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娱乐至死(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9:49:04 页码:9
2023年娱乐至死(优质9篇)
2023-11-10 19:49:04    小编:李耀Y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有意识地去优化自己的行为和选择。1、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在这里列举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总结示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娱乐至死篇一

《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并认识到媒介危机。

娱乐至死篇二

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鸦片,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鸦片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但是,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布了“娱乐”概念的汹涌澎湃也同时到来。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你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所以当经济命脉也变得商业化时,节目的商业化也不可避免,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对娱乐文化有疯狂的追求,这可以理解。可是,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

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可以成为可能。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就会慢慢偏离我们初始设定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为了“戏术”,当一个社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这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娱乐至死篇三

游戏人生,娱乐至死,但凡戏霸,必在旁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大戏霸袁世清听戏看戏,还爱给角儿说戏,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训楚霸王,别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么走了四步。六步四步,说破天差不过一米,短了省力,长了也不能就饭吃,但在内行看来,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轻佻,一来一去,整个楚霸王的性格就跃然台上,两步虽短,迈开来却两种人生。我不是戏霸,只能跟着看个热闹,但要说戏迷,我也有份,因为谈起暴雪谈起黑岛我也能做到如数家珍,当然这个戏不是京戏,而是游戏,过去的老人儿听戏看戏,现在的人玩游戏,戏这个东西,不管冷不管饿的,就是个消遣,不登大雅之堂,但当下这世道今非昔比,温饱早就不成问题,过去随便就分得清破衣麻布细软绸缎,粗茶淡饭玉盘珍馐,人五人六一目了然,现在却是地摊衫做出国际水准,燕窝还是窝头都在肚子里装着,拉出来都一个屎样,都说长相是标签,可被这美容时尚整的,走大街上人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一串串流光水滑,大街上你喊美女保准十人有九人回头,剩下一个还是纯爷们,想做个人口普查,都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大姐刚才查过没有。

于是,这年头若想了解人与人的不同,消遣方式反就成了差异的重点,要拿游戏品种给人分类,分出来的准比国籍民族还靠谱,别看上班上学人都呆头呆脑跟木偶似的,一挨到下班放学,四面八方撒欢往外跑,有钱的去洗浴ktv玩别人,没钱的猫被窝里玩自己,这边寓教于乐的,那边自娱自乐的,就单说这电脑游戏吧,有玩网游的,有玩单机的,有用游戏赚钱的,有玩游戏赔破产的,同样是玩,却玩出了五花三层七荤八素,同样是人,却分出个车炮马卒三六九等。见过的游戏多了,不敢说戏迷戏霸,好歹也能算个玩家,过去总有些一起玩游戏的朋友,待到周末节假,三五成群聚到网吧,挥手鼠标猛点,抬头炮火齐鸣,时而青筋暴起汗流雨下,时而大呼小叫捧腹爆笑,岂不快哉。近来游戏玩得少了,同玩游戏的朋友也常抓不着影,本以为缘于柴米油盐成长的烦恼,好不容易逮着一个,上来就问我个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种菜不?我呆若木鸡,他见我两眼发直反应迟缓,又问我,停车不?我转身想逃,他见我支支吾吾欲言左右,再问我,开心不?一问三不知,直问得我精神崩溃,摇头翁般反复摇头,叫朋友掂出了我的斤两,道不同不相为谋,彼此无言以对,遂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开心网的第一条规则是,必须谈论开心网,如你所知,第二条也是这个。本来半生不熟的人见面不大容易聊开,聊多了失言,聊少了冷漠,常常三言两语就直接大眼瞪小眼,自从有了开心网,就像有了组织,上来一句暗号,种菜不,同道中人必定两眼放光,聊成一团,谁偷了谁家人参果,谁拐走了谁家小象,嘁嘁喳喳可遇上了知音,你要对句宝塔镇河妖,立马出局,土匪跑这儿来凑什么热闹。不光是开心网,还有qq游戏,校内,大多休闲游戏走的都是这路子,玩的人多了,范围就广了,再说这玩意还是实名制,天南海北跟你有点过往的人都能把你找着,跟传销似的,别说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顺藤摸瓜偷到你地界来,刘德华要玩这个都能加你做好友,简直成了无往不利的交际法宝,这可乐坏了红男绿女们,找不着对象的,还惦记梦中情人的,缺乏父爱的,童年阴影的,缺心眼的,从条条大路奔向开心网,鸡鸣狗盗,各得其所,本来你的交往圈子这么大(参见白纸上的黑点),现在突然变成了这么大(参见马桶盖),这年头只要东西一大就能叫人兴奋,别管是你种的菜,是交往圈子,是胸围,还是那啥。

