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边城读后感600字(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8:43:41 页码:11
边城读后感600字(通用16篇)
2023-11-13 18:43:41    小编:zdfb

读后感是对于自己读书过程中的体验、情感及内心戏剧性改变的一种记录和表达。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对书中事件发展的看法和疑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读后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一

那是夏季的一天,我学完奥数,正等公交车回家。我左等等,右等等,383终于来了,我一个跨步,冲上车,刷了卡,便跑向了空车位。当我刚刚在座位上坐好时,一个响雷在我身旁的窗户外炸开,我吓了一大跳,看来过不了多久就要下一场大雨了——可我没带雨伞。

我呆呆地望着窗外,也不知过了几站,到了哪里。突然,在那密密的雨中,我看到了一把红伞,那鲜艳的色彩,好像一把火,在雨中显得那么的引人注意。那是谁?望着那把似曾相识的雨伞,我不禁问着自己。

公交车继续前进着……。

我一个箭步跳下车,扑入了您的怀抱。我亲爱的爷爷,原本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一朵笑容绽放在您的脸上,您满眼爱意地望着我。

窗外,雨还在下着,却没有那天的凶猛。我愣愣地望着门外,仿佛爷爷的身影还会出现在那里,但这已不可能了。因为几天前,爷爷从三轮车上摔下来,摔伤了脚……我略微呆滞地收回目光,拿起一旁的雨伞,冲入了雨雾之中。爷爷,我来看您了!

爷爷,从前都是您守护着我,现在该换我来守护您了……。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二

是个纯朴的农民,一辈子与黄牛作伴,土里土气,汗味满身。

然而,我爱爷爷。每次进村,老远就看见他凹陷的眼睛夏衬托着一个高高的鼻子,鼻子下的嘴巴里含着卷烟蹲在门前。我对爷爷的敬意和爱是无法表达的,只能甜甜地叫一声“爷爷”。爷爷脸上略露出一丝笑意,算是回答。他挪一挪位置又蹲下来,目光凝视远方的田野“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

爷爷十分勤劳。虽然自己已是七十有五,但是依然下地耕种。在农耕时节,爷爷总是起早贪黑,拉着黄牛去犁地,炙热的阳光把爷爷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爷爷的勤劳似乎成了一种习惯。记得有一次,爷爷因受凉感冒,那时正是收割时节,各家各户都忙于收割,我家也不列外。爸妈看爷爷生病了,就说:“爸,今年,您就别下地了,我们自己去割谷子。”但爷爷却说:“这么多田,你们哪有时间啊?这点小病算什么,我的身子硬朗得很哪!”“爸,要不等您身子好了再割吧,您这样……”爸爸话还没说完,爷爷就拿起镰刀准备去地里,他倔强的说:“今儿你们谁也别拦我。”虽然嗓音还带着些颤抖。爷爷说完就往地里去了。爷爷啊爷爷,您何必这样劳累自己呢?您年岁已高,也该好好享享清福了。

爷爷也十分节俭。有一次,爸爸买了一件西装,但是因为吸烟而烧了一个小孔,爸爸准备把它丢掉,爷爷一把拽过来说:“一两百元钱的衣服,扔了太可惜,给我,干农活时也可以用来穿哪。”就这样,硬是被爷爷给抢了过去。逢年过节,母亲都会给爷爷奶奶买新衣,但是爷爷总是不穿,只有出远门走亲戚才会穿。在家里,爷爷穿的衣全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衣,他总是说:“都七老八十了,穿那么好干嘛?”

爷爷老了,由于过度的劳累和过大的负担,他的脸上长满了胡子,背也明显的驼了。每次下地回来都会咳个不停。每次放学回家,我首先听到的就是他的咳嗽声。每每听到,我的心里就泛起一股巨浪,拍打着我的心。

当我坐在教室里,拿起笔写爷爷的时候,他也许又在黄土地上吆喝着他的黄牛耕地了;也许正挥动着镰刀在金灿灿的稻田里艰难的拼搏了……他就像老黄牛一样不知疲倦的耕耘,只知道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我要向爷爷辛勤付出一样,努力攀登在书径上,来报答爷爷的一片深情。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三

执手人间,终究山水隔。白衣青颜,画屏香暖,南柯一梦碎尘缘。陌上缘,几度云烟,怎奈春花苦短,一别天涯竟黯然。

一声长叹,泪落憔悴,相思千般忆初见,凄惶无限在黄昏。烛光流转,花间怅然,梦你姗姗在近前。

那年途还,过客江南。当时懵懂初见,视为惊艳。看你眉眼,深邃澈蓝。阑珊婉转,起卷涟漪波澜,情愫暗卷,驻我心怀。清歌缓弹,流光偷转,放眼繁华三千,唱尽馨香雅韵。红尘落盏,风轻云淡,握韶华绵绵,在眉弯蔓延。流云蹁跹,心瓣柔软,一阙红楼已梦牵。

登高凭栏,情愫彼此暗牵。月落芷岸,衣袖轻挽,只愿一生相怜。细雨敛艳,红袖香添,画你云鬃在镜前。

恰时正当少年,揽拥如花美眷。轻舟摇岸,伞下比肩,踏雪寻春画江南。

惜缘,记下永恒誓言,描绘半生喜欢。暮雪千山,沧海桑田,次生为你牵伴。爱是不变,情存心间,心意相通的默契穿梭于彼此纠缠。厮守的句点,是手握着幸福的爱恋。

谁教情妩媚,痴心应不悔。轻颦笑与对,与尔同一醉。

世事变迁,一切应缘相见,却应无缘而散。秋风如剪,落叶在秋季里飘散。形只影单,独对夜空思量,爱已难寻,无影又无言。夜已寒,繁星皆黯然。落寞独眠,离愁尽叹。相思千般书几言,怎忍孤单诉情缘。孤零彼岸,舟行送远,芳踪渐行渐远。

