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白手起家的故事(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3:40:29 页码:8
白手起家的故事(汇总17篇)
2023-11-12 03:40:29    小编:ZTFB

总结就像是给自己写一封信,提醒自己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成就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描述。请参考以下总结范文,了解不同领域的经验和经验分享。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一

“皇天不负苦心人”。所谓“皇天”,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所愿:风平浪静的时候,轻如一叶小舟;等到风涛怒作的时候,也会像凌空的天马。张弼士,别名振勋,广东潮州大浦人。17岁时家乡闹灾荒,他告别家人,孤身逃荒,来到了荷属的巴城(今印尼雅加达)。毕业实习时,张弼士特别注重观察当地和外地的经济状况,研究什么样的买卖容易获利。从买酒和税收发家后,他又拓展到垦殖业、建筑、金融、交通、矿业、商业等各个行业。他人企业全盛时期,资金达白银七八千万两,故有“苏岛富翁”之称。在张弼士的一生中,最能说明他创业的艰辛和成就的应是张裕酿酒公司的创办和成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二

他叫宗庆后,1949年出生于江苏宿迁,家庭非常贫困,共有兄妹5人,家庭成分差,父亲迁回杭州后找不到工作,全家只靠在杭州做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工资度日。

1963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几年后辗转于绍兴的一个茶场。在浙江绍兴农场任调度员。宗庆后母亲退休,33岁的宗庆后得以回到杭州,顶替母亲教职入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任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经理。1987年,宗庆后靠借来的14万元承包连年亏损的杭州上海校办企业经销部,并开始蹬三轮卖冰棍。

1989年,创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任厂长。拿出8000万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成立了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

1994年,娃哈哈响应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投身西部开发,兼并了重庆涪陵地区受淹的3家特困企业,建立了娃哈哈第一家省外分公司涪陵公司。此后,娃哈哈迈开了“西进北上”步伐,先后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60多家分公司。

宗庆后老婆施幼珍,女儿叫宗馥莉,妻子和女儿,是宗庆后的“左膀右臂”,一家三口共为娃哈哈集团鞠躬尽瘁。除了女儿“三十岁没谈过恋爱”被媒体炒过一阵吸引了大家眼球外,妻女的活动都显得比较悄无声息。.生意方面,施氏除了是宗庆后的最佳partner,也是独当一面的“女强人“。

19,宗庆后瞄准瓶装水市场,娃哈哈纯净水诞生。有经济学家曾认为,娃哈哈纯净水的出现,是宗庆后搭建商业帝国最重要的一块砖。同年,担任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年达能与娃哈哈成立合资公司,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加5000万人民币商标转让款,占合资公司51%股份,娃哈哈集团占有49%的股份。双方合作十多年来,公司效益非常好,达能先后从合资公司里分得了30多亿的利润。,娃哈哈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

娃哈哈遭遇达能强行并购宗庆后辞职引发员工抗议商标终审判归娃哈哈。

虽受达能强购事件的困扰宗庆后领导下的娃哈哈销量持续增长上半年销量增加40%以上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大关。

20,获“民族产业贡献卓著的民营功勋企业家”荣誉。就在同年,他再家附近被人砍断左手四个手指的肌腱。原因是49岁的杨某来杭州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因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宗庆后热心帮助农民工的访谈,便到宗的住处附近找到宗,要求为其安排一个工作,因未如愿,就实施了违法行为。

年宗庆后以116亿美元合7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

03月08日宗庆后首次开腔忆述2013年9月被劫匪砍伤的经过,宗左手4根手指的肌腱被砍断,左手动作明显不及右手灵活。

自以来,至今娃哈哈已先后在四川广元市、湖北黄冈红安县、吉林白山靖宇县、吉林和龙市、江西吉安县等五个国家级贫困区和革命老区投资62374万元设立了11家生产厂,通过娃哈哈的品牌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营销网络优势,全部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取得效益。极大地拉动了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解决了2万余人的就业问题,并且带动了其他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办厂,帮助消除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三

一个过去连县城都很少去的山村妇女,1990年进京城,在那里批发西红柿,香蕉。她叫杨贵玉,人称她杨嫂,广东省高州县长坡镇人。1989年,她家乡的西红柿和香蕉大丰收,可愁坏了乡亲,鲜灵灵的西红柿,偌大个的香蕉,硬是卖不出去。

不仅附近村镇,县城卖不出去,运到深圳,广州也卖不出去。她想:绝不能让它们白白烂掉。得想法子卖出去。她听说北京市场上香蕉和西红柿好销,于是不顾丈夫劝告,独自闯入京城。她平素连县城也很少去过,初到北京,人生地疏,分不清东西南北,又不懂讲普通话,揽不来生意,头一车皮香蕉在北京烂了一半,赔了一万多元。做生意缺钱怎么办,杨嫂伤心得流了泪。难过几天后,她又重整旗鼓,向银行贷款10万元再干,认准了要做好这生意。

杨嫂的生意兴隆了。她后来说,没靠别的,靠的就是信息灵、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

不然,就难在京城立住脚。为了生意,她给在高州山区的家里安上了直拨电话,北京什么农副产品销得好,她立刻打电话让丈夫组织货源,不出三四天就能运到北京。做生意缺钱怎么办,一年就销了多吨。在她带动下,本村和邻村的农民都争种香蕉和西红柿,并与杨嫂签定了销售合同,过去贫穷的山村因此富裕起来。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四

一个真实的80后白手起家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打工仔用了5年的时间,从白手起家奋斗到500万的历程。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和钦佩。

1994年我高中毕业,先后在怀化、上海等地打过建筑做过水泥工,1996年我去了广东,那时候的广东,没熟练的技术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我和几个老乡找了半个多月的厂也没找到事做,后来交了50元的押金进了一家鞋材厂,也就是搓草绳,搓了二个多月老板跑了,没领到一分工资。在老乡的介绍下,我才得进了一家五金厂做焊工,也就是焊灯管支架,厂里一个月发一对手套,一对手套不到二天就被铁皮划的稀烂,没几天手上到处是伤口。

对于一位六七岁就放牛砍柴干农活的农村孩子来说,一天干十几小时的脏活累活算不了什么。但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就读了希望集团刘氏兄弟的创业事迹,就立下了创业办企业的梦想。工作之余,我和几个老乡谈论做多的就是创业,然而做什么,怎么做,我们一无所知。

九十年代的信息不像现在那么发展,很多东西没办法学到,连最简单的去哪里进货,怎么办理托运等常识我们都不懂,对于创业,我们茫无所知。然而几年的打工生涯,除了花费,我没存下几个钱。

1998年,我因违犯厂规被开除出厂,我借机决心迈出创业的门槛,独自跑到广州火车站后面的白云家电批发市场,开始贩运vcd到老家的农村销售,但由于对家电不了解,我进的第二批货几乎全放不出人影,打工三年的存款,父母借来的一万元钱和赚来的近二万元钱几乎砸在vcd上。

希望和梦想一下没了,我跌进了万丈深渊,心情无法言喻,但我必须挣扎,打拼,奋斗,我必须把被骗的钱赚回来。短暂的彷徨、迷茫、痛苦过后,我又开始做了小生意,然而我遭遇了花生生意进价比卖价贵、买核桃上当受骗、开皮鞋店遭遇手工作坊、出租碟片被收缴罚款的痛苦挣扎。

为了梦想,我再次选择了南下广东打工,经朋友介绍,我进了南海九江镇鸿辉五金厂,重操焊灯管支架的旧业,由于超强的劳动和长期的饥一餐饱一顿,此时我患上了咽喉炎、肠胃炎、腰肌劳损等疾病。因为没钱看病,我误把腰痛看着是肠胃疾病引起的疼痛。

2000年,我开始用文笔医治内心的伤痛,并强迫自己戒了烟戒了酒。工作之余,我用砖头垫在床下或把皮箱放到腿上写作,《创业者》、《惠州文学》、《湛江文学》、《西江文艺》等打工刊物,先后发表了我的诗文。

然而要命的是我坐一会儿腰就针扎一样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强度的加大而越发痛地厉害,这种痛,刻骨铭心。,黑夜里,我在。

日记。

中写道:或许有一天,我会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但只要活着,我就会好好活下去!

