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6:55:21 页码:8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通用8篇)
2023-11-19 16:55:21    小编:ZTFB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请他人进行审阅和建议,以提高总结的质量和准确性。推荐以下几篇阅读材料,希望能给大家的总结提供一些启发。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篇一

坊位于巢湖的西坝口,是湖滨大道的入口处,建于1994年仲夏,是一座仿古牌式坊古人文景观,雄立湖滨,气势恢弘,象征巢湖的东大门。石坊两侧有四副楹联,由方克逸亲自撰写。其中有“位列五湖,水秀出明千里锦;名驰四海,地灵人杰万年春”,分别由刘子善、王公寿等书法家题写。

穿过古坊就来到了湖滨大道,湖滨大道东起巢湖市区,西至中庙镇,全长53千米,是集旅游、防洪、交通以及高科农业发展于一体,建于1991年的那次洪水过后,总投资2亿元。滨湖大道为三级柏油路面,沿途亭台水榭,花香草茂,自然成趣。市区西坝口路段,已成为市区早晨锻炼、假日郊游、周末垂钓和夏夜纳凉的最佳去处,与上海外滩有异曲同工之妙。滨湖大道还是观赏巢湖风光和体验巢湖民情的前沿,湖光山色与风土民情往往交映生辉,融为一体。规划中的湖滨大道,将兴建休闲度假村、湖滨浴场和水上游乐园等,最终成为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皖中第一长廊。

现在大家往左边看就是我们的巢湖,巢湖湖区水面800平方千米,是全省最大的湖泊,被列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与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相比,巢湖面积居小,但却别具特色。巢湖沿湖23个乡镇,岸线周长180千米,水面东西最长55千米,南北均宽15千米。水位12米时,面积800平方千米,容积48亿立方米。巢湖是因登山远看象一个鸟巢故得名。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故事略)。

巢湖水系发达,自古号称“三百六十汊”。现有入湖河流主要分布在湖区的西部和西南部。如发源与皖西大别山的南淝河,汇经上派、中派、下派的派河,流经三河的丰乐河,金牛河接流的白山河,相传曹操开凿的马尾河,源于桴槎山东麓的柘皋河。裕溪河又名运漕河,古称儒须河,西起巢湖东湖口,东南流至裕溪口,全长75千米,与长江沟通,是巢湖唯一的通江水系。巢湖流域面积总计32345平方千米,由于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素为皖中鱼米之乡。右边大家看到的是龟山,登山瞰湖,只见万顷碧波至此陡然收缩,东拥而去,大有湖水自西天倾泼而来之势。

此山酷似巨龟故名,是巢湖的三龟之首。另二龟分别为南龟山和东龟山,南龟山位于巢湖南岸的桃溪嘴,与此龟山是遥遥相望,东龟山也就是濡须山,位于湖东钓鱼台。与龟山相对的是一座石龟,此石龟为四不像,因为它是龙头、凤爪、龟身、,此龟为我们巢湖的镇湖之龟,相传很久以前,湖内有一水怪,常年在湖中兴风作浪,使周边的百姓不得安宁,且庄稼遭秧,颗粒无收,后来人们听说此水怪最怕的就是龙、凤、龟,于是人们就在湖边建了这一石像,因与龟山相对,故称为石龟。巢湖又称为焦湖,关于它的形成在我们巢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华东大地上有一座巢州城,城内……(故事略)。

到前面就是中庙——姥山景区。中庙有名“忠庙”,位于巢湖市居巢区中庙镇,距市区48千米,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中庙初建于汉代,历代屡废屡修。后唐龙纪元年重修的庙宇,“鸳瓦搀空,虹梁用状,妙臻土木,美极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间,“丹脸桃红,双眉柳绿”的太姥神像“立于宝室,列位于香坛”。元朝将庙基圈拱成桥,称“熬背洞”,在洞上建殿。清时庙有“杰阁,有拜殿,有亭,有栏榭”。

光绪十五年李鸿章倡募重修,分前、中、后3殿,70余间,后殿藏经阁3层,窗开八面,四角飞檐,角角系铃。民国十年加以装修,民国二十七年底,后殿因火灾被毁,仅存前、中两殿及厢房。1986年以来中庙多次整修,再具规模,殿内壁梁壁画也更彩换颜。中庙坐落在巢湖北岸延伸湖面百米的巨石矶上。石矶呈朱砂色,突入湖中,形似飞凤,通称凤凰台。古庙坐北朝南,横峙湖岸,凌空映波,殿高压云。庙门上有“巢湖中庙”书刻。整个庙宇楼阁重檐飞出,似丹凤之冠,在晚霞的照射下,灿灿生辉。中庙现供奉关羽、观音和诸神。据传原奉还有泰山玉女、巢湖焦姥。位于巢湖水面中心,距中庙镇4千米,离巢湖、合肥二市各的姥山,传说陷巢州时,焦姥舍身济世,变成此山,故名。姥山实为一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心岛,海拔105米,面积0.86平方千米。山呈椭圆形,远看是三山,近瞧有九峰。据《南塘通志》记载:“姥山,又名南塘。”在姥山上有一座文峰塔,伫立在姥山之颠的笔架山上。雄伟壮观,是观赏巢湖风光的最佳处。传说焦姥登塔可以更好的看望姑山,故又名望儿塔。此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庐州知府严尔圭倡建,建成四层,因农民起义而辍工。清光绪四年,李鸿章倡捐,委江苏候补道吴芬续建三层完工。塔共7层,133级,高51米,系条石青砖结构,八角形,层出飞檐,每檐悬铁铃,内有砖雕佛像802尊,匾额题词25件。因建塔是为了显示地方人文之胜,故名文峰塔。有民谣云:“姥山宝塔尖一尖,庐州府里出状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由外壁、画廊、塔心三个部分组成,奇巧堪绝。塔门刻有“云梯”二字。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篇二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是黄山的朋友,哪怕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曰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桐城文庙。

桐城,系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远古祖先曾在这里留下各种历史见证的,历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丰富的遗存。古建筑更加灿灿明珠,烘初这座古城的风采。在众多的古建筑中,桐城文庙超群绝伦,光彩夺目。

