量。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会使建筑物产生渗漏,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的裂缝可能会不断扩大,当水渗入到混凝土内部时,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会由于水解而变形。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存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可能会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并且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碳酸钙物质,混凝土在碳化时,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导致混凝土碳化,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尤其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泥中的化学成分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造成混凝土的碱度降低,钢筋纯化膜破坏,钢筋锈蚀加重,影响钢筋的刚性和强度。另外,混凝土裂缝的存在,会降低混凝土的水拉能力,导致混凝土裂缝扩大,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总之,混凝土裂缝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影响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外观和正常使用,而且较严重的混凝土裂缝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使水利工程建筑物丧失原有的水利功能,甚至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1.气温条件2.材料的选择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使混凝土可以有适宜的温湿条件,所以养护工作应该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表面温度梯度差距过大,使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时的温度,尽量减小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一方面要确保混凝土施工时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会发生干缩变形;另一方面,确保水泥水化热的正常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另外,为了避免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现象,施工单位可以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办法,在混凝土表面和底层用薄膜浇水养护,并尽快覆盖。

4.加强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建立自身的监督管理部门,严格管理混凝土施工。与此同时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保证其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另外,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水利工程施工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施工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并且优先聘用有丰富经验和良好社会信誉的施工队进行施工。

结语。

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的质量,保证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正常运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二

摘要:分析了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从工程施工和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程施工;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一、裂缝的成因。

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人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设计原因。

1.设计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

2.设计中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造成构件的裂缝(偏心、应力过大等)。

3.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如墙板、楼板)。

4.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

5.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

(二)材料原因。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

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

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

4.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

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1.设计中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

2.配合比中水灰比(水胶比)过大。

3.单方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高,表现为水泥浆体积越大、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

4.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水灰比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导致混凝土离淅、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收缩值。

5.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膨胀剂掺量选择不当。

(四)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

2.高空浇注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暴晒,混凝土收缩值大。

3.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4.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对水化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5.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

6.现场模板拆除不当,引起拆模裂缝或拆模过早。

(五)使用原因(外界因素)。

1.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沉降裂缝。

2.使用荷载超负。

3.野蛮装修,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凿洞等,引起裂缝。

4.周围环境影响,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引起裂缝。

5.意外事件,火灾、轻度地震等引起构筑物的裂缝。

(一)设计方面。

1.设计中的‘抗’与‘放’。

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

2.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3.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要解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4.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议在设计中考虑采用60天龄期混凝土强度值作为设计值,以减少混凝土单方用灰量,并积极采用各类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掺合料。

(二)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

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4.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

5.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三)现场施工操作方面。

1.浇捣工作: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2.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尤为重要。以保证混凝土在早期尽可能少产生收缩。主要是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有条件时宜采用蓄水或流水养护。养护时间为14―28天。

3.混凝土的降温和保温工作:对于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等),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降低峰值。浇捣成型后,应采取必要的蓄水保温措施,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养护,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4.避免在雨中或大风中浇灌混凝土。

5.对于地下结构混凝土,尽早回填土,对减少裂缝有利。

综上所述,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经过设计、监理、施工及使用方等多方面的配合。随着当今我们对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混凝土裂缝问题将会逐渐得以圆满地解决。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三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四

摘要: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一直在提升的过程中。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寒冷的冬天并不适合在冬季进行施工,因此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尤其要重视冬季施工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由于特殊天气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面临着非常的挑战,特别是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对于气温的要求格外的严格。因此水利工程的冬季施工在施工中要格外的重视施工的环境以及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在冬季施工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这样就为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带来了难题。因此我们要在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过程中认真的分析施工的各项必要条件,保障混凝土施工在适当的施工环境下进行施工,有效的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同时也为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以及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贡献力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面临的困难;措施。

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水利工程在施工中任务非常繁重,其次是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工期较为紧迫。大多数情况下,我国的水利工程都要在汛期来到之前投入施工,因此很多的水利工程在非汛期时间段进行施工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有效的遏制洪水的泛滥。正是由于我国很多的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受到了工期的限制,因此很多的水利工程都会在冬季施工进行,尤其是混凝土的施工在冬季施工的情况更是常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冬季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天气气候,寒冷的天气气候会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混凝土施工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低温状态下的混凝土施工会对施工的强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是低温状态下的混凝土施工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冬季施工进行认真的准备,消除冬季低温天气对于混凝土施工的影响,提升低温状态下混凝土施工的强度。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1.我国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主要难题。

首先,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会出现相应的裂缝或者是钢筋施工材料受到腐蚀。其次,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起灰的问题。最后,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会出现结晶腐蚀现象。

2.我国水利工程中提升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

在我国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要从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以及混凝土的抗冻性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同时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材料添加以及搅拌进行优化配比和选择;还要在混凝土施工中保障施工的温度,要持续地进行施工中的保温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水利工程中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强度。

2.1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针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进行强化。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水泥的类型选择非常重要。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水泥的选择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水泥要具备抗冻性,其次是水泥要具备抗寒性。在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进行混凝土施工,选择32.5#水泥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主要是由于这种类型的水泥具有非常好的水化性能。水泥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水化作用给混凝土释放一部分的施工热量,能够有效地保障混凝土在冬季施工的时候处在较好的保养环境下,在低温的状态下不至于冻坏,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同时采用32.5#水泥进行施工能够通过水泥的适当添加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有效的延长混凝土的恢复强度。混凝土在是冬季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的配比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以及条件进行和混凝土的施工材料配比。例如在施工中为了有效地保障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及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在选择添加骨料的时候要选择纯度较高的骨料,严禁将含有杂质的骨料应用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混凝土中的防冻材料如果含有钠元素以及钾元素等物质,要保障添加骨料不含有活动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材料不影响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质量和强度。

2.2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搅拌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正确的选择。

在正确的选择混凝土冬季施工材料之后,我们要对混凝土的冬季施工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正确的选择,要保障混凝土的科学配比。通常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主要有4个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要对施工中使用的水泥类型进行科学的配比和选择,通常情况下选择硅酸盐水泥;其次是要通过现场的科学观察来对水泥的添加量进行控制,有效地对水灰比进行控制,提升混凝土的水热化,保障最短时间内提升水泥的施工强度。再次是要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添加相应的引气剂,这样能够有效地保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的环境限制,同时还能够保障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引气剂的添加能够提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气泡量,提升搅拌的流动性,同时也能够让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提升水分的含量,有效地保障了混凝土的粘连性,提升混凝土搅拌的抗寒性能。最后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还要添加早强外加剂,能够有效地对混凝土的凝固周期进行控制和强化。

2.3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引进先进的蓄热混凝土搅拌技术进行施工。

根据我国水泥工程冬季施工的实际情况,当施工温度达到-10℃的时候,混凝土的搅拌工作需要进行蓄热混凝土搅拌。实际的操作过程为:为了维护混凝土材料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都能够存有热量,就要选好的砂石料、水料等进行加热,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热量,同时也能增强水泥水化作用,维护砼的早期强度,混凝土本身由于带有一定的热量,能够自觉抵御严寒的外部环境,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容易操作。

