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6:16:29 页码:13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汇总11篇)
2023-11-21 06:16:29    小编:zdfb

总结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情感表达是情感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和培养。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学习,大家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一

“曾经有一个闪亮的教学点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语文教学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细节说三个字‘抓住你’,如果非要在这份执着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再精致的课堂都会留有遗憾,回顾《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我总会追悔我的一个小小的闪失。

师:这是张岱写的一篇小品文。这篇文章很了不起,历来为人称道。大家读后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有生说写了西湖早上的雪景)。

师:西湖雪景。早上还是晚上?

生:早上。

学生有疑,教师答疑,然后直入文本写景佳句。读读这段实录,可能大家都觉得很顺畅,我在上课现场却是痛心万分。初一学生,完全没有注解的文言文,所以说成了“写西湖早上的雪景”,我呢,顺势给解释了一下,学生就懂得了是晚上八点左右张岱去看西湖雪景了。“没有注解,有个关键词不懂了。“更定”是什么时间?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这话一出口,我就懊悔连连,天啊,我放过了一次极佳的教学时机!我为什么要那么快地告诉学生答案呢?我不应该顺势给答案帮助理解,而是要捕捉住课堂上这个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发掘这个很有价值的语文阅读信息,顺势转化教学思路,生成别样的精彩。

课堂是鲜活的,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教授语)我们可以尝试着重组教学,当学生说是早上的西湖时,如果我不是顺势而答,而是顺势再问,抓住并利用这意外的生成资源,课堂就有可能是更有生机的智慧场。

这样,教学可能是这样的:

师:这是张岱写的一篇小品文。这篇文章很了不起,历来为人称道。大家读后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有生说写了西湖早上的雪景)。

师:西湖雪景。早上还是晚上?

生:早上。

师:你是怎么看出是早上的西湖雪景的?

(生回答)。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是晚上,作者是晚上去看西湖的雪景的。“更定”应该是晚上的时间。

师:说说理由。

生:拥毳衣炉火,我觉得更像是晚上吧。

师:还有更有说服力的吗?

生:老师,你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影子了,这些景物隐隐约约,白天的话是很清楚的,视线没有那么朦胧的,都是了然的。

师:不错,能从景物的特征去思考。还有吗?

生:文章说张岱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白天是做不到这个“独”的。

生:还有,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若是白天去,这个“痴”显然不够味。

……。

你看,这是多有意思的争论!

那一刹那,我暗自心疼。

好多课,我都是在瞬间被闪失击中,电光火石中,悔恨迭迭。有价值的生成通常发生在言语和文化的来回碰撞中。语文课,就这样锻炼着我,让我一次次走向更远的思索。我们不能抓住所有的亮点,但一定要减少悔恨的次数。优秀,不是因为你的出色,而是因为你能及时发现并拯救你的不出色。痴心于教学的人,一定会看到模糊在课堂上的自我,愿得痴心融课堂,我们就是这样在教学的激流中拷问、碰撞,几个来回,把自己摔成光亮!

痴出语文天地长,这种感觉,我希望是永远!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二

片断1:

山水深处里走出的孩子,素素朴朴,清清爽爽,他们很认真地坐着,只等冬天的阳光陪他们一起绚烂。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你们都读过了吗?”文章是八年级上册的,他们是七年级,初一新生。

“读过了!孩”子们抢着说,我能读出他们的期待。

“很好,读文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懂的或比较模糊的字词?”

一学生问了“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他们不知道。原来,他们读的文章是老师自行打印的,没有任何注解,不知道“崇祯”也就很自然了。

“太好了,你们没有注解文字,这样,我们就要靠自己的阅读储备和阅读感悟去学习这篇文章了。”我心里开始一紧,随即就是暗喜,学习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叶老曾经强调读书要“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感知、领悟、体味语言文字的内涵。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素读!

“老师,‘雾凇沆砀’什么意思?”一个男生问。确实,这四个字不好写,也不好懂。

“同学们先写写这四个字,注意偏旁,写正确。”

孩子们写得很认真,一笔一划的,有的还默默读着。

“谁来说说‘雾凇沆砀’的意思,想想那个雪天……”我不解释,只是提示着,我的眼前仿佛已是一片白茫茫,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闪烁,似烟似雾,与天云相接,世界瞬时冰寒剔透。

“老师,应该是雾气中的植物沾上了雪花,雾气迷蒙的样子。”这孩子,该是去过东北,“雾凇奇观绝天下,吉林冬景冠中华”,能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真好。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雾凇沆砀,形容冰花一片弥漫。

“老师,‘拏一小舟’的‘拏’什么意思?””一个女孩轻轻地问我,眼睛清亮的。

“哦,我觉得你自己可以猜出来的。想想看,这个字的后面连接的是‘一小舟’,‘小舟’是指?”

“小船!”

“那‘小船’前应该是个什么词呢?你自己猜猜看?“我继续鼓励她,我觉得她能想出来。

“撑着小船!”女孩的眼睛更亮了,清泉般地汩汩出鲜活的答案。

“你看,多好,动动脑筋,这不就想明白了,撑船,划船,这个‘拏’字下面是手字,就是个动词。”

我特别喜欢这组对话,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能做的,老师就一定要给以信任和引导,没有什么自己荡起小舟划出圈圈涟漪更优雅的事了。教师要“解惑”,更要“设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会让我们发现深层次的快乐。试一试,你能行!学会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你的教学细节中去。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写文章是没有这些顿号句号的,教材编者该是读懂了张岱此句之美的。若是加上顿号,变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湖心亭看雪》也就少了几分神韵。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天地苍茫,万千气象。虚字不虚,张岱叠用三个“与”字,似觉天、云、山、水一齐活动起来,较之单纯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多了一点意趣。若是用顿号隔开,遥远又突兀,相看生硬,“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雪夜天地相融水天相接的磅礴浩渺就多了阻碍多了隔阂。这处教学,已经被许多老师熟谙,这也成了《湖心亭看雪》的必然之处。

我也是盯着这部分描写,引导学生去读出“天与云与山与水”的音韵和情感。“与”是苍茫天地间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一”是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的张岱的孤独的身影,人鸟声俱绝万籁无声的更定时分,一叶扁舟,一颗孤寂的心,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天地之大,人之卑微,风华绝代的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越读越觉得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天与云与山与水,如果再连上一个‘与’字,你觉得会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这样一问,仿佛一种力量驱使我走近这“上下一白”的雪夜和这遗世独立的张岱。

这一问,是从来不曾想到过的,今天,犹如雪莲花怒放而出。

“与人,天与云与山与水与人,这样越来越小,越来越近。”一个学生说。

“与我,与作者,天与云与山与水与我,作者孤独,要与我才是。”一个学生说。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张岱是多想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啊,天地间安放的孤独只有在天地间才得以自由得以生命。这个“与”,是一种渴望,一种憧憬,天人合一的心念就在其中。

“那为什么不加上‘与我’呢?”我追问了一句。

张岱,你注定优秀,注定孤独。渴望而不能即得,冰雪中,谁懂你的忧伤?

