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20:00:40 页码:8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优质14篇)
2023-11-25 20:00:40    小编:admin

健康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我们应该注意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怎样写一篇总结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一

一、指导思想: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班特开展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二、活动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之精神,丰富师生精神文化世界,培育博学、多思的深厚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4、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活动内容:

1、参赛对象: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比赛形式:以集体诵读、朗诵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每个节目时间3-8分钟为宜。

4、比赛时间:2016年10月20日。

5、比赛地点:操场。

四、评比奖励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不记名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评分,去掉两个最高分,去掉两个最低分,以总分累加排名。分别设立二个段:一、二年级组一个段,三、四、五年级一个段,每个段分别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若干名。

3、如一等奖有并列,取消下一等奖项,并且奖金为一、二等两个奖项平均数。

4、学校将对获一等、二等、三等奖班级颁发奖状。

五、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致词。

(二)诵读展示。

(三)评奖。

(四)领导讲话。

(五)颁奖。

六、比赛要求及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20分。

1、所选内容为弟子规前两章。

语音。

20分。

1、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正确度、流利度、咬字、声调。(优:10分;中:8分;差:6分)。

2、能正确把握诗歌节奏,韵律明显。把握节奏,诵出韵律。(优:10分;中:8分;差:6分)。

精神面貌。

10分。

精神面貌、造型、道具、台风等。(优:10分;中:8分;差:6分)。

脱稿。

10分。

背诵要求脱稿,如不能脱稿每章节酌情赋分(优:10分;中:8分;差:6分)。

技巧。

20分。

1、朗诵感情丰富,动作表情协调自然;(优:10分;中:8分;差:6分)。

2、参赛者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感染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优:10分;中:8分;差:6分)。

20分。

觉,朗诵形式富有创意;(优:10分;中:8分;差:6分)。

七、加分:1、按顺序多背一章加2分。

2、教师参与加2分。

八、相关事宜。

1、各班要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扎实做好选材和诵读形式的编排训练工作。

2、所赋分值为参考分,优:10分左右;中:8分左右;差:6分左右。

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希望各班要明确目标,落实职责,规定时限,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二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国学”博大精深,国学所蕴涵的关于人本的关怀、人性的向善,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凝聚和责任,关于坚忍、刻苦、拼搏和进取等文化精神实质。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

诵读《三字经》及《小学生必背古诗》前20首。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为了使活动能更好的展开,提出如下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阅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4、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1、班主任致辞。

2、诵读展示。

3、投票评奖。

4、班主任对本次活动做总结。

5、宽容的评价,评价原则是:只鼓励、不批评。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采取激励措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竞赛、知识问答、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激励。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四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上级关于“经典诵读活动”的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通过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努力在学生中营造“读国学经典、学民族文化”的氛围,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优良传统美德,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丰富中学生文化内涵,让传统经典文化带动中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通过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各班要高度重视,班主任、语文科任要加强组织。

2、各班学生要认真配合,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精心准备,迎接学校阶段检查及元旦举行的各项比赛。

以11月份读书月为契机,由团委和语文组牵头组织,在全校发出“读圣贤书,做儒雅人”的'倡议,大力倡导并号召全校师生加入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行列,与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

国学经典诵读的“五个一”活动,即每日吟一则经典,每月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的心得体会、开展一次读书经验交流座谈会、听一次讲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悟道。

围绕“庆元旦”的活动,结合国学经典诵读主题,开展以“诵经典、写经典、悟经典”为内容的各项比赛,形式包括诵读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具体形式待定),让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体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推动民族文化发展。让全体学生在诵读经典中陶冶情操,努力使我校学生成为知书达理的优秀人才。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五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秋风辞(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七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八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我校校园文化氛围,增加同学们对读书的兴趣;给同学们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促进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和诵读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营造“享受阅读,快乐学习”的校园书香氛围。按照学校教导处学期初工作安排,5月19日下午,我校举行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人生”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这次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信心百倍。诵读的文章有经典的古诗词,也有激情洋溢的现代诗歌。多样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参赛选手的风采,也赢得了全校师生的阵阵掌声。由7位非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的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诵读比赛方案制定的标准进行评比,按照年级组分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给予了奖励,整个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并圆满结束。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车玉龙尹玉燕朱海斌车育芳二年级全体学生。