为了改变艰辛、苦难、贫穷和卑微的人生,2001年,我又开始了摆起了地摊,想借此学会一些创业的经验,并能好起来。我先后卖过桂花香坠、坐视宝、学生宝等产品,然而由于我轻信广告,这些通过邮寄而来的好产品产品根本无人问津。

打工6年,我又回到了起点,但我并不后悔,在创业的道路上,我毕竟迈出了第一步(二次创业失败是我深深懂得不熟悉不了解的事不做,广告讲的再好厂家承诺再美,也要先试用先调查的道理。忠告:凡不卖样品或要求拿一定金额样品的生意请不要相信,凡是用的东西,自己一定要先试用一段时间)。

2002年,我母亲已52岁,父亲已65岁,加上身体不好,以不能再承受种田之苦;2002年,我已30岁,打了6年多的工,除了一千多元的存款,有的只是艰辛的经历和疾病带给身体的折磨。但我是长子,我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打工,我不可能再有出息,再打下去,带给我的将可能是厄运和悲剧。

2002年11月26日,我还清了做生意借下的债,怀揣打工6年多挣来的1600元钱,带着失意和伤感,背着迷茫和疼痛,从广东顺德的龙江踏上了回家的路。

广东,再见了!

2002年11月28日,我怀揣打工6年多挣来的1600元钱,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山方垴。山方垴是怀化市与辰溪县交界的一个小山寨,坐落在海拔一千多米高的阎王坡上,从山方垴到城里有一条土马路,但不通车。,至今,山方垴还没通电话。

对于出生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来说,最熟悉的不过养鸡养鸭种菜什么的。我也想过养鸡,想过种反季节蔬菜,然而前些年村里人种的西瓜,因下了几天雨车进不了村全烂在地里的痛苦教训让我心有余悸。

我很迷茫。,我不知道生我的山方垴出路在哪里?我曾无数个夜晚不能入眠,我想了一条又一条路,又一个一个的否定。

在广东打工期间,我曾在佛山祖庙看到过一种用真正蝴蝶做的书签很受游客喜爱,2003年春天,满山遍野的花草使我想到了制作花草蝴蝶工艺品。

把野花野草加工成工艺品,不仅变废为宝,也便于运输和保存,也符合山方垴不通路的现状。说干就干,我跑到田间地头采撷花草捕蝴蝶,制作花草蝴蝶书签,我的花草蝴蝶书签受到了学生和游客的喜爱,但没多久,花草出现了发霉、变色。

我很苦闷,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广东女孩刘燕飞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来到我的身边,和我一起打拼,经过刻苦专研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我们成功解决了花草发霉、变色等难题,并先后制开发出书签、贺卡、压花画、相框花草蝴蝶画等系列花草蝴蝶工艺品。,那些用真正花草蝴蝶做成的工艺品和画,不仅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受到了城里人的好奇和喜爱,产品一度供不应求。

2005年,中央电视台致富经采访了我和刘燕飞的创业事迹,我们的押花、原生态画等产品不仅走出了湖南,走向了全国,还远销欧美、日本等国。我们也趁机注册了爱情碟、亲亲大自然商标,并成立了专业的花草工艺品开发公司。正当我被人们尊称为花艺大师、爱情事业两丰收时,我的心理却有一种莫名的苦闷,有一种挥之不出的情节。

我从小就喜爱大山,热爱大自然,对农村,对农民,我有一种很深的爱和感情。我想搞农业,但我也不知道具体做什么好,做什么能赚钱。也正是这时候,全国的生猪价格跌倒了前所未有的低价,老百姓大量屠宰母猪欲哭无泪。

都把猪宰了,去哪里买肉吃?当这个朴素的问题在我脑海闪过时我立刻意识到了机会。,对,就养猪。然而我养猪遭到了我父母和所有亲戚的反对,他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好在我当时没顾他们的反对,果断地租了近150多亩地。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第二次创业。

2006年,猪价一路飙升,2007年,疯涨的猪价千年不遇,甚至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我们不仅尽所能养猪,同时培训了一大批养猪能手,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赚了钱。,赚了钱后,我并没有买车买房,而是在养猪的同时,我把赚来的钱全部拿来投资,我先后建起了黄鳝泥鳅水产养殖场,土鸡、虫子鸡养殖,还建起了果园、农家乐等产业。

2005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并每年都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农户产品价格一步一步升高,我所有的产业都盈利不错,以养土鸡为例,每只土鸡的纯利稳定在12元以上,而一只鸡的成本也不过15元左右。,赚了钱,昔日被村里人公认为最笨最没出息的笨孩子,被人们冠以有志气、有出息、有眼光、有能力、村里聪明的人等字眼。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广东、江浙一带的工厂大批倒闭,很多人开始失去工作,农民工开始纷纷返乡,我们不到200人的小村,外出打工的30几人中就有10来人失去工作返乡。

我的老家还很穷,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然而就在2008年,我们村还没电话,路也没修通,回老家搞养殖种植显然不现实。经过多夜思考,我决定把原本用来买房的钱拿出来开了餐馆。,一来餐馆需要的人手多,二来我们村有几个人学过厨师。

本着这个简单的想法,我的背篓人家开业啦,我本不指望背篓人家能为我赚多少钱,但我的餐厅开业后一直非常火爆,很多有钱人见了后找到我要求加盟,但我不急,我想再把内功练好一点,我想把我们的湘西文化融于到我的餐厅中,想把五溪风情融于到餐厅中。

现在,我的事业虽然不是很大,但我没贷一分款没借一分钱,凭自己的双手和勤劳,以及对政策和机会的把握,我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和天空,我的三个企业虽然不大,但个个盈利,并养活了一百多人(至于今后,如果你有一天听说有一个土匪寨,寨子的人安居乐业,家家富有,那可能就是我的家乡,我所住居的村庄)。

自媒体报道以来,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我的创业事迹来,经常有很多人问我做什么好,做什么能赚钱。以我个人的体会:项目没有好坏之分,适合你的,你喜欢的,社会需求的,就是好的,就能赚钱。

创业初期可能苦,可能累,但并不难,只要你做的是你熟悉的事,是你喜欢的,是社会需求的;只要你把握好政策和机会,创业就不难,赚钱就不难。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五

4人辞去杭州工作回到东方当“菜农”

在东方市三家镇居侯村一片坡地上,赵武清和他的合作伙伴吴敏亮、钟家造、唐经邦踌躇满志地站在菜地边,赵武清指着眼前的一片菜地说,这是他们今年刚从村委会租下的50亩菜地,作为他们的第二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赵武清今年29岁,东方市三家镇居侯村人。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从小父母亲就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赵武清是个聪明刻苦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河南大学。在校期间,赵武清结识了比自己低一届的几个海南老乡:东方的钟家造、儋州的吴敏亮、昌江的唐经邦。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畅谈理想,设计未来,慢慢成了好朋友。