“就更写出张岱的孤独,不为人知的寂寞。”

“面对天地的阔大,生命的卑微,淡淡的忧伤……”

课堂,是充满灵感的,只有“痴心”,才有飞来的一问。教学,推动的是师生,绝不仅仅是学生。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站在冬天的课堂上,看阳光看成飞雪,看白昼看成黑夜,我不知道,距离那夜的迷蒙晶莹,我还有多长的距离。

光阴是一条渡不过的河,文字却又能穿越时空,让我们与彼此的灵魂同行,虽然我们可能永远隔岸。

片断2:

“老师,这一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得很精彩,尤其是这个……”回到第一段,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抢着说。

确实,这是何等精妙的一句!绝了!

写雪大,我们往往会费尽笔墨大肆渲染,天有多寒,地有多冻,雪有多厚,心有多冷。下笔茫茫,满纸冰雪飞霜。可是张岱写这西湖大雪,简单到极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文笔简练,惜墨如金,却又是意境全出。

果真,学生们抓住了这一句做品味,稚嫩地走在张岱笔下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里。初一的孩子,不强求他能读多深,高度的写意手法里隐藏着的心灵语言,真不是这种年龄能读懂的。知其妙,不知其为何妙,很多会于心的东西被张岱流于言外,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的那种近乎纯美的意境,我们需要用时间和经历去舔舐。文学解读离不开人生感受,今天,你不需要太深刻。

“老师,我觉得这个‘绝’字很有味道。一学生说。

果然,朴素又准确的阅读发现。

“这‘绝’字你怎么理解呢?”我追问。

“消失了,没有了,说明雪下得很大,作者很孤独。”是的,这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绝”字真绝!我很快想起了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人写文字,处处见匠心,这世上的好词句,尽在遥远的时光里闪烁,俗子浊流如你我,又怎能得其一二!

“这一句‘湖中人鸟声俱绝’简单七字,却是字字精妙,还有哪个词也如此高明?”我继续引导孩子揣摩。

“我觉得‘俱’字写得很好,全部都消失了,雪太大了。”

虚词不虚,一个“俱”,天地万物都在肃杀严寒中,张岱却偏偏冒寒独看雪,奇也,痴哉!

“老师,我觉得‘鸟’字写得好。”还是那个最爱思考的男生,他站起来,红着脸,急切地说,就像窗外最伸展枝条接住阳光的小树。

鸟?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鸟”用得妙,心里小嘀咕了几秒,镇定了下来,说:“你说说看,‘鸟’字好在何处?”

“古人诗句当中,经常有鸟的,往往是写悲伤的心情,而作者此时说人鸟声俱绝,也是很寂寞的,有淡淡的忧伤。”

他说得从容不迫,我听得无限羞愧。“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春山一路鸟空啼”都是悲调伤心,虽然也有“鸟鸣山更幽”的清净,有“处处闻啼鸟”的生机,有“飞鸟相与还”的温暖,但能在极短时间,联系阅读积累说出如此个性化的理解,真是难得。

我狠狠地夸奖了他,也狠狠地捶打了自己。差一点,就错过如此精彩的解读。

学生,是聪明的,永远不要忽视他们的阅读潜能!

“老师,这个‘声’我觉得也很妙!”

被激发了,优秀是会传染的。“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一波波的,课堂上分明也在“与与”相连。张岱妙就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你看,“湖中人鸟声俱绝”,冰天雪地、万籁无声,这是怎样的森然寒意?大雪三日,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只写声,不写影,万籁无声谁能知,这无声中仍有人在,这“独”就有了着落,如此,就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作者异于常人的闲情雅趣、孤独忧伤也就可窥一斑。

俱绝,俱绝,让学生个个痴于文字,走向精彩,这绝,就成了课堂之美。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三

师:(吟诵柳宗元的《江雪》)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整体把握】。

师:合上课本,请看大屏幕——。

课件:课题、作者、(不加标点的)课文(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师:现在听老师读课文。要听准字音,听清句读。(生听读)。

(翻译课文,背诵课文。具体过程略。)。

师:自由朗读,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

师:(板书:痴)“痴”字是一篇之骨。我们先来看看痴人眼中之痴景。

【咬文嚼字赏痴景】。

师: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界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

(生读写景句。)。

师:作者笔下的西湖雪景好奇怪哦,如果我来写,我会这样写:

课件: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比较一下,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前一句,对比读一读,推敲推敲。

生:加上三个“与”字,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

生: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

生:原句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如果去掉这三个“与”字,读起来一顿一顿的,语气显得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

师:看来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啊。来,我们把这种音韵之美读出来。

(生拖长音调,读出了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

师:有人这样标点这句话:(板书: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你同意吗?

生:“天云山水”是浑然一体的,若加顿号,则成了四幅分开的画面,破坏了水天一色苍茫迷朦的整体画面,表现不出磅礴浩渺宏阔的气势。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句话,(得意地)我把文中的量词一改,就很符合汉语用字的习惯了。

生:不好。味道不一样了。

师:什么味道?

生:好像……好像……原句那种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味道没有了。

生:改了不好。“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

生:在“更定”时分“雾凇沆砀”的“湖上影子”自然是模糊的,而改句景物过于清楚,画面过于清晰,不符合西湖夜雪的实际情景。而且意境散乱,了无新意,读来平淡无味。

师:我可以这样改:(板书: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与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而已。)。

生:原句镜头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老师把顺序这样一改,镜头就变成了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了。

师: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生: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师:你的感受很细腻。来,大家读一读,把那个“而已”的滋味读出来。

(读出了一种深沉的感慨。)。

师:这一句除了描写景致的矇眬之美外,也似另有意义,以“一痕”“一点”“一芥”突出西湖乃至天地之大,进而又以西湖乃至天地之大来衬托“堤”“亭”“舟”的“小而孤”“孤而独”,这样“独”的意境又表现出来,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这一句的句序是调不得的。

师:这样标点行不行啊?(板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把顿号改成逗号,好像拉大了长堤、湖心亭、舟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用顿号则有一种浑然一体混沌难辨的意味。

生:逗号使得景物给人一种孤立感平面感,它改变了上下一白天山共色的立体画面,破坏了若有若无依稀恍惚如梦如幻的境界。

师:从句法上看,全句为单句,“而已”起总束作用,句中并列成分不应用逗号。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可是,这样的语言华丽吗?(生:不华丽。)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知人论世悟痴心】。

师:张岱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我们来触摸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课件: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师: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并不是“独”往。

师:明明有舟子,为什么说是“独往”呢?这是不是矛盾?