开心网的第三条规则是,偷你所认识的任何人,不然你永远发不了财。专心种地的人总会被偷个血本无归,守着偷盗的人总赚得盆盈钵满,我并不是说这玩意倡导了一种不良的价值导向,就是个游戏,但你三更半夜不睡觉熬得两眼跟红灯记似的,就等着谁家菜园丰收谁家动物产仔,然后去偷上一圈,睡觉都能美得淌哈喇子,这就有点过了,耽误事不说,就被这么个破游戏牵着绊着,跟跟拴上条绳似的寝食难安,恨不得上厕所都得搬着手提看着顾着,丢不丢人,傻不傻,听我有个朋友说,他同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教授也玩这个,每天上课故意迟到几分钟,就为了偷班里女生的菜,偷不着还好,偷到了兴奋得嗷嗷一嗓子能吓死几个,有被偷的女生在网上跟他撒娇,他就更嗨了,满脸涨红,气喘吁吁,荷尔蒙顺嘴角淌下来,跟偷着个黄花大闺女感觉差不多。见过各种上瘾的,但都比不上这个上瘾不靠谱。

开心网的第四条规则是,有钱在这里同样重要。如果你在办公室里突然听见某人说他住进了根本买不起的房子,或者有了这辈子也别想的车,千万别以为他中彩票了,也别打电话报警,不用说,肯定又是个开心痴迷者,忘吃药了。我见过玩这东西一大款,现实中穷得叮咣响,月供房贷,下养家小,靠着没日没夜守着停车偷菜,终于手头积攒了几套别墅,几队名车,毕竟是苦出身,富了也不忘慈善,今天赠别人一辆雅阁,明天赠套房子,网上人皆以大哥相称,每天排着队的人要去偷他,偷一次顶十次。我想说的是,游戏虽然不至于拔高到影响国计民生的程度,但全民开心,却是一个时代民众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完美体现,全民以偷为荣,以穷为耻,偷到不被抓到是本事,偷不到的自认倒霉,掉块馒头大家偷,手快有手慢无,本分挣钱老无所依,人人都想另辟蹊径,偷钱得手为富豪,偷人得手为情圣,欺穷不欺贼,笑贫不笑娼,现实这样也就罢了,流行个游戏竟是虚拟现实,上天入地,简直想逃都没处逃。

最后我还要说,到底什么是游戏,有人说游戏嘛,不就是玩嘛。小时候拍洋画,上面印着关公秦琼,弹玻璃球,地上划有黄河刀坑,骑马打仗,上轿娶亲,长大后玩仙剑,玩星际,玩反恐,有人扮侠客,有人扮将军,有人扮警有人扮匪,炮火纷飞,快意恩仇,游戏是战争,是江湖,是探索,是愁肠,是和平年代的元帅梦,是浮躁时代的孟婆汤,归根结底,游戏是什么?游戏就是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啊,想象力延伸到哪里,未来的终点就在哪里,而当一个民族最受欢迎的游戏竟然是现实的翻版,种地,偷菜,停车,买房,理想与现实完全重合,想象力一头扎进脚下黄土,就地终结,那么放眼望去,单向度的人漫山遍野,娱乐至死,当人人低头看脚下的路,有几人仰望头顶灿烂的繁星。

娱乐至死篇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我们每天习惯通过各种媒介获得信息,享受着先进的传播媒介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快乐。然而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新闻系大一学生,原先我对媒介的理解仅仅就是书本上麦克卢汉的一句“媒介即信息”。在看过书中的前两章“媒介即隐喻”及“媒介即认识论”后,我对媒介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所认识的世事是通过我们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而这种对话工具,即媒介,它的转变也就从根本上不可逆转的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对比一下美国的铅字时代和电视时代: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它要求思考。而电视本身具有视觉冲击、营造非连续的语境和凸显着表现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它要求娱乐。我们在看完一则谋杀的新闻后,主播说:“下一则新闻”,我们就跳跃地进行下去,心情不需要有过大的波动,因为这不是电视文化所鼓励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种媒介的表现形式不可以和这种媒介本身的倾向相对抗”,媒介形式将影响传播的思想内容。

