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语言的魅力》教案(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8:54:59 页码:9
最新《语言的魅力》教案(精选14篇)
2023-11-12 08:54:59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师独特的创造,能够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是一份针对某一学科的精品教案,大家可以学习其中的教学设计思路。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自然段。

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的那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背诵《古诗二首》,感受古诗语言的意境美、凝炼美。

揭示新课课题,齐读。

二、浏览阅读,初步感知文中最就有魅力的语言。

1、浏览课文,找出文章中最有魅力的句子,画下来。

2、出示句子:

春天到了,可是3、用文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春天到了,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起来读读文章中描写春天的这段话。

出示春天文字:(生读)

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再读一篇,边读边想想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又体会到了什么呢?三、对比学习,理解课文。

看到这些字行人都想到了这万紫千红的春天,想到了春天的良辰美景,特别的美妙,春天多美啊!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黑,他什么也看不见。(板书:漆黑一片)

齐读一段。

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指导读“我什么也看不见!”

找描写行人表现的词

板书: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四、、对比阅读,读课文2—5段,深入思考。

1、体会变与不变。

对比读读,看看这一天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不变的:还是这个地点,还是这位老人,还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变的:钱多了;给钱的人多了;老人的心情变了

2、变换不同语气读,体会其中的变化。

3、对比的力量

一个“可是”使结果一个天,一个地,春天意味着什么?光明、美好。盲人意味着?什么也看不到。如果两件事没有联系可能没有什么,一个“可是”话锋一转,把二者联系起来,自然让过往的行人想到很多。

这位盲老人一生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景象,人们都会产生同情心,所以都会帮助这位老人。人们的这时的感觉是什么?悲凉,同情之心犹然而生。他们纷纷解囊相助。

板书:解囊相助

1、举例子,谈谈语言的魅力所在。

那些能带给人们力量,信念,激发人们向上,给人以安慰、鼓励帮助的话都是有魅力的!

讲故事《激励的力量》

2、、精彩回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曾经感动过你的语言、警示语。

曾感动、激励、触动、敲击他人心灵的语言

3、作业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魅力的语言,你愿意去找一找吗?

23语言的魅力

漆黑一片

万紫千红

无动于衷

产生同情

淡淡一笑

解囊相助

叹息

笑着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学会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繁华、木牌、过往、打扮、悲伤、添上、陶醉、漆黑等词语。

5、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词语。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我们已经结识了古今中外几位名人,都有谁谁啊?谁能说说?(我国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什么?(李时珍一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的思想,白求恩在危险环境中仍然为伤病员做手术,也有一种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不错,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学习一位著名诗人的高尚品质。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完题目,心里有什么感想?想知道点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谈谈!

生:(魅力指的是非常有吸引力)

生:(到底什么语言有那样的吸引力了?)

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那这句话为什么就吸引人了呢?吸引谁了呢?想知道这些问题,开始读课文,找答案吧!

2、让生说说读完后的感想:(双目失明)

(课文讲的是语言的魅力)盲人课文中是用什么词说的

3、找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件(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穿着描写

5、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1)课件(他不像其他这样做的。)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尊心很强

(2)无动于衷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什么?(因为街上出现一个乞丐而且是盲人,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们都不为其然了,所以就无动于衷)

6、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著名诗人让彼浩勒是怎么做的?(找生读2、3、4、自然段)

7、生:让彼浩勒问了盲老人,然后盲老人就说(课件)(唉!悲伤)课件(悲伤)感到很伤感,也很难过。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

8、听到这些,让彼浩勒又怎么做了?生(拿起笔,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9、那么,有了这几个字以后,老人的情况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吗?(找生读第5自然段)生:老人得到了很多钱,师:那他是怎么说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件)先生多极了!

