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白岩松演讲稿(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27:53 页码:8
2023年白岩松演讲稿(优秀11篇)
2023-11-12 12:27:53    小编:zdfb

演讲稿是一种用口头形式表达观点、传递信息和影响听众的文字材料。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演讲稿呢?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演讲的主题和目的,明确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或者要表达的观点。其次,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以确保演讲的内容准确、有足够的说服力。此外,我们还需要构思演讲的结构和逻辑,使得整个演讲具有连贯性和条理性。最后,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简明扼要,通过用词准确、句式多样和表达恰当来提高演讲的质量。每篇演讲稿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不仅可以给你带来灵感,还可以加深对演讲的理解。

白岩松演讲稿篇一

在200x年1月1号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

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的题目,的确非常准确。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等等。当时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但是200x年的'年初一场雨雪冰冻灾情,突然阻隔了很多人回家的路。于是你发现那一瞬间,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父母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非常温暖的饭,什么都可以放弃。其实回家往往是一个最终的目的,不是吗?就像今年神州七号升空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欣喜。但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知道,只有当回家的那一瞬间,我们才可以一起鼓掌。我们共同在那样的一个傍晚,去见证了神州七号所有的成员安然回家。他跟我们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当他着陆了当他回家了,我们就像一个家人一样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奇怪,200x年几乎所有的事情好像最后都容易让我这个刚刚进入40岁的人去想到家。年底金融危机了,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人说是次贷危机。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其实不就是所有的老百姓想买房想有个自己的家。最后这种愿望太强烈了产生了次贷危机吗?但它金融危机毕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在提醒着我们:很快这一年就要过去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的那顿饭没吃、鞭炮没有响起、饺子没吃,这一年就算没过去。那总得记住一点什么是吧?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书。梁漱溟老爷子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他说人这一生啊总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和人之间大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是啊我在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奔三十而立的时候,总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争取有房子、有钱、有名等等等等。后来你要解决人和人之间大关系: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朋友、为人对手等等等等。但是走着走着你又突然发现离起点越来越远了。好像人生的终点,似乎看得见某些迹象,就像我觉得什么叫40岁——40岁就是敲开了一个年老的大门,而还守护着青春的尾巴一样。这个时候你要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幸福是什么?你如果不能回答自己内心所提出这样的一种问题的话,你会每天过得非常难。其实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同样如此吗?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就像在纪念改革三十年的时候,胡锦涛说的那句话一样: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那么我们会不会问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出发了太久,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了。

白岩松演讲稿篇二

人到中年,常听到旁边的同龄人自嘲:老了。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则是:过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如果这就意味着老了的话,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为每一次同学聚会,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学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被挖掘出来,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会前后那几天怎么过的,好像都忘了,因为注意力都在聚会当中。

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与同伴们十来岁已常有聚会,母亲,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学聚会。而我,也经历过,昨天晚上刚刚和高中同学喝完大酒,今天上午十点,小学同学已经在家门口守候,中午喝之前,还要趁清醒提醒自己:晚上还有初中同学的聚会,万万不可被酒冲昏了头脑,可酒杯一端,誓言烟消云散。

一个班级,是否可以常常聚会,一来要看上学时期班级的气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二来要有几个热心张罗的人,用他们的辛苦与热情点燃那些半推半就欲走还留的同学,第三,还需要组织者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总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聚会的理由。

比如我的高中班级,十年一大聚,五年一中聚,有同学从外地回了老家就是一小聚。而在北京的中学同学,在日常聚会之外,还开创了每年九月一日必聚的传统,因为“开学了”。

有一次在飞机上,看杂志上一篇对导演康洪雷的访问。他和我一样,也是内蒙人,每年,他都会回草原,和同学们在一起,不用说《士兵突击》,不用说《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就说过去,就是大口大口地喝酒,而且行也行不行也行,只要酒下得顺利,同学们和自己都会很释然:这小子没变,还是咱们的那个老同学。

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只好合上杂志,再没看剩下的半本。没办法,感同身受。

大学同学不在草原,不用拼喝酒,但也不少喝。我的一位天津同学如马三立般留下一个经典感慨:每次咱们班聚会,我都只记得前半截,后半截都是下次聚会时同学们讲给我听的。因为每次后半截,我都喝多不记事了。

其实,好多人恐怕都和他一样。

大学入学二十年,我们组织聚会,起名“至少还有你”,用意十分明显,不管怎样世事无常,不管路途顺还是不顺,不管眼泪多于笑容又或者相反,值得欣慰的是:至少还有你。

在同学的聚会中,常常会有笑话。比如一位男同学对一位女同学敬酒,真诚地借着酒劲说道:“上学时,我一直暗恋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满座哄堂大笑,男同学只好干杯为敬。