生:“独”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而不是独自一个人的意思。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古代文人如张岱者更是独来独往孤傲清高,那些仆人佣人是不能与达官贵人们相提并论的。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就情感而言,是说除了我张岱之外,没有有心赏雪的人或者说没有一个理解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一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同时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生: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舟子进不了作者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作者眼中无人,视舟子而不见,并无轻视之意,不过是文人雅士的孤傲罢了。

生: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当然会有人撑船,所以“舟中人两三粒”。然而,兴尽须归之时,将离开仙境之地,步入凡尘,所以又用舟子的一句话作结,回到现实世界。

生: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虽然是在明亡后,但他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却是在“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作者对如梦如烟的往事的追忆。

生:在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以示不忘故国。作者借用这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用于警醒自己。

生:作者心系故国,字里行间传达着自己对明朝的无限哀思和对往事的无限怀恋。提及“崇祯”,心中不免隐隐作痛,作者不甘承认明亡,还不能从这一情感中走出。

师:文中还有一个地方也表现了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里?

生:“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作者为什么只写“是金陵人”,而不写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人?我忽然想到,金陵曾是明朝的国都,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啊。

师:作者心中有波澜啊。“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金陵”是故国之都,引发了他幽幽的故国之思:故国不堪回首,我何曾不是客居之人!

明亡后张岱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故国在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是永远的痛。《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他梦故国,梦故园,梦故人,梦故事,痴情说梦,成了经挤压扭曲的未亡人精神上最终的皈依。

生:同饮的这个场景也最令我难忘,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生:我觉得作者心中的愁绪并未得到化解,作者的心中寒冰一片,举杯销愁愁更愁啊。

生:作者饮酒并没有多少欢欣愉悦之意,这从“拉”字就可以看出,是情非所愿,身不由己,只是碍于情面才勉强而饮。

师:是啊,他乡遇知音,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是易代之际前朝血性文人被主流社会与自我意识抛向边缘时心底的悲凉。茫茫世界,知己难逢,人生如梦,聚散无常,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岂不令人怆神!张岱深夜独往,悄怆幽邃,不知能将这凄神寒骨的冰雪西湖消解成几般滋味。去湖心亭看雪,张岱的心醉了。

师:张岱看雪,可是大异于常人啊,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交流过程略)。

师:是啊,作者看雪有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不寻常的际遇。那么,“痴”字的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张岱呢?他痴迷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议议张岱的“痴”。

生:这些不寻常正是张岱遗世独立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不寻常的行为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这一不寻常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生:张岱这种奇异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于他当时的“悠闲”,他见证了明朝的灭亡,也由此引发了许多感慨,此时的他已毫无牵挂,心如止水。作者冒寒深夜赏雪是对自己情怀的一种释放,释放自己于自然之中,使自己的感情找到寄托,以此来掩埋一切的悲哀。

师: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晚上看雪呢?

生:作者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看到,我大明未亡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这其中包含了作者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这是不被世俗凡人所理解的高雅情调和对故国的一颗痴心,一颗赤心。

师:透过痴行痴景,我们触摸到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现在,请用一句话来评点张岱其人。

生:张岱活在自己过去的世界中。

师:说得真好!来,把它写到黑板上去。

【披文入情鉴痴文】。

师:痴人笔下必有痴文。与张岱同时代的名家祁彪佳这样评价张岱的文章:

师:你发现这篇文章的艺术之美了吗?也请你来评说评说——可以就全篇,也可以就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点勾画,独立思考,然后畅所欲言。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此字似画龙点睛般,一个字点出了一个人的个性节操,一个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怀。

生:“而已”一词用得好。美丽的西湖仅几个痴人而已,足见当时看雪的环境、时间是多么的不寻常,同时也和前文“独”相照应,把作者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高洁傲岸和对西湖美景的“痴”充分展示了出来。

生:此种场景似有若无,依稀恍惚,将人带到一个梦幻世界。缩小夸张,以细小反衬阔大,使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举目皆白宏阔雄浑的气势,同时也使人体会到简单语言背后的震撼力。

生:作者先是站在天地无我的角度,极写上下一白恢弘壮阔的全景,然后以我的视野来看远处的长堤和湖心亭,又寄眼身外以天地的视野来看“我”,来看舟看舟上的人。这是作者观察大自然后从心里出来的大自然。

生:作者随意挥洒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天与云与山与水,湖与堤与亭与舟,共同构成了一幅恬淡的山水画卷,给我们以清新雅致之感,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

生:“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便戛然而止,简练之极,却又意蕴隽永,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生:相公的痴在舟子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更有人早煮酒赏雪于湖心亭上,这在舟子看来,更是“痴”。“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只此一句,就令张岱和金陵客的痴态跃然纸上。“喃喃”两字,把舟子和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孤高冷寂的性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师:作者以恬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得意处、感慨处相互交融,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颇有诸多可赏玩之处。老师发现文章的题目就很美。标题为什么是“看雪”而不是“赏雪”呢?作者做此篇的目的为的是往昔的梦,故国的梦,寄寓对故国的一种幽深的眷恋,同时抒发隐逸与感伤的情怀。“赏”好像有备而来,显得自命清高似的,而“看”则显得更随意,也就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师:谁思考好了,为这位同学解答。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声惊叹虽发之于客人之口,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心声。用感叹号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用问号则显得有些鄙夷,体现不出作者见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惊喜之情。

师:还有,结尾“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为什么要用感叹号而不用句号呢?