落叶片片,西风吹帘,心劫在霜寒季节搁浅。枫红的.长亭边,不经意染上多愁善感。摇曳旧事一段,谁许一世平安,窗疏影斜梦遗憾,汗湿薄衣衫。

往事牵绊,历历在眼。一曲断弦,可是誓言里的残篇。心碎无边,光阴瘦了夙愿。风凉,吹落一地花瓣,跌碎三千痴缠。幽居人独憾,书写几世痴念。芙蓉面,何时再相看。心已乱,情难挽,抚一曲阳关,弦断,千千思念,只在镜花残月的彼岸。

声声念,泪花两含,话别一声道长安,徒留浅笑在彼岸。谁记烟花璀璨,却说情深缘浅。声声怨,佳人何时还。独望远帆,望不穿秋水冷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四

二老走了,对于翠翠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悲凉。

回到空荡荡的屋,坐在河边,脚侵在水中,仿佛还能看见爷爷自爱船上忙碌的身影。撒娇时爷爷满意的点点头。一切如旧,却早已物是人非。翠翠呆呆的坐在河边,想到以前的那个相同的夜晚,爷爷亲切的抚摸着自己的脑袋。以前有爷爷在,多大的难过事自己都能看透,现在爷爷不在了,翠翠该怎么办。

“爷爷说,七八月天上有流星,人死后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那爷爷是不是也在天上的某个角落看着我?爷爷在吗?爷爷……”翠翠双手抱着膝盖,自言自语,声音也成了哭腔。“爸爸,妈妈,大老,是不是也成了星星。”她把头埋在膝盖里,感觉越来越模糊。

“翠翠,翠翠。”翠翠听到有人在喊她,迷蒙中,她搓了搓眼睛,抬头看,竟是爷爷。

“爷爷。”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她还是扑了过去,一把抱住爷爷。

“爷爷你回来了,你不要翠翠了吗?翠翠想你,翠翠要你,爷爷……”

“孩子,孩子莫哭,爷爷在这儿。”爷爷抚摸着翠翠的头,用手抹去她的眼泪。

“爷爷你莫走,你不要离开翠翠。翠翠什么都不要,只要你。我不会乱跑,不会让你担心,我会听话。”翠翠带着哭腔,不停的说着。

待翠翠冷静下来,爷爷拉着翠翠坐在草坪上。翠翠的视线一刻也离不开爷爷。

“翠翠啊,你要坚强,只有坚强才配活在这土地上。爷爷总有一天会离开你的。”爷爷也不想留你一个人。老船夫强忍着心中的酸楚,最后半句话始终没能说出口。

“爷爷,你去哪儿了?他们说你死了。我不信,你不会离开我的。”翠翠又激动起来,眼泪跟决堤似的。

“爷爷没走,爷爷在,翠翠以后要幸福。爷爷会陪着翠翠的。不管翠翠在哪儿,爷爷都在。”爷爷拍着翠翠的肩膀,语重心长。他给翠翠讲起了妈妈的故事。翠翠耳边响起了熟悉的歌声,仿佛又回到了虎耳草成熟的季节。翠翠迷迷糊糊的荡漾在这有爷爷在的短暂幸福中。

“爷爷!”翠翠一声大叫,她从睡梦中醒来。

“那是梦?”翠翠不敢相信。“可是为什么那么真。”她莫了莫湿润的眼角,自己好像被温暖包围过。

她起身,看到二老趴在身后的草坪上睡得正香。

“二老回来了。”翠翠心里有了一丝欣慰。“可爷爷呢,真的就像他说的,一直都在吗?”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五

平凡的我,却有一个不平凡的爷爷。相信很多同学都会羡慕的,嘿嘿。

我的爷爷已过知天命之年,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他是一个乐于助人,很有学问的人。

每当夜深人静,千万家灯火熄灭时,爷爷仍坐在那张躺椅上。爷爷年纪虽然大,身子虽弱,但他书房里的书却可以抵上一个图书馆。爷爷不是看书而是说书,在看的过程中,发出细细的蚊子般的叫声,那张躺椅是爷爷的听书者,它默默地倚在地上,两眼抬头仰望天空中的繁星,像是在快乐述说:“这位老人说的书真是好听啊!他可真是有学问,你们也赶来听听。”不知道为什么每当爷爷读书的那个晚上,天上的星星总是那么亮,那么美,那么引人注意。

一天,爸妈出去上班了,爷爷坐在沙发上,又给我讲大道理了。这时间,满脑空白的我突然冒出了一个长久以来没有问出口的问题“爷爷,你为什么总爱看书,不可以找点其他的娱乐节目来放松心情吗?”爷爷说了一句直到现在都让我记忆犹新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一位拥有世界上所有知识的大师,他里面的深刻含义,只有你自己琢磨才能铭记在心。”我听了这话,不知道为什么,渐渐地我也喜欢上看书了,就像老鼠爱上大米一样,这可多亏了爷爷的大道理啊!