聚会时,同学们的惯常语是“没变没变”,大家互相陪着慢慢变老,自然觉得彼此没变。但隔一会儿走进校园,看着校园里年轻的师弟师妹们,正和自己当初上学时年龄一样,大家才哑然失笑,“没变没变”,纯属自欺欺人。

有聚会就离不开音乐,一次,我们将过去校园里最流行的歌曲与舞曲,编辑成二张cd,长达两个半小时,聚会中的舞会,正是在这过去的旋律中行进的,而在这熟悉的旋律中,大家似乎得以安慰,不觉年华老去。

还有一次聚会,晚餐也结束了,舞会也结束了,酒醉的人也醒了,大家意犹未尽,就席地坐在外面的水泥地上,将所有现在能想起来的上学时的歌唱了一遍,直到脑海中一片空白。

就更宏大,毕业二十年,于是组织了全年级的聚会,之前光策划会就开了近十次,最后几百人云集校园,踢球、跳舞、大联欢会。组织者尽力,同学尽情,学校尽心,成为又一段难忘的记忆。以至于一年后,很多同学又要组织庆祝大聚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的聚会。

聚会固然好,然而副作用就是,聚会之后重新回到现实中难。并且岁数越大越是如此,甚至让你产生幻想:人世间,为什么不能一直上学到永远?正是在这样的失落中,一天一天,艰难地从纯真校园岁月再回现实的混乱世界里。而同样难的,是从干干净净的同学友情中,再回到人心隔肚皮的竞争或拥有距离的环境中。不过,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正因此,才有了同学聚会的价值,也才使同学聚会日益时尚并大踏步向产业方向发展吧!

对于我们,同学聚会已经像一个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开之后,反而似乎比大学校园里还亲还互相牵挂。聚会多了,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岁月的催化下,我们的友情已经变成亲情,每一次聚会,都使得亲情的成分进一步发酵。

也因同学在那里,聚会在那里,平日里一些日子才不那么难耐,起码都知道,不必担心岁月匆匆,过去的一切都会模糊,没关系,想不起来的,同学替我们记住。当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

白岩松演讲稿篇三

以下演讲稿是白岩松在中国农业大学所作的一篇演讲,他在演讲中与农大学子们畅谈青春和责任的话题,他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跟岁月的谈判,人们要学会妥协才能实现双赢。

中国人的逻辑习惯非黑即白。只要发现了谁的一个缺点,头一天还热情相拥呢,一转眼就“这个人怎么这样”。可是,你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啊。当我们了解人性的复杂时,理性才会慢慢建立起来。

近半年我常常讲,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讨论道德。比如去年,中国人讨论最多的,一个是老人跌倒了没人敢扶,怕被讹,一个是小悦悦事件。大家在那儿感慨,中国人现在良心滑坡、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觉得,当下的中国人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会比一百年后更好。内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性就是这样,看周围的环境是激活了我们的好,还是激活了我们的坏。这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有时候还跟改革有关系。比如说,十五年前,两车一撞,车上的人下来就打,因为结果的胜负决定谁赔偿;现在比较文明,两车一撞,车上的人下来,保险号一抄,还可能互相递根烟,走了。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不是因为讲文明,而是因为车辆都强制上了保险。为什么老人跌倒了会没人敢扶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覆盖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如果老人跌倒以后,知道不会给孩子添麻烦,他就不会讹人了。

我觉得,当下的中国,需要营造一种双方都懂得妥协的氛围,共同前进。权力要懂得妥协,对自己要有所克制。我觉得公众的妥协在于,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我觉得,可能这是最关键的。我们未来的十年,就是要看会不会形成一种妥协的平衡点。任何单方面的妥协都不可能实现。现在很多事件、冲突,都是因为非理性的公众和非理性的权力撞上了。但是,这两者之间谁先谁后,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公权力要先妥协。媒体更多的是要约束公权力,要通过对常识的扞卫和对理性的呼吁,慢慢地让这个社会的理性建立起来。

现在,好像每一个人都很苦闷,不像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突然沉默,不理过去了,然后一门心思玩经济挣钱。现在,中国人重新来到一个十路口,开始迷茫:物质上差不多了,可是还不幸福。怎么办?在这个迷茫的时候,我觉得恰恰需要理性——很简单,逼迫双方妥协,从自己做起。

白岩松演讲稿篇四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的学位。

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八十年前到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八十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然后在离去之后给我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八十年前那场运动中的呐喊、呼号、血泪都已变成一种文字停留在典籍中,每当我们这些后人翻阅的时候,历史都是平静地看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经距今太久了。

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太少。

于是,渴望年老,四个字对于我就不再是幻想中的白发苍苍或身份证上改成六十岁,而是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便能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

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白岩松演讲稿篇五

妥协双赢,人生就是一场跟岁月的谈判中国人的逻辑习惯非黑即白。只要发现了谁的一个缺点,头一天还热情相拥呢,一转眼就“这个人怎么这样”。可是,你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啊。当我们了解人性的复杂时,理性才会慢慢建立起来。