桐城文庙为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雄居县城中心,面临广场,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环拥,如众星拱月。据《安庆府志》、《桐城县志》,文庙原在县城东郊外,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公元13),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移建于今址。后因屡遭兵火与风雨侵蚀,明清两代修葺19次。虽然迭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

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泮桥(又名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占地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主次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好似一组凝固的优美乐章。门楼正鎏金“文庙”二字,系赵朴初先生题书。

主体建筑大成殿,面对月台,前眺大成门和门楼,两侧接东西长庑,檐廊回绕,院落开阔,中铺石板,为晋谒通道。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建筑风格具明清特色,兼有辽金遗风,是古建筑研究的珍贵立体资料。

通观文庙建筑群,不仅石坊冲天,飞檐凌空,气势宏伟,还有许多造型优美、精巧细致的砖刻、木雕、汉白玉雕,仅文庙门楼就有镂空木雕、浮雕60多处,“孔子生平故事”、“渔樵耕读”、“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图案,逼真传神,生动有趣。

文庙内设有桐城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从新石器到宋瓷,从李公麟的画到方以智的书,从雍正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虎铜印到乾隆御题碧玉铭文板指,总计1245件,其中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125件,还有多件难得的稀世珍宝。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导游词。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坐落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长江大桥开发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总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72万平方米,由深圳华强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超过15亿元人民币,属于芜湖华强旅游城的一部分。方特欢乐世界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精心打造,堪称“国际一流”。

一个科技和幻想为主题的乐园。

现代计算机、自动控制、数字模拟与仿真、数字影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打造新型的高科技主题公园。

用高新科技打造的主题公园给游客全新的体验。

新颖的参与方式,惊险刺激。历史与未来交融,现实与虚幻的重叠,这是一个梦幻公园。

我们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是一个从设计到制造,从软件到硬件,从管理到运营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主题公园。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篇三

龙川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11公里,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安徽龙川。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欢迎各位来誉称“徽州第一家”的胡宗宪尚书府考察参观!我是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的导游员×××,从现在起,我将为您(们)服务,带您(们)走进中国封建社会徽派官宦建筑的缩影一一胡宗宪尚书府,探寻明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七省总督胡宗宪尚书一生的喜怒哀乐,希望这座充满神奇魅力的徽州府第,能激起你们对这种古古老东方地域文化的兴趣,解开您(们)心头的种种历史文化之迷,满足您(们)的种种好奇,给您(们)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龙川,历史上虽是弹丸之地,却人杰地灵,创造了520xx年的辉煌。她东耸银屏、龙须山,南依天马、贵人峰。西卫凤凰山,徽文化的母亲河之一一一登源河与山泉滴聚而成的龙川河在村前交会,胡氏一世祖--东晋散骑常侍胡焱在镇守歙州为官期间就是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并于咸康三年(377)举家迁居肇基于此,至今已有1660多年。从南宋著名的地理风水学家赖文正(布衣),到当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顾问,高级建筑师郑孝燮都说“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正是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不出千人的小小村落,历史上曾出过20多位进士举人,两个尚书,任县令以上官员20多名,另有教谕7名。其他领域也有许多杰出人才。同时也是我们的祖居地,真可谓是名不虚传的“名人故里”。

据胡氏宗谱纪载,龙川村形状似停于河畔之船,胡氏建村筑居布局曾经过赖布衣地师亲自指点修正,并留下了《阳基记》一书。而胡宗宪尚书府恰处于“船”的“舵手”位置,是依据《阳基记》风水要求设计建造的,迄今已有约460余年的历史。整个尚书府象微微翘起的船头,占地5000多平方米(今修复20xx多平方米),内有从善堂、官厅、梅林亭、轿厅、蒙童馆(梅林学堂)、医馆、松公家祠、土地庙、徽戏园、文昌阁、观音堂(佛堂)、逍遥斋、小姐楼、徽州厨房及众多小巧园亭,内门八十多道,外门二十四道,故当地人称“二十四个门阙”。尚书府历经多朝数代波折,时兴时衰,文化挚厚,又有“六大怪”流传,神秘而又充满灵性。现在保存修复看到的尚书府主体建筑为明代建筑,清代民国曾经过部分修缮,布局独得、设计巧妙,外典(雅)内秀(丽),以古巷子多、门阙多、功能齐全而著称于世,一般游人都有进得去出不来的迷宫感觉。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龙川尚书胡氏族谱上记载,历史上龙川胡姓家族,人丁最兴旺时曾“七世同堂”。胡宗宪尚书府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整、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官宦之家建筑群。故有号称“徽州第一家”之誉。其一,从建筑结构和规模来看,有官邸气派,与徽州现今大量留存徽商民居相比,显然不同,内部三雕饰物强调正统,并突出官本位思想,从中能够体会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其二,建筑外观大方朴素而内在结构小巧玲珑,室内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保存如此完整,这是极其少有的。其三,胡宗宪在明代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作为明代重要人物,其故居有着极其珍贵的人文价值,承载着明代官场兴衰的大量历史痕迹。

请各位跟我一一游览,不要单独行动,以致迷路找不到出口。也祝各位能在这块风水宝地里获得好运和福气。

七星环月又叫七星拱月,这是尚书府西大门前一大胜景,为尚书府第一怪。原来,大塘中依次排列七口小塘(今淤待修复),前环一明月,称“北斗七星环月”。恰好与天上北斗七星的布阵一模一样,像两个长柄大勺。每缝枯水季节,七星小潭会露出塘水水面。所谓“偶尔露峥嵘,又见北斗星。”为何在尚书府西大门前修建这七星潭呢?有两种说法,一是聚财。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建造七星潭,让七个泉眼之水(财气)全部汇聚到胡家池塘中,再将北斗星这只“大勺”深深埋在塘底,这就绝对保证了肥水不致被勺子舀出外流。二是有风水的讲究。《阳光十书》说:“西向门前七星潭、世代子孙居高官”。即让七星潭保佑胡氏子孙官运享通。当然,也有备以救火的实用功能。

我们脚下的门前坦设计也有讲究。靠七星塘的前部,用鹅卵石铺砌,称“鱼鳞坦”。鱼多子,冀家族丁多而年年有余。民间又有“鲤鱼化龙”的说法,冀兆塘中鲤鱼能化龙而跃上“龙门”。门前部分为五路石板横铺,代表东南西北中五路。清人姚福均说:“出门五路皆得财也”,故昔时民间要祭“五路财神”。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大坑口村,离县城约10公里,座落在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有四、五百年历史了。久负盛名,离家又并不太远,我和妈妈两个“旅游一族”当然不想错过,于是,我们搭上了暑假的末班车出发啦!