生:用句号就好像舟子对相公之痴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的,文中显无此意;而用感叹号,则包含了舟子对相公痴行的惊异和感慨,显露出他们心灵的距离。

师:想不到小小标点竟能咀嚼出这般滋味。来,咱们对比读一读,细细体会一下。

(生品读体味)。

课件:旧版: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新版: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生:“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逸致。

生:用“船”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而且“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

生: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

师:这里“舟”的意象更多融入作者的漂泊之感,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舟”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作者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船”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

生:舟怎么“拿”得动呢?“拿”字看似不通,然而细加品味,却又有说不尽的妙处。一个“拿”字,流露出作者去看雪的迫不及待如痴如醉的急切心情。

生:“拿”字好。“拿”给人一种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感觉,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没有刻意准备,是突然涌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

生:“是日更定矣”,“矣”字多余,因为不用“矣”字,句子干净利落,意思也一样表达得很清楚。

生:读“是日更定矣”给我的感觉好像比“是日更定”夜更深了似的,并且“矣”字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尾声】。

(在《高山流水》的音乐声中动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程。)。

【结束语情致深长,静静地听,就让痴人的身世况味和人格风骨在学生的心湖荡漾吧。】。

【穷极一字,悟透全篇。“痴”字乃一篇之骨,痴人张岱,把一个“痴”字写透,学习这篇短文,就要抓住“痴”字做文章,以一字立骨,掘出一口深井。本课提携“痴”这一文眼,寻着痴景——痴人——痴文的预设思路组织教学,课的结构形式简约严谨,层次清晰。穿越文字,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探险与跋涉;入情入境,让学生经历了一段生命的旅程与情感的攀登,引导学生逐步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作者的错杂感受也在学生的体悟与品味中更加真切,更加明朗。

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的滋味。本课咬定语言不放松,在咬文嚼字上下足了功夫,可以说上得细腻,上得精致,学生也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常规的品味方式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意味。通过增、删、移、换等手段先颠覆语言,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开掘它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使语言内在的韵味充分凸现出来,从而使朴实的语言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丰满语言形象,学生才能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经典文本在用语用词上不可替换的道理。

不足之处是设计的痕迹太重,来自学生的问题少,师问生答式的单向交流多,还没能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对话,所以这一课上真正生成的东西还不多。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四

生:张岱。

师:看注释作者什么时期的人?

生:明末清初。

师:活了多少岁?(82?83?84?)。

生1:82。

生2:83。

师:到底是82还是83?

生:(齐答)82。

师:他生活在明清两代的人,“跨时代”——他在明朝活了多少年?(上面有资料呀!)。

师:作者在明王朝生活了多少年?

生:47年。

师:清朝活了多少年?

生:35年。

生:不一样。

师:对明王朝是怎样的?

生:怀念。

师:对清王朝又是怎样的呢?

生:看不惯。(老师引导)。

师:所以他在深山中写的书都命名均有“梦”字。请同学们看书,这两本书分别叫什么?

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师:回首47年生活人生如梦,往事如一梦,一场空!

生:10行。

师:严格说才九行文字,不到两百字,却有极高的作品艺术价值,是《陶庵梦忆》的代表作。

生:(窃笑)。

师:不信,请看课文。

师:作者看雪的地点在哪?

生:西湖。

师:西湖在哪?

生:(没反应).

师:不知道?那我提示一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上有描写西湖的诗句是?

师生共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里的最后两句是?

师生共读:“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生:“看”。

师:对,西湖不是个小地方,是个美丽的地方,那他去看什么呢?

生:“雪”。

师:那“雪”有什么特点?有诗句……李白“一片冰心在玉壶”诗句为例。

师生共答:“白、冷、纯洁”。

师:我们学习过周敦颐的《爱莲说》;那陶渊明爱什么?周敦颐又爱什么?

师:陶渊明喜欢菊,周敦颐爱莲,爱菊、爱莲都有弦外之音。他“看雪”也有弦外之音,有深层之处。更深层在文章中。先请同学们大声自读一遍。

生:全班齐读课文。

师:(学生读完之后)老师没有叫你们齐读,但你们读得很整齐。学习语文,读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

师:看得出读过且非常熟。

师:告诉老师张岱是什么时间去看雪?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崇祯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生:是明朝的朱由检。

师:为什么写崇祯呢?

生:体现出对明朝的怀念,因为崇祯是明朝的亡国之帝。

师:对,是流露出一个“怀念”之情。

师:这个时间具体吗?

生:不具体。

师:“十二月”,很笼统,有具体的吗?有哪个更具体?

生:“大雪三日,三更时”。

师:三,指的是多,但还不具体。

师;再详细一点?

生:是日更定。

师:是,这;更,晚上八点(见注释)。连起来,那就是?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纷飞三日,是日更定”(学生用原文回答)。

生:(大笑)。

师:朦朦胧胧又是触及到谁的神经了(小声地),好好听课。

师:这一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快,快点。

生:全桡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师:冷,却要去看雪,结伴来吗?

生:“独”,说明只有一个人。

生:不懂。

师:真的难懂,因为这是作者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白天不见人,晚上更看不到人。不见人,也不想看见。有同学说对人不感兴趣。对人有看法,认为不爱看雪,雪纯洁无瑕,不爱看,在他眼里,人是低俗庸俗的(上文讲了“白丁”),回避这些人。

师:晚上看雪未必有白天效果好。可见他不在乎看,而在乎雪。正因如此,此人内心孤独,与众不同。认定自己行为就好,孤高自赏(不是同学们说的自恋),有冰雪的操守。这就是深沉之处。我们年龄段真看不懂。

(板书:张岱思想情怀:孤高自赏,超凡脱俗,抱有冰雪的操守。)。

师:看雪总印象是什么?

生:“上下一白。”

师:“雾凇沆砀”是什么意思?“上下一白”的“上”指哪里?还有“云”,“水”,各是指什么意思怎样的情景?(学生配合回答)。

师:有哪些亮点描述?

(生配合“湖影”,湖心亭)。

师:长堤只是一个痕迹,“一点”,“一介”,“两个粒”,这几个词说明作者对景只写印象而不细写,这是白描。第一次遇到。“白色”的“白”,描写的“描”。

师:我来翻译这一句:湖心亭一点(轮廓)……而已,湖上,惟一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越变越大还是越变越小?为什么?此时真是越来越小,微不足道,人生如沧海一粟,心情拔凉拔凉的。

师:到亭上,又发现了什么?

生:读最后一段。

生:(齐答)两人,金陵人。带着毡子、酒。看雪。

师:看到的人和他一样:看雪。惊异:“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此人”何许人?