2.4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有效利用外部混凝土加热技术进行混凝土施工。

通常外部加热技术用在客观温度在-10℃以上的环境中,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将混凝土构件空气加热,确保热量通过空气进入混凝土内部,或者对砼直接加热,具体的过程如下:当施工规模较小时,可以引入火炉,然而其热量有限,可能效果不佳。

2.5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混凝土的运输工作进行强化。

首先把钢筋与模板表面进行清理,防止上面出现任何杂物,特别是一些拐点、连接部分要重点清理,确保客观环境温度在-10℃以上,通过暖棚或加膜覆盖等措施来维护钢筋温度,使混凝土的温度在5℃以上,如果混凝土截面较为精细则要确保温度在10℃以上再浇筑。其次还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保养以及养护工作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3]战奎柱.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3(3):218.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五

混凝土结构在硬化和散热时会有较大的收缩应力产生,尤其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来说,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当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强度小于收缩应力时,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裂缝。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建筑物来说,即使在收缩量值和水灰比较低的情况下和温度发生叠加时,仍然会产生比较大的应力,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把收缩应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要对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能进行测试。

1.2温度差造成的裂缝。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一次性的整体浇筑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困难,并且聚集在结构内部,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提高,并伴随着会有压应力出现,而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热量散发起来会比较快,出现拉应力,加大温度的差异化,当混凝土内部的极限抗拉强度低于表面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另外,使用的施工水泥的质量不合格时,会出现龟裂的情况,也需要注意。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抗裂技术。

2.1控制收缩裂缝的方法。

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时,使用的骨料、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都要符合施工的要求,确定出合理的水灰比例,以此来避免收缩裂缝产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1)一般情况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骨料占到总体积的81%~84%。在进行骨料的选择时,要尽可能选择岩石弹模较低、线膨胀系数小、级配良好、没有弱包裹层、表面干净的骨料。在选择砂石时,可以在符合骨料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细粉和石粉的含量,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耐久性、密实性和工作性能。经试验证明,在砂子中,石粉的含量最好控制在16%~19%之间。(2)在选择水泥材料时,要对水泥的品种进行控制,使用的水泥品种不能过多,认真检查送入到工地的水泥,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合格,同时要进行混凝土试验,大坝的混凝土要尽可能使用低含碱期、低发热量、塑性好、强度高、初凝时间长的.特制水泥。(3)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外加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进行改善。(4)在混凝土中掺入煤灰,主要是为了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提升,选择时,要选择经过试验,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活性材料作为水泥掺合料,从而来确保混凝土的寿命和强度,粉煤灰的细度要和水泥颗粒的细度相同,碱的含量和硫的含量不可以过高。(5)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配置出可以进行浇筑的合格混凝土,要在保证水泥保水性、黏聚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的使用量,如表1所示。

2.2控制温差裂缝的方法。

在控制温差裂缝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还要对混凝土配置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考虑。下面是几个主要的裂缝控制方法。(1)提升混凝土的振捣浇灌和密实度。混凝土浇筑入模后,要尽快进行振捣施工,可以使用两次振捣的技术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2)降低浇筑层的厚度和浇筑速度。分段分层结构、全面分层结构和斜面分层结构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结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供应能力、振捣的方法和实际的大小,选择出合理的浇筑方案。(3)控制拆模的时间。要保证混凝土现场试块的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拆模时,要尽量延迟拆模的时间,混凝土在拆模后,表面温度降低要控制在15℃以内。(4)使用综合措施对混凝土的初始温度进行控制。要对混凝土拌合物出料口的温度进行限制,以此来对混凝土的初始温度进行控制,要把冷水管预埋到坝体的混凝土中,并分别进行一、二期通水冷却。

2.3控制安定性裂缝的方法。

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料时,要对成分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此来防止因为水泥安定性不达标而出现的翘曲变形和膨胀性裂纹的情况。

在使用上面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进行处理后,仍然存在一些没有办法消除的裂缝,此时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补强处理。(1)进行灌浆处理。在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补强灌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灌浆处理主要是对需要进行补强灌浆的混凝土进行钻孔灌浆。(2)结构补强。在混凝土大坝有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出现时,要对结构进行处理。主要使用的结构补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坝体稳定后,顺着裂缝进行挖槽,槽的宽度要控制在1m左右,并把两面都凿成键槽的形状,然后使用质量良好的混凝土进行回填。另外一种是在进行小丰满补强时使用钢筋锚栓。其中第一种处理方法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3)对挖除的地方进行回填。在遇到混凝土强度不足、浇筑事故和裂缝事故时,单纯的使用水泥灌浆的方法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即使使用补强措施也没有办法达到设计的效果,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挖除,并重新进行回填。

4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4.1对泌水进行处理。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和浇筑时,很容易出现泌水的情况,随着泌水情况的不断加剧,会对部分混凝土强度的指标造成影响,所以要使用相应的方法来对泌水的情况排除,通常情况下,向上涌出的浮浆和泌水会沿着混凝土浇筑的坡面流入到坑底,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的流水,把大多数的分泌水排放到集水井坑和排水坑中,再使用潜水泵把水排掉,对于泌水量比较少的情况,可以使用海绵进行清除。

4.2混凝土防裂技术的施工重点。

(1)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会在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下,导致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出现温度差,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突然降低,就会提高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层温度差的梯度,在进行浇筑和振捣后,要立即使用长度为两米的括尺,清除掉多余的浮浆层,根据设定的标高控制点,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括拍平整,使用混凝土对出现凹坑的位置进行填充,当混凝土收浆快要初凝的时候,在对混凝土面进行二次磨光,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禁止不相干的人员在未凝固好的混凝土表面走动,同时要使用保护层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对混凝土进行养护。(2)在大体积混凝土经过振捣后,水泥浆一般会非常的厚,很容易有裂缝出现在表面,在对最上层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为了防止在混凝土表层出现厚度过大的浮浆层,要对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施工的具体流程、混凝土施工的配置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文档为doc格式。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六

露石混凝土对砂的级配比普通混凝土有更高的要求。露石混凝土的最理想露石深度为1.5mm左右。因此细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mm。露石剂是露石工艺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本质是一种缓凝剂。申培亮等人研发了一种复合型高性能液态露石剂,主要由缓凝组分、渗透组分和水组成。

2施工工艺和露石剂的喷洒。

1)按照现行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下浇筑混凝土。

2)当平板振捣器振捣后,按一般工序手工抹平,当表面无明显水分残留时开始喷洒露石剂,一般室内为30~90min,室外根据温度和风速确定喷洒时间。

3)覆膜养护,待混凝土表面喷洒露石剂后,立即使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养护。

4)混凝土表面刷除,在15℃养护条件下,露石混凝土的最佳表面刷除时间为20~32h,具体表面刷出时间根据室外温度和风速确定。

2.2喷洒时间。

水泥混凝土在振捣抹面收光后,表面会出现一层水膜,由于这层水膜的存在,在喷洒露石剂时会影响露石剂在混凝土表面的附着,有时候还会产生露石剂流淌的现象,从而影响露石剂渗透的深度和均匀性。一方面,为达到良好的露石效果,应力求均匀喷液,就要使露石剂在一定压力作用下以雾化状态喷出,而在有表面水的情况下,由于路面不可能绝对的平,所以表面的水膜也不均匀,因此水膜的存在会影响露石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在水膜未消失时喷洒露石剂,混凝土表面水对露石剂的稀释作用使液体总量增加,从而增加溶液的浓度,影响露石的效果。露石剂的喷洒也不能太晚,如果喷洒露石剂与抹面之间间隔时间太长,混凝土已接近初凝状态,混凝土表面凝结硬化会阻止露石剂的渗透,达不到预定的深度,轻则导致混凝土表面露石达不到要求深度,重则造成混凝土表面根本露不出石料。具体时间依施工现场条件(光照、风速等)及具体温度而定。

