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可爱的草塘课文(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0:34:11 页码:10
最新可爱的草塘课文(优秀10篇)
2023-11-25 00:34:11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写总结之前,先要仔细回忆和整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范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一

知识目标:

1、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联想能力,使学生观察有序、表达得法、联想丰富。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创新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胆魄,敢于发表与众不同之见解,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感受草塘的可爱,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渔舟唱晚》琵琶曲,教学挂图。

(一)复习旧课,选择喜欢的“旅行方式”重旅草塘。

1、复习旧课。

2、选择喜欢的“旅行方式”重旅草塘。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北大荒,走进--生:(齐读课题)“可爱的草塘”。

(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学习《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呢?我想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从题目入手从重点段入手从重点句入手从重点词入手从问题入手……)假如我们从重点句入手的话,那你认为可以选择哪些重点句呢?我还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这草塘真美啊!”“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我生怕弄坏了这幅美好的画卷。”)。

(师)在这些重点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我还是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师):尊重同学们的选择。今天我们就从同学们最喜欢的()入手去学习课文,可以吗(假设学生选的是这草塘真美啊)。

(二)以边看边读的“旅游”形式,充满激情地欣赏“优美景色”。

1、学习写草塘美景的句子。

(1)(师):同学们,看一看像天堂一样美丽的草塘吧。(出示挂图:草塘美景图;放《渔洲唱晚》琵琶曲)。

(师):看了像天堂一样美丽的草塘,你想说点什么呢?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草塘景色优美的段落。(第5、18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a、出示“这么大这么美……跟蓝天相接”让生自由读边读边体会:哪些词语或者句子写得特别的美?把它画下来。

b、指名回答让生说出原因或感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c、配乐齐读整段。

(4)学习写小河美景的句子。

a、(师):听了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我仿佛真的来到了美丽的草塘,我仿佛看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池塘”的美好画面。(出示小河美景图)。

b、出示"啊!……更白了。"。

配乐朗读。

说感受(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再讨论)。

再配乐朗读。

2、(师)这时作者还不爱草塘吗?

(三)以自读自悟的学习方式,紧扣俗语去感受“丰富物产”

(师)真美的草塘啊但草塘的可爱除了表现在风景优美还表现在(出示:棒打……饭锅里)。

1、齐读后说感受。

师:谁来说一说:初读了这句俗语以后,你感受到些什么呢。

2、围绕“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说故事。

要求:既要符合书上的基本内容,又要有自己的描述。

3、说故事让生评分并说原因。

4、这时作者由爱变成了深爱。

(四)、用最喜欢的形式畅谈“旅行”感受,愉快地结束“草塘之旅”。

1、写感受。

师:同学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这次愉快的旅行也该结束了。在我们即将离开这片可爱的草塘的时候,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受要告诉朋友,告诉亲人,告诉今天在座的老师们。好,那就在老师课前发给你的纸上(出示:编一句俗语,写一点感受,设计一句广告词,当然,写一篇小文、作一首小诗、画一幅小画、谱一支小曲……)同学们,赶快动笔吧,老师将跟你们一起写,我们比一比谁写得快。

2、交流。

茫茫草塘绿浪涌,春冬两季趣无穷。

景美物丰惹人恋,小河奇景留心中。

(五)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查找资料了解北大荒的现在。文章来源。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二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3、体会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景象。

1、老师谈话: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儿冬天可以抓野鸡、打狍子,春天可以捉鱼,同学们想去吗?(引出教学内容:板书:可爱的草塘)。

2、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一读。(自主学习)。

3、抽读。引入可爱之一:景色优美。

:景色优美。

4、草塘的景色如此美丽,我们赶紧去看看吧。找出相关的'段落,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5、抽读。(老师指导,出示幻灯2)。

6、师生议读。

(1)、浪花指的是什么?