近半年我常常讲,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讨论道德。比如去年,中国人讨论最多的,一个是老人跌倒了没人敢扶,怕被讹,一个是小悦悦事件。大家在那儿感慨,中国人现在良心滑坡、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觉得,当下的中国人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会比一百年后更好。内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性就是这样,看周围的环境是激活了我们的好,还是激活了我们的坏。

这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有时候还跟改革有关系。比如说,十五年前,两车一撞,车上的人下来就打,因为结果的胜负决定谁赔偿;现在比较文明,两车一撞,车上的人下来,保险号一抄,还可能互相递根烟,走了。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不是因为讲文明,而是因为车辆都强制上了保险。为什么老人跌倒了会没人敢扶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覆盖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如果老人跌倒以后,知道不会给孩子添麻烦,他就不会讹人了。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有天在日内瓦湖边,龙永图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吗?”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吗?”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当时我只记住了这句话,没有太深的理解。

我觉得,当下的中国,需要营造一种双方都懂得妥协的`氛围,共同前进。权力要懂得妥协,对自己要有所克制。我觉得公众的妥协在于,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我觉得,可能这是最关键的。

我们未来的十年,就是要看会不会形成一种妥协的平衡点。任何单方面的妥协都不可能实现。现在很多事件、冲突,都是因为非理性的公众和非理性的权力撞上了。

但是,这两者之间谁先谁后,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公权力要先妥协。媒体更多的是要约束公权力,要通过对常识的扞卫和对理性的呼吁,慢慢地让这个社会的理性建立起来。

现在,好像每一个人都很苦闷,不像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突然沉默,不理过去了,然后一门心思玩经济挣钱。现在,中国人重新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开始迷茫:物质上差不多了,可是还不幸福。怎么办?在这个迷茫的时候,我觉得恰恰需要理性——很简单,逼迫双方妥协,从自己做起。

白岩松演讲稿篇六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基本上是被绑架来的,因为这并不在我这次的南昌计划当中。突然有一天晚上,也就是前天吧,前天我接到了易建东校长的访信,替学生们恳请加出这么一站。不仅仅因为过去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们因为奥运和体育进行过很多的对话,还在于他能为学子去求这个情,更何况财大这个位置蛮特殊的,我6点05的飞机要飞,他跟我强调这儿离机场很近。来来复复,刚才我一下手机短信,我们有十五到十六条手机短信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此时就站在了这儿,一个原本绝对不应该也不可能站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行程太意外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所以接下来大家可以用一个热烈的掌声谢谢易建东校长。

看到热气腾腾的这个场面就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去年我刚刚度过了自己的大学毕业20周年。对于我来说大学不仅仅是个回忆,也是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四年。前天的晚上在广州,我在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我们晚上,也是我们大学的几个同学的聚会时间。即使很晚,也要一聚,因为他是你一生的朋友,在大学里有很多的事情是你一生难以复制的。

第一、在大学里一定要去珍惜和维系和发展一辈子很难再遇到的集体的友情。书萍曾有一句话:人到中年,友情之树和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树日渐凋零,但是在大学里所结下的同学情谊,因为你们在一个行当,或者说大多在一个行当里,一生当中多有交集,那个时候又没有很多利益纠葛,因此大学的友情便可贯穿一生。我为什么格外的强调第一点,要珍惜大学的集体友情呢?是,我既不同意更不反对大学期间谈恋爱,但千万不要因为提前走入两人世界而丢掉大学四年来你这一生无法复制的集体友情。所以我首先要提醒你的是,这是最难得的,即使你再谈恋爱,也要融入到你的集体当中,去分享那种借自行车或者自己有自行车一帮子人可以骑十几公里几十公里去踏青去玩,然后一帮人昏天黑地的打牌,然后考试前一起临阵磨枪,这样的一种记忆。