从河南大学毕业后赵武清在杭州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钟家造等3人也毕业了经赵武清介绍3人也都在杭州找到了工作。有的在外资企业做管理有的在证劵交易所做客户经理他们当中有的月薪达上万元。

在外打拼了几年后,4人商量后决定回乡创业——种植无公害蔬菜。

去年6月,他们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杭州舒适的工作,放弃了可观的薪水,毅然回到了老家,用几年工作的积蓄注册成立一家公司。他们分工合作,结合所学特长各自负责统筹、生产、销售等环节,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

基地共400余亩均为无公害蔬菜。

4个小伙子在东方市八所镇租了360亩菜地作为他们首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他们注册成立的公司,成为东方首家以无公害蔬菜种植销售为主体,以网络同城销售、物流、配送、冷藏为补充的农产品贸易公司。

赵武清透露,如今,他们公司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400余亩,生产的蔬菜品种主要有番茄、空心菜、苦瓜、苋菜等。

赵武清说,为了保证蔬菜质量,公司成立了无公害蔬菜监督小组,负责生产规划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此外,他们还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如引进抗病虫品种、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推广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等。公司还设立了检测室,对出园蔬菜进行严格检测,严格控制农残超标蔬菜上市。

从采摘到送达不超过4小时。

在东方市八所镇36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钟家造和吴敏亮戴着草帽,和菜农一起在菜地里拔草。

吴敏亮透露,目前,公司采用的是网络销售与定点供给相结合的模式。“蔬菜无公害和送货上门,是我们的两大主打品牌。无公害蔬菜使用农家肥,价格虽然贵一些,但是人们愿意买,而且还可以送货上门,商机无限。”吴敏亮说。

吴敏亮说,“我们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使用有机肥、不打农药,种植豆角、青瓜、白菜、上海青、萝卜等。从蔬菜采摘到卖到客户手里,我们不会超过4小时。”每天傍晚,他们向客户发出短信,通知第二天可以提供的蔬菜品种。收到客户的订购信息后,整理统计好再发给蔬菜生产基地的合作农户。第二天一早,农户按要求采摘蔬菜送到城区,吴敏亮负责接车、打包,然后跟同伴骑着三轮摩托车送货上门,服务到家。

吴敏亮说,他们的事业才刚起步,现在主要是创品牌,积累客户资源。下一步,他们将借助网络平台,利用手机客户端、微信等渠道卖菜,打造舌尖上的放心菜。

每天卖出400斤日销售额逾千元。

吴敏亮和他的合作伙伴们的创业故事,引起了东方市委书记吉明江的关注。5月20日,吉明江和东方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去蔬菜基地看望了4名创业大学生,鼓励他们大力发展无公害健康蔬菜。

此外,东方市委有关领导还帮忙联系了几家机关单位食堂。如今,有近10家机关单位向他们订菜,还有100多户稳定的家庭客户。目前,他们现在每天大概能卖出400斤蔬菜,销售额1300多元。

吴敏亮等人回农村创业,还得到了村委会干部的全力支持。东方市三家镇居侯村村委会主任赵永良表示,他钦佩回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的勇气和胆魄,因此在租地开发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方面,三家镇居侯村村委会干部给他们全力提供支持。为了解决蔬菜种植的水源灌溉问题,东方市水务局专门投资新建了一座水塔,铺设了水管,打深机井。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六

潘石屹说:“永远不做大多数。如果是大多数,那我应该还在甘肃天水的土地上种地呢,哪来今天的潘石屹?!”

潘石屹从赤贫一跃成为亿万富翁是一个奇迹。他的成长道路和营销策略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创业者学习的楷模和模仿的对象。

在中国人的眼里,潘石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发展商,也是一个传奇。他“能把西红柿卖一个水果价”的本事一直是房地产从业人员急于探究的秘诀。在中国媒体的眼里,潘石屹是一个“是非不断的叛逆者”,他在举手投足间似乎都透露出另类。而在外国媒体的眼里,潘石屹和张欣夫妻的成功,更容易被看作是中国新时期新政策下成长起来的“超级成功(supersuccess)”的典范,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中国的新面孔。

潘石屹,房地产发展商,1963年生于甘肃天水农村。

小时候由于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庭出身不好,为了让一家人都能活命,家里曾决定把他的一个妹妹送给别人抚养。作为长兄,潘石屹在上学之余不但很早就能帮家里做事,实际上也部分地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1979年,潘石屹考取了兰州培黎学校。临走之前,老父亲将自己头上还不算太破的帽子戴在儿子头上,然后把儿子更为破旧的帽子留给自己,并说:“孩子,你要出门了,不管在什么时候,没事不要惹事,有事不要怕事。”

1981年,潘石屹从培黎学校毕业,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石油管道学院录取。

1984年,潘石屹毕业后被分派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在那里,他的聪明和对数字天生的敏感博得了领导的赏识,并被确定为“第三梯队”成员。

正在思变的时候,他遇见了远在刚刚开放的深圳创业的一位老师。老师告诉他在深圳有很多机会,也能赚到很多钱。潘石屹问:“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由于很难回答这个本来属于常识性的问题,老师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就说你身上的衬衫,如果你有钱,你就可以买两件,这样一件穿脏了,你就可以换另外一件。”

这也许是有人第一次对他解释财富是怎么回事。

1987年,潘石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毅然辞职,揣着80元钱来到广东,并花20元请人带路,钻过铁丝网来到深圳寻找那位老师。可是这个时候,他老师的公司已经不太景气了。

两年后,潘石屹跟了一位老板来到海南。

当时的海南给潘石屹的感觉就是夹杂着走私货的一个相当原始的荒岛。他的老板承包了一个砖厂,让他当厂长,负责三百民工的生产生活问题。1990年春节前后海南岛刮了一次特大的台风,经济一片萧条。砖没人要,大家的生活也都相当困顿,长时间挨饿。尽管如此,这段岁月在潘石屹的记忆中还是相当美好的。至少自己可以做主,按照自己的意愿管理一支队伍。

随着经济不景气的无限期延续,闯海南的许多人纷纷回到了内地,潘石屹却一直坚持着,直到后来,海南逐渐恢复了活力。

房地产在海南逐渐发展起来了。潘石屹认识了曾经在牟其中手下做事的冯仑和王功权等人。

1990年,潘石屹同冯仑、王功权、易小迪、张民耕等人在海南岛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简称“农高投”。

本来是房地产副产品的“炒房炒地”,却因为其时间短、见效快而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买房人和卖房人大多都是机会投资者,说俗一点就是“炒家”,玩的是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商品到你手里传出去了你就是赢家,运品痘好就砸手里了。

“农高投”也看中了这个机会,开始炒房。没有钱,他们找到北京的一家集团公司,贷到500万元人民币,利息20%,利润五五分成。他们先买了几套别墅,等了两个月,这批别墅都以高价出手。就这样,他们算是在海南淘到了第一桶金。

就在海南岛的房地产看似如火如荼的时候,两个数字让潘石屹惊出了一身冷汗。一天潘石屹在海口房地局看到两个对比数字: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7平方米,海口市人均住房报建面积却已经达到了50平方米。在潘石屹看来,这个数字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海南省的房地产行业快出事了。

于是,潘石屹、冯仑、王功权等人凑在一起商量如何分散风险。潘石屹自愿请缨,准备回内地寻求进一步发展机会。他先回老家看了一圈,觉得西北还是太穷,没有投资的价值,便来到北京进行市场调研。