2.3喷洒露石剂后的养护。

喷洒露石剂后,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养护应注意的事项:

1)喷洒露石剂后5~10min,即应覆盖聚乙烯薄膜。

2)一定要使所有的混凝土表面均在薄膜的覆盖之下,不得有裸露的部分。

3)避免使薄膜在洒布了露石剂的混凝土表面上拖拉,以免破坏露石剂在混凝土表面上分布的均匀性。

4)覆盖薄膜后,要在薄膜的边、角处用木块或其他物体压实,以免薄膜张开进风。

3露石混凝土路面刷除时间的确定。

刷除时间是指喷洒露石剂后,混凝土表面达到可刷除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对混凝土刷除时间的控制,是露石水泥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判断刷除状态的.方法如下:

1)划痕试验法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表面未完全硬结时,尖状物划上去会产生一定深度的刻痕。用小刀在混凝土表面化一道痕迹,当划痕很清晰可见,且划痕边缘基本上午破损时,即为合适的刷除标志,如划痕较深,周边破损较大,则还需等待一定时间再刷除。

2)试冲法在室内试验和室外施工中,可以用水直接小面积冲洗水泥混凝土表面,以直观地确定是否达到合适的刷除时间。刷除时,当很容易把水泥砂浆冲掉,并伴有集料脱落,用手指感觉刷除后的水泥混凝土较软,这表明水泥混凝土尚不到适宜的刷除时间。当冲掉水泥砂浆的难度适中,且没有集料脱落,刷除后的水泥混凝土较硬,这就标志此时可以进行刷除。

4结语。

露石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路面。在严格控制各项指标的前提下,露石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指标的前提下,露石混凝土路面的各项优良特性能达到充分体现,能真正起到抗滑、降噪、防眩、排水的功效。可以得到以下结论:a.对于露石混凝土,刷除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提前,最早与最迟刷除时间时间间隔越大,对现场露石工艺施工越有利。b.对露石水泥混凝土刷除时间的控制,是露石水泥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划痕法和试冲法确定适宜的刷除时间。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七

摘要:从抗磨损、抗硫酸盐腐蚀、抗碳化及抗碱-集料反应等方面讨论如何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关键词:硫酸盐腐蚀;碳化;碱-集料反应;耐久性。

混凝土是目前全国用量最大使用领域最广的建筑材料。我区也是以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地区。结构设计虽然采用可靠度理论结算,实质上仅能满足安全可靠指标的要求,而对耐久性要求考虑不足,且由于忽视维修保养,现有建筑物老化现象相当严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从事着大规模基本建设,随着现代建筑不断向高层化大跨化和地下化方向发展,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应该成为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抗磨损。

一般而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愈高,抗磨性能愈好。低水灰比的高强混凝土是提高密实的耐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致密是提高耐磨性的必要条件,施工时,应该多次压抹搓平混凝土表面。在有泌水的情况下,必须推持表面修整的时间,让水分充分蒸发,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充分压抹搓平混凝土表面。此外,还可以通过在表面掺加高硬度集料增强耐磨性。

2抗硫酸盐腐蚀。

当混凝土结构处在有侵入介质作用的环境时,会引起水泥石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物化变化,而逐步受到侵蚀,防止硫酸盐腐蚀的最基本作法是控制水灰比,并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因为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渗透性的重要因素,如果硫酸盐腐蚀非常严重,降低水灰比采用v型水泥也不能起良好的保护作用,可采用掺混合料的水泥。如掺入含有活性硅较多的天然火山灰的水泥;掺入粉煤灰的水泥;掺入高炉不淬矿渣的水泥以及掺入硅粉的水泥。如果有现成的石膏矿渣水泥,也可以考虑作为代用品。

如果混凝土是预制品,提高该制品抗硫酸盐的另一途径是采用高压蒸汽养护,在高压蒸汽养护条件下,尤其是掺有磨细二氧化硅的混凝土,可消除水化浆体中的氢氧化硅,并且使高硫型和硫型水化硫酸盐几乎不再存在,其中的氧化结合c-s-h变成耐腐蚀性良好的硅酸盐(水石硫石)或单独形成稳定的c3ah6,从而能更好的抵抗硫酸盐腐蚀。

3抗碳化。

一般的说,采用早强硅酸盐水泥时,碳化最慢,硅酸盐水泥稍快;而采用混合水泥时,由于ca(oh)2的量相对较少,因此,碳化速度最快,碳化速度与混凝土强度密切相关,如果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62.5n/mm2时,可不考虑混凝土的碳化。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级以上,其极限抗压强度大于62.5n/mm2,股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是提高碳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压蒸汽养护的混凝土碳化作用非常小,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砂子在高温条件下被活化,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强度大、结晶高、抗碳化性能好的水化硅酸钙。

4抗碱-集料反应。

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条件有三个:

(1)水泥中的碱含量超过水泥总量的'0.6%;

(2)集料中活性集料含量超过1%;

(3)混凝土处于潮湿环境。

上述三个条件全部满足时,才会发生碱-集料反应。所以,对这种反应,可以针对性地加以控制。

4.1控制集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含量。

将活性二氧化硅颗料存在的地方设想为一个局部膨胀中心,用以描述碱-集料反应,如果活性颗粒的数量很少,则可容金属离子迁移到这些分散中心所形成的碱硅酸凝胶也很少,吸水后可引起高度的局部膨胀,从而实际崩溃裂的危害增大。

4.2控制外界水分,降低水灰比。

当外界没有可供吸取的水分时,将不会出现明显的有害膨胀,低水灰比的混凝土有很好的不透水性,故有助于延缓碱-集料反应物吸水膨胀的速度。

5其他。

5.1加强养护,控制早期裂缝。

5.2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掺入减水剂。

5.3加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结构更为紧密。

5.4表面涂装进行防腐处理,可使暴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结构以及沿海地区的桥梁工程,受到空气中的盐分等其它元素的侵蚀,延长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年限。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八

摘要:为缩短海洋环境下水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周期,增强实验结构可靠性,通常采用室内加速试验方法进行该试验研究。文章较系统地评述了室内加速模拟试验方法的特点、具体分类、以及当前学界及业界开展室内加速模拟试验的情况,为进行耐久性试验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环境;耐久性;室内试验;加速模拟。

目前,海洋中各区域环境的侵蚀机理研究基本已趋于成熟,并普遍认为,海洋环境下氯离子侵入导致的钢筋锈蚀是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国内外提出的各种理论模型与假说,为建立模拟实验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室内模拟加速试验,由于具有试验时间短、条件可严格控制、结果可靠性较高,可避开次要因素、关注主要因素等优点,能够缩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周期,增强可重复性,因而得以充分应用和发展。