青山绿水,烟雨朦胧,沿途的风景与喧闹的城市截然不同,成了我和妈妈关注、谈论的焦点。我惊叹不已道:“要是能居住在这儿,我这辈子就死而无憾啦!”“呸呸呸!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妈妈打断我的话嗔怪道。就这样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目的地——胡氏宗祠。

走进祠堂,便看到一座很大的庭院,右边走廊墙壁上挂着十幅古装的官大人画像,个个威风凛凛,其中,就有胡氏的祖先:胡父。看到这里,妈妈压低声音神秘地对我说:

“楚儿,你仔细看哦,有一幅画很奇怪,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画上人的眼睛始终‘盯’着你!”

“真的吗?”我吃惊道。

“真是太奇怪了,莫非这画的是神仙,不会吧?”我满腹猜疑。连忙抬头仔仔细细地寻找那幅画。“这幅?不是!那幅?也不是……”就这样,足足把十幅画前前后后审视了两三遍,还是没有找到那幅暗藏“玄机”的“神”画。

正当我眉头紧锁之际,妈妈欢呼雀跃道:“楚儿!快来看,是这幅!”我急忙应声跑过去,原来,“神”画另有所“居”。

我仔细打量起来:这是一个穿着龙袍的人物像,粗略一看跟前面所见画像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怪就怪在:无论站在正面,还是侧面,好像他的眼睛始终不离不弃。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名不虚传啊!

我胆怯了,想:“画上的人肯定是神灵再现,我可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不然,被他查觉了,一定会死跷跷的!”

听导游介绍:“由于古时候,除了皇帝,画其他人穿龙袍是要灭门九族的,所以,这幅画上的龙袍改为土黄色,并且龙袍上龙的眼睛被挖空,这样,说到底,他只能算是个‘土皇帝’也就定不上罪了。”

“哦!是这么回事啊!”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画像上人的眼睛为什么会盯着人不放,我至今还没弄明白。

接着,我跟妈妈又去了摆放牌位的地方和以前胡姓人居住的房屋,都非常有趣,很有韵味。其中有两块匾额尤为好玩,它们是因为被当作天花板和床板使用,得以幸免,才保留至今。真让人哑然失笑!

这次游玩,虽然只有匆匆几个小时,但我不仅欣赏了龙川胡氏宗祠精美的建筑,知道其背后耐人寻味的故事,也对徽州古老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想:等我长大了,再来游览一遍,一定会有更大收获的。

在内容上,无论是反映家族荣誉历史的大题材,还是传统的戏文人物、走兽花草,在形式上无论是浮雕,还是透雕,其艺术功能都还是装饰。所有这些,各个祠堂都有,其他古建筑也有。国家文物局一位专家说,胡氏宗祠的木雕作品,连故宫里都没有。指的不是这些,而是这正厅和寝楼的一百多隔扇门裙板。绝在不仅精美,还绝在通过花鸟虫鱼、珍禽瑞兽,博古八宝图来褒美胡富、胡宗宪、胡宗明等先祖人品德行,还蕴含了族规祖训。先看享堂的20扇荷花图,从个人而言,主要是以此赞扬胡富的梗直敢言,罢官不移志,富贵不矜持的君子风骨。以祖训而言,则以荷字谐义“和”字,并加以突出。一扇门的荷图寓意“一门和气”,全部荷图寓意“满堂君子”,具体到每幅荷图又有它特定命意。左边:1、上有鸟飞翔,下有青鱼,寓意“祥和清吉”。2、荷丛中有鹭鹚吞鱼,寓意“和顺路通(鹭吞)”。3、荷花、鳜鱼组图,寓意为“和为贵(鳜)”。4、荷花、飞鸣之鸟,金鱼组图,双鸟和鸣于荷花上,金鱼谐金玉,图意为“和比金玉(鱼)”,5、荷花、白鹤组图,寓意“和合(鹤)”,6、荷花、飞鸟、蚌组图,寓意“和气生财”,因蚌中珍珠为之财;7、荷花、飞鸣之鸟组图,寓意为“惠风和畅(唱)”;8、荷花、鸟、水鸭组图,寓意“和衷共济(栖)”;9、荷花、鸳鸯组图,寓意为“夫妇和、家道成”;10、上有飞鸟,下有鲤鱼,寓义“天时地利(鲤)人和”。右边:1、荷花、水鸭组图,水鸭官名“凫”,谐音“福”,寓意“和即是福”;2、上下呼唤之鸟与鸣虫、荷花组图,寓意“一唱共和”;3、翠鸟、蜜蜂、荷花组图,“翠”与当地方言“劝”音近,寓义劝人要“和讽(蜂)细语”;4、荷花与虾组图,“虾”谐音“家”,寓意“家和万事兴”;5、水鸟、荷花、鲶鱼组图,“鲶”与“年”谐音,寓意“人和年丰”;6、一对水鸭与荷花组图,寓意“和睦双福”;7、荷花与青蛙组图,寓意“和养天机(田鸡)”;8、飞鸟与荷叶、浮萍组图,寓意“和而平(萍)安”;9、荷与戏水鸳鸯组图,寓意“和乐”;10、荷与蟹组图,寓意“和谐(蟹)”。

我们先看左右两厢十扇《荷花图》。设计者借物喻人,设景生情,千姿百态归纳为“喜”“怒”“哀”“乐”四象。一般说,莲叶朝上,荷花初绽者为“喜”,莲叶朝下斜摆,花瓣怒张者为“怒”;莲叶曲卷,花枝枯萎者为“哀”;莲叶舒展、花蕊蓬勃、似闻暗香者为“乐”。

《荷花图》有三层意思:1,荷与“和”、“合”谐音,暗喻合族和睦,以求兴旺发达。,2莲与“怜”、“恋”谐音。子孙们恋恋不舍地时常怀念祖先。3大莲花代表长辈,小莲花代表小辈,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清白,道出美好祝愿。希望家族每一个都洁身自爱,做一个清白的人。