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中国人信教的毕竟是少数,宗教内容在电视上也鲜少出现,所以我对书中提到的电视对宗教的影响感触不深。但是我对书中提到的电视广告、电视新闻、电视教育等内容感触颇深。

广告作为电视台的主要收入,在我们收看电视节目时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各式各样减肥药品、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妆品、时尚服装、手机、汽车......以前是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现在是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更有甚者,出现了广告剧一说,湖南电视台的广告剧《丝丝心动》即为其中典型代表,观众被种种信息垃圾包围,却也无可奈何。

电视新闻一向被认为是电视节目里最正经严肃的,波兹曼却认为电视新闻由没有逻辑、理性的话语构成。“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里面的开始、结束或中间都要插入一段音乐。音乐和新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有音乐?我想,这可能是和在戏剧和电影中使用音乐的道理是一样的——制造一种情绪,为娱乐提供一个主体。如果没有音乐——就像有时电视节目中会插播新闻字幕一样——观众会猜想一定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例如死人了。但只要有音乐在,观众就知道没什么了不得。”书中波兹曼定义了新闻的奥义:“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准确文字已经过时。”当一个个画面闪过时我们不会思考是必然的,因为简短大量的画面稍纵即逝,我们无法思考其中的道理,我们只能回味那些刺激眼球的画面而不会思考分析。从新闻中,我们确实接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信息,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想过那些新闻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何作用。澳大利亚的洪水缓解不了我们西南的旱情,朝韩和谈对我们的统一大业也无甚帮助,我们不停地获得信息,却不关心信息的质量和用途,仅供娱乐而已。

再就是我们的“电视教育”,我们国内很著名的电视科普节目。当然我并不说电视科普不好,我自己就曾经一度追捧cctv—10的百家讲坛。但是我认为硬要用电视做科普的话,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结果,做出的只是娱乐节目,但这偏离了我们初始设定的那种科普目标;另一种可能,是按照标准的科普目标去做,结果,因为与电视这种传播形式不相容导致传播上的失败。以百家讲坛来言,他的确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易中天,于丹,钱文忠,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他们的风格或有不同,有一个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戏说,同时,他们也引发了这几年来对各朝各代历史的戏说,而这其中我想不用明说也可以了解有多少的滥竽充数。而我正认为这并不比那些改编的面目全非的电视剧的祸害更小一些。由百家讲坛引起的“国学热”,我们到底是正光复这百家诸子的荣耀,还是黯淡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

再想想近几年风靡全国的电视选秀节目。自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节目以来,各种选秀节目刺激着少年少女们一夜成名的欲望。他们梦想着通过娱乐的舞台让自己成为耀眼的明星。不少人荒废学业、不顾父母反对,远离家乡到处参赛。电视台暴露选手隐私,策划煽情片段来吸引观众注意,评委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热心粉丝手持选票积极为偶像呐喊组委,哭泣感动,完全入戏。俨然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娱乐盛宴,但是一场热闹过后,还剩下什么呢?空虚、无聊而已。

看到作者忧心忡忡的叙述,情不自禁想到上学期学到的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电视、网络等媒介像洞穴一样,而我们人类就像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只能看见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前面墙上的影子。因此,确信这些影子就是一切,此外什么也没有。我们一旦没有了手机、网络、电视,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惶惑不安,就像只有在洞穴里我们才能有安全感。长期的囚禁会让我们丧失分析和判断能力,一旦当把我们解放出来,并让我们看清背后的火把和木偶,我们中大多数反而不知所措而宁愿继续待在原来的状态,有些甚至会将自己的迷惑迁怒于那些向他们揭露真相的人。这是多么可悲的一种状况啊!

