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浙江潮》读后感(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1:22:21 页码:10
2023年《浙江潮》读后感(精选12篇)
2023-11-13 01:22:21    小编:zdfb

读后感是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写出的一篇文章。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可以为大家的阅读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

《浙江潮》读后感篇一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不要问我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浙江潮》读后感篇二

妈妈给了我一本书——《浙江好家风》,我一开始以为是本索然无味的书,直到最近妈妈要求我阅读,我才打开了它。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刚开始读,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书中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读得我心潮澎湃,爱不释手,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教会我们待人接物的.道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我家,爸爸每天一回家就要读报,有时晚上很晚了还在看从单位带回来的管理类书籍,时常还写些读后感。妈妈虽然比较忙,没什么时间看书,但她会在干家务时戴着耳机听喜马拉雅里的有声书籍。对我而言,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喜欢安静,没太多玩伴,从小就是它伴我长大。但是现在课内、外作业压得我没太多时间看书,偶尔早上或睡觉前见缝插针地看一小会儿。我虽不嗜书如命,但我希望能每天坚持看一点。“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学识渊博,有气度有才华的男子。

有人说:“好的习惯来自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首先源自于家庭。”我觉得此话虽不全面,但还是很有道理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凡事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我父母就给我做了非常好的榜样,父亲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母亲勤俭持家,而且他们都很孝顺父母。外婆过世前生了四年多的病,妈妈隔三差五就要送外婆去医院,还经常在晚上。最后的一年多,外婆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妈妈嫌医院的伙食不好,每天亲自买菜烧好送到医院,悉心照顾外婆,从无怨言。双休日我会陪着妈妈一起去看望外婆,我会给外婆唱歌,捶背,逗外婆笑。爸爸工作虽忙,除了加班到很晚,几乎每天回家路过医院都会进去看看外婆……外婆已过世两年多了,这些事就像发生在昨天,我时常还会想外婆想得流泪。

现在,只要放长假,我们就会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或带爷爷奶奶出去玩。我特别喜欢春节,那时爷爷奶奶、姑姑姑父们、哥哥姐姐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聊天,谈谈话,互相勉励,互相学习,其乐融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盼春节了呢!

这就是我的港湾,普通却带给我无限快乐的家,我爱我的家和家人。

《浙江潮》读后感篇三

品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着从文章中散发出来的天真烂漫的气息,享受着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活泼可爱的青春年华,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幅引人入胜,有趣的画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读着这些充满趣味的文字,我的心仿佛已飞到了百草园里,与那些昆虫们来个亲密接触。读着文章中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年少的鲁迅与昆虫为伴,采着野花野果,舒适地躺在草地上,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冬天里,他在雪地里自由地玩耍着,支好竹筛,悠闲地捉捕鸟儿,但是总因为性急,捕不到许多鸟儿。他还喜欢听长妈妈讲故事,看《山海经》,因此而害怕赤练蛇,不敢到长的草里去,害怕遇到美女蛇。

在百草园里,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由,一切最美好的感情在这里散发出闪亮的光辉。

不知为什么,文章中的一切都让我回味无穷,看了还想看,也许就是因为文章充满了儿童的天真和可爱,读来特别亲切罢了。

曾几何时,童年已不再属于我,是那么地遥远。也许是因为我已跨入青少年的行列,跨入了忙忙碌碌的学习和复杂纷扰的生活之中。但是我想,不管怎样,不管在什么时候,保持一颗童心,人是永远不会老的。甜美的童年之梦也仍然是我最珍贵的宝物,它珍藏在我的心中永不褪色。

童年已渐渐离去,留下来的只是些美好的幼稚的记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会鲁迅先生的童年之梦,我神往不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浙江潮》读后感篇四

华韵内敛,流光暗藏!