荷花、芦苇、桂鱼组图意为“和为贵”的谐音,荷花、螃蟹组图意为“和谐”。这些雕板的艺术价值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画面形式上,还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构图”和刀法技巧上,堪称绝品,叹为观止。构图上,在中国画传统中称为“章法”。

一是主、宾关系。《荷花图》有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中,荷叶和荷花为主,飞禽水族和芦苇水草为宾。第二个层次,荷花为主,荷为宾。你们看,三十多朵荷花、花蕾和莲蓬,仅有三四个被少部分遮挡。不管被安排在什么位置,都很显目。

二是动静关系。《荷花图》花和叶是静态主体,就用飞禽水族的动态来衬托;在花与叶这个层次中,主体的花是相对的静,宾体的叶,就表示得千姿百态、上下翻卷。。

三是疏密关系。总体上看《荷花图》重于密。分开看《荷花图》中,不仅在大面积荷叶复布中间,每朵荷花都按这原则被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且下部的荷茎也有疏有密地成组合型排列。

东西两厢是荷花的世界,花有“含苞、初绽、盛开、并蒂”之别,叶有“平铺、翻卷、舒展、低垂”之分,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就连枯荷败叶,发育不良的莲蓬也跃然画中,真是应有尽有。

这些雕板的艺术价值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画面形式上,还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构图”和刀法技巧上,堪称绝品,叹为观止。构图上,在中国画传统中称为章法”。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篇四

安徽省的。

导游词。

怎么写?希望小编整合整理的文章能帮到你。谢谢观赏。

坊位于巢湖的西坝口,是湖滨大道的入口处,建于1994年仲夏,是一座仿古牌式坊古人文景观,雄立湖滨,气势恢弘,象征巢湖的东大门。石坊两侧有四副楹联,由方克逸亲自撰写。其中有“位列五湖,水秀出明千里锦;名驰四海,地灵人杰万年春”,分别由刘子善、王公寿等书法家题写。

穿过古坊就来到了湖滨大道,湖滨大道东起巢湖市区,西至中庙镇,全长53千米,是集旅游、防洪、交通以及高科农业发展于一体,建于1991年的那次洪水过后,总投资2亿元。滨湖大道为三级柏油路面,沿途亭台水榭,花香草茂,自然成趣。市区西坝口路段,已成为市区早晨锻炼、假日郊游、周末垂钓和夏夜纳凉的最佳去处,与上海外滩有异曲同工之妙。滨湖大道还是观赏巢湖风光和体验巢湖民情的前沿,湖光山色与风土民情往往交映生辉,融为一体。规划中的湖滨大道,将兴建休闲度假村、湖滨浴场和水上游乐园等,最终成为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皖中第一长廊。

现在大家往左边看就是我们的巢湖,巢湖湖区水面800平方千米,是全省最大的湖泊,被列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与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相比,巢湖面积居小,但却别具特色。巢湖沿湖23个乡镇,岸线周长180千米,水面东西最长55千米,南北均宽15千米。水位12米时,面积800平方千米,容积48亿立方米。巢湖是因登山远看象一个鸟巢故得名。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故事略)。

巢湖水系发达,自古号称“三百六十汊”。现有入湖河流主要分布在湖区的西部和西南部。如发源与皖西大别山的南淝河,汇经上派、中派、下派的派河,流经三河的丰乐河,金牛河接流的白山河,相传曹操开凿的马尾河,源于桴槎山东麓的柘皋河。裕溪河又名运漕河,古称儒须河,西起巢湖东湖口,东南流至裕溪口,全长75千米,与长江沟通,是巢湖唯一的通江水系。巢湖流域面积总计32345平方千米,由于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素为皖中鱼米之乡。右边大家看到的是龟山,登山瞰湖,只见万顷碧波至此陡然收缩,东拥而去,大有湖水自西天倾泼而来之势。

此山酷似巨龟故名,是巢湖的三龟之首。另二龟分别为南龟山和东龟山,南龟山位于巢湖南岸的桃溪嘴,与此龟山是遥遥相望,东龟山也就是濡须山,位于湖东钓鱼台。与龟山相对的是一座石龟,此石龟为四不像,因为它是龙头、凤爪、龟身、,此龟为我们巢湖的镇湖之龟,相传很久以前,湖内有一水怪,常年在湖中兴风作浪,使周边的百姓不得安宁,且庄稼遭秧,颗粒无收,后来人们听说此水怪最怕的就是龙、凤、龟,于是人们就在湖边建了这一石像,因与龟山相对,故称为石龟。巢湖又称为焦湖,关于它的形成在我们巢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华东大地上有一座巢州城,城内……(故事略)。

到前面就是中庙——姥山景区。中庙有名“忠庙”,位于巢湖市居巢区中庙镇,距市区48千米,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中庙初建于汉代,历代屡废屡修。后唐龙纪元年重修的庙宇,“鸳瓦搀空,虹梁用状,妙臻土木,美极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间,“丹脸桃红,双眉柳绿”的太姥神像“立于宝室,列位于香坛”。元朝将庙基圈拱成桥,称“熬背洞”,在洞上建殿。清时庙有“杰阁,有拜殿,有亭,有栏榭”。