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还是有少数人能够接受真相,这些人认识到先前所见的一切不过是木偶的影子,毅然走出洞穴,奔向自由。刚走出洞穴的这些人不禁头晕眼花,开始,他们不敢直接正眼看光明的世界,渐渐地,他们可以直接看、仔细看清阳光下的一些,最后,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看清阳光的源头——太阳。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未来很有可能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走出洞穴的人们中的一员。

该书的封面是一幅发人深省的插图: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节目,然而,原本很和谐温馨的画面却让人脊梁骨发凉——这四个人都是没有头脑的!这画面让我想起书里最后一句话所警告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波兹曼在书的最后提出了改变“娱乐至死”的状况的方法,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和学校。我们的教育和学校要帮助年轻人解读文化中的象征,帮助他们学会疏远某些信息形式。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教育让我们跟一般的受众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头脑在泛滥的信息里寻找真理和真相,而不是一味地沉溺在感官的娱乐里。

娱乐至死篇五

当下,更别提是多么像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淘宝的千人千面,资讯、短视频app的个性化推荐,让眼前呈现的只有我们感兴趣的。

作者的核心思想: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经过包装的内容。

有人可能会说,技术的发展有利有弊,我表赞同。电视,手机的出现,让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户的见识外面的世界。

但是糟糕的一面,我们所看到的内容不是最真实的,都是经过包装的,并且丝毫未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

比如《奇葩说》看似能够得知很多道理,其实瞬间即逝。得知的知识也是非常碎片,不具备推论性,我们都知道思考的时候会结合以往经验和储备知识来想问题,而在看电视过程中是做不到的。

以为知道了很多事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

也正是在信息化时代,让我们更容易跳过复杂问题,因为创作者知道如何取悦观众。难理解的,需要阐述的,观众不会喜欢,观众喜欢的是故事,是偶像。越是简单,越是有视觉刺激,越能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

要解决冲突,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问为什么。切记,不要用笑声代替了思考,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笑以及为什么要思考。

娱乐至死篇六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

当下非常流行着这样一些文字:蜗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造就这些物种现象的功臣是电视和电脑,特别是互联网与电脑这个黄金搭档。蜗居的人比在外面奔波的人还要忙碌,不会无所事事,也不会难以打发时间。

打开电视,有24小时的新闻频道,足不出户也足以了解天下事;有各种各样的电影频道和电视频道,每个电影、电视频道都有各种专题电影电视和国际电影电视剧,打发只有24小时的一天时间绰绰有余;还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国家地理》以及各式各样的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等,可谓是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打开电脑,道理、情况,一样,甚至更上一层楼。有各种各样的门户网站,有几个混得不错的论坛,有几个交友聊天的qq号和msn,有微博和博客,时刻关注着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崇拜的偶像歌手、明星,在微博里追踪偶像发帖及时发表自己言论,与他们进行互动,发表生活琐事和小感悟,还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篇章大论。有十几个购物网站,及时为生活需要购买各种物体,有三五个邮箱和好几个网络游戏……总之,看一下新闻八卦,网上购一下物品,发表一下言论,追踪一下偶像,和朋友qq一下,玩一下游戏,都一下地主,偷一下菜,除一下草等,看似什么都是一会儿功夫的鼠标点击,都不需要很多时间,一天能有几个一会儿?所以一圈下来,刷新几下,都还来不及杀毒呢,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掌握话语权以及潜移默化的特性,即在它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介入到我们思想和骨髓。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迎来了全民娱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欢呼,并衷心地迎接这个“伟大”时代的来临。可谁又知娱乐时代精心培养的是一代遗忘症患者和判断能力低下病人。

坐在电视机面前,我们毫无意识毫无准备,看着屏幕上的闪动的画面,听着传出来的声音,我们自以为是地以为遥控器握在自己手中,等于是自己掌控着这一切,殊不知,正如孙悟空在如来佛手心里翻了十万八千里筋斗的那般讽刺,其实我们早已将整个儿控于某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之下。这就是媒介。在它供给的娱乐中,我们不能自拔却浑然不知。电视以娱乐的方式向观众传播信息,让观众欢笑,放松身心,忘却现实中的烦恼,进入到电视所设计的幻想世界。即使是悲剧和血淋淋的场景,也能通过电视优美的音乐和巧妙的光线布置展示出和谐的一面,让魅力十足的主持人以幽默的口吻变相地逗乐观众,使得观众对此一笑而过。电视节目的运作机制不允许我们休息,因为休息就意味着我们有时间思考。电视需要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因此电视带给我们的文化影响是我们接受了电视上所展示的那个世界,人们不再彼此交流,而是彼此娱乐。