(2)、一层一层涌向远方是什么意思?草塘的景色如何?(景色优美)。

7、齐读。

8、老师范读,齐读。

10、诗歌小结。(同桌议)。

物产丰富。

11、分组学习,思考。(幻灯3小组学习)。

12、教师引导,解决疑问。(幻灯4板书;物产丰富)。

13、诗歌小结。

风光奇特。

14、过渡。这么多的鱼,哪儿来得?(抽读)。

15、师生同议:奇迹是什么意思?小河的奇特表现在哪里?(幻灯5板书:风光奇特)。

16、诗歌小结。

17、了解作者的感受。(板书:留恋)。

18、全文小结,诗歌朗诵。(幻灯6、7)。

20、配乐朗读、背诵。(幻灯8)。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三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部分段落。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自制幻灯片鹏博士软件多媒体。

1、指名背诵去双龙洞的路上的景色、从外洞到内洞的特点。

2、指名说说《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本文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对于北大荒,你了解哪些?

2、课文写了北大荒的'什么?

3、出示幻灯片,检查字词读音。

1、学生自己练习,给课文分段。

2、讨论课文的分段。

读读课文,想一想草塘的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

1、指名读读“说走就走---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2、这一段中,哪句写了草塘的美?

3、从这三句话中,你体会到的哪些特点?

讨论分析。

4、有感情的朗读本段。

1、请两名同学朗读小丽和我的对话。

2、小丽介绍了哪两件事情?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1、自由朗读“我举目四望--显得更白了”。

2、多媒体显示思考练习四第二题。

3、体会美景。

2、学生自学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1、准备听写生字。

2、预习《预习中国石》。

草塘景色优美。

绿

小河清。

逮野鸡追狍子逮鱼物产丰富。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四

(一)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生字词,感情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二)过度、方法目标:

朗读体验,有感情朗读、品读。角色体验,创设角色互动情境,引发口语交际,体会思想感情。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理清写路,体会感情变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北大荒,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探险究的学习态度。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我们通过“读”与“说”的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在阅读理解中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充分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唤起多种情感的共鸣,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1、以读为本,据学巧导。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2、整体入手,披文入情。巩因旧知,抓住“景美”“物丰”两面三刀条主线,感悟草塘的可爱,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指名接力读课文,正音、读通顺。

2、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北大荒的资料。

1、师生共同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1)课文写什么?

(2)作者是怎能样写的?

(3)这样写,作者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循标自学,解决第一个目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相接力读课文,并互听、互评、互正。

(3)每一们同学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小组成员互相补充、纠正。

(4)大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草塘的可爱体现在哪些方面?(景美、物丰)

3、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旁注上自己的体会,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背下来。

4、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大荒的.感受。(画、读、唱、写、说、演,自己准备,不做展示)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说说草塘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景美物丰)

2、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在旁边写上自己人的体会,现在在小组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学文,程序设计如下:1、朗读体验,感受景美

学习草美

(1)精读,体会关键词句

(2)品读,读出美感

(比赛读、看视频配乐读、看画面想象读、齐读)

学习河美

(1)你读出什么来了?

(2)这部分的描写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引导学生感知排比句的好处:把话说得更具体、更充分,读起来有气势。再读,试背)

相机进行句式训练。

2、角色体验,认识物丰

(1)创设角色情境,引发学生口语介绍“棒打狍子”、“野鸡飞到饭锅里”。

(2)小结,存疑。

3、延续情境,体验物丰

师导语:听归听,我还是不全相信。谁再来说,帮我打消疑团。

(1)生读有关语段,师引导概括段意。

(2)引导体会作者情感。

(3)小结、释疑。

1、总结板书,梳理情感变化。

2、升华文本情感: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大荒的感受。

1、摘抄优美语句,选背语段。

2、阅读有关北大荒的书籍。

板书设计

景美

可爱的 不禁――不全信――不舍――不忍

草 塘

物丰 (见) (闻) (做)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可爱的草塘》。谁能说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初到北大荒,看到那里的草塘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生:从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来描写草塘的可爱的。

生:(听后回答)写出了草塘大和美的特点。

师:哪些词句写出了草塘的大?请找出来读一读。

生:走了进去,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样。茫茫地跟蓝天相接。

师:茫茫是什么意思?从茫茫地跟蓝天相接可以看出什么?

生:茫茫是说面积大,看不清边沿,从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可以看出草塘非常大,大得像绿色的大海跟蓝天相接。

师:草塘的美又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抓住草被风吹动的样子和草绿的特点来写的。

师:作者把草被风吹动的样子比做什么?

生:比做绿色的浪花。

师:谁能把描写浪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生: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

师:这浪花又是怎样动的?