生,(课件)(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13、找生再读一遍;(课件)图片+音乐

14、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美景怎能不叫人陶醉呢?(谁能换一个词,沉醉,迷人)但这美好的一切(文中怎么说的?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中是一片漆黑(课件)漆黑一片。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这时,过往的行人的良心发现了,行人觉得老人眼虽瞎但心没有瞎。他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却存有向往春天的欲望。他向往自然的春天,一定更向往人类的春天。一个残疾人尚能存有对人类、对生活美好向往抑或爱的奉献的善良心灵,何况没有残疾的健康人群呢?行人们正是透过外表看到了实质,看到盲老人那颗闪闪发光的美好善良心灵,被其感动,甚至是不经意受到了一次崇高的爱的教育,于是纷纷解囊相助。

15、当然,这一过程与诗人让彼浩勒不无关系,实际上是让彼浩勒一颗晶莹剔透的爱心,通过盲老人告知了行人,呼唤着行人心底的爱,行人心底的爱终于被呼唤醒来。)

所以说,整篇课文虽然是一件平平常常的帮助盲老人的事,但通过这件事,表现了让彼浩勒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和善良的行为!

板书:11语言的魅力

双目失明的老人

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

无动于衷产生同情之心

淡淡一笑解襄相助

师相机板书:盲老人刚开始只写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人们见了之后,只能会想到他是一位盲人,别的什么也不会去想,但是当诗人写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之后,人们就会想到春天的美景,想到(板书)万紫千红的春天,但,盲老人的眼前永远只是(板书)一片漆黑,仅仅是几个字,但就这几个字,唤醒了人们的冰冷的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师:真的不错!下面谁能带着你此时的感受和体会读一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后题和同步训练的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有魅力的语言吗?(小草茵茵,何忍踩踏)请你给绿草地、水龙头,垃圾桶等收集或编写有魅力的语言。

同学们,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呀,学好它,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幸福。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学会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繁华、木牌、过往、打扮、悲伤、添上、陶醉、漆黑等词语。

5、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第一课时:

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词语。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我们已经结识了古今中外几位名人,都有谁谁啊?谁能说说?(我国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什么?(李时珍一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的思想,白求恩在危险环境中仍然为伤病员做手术,也有一种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不错,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学习一位著名诗人的高尚品质。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完题目,心里有什么感想?想知道点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谈谈!

生:(魅力指的是非常有吸引力)。

生:(到底什么语言有那样的吸引力了?)。

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那这句话为什么就吸引人了呢?吸引谁了呢?想知道这些问题,开始读课文,找答案吧!

2、让生说说读完后的感想:

(双目失明)。

盲人课文中是用什么词说的。

3、找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件(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穿着描写。

5、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1)课件(他不像其他这样做的。)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尊心很强。

(2)无动于衷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什么?(因为街上出现一个乞丐而且是盲人,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们都不为其然了,所以就无动于衷)。

6、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著名诗人让彼浩勒是怎么做的?(找生读2、3、4、自然段)。

7、生:让彼浩勒问了盲老人,然后盲老人就说(课件)(唉!悲伤)课件(悲伤)感到很伤感,也很难过。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

8、听到这些,让彼浩勒又怎么做了?生(拿起笔,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9、那么,有了这几个字以后,老人的情况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吗?(找生读第5自然段)生:老人得到了很多钱,师:那他是怎么说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件)先生多极了!

生,(课件)(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13、找生再读一遍;(课件)图片+音乐。

14、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美景怎能不叫人陶醉呢?(谁能换一个词,沉醉,迷人)但这美好的一切(文中怎么说的?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中是一片漆黑(课件)漆黑一片。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这时,过往的行人的良心发现了,行人觉得老人眼虽瞎但心没有瞎。他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却存有向往春天的欲望。他向往自然的春天,一定更向往人类的春天。一个残疾人尚能存有对人类、对生活美好向往抑或爱的奉献的善良心灵,何况没有残疾的健康人群呢?行人们正是透过外表看到了实质,看到盲老人那颗闪闪发光的美好善良心灵,被其感动,甚至是不经意受到了一次崇高的爱的教育,于是纷纷解囊相助。

15、当然,这一过程与诗人让彼浩勒不无关系,实际上是让彼浩勒一颗晶莹剔透的爱心,通过盲老人告知了行人,呼唤着行人心底的爱,行人心底的爱终于被呼唤醒来。)。

所以说,整篇课文虽然是一件平平常常的帮助盲老人的事,但通过这件事,表现了让彼浩勒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和善良的行为!

板书:

11。

双目失明的老人。

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可是。

无动于衷。

产生同情之心。

淡淡一笑。

解襄相助。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看拼音写汉字,师指导书写。(练习单)。

二、让彼浩勒所添的语言到底起到什么作用了呢?下面,我们接着读课文,去体会!

