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班比尾巴教案(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9:24:16 页码:11
2023年小班比尾巴教案(优质8篇)
2023-11-12 19:24:16    小编:zdfb

教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学习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小编整理了一些编写教案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班比尾巴教案篇一

小熊的形象非常的可爱,孩子们非常喜欢。《小熊的尾巴》是一则蕴含着趣味性和情感性的故事。这则故事里有一只很可爱的小熊,它可有本领了,能倒立、翻筋斗,还会骨碌碌地打滚呢。可是它羡慕别人的长尾巴,当它如愿以偿获得长尾巴时,却感到了长尾巴的不方便,于是它还是喜欢自己的短尾巴。故事情感线从羡慕别人到最后还是喜欢自己的尾巴,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目标主要定位在体验小熊的一个情感转变上,知道不要羡慕别人,还是自己的尾巴好。通过让孩子观察图片来看看、讲讲图片的内容,让孩子能载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1、在看看、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从喜欢别人的尾巴到喜欢自己尾巴的变化过程知道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理解小熊从喜欢别人的尾巴到喜欢自己尾巴的变化过程。

《小熊的尾巴》ppt、每人一个尾巴。

一、引出故事主角,引起孩子的兴趣。

1、出示ppt1。

提问:这是谁,它长得什么样?小熊的尾巴长得怎么样啊?

小结:这是小熊,它有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真可爱。小熊的尾巴是短短小小的,紧紧地贴在屁股上。

过渡:今天金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小熊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理解小熊从喜欢别人的尾巴到喜欢自己尾巴的变化过程,知道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出示ppt2:小熊羡慕别人的尾巴。

提问:小熊有许多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它的好朋友是谁?它们有什么本领呢?

小结:小松鼠的尾巴可以拍球,小狐狸的尾巴可以扫地,蛇的尾巴可以拎包。

2、出示ppt3:小熊对自己的尾巴很失望。

(小熊看看自己的尾巴,“唉我的尾巴太小啦。”)。

提问:小熊看到朋友们的尾巴有这么多的本领,小熊会怎么想呢?

小熊也要像他们一样大大的、长长的尾巴,你们帮他想想办法吧,该怎么办呢?

小结:你们想了这么多办法,看看,小熊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3、出示ppt4:小熊做尾巴操,尾巴变长。

提问:小熊用了尾巴操的办法,是怎么做的?(念咒语、做动作。幼儿学一学尾巴操。)4、出示ppt5:尾巴长长了。

提问:小熊的尾巴怎么样了呀?他的心情怎么样?过渡:小熊的尾巴长长了,心里可高兴啦!

5、出示ppt6、7:小熊对长长的尾巴很烦恼。提问:小熊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小结:小熊的尾巴太大了,睡觉、洗澡、走路都不方便。

提问:那他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啊?变回来,用什么办法变回来呢?小结:好,那我们一起来做把尾巴变小的尾巴操,反过来做操。

6、出示ppt8:小熊做尾巴操,尾巴变短。

小结:看来还是自己的最好、最适合自己。三、亲身体验,感受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提问:你们有了这个长尾巴,坐在椅子上舒服吗?你们想要这个尾巴吗?为什么?

小结:恩,看来还是自己的最好,最适合自己,我们要发挥我们自己的本领。

《小熊的尾巴》这个绘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本幼儿绘本,很多教师会把这个绘本的核心经验放在“尾巴”上,而此次的教案设计,我把这个绘本重新阶段,核心经验放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这个点上。

通过集体阅读,在观察画面中,看看、讲讲、说说不同动物的尾巴,尾巴能够干什么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去表达;在小熊交换了尾巴之后,终于达成心愿:有了一个又大又长的尾巴后,感受到了不舒服;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考虑,我加入了体验环节:每个幼儿都戴上了我自制的尾巴,坐在尾巴上进行下半节的活动,在不适合自己的东西面前,幼儿感受到了不方便,终于也体验到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核心经验。

小班比尾巴教案篇二

1、通过对各种动物尾巴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连贯、流畅的语言描述。

2、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图一张,录音磁带一盒,动物的贴绒教具若干,动物头饰若干。

2、事先丰富有关动物的知识。

【活动过程】。

活动一: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大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大森林)图上有谁(松鼠妈妈和小松鼠)。

2、它们看见了小鱼,小鱼是怎样在水里游来游云呢?(引出故事题目)。

3、借助贴绒教具,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动物?