1室内加速实验与实际环境的相似性。

室内实验试验设计的关键在于:既使模拟环境与自然环境具有相关性;又能够达到加速侵蚀的效果。

建立室内模拟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似关系,对于准确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和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金伟良等人提出了多环境时间相似理论。它以环境相似性为试验基础,时间相似性为试验结果,可建立有效的室内与现场之间时间相似关系,进而指导实际工程设计、预测实际工程寿命。针对冻融实验的时间相似性,刘西拉等结合实测资料从疲劳损伤机制出发,建立了等效室内冻融循环次数公式,提出了预测现场混凝土冻融耐久性使用年限的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室内模拟加速实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加速试验,直接依照规范或通行做法模拟海洋环境即可;另一类是为实际工程服务的`、特定海域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研究,需要调查该海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把握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建立可靠的相似性关系。

具体而言,室内加速实验可按照海洋腐蚀环境区域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海洋水下区(全浸区)。

海洋全浸区的加速实验,主要通过配置高浓度人工海水来实现。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societyoftestingmaterials)编制了人造海水成分的规范标准,提出了模拟海水的主要离子种类(cl-、so42-、mg2+)及其浓度,也有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需求设计人造海水成分。吴庆令等为模拟海洋水下环境和加速侵蚀速度,将试件长期浸泡于5倍浓度的人工海水中(表1),并每隔30d置换一次海水。郭范波等模拟海洋全浸环境时所配置的5倍浓度海水成分略有不同(表1)。

2.2浪溅区、潮差区。

浪溅区、潮差区的模拟常采用周期性浸泡干湿循环和周期性喷淋干湿循环。前者是将试件浸泡在置有模拟海水的试验箱中,利用水泵注水、放水,空水阶段可借助鼓风机将试件烘干,循环过程可由计算机控制。后者是将试件置于试验箱中,定期用海水喷淋。为加速腐蚀进程,常提高侵蚀溶液温度及浓度、调整循环机制或实行高温浸烘循环。

对于干湿循环机制各环节中氯离子含量、温度、相对湿度,干燥与浸泡时间、循环周期等参数的设置,目前均未有统一标准。因此,各学者的做法不尽相同。郭范波将试件每浸泡12h后取出静置12h。张玉敏采用加速腐蚀-浸烘循环,将试件分别浸泡在盐溶液和自来水中8h,再用80℃烘箱烘16h为一个循环。反复进行,每10循环测定试件的力学性质和重量损失。

2.3海洋大气区。

目前,海洋大气区对混凝土的腐蚀机理已较成熟。该区域中结构受盐雾腐蚀(主要是氯离子扩散)和碳化的共同作用。至于加速实验模拟过程中的参数设定,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吴庆令等制备5倍浓度的人工海水,每隔12h往混凝土表面喷盐雾一次,一天两次。每次喷洒盐雾量约为0.5l,将整个混凝土表面均匀喷湿,经计算实验中盐雾量约为实际海洋盐雾量的1.7倍。齐广政通过对碳化后混凝土进行盐雾腐蚀,研究二者共同作用下的耐久性劣化机制。保持盐雾箱恒温恒湿,盐溶液浓度为5%。试验分为三个周期(每个周期一个月)。采用间歇喷雾来加速腐蚀,喷雾12h,间歇12h,并设法计算、控制盐雾沉积量稳定。

2.4冻融循环区。

混凝土抗冻性检测方法分为快冻法和慢冻法。美、日等国采用快冻法,俄罗斯等采用慢冻法,在我国二者并存。我国水工、建工、港工、公路等部门都制定了混凝土抗冻性的试验方法规范。慢冻法周期长、工作量大、误差大,正逐步被取消。

张德思按照astm-c666程序a方法在全自动抗冻试验仪中进行冻融试验,以相对弹性模量作为评价指标。陈迅捷参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配制2.5wt.%氯化钠和0.5wt.%硫酸钠的盐溶液,研究二者共同作用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2.5特定海域模拟(实际工程)。

针对为实际工程服务的特定海域环境模拟,需要从理论研究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温度、湿度、干湿时间比等实验参数。刘奇东,刘荣桂以连云港市某港口为研究对象,针对海洋干湿交替区的人工气候模拟加速试验,做了合理、有效的设计。首先从氯盐的侵蚀是海工混凝土结构破坏最主要的因素这一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混凝土孔隙液中氯离子扩散对流方程和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速度模型。进而得出结论: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输运取决于侵蚀介质的氯盐浓度、干湿循环次数以及温度和湿度。换句话说,在模拟干湿交替区自然环境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氯离子浓度、温度、湿度和干湿时间比,其他环境因素可以简化、忽略,接下来是确立这些因素。针对氯离子浓度,参照该港口一年内海水盐度变化过程、fick第二定律、国内外常用中性盐雾试验等确定试验实际采用的nacl溶液浓度为6%。

2.6多因素耦合。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研制开发了“人工气候模拟试验室”,该试验系统可以模拟环境温度、湿度、大气盐雾等参数,对试件实施模拟日照、海水喷淋、风干、烘干、制冷等多种作用,其模拟效果更加接近自然真实状况。

3结语。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实验研究方法中,相对于现场暴露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室内加速模拟实验,室内模拟加速实验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中国内外海洋环境各区域的侵蚀机理研究提出的各种理论模型与假说,为开展室内模拟加速实验设计和分析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基础,可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为提高海洋环境下海工混凝土耐久性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并可进行更具有科学性、普适性的损伤失效和寿命预测模型等数值模拟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晓然,张伦武.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技术装备环境工程[j].,4(01):7-11.

[2]金伟良.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理论与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3]吴庆令.海洋环境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李岩.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性能与钢筋腐蚀临界浓度的试验研究[d].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8]齐广政.海洋大气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性能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报,,36(10):1362―1369.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九

(江苏省交通工程投资咨询事务所)。

摘要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通过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我们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注意不够是其中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

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5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

楼板裂缝,已引起了诸多业主的`不满和投诉.经过调查可知,当前现浇砼楼板裂缝基本为砼收缩变形裂缝,所以只要我们能把现浇商品砼楼板收缩变形裂缝的成因弄清楚,就能找预防现浇商品砼楼板变形裂缝的正确途径.