他先来到怀柔,通过朋友认识了当时怀柔主管经济的副书记,并很快注册了公司。完后就百无聊赖地住在怀柔的龙山宾馆。

有一天,潘石屹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时,无意中听旁边吃饭的人讲,北京市给了怀柔四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没人愿意做。在深圳待过的潘石屹深知指标就是机会,就是金钱,于是他主动跟怀柔县体改办主任接触:“我们来做一个行不行?”对方说:“好哇,可是现在恐怕来不及了,要准备6份材料,下星期就报上去。”

潘石屹立即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冯仑,冯仑让他马上找北京市体改委的负责人。这位领导正好认识冯仑,他说:“这是好事!以后都要按公司形式组建,你们愿意做就是积极支持改革,可以给你们宽限几天。”按照规定,做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企业需要找两个“国”字头的发起单位。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七

“皇天不负苦心人”。所谓“皇天”,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所愿:风平浪静的时候,轻如一叶小舟;等到风涛怒作的时候,也会像凌空的天马。张弼士,别名振勋,广东潮州大浦人。17岁时家乡闹灾荒,他告别家人,孤身逃荒,来到了荷属的巴城(今印尼雅加达)。毕业实习时,张弼士特别注重观察当地和外地的经济状况,研究什么样的买卖容易获利。从买酒和税收发家后,他又拓展到垦殖业、建筑、金融、交通、矿业、商业等各个行业。他人企业全盛时期,资金达白银七八千万两,故有“苏岛富翁”之称。在张弼士的一生中,最能说明他创业的艰辛和成就的应是张裕酿酒公司的创办和成功。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八

他身白手起家,在的时候就身价百亿,可是他去是独树一帜,一生节俭每月生活费元足以,天天和员工一起吃工作餐,除了重要场合的一身2000元的西装,他都是便装出行,在身价百亿的时候还开着陪伴他的桑塔纳,他就是新希望的创始人刘永好。

1951年出生在四川重庆市的一个偏远山区的小镇上,20岁之前,他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子,没有一件新衣服。由于从小生活艰苦锻炼所以刘永好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自己的努力下考上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后来被分配到小学当教师,每个月30块的工资在当时基本就是他们一家全部的收入。

1980年春节,二哥刘永行为了让自己四岁的儿子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时间,他竟然赚了300块钱,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

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兄弟们的心里炸开了花。刘氏四兄弟一商量:“既然能靠修理无线电挣那么多钱,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家电子工厂呢?”

中国历来就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是却极度缺乏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说干就干,这是刘氏兄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对于学计算机的老大刘永言、学机械的刘永好以及会修理家用电器的刘永行来说,生产电子产品并不是难事。很快,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横空出世,起了个名字叫“新意音响”。

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人家出钱,工厂一人一半。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让刘氏兄弟们的美梦胎死腹中。每一个成功的人,一路走来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对于刘永好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

在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以后兄弟几人又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凑了1000元(在当时来说觉得算的上巨款)养殖鹌鹑虽然当中经历着种种磨难但是,最后终于成功了。

1986年,育新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万只,鹌鹑蛋不仅贩卖到国内各个城市,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刘永好则在这个过程当中实实在在地显露了他的销售才能。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永好回忆起以前显得十分得意“当时所有的鹌鹑和蛋都是我卖出去的。一开始,我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我们又在成都最大的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奇大无比的店,每天都堆放着数十万只蛋,近的是重庆、西安,远的是新疆、北京,还有老外的订单。

“那时候,我们成了全国鹌鹑蛋批发中心,我们已经把鹌鹑养到了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目标。在我们带动下,整个新津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养鹌鹑,最高峰的时候全县养了1000万只鹌鹑,比号称世界鹌鹑大国的德、法、日还要大,我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鹌鹑大王和世界鹌鹑蛋大王。”

刘永好喜笑颜开,眼里闪着调皮的光芒。

1986年,刘氏四兄弟决定用一个充满美好前景的词来重新命名自己的养殖场——“希望”。后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饲料大王“新希望”集团。

刘永好的成功绝非偶然仔细观察他有两个最大的优点学习和专注,比常人更加坚持学习,和更加坚持专注。

他不喜欢穿西服,身上的t恤衫和休闲裤加起来不过几十块钱。

他喜欢吃麻婆豆腐和回锅肉。只要待在成都,中午便会乖乖地回家吃妻子做的饭。平日里,他最主要的工作餐是盒饭。除此之外,他还习惯和各部门基层员工在集团餐厅共进午餐。他吃饭速度很快,饭盒中不会剩下一粒米。

他的发型十几年来没变过,是那种花几块钱就可以理的自然式。十多年来,他一直去同一家理发馆理发。他原来的座驾是一辆桑塔纳,最后下属实在看不过去,逼令他换了辆奔驰。每次坐飞机出行,他也只坐经济舱,当然机票最好是打折的。他把自己比作不会喝酒、不会抽烟、不会跳舞、不会打麻将、不会对明星和名牌感兴趣的“二百五”。

他没有架子,从来不骂人,脸上永远带着温和的微笑,说话的时候他非常注意措辞,从不会让人听了感到不舒服。基层员工见了他不会感到有压力。他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生活的主色调就是学习。无论和谁交谈,他都会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碰到有用的便往上记。作为一代巨富,刘永好除了名气之外,普通得实在不能再普通了。同样不普通的还有他的学习能力和专注精神。

1993年,刘永好与41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这促成了两年后中国民生银行的成立。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挂牌,经叔平任董事长,刘永好为副董事长。

关于民生银行,其实还有一段趣话。当年刘氏兄弟创业的时候,银行连1000块钱都不肯贷给他们。于是有人戏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后,刘永好就要捣腾出一个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抢饭碗。当然,这只是说笑。

王石评价刘永好:他既是一位杰出的工商界人士,又是积极的参政议政者。同时还是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他为自己所在的群体鼓而呼,为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振奋、苦恼、焦虑、仗义执言。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认为这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但在今天,这仍然是不多见的。

在交往过程中,我发现,平时他的话不多,倾听多于发言,基本上不说惊人之语,也很少诉苦。如果见面次数不多,他并不是一个让人一见面就牢牢记住的人。然而,正因为他持续而专注的倾听,会让人感觉到,他是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他不张扬,衣着朴素,待人礼貌,他的倾听是在消化别人的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主意。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九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重庆龙湖地产创办人吴亚军,以390.6亿元的财富再次卫冕中国大陆“女首富”。如果从1994年“下海”算起,吴亚军在里的财富积累速度相当惊人。然而,这个让许多男人自叹不如的地产“大姐大”,一直刻意保持低调,除非迫不得已,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当然,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并非偶然,财富背后的“财富”更耐人寻味。

据公开资料显示,吴亚军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同多数同时代的人相似,住在县城一个大院中,10多户家庭共用一个厨房,生活并不富裕,也没有显赫的背景。她的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则是一位裁缝,经常在店里干活到很晚。

中学时,吴亚军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据她的高中班主任回忆,与很多女孩子不同,吴亚军很听话,很懂事,性格有点像男孩,而她当时的人生梦想是当居里夫人。她的文科成绩一直很优异,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高考填报志愿时,她觉得女孩子缺少逻辑思维,于是放弃了文科,选择理工。

1980年吴亚军考入于西北工业大学,学的是导航工程专业,对鱼雷控制系统颇有研究。而她的丈夫蔡奎,当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的是通信专业,熟悉导弹制导,以致公司内部有开他们夫妻的玩笑说“一个指得准,一个炸得狠”