生: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

师:这两句话都写浪花很美,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句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草塘里的草被风吹动的动态美。

师:非常准确。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更能突出草塘景色优美。看到这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请用书上的话回答。

生: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

师: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生:情不自禁是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这句的意思是作者没想到这儿还有这么美的景色,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师: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呢?生:应怀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去读。师:谁能把这两句话读一下?(生读文)小结:这一段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宽广的草塘,突出了草塘的可爱。北大荒不仅风景优美,那么,而且物产丰富。作者又是怎么写物产丰富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三段,看一下小丽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的?生:小丽讲了春天用瓢舀鱼、冬天捉野鸡、打狍子这三件事来夸耀北大荒的。

师:对了。这三件事文中用一句话是怎样概括的?

生: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师:这句话在这这段中起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生:这句话说北大荒野鸡狍子和鱼非常多,很容易捉到,说明北大荒物产丰富。

师:理解得不错,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这句话在这一段是个总起句,下面分述春天怎样用瓢舀鱼,冬天怎样捉野鸡,打狍子。师:理解得真好。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是夸张的写法,更能突出北大荒物产丰富。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可以看出北大荒的野鸡、狍子非常多,很容易逮?生:野鸡像拔萝卜似地拔,狍子眼睁睁地让人逮。

生:更增添了对草塘的热爱。师:听了小丽的介绍,作者又被草塘另外的景物所吸引,他又看了哪几处景物?按思考题自学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汇报自学情况。谁答第一个问题?

生:我拨开草丛,看到一个水泡子,挤挤挨挨的都是鱼。从挤挤挨挨这个词看出鱼非常多,多得挨挨挤挤。生:还从不住地往岸上抛,不住地往篮子里拾可以看出鱼不仅多,而且非常好逮,说明物产非常丰富。师:恋恋不舍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生:恋恋不舍意思是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说明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好,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那条小河是什么样的?把描写小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生:啊!一条清澈的小河......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小河的水清澈见底,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师:对。这里作者用了三个整齐的排比句,把小河描写得清秀迷人。这三句话应怎样读?生:怀着又惊又喜的心情去读。

问:为什么是这种心情?

生:因为这里是茫茫的.一片草塘,哪里有什么河呀?可是小丽拨开草丛,一条小河出现在我的眼前,所以我又惊又喜。

师:你体会得真好,这草塘真是景中藏景啊!那读时语气应怎样?生:一句比一句加强。(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师:我朝前紧走几步,想捧起这清凉的河水洗一洗脸,但是我犹豫了。

我为什么犹豫了?

生:生怕弄坏了这幅美好的画卷。师:这幅美好的画卷是什么?

生:草塘美景。

师:为什么生怕弄坏了这幅美好的画卷?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最后一句是说草塘美景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愿这美景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表达了作者热爱草塘,热爱北大荒的思想感情。

师:这时作者完全被草塘美景所陶醉,对草塘产生了深深的眷恋。让我们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齐读最后一段。(生齐读)

师:同学们想一下,作者刚来北大荒时有怎样的感觉?

生:呆腻了,不习惯。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生:开头写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习惯,是因为对北大荒不了解,结尾写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那里的草塘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所以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师:这样写互为对比,首尾呼应,更能突出可爱这一中心。

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抒发他热爱草塘,热爱北大荒的思想感情。

师:对,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那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六

(一)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生字词,感情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二)过度、方法目标:

朗读体验,有感情朗读、品读。角色体验,创设角色互动情境,引发口语交际,体会思想感情。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理清写路,体会感情变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北大荒,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探险究的学习态度。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我们通过“读”与“说”的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在阅读理解中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充分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唤起多种情感的共鸣,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1、以读为本,据学巧导。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2、整体入手,披文入情。巩因旧知,抓住“景美”“物丰”两面三刀条主线,感悟草塘的可爱,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指名接力读课文,正音、读通顺。

2、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北大荒的资料。

1、师生共同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1)课文写什么?

(2)作者是怎能样写的?

