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42:31 页码:10
最新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精选11篇)
2023-11-13 09:42:31    小编:ZTFB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成长进行总结。学会管理时间,合理分配各项任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总结范文是对不同经验和成果的汇总和提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一

1.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

2.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3.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4.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

5.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

(二)练习法。

1.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2.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3.综合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一类练习方法。

4.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

5.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

6.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根据新计划要求,各科新大纲和教材重视多样性、层次性和灵活性。

一是着眼于进一步打好共同基础。二是区分层次,增加弹性,重视多样性和灵活性,为分流打好不同的基础;三是各学科都注意渗透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因素,理化生的实验操作要求大大加强;四是注意学科自身的纵向联系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发挥高中课程的整体优化效应。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吐故纳新,删繁就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加强了实用性,重视了衔接性。根据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教学要求,人教社编写了分层次的教材体系。新教材坚持“两全”,重视“双基”,融入了现代科学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生动活泼,富有可读性、启发性、趣味性,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四是设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类课程,实行三级管理,以适应多种模式需要,办出学校特色。新计划由国家统一课程改为中央、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实行三级管理;由统一要求改为适应不同条件和办学模式的需要。新计划兼顾高中的双重任务的统一要求和不同办学模式学校的具体需要,为各种办学模式提供了可以选择的不同课程安排:既有统一的要求,规定了普通高中课程的门类、开设方式和各学科的总授课时数等;又有适度的灵活性和弹性,地方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课程进行弹性处理,主要是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进行具体安排,以便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

教学计划具有更强的普遍适应性,有利于促进办学模式改革。

过去的教学计划都是由国家颁发,省里转发,学校照办。这样很难从实际出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情况。新计划规定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对于课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实行三级管理。地方和学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充分发挥了办学以及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为高中教育教学增添了活力,改变了“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状况。通过两年的试教,我们深深认识到,面对世纪之交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二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最大的河流是墨累—达令河。读图8.38p7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纬度位置、地形。读图8.39p76,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

2、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等(前两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

3、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读图8.37p74。澳大利亚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农场规模很大,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0世纪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三

蚂蚁王国藏在地面下。

今天是蚁后选定的“结婚飞行”的日子。

雄蚁一生中只能有一次展翅飞行的机会,只有飞得最高的那只雄蚁才能被蚁后选中。

“蚁后殿下驾到!”蚁后这一次出来就不会回去了。

在结婚后,她会建造全新的蚂蚁王国。

雄蚁们跟随蚁后飞了起来。

蚁后越飞越高,跟随的雄蚁数量越来越少。当只剩下最后一只雄蚁的时候,蚁后就和这只雄蚁在空中举行了婚礼。

婚礼过后,蚁后回到了地面,扔掉了两只翅膀,开始建造全新的蚂蚁王国。而那些雄蚁们不久后就全部死去了。

不久,蚁后就生下了许多小宝宝。小宝宝长大后就成了勤劳的工蚁,就开始建造国家。

蚁后不停的生下幼蚁,工蚁的数量越来越多了,粮食也就成了最紧缺的宝贝。

蚂蚁们就都出来寻找粮食了。

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蜻蜓,他赶紧跑回去告诉伙伴们。一路上,他从肚子里分泌出一种东西,洒在自己身后做记号。

“我发现了好大一块吃的。”小蚂蚁用自己的肚子朝天比划了几圈。

其他蚂蚁立刻就明白了,他们会循着记号找到蜻蜓,将它分成好多块,一齐努力往家搬。

蚂蚁的家分成许多房间。在房间里,他们有的伺候蚁后,有的休整房间,有的打扫卫生。

很多辛勤的工蚁在一刻不停的工作着。你看看,蚂蚁宝宝们生活得多快乐啊!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四

学习目标:

l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学会利用旧知识探究新问题,利用资料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

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推荐相关网址或参考资料。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模拟一次到澳大利亚旅游首先咱们准备什么?