光绪十五年李鸿章倡募重修,分前、中、后3殿,70余间,后殿藏经阁3层,窗开八面,四角飞檐,角角系铃。民国十年加以装修,民国二十七年底,后殿因火灾被毁,仅存前、中两殿及厢房。1986年以来中庙多次整修,再具规模,殿内壁梁壁画也更彩换颜。中庙坐落在巢湖北岸延伸湖面百米的巨石矶上。石矶呈朱砂色,突入湖中,形似飞凤,通称凤凰台。古庙坐北朝南,横峙湖岸,凌空映波,殿高压云。庙门上有“巢湖中庙”书刻。整个庙宇楼阁重檐飞出,似丹凤之冠,在晚霞的照射下,灿灿生辉。中庙现供奉关羽、观音和诸神。据传原奉还有泰山玉女、巢湖焦姥。位于巢湖水面中心,距中庙镇4千米,离巢湖、合肥二市各的姥山,传说陷巢州时,焦姥舍身济世,变成此山,故名。姥山实为一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心岛,海拔105米,面积0.86平方千米。山呈椭圆形,远看是三山,近瞧有九峰。据《南塘通志》记载:“姥山,又名南塘。”在姥山上有一座文峰塔,伫立在姥山之颠的笔架山上。雄伟壮观,是观赏巢湖风光的最佳处。传说焦姥登塔可以更好的看望姑山,故又名望儿塔。此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庐州知府严尔圭倡建,建成四层,因农民起义而辍工。清光绪四年,李鸿章倡捐,委江苏候补道吴芬续建三层完工。塔共7层,133级,高51米,系条石青砖结构,八角形,层出飞檐,每檐悬铁铃,内有砖雕佛像802尊,匾额题词25件。因建塔是为了显示地方人文之胜,故名文峰塔。有民谣云:“姥山宝塔尖一尖,庐州府里出状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由外壁、画廊、塔心三个部分组成,奇巧堪绝。塔门刻有“云梯”二字。

凡读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人,无不为其描绘的美景所倾倒:“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琅琊山便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处,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何以名琅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东晋琅琊司马睿曾寓居于此而改称琅琊。另一种说法是:西晋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釉率数路大军“出涂中”(指滁水流域)灭吴,吴主孙皓“诣釉请降”献玺即在此,因而山称琅琊。而《古今图书集成?琅琊山汇考》载又一说:“人以其有似于山东东海之琅琊山,故亦名为琅琊。”

琅琊山险峻而秀丽。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数百年的松树、梅树苍劲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盖,琅琊溪潺潺流淌,让泉、紫薇泉……散布山间,归云洞、雪鸿洞……神秘莫测。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1958年,滁县人民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这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会峰阁是琅琊山风景名胜中的最高建筑物。它于1988年开工兴建,建筑在南天门的明朝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原会峰亭被日军侵略中国时烧毁)。新建筑的会峰阁依山而建,美观大方,气势雄伟。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高度24米。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情。这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巍峨,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大概是因为众山列队,一收眼底,这里象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所以此阁才命名为会峰阁吧!由于会峰阁立在琅琊山的最高峰,人们都爱来此了望祖国的壮丽山河。站在会峰阁向南面的山外平原去,地面寥廊,烟雾苍茫,村庄星罗棋布,河塘闪亮如镜,在晴朗无云天气还可以隐约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长江如带,浩渺东去。

三国新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西15公里鸡鸣山东麓。为三国魏青龙元年(233)扬州都督满宠为抵御孙吴军所筑。孙权曾亲率十万大军围攻此城,终未攻下。西晋淮南郡曾设治于此。遗址南北长33o米,东西宽21o米,由十余个高土墩绵亘相连成长方形,对研究古城合肥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新城遗址是三国时期魏、吴争霸的遗址之一。魏青龙元年(233)扬州都督满宠筑新城以抵抗吴国军队。吴大帝孙权于嘉禾二年(233)率十万大军围攻,未能攻下。据《三国志》载:“是岁,(孙)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安,景点知识,皆不克还。”次年,夏五月,“(孙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也没有攻下。在合肥东南的巢湖,更是魏、吴连年争夺的军事要地,后人常用作典故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就是曹操在巢湖口儒须坞望见吴水军军容整肃后说的。西晋淮南郡曾设治于此。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国后,废此城。

事隔将近两千年的今天,人们还能看到新城遗址,这是由十几个连绵不绝的土墩组成的,呈长方形,长约330米,宽约210米。夯筑的城墙轮廓仍清晰可见。城内曾出土魏兵守城用铁撞车头、铁莫须钉等器物,以及大量的东汉时期板瓦、筒瓦、纹砖等残片。此城址对研究古城合肥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篇五

八里沟景区位于辉县市西北25公里处的太行山石门沟内,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植物有1100多种,景区内有七大险谷、三十六奇峰,处处皆有神秘奇异之感。这里汇萃了太行山水之精华,集奇、险、峻、秀、幽于一谷,自古即为旅游胜地。晋代嵇康、宋代范成大、金代元好问、元代许衡、明代于谦和李梦阳、清代孙诠等历代名人都在此留下不少美妙诗篇。元代诗人牛守贞赞曰:“石门山色秀,胜景不虚传。猛虎卧险峨,青龙戏涌泉。禅房遮斗石,高垛射云烟。休夸蓬岛景,别有一壶天。”明代诗人李梦阳曰:“河内休夸盘古胜,共城亦有石门山。”这里的主要景点有三潭、三龛、石门水库、姚家坟、八里沟大瀑布、猕猴自然保护区等40余处。1990年我国园林专家来此考察,认为八里沟景区贵在原始、美在天然,称此景为“亚洲一绝”。

八里沟的山,八里沟的水,甚至八里沟的每一块石头都引起世界的.好奇。如今,八里沟景区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前卫、时尚的游客非常向往的一个人间天堂、世外桃源。八里沟景区发祥于太行山南麓、山西河南交界的河南辉县市,这里的山、这里的水都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沐浴,但隐居深山数万年不为世界所知晓,尽管距郑州仅120公里、距洛阳仅160公里、距开封仅130公里、距少林寺仅140公里。

八里沟景区有五品(五品包括:古意昂然山神庙、红艳欲滴桃花湾、清泉潺流羊州地、飘渺仙境红石河、人神洗练一线天)、150多个景点,有北方十分罕见的瀑布群。仅渠瀑、帘瀑、沟瀑等大小瀑布就有100多处,是中国北方绝无仅有的瀑布群体。八里沟主景红石河碧水横溢、红绿相映、色彩斑斓、明丽如画,因海拔1100米被誉为“太行天河”;登上太行主峰玉皇峰,能东观日出、西望云海、南眺黄河九曲、北览千峰竞秀。

景区内宾馆茶楼均依山傍水而建,多为秦汉风格的仿古建筑。度假区掩映在原始森林带中,均系石头砌成的农家小院,置身其中可以彻底摆脱了高楼林立的都市束缚、全身心品味世外桃源,俨然“不知秦汉,无论魏晋”。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篇六