第二、在大学期间一定要锤炼自己非常坚强的心理素养。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的中国的教育,有很多该强调的并没有被强调。比如说我们谈到素质教育或者说是应试教育的时候,素质教育他的核心包括哪些成分呢?在大学里头,我就觉得如果能让我们的心理变得更强,那是大学教育该给这个阶段的必有得一种营养。我们总在谈一个人业务素质很高,你的身体素质很好,但是千万别忘了,我衡量一个人经常用心理素质去衡量。一个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才可能成功,一个心理素质不够强的人成功起来很难。比如说在大学的时候你会不会用挫折去让自己的心脏变得更大。你会面对失败吗?同样面对成功也是一项很严峻的考验呀,你学会面对成功吗?心理素养必然成为大学期间,不管大学有没有意识的、有没有效果的去为大家增加这种心理课程。我觉得在座以及在站的每位弟弟妹妹们,也要知道在大学期间让自己的心里变得更强。因为以我过了这么多年,在工作岗位上,在社会当中去打拼,我去看的,我自己面临的成长,走到今天回头去看,有一颗比较大的心脏帮了我足够多的忙。那同样的,我也有机会去看新的年轻人在成长。有的时候会很好奇,哪些人更容易成功而哪些人不可以。那最后就发现,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容易成功,而心里素质不强的人几乎很难成功。因为打击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就是很难再起来。会演变成一种自卑、压抑。但是对于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打击反而让人愈挫愈奋。【外面有多少人呀?如果我不在意,你们也不在意的话这指台上起码能容三百人。我一直主张学校,学校就是要不拘一格,如果外面还有人要进,你就让他们进来坐在这。快点,你们要为其他的人节省时间,快点。】所以大家一定要去接受,拥有一颗还在强大的心脏,是你将来走向社会通往人生的必备条件,而不是可以选择的条件。甚至在我看来,如果让我去评价这个人的业务素养,心理素养,等等很多层面,心理素养是我有限要照顾的层面。

定要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性更高的人。比如说,开玩笑也不是说开玩笑,是事实。原来易剑东教授在北京的时候,他的不可替代性就很强,为什么呢?因为在奥林匹克这方面他几乎是最强的专家。所以不管是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你看我和他一起做过电视,一起做过体坛周报的会谈,等等,那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钻的很精很深,他的不可替代性就强。不可替代性强,他在这个社会上获取一个更加稳定的位置,一个向前进的速度就会更快。但是如果你随时可以被替代,比如说我们有个工作非常辛苦,我们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姐非常辛苦,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一个月挣得工资很低,他要比比尔盖茨辛苦多了,比尔盖茨曾经是世界首富,现在被墨西哥的一个哥们给超过了,成为第二。那你会觉得不公平啊,为什么这么多人工作这么辛苦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比尔盖茨一天飞来飞去还打牌,然后等等等等,还那么有钱呢?没办法,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而我们很辛苦的那些工作,像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你们要知道,随便把我们拽过去培训不到一天,立刻就可以从事那个工作。也就是说他的不可替代性太弱。那么不可替代性需要你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方式,你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来。我们经常有的时候说,我也能,和别人一样,但是你能做到别人无法和你一样吗?这一点,对于比如说我们干新闻的,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我现在越来越不说:我天天拥有的都是独家新闻,我这有你那没有,那我就觉得竞争性很弱,我是由垄断造成的。但现在不是了,全中国的新闻人每天上午8点到10点,围着不超过5个的网站在找选题,因为新闻没有越来越强的独家占有性了,拼的是什么?拼的就是你在传播和发布你的新闻的时候,你的传播性强吗?你的独特性强吗?你的独立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方面具不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呢?因此这就是挑战和竞争,但是他跟思维方式,是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四年级的学生啊,他们为什么可以拥有这样的机会呢?这一个事情需要反思的东西很多,我们的大学的学生为什么再被别人救了,甚至有人牺牲生命的情况下,会抻了几天没有任何人出来道歉呢?探险不是玩命,更不是玩别人的命对吗?但是这个是题外话,不提了,我想说的是,回到这个讲座就是没有必要一开始,在你的理论,你的思维方式,你的专业知识都不够得情况下就急于去实践,工作和婚姻、和恋爱、和成功非常非常的相似,求之不得,可遇不可求,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过程做的好必有好结果。我现在经常在大学里头,在不同的大学里头,那些认认真真在学习,并且汲取知识的人,然后真的做了四年大学生的人一般都有好结果。不排除那些心猿意马,也并不扎实的人,由于各种因素,有的人得到很好的结果。但是相当一部分不好结果的人恰恰是这么产生的。所以有的时候恋爱也如此,上来就非常功利性地去想非常好的结果,包括成功也如此,都是求之不得。反而做好了过程,必然会有好的结果。我们的大学教育,这个好像是在说笑话,没有,我是在跟你们的各位去说,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必定会有好结果,你要相信做好了就会有好结果。不做就是去赌博,赌博有人会赢,概率是很低的。你能确定你一定是好运气吗?那么为什么不去用做好一个过程的方式去求得一定的好结果呢?所以在大学里我知道这个对大家的挑战越来越大,但是我一定要跟大家去说。

脑,明天会语音计算,再后来有什么更高级的技术的变革没那么大关系。就像93年我问过一位上海哲学家:为什么我们的医学科技等等进步如此之快,但是现代人仍然需要一两百年前的人的音乐去抚慰心灵,哲学家回答我一句话: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

我们现在经常会被外在的变化给绑架了,很多人说:“白岩松你真的是手写的这本书,不会打电脑?”“对呀”“真的没发过邮件?”“没发过”“那你out啦”我想反问你,你觉得我out了吗?就像一个人很逗的这么问过我:“你既然没有发过邮件没有打过电脑,怎么知道犀利哥呢?”我当时很同情这位朋友,这是怎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呢?对,相当多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这也恰恰是我想跟同学说的第六点。