20岁大学毕业后,吴亚军被分到重庆前卫仪表厂做技术人员,一干便是4年。直到1988年,市场经济在渐行之中,人们开始有更多选择,吴亚军去了《中国市容报》做记者和编辑。该报主办单位是建设部城建司及重庆市建委。

也许是在媒体历练过的原因,吴亚军口才甚佳。在龙湖没有向全国扩张时,龙湖公司手册及墙壁上的“警言名句”,几乎皆出自她手。更为关键的是,基于报纸的行业特征,她逐渐熟悉房地产领域,并广泛积攒人脉,为进军地产奠定基础。直到1994年,她借助报社平台,成立了重庆佳辰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下海”经商,做建材生意。第二年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00万增至1000万元,其中吴亚军和丈夫蔡奎再出资750万元,报社的股权相对稀释,几年后退出。短短一年时间,吴亚军和蔡奎就能再拿出750万元的真金百银,这部分资金从何而来,未见公开说明。有知情人回忆,蔡奎当时一直在深圳开电脑公司,拼装电脑后倒卖,从中获利颇丰。等吴亚军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两人才一起干。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十

中国富豪创业第3种类型:争气型或曰受刺激型。

其典型代表是重庆小天鹅集团董事长廖长光。小天鹅集团以酒店业和饮食业为主要经营对象,风靡大江南北之重庆鸳鸯火锅即为廖长光首创。廖家境普通,曾下乡做过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庆城建局当电工,娶何氏七妹何永智。何出名美丽,当时在一家鞋厂当设计师,并擅长服装设计。何氏7姊妹,6个嫁得如意郎君,只有廖身份“低微”,而何氏7妹何永智为7姊妹中最靓丽者,廖因此备受众人挤兑,境况难堪。廖受此刺激,发誓创业,以出人头地。廖辞职下海后,以出卖住房所得3000元为本金,租得16平米小店面一间,开始经营火锅,初时生意颇为不顺,不赚反亏。廖在妻子理解与帮助下,坚持不懈,专力创新,数月后开发出迥异于传统重庆麻辣味火锅的荔枝味火锅,开始扭亏为盈。廖继而又开发出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重庆鸳鸯火锅,事业开始独上层楼,由小店而大店而企业集团。廖于1982年发奋下海,第一桶金便价值百万。廖目前个人资产1亿元。顺便说一句,大富豪李晓华当年也曾蒙受类似待遇。

中国富豪创业第4种类型:家族遗传型。

其典型代表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4位的荣智健与排名第63位的罗忠福。荣、罗两人又有不同。荣智健为中国著名红色资本家、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子,祖传基业,创业条件非他人可比。1978年,荣持通行证南下香港,1985年正式成为香港居民。荣目前身份为香港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据《福布斯》估计,20荣名下个人资产达65亿元。罗同样出身商业世家,祖父解放前曾做过遵义商会会长。罗从小精明干练,头脑清晰,精于计算。罗的第一桶金为做沙发。当时罗新婚燕尔,苦于在遵义买不到沙发,又受汽车废垫启发,察觉做沙发原理简单,于是开始试做,渐成气候。罗的第一桶金价值10万元,时为1979年。罗目前身家据估计达8亿元。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十一

李素儿斯文、温馨,一副学者的面容,镇定而善良。她是中山大学物理系科班出身,曾经是学生会副主席。满怀理想,准备走学术的道路,以科学献身国家民族,希望将来造福人类。但是,1957年,内地的政治风暴使她心灵上受到了重大的创伤,家庭受到了伤害,耿直的丈夫居然一夜之间沦为“右派”,她自己又被封为“右倾机会主义”。

1982年,刚刚放下“青苗”或红十字卫生箱的周潮仁还只是位24岁的青年,“赤脚医生”失去行医资格,同时意味着他将回到农民的行列。没有本钱的创业,在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田里没有金子”是一句人人都知晓的老行语。一天,在家闲得发慌的周潮仁在镇上喝早茶时听人说:上海人爱吃蜜饯,男女老少都爱吃,根本不管这蜜饯腌缸里有蛆虫。周潮仁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想,当地人家家几乎有口大腌缸,每年水果收获时,都将吃不了的水果整理后倒入腌制成凉果,吃都吃不完。这些东西若拿到上海去,说不准能赚钱哩。于是周潮仁东拼西凑了70元车马费,扛上了30公斤蜜饯闯荡大上海去了。

到了上海,他扛着蜜饯一连到好几家食品店推销,得到几乎相同的回答:“没有国营集体工商执照,什么生意都不能和你做!”这一晚,他在南京路的屋檐下度过。守着一大袋蜜饯直发愁。天无绝人之路。翌晨,一位潮州同乡和他相遇,并答应帮他解脱困境,同乡用自己的营业执照,银行帐号和批发票,很快将30公斤蜜饯以168元成交。同乡付给周100元现金后走了。虽然100元对于当时的周潮仁来说不是一笔巨款,但更使他振奋的是同行凭着一张营业执照在10分钟里赚了68元,赚钱就像魔术师。他暗暗发誓:我也要当赚钱魔术师。

回到家乡,周潮仁一口气办了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营业执照。该年12月,他以平均每公斤0。9元的成本在家乡收购近1吨的蜜饯,再次闯荡上海,由于这次他持有多种“版本”的营业执照,他的蜜饯生意格外红火,这次他净赚1500元,是他过去当“赤脚医生”六年的收入。

这次的成功,使周潮仁的野心更大了。他在家乡成立了“凉果收购站”,在上海租了一套公寓,每天晚上,他根据上海蜜饯市场的销售动向,让自己的秘书编制生产计划向家乡电传。没有本钱的创业,与此同时,潮州每天发往上海的长途运输车队中,有一辆车是他包下的。几年过去,周潮仁成了响当当的上海蜜饯市场大王。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十二

高燃有半年在东莞樟木头的一家厂里打工那时他是中专毕业。半年后他考上清华大学时村里有乡亲激动地评论:“高燃将来肯定能当中央委员!”阴差阳错地高燃错过了南方报业集团的最后一轮面试后来他在《经济观察报》做了财经记者还被报社评为当年最佳新记者。

8个月的记者生涯后,大学里对财经、it一窍不通的高燃纵身到it界创业了。正是人脉网里的清华校友,帮他现在的公司融入了一笔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下子身价上了千万。

后来,高燃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出现了。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在长春参加一个会议时,见着了站一夜火车来递计划书的高燃。蒋锡培投给了高燃100万,高燃的电子商务计划没把这笔投入烧出个所以然。他开始选择另外一些项目,这时清华的同学邓迪琢磨出了p2p流媒体传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一部片子的视频直播成本从7元钱降到7分钱,2月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并在6月将各自的公司合并,专做视频直播的mysee诞生了。

李想给自己定的年薪是15万,平均每月领。有房、有车后,他基本没什么大项开销。衣服买来买去都是那几个牌子。

而戴志康早在就有一辆铁灰色的宝马3系。戴说自己买大东西决定快,比如上地那套160平米的房,206月,知道推出后的第一周就买了,花了100多万。他的公司已经3年没分红,虽然给自己定的是2万的月薪,但从没动过。

茅侃侃不想车的问题,他自己买的赛欧已经半价转手,现在开的是公司的尼桑车。他说一个月8000元的工资,给女朋友买礼物,隔两天两人吃顿比萨饼就成月光族了。

现在的“本田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在日本的汽车工业中仅次于丰田和日产公司。但本田却是惟一一家既生产汽车,又生产摩托车的公司,它在世界上37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68家工厂,1990年生产汽车摩托车630万辆。本田是第一家参加世界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的日本车厂,本田的摩托车也屡次在世界摩托车大赛中获胜。