二等奖:水生兵李钰坤水雨荷五年级全体学生。

三等奖:张永强康晓涛车玉博何喜鹏八年级全体学生。

主要优点:

1、学生的诵读姿势基本比较标准,站姿端庄。

2、学生诵读时语音比较准确,流利,语调丰富,变化得当,诵读出了诗词情感的变化。

3、学生诵读时专注,表情自然大方,投入状态好,发挥出了最佳水平。

存在不足:

1、学生诵读时读书姿势基本比较标准,站姿端庄,但个别学生诵读时眼睛不离诵读材料,和下边观看的学生不能互动。

2、选手基本都注重了对诵读内容正确流畅的处理,却忽略了停顿的准确合理,语速普遍较快。

3、对诵读材料情感基调把握不够准确,没有充分理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个别学生诵读时,声音小,情感表达不够充分,不够投入,表现比较平淡,不能读出语句的抑扬顿挫。

4、个别选手显得紧张,放不开,不够自信,以致于个别语句有破句、断读的现象。

几点建议:

1、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来落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语音要正确,但要注意字的变调;语速要适中,要有快有慢,有变化;语调要有抑扬顿挫,要有高低变化,要把课文的感情表达出来。平时要训练学生朗读时声音洪亮、语音清晰,尤其对待部分胆子较小、腼腆内向的学生更要加强训练。

2、各科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给学生做好示范,以此带动全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整体提高。

3、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和晨读时间来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多读,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只有这样,才能读出感情来。

4、除了抓好课内朗读,还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阅读课外书。让学生的朗读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相信能引起全体语文老师在平时课堂中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也相信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在诵读中能找到更多的乐趣,诵读水平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花沟学校教导处、中文组、小语组。

2016年5月23日。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九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

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女: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女: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xxx为此次活动致辞!

男:感谢刘校长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介绍一下评委,本次朗诵比赛我们邀请的评委有xxx老师、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以及xx、xx、xx三位同学。

合:班级朗诵比赛现在正式开始。

环节二:各节目串词。

1.八内班(男):有“知青诗魂”之称的诗人食指,曾写下激励一代人的名篇——《相信未来》。

11.六二班(男):从“山河破碎风飘絮”到“巍巍中华雄与东方”,从“贫民饿困褴褛衫”到“国安家富五谷丰”,雄雄中华,演奏着五千年崛起的篇章。翻开历史的长卷,品味五千年的沧桑,今天的中国,续写着奇迹的曙光。暮然回首,我中国能有今天的鼎盛,离不开一代代中国少年的辛勤努力。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复兴、中华崛起,做出不朽功绩。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如一团燃烧的烈火,照亮东方,照亮亚洲,照亮整个世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我中华少年!请欣赏国际六(2)班带来的班级朗诵《少年中国说》。

环节三:结束语。

男:国学经典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女:国学经典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男:诵读经典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女:诵读经典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合:诵读经典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合:诵读经典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男:各班的比赛已经结束,统分组正在进行紧张的统分工作,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xxx老师为此次活动作出点评!

环节四:颁奖。

男:感谢x老师的精彩点评!下面宣布本次朗诵比赛获奖情况。请各班选派一名代表到台上领奖。获得最佳创意奖的班级是(),获得最佳表演奖的班级是(),获得最佳风采奖的班级是(),获得最佳组织奖的班级是(),获得最具人气奖的班级是()。

女:在本次朗诵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班级是(),获得二等奖的班级是(),获得一等奖的班级是()。

男:有请xx为各班级颁奖!(颁奖音乐起)。

男:xxx学校“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国学朗诵比赛到此结束。女:谢谢大家!请大家有序退场!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十

国学经典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13岁之前),通过接触中华经典文化,开发其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经典,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音乐有音乐的经典、美术有美术的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国学经典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孝经》《四书五经》等重要著作。

诵读目的:

实施经典教育后,学生可起到如下的变化:

博览群书,孩子背诵优美的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写作、发言时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生活中也颇有深度,常有令人赞叹的顿悟之语浮现。