第六、说到思维方式的时候也要从传统的禁锢当中走出来。我们很多时候有很多下意识的习惯,但谁说习惯就一定是对的呢?比如说今天,因为实在太急,你没有机会。有机会,你就会发现,有人讲就有人在记笔记。考试的时候上大学的时候如此,后来我发现,上学这样是正常的,因为你要记要考试,后来我发现做讲座等等有很多人也是习惯在记,我就经常劝他们把笔记本收起来吧,该记住的不记你也会记住的,不该记住的即使记了也记不住,100个记笔记的人当中99个后来都没有再翻过。我们为什么总在这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其实它是错误的。打电脑,是有了这个东西我就一定要会吗?会了固然可以,对于我来说,已经习惯了手写和思维之间的同步速度,我不打电脑是因为我等不及我的脑子,因为它更快,我的手跟我是同步的。但是如果我打电脑,他不是我的习惯,那我舒服就ok了,我为什么要跟那些去妥协呢?但是我们生活当中,中国人必须改变一种逻辑——这人是好的,那人是坏的。我觉得不对。生活中纯粹的好人没有,纯粹的坏人也没有,绝大多数你我都如此,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看什么激活了我们的善,看什么遏制了我们的恶,一个良性的社会必须要有道德或者法律去约束制约我们心中的恶,你也很想偷东西,我也可能是,但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之后,拥有法律和各方面的约束之下,我们就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行为。但是你敢说你小时候没偷吃过东西吗?我偷过。你要敢告诉我说你没偷过,我就敢告诉你说你太虚伪了。因为人性大多如此。那么好了,由此就可以告诉我们一点,我们是相同的,一个人犯了罪是不是就十恶不赦,法律会有准则,该死刑该无期怎么怎么样的,那是不是因为一个人犯了罪他就什么都是坏的呢?不会呀。你比如说上海曾经有一个银行的行长,后来他被叛了无期,但是他有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依然有勇气去说他这句话很棒。他说:“名利权都很有力量,但你没发现他都是中性的吗?看用在谁的手里,如果用在有理想的人手里,它就向着好处走,如果用在只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情况下,这些词汇就是坏词汇。”所以,那你能认为你就是纯粹的好吗?你比如说朋友相处,尤其是恋人相处,可以成为恋人了,可以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了,都是因为优点而走进,都是因为接纳对方缺点才可以相处。不是吗?温文尔雅的人仍然有不齿于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怪癖。你一定如此啊,要是有人说如果把每一个青少年成长时候的细节告诉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父母会感觉到惊心动魄。天下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相对顺利的成长起来的,我从来没有告诉我妈我偷着喝酒抽烟,等等很多的,打架等等,但是后来发现身边的人也都如此。但是大家,为什么我们自己是这样,却衡量着别人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好或者百分之百的坏呢?对与错也同样如此,没有一件事情是对的就是对的,一家一等于二,这是真的,但是生活中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包括好与坏,快与慢,等等很多,我们一定要有一种第三者独立的思维去判断他,社会生活也是如此。

当然他也同样代表着生活的真相。对于上大学的孩子来说,给你描述一个婚后的状态:老公在那看电视,拿着遥控器在那看报纸,夫人在那织毛衣,偶尔看两眼电视,孩子在那写作业。一晚上没多少话,然后晚上烫完脚,睡吧对吧,然后问大学生这种状态怎么样,很多大学生都说快离了吧。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对于相当多的四五十岁的人,这是能想象的最幸福的人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距离呢?生活不会停留在放礼花,礼花好看是因为偶尔放一把,天天放谁也受不了。谈恋爱、婚姻也不是天天送花的,如果他真是你老公你会心疼那钱的。前两天公布了一个中国人婚姻的状况,说女性70%要求对方有房,希望对方有房才能够结婚,男的50%。我说这个数据太低了,因为把他当做一种理想存在的时候,我觉得100%的女的都应该填上希望对方有房,这说明还有30%简直太浪漫了。现实生活中不会做到100%的人男方都有房子。想象一下,26到30岁之间的中国的年轻人,能够做到都有自己的住房吗?不会,中国永远做不到。那么中国女性都单身了吗?人们总是因为别的因素选择结合,就像我和我的太太那也是在居无定所,前景不明朗,但是那是我们最快乐幸福的时光,非常简单的想就能把平淡做到不平淡来,但是一定要了解生活是这样的,这样的话你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才能适应。有很多的博士生、硕士生、理工科的名牌大学毕业的,我去航天,一看毕业三年,还是抄简单的数据而已,你做好准备了吗?你以为说,白岩松每天都是幸福的刺激的,总能遇到特别大的事情,没有。我绝大多数的时间是极其平淡的,报题,想选题,看报纸,报题,回来准备,晚上做直播,然后疲惫的回家。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只有做好迎接平淡的准备,才可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辉煌。如果认为生活都该是辉煌的,你是注定失败的。

