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1:58:46 页码:9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精选13篇)
2023-11-26 21:58:46    小编:zdfb

一个用来概括和总结某一事物或事件的书面材料,我们称之为总结。在总结中,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案例或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下是笔者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一

又过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距离蚕宝宝孵化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我的心里可美啦,因为我的蚕宝宝结茧了!

就在前两天,我在给蚕喂食的时候,看到有几条蚕一改“贪吃”的本性,对放到面前的桑叶不理不睬,躲在“小屋”里的角落里,不吃也不动。我觉得很奇怪,就凑上前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嘴边竟然挂着亮晶晶的丝线,原来它们要开始吐丝结茧啦!我立即叫来爸爸妈妈,三个人手忙脚乱地用硬纸板给蚕宝宝搭了一个可以织茧的“家”。

那几条开始吐丝的蚕宝宝们一入新家,就精挑细选了一间属于子自己的“小屋子”,然后再顶上和底下搭出个“十字”,我很惊奇:蚕茧不是圆的吗?难道是方的?继续看下去才明白,它们是为了给自己搭一个施工平台,就像人们建房子时用的脚手架,然后才在上面爬上爬下、转来转去地开始织茧。看!蚕宝宝吐出了一股细丝,找到一个固定点后又甩开脑袋把丝线拉长,再固定到另一个点上,这样反反复复,经过几个小时终于织出了一个茧。

看着那些雪白的或嫩黄的椭圆形蚕茧,我真的很赞叹,小东西们的本领真大啊!希望它们能早日破茧而出。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二

经过几周的饲养,我的蚕宝宝终于起了大变化:黑黑的衣服早已褪去,不但个子长了不少,最大的'都有2厘米长了,它们的身材也圆润了起来,由干瘪的“小老头”返老还童成了“小宝宝”。

蚕宝宝起变化的原因,自然使它们经历了几次蜕皮。第一次是褪去小黑衣,换上了小灰衣,第二次是头上出现了小小的黄点,靠近头部的三对头足和靠近尾部的四对腹足已经能有力地吸附了,身体也明显地成为节状的,往前爬动的时候,慢慢地一节节蠕动,像一辆向前推进的小火车。接下来它们会变怎样,我只能拭目以待了。

蚕宝宝们长大了,桑叶的消耗量也上去了,加上饲养它们的“小屋”也越来越显得拥挤了。尽管精心饲养了几周的小蚕让我有些依依不舍,但经过几番纠结,我还是打算送些给班里同学,一来可以让没有养蚕的同学也能每天观察蚕的生长,二来我也可以更加细致地照顾好剩下的蚕宝宝们。于是我用小盒子先后装了两批蚕送给同学,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他们要好好照料这些宝宝,最终,我只给自己留下了30条蚕宝宝。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三

那天放学后,我兴冲冲的买了五只蚕宝宝。

拿回家后,把它们放在盒子里,我仔细的观察蚕宝宝,它们的身体是青白色,一节一节的,好像拼图一样;眼睛小小黑黑的;细细的短腿,整齐的排列成两行,每行共有八条腿,腿边对称的长着黑点;身体后面有一个黄色的小尖尖,它们都安静的趴在桑叶上面睡大觉,一动不动的。

它们来到我家的第五天,由于学校门口卖桑叶的叔叔一直都没有来,家里的桑叶变干了,叶子变得非常的硬,蚕宝宝柔软的小嘴吃不动叶子了,所以有一只蚕宝宝被饿死了,还有四只坚强的蚕宝宝在饿着肚子等待食物,它们的身体渐渐的'变得瘦小了,颜色也由青白色变成了浅灰色。

我看蚕宝宝们都快要不行了,心里暗暗地着急,但也是干着急。

今天,好不容易盼来了卖桑叶的叔叔,我赶紧买了一大兜子桑叶。放学后,我赶忙跑的地盘结茧。

另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阴暗处,可能在这些地方它们会觉得比较安全吧,让它们好藏起来结茧。

俗话说“人生百态”,原来蚕的生活也有百态。观察吐丝的蚕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四