由于因特网和电脑,这对黄金搭档发展的非常迅速,更普及、更低廉、更方便、更娱乐,弥补了前任们欠缺的互动性,现在的网络更是一个无底的娱乐深渊。我们每天在网上冲浪,浏览无数或欢喜或悲伤或有趣或无聊的帖子,打开微博和博客发表言论和文章,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演完一出又一出,某女很傻很天真…我们用“灌水”、“顶”、“挺”、“某某到此一游”等无意义的词汇作着所谓的回应。在这里,鼠标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也完成了由听众、观众到新闻发布者的转变,似乎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我们似乎在坐观一场又一场娱乐盛宴,殊不知,自己也在日常的生活中拼命演出,为旁人提供着娱乐的源泉。

波兹曼写道,“印刷机统治的社会里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但是电视机统治之下,却变得无能而荒唐。”可以看出作者为铅字时代的渐渐逝去而扼腕叹息,为这个各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娱乐的时代的到来惶恐而满怀批判。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给了我当头一棒,把我从电视和网络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让我重新思考这个充满娱乐世界的电视和网络。波兹曼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这一卷精神财富,当我们在察觉即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时,就该多找个途径去塑造我们这个物种的本来应有的高等面目,我们应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让媒介主宰我们。

娱乐至死篇七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了一本《娱乐至死》的书,pc娱乐网。这是一卷了不起的精神财富,对于处于信息爆炸年代,并被极大的信息量冲击的头昏脑胀的我们意义至深。

这本书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进行了探讨。当时,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据此,波兹曼悲观地认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篇八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娱乐至死》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结构清晰,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美国社会由印刷机统治的“阐释时代”,经过电报、报纸、摄影术这样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出现,是如何一步步向娱乐时代转变的过程。并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向娱乐附庸趋势发展的影响,阐述媒介危机,令人深省。

作者之所以把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时代”,是因为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那个时期因为印刷技术的普及,“阅读蔚然成风”,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而电视时代中,公共话语逐渐向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转化。电视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具体的图像,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适应娱乐业发展。

《娱乐至死》并不是一味反对电视,也不是反对娱乐,正如作者本人说“娱乐本身并没有过错,有些精神病学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楼阁,但如果我们想要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波兹曼更看重和担心的是不该娱乐的也娱乐了,人们一味沉迷于娱乐而形成的娱乐性思维,慢慢失去对社会事实的基本判断能力,最终思维钝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人们在简单的百来字下发表见解,传播信息。速度取代质量,大量信息铺天盖地,造成信息过剩,书中作者提到信息过剩会导致“信息——行动比”失衡。信息不再服务于人们,相反,人们服务于信息,也即“现代的信息恐慌”。我们应该清醒,媒体应该成为拓展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灵魂。

如何利用信息,不被裹挟,才是重中之重。

娱乐至死篇九

初读《娱乐至死》带着一些功利性的目的,那会儿处于考研阶段,作为半跨考生为了突显自己的阅读量,特意去阅读了不少和新闻传播相关的书籍。但是读完就觉得太值了,经典不愧为经典,让人引发思考的点太多。本书是是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三部曲”的其中之一,作者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媒体和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波兹曼以美国电视为文本,对电报发明之后电视媒体影响下的人们的思想、认识方式还有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并得出“娱乐至死”的结论。他在设定“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这样的前提后,在下面的章节中论证了两个问题:

一,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

二,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本书的写作背景是美国的80年代,那会儿美国的电视业兴盛发达,作者在担忧美国的娱乐业渗透到宗教、政治等领域时,位于同时期的我们还在观看央视的《动物世界》,听着赵忠祥老师那浑厚的配音“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有一群狮子正在进行繁殖······”而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时代,这些配音却被拿来用作各种搞笑担当。当我们的电视还没成系统时,互联网却已经兴起了,如《世界是平的》里面的乐观预言般,我们瞬间就和资本主义社会同步了。所以,这几年咱们频繁有人提到“娱乐至死”针对的也是目前的互联网环境,而不是书里的电视媒介。但是,媒介的变革丝毫不影响此书观点的伟大性和共同性。