作者:李风龙作者单位:丹东市滑模建筑工程公司,辽宁,丹东,118000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2010“”(13)分类号:u755关键词:楼板裂缝防治变形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一

石油化工在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体现出的主要的特征有:第一,石油化工对工程质量准则的要求极为苛刻,因为这项工程涵盖的专业领域相当广泛,对于施工后的工程都放置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条件很严格的环境下工作,这项工程的危险系数相当高,因而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就非常高。第二,在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的管理上,对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为这项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相当高;石油化工的施工周期通常情况很短,但是对施工的进度有着苛刻的管理体系;由于施工的团队比较多,签订的条约也多,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很难进行管理。三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在工程技术方面也在快速的更新,出现的新设施和技术不断被投入实际的工程生产当中。例如大型的吊装设施、不同的焊接材料,调试仪器的高精密性等。四是,石油化工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比如土木工程、钢架结构、锅炉的加热、输油管道的焊接以及处理热和腐蚀造成的危害等专业方面。以上几项特征决定了石油化工在工程质量等方面,还具备了其他的特征:坚定不移的对石油化工项目的工程质量与参与建设的责任单位质量行动相联系的监督管制体系。

现阶段国外的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主要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两种模式,直接监督中又可分为主动参与模式和授权监督模式。主动参与是指石油化工工程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中去,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在开工之前必须办理相关的许可手续,主动地接受工程主管单位的相关官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检查,采用主动参与模式的主要代表就是美国;授权监管模式就是政府授权或者聘请外部专业监督检查人员,包括专家、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专员等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全面负责工程质量。间接监督模式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主要采用的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其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相关工程设备、材料质量的严格的检查标准的制定,通过制造单位或者是有相关资质的检验单位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之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制造单位对其工程产品的质量负有全面地责任,对其工程产品质量实施连续的.质量控制及检测,从产品的制造、销售、施工等各个流程进行取样检测,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工程质量控制单位还要对工程产品质量的控制及检测过程本身进行抽查检验和评价。同时,在工程产品和设备通过检测后,工程产品和设备必须使用合格的“ce”标志以示区别,政府工程建设质量主管单位对市场上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极强,一旦被政府主管单位发现必将施以严惩,并且取消其相关的制造、建设资质。

3我国石油化工工程质量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挑战以及在工程质量的监督上存在的现实状况。

3.1石油化工工程质量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挑战。

一是,目前石油化工行业内部的竞争势头日益增高,而且石油化工工程的建设范围每年都在增大,发展的速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石油化工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挑战。二是,对石油化工建设的投资主体较多,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在正常进行工作时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在法律的范围内,石油化工在质量的监督上有众多的主体,主要有工程的建设、石油管道的勘探设计、施工过程、监理以及工程的检测这五部分主体,除了这些责任主体以外还有材料的供应商、石油设施的制造以及对石油化工咨询的管理部门等。四是,及时调整政府部门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权利的观念。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质量监督经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监督方法,对工程质量监督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及时更新、推广。

在石油化工施工的过程中,在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上仍有很多问题,以下几点在质量监督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根据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主体单位来看,管理体系不明确和不顺畅,降低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管理阶层对工程质量的关注意识不够高,造成了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设置上不科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充分,各部门以及政府进行管理的现象随时发生。其次,石油化工在工程质量监督的内部管理结构上有岗位设置的问题。再次,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质量在监督的力度上由于市场的主体不明确显得很匮乏,相应的制度办法无法有效地进行实施,石油化工的监督管理人员有限,造成了不能够在市场上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根本体现不出质量监督的作用。最后,监理的工作由于受到建设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不出重要的监督管理作用,在具体的工作配置上与建设单位没有达成一致,造成在对石油化工质量进行检查是相互推卸责任,降低了工作效率,对施工的各环节不能有效的进行监督。

4防范管道输油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所采取具体的实施策略。

第一,加强权力的集中化,对管理部门的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管理权力全部统一起来,只有将分散的管理部门集中一起,才能有序地进行工程建设。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的监督职权属于政府职权,因此在执行监督权力的过程中就必须表现出执法的威望性。因此在行使这种监督职权的时候,必须让这种管理机构相对独立。第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勘测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提高,让工作人员懂得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具体文件以及准则,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遵守法规的意识。第三,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常规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在工程质量监督的专业素养。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应对静态的质量管理行为和动态的质量管理行为进行合理地监控,以此来保证石油工程建设的质量保持在一个比较高且平稳的水平上。第四,对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施工建设等单位进行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增强工程在管理方面的准则化、规范化。各个工作单位都要行动起来,让各项文件落实到工作上去,才能提高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效率。第五,拓宽石油化工质量监督的工作领域,保障石油化工工程的各方面都能得到监督,这些工作领域涵盖了:向石油炼化的检查修理延展、向设计和制造石油设施过程中延展以及向石油化工工程的安全建设以及质量监督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延展。为了不使每个环节出现任何差错,管理人员在对石油化工工程建筑的质量进行监督时,不能放过工程的每个环节,保证石化工程不出现任何差错。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二

xxx工程在混凝土结构自检验收过程中,发现少数楼层局部楼板存在裂纹,这些裂纹大多集中在大跨度板如客厅,卧室等部位,形状多为无规则曲线,少为网状;长度为几公分到1米多不等,深度有几毫米到十几公分不等;有的位于板上表面,有的位于板下表面,有的则形成上下贯穿的裂纹继而产生渗漏现象。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案如下。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的成因较为复杂,比如板的跨中无抗裂钢筋网,板角及墙体的阳角处未设置足够的负筋等,本方案主要要从施工及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楼面砼上荷载过早或荷载过于集中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板的负筋位置偏下,致使板在负弯矩范围内首先开裂,继而在荷载作用下裂缝继续延伸。终凝后上荷过于集中也会造成网状裂缝。

2、楼板内埋设电线套管。

有可能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还有,水电管线多管重叠,致使板的有效厚度减少,沿管线方向会造成裂缝。

3、砼欠振或振捣不密实。

及支撑体系拆除后,砼在自身重力及(或)施工荷载作用下楼板在支座附近上部及跨中底部产生水平拉力,因欠振或振捣不密实砼内部压应力小于拉力而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初凝前不能有效振捣的搓毛造成裂缝是主要原因。

4、任意加大砼坍落度。

为了施工方便,任意加大板的砼坍落度,甚至在现场加水,造成浆料过多,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浇筑时表面为刮平方便随意浇水,部分浆料相对集中,表面收缩过大造成裂缝。

5、养护不当。

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无规则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二、裂缝的处理方法。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是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裂缝的宽度对结构构件裂缝进行相应处理,致力于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安全性和承载力的处理方法。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裂缝的处理可分为表面处理法、压力灌浆法和填充法。

1、表面处理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裂缝宽度0.5mm的情况。这种方法在施工时,如凿开后发现钢筋已锈蚀,应先将钢筋除锈并作防锈处理后再作填充。对于住宅工程中常出现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斜角裂缝,当裂缝贯穿板厚时,其修复方法可采取凿槽嵌补法。其方法为:先沿裂缝凿一条深不小于20mm,上口宽20mm的v形槽,将槽内的碎屑和粉尘清除干净。槽内先用素水泥浆打底,板底面贴布封闭再采用环氧树脂封堵。

三、板底的处理方法。

对因板面裂缝造成渗漏而在板底裂缝处形成的水渍应进行处理,否则难以交工并有可能诱发小业主的索赔事件。具体处理办法:

1、对已处理的裂缝进行蓄水试验,如无渗漏现象,则可进行板底处理。

2、用钢丝刷顺裂缝方向来回搓刷直至看不见水渍。

3、对板底其它缺陷进行修补。

4、对有裂缝的整块板底先洒水湿润后,再刷一道水泥素浆(掺适量建筑胶),要做到表面平整,厚薄均匀;并选用与墙面抹灰色泽一致的水泥。

文档为doc格式。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三

(1)表面涂抹水泥砂浆,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深进裂缝凿成凹槽,扫除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1层,然后用水泥砂浆涂抹,并用铁抹压密抹光。