学生衣服、地图、等。

教师穿什么季节的衣服?它的位置。

教师出示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学生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南半球、独自占有一个大陆、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等。

教师澳大利亚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自然环境的特点,造就了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下面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国家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

学生观看影片欣赏动物,感悟澳大利亚生物的古老性和原始性,萌生探究澳大利亚生物原始性的欲望。

探究一:我谈澳大利亚生物的原始性。

1.澳大利亚生物的原始性与大陆漂移的关系?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比较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大陆在生物物种方面的差异。

学生小组自选探究课题,寻找证据。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可展示图像材料或文字材料证明观点)。

课题1:运用大陆漂移学说从时间上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原始性。

课题2:利用物种进化原理从空间上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原始性。

课题3:说明自然环境对澳大利亚生物的影响。

教师出示阅读材料:

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师生共同感悟:澳大利亚不愧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学生自读“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的养羊史。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逛商店时看到一些羊毛衫上标有“100%澳毛”的字样,就是说这些羊毛衫全部是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澳大利亚发达的养羊业使其成为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探究二:我来选择牧场址。

学生小组自选课题,选择牧场位置。组长汇报结果指图讲解(不仅要说明所选位置,而且要阐明选择依据):

课题1:充分利用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图8.38):通过读图得知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山地,北有大分水岭,东南有该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中部是澳大利亚大盆地,有北艾尔湖;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据此得出可将牧场建在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及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为天敌,一年四季可露天放牧。

课题2:充分利用澳大利亚的气候图(图8.39):通过读图可以看出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气候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据此得出可将牧场建在热带草原地区,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利于牧草生长。

学生西部和中部的南回归线附近地区不能建牧场,因为虽然这些地区具备了地形方面的优势,但却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少水源。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选择了自己的牧场址,而且学会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请来验证一下你的选址是否合适。

教师多媒体出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8.37)。

学生选址正确,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读图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四个不同农牧业区的分布,认识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牧业,因此农牧业一直在其经济中占居着重要地位。教师同学们,澳大利亚不仅有发达的农牧业,而且矿产资源丰富,在发展采矿业方面具有很大的资源储量优势。(出示阅读材料):

澳大利亚铝土矿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居世界首位;铁矿、镍矿、锌矿和锰矿的储量居世界前5位;其他矿产,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矿、钨矿等的储量也很丰富。教师现在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等工矿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师出示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分布图(图8.40)。

学生读图找出:

1.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煤、铁矿石等)及分布。

2.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等。

探究三:我看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

1.地形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影响。

3.交通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影响。

4.历史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师多媒体出示悉尼歌剧院、首都堪培拉等城市景观图片。

学生学习探究,不仅能够从自己所选课题方面考虑,而且已经能够主动地综合多个因素来分析,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总结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集中。

教师多媒体回放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牧场、工矿业、城市等景观图。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获得的知识、学会的方法、形成的观念等),带着成功的快乐结束学习。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五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老师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1、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

2、教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教师承转: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样的特点?

提问: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769万平方千米)。

教师补充: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875万人。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大约2.5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人口和城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东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尔本)。

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造的乐趣。

2、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材简析:

本课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但不要讲定义,只引导学生具有用点线面造型的意识,边画边说,引导学生感受点和线能组合成不同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点线面作画。

教学准备:

(1)师生课上要使用的:蜡笔、水笔、色彩纸。

(2)供学生欣赏的相关计算机图像、中国画资料。《康定斯基作品选》。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导阶段。

(1)欣赏《康定斯基作品选》、计算机图像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由点、线组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其协调性。

(3)出示各种常见的线材料,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比一比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细长。不同点: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弯、有粗有细、颜色不同。)。

(4)线材料变成点材料:教师把纸条揉成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引申:再将点材料拼摆成线材料。

2、发展阶段。

(1)体验用不同的笔画成不同的点和线;。

(2)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3)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试着绘制一至两张与众不同的画面。

课后拓展:

尝试在同一内容中用单线、涂色及剪贴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物体形象、体会不同的画面效果。

1、能否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能否用其中一种形式自由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画面所表达的意图。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

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四、教学重点: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五、教学难点: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六、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七、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征的四个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学生分别分析西亚地形的四方面特征。

炎热干旱的气候。

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和小亚西亚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半岛的西南有小部分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较干燥。在如此干旱的地方,对于人、动物和植物,水都是非常重要。强调西亚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地带。

河流。

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石油的储量、产量、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51页图2-24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

强调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西方的生命线”。

阅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阅读材料,“西亚石油资源和生产特点”

三、作业:目标检测上的题。

四、小结:本课主要内容。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八

有一只大龙虾,他的体长有30多厘米,体重差不多有一斤重。这只大龙虾仗着自己高大的个头、坚硬的甲壳和两只锐利的大鳌,在小鱼小虾面前称王称霸,不可一世。

本来,龙虾喜欢吃植物碎屑、水生昆虫,可是,这只大龙虾却经常追逐小鱼、小虾和其他海洋动物。每当他追上一条小鱼或小虾时,他就用他的大鳌将他们夹成两段,然后弃之一边。

小鱼和小虾们恨透了大龙虾的所作所为,可他们又拿他没办法。

一天上午,大龙虾看到一群小黄鱼在珊瑚礁海域觅食,便挥动着大鳌,连蹦带跳地向黄鱼群靠近。

一条正在珊瑚礁海域觅食的小章鱼也发现了这群小黄鱼,他也快速向黄鱼群游去。

这条小章鱼的行动很快被大龙虾发现了,他很气愤地自言自语道,“黄鱼群是我发现的,一条小章鱼居然敢到我的眼皮子底下来找吃的,看我怎么收拾他!”