(3)这样写,作者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循标自学,解决第一个目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相接力读课文,并互听、互评、互正。

(3)每一们同学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小组成员互相补充、纠正。

(4)大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草塘的可爱体现在哪些方面?(景美、物丰)。

3、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旁注上自己的体会,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背下来。

4、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大荒的感受。(画、读、唱、写、说、演,自己准备,不做展示)。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说说草塘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景美物丰)。

2、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在旁边写上自己人的体会,现在在小组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学文,程序设计如下:1、朗读体验,感受景美。

学习草美。

(1)精读,体会关键词句。

(2)品读,读出美感。

(比赛读、看视频配乐读、看画面想象读、齐读)。

学习河美。

(1)你读出什么来了?

(2)这部分的描写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引导学生感知排比句的好处:把话说得更具体、更充分,读起来有气势。再读,试背)。

相机进行句式训练。

2、角色体验,认识物丰。

(1)创设角色情境,引发学生口语介绍“棒打狍子”、“野鸡飞到饭锅里”。

(2)小结,存疑。

3、延续情境,体验物丰。

师导语:听归听,我还是不全相信。谁再来说,帮我打消疑团。

(1)生读有关语段,师引导概括段意。

(2)引导体会作者情感。

(3)小结、释疑。

1、总结板书,梳理情感变化。

2、升华文本情感: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大荒的感受。

1、摘抄优美语句,选背语段。

2、阅读有关北大荒的书籍。

板书设计。

景美。

可爱的不禁——不全信——不舍——不忍。

草塘。

物丰(见)(闻)(做)。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七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清课文的条理。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4.了解北大荒草塘的优秀景色及丰富的物产,培养美的情操.

二.学法:。

1.启发 引导式。

2.自渎 讨论法。

三.教学重点:。

了解草塘的优美景色及丰富的物产.

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

简介北大荒:。

2.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按事情发展顺序。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还能怕)。

第二段:(从说走就走到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第三段:(从我情不自禁地说到故意关上话匣子)。

第四段:(从往前走没多远到课文结束)。

5.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

讲我到北大荒感到一切都不习惯,时间一长,觉得没意思,小丽要领我去散心.

理解 腻 散散心。

第二课时。

1.复习 第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2.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文这段讲了什么内容?

(我在草塘上看到的草塘的美丽景色)。

小组比赛读:。

回答:这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草塘的什么特点?

三句话 大 绿  有变化 有层次。

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心情怎样?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小丽向我介绍草塘春冻两季特有的景色.

2.理解句子含义。

学生自己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4.理解小丽故意关上话匣子?

学习第四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

作者为什么犹豫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景色优美         物产丰富。

大                瓢      。

绿              棒打狍子瓢舀鱼。

绿得有变化      野鸡飞到饭锅里。

课外延伸:  关于北大荒的介绍。

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八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草塘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学习北大荒人热爱北大荒的思想感情,《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按事情经过给课文分段,讲述段落大意。

3、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自学生字、词语,读通课文。查找北大荒的相关资料。

老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课前预习检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后,你知道草塘在哪儿吗?

(北大荒)。

3听到“北大荒”这个词,你有什么感想?

4谁能在中国地图上快速找到北大荒的位置?

(一生找)你是怎么知道的?

5还有谁知道北大荒的其他情况?(如:气候、特产)你是怎么知道的?

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这两位同学通过上网(或向别人打听)的.方式来学习,真有办法,真不错。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是怎样给我们介绍北大荒草塘的可爱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个草塘怎么样?(大、美)。

3现在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4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句话读出来?

(生:“这么大这么美……”)为什么喜欢?

(生:“清凌凌”句)为什么喜欢?

(生:“棒打狍子……”)为什么喜欢?

……。

5(过渡)看来,课文是通过写草塘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边总结边板书)来写草塘的可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草塘的美丽风光,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精读重点句段。

a、

1出示“草塘”课件,师随音乐范读:“这么大这么美……”

2欣赏了草塘风光,你觉得草塘怎样?(美)下面请看课文第五段,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如:(1)句中:。

a、即(先让一学生找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大)你从哪儿体会到“大”的?(…大海…)你是怎样把草塘的“大”读出来的?(再请读)。

b、学生评议该生读书情况。

c、再鼓励1—2名学生读及时予以表扬。

如:(2)句中:

a、(先让一生找读)。

b、读得真好,请大家再看这句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你最欣赏?为什么?小组内交流一下。

c、相机理解“欢笑”“翻滚”“赶着”。

如:(3)句中:

a、找读。

b、理解色彩美,板书:绿。

3看了这么美的草塘,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感叹?(自由说)下面请大家在乐曲声中美美地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b