我家门前附近的农田里有窝小蚂蚁。它们穿着黑衣服,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触角,很可爱,就像我们书上的大问号。

小蚂蚁很勤劳,也很勇敢。它们整天忙忙碌碌的,似乎它们每天都东奔西跑的寻找食物。

小蚂蚁之间互帮互助,非常的团结友爱。一次,有一只小蚂蚁发现一只死的虫子,它咬住那只虫子想要搬回家,可是不管那只小蚂蚁是用头顶着,还是用拖都丝毫不能把那只虫子挪动一步。于是,小蚂蚁放开了虫子,我以为它要放弃了,谁知它跑回洞中碰碰同伴们的触角,好像在说:“前面有个大东西,可好吃了,快去叫些人来一起搬。”不一会儿,我发现蚂蚁越来越多,而且还有几只特别大的蚂蚁也正朝着虫子爬去,没多久,虫子周围聚集了许多蚂蚁,那些蚂蚁把虫子包的圆圆实实的,它们一起努力,有的咬头,有的咬身子,推的推,拉的拉,最后终于把虫子搬回洞中。

看着看着,我喜欢上了这些黑色生灵了。它们告诉了我原来团结的力量是这样的强大!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五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没有特定形状的特性。

2、观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个标准排序。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水、各种透明容器,幼儿各自带一个透明容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实验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利用感官发现水的别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水的经验。

1、介绍自己玩水的生活经验。

2、说说你觉得谁是什么样子的?

二、玩水。

1、将水倒入各种形状容器中,说说水的的形状。

2、讨论:为什么水的形状会改变?它到底是什么形状?

3、再现试验证实“水没有形状”

4、幼儿自己操作实验,运用自己带的容器装水互相观察水的形状。

小结:水是没有形状的,当容器变化了,水的形状也就变化了。

三、帮水比多少。

1、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那个容器里的水多或水少?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2、老师实验同种大小容器。

不同种容器装水。

小结:原来比较多少时,要将水装入同种大小的容器中,然后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没有形状外,它还有什么特点?

小结:水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探索水的秘密为主,水是孩子们天天接触,非常熟悉的一个物品,但是水的秘密也非常多,因此,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水的三个特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活动中教师也注重了让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问题,并且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思考,实验,讨论,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让幼儿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自发,自主,自由的开展活动,在同伴与教师的互动中共同探索获得新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六

蒜既可以治鼻塞,也可以换来清新甜润的空气,也是个很好的配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种过蒜呢?现在我来介绍下我种蒜的经历吧。

首先,我拿了几颗蒜的种子种在一个小盆子里,给它浇了些水。看来很久以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小盆子,盼着我的蒜快快长大,生根发芽。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来,被子都不叠就跑去看蒜,发现它都还没有发芽。我着急了,就把蒜挖出来,然后用力去拨它的皮。妈妈看到了,阻止我说:“你要有耐心,蒜要还几天才会发芽呀!你这样去折磨它,它会死的哦。”我惭愧地地下头,脸红红的说:“我不是故意的,我太心急了。”

连续观察好几天后,蒜还是没长出来。我在心里嘀咕:它是不是被我弄死了?但我还是听了妈妈的话,耐心的等。

到第十天时,我又早早地起来,发现蒜长出了嫩芽,我惊喜地叫着:“大蒜长出了短短的嫩芽啦!”又过了好多天,嫩芽变成了幼苗,风一吹幼苗就随风飞舞,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七

经过几周的饲养,我的蚕宝宝终于起了大变化:黑黑的衣服早已褪去,不但个子长了不少,最大的都有2厘米长了,它们的身材也圆润了起来,由干瘪的“小老头”返老还童成了“小宝宝”。

蚕宝宝起变化的原因,自然使它们经历了几次蜕皮。第一次是褪去小黑衣,换上了小灰衣,第二次是头上出现了小小的黄点,靠近头部的三对头足和靠近尾部的四对腹足已经能有力地吸附了,身体也明显地成为节状的,往前爬动的时候,慢慢地一节节蠕动,像一辆向前推进的小火车。接下来它们会变怎样,我只能拭目以待了。