爷爷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乐于助人,宁可自己不花钱也要把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爷爷的六十大寿再过几天就要来了。我和爸妈商量要送什么礼物给爷爷,可爷爷看书看得连自己的六十大寿都忘记了。这也好,我们打算给爷爷一个神秘的惊喜。我和爸妈七嘴八舌开始议论起来。“要不买蛋糕。”“要不去吃饭。”“要不买书算了。”三样都要,就这样决定了。快快来,来了,我的小肚皮会被“炸开。”贪吃的我在念着魔法咒。可爷爷却依然被蒙自鼓里。蜗牛老人背着它的大房子拉着时间老人来了。六十大寿的那天,爷爷和我出去散步,一不小心我说漏了嘴。妈妈和爸爸把钱都交给我了。这不,我在夸自己钱多,爷爷一问,“哎”!本来我不用担心什么,可是现在我耷拉着耳朵就像一只被斗败的公鸡。原来爷爷看见了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头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因妻丧病,急需医药费400元,求行行好,给予施舍。爷爷那像石头般坚硬的心,顿时像棉花糖一样软了下来,让我把爸妈给我的500元拿400元给那个穷人。最后,爷爷的六十大寿只是买了几本书,我的小肚皮又空空如也。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个平凡乐于助人的老人,怎么样,你们喜欢我的爷爷吗?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六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供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

“我想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1.黄昏到来,边城温柔、美丽、平静,翠翠心中却凄凉、痛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a.杜鹃叫个不息,啼叫令人悲愁。

b.热气蒸人,各种气味令人烦闷。

c.生意人杂乱声音,使人心里烦乱。

d.生活太平凡,不能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无法表达。

2.在寂寞难耐之下,翠翠想离家出走,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答:。

3.节选文字在刻画人物心理时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

阅读测试题答案:

1.d。

2.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

3.对比,衬托。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七

我到过的江南小镇也可谓多矣,如今大多还是昔日的水村光景,只是再也难寻《边城》里的茶峒归宿。再望碧溪岨,两山篁竹,翠色逼人。当有一朵沾湿的手帕向你挥舞却又倏然收回,这才猛然醒悟:有一种等待是用今生。

湘楚之风遥遥吹过,吹不尽的是三年六月的月夜歌吟。那样的夜、那样的曲,使少女翠翠的灵魂为之升浮。两个兄弟天保、傩送以歌动情,博同一心上人。终于哥哥最先看破,将她大度地让给傩送。尽管如此,傩送还是没能与翠翠终成,读至傩送离城一节已不免令人感叹命运不公。其实,故事结尾虽感其未尽,这场等待却注定要倾耗一生。没有所宣倡的团圆结局,反以悲剧作终,更觉其爱坚贞不渝。寂寞的边城饱历太多世事,最后只留翠翠守外公的渡船。奈何渡尽良缘,苦恋待望今生!

寂寞,边城佳人绝恋!

以歌求婚、兄弟让婚、祖孙相依为命,这样淳朴的生命形态再次向对立的城市现代人格发起了冲击:古老的纯净心灵与至善的美德,在物质膨胀的当今究竟该何去何从?失落的不是一座边城,而是千千万神州大地上的古镇;寂寞的不是一个文化角落,而是全民族的整体领域。我怕,怕西化泛滥迷失了东方文化的自信,怕工业文明破坏了自然人情的质朴。再看小说里提及的湘西江边的傩戏,一个比祭天还要盛大的民俗竟然让许多文化人也不为所知,甚至曾一度被政府禁止。不重视继承文明的发展,该如何走向创新?一个有历史而且重视历史的国家,该如何继往圣绝学?值得我们再去索解这个谜。

寂寞,中华文化人格!

有人说边城就是象征民国时期的桃源所在。我向往沈从文旧居的凤凰古城,向往湘楚文化,更向往一隅人心古、思无邪的乡镇。我多想神游巴水蜀山,寻江畔一人家,登吊脚竹楼,闻悠扬长歌。我的心里永远有一座边城,或是杏花春雨江南,或是桑竹泡沫桃源,会让我像翠翠用一生去执守。生活的真谛正是这样:白塔下伴一位老人、一条黄狗,听溪水欢淌,等斯人归来!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八

原文: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把握作者在《边城》中极力要表现的古老湘西的人生形式。

3、理解《边城》题目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美读课文,咀嚼品味小说诗一般的意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启发点拨、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多种方法结合,完成文本中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操。

2、了解古老的民俗及其丰富的内涵,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民俗活动和情节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心理,把握小说中至真、至美、至善人性。

【解决办法】。

1、加强课前预习,充分熟悉小说内容。

2、补充相关小说情节,让学生对《边城》有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方法】要本着以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为主,重视学生的思考重视学生的感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点拨法以及探究和讨论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预习课文品读重点段落。

要求:1、勾画出小说的环境描写的语句。

2、标出自然段。

3、找出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品味小说中的淳朴的人性。

4、勾画出小说中的民俗描写,体会这些民俗的特点以及内涵。

5、理顺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6、明确小说的人物、情节,用自己的话复述,补充相关的其他情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教学:《边城》这部小说问世不久,湘西的凤凰镇就成为旅游胜地。它正如世界上许多名城名镇一样,崛起在世界文化大师的光环之中。因为莎士比亚,英国的斯拉特福小镇才会蜚声世界;有了莫扎特,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才成为世界音乐中心,有了塞万提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才成为旅游圣地。同样,因为有了沈从文以及他的系列湘西小说,凤凰镇也成为了风景名胜之地,凤凰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小镇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边城》去欣赏那里的山水之秀,去感受那里的民俗、人情之美。

二、文本解读。

1、读第一段,这里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况?明确安分乐生,井然有序。

2、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通过文本的描述,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明确:码头、碉堡、河滩、军营、河流、山、水、船。

这里的风光秀丽、美好。是一个干净的自然所在,就象是这里的人一样。

3、文本写了哪些民俗?这些民俗有怎样的特点?又有怎样的内涵?学生讨论完成。

端午节:赛龙舟、穿彩衣、画王字、捉鸭子。

中秋节:赏月、男女青年对歌。

新年:舞龙灯、耍狮子、放鞭炮。

婚嫁:小轿子、羊、男孩、糍粑。

意的氛围。更能体现人们之间的和谐亲切的关系。

4、小说情节的归纳。

小说节选部分中写的次数最多的哪一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赛龙舟:由赛龙舟引出小说的人物以及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一些事情。

小说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主角是谁?