大龙虾冲到小章鱼前面挡住了小章鱼的去路。

小章鱼说:“请让开,我要找吃的去!”

大龙虾说:“请到别处找吃的去吧,这群小黄鱼是我的。”

“什么你的我的呀!”小章鱼说,“大海里的所有生物,都是我们大家的。”

“不服气是吧?”大龙虾挥舞着两只大鳌说,“我看你是还不知道我的厉害!”

说着,大龙虾便猛地向小章鱼冲过去。小章鱼赶忙闪身躲过。大龙虾见状,调转方向,又一次朝小章鱼冲过去。

小章鱼又灵巧的躲开了。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九

《水果叠藏乐》是结合小班主题活动《果儿香》自主创新设计的一节数学活动。活动内容是以幼儿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联系已有经验分析寻找两次难易不同的叠藏水果为贯穿,有机融合对大小、数量、颜色的认识。

【设计意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前提。本节活动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果儿香》有机融合,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易转移、缺乏观察方法的特点,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轻松有趣的游戏、丰富简便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观察思维的方法以及数学方面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幼儿能运用整体观察、局部至整体的细致观察方法,结合已有经验的分析从叠藏在一起的水果图像中寻找水果。

2、感知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数量。

3、巩固对水果特征的认识。

4、培养幼儿独立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

a、课件1:整体水果叠藏在一起的课件2个。

b、课件2:局部水果叠藏在一起的课件1个。

2、学具:

a、幼儿人手一份整体水果叠藏在一起的大操作卡(下有插入袋)和相应的水果卡片。

b、幼儿人手一份局部水果叠藏在一起的大操作卡(下有插入袋)和相应的水果卡片。

3、幼儿已积累了有关水果的经验。

4、学过的歌表演《水果宝宝》音乐。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喜欢吃水果吗?

幼:喜欢!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幼1:我喜欢吃西瓜……。

幼2:我喜欢吃桔子……。

幼3:我喜欢吃哈密瓜……。

(在幼儿表述时,教师可适当地问一问个别幼儿喜欢这种水果的理由。)。

师小结:哦!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水果有营养又好吃,所以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

评析:直接从小朋友讲述喜欢吃的水果导入,符合幼儿的认知需要和已有经验,能调动孩子们讲述的愿望和积极性,使活动自然导入到下一环。

找一找整体叠藏的水果。

(1)共同找出叠藏中的水果。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例门看!(出示叠藏在一起的水果课件。)。

老师喜欢吃的水果都叠藏在一起呢!(师做叠藏的手势和身体示范,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叠藏”的含义。)仔细看一看,是什么水果呢?(幼儿观察。)。

幼1:是香蕉。

幼2:还有西瓜!

师:你们同意吗?

幼:同意……(师一点课件西瓜,西瓜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

幼3:还有菠萝……(师一点课件菠萝,菠萝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

幼儿:西瓜。

幼儿:绿的、黄的……。

(2)独立寻找叠藏中的水果。

a:幼儿独立操作。

(幼儿观察、寻找叠藏中的水果,并把它们分别插入透明袋中。)。

b:组织幼儿交流(运用课件)。

师:你们找出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了吗?是什么?

幼:有苹果、葡萄、桔子、樱桃。(幼儿说时,老师运用课件,在得到孩子们的一致同意下点出相应的水果放到袋子里。)。

师:看一看你都找对了吗?(引导幼儿检查并指导不太准确的幼儿。)。

师: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有几种?(4种。引导幼儿从左到右点数验证。)。

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紫色)樱桃是什么颜色?(红色)哪种水果最小?