再翻了,后悔死了。立言靠的是天赋,但是它是一种大的成功的标志。接下来第二个叫立功。作为的立功翻译成现在的白话文叫做事业有成。但是冯友兰老先生说立功需要机缘。一个人事业能不能成,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好结果。有的时候还需要机缘巧合。比如说我经常会说运气好。第三个他经常说,大成功的标志也是,立德。立德最容易,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也最难,需要你每一天都去约束自己,积极向善,便能立德了,但是这恰恰是最难得。而日子也如此,过好每一天并不容易,但是幸福的人都是过好每一天的人。有时候会问自己,你幸福也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你干嘛不幸福的过呢?我为什么要去转引冯友兰老先生的话呢?其实如果一心追求成功的话都很难,不就是立言立功立德,要么天赋要么机缘巧合要么需要每日的坚持,你能做到吗?什么叫做成功呢?有很多人问我,白岩松你现在算成功吗?我说不算,运动场上有个项目如同人生,我一直喜欢跳高。不是说我能跳高,我一直觉得他像人生的一种比喻。你有没有发现跳高的一个特点,越过一个高度就一定要摆上一个新的高度,你没看见过跳高永远在一个高度上不停地跃的吧。就在不断向上的过程中,即使你身边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已经没了,你已经跳过了最后一个高度,你已经获得了冠军,你见过这个冠军就不再跳的了吗?极少,剩一个人了,他已经是冠军了他一定要再升一厘米,过了他就还要再升,也就是说他注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我觉得这太像人生了。人最好的一辈子就是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这一生的成功。因此很多人说:白岩松你很成功。我说:那是临死前才可以念叨念叨的事情。所以你就会永远去挑战自己,就跟李宗盛曾经说过,有一首歌叫我们每个人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你们不常听了,你们现在,打击你们一下,你们什么都比我们那个时代强,你们的流行音乐不如我们那个时代。华人流行音乐的最伟大的时期,就是我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你们的歌在我们听来,这不是怀旧,的确很烂。我们伴随的是齐秦,罗大佑,崔健,李宗盛,滚石前两天在台北的小巨蛋举办音乐会,滚石三十年。05年的时候举办了校园民谣,民歌三十年,的确,现在的音乐有点苍白。唯一值得同情你们的地方,当然还有很多可值得同情啦,比如说生活的压力。

最后想说的是,是,我知道现在很多人在探讨年轻人不容易。我非常理解,全世界应该关爱你们,但是不必溺爱。我想反问的是有哪一点的青春是容易的呢?这一代的年轻人因为有了互联网,已经可以把所有的压力和委屈展现在世人面前,大家听得到你的委屈,想易建东校长他们那一代,我们这一代,再往上更高的一代,我们哪一代人的青春敢拿出来说一说呢?有很多人说现在的蚁族很难,漂泊在北京确实不行就回老家,我们那一代连成为蚁族的条件都具备,因为我们解决不了户口,没有粮票,必须遣返回原籍,工作都是定向的,人不拥有自由,连痛苦的权利都没有。你们现在起码还拥有痛苦的权利。然后有人说:哎呦,我们现在买不起房子房价太高,我们太痛苦了!我们那一带人根本就没有想过买房子的事儿,因为这不可能。另外还有一点,谁说27、28岁的人就可以买房子了,你在全世界给我找着20几岁就可以买的起房子的国家。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媒体和中国的环境居然给大家描绘了这么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饼,最后把大家全害了,所以大家以为每个人都要有一套住房,丈母娘告诉自己的女儿:如果没有这套住房不跟她结婚!这倒是简介计划生育的最好的方式。