人物:

主角:翠翠围绕主角相关的人物有:祖父、傩送、天保、顺顺。

情节:

第一年赛龙舟——翠翠傩送邂逅埋下爱情的种子。

第二年赛龙舟——翠翠与天保相识引来天宝的爱意。

第三年赛龙舟——祖孙二人在家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物性格特点。

5、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在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展现出来的?请同学分组讨论解决。

明确:

翠翠:单纯、多情、腼腆-------语言心理描写细节刻画。

祖父:善良、忠诚、慈爱、热情、朴素-----行为语言描写。

天保:坦荡------行为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傩送:热心、正派、幽默------正面侧面结合细节刻画。

顺顺:富有、热心、正直-------侧面描写。

亲情---爷爷疼爱翠翠,翠翠依赖爷爷;彼此相依为命。哥哥让弟弟,哥哥为弟弟而出走闯滩。弟弟又因哥哥的出险而内疚离开。不管是祖孙间的情还是手足间的情都是那么的深挚感人,令人唏嘘不已。

乡情---人与人之间和善友爱互助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军民情----端午节捉鸭子;春节放鞭炮;爷爷可以去军营中喝酒。军民和谐亲密相处,有着鱼水一样的情意。

三、探究交流。

有人认为翠翠的爱情悲剧,是由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的孤寂导致的,可以从相关人物和情节中印证这样的观点。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2、在边城中,我们看到的是这里人的善,这里情的真,这里景的美,正如沈从文先生自己在谈《边城》写作时交代的“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通过上文的分析,这里的民情、民俗以及人性、人情的美就是沈先生要表现的边城的人生形式。

3、作者为什么要把小说的名字起为《边城》呢?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来分析,(第一段文字)。

“湘西的`儿子”走出湘西,经历了北京城的战乱动荡,尔虞我诈,也看到了上海的灯红酒绿,低迷庸俗的生活,中国的这些中心城市正是一片污浊和混乱,正在承受战乱的苦难,因而作者更怀念自己的故乡湘西。起名《边城》表明没有受到污染的小城,与中心相对而言的,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小结:湘西之于沈从文,正仿佛桃花源之于五柳先生,是一种精神意志的象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移情外化。理想中的湘西是沈从文先生永久的依恋。

四、作业阅读边城全文写一篇读书报告:围绕以下问题研读:

1、作者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有怎样的思想背景?他想寻求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模式。

2、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以景物、风俗描写为主,具有散文化倾向。探讨本文的写作风格。

边城的人生形式――与中心城市相对。

五、板书设计。

边城。

民情:安分乐生,井然有序。

民俗:古老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人性:至善。

爱情:至纯。

人情:亲情:至深。

乡情:至真。

军民情:和谐。

《边城》是诠释爱的,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父子之爱、友朋之爱、乡邻之爱、乡土之爱组合成的人伦社会之爱。《边城》是要阐释美的,自然之美、人物形神之美、人事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还包括作品本身结构行文的诗性的美,无处不美。而这爱和美的背后无疑暗伏着一种缺憾,一是作者要描画的人生、社会本身的缺憾,比如“美丽的都不容易长存”的凄凉的故事结局,“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小说流溢的神秘宿命气息等。这爱和美在从很久以前开始的现实中的消失,这就是所谓“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边城》有非常清晰的人生社会理想的诉求。“我将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小说践行着作者想要建造“精致、结实、匀称的供奉‘人性’的中国的希腊小庙”的理想。

如此美丽,如此丰富,“边城”让人心驰神往,想来教和学都该是极其美丽的事情。但是我显然被冲昏了头脑,忽略了学生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也忽视了对最佳课堂结构的追求,于是我最初的尝试是失败的。

本课的教学关键就在于找到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并且营造让学生迅速进入的“场”。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在哪儿,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替学生做主,得让他们自己说,于是就有了课堂开始阶段“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表达你的阅读感受”的环节设计,学生的表达指向是丰富的准确的,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意蕴深刻的问题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请问这究竟是一篇小说还是散文?学生肯定会说是小说,因为教材就是这样介绍的。但是我将坚持说《边城》更像散文,因为她具备散文情意真、内容美、形式自由的三个特质。然后让学生去寻找文本中的美点,探讨美在何处,怎么美,为什么美。于是引领学生或者说被学生引领共同走入《边城》的角角落落,在沈从文如诗的文字美丽的肌理褶皱里,领略茶峒的秀丽风光,体会边地淳朴的民风,理解翠翠美丽的形神,感受翠翠、祖父、傩送等人间真挚、朴素的爱和闪耀在他们身上的美丽的人性光芒,为故事的忧伤而忧伤,为这一曲古朴的爱和美的颂歌而神往,悄悄逼近《边城》这一次对人生、社会“观”“想”“望”的全面描摹。