三、找生读文。

四、找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相机板书:盲老人刚开始只写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人们见了之后,只能会想到他是一位盲人,别的什么也不会去想,但是当诗人写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之后,人们就会想到春天的美景,想到(板书)万紫千红的春天,但,盲老人的眼前永远只是(板书)一片漆黑,仅仅是几个字,但就这几个字,唤醒了人们的冰冷的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师:真的不错!下面谁能带着你此时的感受和体会读一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指导训练:

课后题和同步训练的题。

六、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有魅力的语言吗?(小草茵茵,何忍踩踏)请你给绿草地、水龙头,垃圾桶等收集或编写有魅力的语言。

七、总结:

同学们,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呀,学好它,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幸福。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四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练习用“可是”造句。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5、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协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协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五

1、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会认“魅、绅、姗、辰”等4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辰、酸”等8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么有魅力。

让学生明白恰当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二、展示交流。

(一)出示课件,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二)板书课题,据题质疑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内容。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字读生字,记忆字形。

2、圈画新词,读一读,结合句子说说意思。

(1)读准下列词的读音。

姗姗而去衣着华丽良辰美景衣衫褴褛魅力绅士。

(2)读词语。

无动于衷莺歌燕舞衣衫褴褛姗姗而去。

(3)知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自行研究课文意思,并把不懂得问题做上记号,同桌一起讨论,交流。

(五)指导书写,重点写“魅、丐、酸”

三、检测反馈。

1、比一比,组词。

绅()哀()辰()酸()。

伸()衷()晨()俊()。

2、近义词。

甜蜜——()舒适——()慈祥——()。

3、反义词。

期待——()愚笨——()熟悉——()。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二.展示交流。

(一)出课课件,引出课题。

一些语言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激发人们的想象,这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是哪一句?

2、引导学生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的表达效果。

讨论问题:

(1)“我什么也看不见”与“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添加了六个字让行人和盲人老人发生了什么变化?

3、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老人开心的语气。

用眼看,看什么?(看大自然中的美景,看那些眼睛能识别的东西)。

用耳听,听的是什么?(声音)。

用心体会,体会的是什么?(体会大自然的美景,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最后用脑思考,思考什么?(思考自己从大自然中想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发)。

4、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想象春天到了有什么样的魅力景色?小组讨论,汇报。

5、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背诵诗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交流收集的精彩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7、分角色演这个故事。

三、检测反馈。

1、巩固认读生字、词语。

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在繁华巴黎的大街边,坐着……便姗姗而去了。”

(1)用横线画出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2)过路的人对待这位乞丐的态度是什么?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

(3)为什么这位乞丐引不起他人的同情?

2、指导完书课后第3题。

四、板书设计。

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姗姗而去。

春天到了,可是……满意地笑了。

学习语文,不仅要懂得欣赏其语言的魅力,还要应用到交流交际中,让美的语言为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欣赏到人物语言的机智,认识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我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感悟。学生通过朗读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理解语言,通过对比我什么也看不见!积极地思考,表述自己的观点,激发情感,认识语言的巨大力量,体会语言的魅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朗读感悟,学生认识到说话的重要性,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在阅读、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六

教材简解:

《桃柳春燕图》是陆抑非对中国传统水墨画进行抽象表现的杰作,画中那流动的线条和彩墨点让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让人浮想联翩!整个画面色彩鲜明,他老人家的画妙处在于“无形有影牵动万物。”此名画表现的内容形式简洁,寓意深刻,画幅采用方形画幅构图,他把江南早春的气息,表现得那么缠绵动人,诗意盎然,表现了春天的无限美好情景。此欣赏活动符合中班幼儿年龄实际,在春季组织此教学,幼儿能在经验、想象、表达、体验活动获得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到来,感受传统水墨文化的艺术魅力。

目标预设:

1、欣赏中国画表现的春天,感受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2、大胆想象,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桃柳春燕图的感受与理解。

3、运用国画点的技法初步尝试绘画蝌蚪桃花,体验毛笔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

幼儿与家长有踏春的经验,感受春天的美景;

物质准备:

1、陆抑非的《桃柳春燕图》和电脑图片;作者图片,中国花鸟画ppt欣赏。

2、电脑录音“燕子的叫声”,音乐《小燕子》,轻音乐,照相机。

3、幼儿课前学过用勾线笔画柳条、桃花和燕子。

4、毛笔和宣纸若干(幼儿数),国画颜料红、绿、黑每组一份,宣纸铺在报纸上。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画家陆抑非笔下的《桃柳春燕图》,感受春天的美。

难点:大胆想象,尝试中国中用点的方法来创作,体验毛笔画画的乐趣。

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当孩子对春天有一定的经验之后,一定很想用多样方式表达出来。因此,选用名画欣赏,能引导孩子走进名画,与大师对话,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无限美好。题材来源于生活并指导幼儿很好地服务运用于生活。

设计思路:

听叫声——出示名画——教师范画——幼儿绘画,在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播放“燕子的叫声”,激发兴趣。

教师:听,这是谁在叫呀?好听吗?你猜它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桃柳春燕图》,感受意境。

1、出示名画图片,初步观察。

教师:原来是小燕子来了,这是什么季节?我们一起看看图上有什么?请用好听的话完整的说一说。

2、播放电脑图片,深入观察。

3、重点观察图片,猜测模仿。

教师:你们猜猜小燕子在说什么呢?我们来模仿模仿。

4、感受图片意境,联系歌曲。

教师: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记得有一首歌曲《小燕子》吗?我们一起表演吧!

5、介绍作品名称,熟悉作品。

教师:这幅画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这幅画作者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桃柳春燕图》。他把画中的事物都概括在里面了,有桃花、柳树和春天的燕子,我们一起说一遍。

(三)认识作者及中国花鸟画,感受特点。

1、出示图片,认识作者。

教师:你们知道这幅《桃柳春燕图》是谁画的吗?就是这位——他叫陆抑非(1908-1997),是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师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是我们江苏常熟人。

2、简单认识,感受特点。

教师: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来画的吗?原来这幅画是用毛笔、宣纸和国画颜料画的,称之为中国画。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

3、欣赏ppt,拓展经验。

教师:我们一起再欣赏几幅花鸟画作品。

(四)探索毛笔点画,体验快乐。

1、简单示范讲解。

看看老师用颜料是怎么画的。(毛笔先喝水,然后先蘸颜色用点的方法画桃花。)。

教师:好看吗?你们想不想也来用毛笔画一画花?这种画有点难,我们今天自己感受一下。落笔先想好;提笔快一点,换色要洗笔或者换笔哦。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教师简单小结,快乐表演。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陆抑非的中国花鸟画《桃柳春燕图》,我们还自己用毛笔画了画,你们喜欢吗?那我们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一起快乐得唱一唱吧。

(六)延伸活动。

1、表演活动:用唱一唱、演一演的方式表达创作的快乐。

2、区域活动:利用美术区域欣赏陆柳非爷爷的其它画,感受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内容,激发创作的愿望。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七

教材分析: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其实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也要依靠光,只有在光的映衬下,艺术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3、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执教时间:6月15日――6月16日

(一)、启发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同学讨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完成作品。

(二)、展示光的魅力:

作品完成后,可举办一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提醒同学在展示作品时,要注意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三)、教学评价

1、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

2、能否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3、作品是否有创意。

执教时间:6月19日――6月21日

札记:作品完成后,我们举办了一次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用电筒来制造光的魅力。互相评价、欣赏。并提醒学生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八

综合探索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人造光源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3、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作品展示等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创作展示活动的喜悦。

1、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设计制作。

相关图片与资料、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工具与制作材料

一、引导阶段

导入课题,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强光影效果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查阅各种资料,探讨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2、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3、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

三、收拾和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的设计制作更好的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不断提高美术的应用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光影艺术。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九

教学目的:

1、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协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协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发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2、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

计算机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1、引入:

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2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谁能告诉大家“魅力”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生活中什么事物是有魅力的?语言的魅力又是什么呢?让俺们一起学习课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2、快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课文中哪句话?

“春天来了,可是俺什么也看不见!”

3、默读课文,考虑: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情况有什么变化?

盲老人这前后神态语气的变化应怎样朗读呢?

朗读盲老人说的话。

4、正是诗人添上的这几个字,使行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使盲老人的收入发生了变。

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什么没有变呢?