(2)表面涂抹环氧胶泥,

用钢丝刷、砂纸、毛刷清除干净并洗净,油污可用二甲苯或丙酮擦洗一遍,如表面潮湿,应用喷灯烤干燥、预热,以保证环氧胶泥与混凝土粘结良好,若基层难以干燥,则用环氧煤焦油胶泥(涂料)涂抹。

(3)表面涂刷油漆、沥青。涂刷前,混凝土表面应干燥。

(4)表面凿槽嵌补。沿混凝土裂缝凿一条v形或u形深槽,v形槽用于一般裂缝的治理,u形槽用于渗水裂缝的治理。槽内嵌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油膏等,表面作砂浆保护层。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四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当温差较大超过25℃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同时混凝土降温阶段如果降温过快,由于厚板收缩,又受到强大的摩阻力,可能导致收缩贯穿裂缝。

此外,混凝土本身的收缩也可能造成裂缝的产生。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裂缝的控制。

目前国内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日本建筑学会(jass5)中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我国有的规范认为,当基础边长大于20m,厚度大于1m,体积大干400m3时称大体积混凝土;有的则认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类型目前主要根据混凝土的种类和要求的性能进行分类。按照混凝土种类主要分为不含钢筋的素混凝土、含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或掺入钢纤维的钢纤维混凝土,按照要求的性能主要分为干硬性混凝土、低流态混凝土、高流态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等。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一次浇注量大、施工时间长、施工工艺要求高、受环境影响大,浇注完毕后,由于体积过大,造成混凝土水化热大,温度场梯度大,混凝土“内热外冷”极易产生裂缝。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比较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率较多。

1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是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于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常发生在混凝土板或表面积较大的墙面上,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从外观分为无规则网络状和稍有规则的斜纹状或反映出混凝土布筋情况和混凝土构件截面变化等规则的形状,深度一般3~10cm,通常延伸不到混凝土板的边缘。

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混凝土出现沉陷裂缝。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注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1水泥的合理选取。

优先选用收缩小的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在水化膨胀期(1~5d)可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而在水化后期预压应力部分抵消温度徐变应力,减少混凝土内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级。

2骨料的合理选取。

选择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性模量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这样可以获得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积,从而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开展。砂宜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小于等于3%;石子为0.5―3.2mm粒径的碎石或卵石均可。

3尽可能减少水的用量。

水对混凝土具有双重作用,水化反应离不开水的存在,但多余水贮存于混凝土体内,不仅会对混凝土的凝胶体结构和骨料与凝胶体间的界面过度区相的结构发展带来影响,而且一旦这些水分损失后,凝胶体体积会收缩,如果收缩产生的内应力超过界面过度区相的抗力,就有可能在此界面区产生微裂缝,降低混凝土内部抵抗拉应力的能力。再者,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强度都不是很高。

4外加剂选用木质素磺酸钙,根据气温调整其掺量,气温高时,掺量较大,气温低是掺量减少,夏季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5%,冬季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春秋季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5%。

宏观上,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收缩变形会产生弹性拉应力,拉应力的近似值最初可假定为杨氏模量和变形的乘积,当诱导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材料就会开裂。但事实上,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兼具粘性和延展性(徐变)的复杂相组成的非均质材料,一些应力被徐变松弛所释放,混凝土是否产生裂缝是徐变应力松弛后的残余应力所决定。

混凝土振捣完毕应随即覆盖,最好用塑料布密封养护,防止混凝土脱水龟裂。加盖保温材料能有效控制因温差应力而产生的裂缝。保温材料的撤出时间应以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以及表面和大气的温差均小于25℃为准。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毕,第三、四天为升温的.高峰,其后逐渐降温,保温材料的拆除以10天以上为宜,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温差应力产生裂缝。

在施工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的温差动态,测温工作至关重要。可采用在混凝土内部不同的部位埋设铜热传感器进行测温,同时还配合使用普通玻璃棒式温度计进行校验,发现温差有超过25℃的趋势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减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产生混凝土温差应力裂缝。

四、外加剂与掺合材料的控制。

1粉煤灰。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后,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减少收缩,降低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抑制碱集料反应,减少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等。这些诸多好处均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但是同时会显着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抗裂不利。试验表明,当粉煤灰取代率超过20%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较大,对于抗裂尤其不利。

2硅粉。

(1)抗冻性:微硅粉在经过300-500次快速冻解循环,相对弹性模量隆低10~20%,而普通混凝土通过25-50次循环,相对弹性模量隆低为30~73%(2)早强性:微硅粉混凝土使诱导期缩短,具有早强的特性。(3)抗冲磨、控空蚀性:微硅粉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抗冲磨能力提高0.5―2.5倍,抗空蚀能力提高3~16倍。

3减水剂。

缓凝高效减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对减少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热学、变形等性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引气剂。

引气剂除了能显着提高混凝土抗冻融循环和抗侵蚀环境的能力外,能显着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泌水,提高混凝土的工作度,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优化混凝土体内微观结构,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包括合理分段,设置后浇带,合理配置钢筋,设置滑动层,设置缓冲层,设置应力缓和沟,对空洞周边、变截面、转交部位采取构造配筋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种:一是结构型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二是材料型裂缝,主要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目前控制和解决的重点是温度应力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五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伴随着房地产等项目的开发,许多工程建设迫在眉睫。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握是确保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许多施工工程都会出现混凝土材料出现裂缝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的质量,所以必须重视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出现裂缝的现象,如果不能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整体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周期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一、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产生裂缝的原因。

存在许多施工承包方只重视自身和公司所得到的利润,从而忽视了整个施工中混凝土等材料是否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不能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在一些施工现场出现混凝土等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并且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因为质量或者施工水平不足而产生的墙体开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建筑的规划师在设计图纸时没有将建筑的内部构造做一个详细的描述,比如:建筑外墙的排水道孔和空调排水口,导致施工过程忽视了这些细节内容。让住户在需要使用这些家电时发现没有预留口,再次对墙体进行打孔作业,直接导致了墙体受到第二次破坏,致使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施工人员的水平问题,导致墙体的工程质量不能达到统一的水准,使得部分混凝土墙体硬度较差。

(一)设计不合理导致混凝土材料墙体出现裂痕。

在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如下几个方面导致墙体出现裂痕:第一,由于设计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墙面或者受力面受力不均衡,进一步导致了墙面或者受力面产生裂痕。第二,由于墙体结构框架受力设置不科学,导致框架结构出现裂痕。第三,设计时忽略了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的特性,致使建筑墙面出现裂痕。第四,没有明确采用第几等级的混凝土材料,没有控制好混凝土和用灰量的比例,致使混凝土收缩阶段难以凝固。第五,在混凝土材料最后硬化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使得混凝土材料所占的面积越来越小,受到整个板底支座的.影响,会在超出受力范围后出现浇板底的开裂。

(二)混凝土材料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在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过程中没能使混凝土拌合均匀并且运输时间过长,致使混凝土中原材料不能按照原配合比进行搅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的把握浇灌速度,并且整体浇灌的顺序不合理,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达不到最佳水准,在浇灌完成后墙体或者框架结构上出现裂痕。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鼓不当或者插入不当,使得整个振鼓过程不均匀,最终使混凝土材料的凝结性和均匀性达不到最佳的效果,从而导致裂痕的产生。并且在最终的养护阶段,不合理的养护手段会使混凝土发生不同的水化反应,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受到负面的影响。