本田宗一郎家世代务农。他在15岁时到东京一家汽车修理店当学徒,学到一些技术,22岁时回到故乡,自立门户,开设汽车修理店,以用新方法制造防火的车辐而一鸣惊人。他30岁时,开设工厂,从事试制活塞环的小生产,但因成品质量太差,不合用。到了“而立”之年,他却毅然报名就学于当地工业中学。学到了知识,再进行刻苦钻研,反复试验,不断改进质量,他制造的活塞环终于为日本军方采用。后来,这个工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国轰炸机炸毁了。

他决定从头再来。战后,经过两年的筹备,本田宗一郎在1947年用黑市买来的500个小型引擎装在自行车上出售,大受喜欢。后来他索性在一个弃置的军营前,挂起“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株式会社”的招牌,雇用了20个人员,着手生产这种小引擎。到1949年10月,他找到一个合股人,主持销售产品。他们向全日本5万多家自行车零售商发了信,愿提供一种附加的自行车马达,建立了13000个零售商的销售网。

在20世纪50年代,本田宗一郎出国考察,采购机器,亲眼看见当时最先进的英国汽车工业。他听到人家在背后称他为jap(外国人对日本人不尊敬的称呼),心里很不好受。他决心要争口气,盘算着如何扩展世界市场。

本田和职工绞尽脑汁,终于在1958年生产出一种“c100”型的“超级小狼”摩托车,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本田是一位性格刚毅的男子汉。他具有一种不惧艰难、知难而进的挑战性格。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日本通产省制定了有关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政策,为了提高汽车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只允许2~3个制造汽车的厂家存在。政府也将动用财力支持这2~3家厂商,这就是有名的“特殊振兴法”。按此规定,本田技研会社就只能被封死在摩托车的领域内,或者被丰田汽车会社或日产汽车会社兼并。

面对这一严峻局面,本田不甘于失败,他正视这一政策所带来的阻力,勇敢地接受挑战。他认真分析了本田技研在生产技术上的特点,寻找出发展途径,下定决心,制定出了本田技研战略决策,毅然进入四轮车领域。本田技研会社就是由于这一决定而发展成为今天能够生产各种轿车的“世界的本田”。

本田工厂的设备和生产方式与其他汽车工厂相比并无过人之处,可是职工士气旺盛。本田工厂没有质量检查员。所有需要检验的零件,都是由负责制造的工人自行度量。厂内设有“品质控制小组”,每一个小组有10来个工人,上工前讨论当日工作、产品品质、改进方法、顾客投诉、安全措施和工作环境等一些问题。工人都有高度责任感,而且勤奋好学,钻研业务,产品因而得以不断改进。因此有人说,使工人发挥最大积极性,这就是本田最大的资产。

本田宗一郎视人才为珍宝,把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得其所,作为企业兴旺发达之本。公司董事长本田与职员和工人都穿一样的工作服,他把所有的同事看做是他的“老师”,他认为,他通过向他们提出问题进行学习,因为他们每个人在其专业知识方面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都比他知道得多,他拥有2500名老师(同事),他就有了相当丰富的知识,有了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图书馆。

为了发掘人的潜能,本田避免让职工长期在同一岗位上重复同样的操作,而是经常使他们的工作有变换,以便他们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多方面发挥才能。一般来说,在本田公司里,工人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平均工作3个月,一旦他们能够胜任他们所承担的任务,就安排他们去干别的工作。

1971年3月27日至31日之间,本田宣布将公司属下的铃鹿、滨松、大河3个制作所的生产全面停下来,将3月份的7.5万辆生产计划,一下子减为6万辆。4月份以后,仍然将生产量控制在6.5万辆以下。

在本田宗一郎锐意创新、苦心经营下,本田摩托车称雄世界。之后,本田又将视野扩大到汽车领域,但此时的汽车行业群雄竞争激烈。丰田汽车公司以小轿车和普通车在[来源:中国人才网]竞争中占绝对优势,铃木汽车公司以轻型汽车著称世界,福特汽车公司的大型车更是无与伦比。本田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发现了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他决定投资生产价格廉、耗油少、低公害的轻型轿车。1972年,一种“复合可控旋涡式燃烧”发动机(cvcc)在本田技研工业公司诞生。用这种发动机的汽车最省油,污染也很小,在工程界引起了轰动。1973年西方爆发能源危机,人们对小轿车的需求转向经济性和实用性,“本田”的轻型汽车立刻打进了世界市场,从而确定了“本田”作为汽车生产厂家的地位。本田宗一郎也因cvcc发动机的开发,获得了科学技术厅长官奖。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十三

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场的脉搏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为保证“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陈展鸿十分注重信息,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变成产品,抢占服装“新潮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款式就有20种之多。没有本钱的创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市场稳操胜券。市场的真正主宰是顾客,只有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轰”得有力。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购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到了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2、一名杂工一年赚了50万元。

他是一个失败者、说谎的人、商场上的逃兵,没有人把他放在眼内,因为他根本没有与人争胜的条件。那么,苏宏达如何出人头地。没有本钱的创业,在成功的大道上遥遥领先,使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超过50万元呢?苏宏达算不上年少有为,他35岁时,仍是工厂的一名杂工,每月收入仅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还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缝纫工作,帮补家计。35岁,是宏达生命的转折点,一天,他经过住家附近的地产经纪公司,发觉里面的职员在打瞌睡。虽然那时楼宇买卖情况热闹,偏偏就只有那个地产公司一片冷清,门口张贴的楼宇资料也是寥寥可数,还附出公司的顶让消息。宏达突然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虽然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颇有积蓄,他决定跟她好好商量。开始经营业务的时候,他把顾客介绍费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金。

另外,他采取“死缠烂打”的政策,不怕浪费唇舌,不断为上门的客户介绍适合他们的房子,不到最后一刻――对方终于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他决不轻易放弃。很多顾客前来地产公司想购买房屋,其实心中也没有什么主意,如果推销者懂得抓住他们的心理弱点,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顾客自然会一切依赖你,不愿再跑到别家地产公司选购的了。

3、借鸡生蛋。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要发展事业,许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得钱来,投资生产,赚回钱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种经营谋略,也叫“负债经营,无钱走遍天下。”然而,时至今日,当人人都懂得借鸡生蛋时,“鸡”就不那么好借,就得讲究许多技法。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做不做都36元的工资,别说摆脱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事业。没有本钱的创业,想到邻居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钱。开始借10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根本没动那钱,只是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归还。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20元,她讲定归还日,他一样不用,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过的任何一分钱。待潘婶一再夸其“有信用”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己的打算办个”方便居民生活小卖店”的想法和难处。潘婶也真爽快,笑着安慰他:“放心,你亚贤要办店,借你个万儿八千没问题。”就这样,岳亚贤凭着良好的“信誉”筹到创业资本。

钱,是投资创业的硬资本,对于无钱或财力不足的人来说,能借到钱,就可心想事成。中国银行有多个亿个人存款,如果你这个商人有信誉,就永远不必为缺钱而发愁。

4、腰缠百万的富人。

黄光裕总算明白了这个理儿。22岁的广东汕头小伙子还没大摸清赚钱的门道。他是做家电批发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竞争剧烈,他觉得生存余地大小,一口气向北,直跑到内蒙古。内蒙古很大,黄光裕转悠了一年,没做成多少生意,却从内蒙人的厚诚人格中学到了赚钱的窍门。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的家里过年,因为春运车票紧张滞留了几天,闷着没事,就在北京城里逛电器行,遇到和气的店员,老板,就试着联系点业务。