民间文化——一种在人们口中相传,融入了时代特定的文化,它带着人间的烟火气息流淌在时间中,默默地守护着这方水土孩子的童年。

浙江,这处历史悠久的古地,自是为各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所青睐。传说中以飞英姑娘命名的飞英塔中寄托着一段数十年的信诺,保俶塔中隐藏着一曲比血脉更深的柔情,莫干山下埋葬着一对大仇得报的宝剑,造天台,雁荡山,双龙洞,大慈岩……处处是古迹,处处是古蕴。浙江的历史传承正是随这些挺拔不屈的古迹山水,屹立不倒,延续千千万万年的。就在这不知不觉间山下的花儿己开了百年。

然,若只是如此的山河建筑,也称不上稀奇,浙江更是汇集着神仙善才、绝世佳人——八仙过海,西施蹙颦,济公善举,观音显灵,这些传说中的神仙绝色都曾在这个江南水乡留下了浓墨或是淡彩。这些痕迹随着时间的娟娟细流,在浙江人的灵魂上打下了烙印,成为抹不去的独特传承。更有史书可考的苏轼,白居易,留下了苏堤、白堤;也有王羲之、赵孟頫屏山,九书颜提笔;有染上王冕墨迹的荷花,也有陈洪绶面前显灵的关公像;有骆宾王年少的《咏鹅》,也有谢灵运”浣纱溪”的奇遇……正可谓豪杰辈出,骚客云集,为这处温婉的江南水乡染上了墨香的神秘。

霉豆腐中蕴含破镜重圆的道理。更不用提西湖龙井这一中外闻名的古茶,西湖人、自然、文化三者的结晶。《钱塘县志》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如此盛誉也只有西湖龙井才能担得起了。龙井入口青涩,转而回味无穷,就如江南人,以茶之魂谱写了千百年不骄不躁的繁荣与辉煌。

这就是江南的民间文化,更是江南人的秉性,华韵内敛,流光暗藏。作者:苏伊。

《浙江潮》读后感篇五

我们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做一个彬彬有礼之人,是我们的准则。我家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爸爸经常告诉我孟子的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给我讲“孔融让梨”、“子路尊老爱幼“、”黄香暖席”的故事,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经种下了尊老爱幼的种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经常帮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摘菜、扫地、擦桌子等等;我还帮助妈妈收拾碗筷,铺床叠被,收拾房间……虽然都是些小事,但是我觉得奶奶和妈妈还是很高兴的,我也感觉自己长大了,我自己也很开心。

好的家风家训,对子孙有很大的帮助。像诸葛亮,他是浙江兰溪人,他的子孙里,没有一个人是做过坏事的,而且还帮助一些贫困山区、小镇渡过难关,这是在历史上很少出现的;郑义门被清朝开国皇帝封为“江南第一家”……这些名人,都是因为有好的家风,才会有辉煌的人生。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上街。外面有好多乞丐,我对他们产生了厌恶,看见他们就恶心。这时,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旁边,还向我乞讨。我心想:恶心死了,给他一毛钱吧。我便把钱投到他的碗中,不想搭理他,可他竟然死不要脸地还向我要钱,我气愤极了大声说:“滚开!”妈妈看见了说:“注意礼貌。”我想一个乞丐而已,可妈妈却把5块钱给了他,我大吃一惊。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你干嘛给他,五块钱可以买一根梦龙耶。”妈妈和蔼对我说:“他是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就是献出自己的爱心啊。孩子,记住啊,一定要有爱心和帮助他人的一颗心,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东西,就是那金子般的那颗心。”这番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告诉我一定要有爱心,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

《浙江好家风》这一本书,让我看了感触很深,好的家风,造就后人的良好习惯。

《浙江潮》读后感篇六

最近,学校发了一本书,书名叫《浙江好家风》。书的第一页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有好多的名人名事,都是我的学习榜样呢。但对“家风”一词,我还是似懂非懂,于是回家问爸爸妈妈:“家风是什么呢?”妈妈微笑着说:“你现在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其实你每天的一言一行,都在体现我们的家风。”

我的行为跟家风有这么大的关系吗?带着这个疑问,我更加认真阅读这本书了,最让我受益匪浅的就是其中一篇当代好家风“陈嘉禾:小小少年为国争光”。

陈嘉禾的爸爸是个文学爱好者,经常教育他做事要踏实,不能老是三分钟热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乐观对待,就一定可以把困难简单化。陈嘉禾在家里有一个独立的书柜,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在父亲的熏陶下,陈嘉禾也渐渐喜欢上了阅读,知识面非常广泛。