生:读(黑板板书)。

师:知音难愈,遇到了知音,喝了酒,三大杯吗?很多杯吗?

高兴吗?

生:(齐答)不高兴。

师:哪个字?

生:(齐答)强。

师:给对方面子,这是知音吗?尽兴应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没问姓氏。这才想起来问姓氏。

师:怎样回答?

生:(齐答)“是金陵人客此”

师:(答非所问),醉了吗?在次地客居,没有常住户口。(生笑)。

外地人到此暂时居住。(用现代语汇)。

师:潜台词:不常驻,告诉你又怎么作用,没有手机,没有qq,明天各奔东西,在他们眼里,什么值得告诉别人?——金陵(这跟明王朝有关)朱元璋称帝的地方后迁都北京,金陵后来成了明王朝的故都。——怀念明王朝。

师:遇到知音了,但却是客居者,谁发话了?

生:(齐答)“莫说相公痴……”

师:舟子对谁说?

生:自己。(文中“喃喃自语”)。

师:张岱听到了吗,理他了吗?

生:……。

师:舟子自语,舟子也不傻,用了一个比较级,这时作者听到这句话,他真的是傻瓜吗?

生:不!

师:可是舟子只看表面,没有看本质,正如唐伯虎说过“别人笑我太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师:比较思考:如果张岱站出来说:“你说我傻吗,你才傻。我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他肯定不会说。

生:(全笑)。

师:继续想笑:三个排比结尾,好不好?把舟子驳个哑口无言。这样的结尾好吗?(讨论)。

生:(全笑)。

生:不可以。

师:这一点明白,其实不是不可以,但如果这样写了就少了很多意味。用舟子的话表明:“作者孤独,不被理解”,但他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绕了个圈让别人去理解,另一方面表明我张岱超凡脱俗,孤高自赏,用舟子的话来结尾是为了反衬张岱,回味无穷的感受,张岱不说,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齐答)孤高自赏,超凡脱俗,抱有冰雪的操守的人。

生:好极了!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课后再加深体会。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国培班学员蒋军辉(防城港市一中)记录整理]。

(二)学员发言。

陈俭(梧州市四中):“文”“言”并举、文化提升。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很准确,也很到位。她抓住了山水游记情景交融的特点,以一个“情”字作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和王老师以及在座的老师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在说课中,王老师把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方法定位于“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句的意思”,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王老师确实始终以串讲为主,但是,“落实字词句”这一目标并没有凸显。我认为串讲固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像王老师这样能说而又说得好的老师,但整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见“文”不见“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见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基点,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课的根,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但这节课,我相信学生确实收获了知识,但似乎不见能力的提升。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课堂,在那样的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忙着落实通假字、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翻译,翻译完了,给文章贴上主旨的标签,课堂的学习也结束了。这样的课堂,显然是见“言”而不见“文”——漠视文本的核心价值与灵魂,而把她肢解为毫无生命力的词句解析。

反观这两种课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突破的难点。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将我的尝试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对自己文言文的课堂定位为“文”“言”并举,知能同构。具体的操作是以读为手段达成各项目标:初读,扫清障碍,读准读顺;再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研读,落实词句,探究主旨;美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情。在有目的分层次的读的过程中,以读代讲,以读明义,以读悟理,力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既落实“言”,又凸显“文”,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能力的提升。

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钟珏(来宾市七中):创建个性化的课堂。

听了王丽波老师上的《湖心亭看雪》之后,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学会坚守自己的东西。如今语文改革之风“肆虐”课堂,我们难免会“随风而行”,容易失去方向。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沐浴改革之风的同时,自己要明白自己要革新的是什么,坚守的是什么,而不能一味地去颠覆自己原有的所以东西。

王丽波老师的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法。虽没有什么新颖的形式,但教师扎实而深厚的基础知识、精彩的教学语言。向我们展现一节有个性化的课堂。其实,课堂教学正是教师个性化的彰显,如果你有于丹的深厚博学,你不妨上一节评书式的课。如果你有汪涵的机智幽默,你不妨上一节娱乐式的课。只要学生喜闻乐听,就达到目的了。教育需要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教师是不错的,但我们难以做到,那么就让我们怀着对一个完美教师的追求,做一个有个性的教师,创建一个个性化的语文课堂。

王丽波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有价值的课,在我们每个学员的心中激起了涟漪。

要找到这堂课的提升空间,首先还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问题,我认为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作者张岱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强烈反差。而产生的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这种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不是简单的个人经济、社会地位的变迁所造成的,而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失落。这种难言之隐所产生的情感通过第三世界——“雪”来表现出来。

其次,我觉得课堂设计时可以以“痴”为抓手,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架设桥梁。“痴的表现——痴的原因”。学生阅读文本找出表现,教师以李煜的词“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等为学生铺垫台阶,让学生了解张岱内心的情怀。核心问题解决了,其他辅助问题“为什么晚上看雪,不想见人?”“为什么景物如此清绝?”“为什么于客居于此的金陵人能成为知己?”也就迎刃而解了。对文本的挖掘就不再搁浅了。

“教学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正因为遗憾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在语文教学路上不断求索。

[知识拓展]。

朝代:明代。

作者: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五

本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这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二)  课文所处的位置及作用。

《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把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二、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2)      赏析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

三、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教学程序。

一、检查预习。

在这一环节中,先检查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读描绘西湖名诗句。在“字词障碍一扫清”这一环节里,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最后“齐心合力疏文意”,完成了检查任务。

二、课文赏析。

首先请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读课前预习提示之后,大家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这一部分有三个环节组成“叙事初探张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叙事初探张岱情”中,我先让同学们归纳了一下本文的记叙要素,从整体来感知课文,然后我提了两个问题,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本文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却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人?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在张岱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为什么要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的“更定”时分独自一人去赏雪,他的那种落寞与孤寂无不与此有关。第二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本文的题目虽为“看雪”,但是实际上作者不单纯是在写景,更是为了抒发一种情。

接着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西湖冬景雪亦奇。在这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后明确,共有三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然后我们对这三句话进行赏析。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于是我便趁势带领学生回忆了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它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这对于很少下雪的杭州、对于很少见到大雪的张岱而言,难道不是一番奇景吗?对于第二个句子,我带领学生分析了“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第三句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分析完之后,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就让我们“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共赏奇景品雅趣”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表现作者情趣的词有哪些,经讨论明确,分别是“独”、“喜”和“痴”。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作者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叵料此时此刻却有两人铺毡对坐,“喜”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实为作者自己的心声。经讨论,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课文赏析完了,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结: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大家也许发现,我在大屏幕上打上了四个字——走进张岱。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小结完之后,在深沉而有些悲怆的音乐声中,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巩固拓展。