欢迎各位来誉称“徽州第一家”的胡宗宪尚书府考察参观!我是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的导游员__×,从现在起,我将为您(们)服务,带您(们)走进中国封建社会徽派官宦建筑的缩影一一胡宗宪尚书府,探寻明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七省总督胡宗宪尚书一生的喜怒哀乐,希望这座充满神奇魅力的徽州府第,能激起你们对这种古古老东方地域文化的兴趣,解开您(们)心头的种.种历史文化之迷,满足您(们)的种.种好奇,给您(们)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龙川,历史上虽是弹丸之地,却人杰地灵,创造了520__年的辉煌。她东耸银屏、龙须山,南依天马、贵人峰。西卫凤凰山,徽文化的母亲河之一一一登源河与山泉滴聚而成的龙川河在村前交会,胡氏一世祖--东晋散骑常侍胡焱在镇守歙州为官期间就是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并于咸康三年(377)举家迁居肇基于此,至今已有1660多年。从南宋著名的地理风水学家赖文正(布衣),到当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顾问,高级建筑师郑孝燮都说“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正是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不出千人的小小村落,历史上曾出过20多位进士举人,两个尚书,任县令以上官员20多名,另有教谕7名。其他领域也有许多杰出人才。同时也是我们的__的祖居地,真可谓是名不虚传的“名人故里”。

据胡氏宗谱纪载,龙川村形状似停于河畔之船,胡氏建村筑居布局曾经过赖布衣地师亲自指点修正,并留下了《阳基记》一书。而胡宗宪尚书府恰处于“船”的“舵手”位置,是依据《阳基记》风水要求设计建造的,迄今已有约460余年的历史。整个尚书府象微微翘起的船头,占地5000多平方米(今修复20__多平方米),内有从善堂、官厅、梅林亭、轿厅、蒙童馆(梅林学堂)、医馆、松公家祠、土地庙、徽戏园、文昌阁、观音堂(佛堂)、逍遥斋、小姐楼、徽州厨房及众多小巧园亭,内门八十多道,外门二十四道,故当地人称“二十四个门阙”。尚书府历经多朝数代波折,时兴时衰,文化挚厚,又有“六大怪”流传,神秘而又充满灵性。现在保存修复看到的尚书府主体建筑为明代建筑,清代民国曾经过部分修缮,布局独得、设计巧妙,外典(雅)内秀(丽),以古巷子多、门阙多、功能齐全而著称于世,一般游人都有进得去出不来的迷宫感觉。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龙川尚书胡氏族谱上记载,历史上龙川胡姓家族,人丁最兴旺时曾“七世同堂”。胡宗宪尚书府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整、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官宦之家建筑群。故有号称“徽州第一家”之誉。其一,从建筑结构和规模来看,有官邸气派,与徽州现今大量留存徽商民居相比,显然不同,内部三雕饰物强调正统,并突出官本位思想,从中能够体会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其二,建筑外观大方朴素而内在结构小巧玲珑,室内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保存如此完整,这是极其少有的。其三,胡宗宪在明代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作为明代重要人物,其故居有着极其珍贵的人文价值,承载着明代官场兴衰的大量历史痕迹。

请各位跟我一一游览,不要单独行动,以致迷路找不到出口。也祝各位能在这块风水宝地里获得好运和福气。

七星环月又叫七星拱月,这是尚书府西大门前一大胜景,为尚书府第一怪。原来,大塘中依次排列七口小塘(今淤待修复),前环一明月,称“北斗七星环月”。恰好与天上北斗七星的布阵一模一样,像两个长柄大勺。每缝枯水季节,七星小潭会露出塘水水面。所谓“偶尔露峥嵘,又见北斗星。”为何在尚书府西大门前修建这七星潭呢?有两种说法,一是聚财。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建造七星潭,让七个泉眼之水(财气)全部汇聚到胡家池塘中,再将北斗星这只“大勺”深深埋在塘底,这就绝对保证了肥水不致被勺子舀出外流。二是有风水的讲究。《阳光十书》说:“西向门前七星潭、世代子孙居高官”。即让七星潭保佑胡氏子孙官运享通。当然,也有备以救火的实用功能。

我们脚下的门前坦设计也有讲究。靠七星塘的前部,用鹅卵石铺砌,称“鱼鳞坦”。鱼多子,冀家族丁多而年年有余。民间又有“鲤鱼化龙”的说法,冀兆塘中鲤鱼能化龙而跃上“龙门”。门前部分为五路石板横铺,代表东南西北中五路。清人姚福均说:“出门五路皆得财也”,故昔时民间要祭“五路财神”。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员_,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首先,我代表安徽旅行社、司机张师傅及本人向各位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小王一定全力为大家解决,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多多配合我的工作。在此,预祝我们的行程圆满顺利。在揭开齐云山神秘面纱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齐云山。

齐云山坐落于休宁城西15公里处,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分为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等五个景区,是安徽省境内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山光水色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4a级景区。齐云山又名白岳,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谓之齐云。齐云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皖南三大名山,更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与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龙虎山、四川的鹄鸣山并称四大道教名山。在游览之前,我先向各位简单地介绍一下道教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中在四川鹄鸣山,张陵倡导五斗米教,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张陵的孙子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米教即为早期的道教,因此张陵被认为是道教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张天师。在中国几千年尊崇儒家思想的封建社会中,唯有道教能够与之并存,不能不说它的理论博大精深。齐云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以幽、丽、奇、险著称,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作为道教名山,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唐代乾元年间,就有道士龚栖霞在此隐居。宋宝庆二年建真武观,立玄宗像。相传玄宗像为百鸟衔泥塑立,特别灵验,因而香火日盛。至明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顶峰。这时齐云山道教受武当全真道影响很深,不仅齐云山道士频繁去武当访师求学,而且齐云的宫殿建筑、道规道制亦仿效武当山,故有江南小武当之称。明朝嘉靖二年江西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入京,被封为正一嗣教真人,后又奉圣命到齐云山建醮祈嗣(代帝求子),果然灵验,于是齐云山得到皇上的青睐,钦赐建立玄天太素宫。齐云山道教大兴,名噪东南。齐云山在宋、明时已成为旅游胜地,文人墨客竞相题咏,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碑刻,主要为明清时期作品。著名的有齐云山太素宫碑和紫宵宫玄帝碑铭。紫宵宫玄帝碑铭高7.6米,宽1.4米,全文980字,为明代唐寅所作,又称唐寅碑,堪称一绝。摩崖石刻中的天开神秀、奇峰独拔、亘古奇观等更是以遒劲的笔法,宏伟的气魄,令人叹为观止。