陈嘉禾还喜欢运动,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他还是学校800米赛跑记录的保持者。陈嘉禾说,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他最爱看的体育赛事,在电视上看到奥运健儿为国争光,他也非常为之自豪。

阅读和运动已然构成了陈嘉禾的生活习惯!陈嘉禾逐渐成了一个杂家,涉及的领域很广,比如di创新思维、机器人、无线电、电脑编程、各种模型、文学、足球、架子鼓等。他还是市少科院院士、班长,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呢。

20xx年5月,陈嘉禾代表中国到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参加di创新思维总决赛,获全球创新技术奖,小小年纪就为祖国争了光,真是了不起。

看了这篇文章,我终于领悟到了“家风”的重要性,每家有每家的习惯,每家有每家的风气,好的家风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来共同营造,哪怕是小孩,也同样能将家风发扬光大呢。今后,我要按照爸妈的要求,改掉做事拖延、缺乏耐心等毛病,让阅读和运动伴我成长,做一个像陈嘉禾那样的人!

《浙江潮》读后感篇七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五千年进化过程中孕育出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延续至今。而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好家风!

除了孝敬长辈,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品德,那就是诚实守信。鲁迅先生曾说过:“诚信为人之本!”诚信,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公认的美德,是做人起码的底线。诚实是金子,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我认为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孝敬长辈、节俭朴素。父母一直告诫我: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

座右铭。

有了它我们才能让自己看得更远、走得更广!

《浙江潮》读后感篇八

到浙江第一天的旅程是绍兴。

这是一座既普通又不平凡的城市,它在整个浙江省中并不算什么商业重镇,交通枢纽亦或是工业中心,但却是一座鼎鼎有名的文化名城,不仅东晋时期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结缘于此,而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鲁迅先生的故居也在此地。

快速公交还没启动,我那颗揣着对偶像无限憧憬的心就已经飞向了远方。

应该是缘于文化的渲染,使这座城也沾上了几分书卷气。无论是依依多情的杨柳,还是人行道两旁仿古的、雕梁画栋的街灯,都勾勒出了几分淡淡的诗意。阳春三月的阳光笑得那样和蔼、亲切,在曼妙的树影中分解成千万道七彩斑斓的光束打在车里,仿佛把车厢的每个角落镀上了一层金。

行了一程,这才到达景区。石砖砌成的老街因为年久而磨出了斑斑驳驳的纹路,显得古老而质朴,也不难看看出这里曾经拥有的繁荣。左右的古宅鳞次栉比,呈现出东方建筑独特的结构之美。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道:三味书屋……”循着当年鲁迅先生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我轻步迈进了这件静置百年的书塾。学生们的座椅摆设依稀还是原来的样子,东北角的那张两抽屉的硬木书桌就是少年鲁迅学习的地方。桌面右下角有刻着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亲手刻下的'。那次小鲁迅因为给病重在家的父亲买药二耽误了上课时间,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因此刻下这个“早”字用以自勉。这次[]迟到受罚让少年鲁迅印象深刻,并从此改掉了这个毛病。就是这样,刻苦、勤勉、虚心的品德和知错就改的精神造就了一代伟人。

目光投向中间的讲桌,讲桌上摆着一副画像,那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老先生。老人家看起来非常慈祥。正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他详实的描写“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来到三味书屋后面,还有一个小园,虽然很小,但却饶有兴趣,鲁迅在这里也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坐在老树蜿蜒盘旋的虬枝上,静静读着鲁迅先生的作品,我又肃穆起来。

临走前再次凝望画壁上那个一手夹着烟卷的高大身影,犀利的眼神中分明闪烁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豪气――在一代伟人面前,第一次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

《浙江潮》读后感篇九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浙江潮》读后感篇十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然而,读了《浙江好家风》一读本中《不屈命运的残疾女画家》一文,我对它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这篇文章讲述了汪玉婷的故事。四年级时,她被发现患上了“肌营养不良症”。辍学后,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开始画画。父亲总是对她说:“别把自己看作是个没用的人,你会画画,并不比别人差。”20xx年父亲去世,她依旧坚持画画。她开始以卖画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文中的父亲鼓励辍学的.女儿画画,告诉她并不比别人差,这难道不是一种父爱,一种好家风吗?这时,我想起了我们家。当我跌倒时,当我失败时,当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也总是有人给予我鼓励,让我拥有继续向前冲的力量与勇气。