幼:樱桃。

师:樱桃最小,我们把什么标记送给它?(小标记。师一点课件,小标记就跑到樱桃的旁边。)。

解析:了解老师的爱好可是孩子们很高兴的事,于是我让幼儿寻找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不仅激发了幼儿内在的求知欲望,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观察的专注力,巩固了观察方法的运用。

2、找一找局器叠藏的水果。

a:幼儿独立操作。

师:水果宝宝还有一件更难的事想考考小朋友呢!它们说:我们把自己分成了一半,然后叠藏在一起,你们还能找出我们来吗?(出示课件。)。

幼儿:能。

(幼儿独立操作。)。

b:组织幼儿交流(运用课件)。

师:你们找出来了吗?

幼1:是苹果。

幼2:是桃子。

幼3:还有草莓、梨子。(幼儿说时,老师运用课件,在得到孩子们的一致同意下点出相应的水果放到袋子里。)。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看一看你全找对了吗?(引导幼儿检查并指导找得不太准确的幼儿。)。

师:刚才藏起来的水果宝宝有几个?

幼:4个……(引导幼儿点数验证。)。

解析:观察寻找局部叠放的水果对幼儿来说,又有了更大的难度,既要观察局部,又要观察叠放部位。为了激发幼儿的挑战精神,教师运用了拟人化语言——“水果宝宝考考小朋友”引发幼儿操作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独立操作时做到静心观察和思考,并充分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

师:今天水果宝宝很高兴,它想和小朋友跳舞呢!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和它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吧!

幼儿在音乐中表演《水果宝宝》舞。

【活动评析】。

1、本活动设计遵循两个特点:

第一,内容切入点小。刚进入小班的幼儿还不会观察,而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于是,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水果叠藏为贯穿,有机渗透数学知识,使幼儿在自主寻找叠藏的水果活动中获得主动发展。

第二,过程设计梯度化。本节活动主要有两次操作:寻找整体叠藏的水果和局部叠藏的水果,操作内容由易到难递进,从而使幼儿的能力在操作中不断得以提升。

2、本活动设计体现了三个理念:

第一,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教师充分让幼儿自己观察思考,通过有效的幼幼互动、师幼互动,使幼儿在自主操作中获得主动发展。

第二,体现教学的游戏性。活动中教师创设了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充分引发了幼儿的探索、操作欲望,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三,体现教学的趣味性。活动中教师依据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充满变化的观看中保持探索的积极性。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十

1.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

2.掌握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了解气候与人口、城市分布的关系。

3.认识澳大利亚古老的动植物,了解其形成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学习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与人文主要地理特征。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法。

【导学练习】要求课前预习完成全部任务,上课展示时每组根据要求重点完成各自任务。

1.领土、面积:澳大利亚领土包括大陆和岛等岛屿,面积774.1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是大洋洲面积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找图8-62:“赤道、南回归线、东经1600经线”)澳大利亚位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带和带。

(2)海陆位置:西北面与洲相邻,东临,西临洋,南与大陆相望。

3.居民:约90%是人种,通用语言是。

4.主要城市:澳大利亚首都是,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第二大城市是。

5.探究题:小明想利用暑假去澳大利亚旅游,除了携带必备的旅游物品外,小明的父母还特意嘱咐他一定要带上防寒衣物,你认为小明父母说的有道理吗?阐述一下你的理由。

1.地形:(1)地势特征:地势,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的大陆。

(2)三大地形区。

西部区,这里广布,著名的成为高原上的一大奇观。

中部区,称为,这里地下水丰富,可自动流出,又称“”。

东部区,主要山脉是,大陆东北部海岸外,有举世闻名的。

2.河流: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是河,发源于。

3.气候:(p106图8-66)澳大利亚以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分布呈状分布。

1.认识主要古老动植物:、树袋熊()、针鼹、、澳洲肺鱼、黑天鹅、和桉树、金合欢树。

2.介绍一种澳大利亚野生动物(自选)。

3.探究题: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你知道为什么吗?试举例说明。

第四组任务: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情况(阅读课文p108和图8-72,要求:介绍)。

1.地位:南半球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业和业是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

2.农牧业:素有“”之称,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出口国之一。

3.工矿业:矿产丰富,采矿业中,、铝土矿等开采量均居世界前列,被称为“”。

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有色冶金、汽车等,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

4.探究题:假如你是一个牧场主,让你在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区、中部平原区和东部山地区选择牧场,你会选择哪里,说说你的理由。(地形、气候、水源进行分析)。