但是每当剩女一多了,最着急的都是潜在的丈母娘。这不可能的,所以政府这几年,中国政府刚想明白这一点,开始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各种配套设施开始解决。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毕业了,住宿舍,找个小窝然后租房子两口子,然后慢慢住廉租房,经适房,最后有了自己的大房子。日本这些国家一般是四十来岁才拥有自己的比较稳定的住房,或者用贷款,要交一辈子。中国人就非常性急,但是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的人口更多。本人拥有第一套房子的时候都31岁了。我是在租了8年的房子之后,那按理说我还是条件不错的。8年的期间,连我们的孩子都是在我们流浪的路途中生的。曾经我从一个校区的一栋楼的六层转移到另一栋的六层,你们想想看这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情。我还大言不惭的给人家打电话:能不能便宜点,我们就在一个小区里?他说:对不起,你们这个搬家得加钱,我们不算路程只算楼层。季羡林老先生他们年轻的时候去德国,二战爆发十年回不了祖国,吃上了安眠药,母亲再也见不着,你说那一代青春容易吗?49年出生的,现在对于各位已经相当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个年龄了。49年出生的这批人,新中国的同龄人,长身体的时候,61,62,63年自然灾害,吃不着东西,决定去上大学了,66年爆发这事取消了,谈恋爱吧男女不分了,那时候男女穿的一样的服装,性别特征一样,掩饰的越没越好,铁姑娘假小子无处不在。等到说要结婚了,70年代中末期,突然面临残酷的选择:您是回城?还是高考?还是结婚?好不容易熬完了多生几个孩子天伦之乐了,计划生育了。等到将来一心要扑在孩子身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的时代,自己下岗了。等到有一天孩子千辛万苦毕业了,找工作困难了。你们苦还是这代苦?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大家也不要被这个幻象所欺骗,我要告诉各位,青春固然好,但是你们正处于青春当中会不会有你们的苦涩,每一代人都是如此。青春之所以好,因为在回忆中。另外青春有一些重要的特质,敢于犯错误,敢于尝试,为什么,有大把大把时间改正错误,像我这种年龄就不敢了,因为给你改正错误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不要觉得哎呀都说青春好,我们怎么没这么舒服呢?我们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一样也不舒服,生命当中无数个第一次在考验我们,我们在上大学最流行的一首诗第一句就是:21岁我们走出青春的沼泽地。可见大家都还在沼泽地里,所以去放大青春的最美好的东西,去享受这些日子,把平淡的日子往幸福那靠,所以期待你们的将来。谢谢各位。

白岩松演讲稿篇七

“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总体素质差不多时,为什么这个人就比那个人优秀呢?就是这个人的附加值比那个人高。我为什么能成为我们班级的领袖,就因为我球比他们踢的好。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捆绑式火箭。”

“生活中只有5%的比较精彩,也只有5%的比较痛苦,另外的90%都是在平淡中度过。而人都是被这5%的精彩勾引着,忍受着5%的痛苦,生活在这90%的平淡之中。”

“天天约会,天天送花的人,我见的多了,但最后都离婚了。就像放礼花,偶尔节假日放放,会显示出它的夺目、璀璨,但天天放,总有一天会把炸药包引炸。”

“小胜中有小失败,中胜中有中失败,大胜中有大失败,在你享受胜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对于失败你能扛的动吗?在所有素质中,我宁愿把心理素质放在第一位。恕白哥直言,你们今天遇到的所谓困难,在我们看来,简直是另我们羡慕的事情。把自己那颗薄薄的心,磨出老茧来,使其变厚,而不是脸皮变厚。”

“人只有一个一辈子都不会更改的职业,那就是做人,只有把人这一撇一捺写大,才能做好别的事情。”

白岩松演讲稿篇八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息过,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从不能自产汽车到汽车大国、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号……中国正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强大,逐渐变成了世界强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那些为国捐躯、舍身报国的人:甲午大海战、鸦片战争、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七七事变……这一场场战争,一位位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无不是中国人民誓死扞卫自己的领土,绝不容忍外敌侵犯的最好见证。

在十四亿中国人里面,有些人却不平凡,他们的惊人义举、无私奉献一次次震撼我们的内心,他们被亲切的称为“最美中国人”。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她用柔弱的身躯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下。最美妈妈吴菊萍看见两岁女孩从十楼坠落,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徒手抱接坠下的女孩,自己的手臂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女孩最终获救了。

这些平凡而有伟大的故事告诉我们:好人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的,我们也要像她们一样,无私奉献自己,做一个“最美中国人”,圆我们美丽的中国梦。

白岩松演讲稿篇九

就业还是考研?白岩松给了一个很干脆的回答:骑驴找马。“如果有机会获得一个满意的社会职务那就先步入社会满意者;如果没有机会那就继续求学;如果喜欢继续求学,那就接着求学,更关键的是还得考得上。”白岩松用幽默的语言回答了同学在求学与就业之间的困惑。

“我就是一个本科生”

白岩松坦言:“我有无数次机会成为硕士、博士,但我不想没投入就镀一层金。我不会虚弱到没有博士学位就感觉自卑的地步”白岩松还说有学位而没文化的人太多了,同样有文化而没学位的人也有很多。他希望同学们关注的是自身的修养而不是一纸文凭。

文档为doc格式。

白岩松演讲稿篇十

“孔子学院影响世界最根本的障碍是连他(传播者)自己都没有影响到,又如何去影响别人哪?”