凭着厚诚人格,黄光裕不“黑”不该赚的钱,把利润最大限度地让给客户。没有本钱的创业,连黄光裕自己也没料到,三天逛下来,竟然得到了100多万元的订货单。真是喜从天降。黄光裕感到自己摸到了生意的窍门,也摸到了财富的大门。人间正途须奋勇。转过年来,黄光裕说干就干,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创办国美电器商行。虽然谈不上多大的实力,黄光裕却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风度,他进最好、最俏的货,卖的却是全市最低的价,没过多久,京津一带的同行们都知道了牛街有个不“黑”人的黄光裕。黄光裕凭的是厚诚,博得是信誉,做的是买卖。他的批发业务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一年之后,他又干起了零售,零售业比批发琐细。竞争也更加激烈,各家电器商行老板挖空心思、招徕顾客,各有各的高招儿。没有本钱的创业,黄光裕任凭商海变幻,仍然抱定自己的老主意,扎扎实实地傅信誉。而且这一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诚了,居然自己设起了“维修站”,只要是他店里卖出去的商品,都可以享受他的“亚华电器服务中心”的售后服务。如今,黄光裕的汕头国美企业总公司在北京有7个分公司,年营业额达数千万元之巨,而他本人也早已是腰缠百万的富人了。

5、从流浪汉到百万富翁。

于是,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担起两桶饭菜,往流浪的人群中推销,一天下来能挣30元,很快他凑足37000元资金,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的店铺,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开张了。冯志久的小饭店一开张,就象鲜花引蝶似的引来了众多的顾客,他经营主要的绝招,就是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店快餐时价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律为1元。没有本钱的创业,1元钱吃饭谁不来!冯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结帐之后,除了开支,竟赚了2000元。后来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门面,每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一律一元一份。

这样,每天的顾客少说也有500多人,最多达1000多人。他挣钱的奥妙在于薄利多销。每份1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赚几角钱,如果每天能卖1000份,就可挣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一个流浪汉变得如此精于经营。几年下来,冯志久已身家上百万元,直到现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价。人称他“1元钱大享”。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十四

“皇天不负苦心人”。所谓“皇天”,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所愿:风平浪静的时候,轻如一叶小舟;等到风涛怒作的时候,也会像凌空的天马。张弼士,别名振勋,广东潮州大浦人。17岁时家乡闹灾荒,他告别家人,孤身逃荒,来到了荷属的巴城(今印尼雅加达)。毕业实习时,张弼士特别注重观察当地和外地的经济状况,研究什么样的买卖容易获利。从买酒和税收发家后,他又拓展到垦殖业、建筑、金融、交通、矿业、商业等各个行业。他人企业全盛时期,资金达白银七八千万两,故有“苏岛富翁”之称。在张弼士的一生中,最能说明他创业的艰辛和成就的应是张裕酿酒公司的创办和成功。

张弼士于1892年开始筹建酒厂,一开始,他就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着手抓好原料基地的建设。几经周折,公司耗费巨资,终于19建成了有124个品种,占地千余亩的葡萄园。我国当时生产葡萄酒系手工操作,设备落后,难以与欧美新的生产技术相抗衡。为提高竞争能力,他注重科学技术,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

他到处物色酒师,重金聘用。几经周折,公司终于掌握了全套设备和关键技术。产品出来后,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张弼士曾煞费了苦心,首先,他注重提高产品的信誉,其次,注意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讲究广告宣传的艺术;再次,充分利用海外华侨思念祖国、眷恋故土之情和张氏在南洋华侨中的影响,开拓国外市场,特意精制张裕酒的宣传品向华侨广为赠送。没有本钱的创业,此外,广泛结交上层人士,取得各方的支持。最后,别具特色的张裕酒,终于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和注意。康有为曾为张裕公司写下了“浅饮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更复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的诗句。19,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香醴泉”四个大字。特别是19的巴拿马万国商品比赛会上,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酒、琼瑶液和益寿浆获金质奖章,“金质白兰地”从此闻名于世。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十五

白手起家,靠一己之力打拼出一片天地,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值得骄傲的事情。创业赚钱固然艰苦,其中也没有捷径可循。这里主要是创业上的一些经验分析与创业赚钱项目的挖掘和选择,选择一条适合的路,你会走得更远。

1.普通网络赚钱类。

2.高级网络赚钱类。

如果你对网络赚钱的一些基本方式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那么你除了继续操作你以前熟悉的项目外,可以尝试进入一个更高级一点的网络赚钱领域,即通过建立、运营网站来赚钱。做网站赚钱,这对刚接触到这方面的朋友来说可能会觉得比较复杂,其实不然,你觉得复杂只是因为你不了解而已,如果你肯学习,当你熟悉了解其中门道后就会发现这与任何行业一样,并无神秘特别之处。

这里所谓的实体,即是现实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业,也可以说是传统行业吧,那么适合白手起家创业赚钱项目有哪些呢?最基本最常见的莫过于摆地摊。

千万不要小看摆地摊这一种低投入的赚钱项目,其中的利润其实是非常可观的,有很多的先行者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你看见过很多人开着私家车摆地摊吗?总之,这绝对是有利可图的一个赚钱项目,对于寻找白手起家创业赚钱项目的朋友来说,这是个不二之选。千盟网络在这里顺便也为大家讲解一些摆地摊以及进货与卖货的知识吧。

1.找市场。

2.进货。

3.卖货。

做地摊生意讲究人气,如果你决定入行了,你必须先确定你要出售的产品以及所对应的人群,找准了产品与人群,剩下的就剩吆喝了,买与卖就是需求和供应,其中的一些技巧这里就不多做太多深入的讲解,经验是披挂上阵磨练出来的。

白手起家创业赚钱项目的探讨就到这里,以上重点在于网络赚钱领域与实体赚钱领域,其共同点都是以低投入为第一要素。创业的其中关键之处还是看你所选择的项目是否对路,看你的创业信念是否坚定,看你的综合能力。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十六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那是。

19,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8年过去了。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自述高中第一次创业经历李开复:曾是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现在是创新工厂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1977年,我第一次参与了美国juniorachievement组织的“高中学生创业尝试”课程。学生将在商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办一个学生公司,发售股票,召开股东会,竞选管理者,生产和销售产品,财务登记,开展评估,清算公司。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学习商业运行的方式,了解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和它所带来的效益。参加这个课程,将由学生担任员工并推选一个总裁,由总裁来设定公司名称、产品的推出,以及目标客户。当年,我被推选为主管市场的副总裁,负责销售。

记得那一年,我们所创立的公司非常简单,就是从当地的建材市场买来钢材,然后让学生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工厂里来加工这些钢材,我们把钢材切割成很小的一块块圆环,然后在圆环上刻上简单的雕花。这个小小的金属圆环,就是专门用来扣住餐布的环儿。当时每个周末,工厂里都集中了很多学生在做雕花。在负责推广的过程中,我建议让学生家长来购买,虽然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最后,公司虽然有盈利,但是这些产品几乎是在内部消化了。有了这次的切身参与,15岁的我忽然意识到,真正好的产品,其实不是求人去买的,而是必须要有市场需求,真正好的产品是有人来拉住你的手,来恳求你,而我们的企业不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要央求亲属给面子购买,显然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过,这已经充分奠定了下一次成功的基础。1978年,火热的激情又开始在我心中燃烧,在联合碳化物公司的赞助之下,我决定第二次参与ja组织的“高中学生创业尝试”。