任何交流都需要特定的和谐的有张力的“场”。《边城》的“场”在何处?城市少年看得见天空中被夕阳烘成的桃花色的薄云吗?杜鹃的叫声是怎样一种叫声?泥土草木和各种甲虫类气味是怎样一种气味?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如何变成一片黑色?那小小草莺夜半的吵闹和闭着眼的安睡与繁密如落雨的虫声是怎样美妙的复奏?……我曾试图利用音像的资料来帮助我建造这个“场”,但很快就被自己否定掉了,史绍典主任“课堂要原生态”的叮嘱更坚定了我远离现代技术的主意。因为所有形象直观具体的解释都有可能是对丰富的简化,对真实的歪曲,对深刻的疏离。于是我赤手空拳,试图用最原始的说和写,思考和交流来营造这个“场”。转接是流畅的,过程是自由的,气氛是民主的,不要预设,拒绝灌输,在行走中寻找闪亮的星星,捡拾美丽的珠贝。当然还有开头那“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另外一种人生”,结尾“蕴藏的热情、隐伏的悲痛”的点拨,帮助我营造着这个“场”。我们所依靠的只是我们那一颗颗敏感善良的心、聪慧正直的脑。

但是,我感到了力不从心,我还是觉察到了学生、我与《边城》的疏离,我和学生的疏离,我和所有在场者的疏离,我有了逃走的欲望,逃到边城中去,逃到那一个似乎存在似乎不存在的地方去。我发现我的官能的不足,发现我的认知的浅薄,我渴望将自己的这些体验汇入到《边城》所在的那一条人类整体经验的河流中去,虽然未知前方在何处。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十

《边城独望》是晚唐诗人马戴写的一篇五言律诗。

【原文】。

边城独望。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赏析】。

初秋时节,诗人独自凭倚着高高城楼的堞墙,眺望塞外风光,不由自主萌发了一股独客异乡的感情。

诗人马戴,曾从军大同军幕,独在异乡,面对荒凉的塞外,翻腾着感情波澜,这是十分自然的。全诗似乎是前后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但细细读来四联诗又浑然一体,情景互生。

“聊凭”、“暗起”这两句诗把读者带进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里去。诗人面对当前处境,既无可奈何,又无法排遣心中的郁闷。这样,就从诗人的内心开始展现诗人的自我形象。

颔联、颈联承首联之“望”,写望中所见;也承首联“异乡情”,写出了“异乡情”暗起的环境。严霜凝结,蒹葭一片惨白,使人感受到一阵寒意;远山昏暗,雾霭在山林中升腾而起,弥漫于山峦峰壑。这是一幅远景,画面中突出了萧索的气氛。紧接着,诗人又呈现一幅近景。胡天的雁群垂下了翅膀,落在荒凉的河滩上;一阵阵动人心魄的鼙鼓之声,从军营里传出。这幅近景,加强了全诗画面凄冷萧瑟的悲凉之感。诗人望中所见,是如此萧条、冷落,又具有鲜明的异乡情调,自然会引起万千思绪,回应了异乡情暗起的缘由。诗人选取了富有特色、富有感情色彩的意象来构成望中所见的境界,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情思。

诗人的情绪也随着所写步步激荡。末联里“独”树,“残”“秋色”,层层递进,把诗人的情绪“逼”向了高潮。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上,几片黄叶残留枝头,萧瑟的秋色、萧飒的秋风之中,诗人在树下徬徨,继而狂歌、号泣,泪水如雨,洒落衣襟。这样,诗人就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刻画。

从独自一人无可奈何地在城楼凭堞而望,到眼前凄清、悲凉的秋景,到情绪的爆发而狂歌号泣,从叙述、描绘到抒情,从外在动作形态,进入到情绪的深处,很有层次感地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这一形象的塑造,动作性鲜明,感情浓烈,可谓形神兼备,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严羽《沧浪诗话》曾说:“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在某方面说来,这一评价是有一定依据的。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841—846)进士。宣宗大中(847—860)初年,在太原李司空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赦回京。懿宗咸通(860—874)末年,佐大同军幕,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诗集一卷,今编二卷。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十一

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翠翠依傍祖父坐着,问祖父:

“爷爷,谁是第一个做这个小管子的人?”

“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因为他分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又像是个最不快乐的人做的,因为他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不快乐!”

“爷爷,你不快乐了吗?生我的气了吗?”

“我不生你的气。你在我身边,我很快乐。”

“我万一跑了呢?”

“你不会离开爷爷的。”

“万一有这种事,爷爷你怎么样?”

“万一有这种事,我就驾了这只渡船去找你。”

翠翠嗤的笑了。“凤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爷爷,你渡船也能下凤滩、茨滩、青浪滩吗?那些地方的水,你不说过像疯子吗?”

祖父说:“翠翠,我到那时可真像疯子,还怕大水大浪?”

翠翠俨然极认真的想了一下,就说:“爷爷,我一定不走。可是,你会不会走?你会不会被一个人抓到别处去?”

祖父不作声了,他想到被死亡抓走那一类事情。

老船夫打量着自己被死亡抓走以后的情形,痴痴的看望天南角上一颗星子,心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会在七月八月死去吧?”又想起白日在河街上同大老谈话的经过,想其中寨人陪嫁的那座碾坊,想起二老,想起一大堆事情,心中有点儿乱。

翠翠忽然说:“爷爷,你唱个歌给我听听,好不好?”