【合作展示】小组交流讨论导学练习内容,推选出小组代表展示,参与组赛。

【学习小结】构建知识树。

【导练达标】要求课堂限时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

2.澳大利亚的地形自东向西依次是()。

a.大分水岭、平原、高原b.大分水岭、高原、平原。

c.高原、平原、大分水岭d.平原、高原、大分水岭。

3.澳大利亚国徽左右两侧的动物,是国家的`标志,它们分别是()。

a.鸭嘴兽、考拉(即树袋熊)b.袋鼠、考拉。

c.鸸鹋、鸭嘴兽d.袋鼠、鸸鹋。

a.羊毛和小麦b.牛肉和小麦。

c.羊毛和棉花d.奶制品和小麦。

5.下列称号,与澳大利亚不符的是()。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火山国”d.“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6.读右图回答:(每空5分,共50分)。

(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大洋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

(3)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在地球上五带中,

(4)对照地图,写出澳大利亚的首都的名称________:

澳大利亚的城市、人口多集中在________沿海地区,

(5)请写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写2种):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整理巩固导学案,让知识形成体系。

澳大利亚说课课件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

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天然环境和自然与人文的旅游景点有所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赏视频,图片展示与文字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澳大利亚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学会旅游景观的一些最基本的观赏方法和观赏时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播放教学、讨论法。

网络世界旅游地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与简介。

澳大利亚咱们已经学过了,它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由于澳大利亚大陆在地质史上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因此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野生生物。地形呈南北纵向排列,西部是最古老的高原,由于遭受长期风化和侵蚀,现已成为平均海拔仅有450~600米的低高原。中部是低地,多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向东地势逐渐升高,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的气候,总的来说,一是炎热干燥,内陆有广大地区1月平均温度在35℃以上,而年平均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地区占35%。二是气候类型多样,呈半环状分布。多言的歌自然环境形成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风格多样而独特的城市建筑,二是奇特悠久的土著文化,都对旅游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2.观赏视频。

下面我们一起观赏视频,注意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加拿大、俄罗斯、北欧一些国家的人们在冬季到澳大利亚来旅游?

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因为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时,该国却是夏季,而北半球夏季时,那里却是冬季。这一特点有利于吸引北半球的旅游者。例如,北半球冬季时,某些国家气候严寒,那么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必然对这些国家的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2)澳大利亚的自然旅游风光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许多地区气候比较优越。虽然澳大利亚总的来说是炎热干燥的国家,但是还有好多地方,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旅游区,气候条件比较优良。澳大利亚有将近1/3的国土在南回归线以北,属于热带,而其他地区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大陆的四周有海洋环绕,没有大片的高峻的山地,一般来说,靠近海洋的周边地区气温比较适中,而澳大利亚的旅游区主要就集中在这些地方。该国气候较为干燥,即使在比较湿润的地区,一年中常常有干燥或相对干燥的时期,晴朗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为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袋鼠、鸭嘴兽、鱼狗笑、考拉、鸸鹋、针鼹等动物。澳洲银桦、金蒲桃、瓶干树、昆士兰贝壳杉、火轮木、火焰木、斑克木、白金汉、澳洲鸭脚木、肯氏南洋杉、澳洲莲叶桐、南方巨盘木、澳洲坚果等植物,它们都比较古老,成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由于澳大利亚大陆在地质史上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因此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野生生物。

4)视频中提到了哪些著名旅游景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介绍一下吗?

(1)红色巨岩——艾尔斯岩石。

爱尔斯岩石位于澳洲大陆中部的沙漠地区,该岩石周长9公里,海拔867米(地面高度34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独立的岩石。这块神秘又奇妙的巨岩,壮观雄伟的气势令人震撼,还有她从每一个角度所表露的橘红色曲线,也让人着迷,无论黄昏还是清晨!

(2)世界海洋遗产——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巴布亚湾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绵延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的大陆架上,北面从托雷斯海峡起,向南直到弗雷泽岛附近。大堡礁由三千个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珊瑚岛、沙洲和泻湖组成,蔚为奇观。

(3)澳洲之最——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每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的表演大约3000场,约二百万观众前往共襄盛举,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

(4)袋鼠岛。

袋鼠岛是澳洲知名的生态自然保护区和度假观光胜地,位于南澳洲境内,是澳洲第三大岛。

海豹湾:海豹湾坐落在袋鼠岛南面的海滨,这里大约栖息着500多种类的海狮,占全球的海狮总数的10%,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狮自然生态保护区。

福琳德斯凯斯国家公园(flinderschasenationalpark)是岛上最大的原始森林国家公园,有多达400多种稀有植物和20多种古老的哺乳动物常年生长在这里。

5.观看该视频后,你有何感想?

3.课堂练习。

1、澳大利亚位于亚洲,面积居世界第位。

2、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为。

4.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手段,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观看后能积极思考参与探讨,教学效果较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