总而言之,我们要像文中的汪玉婷一样自强自立,勇敢地挑战命运,乐观面对生活,更重要的是,一如既往,传递爱的力量。

我们要刻刻坚信“我并不比别人差”,也要时时告诉别人“你并不比别人差”,要时时刻刻,传承着这一好家风,传递爱的力量。

《浙江潮》读后感篇十一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浙江好家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给人温暖,它是人们唯一的定所。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祖辈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就是一个家的规矩。

从我记事起,爷爷都要和我说起他小时候的故事,感叹要懂得珍惜幸福、回馈社会。上了小学之后,我听爸爸讲起:"你的祖籍是温州,爸爸小时候啊,爷爷的家境没有现在这么富裕,爷爷小学读完就辍学出去打工了。"我一手托腮,一边想象着奶奶勤俭持家的样子,一定很辛苦吧!"后来,爷爷创办了自己的皮革厂,开始有了钱,他就捐了五万元给村里修路。那时候的5万元可值钱啦!那时候万元户可都是很少有的。"爸爸对我讲述着爷爷的历史。"那么多钱捐出去,他不心疼吗?"我好奇地问,想起爷爷平时穿的那么朴素,一看就不像一个有钱人,我要买个乐高他都觉得贵,爷爷居然可以一出手就捐款5万元,有点不理解啊!

这次小长假,我跟爸爸回了老家,那里有爷爷捐款修建的吴家祠堂,发现爷爷经常关注社会新闻,家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他都会热心牵头,力所能及地帮助。

这让我想起我看的的一本《浙江好家风》里的类似故事,这书里有个陈龙正的故事,也是讲他不沉溺于奢侈的生活,乐善好施,经常救济人们粮食,帮助人们,并且带头捐款,还鼓励富商们一起捐款做善事。我渐渐有些懂了。

从一年级开始,爸爸妈妈就带着我组织小朋友义卖,把自己家里闲置的书、玩具等整理摆摊,还去网上批发一些书签、电子手表等义卖,有时候,我也用超轻粘土做一些小玩意,什么挂件啊,笔筒啊之类的,虽然费功夫,但是能够卖出去,还是很开心的.。为了给灾区小朋友或者贫困学校的学生筹得更多的善款,我会想些推销的方法,卖力地兜售:"阿姨,我们为灾区义卖,你看这个书签现在买五赠一,很划算的,还能献爱心,买几个吧!"看着爱心箱里的钱越来越多,我觉得满满的成就感。在自然博物馆、在西湖文化广场,都留下了我和同学们奔走义卖的身影。

除了义卖,我还和朋友们一起去西溪湿地那里游客集中的地方捡垃圾,送给游客我们自己制作的环保小书签。一个上午,我们就像是一个个探测仪,眼睛不停地搜索着地面的香烟头、餐巾纸、废弃包装纸等垃圾,有时候还为了用筷子夹同一个垃圾你争我抢。

幸福源于对生活的满足,感恩源于对幸福的感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明白"珍惜幸福、回馈社会"这八个字的含义,虽然爷爷和爸爸从来没有把这八个字写出来,但是他们却用行动在让我体会,带我传承。

《浙江潮》读后感篇十二

在浙江海宁市盐官镇,这一天,来观潮的人有很多,数也数不清,人山人海的。如果登上海塘大堤,景色也很美:“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周围还有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

在午后一点左右,远处会传来隆隆的响声。但你会什么也看不见,过一会儿,潮水就来了,慢慢的,他一会就形成了两丈多高的水墙,在等一会儿,那响声就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

钱塘江的大潮,这里比其他地方的潮都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四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

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通过读这篇课文,使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尽管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很渺小,但是人类可以不断地认识自然并且改造自然。

这篇文章对钱塘江大潮的宏大场面的描写,使我想起了毛泽东爷爷说过的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的世界潮流指得是自然规侓,自然规侓就像钱塘江大潮,永不可挡。

如果我们顺着自然规侓前进,我们会兴旺发达;如果我们逆着自然规侓前进,我们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

我们应该紧跟世界潮流,好好学习,争取成为有用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