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祖父所唱的歌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

《边城》阅读题目。

1.品味“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这句话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船夫“心中有点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这句话表现了她什么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边城》阅读答案。

1.“柔软”既写出了爷爷吹的乐曲中含有的感情魔力,也写出了在特定年龄阶段的翠翠心灵的细腻敏感。

2.“快乐”是因为能把自己的快乐传给别人,“不快乐”是因为能把自己的忧伤传给别人。

3.担心自己死后翠翠的人生命运。

4.爷爷的歌勾起她对美好梦境的回忆。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十二

(自读课文,以讨论、自由发言为主)。

1、依靠揣摩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3、进行联想想象,体会小说中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课前布置预习,着重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

一、导入新课。

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赞者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类内容的代表。

二、简介作者。

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四、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的心理,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

一、小说的情节。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二、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以深入理解文意: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十三

原文: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赏析:

初秋时节,诗人独自凭倚着高高城楼的堞墙,眺望塞外风光,不由自主萌发了一股独客异乡的感情。

诗人马戴,曾从军大同军幕,独在异乡,面对荒凉的塞外,翻腾着感情波澜,这是十分自然的。全诗似乎是前后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但细细读来四联诗又浑然一体,情景互生。

“聊凭”、“暗起”这两句诗把读者带进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里去。诗人面对当前处境,既无可奈何,又无法排遣心中的郁闷。这样,就从诗人的`内心开始展现诗人的自我形象。

颔联、颈联承首联之“望”,写望中所见;也承首联“异乡情”,写出了“异乡情”暗起的环境。严霜凝结,蒹葭一片惨白,使人感受到一阵寒意;远山昏暗,雾霭在山林中升腾而起,弥漫于山峦峰壑。这是一幅远景,画面中突出了萧索的气氛。紧接着,诗人又呈现一幅近景。胡天的雁群垂下了翅膀,落在荒凉的河滩上;一阵阵动人心魄的鼙鼓之声,从军营里传出。这幅近景,加强了全诗画面凄冷萧瑟的悲凉之感。诗人望中所见,是如此萧条、冷落,又具有鲜明的异乡情调,自然会引起万千思绪,回应了异乡情暗起的缘由。诗人选取了富有特色、富有感情色彩的意象来构成望中所见的境界,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情思。

诗人的情绪也随着所写步步激荡。末联里“独”树,“残”“秋色”,层层递进,把诗人的情绪“逼”向了高潮。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上,几片黄叶残留枝头,萧瑟的秋色、萧飒的秋风之中,诗人在树下徬徨,继而狂歌、号泣,泪水如雨,洒落衣襟。这样,诗人就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刻画。

从独自一人无可奈何地在城楼凭堞而望,到眼前凄清、悲凉的秋景,到情绪的爆发而狂歌号泣,从叙述、描绘到抒情,从外在动作形态,进入到情绪的深处,很有层次感地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这一形象的塑造,动作性鲜明,感情浓烈,可谓形神兼备,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严羽《沧浪诗话》曾说:“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在某方面说来,这一评价是有一定依据的。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十四

我的爷爷是一位退休老师,今年快七十了,瘦削的脸上爬满了皱纹,肤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爷爷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吝啬”。

听爸爸说,爷爷退休工资有好几千一个月呢!我听了嘴巴张成了“o”型:“哇,爷爷真是有钱人哪!”于是,我心里开始打起了小算盘:“哈哈!以后让爷爷给我买零食,他这么有钱,肯定是我想吃什么都会给我买的。”

终于等到周末,我就和爷爷一起去菜场买菜,买完菜我发现菜场门口有一家超市,“啊哈!机会来了,真是天助我也!”我一边把爷爷往超市拉一边撒起娇来:“爷爷,我要买零食。”“好!”爷爷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太好了,这下,可以把我爱吃的零食统统买回家,吃个痛快喽!”我仿佛看到,冰淇淋、火腿肠、薯片、巧克力已经在向我招手了。

正当我想迫不及待地冲进超市时,爷爷一把拉住了我,并认真地说:“零食可以买,但不能超过十块钱。”“什么?爷爷,拜托,十块钱能买什么?奶奶每次带我出来都买好几十块的!”“不行!”爷爷回答得很干脆。哼!硬的不行来软的。于是,我开始嬉皮笑脸地撒娇:“爷爷,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我都好久没有买零食了,给我多买一点嘛!”可爷爷瞪着我,眉毛拧成一个川字:“不行,这些个零食可都是垃圾食品。吃得太多对身体不好……”看到爷爷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我只好乖乖地买了一包薯片和一瓶牛奶回家了。

到家后,我把东西一扔,跟奶奶抱怨:“爷爷什么都没给我买,就买了这么一点儿,真是小气。”奶奶也帮我说话:“老头子,你也真是的,难得带孙女去一趟超市,不好多买一点哒!”爷爷却说:“你懂什么,那些零食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以后你也少给珊珊买。”奶奶也没再说什么,而我心里暗暗想:“哼!什么垃圾食品,明明就是自己不肯花钱,吝啬鬼!”

我以为爷爷只对别人吝啬,没想到他对自己更吝啬。爷爷的手机用了十几年了,屏幕都碎了,爸爸妈妈都劝他换个新的,可爷爷就是不愿意换,说这个手机还能再用几年,眼看着马上就不能亮了,爷爷才勉强同意用爸爸的旧手机,一用就又是好几年,直到连电话都不能打了,才去买了一个新手机。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爷爷:“爷爷,您退休工资这么高,为什么还这么舍不得花钱呀?”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能乱花钱,如果今天有十元花十元,明天有一百花一百,这样赚再多的钱也会坐吃山空的,要懂得积攒,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等到哪天有急用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啊。”

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爷爷一直“吝啬”的原因啊。从那时起,我就对我这位“吝啬鬼”爷爷另眼相看了。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十五