蚕宝宝们长大了,桑叶的消耗量也上去了,加上饲养它们的“小屋”也越来越显得拥挤了。尽管精心饲养了几周的小蚕让我有些依依不舍,但经过几番纠结,我还是打算送些给班里同学,一来可以让没有养蚕的同学也能每天观察蚕的生长,二来我也可以更加细致地照顾好剩下的蚕宝宝们。于是我用小盒子先后装了两批蚕送给同学,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他们要好好照料这些宝宝,最终,我只给自己留下了30条蚕宝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八

今天闲着没事,看到一些蜗牛。我开始观察他们。

蜗牛头上有直的触须。它圆圆的眼睛似乎长在笔直的触须上。它背上背着一个很大的圆房子,卷成一圈的图案印在蜗牛的大房子上。它没有脚可以跳,只能慢慢向前爬。

我要把所有的蜗牛比作一个爬行的种族,只有两块瓷砖相隔。蜗牛一开始方向感很好。但是过了一会儿,蜗牛开始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一只蜗牛爬到左边,不小心掉下台阶。我赶紧跑下去,心里在担心:它会死吗?到了台阶边上,看到它调皮地粘在台阶边上。我慢慢把它们捡起来,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小池子里。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睡觉了。

9月30日星期六,xx天气:晴朗。

今天又来观察蜗牛。蜗牛渐渐长大了。上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它只有中指的指甲那么小,现在却有拇指的指甲那么大。

我组织他们再次爬行。我想看看他们是不是长大了,变快了。我观察他们很久了,感觉他们的速度还是那么慢。我觉得蜗牛可能饿得跑不快。于是我带了充足的食物,——树叶和面包屑。蜗牛慢慢爬,慢慢吃。食物用了很长时间才减少。对他们来说,吃饱后慢慢起床是非常容易的。

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蜗牛长大了,但速度并没有提高。

观察周围的事物是如此有趣和有趣!不信的话,可以自己体会观察的乐趣。

四年级:快乐女生46。

(四年级,600字)。

今天早上我要去抓两只蜗牛做观察实验,发现蜗牛的奥秘。

于是,我冲向我的小花园,开始了“捕捉蜗牛运动”。嘿!蜗牛不好找!找了半天。然而,“努力是有回报的”,我终于在一个潮湿的角落找到了它。“嗯,我找到你了。我带你回去研究。”于是我赶紧拿来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把蜗牛放进去,在玻璃盒子里滴几滴水让它保持湿润,然后拿回去做实验。

我的第一个实验是观察蜗牛吃什么。我先在一个小盒子里放几粒米,一片菜叶和一些面包屑,看看蜗牛吃什么。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蜗牛,但蜗牛一动不动,不理我。我觉得小蜗牛好像大概是不喜欢别人看它吃东西吧!那我先看电视。午饭后,我继续学习。我跑到玻璃盒子前,才发现盒子里的蔬菜叶子不见了,只剩下米饭和面包屑,还有蜗牛周围的黑色东西,大概是蜗牛屎。原来蜗牛是吃树叶的。我以为我给他们什么就吃什么。

接下来做第二个实验:为什么蜗牛走路会留下痕迹?想着,我抓起蜗牛,看着它的底部,试图知道其中的奥秘。但是蜗牛立刻缩了回去。我对自己说:“嘿!想研究就研究不出来。”于是,我跑去问正在客厅看报纸的爸爸:“爸爸,为什么蜗牛在前进的时候会留下痕迹?”爸爸回答说:“其实蜗牛腹部有一种活动肉足,叫腹足,相当于蜗牛足。蜗牛移动时,胃和足下会分泌粘液,减少摩擦,有助于爬行。我们在蜗牛爬的地方看到一条白色闪亮的线,其实是黏液变干的痕迹。”“哦,我明白了。”我很高兴地说。

事实上,这个世界充满了奇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仔细思考,总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15级:陈炯恒。