这里安排了三个环节“体味白描、比较辨析、品读课文”,白描的手法通过《清明》这首诗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在和柳宗元《江雪》的比较辨析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最后,全体学生和老师在音乐声中齐读《湖心亭看雪》,使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高潮,结束了这堂教学。

板书设计:

张岱。

奇景           雅趣。

枝城余家桥中学  邓俊。

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翻译全文并背诵,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2、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诵读及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把了解写景这种白描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点拨和指导。

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

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程序设计:

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以读贯穿始终。

(一)导入新课 课前多媒体播放有关西湖的图片,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对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二)学生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

(三)质疑解惑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即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四)师示范背诵  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听读中,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五)精读课文。体会写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使学生进入情境。能有感情的朗读。

(六)思考阅读:

1、本文赏雪之余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3、舟子言痴,如何理解? 。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七)熟读背诵 学生在经过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对课文内容应相当熟悉,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进行背诵,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

(八)课堂小结 通过“实话实说”和“焦点访谈”的形式对本课作小结,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板书设计:

全景:上下一白——空旷、沉寂。

近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抒情:孤傲、超凡脱俗。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六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5.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

1.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作者介绍: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

典型例题:  问题一: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一、基础部分。

1.解释加点的词。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解释加点的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二、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4~8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填空:张岱,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籍贯)人。有著作《_______》和《________》等。

5.分析“绝”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8.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二)。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三)。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  )拉余同饮。

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七

师:(吟诵柳宗元的《江雪》)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整体把握】。

师:合上课本,请看大屏幕——。

课件:课题、作者、(不加标点的)课文(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师:现在听老师读课文。要听准字音,听清句读。(生听读)。

(翻译课文,背诵课文。具体过程略。)。

师:自由朗读,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

师:(板书:痴)“痴”字是一篇之骨。我们先来看看痴人眼中之痴景。

【咬文嚼字赏痴景】。

师: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界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

(生读写景句。)。

师:作者笔下的西湖雪景好奇怪哦,如果我来写,我会这样写:

课件: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比较一下,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前一句,对比读一读,推敲推敲。

生:加上三个“与”字,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

生: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

生:原句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如果去掉这三个“与”字,读起来一顿一顿的,语气显得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

师:看来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啊。来,我们把这种音韵之美读出来。

(生拖长音调,读出了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

师:有人这样标点这句话:(板书: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你同意吗?

生:“天云山水”是浑然一体的,若加顿号,则成了四幅分开的画面,破坏了水天一色苍茫迷朦的整体画面,表现不出磅礴浩渺宏阔的气势。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句话,(得意地)我把文中的量词一改,就很符合汉语用字的习惯了。

生:不好。味道不一样了。

师:什么味道?

生:好像……好像……原句那种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味道没有了。

生:改了不好。“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

生:在“更定”时分“雾凇沆砀”的“湖上影子”自然是模糊的,而改句景物过于清楚,画面过于清晰,不符合西湖夜雪的实际情景。而且意境散乱,了无新意,读来平淡无味。

师:我可以这样改:(板书: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与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而已。)。

生:原句镜头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老师把顺序这样一改,镜头就变成了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了。

师: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生: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师:你的感受很细腻。来,大家读一读,把那个“而已”的滋味读出来。

(读出了一种深沉的感慨。)。

师:这样标点行不行啊?(板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把顿号改成逗号,好像拉大了长堤、湖心亭、舟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用顿号则有一种浑然一体混沌难辨的意味。

生:逗号使得景物给人一种孤立感平面感,它改变了上下一白天山共色的立体画面,破坏了若有若无依稀恍惚如梦如幻的境界。

师:从句法上看,全句为单句,“而已”起总束作用,句中并列成分不应用逗号。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可是,这样的语言华丽吗?(生:不华丽。)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知人论世悟痴心】。

师:张岱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我们来触摸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课件: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师: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并不是“独”往。

师:明明有舟子,为什么说是“独往”呢?这是不是矛盾?

生:“独”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而不是独自一个人的意思。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古代文人如张岱者更是独来独往孤傲清高,那些仆人佣人是不能与达官贵人们相提并论的`。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就情感而言,是说除了我张岱之外,没有有心赏雪的人或者说没有一个理解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一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同时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生: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舟子进不了作者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作者眼中无人,视舟子而不见,并无轻视之意,不过是文人雅士的孤傲罢了。

生: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当然会有人撑船,所以“舟中人两三粒”。然而,兴尽须归之时,将离开仙境之地,步入凡尘,所以又用舟子的一句话作结,回到现实世界。

生: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虽然是在明亡后,但他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却是在“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作者对如梦如烟的往事的追忆。

生:在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以示不忘故国。作者借用这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用于警醒自己。

生:作者心系故国,字里行间传达着自己对明朝的无限哀思和对往事的无限怀恋。提及“崇祯”,心中不免隐隐作痛,作者不甘承认明亡,还不能从这一情感中走出。

师:文中还有一个地方也表现了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里?

生:“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作者为什么只写“是金陵人”,而不写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人?我忽然想到,金陵曾是明朝的国都,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啊。

师:作者心中有波澜啊。“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金陵”是故国之都,引发了他幽幽的故国之思:故国不堪回首,我何曾不是客居之人!

明亡后张岱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故国在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是永远的痛。《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他梦故国,梦故园,梦故人,梦故事,痴情说梦,成了经挤压扭曲的未亡人精神上最终的皈依。

生:同饮的这个场景也最令我难忘,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生:我觉得作者心中的愁绪并未得到化解,作者的心中寒冰一片,举杯销愁愁更愁啊。

生:从“拉”字就可以看出,作者饮酒并没有欢欣愉悦之意,只是碍于情面才勉强而饮。

师:是啊,他乡遇知音,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是易代之际前朝血性文人被主流社会与自我意识抛向边缘时心底的悲凉。茫茫世界,知己难逢,人生如梦,聚散无常,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岂不令人怆神!张岱深夜独往,悄怆幽邃,不知能将这凄神寒骨的冰雪西湖消解成几般滋味。去湖心亭看雪,张岱的心醉了。

师:张岱看雪,可是大异于常人啊,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交流过程略)。

师:是啊,作者看雪有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不寻常的际遇。那么,“痴”字的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张岱呢?他痴迷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议议张岱的“痴”。

生:这些不寻常正是张岱遗世独立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不寻常的行为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这一不寻常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生:张岱这种奇异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于他当时的“悠闲”,他见证了明朝的灭亡,也由此引发了许多感慨,此时的他已毫无牵挂,心如止水。作者冒寒深夜赏雪是对自己情怀的一种释放,释放自己于自然之中,使自己的感情找到寄托,以此来掩埋一切的悲哀。

师: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晚上看雪呢?