太阳又从夜晚中挣脱而出,白云欣赏地将太阳聚拥而住,阳光也纷纷增添大地,穿透窗帘,去唤醒人们。

一位老人早早就坐在沙发上,捣弄茶桌后,将新茶放入茶壶中。一切都就绪了,他再梳弄一下发型、理理衣领,随着“叮”一声,水已烧开了。他举起水壶往内倒水,热水轻踏空气而奔流下,在壶中与茶叶共鸣,茶盖一收,再缓而均匀倒入三个茶杯中,用茶摄反复用第一遍茶水冲洗,手指与小杯、壶之间无比娴熟而流畅。三个小茶杯自然一拢成了一个“品”字。等待再一次开水入壶中,等一秒即可,随手拎起茶壶与“品”字杯成一个45度斜角,一柱细流来回注入三个杯中,一壶刚好注满三个小杯。茶色刚好。此时我已经嗅到弥漫在空气中淡淡荔枝花香。端起其中一杯、一口而下,发出”滋滋“声。一口杯真是刚好一口茶的量,一滴不剩。三杯茶已饮下。接着他用小毛巾细细抚擦二胡,一遍又一遍,直到阳光可以在二胡中反光,二胡声奏起,伴着茶香,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这位老人便是我的爷爷。

爷爷热爱音乐,平时坐在车上也总是哼唱着潮剧,手也在比划着,如有一把二胡在手。每天下午,谁也不能阻止爷爷的老人乐团演练时间。还经常带着光盘,回家邀请奶奶一同共赏。

他已年过七十,一米八的.大高个儿,在其他老人对比下,更是显现“巨人“的气质他从不驼背,胖瘦适中,走起步伐一直都是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总是体现出领导风范。最可爱的是,爷爷每次外出,总是在门口镜子梳弄一下他那三七分的发型,一根头发丝都不能乱。整理一下衣服,待他看到镜子中满意的自己才肯出门。

爷爷看似一丝不苟却还是一个时尚的弄潮儿:每当我买新鞋回来,爷爷总是抢先要看,坐在沙发上仔细端详手中的球鞋,还要摸一摸鞋面,从各种角度来观看,像在把玩一个宝贝,并一直赞叹:“好看、好看!你看这材质多舒服啊,再看看这颜色多么青春啊!好啊!”

更有趣的是过了几天,爸爸又买回了一双与我一样的球鞋,哈哈,真好!爷孙俩穿上同一款鞋子,进进出出,惹人眼热。每次外出回到家,爷爷还总是小心翼翼地拿起抹布鞋面鞋底细细擦拭,再轻手轻脚地放在鞋柜最上面。或许这双鞋还藏着他青春时的回忆。

我的爷爷就是如此对生活富有仪式感、对细节一丝不苟,更显对生活的热爱,爷爷也一直支持我所有的一切爱好。我们也总是一起观赏一场球赛,也聊聊几个我们喜欢的球星。爷爷也是经常聊聊年轻打球的往事、分享、探讨篮球的技巧。我们总是忘了周围。笑得那么开心。爷爷的年龄已经不允许他与我一起在球场上奔跑了。想必当年爷爷也是非常热爱运动,我甚至都想象得到爷爷当年在球场上他英俊的扣篮、运球、防守、进攻、投篮当然,他一定也和我一样酷爱各种新式球鞋的!

边城读后感600字篇十六

寻找边城,就像是寻找一条无声的河流,在湘西古老的渡口停歇,璞玉一般的边城,就这样,被时光静静地遗忘,被岁月风蚀。如今,它宛若出轴的朝霞,打开封存千年的长卷,用洁净的山水,黛青色的瓦房,质朴的笑脸,来充盈着外来者的故事与行囊。

有些人早斑驳的老墙上,细数着凤凰流逝的年轮;而有些人,在平静的沱江上,寻找着凤凰过往的曾经;还有些人,在潮湿的石板路上,追忆着凤凰行去的旧梦。在此之前,不曾有过惆怅的理由;在此之后,不再有漂泊的借口。

行走在古桥的回廊,静静地感受着边城朴素的风味和格调。也许,虹桥的长度就是人生的长度,它的距离是此岸与彼岸,你可以停留在两岸,也可以来来往往,却永远无法穿越。站在虹桥上,闭上双眼,用心听着时光流淌的声音,你的眼中唯一留下的,只是桥下的碧水,而不再是桥本身的内涵。

看桥下来往穿行的过船,那么多摇浆的手,你不知道哪只手是在依依惜别,哪只手是在用心呼唤。无论他们朝着那个方向前行,都是沿着各自向往的轨迹流淌。而你所能做的,依旧是停驻、眺望、深思,任阳光从不同的角度倾泻在桥上,那凝聚着智慧与博爱的阳光,不带着任何的尘埃与纷扰,完完全全地洒落在边城的每一处有过风景的地方。

看似烟火人间,又似无尘境界,徜徉在红尘边缘,会搜那段明月的从前,只是短暂的瞬间,感觉昨日已经成为今日的遥远。你倚靠在吊楼的窗前,我坐在流水的身边,纵算是一生相看无言,我也要守着这段古老的情缘,一直延伸到永远。

沱江上弥漫着缭绕的乳雾,许多内敛的美丽在这里深藏。边城的人文历史,边城的故事风情,边城的源泉与命脉,都是从沱江的水开始的。这是灵秀的山水,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边城人民,浸洗着他们质朴的灵魂。这也是智性之水,它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它给仁者以辽阔,给愚者以狭隘。那些站在船头唱歌的水乡姑娘,曼妙的歌喉,纯净的曲调消融在一山一水之中,让南来北往的游人,沉醉在其间不愿清醒。那些摇橹的船工,在沱江上风雨一生,直到磨尽了生命中最后的光阴。一艘艘漂浮在水上的小舟,为过客划过沱江昨天的故事,是否还能划过边城未来的梦想。