(五年级,700字)。

9月27日,星期三,xx天气:晴朗。

今天闲着没事,看到一些蜗牛。我开始观察他们。

蜗牛头上有直的触须。它圆圆的眼睛似乎长在笔直的触须上。它背上背着一个很大的圆房子,卷成一圈的图案印在蜗牛的大房子上。它没有脚可以跳,只能慢慢向前爬。

我要把所有的蜗牛比作一个爬行的种族,只有两块瓷砖相隔。蜗牛一开始方向感很好。但是过了一会儿,蜗牛开始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一只蜗牛爬到左边,不小心掉下台阶。我赶紧跑下去,心里在担心:它会死吗?到了台阶边上,看到它调皮地粘在台阶边上。我慢慢把它们捡起来,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小池子里。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去睡觉了。

9月30日星期六,xx天气:晴天。

今天又来观察蜗牛。蜗牛渐渐长大了。上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它只有中指的指甲那么小,现在却有拇指的指甲那么大。

我组织他们再次爬行。我想看看他们是不是长大了,变快了。我观察他们很久了,感觉他们的速度还是那么慢。我觉得蜗牛可能饿得跑不快。于是我带了充足的食物,——树叶和面包屑。蜗牛慢慢爬,慢慢吃。食物用了很长时间才减少。对他们来说,吃饱后慢慢起床是非常容易的。

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蜗牛长大了,但速度并没有提高。

观察周围的事物是如此有趣和有趣!不信的话,可以自己体会观察的乐趣。

(四年级作文,)。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九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花儿开得芬芳;因为有你,地球这样才美丽。大家知道这首小诗赞美了谁吗?没错,就是水。

在科学课上,老师教我们通过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方法认识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透明的液体。

俗话说“水往地处流”而在科学课上我们还观察到水还会往上“爬”呢。原来水会沿着有空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想象,叫做毛细现象。而且,把水滴在1元硬币上可以滴30多滴呢,水面鼓得跟小馒头似的。

你看,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水是多么神奇啊!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十

一、教学目标:

学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观察研究水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水”;

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和材料准备: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水的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水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下一课时将作主要研究)。

注意点:观察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板书篆体的“水”

板书:一杯水的观察。

1、用感官观察水。

1、每组桌上都有一杯水,你准备用哪些感觉器官来观察这杯水呢?

2、学生汇报;

3、按学生说的顺序板书;

4、这么多方法,可老师只给你一杯水,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顺序?

5、老师调整板书顺序;

6、马上要开始实验了,组里可以分工合作,定两个人记录。好,开始实验吧!

7、学生实验,老师巡视;

8、学生汇报;

9、到现在为止,你认为水是一种怎样的东西?

师选择性板书: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

再用感官,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教学过渡:

教师:(出示玻璃)这个东西也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呀,它也是水吧?

学生:不是。是玻璃。

1、那玻璃跟水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我们可以继续用感觉器官,把玻璃和水进行比较,这样就能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比较。

2、接下来我们就用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和研究水;

老师这里有几组东西,小黑板出示:

实验一:玻璃和水比较;

实验二:牛奶、芬达和水比较;

实验三:两个瓶子里的东西比较(有一瓶是水)。

4、学生做比较实验。老师巡视;

5、各组交流;

(1)实验二请一个小组整个小组汇报。(组内成员互相补充,其他组有什么新发现也可以补充。)。

(2)实验一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交流。

6、老师:大家真聪明!很会做实验,很会研究,真像一个个小科学家呀!

谁来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你认为水是一种什么东西?

巩固加深认识,课堂延伸。

2、出示瓶子,请一位同学上来。

(1)能先不打开瓶子吗?

(2)注意点:闻:指导闻的方法。

尝: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尝的哦。

(3)表扬奖励。

3、今天我们的研究用了身体的.哪些器官?