马大哥的尾巴为什么甩个不停呢?

蜜蜂的尾巴为什么像把尖刀?

那小松鼠的尾巴又有什么用呢?

4、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故事。提问:你觉得小鱼、大马、蜜蜂、猴歌、松鼠的尾巴都有什么用途呢?为什么?(启发幼儿讨论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二:表演故事。

1、两位教师扮演松鼠妈妈和小松鼠。

2、幼儿扮演小动物表演,注意表现角色的动作及神态。

活动三: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动物是有尾巴的呢?它们的尾巴又有哪些功能呢?(如:壁虎的'尾巴可逃生用,孔雀的尾巴能打开,可吸引异性等。)。

2、请幼儿把自己想象、创编的情节续编到故事中去。

3、请幼儿自由组合,把续编的故事随着音乐讲给大家听。

各领域的渗透:

1、科学领域:动物尾巴的功能。

2、健康领域:教育幼儿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3、生活中的渗透:抓住良好的契机,向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4、家庭教育:请家长在家中进行动物尾巴的教育。

小班比尾巴教案篇三

1.分散玩松紧带圈。

师:我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圈,松紧带圈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儿尝试练习)。

2.集中演示。

排成男孩和女孩两路纵队,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玩法:手指绕圈跑、拉弓射箭、背拉松紧带圈、打气筒、拉力器、两人玩炒豆子、揪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

3.幼儿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也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幼儿再次尝试)。

4.游戏“揪尾巴”。

规则:教师做揪尾巴的人,小朋友将松紧带圈当尾巴塞在裤腰上,左右躲闪揪尾巴的人,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来。

小班比尾巴教案篇四

1、发展幼儿四散跑的能力和锻炼快速躲闪的能力。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3、积极尝试松紧带圈的多种玩法。

4、了解松紧带的多种玩法,大胆创新。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游戏准备。

1、活动场所准备(最好是户外场所)。

2、松紧带圈人手一个;录音机、磁带。

3、课前让幼儿了解松紧带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变性,可以由短变长,由圆变长;利用其有弹性可以射出等等。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玩变形人的游戏。拿松紧带玩变形的游戏。(可以变成8字、小园、长园等)。

二、基本部分。

1.分散玩松紧带圈。

师:我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圈,松紧带圈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儿尝试练习)。

2.集中演示。

排成男孩和女孩两路纵队,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玩法:手指绕圈跑、拉弓射箭、背拉松紧带圈、打气筒、拉力器、两人玩炒豆子、捉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

3.幼儿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也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幼儿再次尝试)。

4.游戏“捉尾巴”。

规则:教师做捉尾巴的人,小朋友将松紧带圈当尾巴塞在裤腰上,左右躲闪捉尾巴的人,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来。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最后两组幼儿排成火车状队列开出场外,结束活动。

游戏反思。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孩子,跑跑跳跳的户外游戏,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户外游戏《捉尾巴》,是孩子们最近时常玩的一种新的游戏。在游戏开始时,大部分幼儿不知道怎样逃避别人的追赶,只顾自己跑自己的,不知道去抓同班的尾巴,没有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经过几次反复的游戏后,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同伴间合作的意识也更强了。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十分兴奋和喜欢,当夹尾巴的`同伴来抓他们的尾巴时,他们都开心地跑向四周,角色很投入,所以面几次的游戏进行的较顺利,孩子们真正的从中体验了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游戏优点:

尽可能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过多限制幼儿。

不足之处:

缺乏教师更大的灵活性、应变性。

分析:

小班的孩子其实还是喜欢玩易掌握的单一的动作的游戏,他们喜欢玩同一类游戏尤其喜欢角色化的游戏内容,而角逐、竞赛、运动量大的游戏,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小班比尾巴教案篇五

在新纲要的.思路理念指导下,针对本教材的主导思想与整合的理念,依据小班幼儿年龄小、好动、好奇、具体形象思维等特点,选择了主题五中的“我喜欢的动物”,活动八《动物的尾巴》这一活动。因为喜欢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只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就能使孩子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发展,这次活动设计是让幼儿通过看图片/在欣赏故事中/在观察表述中/在活动操作中,发现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通过师生探讨几种动物尾巴的知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

1、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2、通过认识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活动前熟悉儿歌《比尾巴》;

2、课件;

3、动物拼图若干。

重点是知道并说出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

难点是扩散思维了解其他动物尾巴形状用途。

小班比尾巴教案篇六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提裤子、把衣服塞在裤子里,知道安全着装的要求。

1.主题活动录音带1盒,录音机1台。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健康娃娃》1册。

3.有穿衣镜的场地。

1.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佳佳的尾巴》,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幼儿积极回答。请幼儿看《健康娃娃》第8~11页,一边看图一边听故事录音带,说一说:“为什么佳佳摔倒了?”“平时小朋友穿什么样的衣服和鞋子不容易摔跤?”

2.生活练习。

组织幼儿学习提裤子、将衣服塞在裤子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提示幼儿:大拇指是个大钩子,使劲钩住裤子边,拉开一个大口子,把秋衣塞进大口子里。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自己检查着装,在如厕后互相看看有没有留下“小尾巴”。

3.照一照,比一比。

带领幼儿到有穿衣镜的场地,让幼儿互相检查裤子是否提好、衣服是否塞好,在镜子前照一照、比一比谁的衣服穿得又好又整齐。

小班比尾巴教案篇七

1.积极尝试松紧带圈的多种玩法。

2.了解松紧带的.多种玩法,大胆创新。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松紧带圈人手一个;录音机、磁带;课前让幼儿了解松紧带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变性,可以由短变长,由圆变长;利用其有弹性可以射出等等。

听音乐玩变形人的游戏。拿松紧带玩变形的游戏。(可以变成8字、小园、长园等)。

1.分散玩松紧带圈。

师:我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圈,松紧带圈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儿尝试练习)。

2.集中演示。

排成男孩和女孩两路纵队,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玩法:手指绕圈跑、拉弓射箭、背拉松紧带圈、打气筒、拉力器、两人玩炒豆子、揪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

3.幼儿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也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幼儿再次尝试)。

规则:教师做揪尾巴的人,小朋友将松紧带圈当尾巴塞在裤腰上,左右躲闪揪尾巴的人,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来。

1.放松活动。

2.最后两组幼儿排成火车状队列开出场外,结束活动。

小班比尾巴教案篇八

1、能手脚协调地跑动,并能根据需要变换方向或转动身体。

2、能遵守游戏规则。

3、能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1、塑料绳若干条,小猴子、小松鼠的头饰若干个。

2、场地布置:根据幼儿人数设置方形或圆形的警戒线(形状的大小以能在线内进行游戏)。

1、幼儿分松鼠组和猴子组,戴相应的'头饰,把尾巴(塑料绳)别在后腰上,站在警戒线内。

2、教师发出开始的指令,两组幼儿开始互相捉对方的尾巴,同时注意自己的尾巴不让对方捉到。

3、游戏规则:不能跑到警戒线外,否则会被淘汰,被捉去的尾巴的幼儿下来观战。

4、游戏结束:尾巴没有被捉去的幼儿数量多的组获胜。

踩影子。观察自己影子的特点,试着踩同伴的影子,同时不被同伴踩到自己的影子。

1、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制止危险动作,做到不推不挤不抢。

3、引导幼儿正确面对被捉去尾巴,保持游戏心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