湘西岸边歪斜的吊脚楼,装饰了凤凰的梦,有的人在染尽岁月履痕的小楼守望,有的人将叹息挂在了屋檐下的窗柩上。在水中的倒影里,寻找着当年的历史陈迹,古朴的旧物,清透的江水,一如平常的想象,却有着令人清醒的震撼。穿越时空的界限,捕捉曾经的光与影,重现过往的春与秋。思想被旧景深深地撞击,温柔的水,也开始有了锐利的锋芒,它刺向远古的记忆,剖析着真实的历史。也许,关于吊脚楼许多丢落的片段,是被江水淹没,还是被江水承载,这无从述说,你可以试着无情地打捞,也可以淡然地搁浅,记起或者遗忘,都不重要。这里为你开启还是一样的风景、一样的明天。

这是边城的烟雨,带着湘西古老的记忆,带着沈从文笔下的传奇。行走在潮湿的青石板路上,纵然丢失了你自己,也能感受到翠翠当年的呼吸。在人生转弯的路口,有太多的萍散萍聚,如果有一段美丽的相遇,请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跳跃的思绪被石板路拉得好长,深深的巷陌仿佛潜藏着许多古老的秘密。烟雨落在青瓦上,顺着屋檐滑下了一些过往的尘土。有时候,烟雨比阳光更有力量,它可以穿透云雾的幻觉,山水的诺言,用温润的清绝摄获人性柔软的情感,又用潮湿的含蓄收藏心灵颤抖的故事。它给你熟悉的感动,又给你迷离的清醒。行走在石板路上,于简洁的旧物中寻找至美的风景,仿佛多了一份平实的内蕴。石板路似乎是一位从岁月深处走来的老人,叙说着曾经的往事,平淡祥和,甚至连叹息都不曾有。那些来边城寻梦的人,他们身影与身影擦肩而过,灵魂与灵魂相互叠合,将故事与情感绣进青石板路上。每一块青石,都镂刻时光的痕迹,记载历史的风云,也凝聚人文的精粹。多少年来,保持理性的缄默,收藏着每一个路人淡淡的牵怀。

走进古朴的老街,就如同走进凤凰灵魂的最深处,这些来自古城内在的影像,是许多人穷其一生的主题。苔藓攀附的墙角,呈现墨绿色的旧痕,揭开这些斑驳的记忆,让生命重新在阳光下鲜活。狭窄的老街摆放的都是带有民族风情的染坊、酒坊、银坊,还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小吃。一位卖姜糖的老阿婆将边城人清甜的生活也融进姜糖里,她额头的皱纹是那么美丽,美丽得会让你感到有一种慈祥的安宁,又有一种沧桑的疼痛。当心与心不再有距离的时候,感动成了唯一的温暖。站在路的尽头,看阳光与烟雾交融着不舍的情结,看眼眸与心灵传递着难言的眷念。恍然间才明白,有多少的前尘过往,就有多少的蓦然回首;有多少的人情世事,就有多少的离合悲欢。

酡红的夕阳点亮信仰的火把,燃烧众生蛰伏已久的渴望。一条红色的河流将整个凤凰染醉,许多铺展的意象汇聚成智者的思考。站在古老的城墙上,看远处巍巍的南华山于淡定中蕴藏的坚毅,看黄昏薄暮下满江浮动的船橹,看那些挽着竹篮行走在青石路上的苗家姑娘,看对岸河流上那些挪动脚步的纤夫。这样质朴平淡的生活,一点一滴的细节,如同微澜的水纹,氤氲的乳雾,缓缓地渗入你的思想,深深地感动你的心灵。放下过客的行囊与湘西的岁月对话,与凤凰的山水对话,与边城的翠翠对话。当炊烟升起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以为,这里就是故乡。

这地方叫边城,湘西人生长的边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外来者梦里的边城。它不似青鸟,有飞翔的翅膀,可以追逐远方的寥廓。它不似烟云,有缥缈的魂魄,可以舒卷人生的寂寞。它不似流水,有婉转的意象,可以抵达生命的彼岸。它不似明月,有圆缺的故事,可以照见古今的沧桑。它只是安静地生在故土,老在故土,没有背叛,没有离弃,将祖祖辈辈的平淡岁月镶嵌在小城的风景中。如果说边城是静止的风景,你就是行走的风景,你转身离去时便已消逝无影,而边城却注定拥有一份天长地久。

边城是人生的驿站,许多人来这里,是为了寻找一个曾经遗忘又被记起的梦,为了寻找时间渡口的那个翠翠。有人说翠翠就倚着吊角楼的窗户看风景,有人说翠翠在沱江的木船上唱歌,也有人说翠翠被蜡染的人染进了黛色的布匹里。许多年前,翠翠十六岁,许多年后,翠翠还是十六岁。来的时候带着宁静的心,不被光阴追逐,也不被世俗纠缠。走的时候将灵魂寄宿在边城,待有那么一日,再度行来,行来时已不再是过客,而是边城的归人了。

倚着暮色擦拭边城这幅水墨长卷,当目光穿透远方迷离的过往时,一些模糊的片段注定要老去。智性之水在阳光下闪亮透明的真理,生命之水在烟雾中蒸腾如黛的记忆。从善如流,在水中寻找一种朴素的大美,这美通向平和旷达的人生。那一艘艘古老的客船,失去了搁歇的理由,在静默的沱江上,划过古城无言的韵迹。放下追忆的心情,悄然离去,不惊醒凤凰沉睡千年的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