自身读第6自然段,考虑:这几个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作用?

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春天来了”让俺们联想到什么。

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诗人用“可是”这个转折词,把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凄惨的实际联系到一起,使看到这句话的人,先发生了美好的联想,随之想到盲老人的处境,又发生了悲伤、心酸的感情,也发生了强烈的同情心。

再读一读第6自然段。

6、假如俺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这样富有诗意,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的,让俺们也来试一试。

看图,图上画的内容要告诉人们什么?写上“请勿摘花”好不好?你想怎样写这句话?

先自身考虑,再集体交流。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2、继续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3、(选做)收集有魅力的警示语。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魅力。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一、谈话:

师板书“魅力”,指名读。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课文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有魅力?

二、自由读全文:

读后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摘出重点句:

通过读书,你认为没有魅力的语言是哪一句?(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有魅力的语言又是哪一句?(用红笔在其上方补充“春天到了,可是”)

四、默读课文:

1、从哪看出这句话没有魅力?(读好第1-3自然段)

自读、画批,读后全班交流,谈谈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

(1)抓住“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等词语体会。

(2)从老人的神态、语言去体会。

(3)从老人收入的情况去体会。

2、从哪看出添上几个字以后就变成了有魅力的语言?(读好第4、5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老人神态的变化、收入的变化去体会。

师过渡:还是这条繁华的巴黎大街,还是这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前后却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这里我们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去探究呢?(引导学生提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教师勾画板书。(用木牌形状把这句话框起来)

学生齐读板书: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读。(读出感情,给学生以示范。)

学生再读。

五、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边演播描绘春天美景的课件,边深情地说:的确,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这一切多美呀,多么令人陶醉呀!可是,对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却是一片添黑(屏幕随之变黑)

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试背。

师小结:改动后的这句,使人从无动于衷(板书)到纷纷相助(板书),这句话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它能——打动人心(板书)。

六、语言实践活动。

出示课后的三幅图,用有魅力的语言给图配上警示语。

给出空白的一句,让学生写自己选定的内容。

要求:能够打动人心,以情感人。

写好后,全班交流。

七、全文小结:

诗人让?彼浩勒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帮助了一个盲老人,同学们,你们看,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呀,学好它,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幸福。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运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能够表现出光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探究等方式,学习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有关光的艺术作品,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光所带来的魅力,提高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重点:制作一件凸显光魅力的作品。

难点:合理利用材料制作出体现光的魅力的作品。

活动一:激趣导入

学生大胆发言,教师总结:通过光的照射,比单纯的场景更加像舞台剧。光除了照明功能之外,还可以运用到艺术领域,从而揭示课题《光的魅力》。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光的应用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绚丽多彩的光?

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并总结出:霓虹灯、烟花等。教师小结:生活是离不开光的,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绚丽多彩。

2、光与艺术

播放奥运会焰火加配乐的节目片段,感受光在艺术中的运用,并提出问题:视频中是什么内容?给你怎样的感受?(29个焰火依次燃放,组成29个脚印,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

光还可以运用到哪些艺术中?(皮影、冰雕、摄影作品……)

3、发光材料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件装置艺术作品将两排绿色的荧光灯交错排列,而其影子重合在一起,充分运用了光的魅力来表现“绿色穿过绿色”这一主题,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发光材料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创作。

4、无光材料加入光的应用

(1)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装置艺术(无光),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材料?想象加入光后会产生什么效果?(布、塑料板等透光材料多样,看起来很普通。)

(2)教师接通电源,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产生了什么效果?(灯光的运用使本身无色彩、无发光的物体产生了不一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更加的绚丽。)

活动三:示范讲解

1、教师更换灯光的色彩,思考:不同的光色产生什么不同的变化?(蓝色的光更加冷静,橘黄色光更加温馨。)

2、教师模拟小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变身小试验员,仔细观察光盘、矿泉水瓶等材料在光的照射下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主动去寻找身边其他的材料。

学生实验后发表看法,教师总结:制作的方式不同,材料不同,光的颜色不同,最后所产生光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活动四:实践展评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出一件能展示光的魅力的作品。

2、巡视指导。

3、在学生创作完成后,举办“魅力光影”引导学生给自己的作品取上好听的名字,最后邀请同学自评、互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放到展览区进行展示。

(如《光影》:内容――卡通影子戏;材料――矿泉水瓶、毛线、纽扣、光;效果――生动有趣。)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光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五光十色不同类型的光,创造出了那么多艺术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光的魅力,才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2、课后请学生排练一个舞台剧,将自己的作品运用到舞台中,下节课请同学们进行表演。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十二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

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

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今天的“金钥匙”又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语文的什么钥匙?

