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9:25:57 页码:11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通用9篇)
2023-11-09 19:25:57    小编:ZTFB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对其中的内容、思想、情感等进行个人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用意,我觉得读完这本书后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了吧。读后感是展示我们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我认为读后感对于学习和提升自身素养是很有帮助的。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创作技巧,我觉得写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成果的一种总结和分享。读后感是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评述和思考,通过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读内容。读后感是一种对读书体验和思考的总结和反思,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悟书中的道理和思想。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和思考的总结和表达,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读后感是对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个人理解和反思,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和体验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读后感是对读书所带来的冲击和启示的个人感受和理解,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撰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首先,要认真阅读作品,理解其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欣赏。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一

对于“爱和自由”这个话题似乎一向都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这个话题太大太大又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是一一妈的督促,还不明白这个作业什么时候能交呢,呵呵。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二

读着这本书,读到“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这一章,作者提到一个情景特别触动我,这是一个作者曾经看过的一部老影片中的情景,片子中主人公的弟弟出生了,全家人都在忙碌着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主人公只有七、八岁,站在楼梯上,看着他的爸爸妈妈还有保姆围着刚出生的弟弟忙碌着,妈妈一回头,发现他们的大孩子在楼梯上看他们,忙走过去拉着儿子坐在楼梯上,告诉他:“我要告诉你的是,妈妈非常爱你。但是你的小弟弟非常小,如果妈妈不给他喂奶不给他东西吃,不去照顾他,他会死去。所以妈妈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弟弟身上,而你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爸爸妈妈不爱你了”。这个孩子的心结就此释然了。而我,曾经在42年前,家里莫名其妙地有了一个妹妹,当时的我,就像那个小男孩,而我的心结不但没人理会到,没人关注过,而且还让我遭遇从未有过的冷落。当时,我觉得我的地位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不但得到的关心照顾少了,而且还有了必须完成的任务:每天给妹妹取奶。一次,由于贪玩,忘记了取奶,一贯对我百般娇惯的爸爸竟然对我大吼起来,爸爸当时的样子可怕极了,可以用暴跳如雷来形容,我被吓坏了,这件事让我伤心透了,从此我把我的不幸就归结在妹妹的到来,这个大大的心结,一直伴随着我,以至一直到现在也隐约影响着我和妹妹的关系。尽管随着年龄的增加,也渐渐理解了父母的难处,在心里似乎多少谅解了他们对于我的疏忽,但只有我心里明白,那个心结其实就像魔鬼一样跟随着我,深深潜入在心底,成了根深蒂固的潜意识,让我难以从心里彻底忘记,加之多种因素的影响,那种对妹妹想爱却又牵着恨的矛盾情感,时常折磨着我。

也许,在他人看来,这只是做父母的小小疏忽,哪至于影响一个人到这种地步?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小小疏忽,却足以干扰一个孩子良好心智的形成,使孩子的心灵受伤,从自卑、自怜演变成出于自卫似的排斥、冷漠和嫉恨。