(三)间断级层不合理或者水泥强度使用不合理。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的间断级层不合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收缩程度,从而容易使混凝土材料产生裂缝。同时由于间断级层所导致的混凝土水灰比例不协调,同样会致使墙面或者结构框架产生裂痕。在混凝土水灰比例不协调后,混凝土材料中会出现水分的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出现水泡,最终在表面产生气泡。同时由于水泥强度的使用不合理,致使混凝土面的有效抵抗断层减少,使得混泥土空隙中受力过于集中,达不到预期能够抵挡的受力强度,导致了裂痕出现在板层当中,将会给建筑质量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二、解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产生裂缝的对策。

上文已经大致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产生裂缝的原因做出了分析,可以看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设计不合理导致混凝土材料墙体出现裂痕、混凝土材料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间断级层不合理或者水泥强度使用不合理。根据上文阐述的问题以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措施。

(一)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所以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一个全面考察,确保能够满足整体工程的施工要求。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机会,并且完善施工队伍的管理制度,对队伍内的每一个职工都应该严格要求。只有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达到标准,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从本质上得到保障。对于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要有科学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避免由于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使得工程质量打折扣。最后还应对建筑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因为材料不合格导致墙体或者结构框架产生裂痕。

(二)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验收工作。

在施工中对原材料的验收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材料数量、材料质量、材料种类和材料是够合格。混凝土中的水泥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并且混凝土中的含水量和含灰量都要有科学的比例,如果超出这个比例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三)科学控制配合比例。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原材料配比,经过实验室的精准测量配比后,才能将混凝土按照配比使用。各类材料都要精准测量,及时纠正产生的误差,避免因为配合比例产生的计量差而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是一项相当庞大复杂的工作。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不要认为墙体和框架结构出现裂痕是小问题,轻则会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隐患,重则会引发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事故。所以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建造一个能够使人们安全放心的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初心所在。

参考文献:

[1]汤旭。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探讨[j]。2017,(15):68。

[2]陆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2015,(35):2346—2346。

[3]吕晓惠。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2014,(3):54—54。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六

1.产品特点:该产品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与砂、石(轻集料)等经加水搅拌、成型和养护而制成的一种具有多排小孔的混凝土制品;是继普通与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之后又一个墙体材料新品种。产品具有生产能耗低、节土利废、施工方便和体轻、强度高、保温效果好、耐久、收缩变形小、外观规整等特点,是一种替代烧结粘土砖的理想材料。

该产品的应用,将有助于减少和杜绝烧结粘土砖的生产使用,对于改善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和推进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以及“禁实”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七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是以耐久性为主要指标,同时具备高强、高早强、高施工性等优异性能的新型混凝土。应该通过制备的科学性以及提高浇筑、捣实等施工方法和工艺来提高混凝土的高施工性、高强度和体积稳定性,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道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高抗渗能力;施工应用。

1.1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至于高性能混凝土应达到多高强度,世界各国暂无统一的明确规定。

1.2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施工时能达到自流平,坍落度经时损失小,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这种优良的工作性能可以保证施工时混凝土的质量均匀,提高施工效率。

1.3使用寿命长。

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对于一些特护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1.4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过程中不开裂,收缩徐变小。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不易产生施工裂缝。

在高性能混凝土按配合比拌制之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尤其要控制好集料,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质量,主要的技术指标必须达到施工规范提出的要求。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少,水胶比低,拌合时较稠,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应需要采用拌合性能好的搅拌设备。配制的基本原则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如硅灰、粉煤灰、矿渣等,并从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施工工艺方面考虑,以获得高流态、低离析、质量均匀的高强混凝土。粉煤灰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显著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拌合用水采用无污染、无杂质的饮用纯净水。另外,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时,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应尽量准确。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耐久性、养护的`难易程度以及建设的经济性已成为工程建设的目标.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易于浇注、捣实而不离析、高超的、能长期保持的力学性能,早期强度高,韧性高和体积稳定性好,在恶劣的使用条件下寿命长、高强度、高流动性与优异的耐久性。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广泛用于很多离岸结构物和长大跨桥梁的建造,包括长大跨桥梁所用的拌合物。它们主要用于主梁、墩部和墩基,硅粉混合水泥。另外,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显著降低结构的重量,显著提高受弯构件刚度,在预应力结构中则可施加更高的预应力值,并可利用早强特点提高张拉。并且,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较强的抵抗大气环境作用和化学物质侵蚀的能力以及耐磨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露天工程或地下工程以及道路桥梁工程当中。

3.1严格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高性能混凝土拌制前,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准确计量。

在具体的施工配备中,即使搅拌设备上装有先进的含水量测定及控制设备,操作人员也应该认真操作,在其稠度发生波动时,及时加以调整,从根源上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搅拌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运输设备限定,则应根据具体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量的大小以及道路气候状况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在运输过程中还要尽可能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运输时间应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浇入模板内并振捣密实。要求道路尽可能平坦且运距尽可能短,最大限度上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特性在具体施工中的正常发挥。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具体道路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浇筑一般包括布料、摊平、捣实、抹面和修整等诸多工序,混凝土浇筑工作十分关键,所浇混凝土必须均匀密实且强度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保证结构构件几何尺寸准确,钢筋和预埋件位置准确,拆摸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同时,还要正确留置施工缝,采用分层连续浇筑,严格控制所浇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按要求振捣密实。加强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浇筑后按照工艺仔细抹面压平,严禁洒水。

3.3保证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此外,保证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的重要工艺措施,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水泥水化的速度,而湿度则严重影响水泥水化的能力。因此,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条件,保证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确保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中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陈益民,贺行洋,李永鑫,等.矿物掺合料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材料导报,2006,(08).

[2]@陆有军,哈金福.多种掺合料复合配置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j].宁夏工程技术,2006,(03).

[3]@吴建华,蒲心诚,刘芳.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5).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八

在混凝土楼板的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长时间振捣,结果使混凝土中的石子p骨料下沉,浆体上浮,造成作业面砂浆层。这就使它的干缩性能增大,等到水分蒸发后,混凝土失去水分而变得更加干燥,从而使毛细孔收缩或沉缩引起了混凝土楼板的龟裂。

(1)由于在施工中各工种操作人员没有相互配合,人为地将楼板钢筋的成品(板面负筋)踏坏p压弯,出现了支座的负弯矩,在浇筑混凝土后便出现了板面裂缝。

(2)在施工中由于要提前预埋线管,而且加上预埋线管外表光滑,混凝土经过振捣,石子滑落,水泥砂浆浮于预埋线管上层,这就会使混凝土楼板沿管线预埋方向产生干缩裂缝。

(3)施工方为了赶超进度,节约替换模板和支撑系统,当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时,操作人员就过早地将模板拆除;或者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终凝后,就在上面加压重荷,甚至上人作业等。这都会使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发生变性,破坏混凝土楼板结构,从而出现裂缝。