4、人体的器官真神奇呀,帮助我们发现了很多奥秘,我们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5、水的秘密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继续研究。可以做实验(但是要注意安全哦),可以看书查资料,还可以上网。

四,教后思考:

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能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本课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两种或几种液体的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事物。三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他们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吸引,探究的开展随兴所至,探究过程简单、短暂且不严格,这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研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观察,从而发现更多水的秘密。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开放性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1、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科学课上册教材将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这个单元提出让学生学会运用感觉器官,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并能体验从中的乐趣。

2、体现探究活动的整体结构效益。本课试图通过良好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发挥结构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课的探究活动都是以四个观察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前一个活动是寻找基本的性质,形成初步的概念,后三个活动是思维的碰撞,是运用多种感官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进行比较,体现探究活动的层次性和严密性。

3、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儿童身边的一些液体进行科学的探究,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走近课堂,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十一

今天,天气闷热,我在阳台上摆弄着爸爸的“心肝宝贝”——兰花。突然,看见一只小蜗牛爬上一片叶子。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呢?这个问题顿时出现在我脑海中。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做实验弄清楚这个问题。

我先抓来几只蜗牛放在一个盒子里,饿上一天,然后把白菜、馒头、猪肉等食物放在抓来的蜗牛那。它们大概都饿坏了,马上爬向有食物的地方。只见蜗牛都选择了白菜,对其他的食物闻都不闻。一顿饭的时间,那些蜗牛就把白菜吃的精光了。由此,我断定:蜗牛对于农民伯伯来说是害虫!

在实验的时候,我还观察到蜗牛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线。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去查找了一些资料,资料上说:蜗牛足里面哟个叫“足腺”的小东西,那粘粘的像胶水一样的东西就是足腺分泌出来的。爬行时,这种粘液不断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的爬行。原来是这样啊,以后大家顺着一条亮晶晶的线就可以找到蜗牛啦!

通过这一连串的观察和查阅资料,我真是受益匪浅!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发现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十二

科学老师送了我几条蚕,我高兴极了!马上去买了一些桑叶给蚕宝宝,看它们吃得津津有味,让人觉得可爱!

5月2日星期五晴。

我打开盖子看蚕时,发现蚕宝宝一动不动,并开始全身变黄,我还以为蚕宝宝快要死了。正当我伤心的时候,这个小家伙竟然“分身”了,它们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桑叶来,好像在说:“饿死了,饿死了。”原来蚕蜕皮需要一段时间,我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哦!原来是这样的,我还以为它要死了。蚕宝宝一会儿窜到桑叶底下,一会儿爬到同伴的身上,真活跃!

5月25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又去看蚕,发现好几只蚕不见了,只剩下几白白的纺锤形的球。这个就是蚕的茧,蚕就在这里慢慢变成蛹,蛹是土黄的,想面包,蚕会在这里足足睡十多天。

6月3日星期二多云。

今天,蚕宝宝把头探出来东张西望,变成了飞蛾,它们交了配,产下了400多粒卵,卵扁扁的,黑黑的,一粒一粒像芝麻一样。没过多久又一个个新生命探出头来,它们被称为“蚁蚕”,像蚂蚁一样,真可爱!

养蚕真有趣!我想再养蚕。

文档为doc格式。

养蚕科学观察日记三年级篇十三

早晨,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换上衣服就去卫生间刷牙了,来到卫生间,往池子里一看,发现有三条又红又长又细的小虫子在扭动着小小的身躯,我正准备伸手去抓它时,突然,背后传来一句叫喊:“别去抓它!”我往背后一看,原来是从妈妈的口里发出来的:“这是寄生虫,如果你去抓它,一个没留神,寄生虫不见了,说明它跑到你的身体里去吸血了,寄生虫怕烫,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首先,我们倒一杯跟身体差不多的温水,把寄生虫放进去,寄生虫并没有被烫死,还完好无损的扭动身体,再把它放到另一个烫一点的温水里,寄生虫立马就浮在水面上,看来,身体的温度并不会伤害到寄生虫。大家一定要注意:早上刷牙时,要往杯子里看一下,也许会有寄生虫!如果没看的话,你就会把寄生虫吃进去,它就会吸你的血!

5月1日星期三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