我想一位学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看到平凡表象下面深层次的东西,并对其进行理论化的概括。倘若他的这个理论能对将来是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作出一个预测分析那就更难能可贵了,很显然,尼尔波兹曼便是这可贵之人之一。在咱们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里输入尼尔波兹曼,首先跳出来的百度百科对他是这样概括的“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以及他对媒介文化的深刻洞察。”文字不多,但足以表明他在传播学领域的伟大成就。除了《娱乐至死》,他还有另一本被大众广泛阅读并翻译成多种文字的书籍《童年的消逝》。而在这本书中,尼尔波兹曼有这样一句话“电子媒体正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对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而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而让人不禁联想到最近《爸爸去哪儿4》中大众对于“蕾力cp”的讨论,电视台把一个4岁小孩与大人组成情侣宣传,俨然为了博取话题度与眼球而忽略了自身的媒体责任以及传播的内容和释放的信号所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童年的消逝也是娱乐至死时代里产生的悲剧。《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深深的忧虑和反思的产物,这在当时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本书也成为他所著书的代表。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作者这样写到“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语言,而不是奥威尔的语言”。而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又再次提到这两种观点“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此书写于1985年,很显然度过1984年的波兹曼不再担心“老大哥”会出现监视我们,而是恐慌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以娱乐的形式在公共话语空间狂舞,而是娱乐本身就成了严肃话题的一部分。《美丽新世界》我没看过,根据尼尔波兹曼的描述却也能知晓个大概。但是《一九八四》却细细品读了一番,读完整个人有种深深的恐惧感。与波兹曼所在的环境不同,中国历史上曾确实有一段时间处于被“老大哥”监视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表达和生活的自由,人性被极度压抑,所有的娱乐都以统一安排的方式进行,娱乐不再是娱乐,仅仅只是政治宣传的符号。然而今天的我们,逃脱了外部环境的“老大哥”,却没有逃离内心的“老大哥”。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我们看待外部的一切都觉得稀奇美好,我们开始听迈克尔·杰克逊,开始看美国电影,对所有的这一切都毫无抵抗力,目光被自动吸引。近年来互联网兴起所带来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更是让我们和外部世界之间零距离,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信息的利益相关性降低。利益相关性直接影响到大众的信息获取动机,而娱乐是最能与大众建立一定利益相关性的传播内容,因此,泛娱乐化是资本控制下信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时代,“老大哥”并没有成心监视我们,而是我们主动去注视他,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真理部,也不需要什么看门人,一切都是我们心甘情愿。在“老大哥”时代,我们尚且可以看到民众对自由的迷惑和不安,而今天的民众在各种娱乐的包裹下大部分都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有一天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幼稚的婴儿语言,民众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也就在劫难逃。在美国,奥威尔的预言和他们无关,赫胥黎的语言却似乎正在实现。而在中国,奥威尔的预言是我们的过去,赫胥黎的预言似乎是我们的现在。

这几年我们开始大量讨论娱乐这个话题,“娱乐至死”这个词被无数次提到,这也使得尼尔波兹曼这个人名在中国小火了一把。本书的英文名叫“amusingourselvestodeath”,翻译把它翻译成“娱乐至死”可以说翻译的漂亮极了,但是我们不少人却把它理解为“娱乐致死”。似乎娱乐本身就是会让我们丧命的一种事物,事实上这完全是我们的一种误读。娱乐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娱乐,包括尼尔波兹曼在书中不止一次的强调“为了避免我的分析被理解成是对电视上的‘垃圾’的司空见惯的抱怨,我必须解释一下,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说实话,我对这些所谓‘垃圾’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人,我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的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远比不上印刷机”“因此,我对电视上‘垃圾’绝无异议。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它们不会严重威胁到任何人或任何东西”。所以说,按照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今天该批评的不是湖南卫视这种专门做娱乐的电视台(当然他们在节目内容制作以及宣传上确实有很多值得人诟病的地方,不过不在此处的讨论范围内),而是应该批评像央视和凤凰卫视这种严肃电视台,为了博取眼球在制作严肃节目中让娱乐变成其中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娱乐节目却也是“严肃”的,节目内容一板一眼,主持人脸上每个细微的表情似乎都是经过设计的,如同每年的春晚主持人年年在换,但是表情台词却永流传。作者呼吁知识分子回到书本中去,而不是整日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想着一夜成名。就像如今在神州大地上大热的一个人物“局座”张召忠,好好的一个军事专家,整天参加各种电视发表各种言论,硬生生把自己往“网红”方向发展。讽刺的是,当自己的言论变成了段子手调侃的对象,自己还觉得挺好这是拉近了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紧跟时代步伐。对此,作者也明确的表明“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这就是我希望说清楚的”。现在占据中心的只是由电视变成了互联网。