各位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登封桥,横跨在横江之上,有9个孔,长147米,宽8米,建于明万历十六年,为徽州知府古知贤倡议兴建的,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大桥完工举行庆典那天,朝廷使者送驿书过来提升古知贤。当地百姓把大桥完工和知府提升看作是两大喜讯,为了褒扬知府的功德,在桥头树立华表,署名登封二字,祝贺古知府步步登高,封官拜爵。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已来到望仙台,位于望仙亭北面,是齐云山仙关第一景。这个望仙台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知洞天福地住持灵乙老道潜心修炼几十年,想超度他升天。于是,铁拐李便化作一名乞丐,来到洞天福地内,慈悲为怀的老道收留了他,替他治病调养。但是他的小道徒却重钱轻义,十分讨厌这个乞丐,并且偷偷拿走了乞丐遗落的银子和宝石。七七四十九天后,当师父和铁拐李漫步望仙石这个位置时,铁拐李摇身一变,现出原形,说灵乙老道已修成正果,可以成仙,只要闭上双眼,拽紧他的衣角,即可升天。而那个小道徒既想同赴天庭,又舍不得藏在观中的纹银宝石,便借口回观给长明灯加油,要求师父稍等,但等小道徒带着财宝再回头时,铁拐李与师父却早已驾起祥云,升至高空。小道徒这下急了,要求师父把他带去,只听得铁拐李从空中抛下一句话来:你六根未净,凡胎未脱,修炼九九八十一年再说吧。后来,小道徒盼望成仙,天天在这里翘首以待。后人便把这个地方取名为望仙台。

好了,我们过了桃源洞天,梦真桥,大家看前面那个寿字崖,寿字直径230厘米,相传为慈禧太后手笔。现在我们到了齐云山腹地月华街,月华街在齐云山中部,由宫观、院房、民居组成的月牙形建筑群,街心有一弯月牙形水池,故得名。月华街是齐云山道教活动中心,现存有太素宫遗址、兰谷道房、胡伯阳房、镜台道院、梅轩道院以及后来重修的太素宫内宫、玉虚宫、真武殿等。玉虚宫是参拜玄天上帝的一个重要宫观。真武殿是齐云山道教协会接待香客、设坛布道、做道场的主要场所之一。廓岩为齐云山最高峰,海拔585米。自其下仰视,岩作45度倾斜,形似摩天大楼,岩壁上现有大小题字20多处。峰岩下有一台,名思耻台,为道众犯了清规戒律思过场所。独耸岩因孤峰耸立与诸峰均不相连而得名。顶上有池,水清澈可鉴。岩西面悬崖绝壁,旁有可容纳百人的石洞,相传方腊起义曾领兵驻扎于此,又名方腊洞。此处又名方腊寨。这里方腊寨三字出自当代书画家赖少其之手。

所陶醉,自号白岳山人。齐云山多处留有他的石刻镌题。第三景区楼上楼景区到了。楼上楼又称第十三楼,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先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下二层石窟中顺势建起一座雄奇的阁楼。如今上层建筑俱毁,但石墙完好。岩上有白云道人题写的第十三楼石刻。各位朋友,参观完了齐云山的这些景点,我再给大家介绍一项新增的旅游项目横江泛筏。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登山之后再乘竹筏,自然是皆大欢喜了。竹筏从南坑坝出发到登封桥,水路全程3华里。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白岳峰峦,倒映水底,山村农舍,江畔相迎。这种既有乡情、又有古趣的江流竹筏,是很受欢迎的。

到此我们的齐云山之旅也就要画上圆满句点了这一路上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很高兴能够和大家成为朋友,相聚虽短暂,但真情永长留。安徽山水很美,人情更浓,我们随时欢迎大家再次光临,到时定会把酒话桑麻。好的,朋友们,火车站就要到了,请大家仔细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再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安徽龙川风景区导游词篇八

坊位于巢湖的西坝口,是湖滨大道的入口处,建于1994年仲夏,是一座仿古牌式坊古人文景观,雄立湖滨,气势恢弘,象征巢湖的东大门。石坊两侧有四副楹联,由方克逸亲自撰写。其中有“位列五湖,水秀出明千里锦;名驰四海,地灵人杰万年春”,分别由刘子善、王公寿等书法家题写。

穿过古坊就来到了湖滨大道,湖滨大道东起巢湖市区,西至中庙镇,全长53千米,是集旅游、防洪、交通以及高科农业发展于一体,建于1991年的那次洪水过后,总投资2亿元。滨湖大道为三级柏油路面,沿途亭台水榭,花香草茂,自然成趣。市区西坝口路段,已成为市区早晨锻炼、假日郊游、周末垂钓和夏夜纳凉的最佳去处,与上海外滩有异曲同工之妙。滨湖大道还是观赏巢湖风光和体验巢湖民情的前沿,湖光山色与风土民情往往交映生辉,融为一体。规划中的湖滨大道,将兴建休闲度假村、湖滨浴场和水上游乐园等,最终成为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皖中第一长廊。

现在大家往左边看就是我们的巢湖,巢湖湖区水面800平方千米,是全省最大的湖泊,被列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与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相比,巢湖面积居小,但却别具特色。巢湖沿湖23个乡镇,岸线周长180千米,水面东西最长55千米,南北均宽15千米。水位12米时,面积800平方千米,容积48亿立方米。巢湖是因登山远看象一个鸟巢故得名。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故事略)。

巢湖水系发达,自古号称“三百六十汊”。现有入湖河流主要分布在湖区的西部和西南部。如发源与皖西大别山的南淝河,汇经上派、中派、下派的派河,流经三河的丰乐河,金牛河接流的白山河,相传曹操开凿的马尾河,源于桴槎山东麓的柘皋河。裕溪河又名运漕河,古称儒须河,西起巢湖东湖口,东南流至裕溪口,全长75千米,与长江沟通,是巢湖唯一的通江水系。巢湖流域面积总计32345平方千米,由于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素为皖中鱼米之乡。右边大家看到的是龟山,登山瞰湖,只见万顷碧波至此陡然收缩,东拥而去,大有湖水自西天倾泼而来之势。