(4)混凝土浇筑后,还有大量的水化热量得不到散发,在内部就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这就给施工后的养护带来了难度。如果在楼板养护时没有采取覆盖或覆盖措施不到位,养护时间不够,也会使楼板产生裂缝。

因此,民居工程的施工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发生。施工方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p和易性及实验室配合比的`要求,确定各种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孔隙率以减少收缩量;严格控制砂子的含泥量p泥块含量,采用中粗砂,避免使用过量粉砂。同时,要求严格审查出厂合格证及设计配合比报告,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便提高它的抗裂性能。

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不仅能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楼板的裂缝。

(1)梁、柱浇筑完成后,制定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案,并对楼板模板支撑系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模板及支撑系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而且根据工期要求要准备充足的模板,以确保按标准p按要求拆除模板。梁、板、柱宜采用同一标号混凝土。

(2)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用水浇湿润,避免模板干燥而吸收水分。同时,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防止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使楼板出现裂缝。

(3)现浇楼板中的预埋线管必须布置在底部钢筋网片之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接线盒集中钢筋网带,严禁将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中;而且在埋管集中的地方,切不可管与管紧密相列,要留有适当的间距。

(4)现浇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并作保湿养护,12h后应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个星期。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个星期。同时,对于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楼板,严格禁止人或重物加荷其上,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楼板结构的人为破坏,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综上所述,混凝土楼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居民楼层与层之间的抗渗能力,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降低楼板的耐久性,影响整个居民楼的使用寿命。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和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管理,民居工程中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十九

本文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温度裂缝;其次,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作者:刘春作者单位: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交通局公路管理站刊名:交通世界(建养机械)英文刊名:transpoworld年,卷(期):“”(2)分类号:u4关键词:

混凝土科技论文篇二十

在路面铺设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摊铺的速度需要根据拌合楼实际产量以及施工机械设备配套状况,甚至是摊铺的宽度与厚度等多种因素来合理调整。但是,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确保摊铺的均匀性与缓慢性,应不间断地作业。针对已经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凝土,尚未压实之前,不允许施工工作人员随意地踩踏,同样不允许采用人工整修的方式。如果情况特殊,一定要有现场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开展人工找补作业或者是对混凝土进行更换[1]。如果采用的是多台摊铺机共同摊铺施工作业,一定要确保临近摊铺机间的距离不超出10m,这样才能够确保热接缝位置处理效果更加理想。而在摊铺沥青混凝土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布料器内部混凝土总量以及摊铺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合理控制,有效地规避混凝土出现离析的问题。

1.2沥青面层结构层次的有效组合。

目前,在国家政策中已经明确指出了二级公路沥青层应当采用的结构是对原有结构的一种优化。但是,因为公路表面层采用的是3mm的沥青混凝土,按照相应的规范,就必须要选择使用acio型且级配比较细的混凝土,这对于加铺作业的开展十分不利。之所以选择这一结构,主要的原因就是受投资条件的限制,且需要对平整度的指标予以强调。通常情况下,公路设计速度都是控制在每小时60~80km,所以,路表的平整度设计无需过高。另外,基层公路所采用的都是厂拌机摊的施工工艺,已经满足了平整度的要求。其中,最好采用6cm厚度的单层式厚沥青混凝土,在节省造价的.基础上,铺设作业也更加方便,使得层次结构随之降低,即便是薄层的沥青,同样不会出现滑动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添加下封层,将具体的厚度控制在1cm。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泌水,同样也使得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得以增强。

1.3充分利用工业废料。

当前,由于碎石和砂砾资源不充足,所以,将工业废料作为主要资源。但是,如果在上基层采用的是稳定土类材料,则会影响实际效果,因此,应当采用水泥稳定性的施工材料来替代土类稳定性的施工材料[2]。现阶段,大部分公路路面结构采用的都是双基层,因而,对于下基层而言,工业废料十分适用。通过对工业废料的使用,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然而却很容易引起其他问题。受施工工艺与扬尘等诸多问题的影响,使得公路工程项目造价和建设的周期都随之增加。但是,对工业废料的使用同样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并解决资源紧缺等相关问题。由此可见,在路面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与管理单位一定要正视工业废料使用的利弊。

2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问题研究。

2.1水损害原因解构。

第一,水损害的外部原因。受车辆长期超载运行的影响,使得公路的动水压力不断增加,进而引发了水损害的问题。另外,交通具体构成、车辆行驶速度以及降雨量等也同样是导致水损害形成的具体原因。第二,水损害的内部原因。具体表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混合料缺少稳定性,一旦公路路面渗水,则会导致石料和沥青之间分离。这样一来,混合料出现空隙的几率也随之提高,使得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而具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由路面结构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是路面压实度不高等。

2.2预防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问题的具体措施。

2.2.1碎石封层的方法。

所谓的碎石封层,具体指的就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喷洒乳化沥青,随后,需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处理[3]。虽然石屑罩面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中应用比较常见,但是,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阻力的有效完善,另外,也可以作为不存在荷载类型的公路路面裂缝封装材料。

2.2.2砂封层的方法。

这种预防的措施需要利用细集料,并且将其制作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混合料。这样一来,可以使沥青混凝土路面阻力有所增加,与此同时,还能够规避水与空气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2.3雾封层的方法。

雾封层预防水损害的方法主要是对慢凝乳化沥青进行稀释,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添加清水。另外,需要将已经完成稀释的液体倒入路面裂缝的位置或者是孔隙内部。这种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处理[4]。

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研究。

3.1路面裂缝原因解构。

通常情况下,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不规则裂缝、龟裂网裂以及纵向与横向裂痕[5]。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被破坏的原因分析,一般都是受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痕所导致。其中,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痕的具体原因有以下4点。第一,在分段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过程中,临近分段的连接位置处理不到位;第二,受气候与交通原因的影响,导致路面出现裂痕;第三,因水长期侵蚀使得路基出现不规则的沉陷,或者是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不均匀问题影响,提高了裂痕形成的几率;第四,沥青混凝土路面和路基的压实程度都不高,而且路面混合材料在配置方面未根据科学合理的比例,与此同时,如果混合料搅拌的不均匀,同样会造成裂痕问题。

3.2预防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一,若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缩,那么就需要全面清扫裂缝周边,随后使用乳化沥青,在裂缝的位置进行喷洒。应当使用干燥且干净的石屑或者是粗砂,向裂缝位置进行喷洒,与此同时,最好采用轻型的压路机来碾压此段公路。第二,若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不均匀的沉降,那么就应当沿裂缝,在其周边进行开槽作业,随后在槽内部填充相应的混合料[6]。除此之外,还要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层进行挖除,并运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将其铺设于路面裂缝的位置,最后开展沥青面层摊铺的施工作业。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的施工工艺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最明显的效益就是节省造价并提高施工质量。而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方面,施工工作人员素质以及对施工作业的认知程度同样不容忽视。文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针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水损害与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公路工程路面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范江单位:中铁二十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林建勇.试析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中的施工工艺[j].江西建材,2014(4):134.

[2]庄华.浅析新型沥青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13):87.

[3]archondo-callao,,emmanuela,等.用混凝土路面砖铺设乡村道路路面的经济性评价[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1(5):16-18,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