尼尔波兹曼详细论述了印刷术统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并以此表明娱乐的篡位过程。在印刷术统治下,美国人民大量的阅读书籍和报纸,《圣经》是每个家庭的必读书目,几乎每一种类型、每一种题材的书都已经为他们写就,阅读在美国蔚然成风,使殖民地美洲不同于英国没有出现文化贵族。铅字文化培养美国人民的理性思考能力,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它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作者论述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例举了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著名的七场辩论的例子。当时的人们能津津有味听完7个小时的演讲,并且演讲的语句多是句法复杂,措辞符合严格的法律行文,这说明那时的听众具备了非凡的、理解复杂长句的能力,可以想象印刷术时代下的人们的注意力的超强的广度。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这不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这只是日常生活。那时的演讲内容对于今天的民众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人们如今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更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人的说话内容上,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印刷术时代,人们获取的信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一切都随着电报的发明而随之改变,电报带来了信息流通的及时性。当遥远的大西洋彼岸一位明星发生了丑闻,我们能立即获得该信息,并为此议论好几天,事实上此事和我们自身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接下来摄影技术的普遍运用更是冲击了人们的视觉体系。照片重塑了语法体系,与字词句的结构方式不同,照片无法给我们提供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把照片文字化。所以文字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概念,而照片提供的只是一个物体,它失去了内容被记录在真实世界里的语境,任何一段文字搭配另一张图片又可以构成新的语法解读。最终,电视这种将电报和照片结合起来的物体一出现就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娱乐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的冲破了严肃话题,大众对所播放的内容津津乐道,甘愿臣服于电视机前,然而,当娱乐在消解严肃话题的同时,它却不能构建一套新的价值体系。芸芸大众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对于如何生成一套解释和认知世界的理论,娱乐无能为力。

尼尔波兹曼生活的时期电脑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主角,但是却早已对它做出了预言。可以说,今天的互联网社会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并没有促使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领域”出现,网络的匿名性反而催生出大量的网络暴力、网络犯罪和网络谣言。为了博取眼球,为了出名,互联上的内容生产者们不断刷新着人们的三观和道德底线。就像最近的焦点人物“小马云”范小勤,因为撞脸马云成为双十一狂欢后的又一场“狂欢”的中心。最初人们只是当做一个撞脸梗来调侃,后来发现他家境贫困,身世悲惨后。一大群人披着慈善的外衣纷纷前去“捐赠”,有做直播为了自己涨粉的,有企业想购买头像做宣传的,有为了一句口号为自己产品宣传的,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唯独缺了一个真正关心范小勤教育和贫穷根源的人,好一出讽刺剧。中国,道德底线全面失守,所有的一切都败给了娱乐。

在书中,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这样一个句式“好......现在”,意思是说事物之间缺少了关联性,只要这个句式一出现马上我们就可以转换到下一个场景中去。“‘好······现在’常被用于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节目,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上一秒我们还在为中东的战乱局势操心,下一秒就立马被某个明星的表演给乐的大笑,我们丧失了对事物内部联系之间的进一步思考。智能手机的普及被认为很好的使人们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不是我们利用好了碎片化,而是我们的一切都被碎片化了。我们再难集中大块时间去做一件事,如果半小时不看一下手机,整个人内心就像猫抓了一样。我们的时间被打碎,生活节奏被打碎,就连思想也被打碎了。

虽然此书伟大,不过整本书透露出的“技术垄断论”腔调让人着实不喜欢,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此书的警告意味。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另一本就是《技术垄断》,所以他本人是技术垄断论的坚定拥护者,所以在他所著的其他书籍中也不可避免的透露出这种思想。关于技术的讨论一直都挺热闹,这两年智能传媒的发展,更让不少人坚信技术会统领我们是生活,人类无法掌控技术。然而在我看来,技术再怎么厉害,只要我们去拔掉那个电源,它的一切都将不能运作,最终的统治权始终在我们手里。

我们生活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娱乐,但是所有的东西却开始只剩下娱乐。我们经历过了“老大哥”时代,却又开始走向另一座思想监狱里。或许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避免泛娱乐化的措施还在于我们的象牙塔——大学。唯有大学让学生多阅读书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理性思维,才能避免文化的衰退。可是现如今中国的大学都在提倡市场化改革,大学充斥着浓浓的浮躁气息和功利心,文化氛围的建立何其之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