这些日子,我认真回忆了妹妹到来的前前后后,却没有一丝关于爸爸妈妈安抚我的记忆。妹妹是1968年7月出生的,那时我9岁。记得,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妈妈的肚子大了,大的不可思议,妈妈甚至不敢在白天出来散步,晚上妈妈让我陪着她散步,看着妈妈大大的肚子,我已经隐隐意识到要发生的事情,同时也为自己在爸爸妈妈心中的地位担忧起来,一天夜里,外面淅沥下着小雨,我在睡梦中隐约听见爸爸妈妈一阵折腾,爸爸骑着“倒骑驴”把妈妈送到了医院,过了几天,他们抱着一个婴儿回来了,听大人说,妈妈生了个大孩子,有九斤呢!大家都叫妹妹“九斤黄”,而在我眼里,那个孩子一点也不可爱!由于当时正值文革,爸爸也在接受审查,爸爸妈妈心情很复杂,家里并没有添人进口的快乐,他们整天沉着脸,还时不时地发生争吵,我早已被他们遗忘在角落里,只是每天忘不了提醒我为妹妹取奶。爸爸妈妈对我的态度骤然变冷,我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就找个地方独自流泪。尽管后来我不得不接受那个严酷的事实,心中也产生过对小妹妹的爱恋之心,但排斥和嫉恨也像魔鬼一样跟随者我,怎么也摆脱不掉。可能有人会问,家里有了弟弟或者妹妹,自己被忽视了,这种事情很平常,短时间内有失落、抵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一直持续这么久有点不可思议,是的,我也曾经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我的性格过于孤僻,心胸过于狭窄?但如果把自己成长的经历前后联系起来看,就可以为自己如此表现找到一些理由。在妹妹到来之前,我们家已经有了哥哥和我,我比哥哥小两岁。九年来,家里一直把我当做老闺女待,我和哥哥在一起,总是哥哥让着我,好吃的我要多占点,好玩的我要抢先玩,有时哥哥也感到委屈,跑到妈妈那里告状,妈妈总是说,你要让着妹妹,你比妹妹大两岁,哥哥不解地问妈妈:“妈妈,我总比妹妹大两岁吗?”妈妈说:“对呀,她长,你也长呀!”哥哥很无奈,只好认了。久而久之,我内心的感觉就是,我是最小的,家里人都要让着我。在这种情况下,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妹妹,毫不留情地撼动了我在家中的地位,我的那种表现是不是再合理不过了呢?即便如此,如果爸爸妈妈在此之后,对我稍加关注,就像前面提到老影片中妈妈,告诉我他们依然爱我,我想我也不会把自己对妹妹的抵触情绪,表现的如此顽固与纠缠。而他们没有那么做,他们对我的态度没有一丝铺垫地大转弯了,把溺爱变为忽视,有时甚至呵斥地叫我干这干那。记得一次,爸爸叫我去保姆家接妹妹,一个九岁的孩子抱着一个几个月的婴儿,蹒跚着往家走,我很吃力,连包裹妹妹的毯子都脱落下来,我坐在地上无助地哭了,那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苦难的孩子,心中的那份委屈自然变成了一种嫉恨,而嫉恨的对象无疑是妹妹。

不久,艺术界就开始下上山乡了,那时把这个运动叫走“五七”,艺术大院里的大人孩子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走的干干净净,爸爸身体不好,申请到医疗条件的好一点的农村去,我们家最后没有随大流到盘锦,而是到了海滨小城兴城。那时,哥哥一直在天津跟着爷爷奶奶,妹妹也在下乡前被送到了天津,只有我随着父母到了农村,到了农村很艰苦,一个十岁的孩子,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我开始挑水,生炉子,拣柴禾…….那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必须承担这些?从城市的艺术大院骤然落到了农村,爸爸妈妈的心情自然不好,一次妈妈去大队开会,让我看好炉子,等妈妈回到家中炉子灭了,一向温和的妈妈竟然也对我发起火来,我委屈死了,心想:在沈阳家里从来没有生过炉子,怎么我就必须要看好炉子,不能出差错呢?要知道孩子在那个年龄还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心情,只记着爸爸妈妈的愤怒和指责。我在这里提及这些,没有控诉爸爸妈妈的意思,我也不是忘恩负义的孩子,只是在回忆一个孩子心灵受挫的过程,如果我不说,也许爸爸妈妈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对我的无意伤害,更不会知道这些伤害对我的影响如此之大。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我很想和妹妹和睦相处,不再叫妈妈伤心,而且,我也尽力做了。但妹妹的个性实在让我难以接受,也许,我对妹妹的抵触情绪让我只看到她的缺点,看不到她的优点,有时甚至是放大她的缺点,而对她的优点视而不见。如果是这样,那说明对我对妹妹的排斥已经成了潜意识,尽管自己不愿意承认,但的确存在。令我痛苦的是,我也不想这样,我想让妹妹在我眼里变得很顺眼,但那种根深蒂固的抵触似乎已经形成了不可逾越的心理屏障。

我在这里提及自己童年的这段成长经历,是想告诉年轻的父母们,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多么重要,这种最重要性远远超过所谓的智力开发和技能学习。溺爱、忽视、简单粗暴的管教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品质,以致使孩子一生的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三

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幼儿园园长孙瑞雪通过实际例子叙述了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为一个专注、坚强、完整的人。

孙瑞雪园长的这一观点,我是很赞同的。本来嘛,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世界上,对什么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么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脚等身体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顽皮的行为。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完善,岂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们成人总是干涉的太多,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道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过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赏书名中的自由两个字,以前我也只是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么可能会和纪律以及自律相提并论呢,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呢?但通过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触。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们的行为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的孩子。第二,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倾听和交流是最好的桥梁,也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大。

其实,不只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不快乐,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不是都会得到好的结果。

爱与自由同样重要,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要适当放手给孩子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宽容,学会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肯定也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四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五

四年前就看过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经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老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老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特别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己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己身体很累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么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非常的无力也非常的无奈。现在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希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赖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己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知道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六

读完孙瑞雪老师写的《爱与自由》让我感触颇深。

全书主要围绕爱与自由展开书写,内容清晰而有条理且通俗易懂,很适合父母、老师及从事幼儿专业等方面的人士阅读,此书定能让你收获多多,让从中你懂得孩子的心声!