轻松表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说话作文、遣词造句,文词优美、有思想、有深度。

小升初文言文的衔接。升入初中后,语文教材将增加大量文言文。

强化记忆:诵读大量经典后,记忆力大幅度增强,背诵课文以及学其它学科都会变得轻松简单。

每天陆续花二、三十分钟时间读经,并欣赏经典音乐,孩子便能心平气和地学习。在背诵大段大段的文章同时,孩子的静定能力也得到提升。

读经的孩子心中深知圣贤之道,自然容易在成人讲道理时回应、共鸣。加上长期经过经典音乐等审美教育的熏陶,孩子的品位、内涵自然提升,身心自然健康。人格善化是经典教育最大的收获。

气质变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变得有涵养、举止文明、懂礼貌、体贴父母、知书达理、活泼开朗、为人处事有分寸、有头脑。

1、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以指读、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每天早读、预备,反复读诵中外文化经典。和家庭结合,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诵读。

2、礼仪行为规范:结合《弟子规》,将经典与做人做事道理相结合,教导言谈举止的基本礼仪;培养优秀品格。如(父母呼,应勿缓。事虽小,勿擅为等)。

3、论语名句背诵:学习《论语》,提高文学素养,通过经典文章潜移默化、厚积薄发,写作引经据典;(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等)。

4、语言训练:将经典文章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语文文学底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朗诵水平。

5、静心训练:每天欣赏经典音乐,调整情绪,提升专注力、静定活动心平气和。包括教室的布置。

6、善行日记:学生每天记录所做的有意义的事,共同交流学习,将《弟子规》的学习与实际行为结合。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十一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品牌特色,扎实推进新教育实验。

书香溢满校园,读书伴我成长。

(一)时间:4月23日。

(二)地点:学校操场。

(三)流程:

1、领导致辞(曹校长)。

2、学生倡议(吴怡)。

参赛形式:1、个人组2、集体组(20—30人)。

参赛要求:

参赛作品:

2、参赛形式:形式丰富,具有艺术性。

3、每个班都要推出一名个人、一个集体。

4、全校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组进行比赛。

评委:曹正轩李国瑞徐建峰刘丽丽李新建石新梅孙海玲冒国平。

评分标准:

1、精神面貌好(20%)。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40%)。

3、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30%)。

4、诵读时间:1-2分钟(10%)。

奖励方法:

每个年级大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比赛顺序:一到六先集体后个人。

后勤工作安排:

(1)奖状准备、统计:卞正国陈广才。

(2)报导:朱琳琳。

(3)音响、拍摄:朱中华焦红亮。

(4)集队:朱中华、朱志勇。

(5)评分表、横幅、审稿、后台总监:朱志勇。

(6)颁奖程序:先颁个人,再颁集体。

颁奖嘉宾:三位校长。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十二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在全区小学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为响应区教育局纪念清明节的批示,我们新桥小学特此举办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为切实做好有关工作,确保比赛活动圆满成功,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比赛时间:20xx年4月3日下午2:00。

新桥小学前楼小广场。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献给清明节的歌。

1、参赛对象:新桥小学中高年级小学生。

2、比赛分组:比赛分一、二、三年级三个组。

3、比赛内容从《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经典古诗等国学经典书目中自选。

4、比赛形式:

2、以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参加展示活动,人数为10—30人,每个节目时间3-5分钟为宜。

由参赛单位班级报名。

报名时间:4月1-2日。

分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两个类别奖励,每个类别按比赛组别奖前三名。

组委会主任:

评委成员。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十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将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机整合,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其终身发展,积极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根据凉州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开展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相约”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相关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本次活动,认真组织班级学生训练,为学生朗诵材料内容把关,做好学生的训练工作。

以《老子》、《道德经》、《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黄帝内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优秀古诗文古诗词等经典名篇为内容。

组长:吴xx。

副组长:xxx。

主持人:xx,xxx。

记分员、算分员:xxxx。

奖状:xxx。

音响:xxx。

照相、摄像:xxx。

会场布置:卜增彦评委:待定。

全校同学全员参与。

6月2日(周三)下午,学校观礼台。

1.各班先初赛,后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学校复赛。

2.时限:3~5分钟。

3.诵读要求:形式不拘,可使用音乐、服饰、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

5.扮装、道具、音带等,由各班自行设计、准备。

6.复赛学生名单于比赛前一天早晨报送学校团总支。

7.比赛次序于赛前抽签决定。

1、服装整齐统一、精神面貌好(20%)。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30%)。

3、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40%)4、诵读时间:3~5分钟(10%)。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篇目实用篇十四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