此山酷似巨龟故名,是巢湖的三龟之首。另二龟分别为南龟山和东龟山,南龟山位于巢湖南岸的桃溪嘴,与此龟山是遥遥相望,东龟山也就是濡须山,位于湖东钓鱼台。与龟山相对的是一座石龟,此石龟为四不像,因为它是龙头、凤爪、龟身、,此龟为我们巢湖的镇湖之龟,相传很久以前,湖内有一水怪,常年在湖中兴风作浪,使周边的百姓不得安宁,且庄稼遭秧,颗粒无收,后来人们听说此水怪最怕的就是龙、凤、龟,于是人们就在湖边建了这一石像,因与龟山相对,故称为石龟。巢湖又称为焦湖,关于它的形成在我们巢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华东大地上有一座巢州城,城内……(故事略)。

到前面就是中庙——姥山景区。中庙有名“忠庙”,位于巢湖市居巢区中庙镇,距市区48千米,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中庙初建于汉代,历代屡废屡修。后唐龙纪元年重修的庙宇,“鸳瓦搀空,虹梁用状,妙臻土木,美极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间,“丹脸桃红,双眉柳绿”的太姥神像“立于宝室,列位于香坛”。元朝将庙基圈拱成桥,称“熬背洞”,在洞上建殿。清时庙有“杰阁,有拜殿,有亭,有栏榭”。

光绪十五年李鸿章倡募重修,分前、中、后3殿,70余间,后殿藏经阁3层,窗开八面,四角飞檐,角角系铃。民国十年加以装修,民国二十七年底,后殿因火灾被毁,仅存前、中两殿及厢房。1986年以来中庙多次整修,再具规模,殿内壁梁壁画也更彩换颜。中庙坐落在巢湖北岸延伸湖面百米的巨石矶上。石矶呈朱砂色,突入湖中,形似飞凤,通称凤凰台。古庙坐北朝南,横峙湖岸,凌空映波,殿高压云。庙门上有“巢湖中庙”书刻。整个庙宇楼阁重檐飞出,似丹凤之冠,在晚霞的照射下,灿灿生辉。中庙现供奉关羽、观音和诸神。据传原奉还有泰山玉女、巢湖焦姥。位于巢湖水面中心,距中庙镇4千米,离巢湖、合肥二市各的姥山,传说陷巢州时,焦姥舍身济世,变成此山,故名。姥山实为一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心岛,海拔105米,面积0.86平方千米。山呈椭圆形,远看是三山,近瞧有九峰。据《南塘通志》记载:“姥山,又名南塘。”在姥山上有一座文峰塔,伫立在姥山之颠的笔架山上。雄伟壮观,是观赏巢湖风光的最佳处。传说焦姥登塔可以更好的看望姑山,故又名望儿塔。此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庐州知府严尔圭倡建,建成四层,因农民起义而辍工。清光绪四年,李鸿章倡捐,委江苏候补道吴芬续建三层完工。塔共7层,133级,高51米,系条石青砖结构,八角形,层出飞檐,每檐悬铁铃,内有砖雕佛像802尊,匾额题词25件。因建塔是为了显示地方人文之胜,故名文峰塔。有民谣云:“姥山宝塔尖一尖,庐州府里出状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由外壁、画廊、塔心三个部分组成,奇巧堪绝。塔门刻有“云梯”二字。

凡读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人,无不为其描绘的美景所倾倒:“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琅琊山便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处,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何以名琅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东晋琅琊司马睿曾寓居于此而改称琅琊。另一种说法是:西晋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釉率数路大军“出涂中”(指滁水流域)灭吴,吴主孙皓“诣釉请降”献玺即在此,因而山称琅琊。而《古今图书集成?琅琊山汇考》载又一说:“人以其有似于山东东海之琅琊山,故亦名为琅琊。”

琅琊山险峻而秀丽。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数百年的松树、梅树苍劲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盖,琅琊溪潺潺流淌,让泉、紫薇泉……散布山间,归云洞、雪鸿洞……神秘莫测。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1958年,滁县人民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这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会峰阁是琅琊山风景名胜中的最高建筑物。它于1988年开工兴建,建筑在南天门的明朝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原会峰亭被日军侵略中国时烧毁)。新建筑的会峰阁依山而建,美观大方,气势雄伟。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高度24米。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情。这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巍峨,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大概是因为众山列队,一收眼底,这里象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所以此阁才命名为会峰阁吧!由于会峰阁立在琅琊山的最高峰,人们都爱来此了望祖国的壮丽山河。站在会峰阁向南面的山外平原去,地面寥廊,烟雾苍茫,村庄星罗棋布,河塘闪亮如镜,在晴朗无云天气还可以隐约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长江如带,浩渺东去。

三国新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西15公里鸡鸣山东麓。为三国魏青龙元年(233)扬州都督满宠为抵御孙吴军所筑。孙权曾亲率十万大军围攻此城,终未攻下。西晋淮南郡曾设治于此。遗址南北长33o米,东西宽21o米,由十余个高土墩绵亘相连成长方形,对研究古城合肥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新城遗址是三国时期魏、吴争霸的遗址之一。魏青龙元年(233)扬州都督满宠筑新城以抵抗吴国军队。吴大帝孙权于嘉禾二年(233)率十万大军围攻,未能攻下。据《三国志》载:“是岁,(孙)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安,景点知识,皆不克还。”次年,夏五月,“(孙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也没有攻下。在合肥东南的巢湖,更是魏、吴连年争夺的军事要地,后人常用作典故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就是曹操在巢湖口儒须坞望见吴水军军容整肃后说的。西晋淮南郡曾设治于此。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国后,废此城。

事隔将近两千年的今天,人们还能看到新城遗址,这是由十几个连绵不绝的土墩组成的,呈长方形,长约330米,宽约210米。夯筑的城墙轮廓仍清晰可见。城内曾出土魏兵守城用铁撞车头、铁莫须钉等器物,以及大量的东汉时期板瓦、筒瓦、纹砖等残片。此城址对研究古城合肥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