而这一次,与众不同的是,我站出来竞选总裁。在我慷慨激昂的演讲中,我结合上一次的切肤之痛,表示“自己的产品一定要有新的创意,而不是等着顾客,用恳求的目光看着他们以施舍的心情来购买,而是带着激动的眼神、惊喜的心情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在这样的煽动下,同学们一致把票投给了我,而我也第一次自豪地在公司的领导名单里写上了,总裁:kai-fulee。眼前的商业机会让我鼓足了勇气,我很庆幸我再一次选修了这门课,并真刀真枪第一次体验了建立公司的感觉。

一直到今天,我从书柜里翻出1979年公司的报告,看到那份已经发黄的由打字机打出的报告《j?a?s?t,ajuniorachievementcompany》的时候,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那颗年轻而狂热的心。1978年,橡树岭中学里的午餐时间被校方缩短。

一些同学不断向校方反映情况未果,一时间,学校和学生处于对抗的焦灼状态。没有了我办的校刊,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呢?这时候,我突发奇想,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创办一个公司?我们可以专门生产t恤,在t恤上写上标语,比如“延长午饭时间”等,这样的t恤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追捧。想法一出,和几个死党不谋而合。在火热激情的激励下,我们迅速推选出了领导班子,除了我被推选为总裁外,负责市场的副总裁是麦克·艾森伯格,负责生产的副总裁是大卫·伊利亚斯,此外,还有负责人事的副总裁、秘书等等。作为总裁,我每周组织召开员工会议,在1979年的公司报告里,我还清楚地写着,“1979年的严酷寒冬里,我们开会的地方暖气系统发生了故障,因此,我们整个2月份的会议都被取消。

虽然如此,我们的出勤率一直很高,整年的出勤率保持在86%以上。有四个员工保持了全勤,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员工对我们的使命的认可。因为员工不多,几乎每一个员工都参与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我们最后一次会议在1979年5月3日召开。”作为公司领导人,我首先面临资金链的问题。除了一个公司的赞助,我们发起了100多个股东投资我们的公司,然后找了橡树岭一家生产t恤的工厂为我们生产t恤。每一件t恤上都写着“longerlunch”,还画着一条很长很可爱的腊肠狗。我们生产的第一批t恤是纯棉的,但是,我们很快发现这样的产品既会缩水又会褪色。于是,大家一致商讨决定,只有往t恤的材料里加入35%的人造纤维或者涤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又经过几轮的试验,我们发现,当t恤的材料由50%的棉和50%的涤纶组成时,才既不缩水,也不褪色,虽然这样做,会使t恤的成本增加一点。

当时,我们采取“直销”的方式销售t恤,比如找到有高中生的家庭,一家一家地去敲门推销,这样做虽然效果不错,但是销售进度确实比较慢。两个星期下来,我们只售出了几十件t恤,感觉不成规模,于是,在1978年的圣诞节以后,我们大胆采取了新的销售模式,寻找批发商和专卖店。我们一下子卖给了批发商100件,地方零售商60件。我们会给批发商10%左右的佣金。根据当年我的记载,“莎伦和谢尔莎是两位最好的推销人员”,因为她们开发了最新的渠道。不过,我们这批高中生终究对机器不熟悉,许多t恤在印上腊肠狗的过程中出错而报废。这个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合格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净利润。在当年的报告里,还清楚记录了我们的困惑,“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不合格率超过了我们原定的5%的目标,高达16%。这影响了我们的利润。”

不过,每个人都带回家很多作废的t恤,作为干活时穿的衣服或当成抹布。1979年年中,我已经对建立公司的整个程序了如指掌,我第一次像模像样地撰写了公司的财务报告,不但包括《收入报告》、《资产负债表》、还有《清算报告》,我第一次知道了公司的运转需要现金流的顺畅,我们知道批发商对于付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他们需要30天才给我们结账。我也第一次知道,当我们把商品销售到田纳西州以外的公司时,田纳西州的税率是不适用的。在写财务报告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每个股东得到64.90美元的回报,这个结果创造了我们高中有史以来最高回报率的公司。让我更自豪的是这个公司经过评比,得到了1978年全美juniorachievement的第一名,成为了那一年的“companyoftheyear”。这次小小的成功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收获,而且是收获一种“我可以成功的”信念。它让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宝贵的成就感,有了对生活无所畏惧的冲动,让我大有去建立一番新天地的勇气。就如同初到美国后,我大声念出1/7等于多少的时候一样,别人认为我是数学天才,而我在这种鼓励中得到了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时刻影响着我今后的选择、生活、行为方式。勇于选择,有一颗勇敢的心,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次融资经历尼葛洛庞蒂的访华让张朝阳一下子获取了注意力,也由此吸纳了诸多人才的加盟。不过,张朝阳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他所创办的爱特信公司账上现金已经消耗殆尽,需要进行第二轮融资。如果说第一次融资的股东多少是基于对张朝阳个人的信任以及私交的话,那么第二次融资则再也没有这样的情感因素帮忙。对于张朝阳来讲,这次融资的过程几经起伏,长达半年的融资经历令他刻骨铭心。在张朝阳的印象中,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十分陌生,几乎没有投资人愿意听他的计划。事实上,那个时候能够找到一个愿意接见这个中国创业者的投资人都很困难。在罗伯特和尼葛洛庞蒂的引荐下,张朝阳自费前去美国加州见那些亿万富豪。他先在加州的一个小旅馆住下,用绿卡租了辆车,然后用了两天时间不停地打电话与几位可能改变他的公司命运的人约定见面时间。

9月11日让张朝阳终生难忘,他至今为自己在这一天表现出来的能力而骄傲-在这一天中他马不停蹄地见了4位风险投资人。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张朝阳应该在早上9点先去见英特尔投资公司的人,接着是12点与世纪投资的负责人会谈,下午3点是软银,下午5点则是后来给王志东投资的亿万富翁罗伯森·斯蒂文森。前三位投资人都在硅谷附近,而最后一位则在旧金山。为了充分利用分分秒秒,头一天晚上张朝阳利用雅虎地图已经把路线搞清楚,准备第二天飞车前去会见这4位超级富翁。谁知道第一个会面就被推后了半个小时,虽然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但当会面结束时,已经中午12点了。张朝阳匆匆在麦当劳买了食物然后一边开车一边吃地赶往世纪投资。当张朝阳见完前三位投资人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再加之那天赶上旧金山的地铁罢工,所有的车都在地面上爬行,严重的堵车迫使张朝阳勉强开下高速公路。到了距离罗伯森·斯蒂文森还有7个街区的时候,他将车弃置在一个停车场后提着笔记本电脑飞奔着跑到了见面地点,他到的时候,罗伯森·斯蒂文森已经等了他将近一个半小时。还好,双方谈得不错,罗伯森·斯蒂文森表示出很强的投资意向。

白手起家的故事篇十七

广东某县有一家小农场,过去养了几头奶牛,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才挣几十上百元钱。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场里的领导者们开动脑筋,要搞牛奶深加工,发大财。

可是谁懂技术呢?他们四面出去,以月薪数千元另加住房一套的优厚待遇在内地聘请了一位高级工程师。这位高级工程师看了看自己家里拥挤不堪仅10多平方米的房子和房子里摆着的14寸黑白电视机,终于牙一咬、脚一跺,辞去现职,应聘而来,经过他革命加拚命,用了不足半年时间就研制出了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就靠这种饮料打开了市场,救活了农场。现今该农场已个非昔比,鸟枪换炮。成为一家大型的集团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