生:作者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看到,我大明未亡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这其中包含了作者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这是不被世俗凡人所理解的高雅情调和对故国的一颗痴心,一颗赤心。

师:透过痴行痴景,我们触摸到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现在,请用一句话来评点张岱其人。

生:张岱活在自己过去的世界中。

师:说得真好!来,把它写到黑板上去。

【披文入情鉴痴文】。

师:痴人笔下必有痴文。与张岱同时代的名家祁彪佳这样评价张岱的文章:

师:你发现这篇文章的艺术之美了吗?也请你来评说评说——可以就全篇,也可以就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点勾画,独立思考,然后畅所欲言。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此字似画龙点睛般,一个字点出了一个人的个性节操,一个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怀。

生:“而已”一词用得好。美丽的西湖仅几个痴人而已,足见当时看雪的环境、时间是多么的不寻常,同时也和前文“独”相照应,把作者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高洁傲岸和对西湖美景的“痴”充分展示了出来。

生:此种场景似有若无,依稀恍惚,将人带到一个梦幻世界。缩小夸张,以细小反衬阔大,使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举目皆白宏阔雄浑的气势,同时也使人体会到简单语言背后的震撼力。

生:作者先是站在天地无我的角度,极写上下一白恢弘壮阔的全景,然后以我的视野来看远处的长堤和湖心亭,又寄眼身外以天地的视野来看“我”,来看舟看舟上的人。这是作者观察大自然后从心里出来的大自然。

生:作者随意挥洒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天与云与山与水,湖与堤与亭与舟,共同构成了一幅恬淡的山水画卷,给我们以清新雅致之感,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

生:“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便戛然而止,简练之极,却又意蕴隽永,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生:相公的痴在舟子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更有人早煮酒赏雪于湖心亭上,这在舟子看来,更是“痴”。“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只此一句,就令张岱和金陵客的痴态跃然纸上。“喃喃”两字,把舟子和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孤高冷寂的性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师:作者以恬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得意处、感慨处相互交融,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颇有诸多可赏玩之处。老师发现文章的题目就很美。标题为什么是“看雪”而不是“赏雪”呢?作者做此篇的目的为的是往昔的梦,故国的梦,寄寓对故国的一种幽深的眷恋,同时抒发隐逸与感伤的情怀。“赏”好像有备而来,显得自命清高似的,而“看”则显得更随意,也就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师:谁思考好了,为这位同学解答。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声惊叹虽发之于客人之口,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心声。用感叹号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用问号则显得有些鄙夷,体现不出作者见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惊喜之情。

师:还有,结尾“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为什么要用感叹号而不用句号呢?

生:用句号就好像舟子对相公之痴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的,文中显无此意;而用感叹号,则包含了舟子对相公痴行的惊异和感慨,显露出他们心灵的距离。

师:想不到小小标点竟能咀嚼出这般滋味。来,咱们对比读一读,细细体会一下。

(生品读体味)。

是日更定(矣),余挐(拿)一小舟(船),……。

生:“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逸致。

生:用“船”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而且“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

生: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

师:“舟”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作者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船”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

生:舟怎么“拿”得动呢?“拿”字看似不通,然而细加品味,却又有说不尽的妙处。一个“拿”字,流露出作者去看雪的迫不及待如痴如醉的急切心情。

生:“拿”字好。“拿”给人一种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感觉,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没有刻意准备,是突然涌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如果我是编者,我就用“拿”字。

生:“是日更定矣”,“矣”字多余,因为不用“矣”字,句子干净利落,意思也一样表达得很清楚。

生:读“是日更定矣”给我的感觉好像比“是日更定”夜更深了似的,并且“矣”字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尾声】。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八

用心读课文,听教师范读,一定要标号不认识的字词。

给你一分钟读一遍,如果还有不会的问老师。

请谁读,谁就读,请同学读课文,轮流,再请全班齐读。

请同学互相指出读错的字,或节奏。

大致知道文章意思的举手,哦,有一位,你们需要几分钟时间大致弄清?

师:那么我们就结合注释,四分钟,看看哪些地方看不懂,标记好。

幻灯辅助解决字义俱绝是余芥惟强及……。

师:先理解了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师:抢答环节,快速解决字词,话筒传得快。

幻灯:1、看雪的时间是——。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

生:补充,是在晚上八点左右,更定矣。

生:地点是在西湖湖心亭。

2、写雪大的句子是——。

生: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为什么。

生:侧面描写,说明雪大……全躲起来了。

生:雾凇沆砀……。

师:好,还有没有侧面描写的句子?

生:拥毳衣炉火。

学生回答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都有。

生:一个我童子还有两个人还有舟子。

师:童子是谁的。

生:铺毡对坐的那两个人的,舟子是张岱的。

4、他们做了什么事。

生:喝酒,聊天,赏雪。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九

师:同学们,提到这篇《湖心亭看雪》会觉得很亲切,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西湖边上,那一池碧绿的湖水给了文人墨客足够的灵感,他们写尽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写尽了西湖的风花雪月。今天我们看一下张岱笔下的湖心亭又是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致呢?先请同学念一下这篇课文。

一女生朗读课文。

师:在这儿呢一起看一下,“余桡一小舟”的“桡”是什么意思?

生齐:撑船。

生齐: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师:对,指用毛皮制成的衣服。还有“雾凇沆砀”,沆砀什么意思?

生齐:白气弥漫的样子。

师:白气弥漫的样子。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明白?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等候。

生:是初更以后,

生:还。

师:对,还的意思。

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上下一白”,“一”什么意思?

生:“全”的意思。

师:哎,“全”的意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一”什么意思?

生:一个。

生:勉强。

师:有的同学说勉强,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对,痛快的意思,在这里“强”表示痛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客”是什么意思?对,客居,名词作动词。弄清楚这些意思后,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遍。

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找到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

师:是“”吗?不是很准确。另外同学再找找,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你说。

生:“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好的,请坐。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这两句写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西湖的水很美,美在哪里?追问:美在哪里?