通过阅读完此书,感受到零至六岁的而儿童的教育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儿童有心声,有他们内在发展的规则。但我们当今大多数的父母、老师可能还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总是扮演着儿童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阻碍着儿童的正常发展,延误了儿童的发展,给其一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当今父母的爱,总是显得那么不正常,爱中并没有给孩子自由,好像孩子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一样,自己完全有支配的权利,而在这过程中有些时候并没顾忌孩子的感受,一意孤行,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自己的话就是权威,孩子不得有反抗、不得有异议,只能选择服从。从而让孩子内心压抑了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伴随一生,左右着孩子,让孩子得不到健康的人格。而且在生活上,孩子也表现的唯唯诺诺、没有自信、胆怯、焦虑等等不好的现象!因此,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需要改变,而我们父母对待孩子的爱也更要改变。

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显得那么的权威,没有给孩子留下太多的自由,父母认为孩子的成长是自己教出来的,如果孩子离开了他们那将得不到发展,他们总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赋予给孩子的。其实他们错了,他们不明白,孩子总是有一套自己的机制和规则指引着他们去发展,而孩子需要条件,需要适宜的条件,这套机制才能发挥出作用,而这个条件就是自由。拥有了自由,孩子才能顺着这套机制发展下去;拥有了自由,孩子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受阻碍,所以父母理所应当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自己去发展自己,让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而父母做到这一点很难,他们总是受到了很深的世俗观念的影响,认为给孩子太多的自由,会让孩子变的难以管教,不听他们的话,不服从他们。他们完全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成为了他们自己的奴隶,把自己的种种思想都强加了孩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个发展不健康、没有自我的孩子诞生了。而孩子需要自由,更需要父母爱中的自由,这是孩子的心声。父母又有几人能知!

姓名:王垚。

班级:11150401。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七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记得当时在网上订购时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按着父母安排的路去读文科或理科、考甲校或乙校、进a单位或b单位,到我们成为父母,再理所当然地按这个模式去教孩子。

现在,我不再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使她们的方向,而且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八

这学期,我有幸读了《爱和自由》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在孩子早教上有了很大的认识。这本书强调要给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自由,才会培养出更加独立的孩子。

我们更多一定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儿童在爱和自由中成长!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

我们不能为了灌输式的学习而给孩子带来很多外界的内容和认知,孩子的学习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行为都不一样,比如重复做一件事,重复听一个故事,孩子会从反复听故事中吸收理解内容,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节,最后是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细选书,让孩子吸收好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智力真正的内涵,或许我们就会走上长辈们的老路,以为成绩衡量一切,而忽略了高贵的品质,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满创造力的思想。而做好这一部分,0—6岁是关键的时期。

爱,独立,这两个概念是相互相通的,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生活在压抑,因为怕犯错而察言观色,谨小慎微的状态下,这样更容易丧失自我。所以从爱走到独立,父母要有很大的勇气,很多时候要学会放手。同时也不可限定孩子的思维,不可“教”孩子一些影响到他创造力的内容,而是让他自己去感知,去发现。

理解孩子,就是要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特别是效果上。就像蒙托梭利教育学校不会强迫刚送来的孩子马上进教室工作学习一样,孩子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慢慢接受的过程,只要给予的方法正确,里面还有爱和自由,这就足够让这孩子的成长规律正常起来。这里面也涉及到纪律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专注力的问题,孩子都很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反复的做,在长久的专注过程中他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这样他就愿意遵守纪律,并且有了自我控制力。

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篇九

读到孙瑞雪教授这样一些话: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里面灌东西。”“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资料,只需供给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是啊,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所以我很珍赏书名中的自由二字,从前我也是片面的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样会和纪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我?但经过亲身的和孩子们生活在一齐我很有感触。首先,我觉得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仅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倾听和交流是很好的桥梁,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弹力带。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样,老生常谈到”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深感自我肩上职责的重大。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欢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这是我们的心愿和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