2、指名反馈:(说明事物,为了让人认识更全全面,除了从肯定方面说明,还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指名反馈:文中列举了什么事例对这一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呢?

4、教师:你能不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5、拓展练习:

(1)猫十分喜欢吃鱼,从来不吃。

(2)妈妈性情温和,从不。

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无论大家从哪个角度出发,只要表达合理,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语文故事。

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出示:

(1)我什么也看不见!

(2)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

5、师导:这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老人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可是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6、指名反馈:师导:当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人们。

师导:当加上“春天来了,可是”时,人们。

7、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

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十三

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老人的可怜。

2.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1.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会认“魅、绅、姗、辰”等4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辰、酸”等8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

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课件、春天图片、音乐

1.谈话引入。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什么话让你最难忘,能说说为什么吗?

2.师:你能想象到语言的作用有多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3.板书:语言的魅力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2.反馈自学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姗姗..而去 衣着.华丽 良辰.美景

衣衫褴褛.. 魅. 力 绅. 士

(2)读词语。

无动于衷 莺歌燕舞

衣衫褴褛 姗姗而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自行探究课文意思,并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同桌一起讨论、

交流。

1.记忆字形。

(1)比一比。

绅—伸 辰—晨

(2)重点强调。

魅(半包围结构,鬼字托个“未”字)

丐(共四笔) 酸(左边为“酉”)

(3)一字组多词。

(4)书写指导。

1.抄写本课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语言的魅力》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1.欣赏陆抑非的作品,感受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2.通过欣赏、观察,知道作品表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3.体验用毛笔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陆抑非的《桃柳春燕图》和电脑图片;作者图片,中国花鸟画ppt欣赏。

2.电脑录音“燕子的叫声”,音乐《小燕子》,轻音乐。

3.幼儿课前学过用勾线笔画柳条、桃花和燕子。

4.毛笔和宣纸若干(幼儿数),国画颜料红、绿、黑每组一份,宣纸铺在报纸上。

活动过程:(一)播放“燕子的叫声”,激发兴趣。

教师:听,这是谁在叫呀?好听吗?你猜它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桃柳春燕图》,感受意境。

1.出示名画图片,初步观察。

教师:原来是小燕子来了,这是什么季节?我们一起看看图上有什么?请用好听的'话完整的说一说。

2.播放电脑图片,深入观察。

3.重点观察图片,猜测模仿。

教师:你们猜猜小燕子在说什么呢?我们来模仿模仿。

4.感受图片意境,联系歌曲。

教师: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记得有一首歌曲《小燕子》吗?我们一起表演吧!

5.介绍作品名称,熟悉作品。

教师:这幅画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这幅画作者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桃柳春燕图》。他把画中的事物都概括在里面了,有桃花、柳树和春天的燕子,我们一起说一遍。

(三)认识作者及中国花鸟画,感受特点。

1.出示图片,认识作者。

教师:你们知道这幅《桃柳春燕图》是谁画的吗?就是这位--他叫陆抑非(1908-1997),是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师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是我们江苏常熟人。

2.简单认识,感受特点。

教师: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来画的吗?原来这幅画是用毛笔、宣纸和国画颜料画的,称之为中国画。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

3.欣赏ppt,拓展经验。

教师:我们一起再欣赏几幅花鸟画作品。

(四)探索毛笔绘画,体验快乐。

1.简单示范讲解。

教师:好看吗?你们想不想也来用毛笔画一画花鸟?这种画有点难,我们今天自己感受一下。落笔先想好;提笔快一点,换色要洗笔或者换笔哦。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教师简单小结,快乐表演。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陆抑非的中国花鸟画《桃柳春燕图》,我们还自己用毛笔画了画,你们喜欢吗?那我们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一起快乐得唱一唱吧。

活动延伸:日常活动:组织孩子多欣赏中国画,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