师:美在很平静,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以你的笔力,这样可看出什么?觉得这样一番景色,可以看出什么?

声:上下一白,山水融为一体了。

师:你从哪儿看出融为一体了?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非常好。天与云与山与水,你为什么认为“上下一白”看出了融为一体了呢?

生:上下一白,看起来什么都是白色的。

师:非常好。什么都是白色的。那你认为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读。

师:如果要读出来,应该哪个字读重音?“一”,白字应该读重一点还是轻一点?

那你看,融为一体,给年感受是什么?

生:安静。师,从哪一个可以看出?“惟”

生:描写的'痕迹经的感觉,没有人,一片白,冰花很美。很静。

师后面的句子,你说给你很寂静的感觉,你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影子。

师:奥,影子。湖上有影子,这影子是怎样的呢?

生:也不是。

生:痕、点、芥、粒非常小。

师:为什么写得这样渺小?如果这样的渺小跟人生联系起来看的话,就怎么样?

生: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师:对,在大自然面前人都这么渺小,同学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生读。

师:读的时候你觉得“痕”“点”“芥”“粒”应该读得轻一点还是——。

生:轻一点。

师:对,轻一点。(范读该句)。

生:它描写的是浓浓的静静的景象,读起来,大家会觉得这些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

师:非常好,会觉得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这两个句子,前一句描写的是苍茫阔大的景象,后句描写的是寂静清淡的景色。请一起读一遍。

齐读。

师:“而已”这个词的意思是——。

生:罢了。

生:白描。

谁看到过?谁去过?

指名一男生说。你去西湖看雪景,有什么感受?

生:全都是白的。

师:你跟谁去看的?

生:自己。

师:觉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看到的跟张岱看到的一样吗?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看到的雪白,天空迷蒙。

师:看到的人多吗?

生:人多。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的心境跟我们现在的心境是不同的。他那时候看雪景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愁绪。

师:好的,她认为心境不一样看到的不一样。另外还有哪个同学来讲?

生:我觉得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师:为什么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生:去的时候是是日更定。

师:是日更定是什么时候?应该是比较晚了。我们来看一下张岱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的西湖。我们请同学来读一下这写去西湖的一段。

齐读“崇祯五年十二月——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张岱是在什么时候去湖心亭看雪的?

生:晚上八点。

生:自己看的。

师:对,独往湖心亭看雪,所以可能在这样的原因下,看到的雪景与众不同。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下赏景的人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两个金陵人,金陵人于是大发感叹。文中那句写的是感叹。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这句话带着怎样的心情说呢?

生:惊喜。

师:对,用文中话来说呢是大喜。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同样的。

师:从哪里看出是同样的?

生:强饮。

师:对,强饮三大白而别。请同学来读一下,是否可以读出这种大喜的心情,请一位男生。

生读。

师:有没有读出大喜?没有?为什么没有?应该抓住哪个词?

生:更。

生:豪放之人。

生:痴人。

师:另外呢?你觉得还是怎样的人?

生:痛快之人。

师:还有呢?

生:随性之人。

师:完全可以嘛。非常好。你说。

生:雅致之人。

师:很好。

生:豪放之人,雅兴之人,

讲到这里这里我们再来看张岱眼中的西湖跟别人眼中的不同,为什么在张岱的笔下西湖不尽苍茫,而在他的笔下人物不尽渺小?在继续思考,我们把第一段读一下。

齐读。

师:有没有看到这里有一个词是和张岱有关联的?

生:崇祯。

生:对自己故国的思念。

师:对,对自己故国的思念。再来看为什么张岱眼中的景色与别人眼中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他国破家亡,他在怀念,感觉特别沧桑,觉得渺小。

生;人们是观赏景色是欣赏美景的高兴,而张岱是排遣心中的愁绪,心境不同。

师:对,心境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还有哪个同学要说?

生: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是个痴人,他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因为他心中有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所以他通过看雪来排遣心中的伤痛,所以当想到曾经繁华转眼成空,所以在他眼中分外苍茫,当他面对这雪景感慨万千的时候,还有两个金陵人面对这一份雪景,我想问一下两个金陵人看到了张岱所看到的景色吗?我来念一下。(第二节)。

可以小组讨论。

交流。

生:张岱心中的情感,那两个金陵人不知道他心中的感情。

生:没看到。很高兴。

生:非常喜欢西湖,客居在此。没看到。

生:也认为没看到,金陵人跟我们一样。

师:不管哪一种,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听一遍录音。

听配乐朗读录音。

师:当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时,我们不知道张岱在想些什么。但我们要感谢张岱,正是因为他的满腔痴情,让我们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了别样的风情。也许当我们再去西湖看雪景的时候,心头会浮起那些美丽的句子。普希金说:“我用诗歌为自己造起一座非人工的碑。”我想张岱也用这篇《湖心亭看雪》在西湖上为自己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谢谢大家,下课。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十

29。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张岱的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

【学习重点】。

1、关于张岱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

2、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

【学习难点】。

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他一生著作颇丰,今存有《琅治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2、题目解说。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更定()()毳衣()。

雾凇沆砀()()()一芥()。

铺毡()更有此人()喃喃()长堤()。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人鸟声俱绝()(2)是日()。

(3)更定()(4)余一小舟()。

(5)拥毳衣炉火()(6)雾凇沆砀()。

(7)上下一白()(8)焉得更有此人()。

(9)强饮三大白()(10)莫说相公痴()。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5、翻译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李新。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十一

(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

(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

(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

(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

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

师:妙!(板书:行痴)。

生:还有老师,你看张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觉得也挺异的。

师:你有感情地读一遍,说说异在哪儿?

(生读,还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说不出来)。

师:来,咱们一起读这两句,细细体会一下。

(生读,摇头晃脑的,有些韵味儿)。

生:这幅图嘛,反正就是觉得很不一样,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众笑)。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

(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

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

(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

师:还有一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惊喜的):漂亮!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点评:一翻虚拟假设性的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痴人之“痴景”,读得细腻读得丰满,读出了内涵读出了妙处。)。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

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众笑)。

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生(抱拳):彼此彼此!(众大笑)。

生(抱拳鞠躬):幸会幸会!(众笑)。

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

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生: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他不答,只说“一箫一剑走天涯”。(众笑)。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

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又起的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发。(生鼓掌)。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

(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

(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