白岩松从问题的根结出发,提醒孔子学院的'准教师们: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一次发掘内心的过程。

“孔子学院传播的理念是否深刻地影响了你自己?你是否相信?”用中国的一句古语:信则灵。如果说在市场经济下都信仰人民币的话,那么每个人的信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在中国很难有同样的信仰。白岩松发人深省的话语让在场的学子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收获不到的知识。

白岩松演讲稿篇十一

各位,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来了之后才知道不好讲,为什么?年龄层相差太大,36到42(岁)的一群人,还有年轻的大学生,你怎么把一家两代人融合在一起还要给他讲呢?讲养生上一拨听,下一拨不听;讲励志,下一拨听,上一拨不听;讲成功,底下(有)一半儿人都有经验,很难,所以,聊聊天吧。

这一个月正处在厦门的读书月,我是受出版社的“裹挟”,来跟大家谈阅读之美,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稍微悲哀的事情。今年台里头做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都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一件事,你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说到国际吃饭日,没有。那既然国际没有吃饭日,那为什么要有一个读书日呢?对于人们的身体、肉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那我很纳闷,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吗?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这样一种现状?我觉得这件事情恰恰印证了此时此刻中国的某种悲哀和某种觉醒。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前不久在apec上,普京送给了一部手机,这部手机我看完细节之后发现,只有俄罗斯能做,中国做不了。是他们技术很高科技吗?没有。这个手机是两面屏幕,这面跟咱们的手机一样是正常的,另一面是跟kindle一样的、像水墨一样的屏幕。我为什么说中国做不了?俄罗斯的人均阅读量在全世界排名是很靠前的,脑海中能诞生(这样)一个手机,一个屏幕是正常的彩屏,另一个屏幕是墨迹的屏幕,只有爱读书的国度才可能把它研发,他才会把一个手机跟阅读和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我们设计成两个屏幕,一定是为了变得更加便利,更加色彩斑斓,而不是考虑是否更适合阅读。

同样的道理,今年八月份我去法国巴黎的时候,大家知道,八月份的时候,巴黎人民非常可爱,把整个巴黎全部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见着中国人的可能性会比见着法国人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都去度假去了。就在探讨这个度假的事情当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中方的高级官员跟我说了一番话,给我的触动非常深。他说该怎么看待法国人像命一样地扞卫这一个月的休假?中国人经常会觉得法国人太懒啦,一到夏天钱都不挣全跑啦,都去度假了,海边或者其他(地方)什么的。我们非常容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法国人是怎么去面对、思考、解读这一个月呢?在全世界,如果论有创造力的国家来说,法国,是最好的,甚至可以不加之一对吗?比如说在诺贝尔文学奖,法国有多少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包括法国的电影,现在我依然是法国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只要看一部法国电影,当然,也是他不错的电影中的一部,我就几乎从来没有失望过。在我最喜欢的三部电影当中,就有一部是法国的……法国人认为法国之所以有创造力跟这个月休假紧密相关,因为每年他们有一个月去保证安静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经常有发呆的时间,让他们了解生命。每年都要休息一个月,宁可少挣点钱,在这背后是一种对生命更透彻的理解。

生命不止是使用,还需要奖励,而我们对生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口号上会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们的实际行径中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钱永远没够,大家都在忙碌着,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忙”。“忙”就是心亡,那你可以仔细追究一下,“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有多少人心是死的?”他的这番话触动了我,法国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国度,跟他经常要停下来,面对自己,成为自己的朋友,与自己对话,与时间和空间对话紧密相关。后来我总结,想要有创造力,需要有三个条件:有钱(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没有这三点,想有创造力,不可能的。

去年是《东方时空》创办二十年,它在1993年创办,为什么(发展)几年就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专题节目?那种创造力是从哪儿来的?我觉得就从这三个“由于”来的:由于进行了改革,大量的人可以进来,不合适的人可以走,每一个栏目的人都会有一点富余。这种富余就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同时也有了生存的压力,这就需要更有创造力和干得更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当时搞改革,钱制片人可以支配,干得好的人可以多给,干得不好的人可以少给,有一点闲钱。第三个由于不是满员,同时还可以吸纳社会的大脑,优秀的人云集在这里,就会有多余的时间和智慧,创造力就诞生了。那样的几年时间里,永远是前面在播节目,后面就有人在研发新节目,所以,很多新节目都不是领导指令的,而是我们自发推动的,像《实话实说》这样的节目,领导没让做这个,一看还不错。创造力就是这样诞生的。

……。

人家说一个外星人如果掉入地球,掉到其他国家命运可能相同,掉入中国会有不同的命运,要看它掉入哪个省。如果掉到陕西,就会把它埋上,一百年后再挖出来。如果掉浙江义乌,就制造一批模型。如果掉在东北,训练训练上二人转舞台。要是掉北京,更搞笑了,“赶紧问下是什么级别要不不好接待。”(笑)所以我们会有我们此时的特征,你就会去想我们现在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时代吗?当你看多这样事情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种本源,此时此刻有多少中国人会去做无用的事呢?但是创造力就恰恰跟无用的事联系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