1请大家继续欣赏草塘的风光。(看小河课件,一学生伴读)。

2学生评议(师及时给予表扬。)。

3用自己的方式读书或背书。

4请一生试背,介绍背书方法。可鼓励:你的背书方法真好,值得大家推广。

c(过渡:在课文中,不仅介绍了茶汤美丽的风景,还介绍了草塘丰富的物产。)。

1课文中有一句话,仅仅十四个字就充分说出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找到了吗?(棒打……)。

2(生齐读)这句话介绍北大荒的什么特产?(板书)。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四、情境对话。

a、师:可爱的草塘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吸引了大批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现在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游客,刚才在导游小丽的带领下,尽情欣赏了草塘的美丽风光,假如你就是那个能说会道的导游小丽,你打算怎样向我介绍你们家乡的特产?谁想当导游小丽?要想当导游就得将解说词准备好,解说词在哪儿?(书上)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书上找,认真读,准备解说词。

(学生准备)。

师:谁准备好了?(点一生上)小丽呀,谢谢你带我去饱览了草塘的美丽风光,真是太美了!我明天就要回湖北黄石了,想带点这里的特产回去,你给我介绍一下好吗?(引出介绍“春天”一段)。

师:“春天是好,到了冬天,零下30多度,冻得人不敢出屋。”

(生介绍“冬天”一段)。

师:那你说说,现在有什么好?

(生介绍小河里的鱼)……。

b、学生评议。

五、小结课文。

1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北大荒原来是一片荒凉,北大荒人用勤劳的双手把它建设成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作为一个北大荒人,小丽热爱自己的家乡,她为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同学们,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乡,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课后请大家采用多种方式搜集与家乡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附板书:

风景优美:大、绿。

物产丰富:狍子、鱼、野鸡。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九

《可爱的草塘》是上学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为什么我今天旧题重温呢?这还得归功于那天我们的野游。

野游的目的地是挨着西旗的东庙。途中,表哥与我一路谈笑。当我问上初二的表哥是否记得《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时,他兴奋起来:“我就记得其中的一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袍’子是古代人穿的衣服,‘棒打狍子’其实就是打衣服;‘瓢舀鱼’就是舀锅里的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是指邻居家的鸡不老实,飞到你家饭锅里了!”。我想:表哥这番解释纯数“胡编乱造”。就这样有说有笑,不多时,我们的车到达了东庙。

进入地点,我像侦察员一样开始仔细观察附近的景物。周围的虫子很多:有常见的蛐蛐蝈蝈蚊子苍蝇,也有不常见的大肚子蝈蝈和蟾蜍。那些蟾蜍每只约七、八厘米,皮是墨绿色的,中间还有一道道条纹。它们趴在草上,唯有受到惊吓后才跳远。最稀罕的要数大肚子蝈蝈了,每只也是七、八厘米,赤褐色的,细长细长,身上的硬壳可以收缩,后面还有一根三、四厘米针一样尖的小刺。

噢,该讲我们可爱的草塘了。正前方是一片片芦苇,拨开一米多高的芦苇,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条几十米方圆的小草塘,草塘边飘着水草。塘里的水不知有多深,虽然称不上是“清澈见底”,却也不算浑浊。在阳光的照耀下,水波看的清清楚楚,一层层,好似鱼鳞一般。对面的芦苇也有一米多高,几只大鸟落在地上悠然自鸣,仿佛把这儿当成了它们的家。

炎热的日头劈头盖脸晒在身上,逼得我躲进了车里。突然有个奇怪的发现:透过后窗向外看,窗外的景物被绿色的玻璃一过滤,就如同把课文中描写的搬到眼前。“看上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浅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一点的呈墨绿色,一层一层连成一片,茫茫的与蓝天相接。”车窗像画框,草原变成了镶进里面的画面,真像一幅我看过的名画——在哪儿我可想不起来了。

可爱的草塘课文篇十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塘物产丰富,景色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认识排比句及它在描写景物上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1、感受草塘景美,物产丰富及作者思想感情变化。

2、从句子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方法。

cai课件

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

课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草塘的可爱的?

(板书:景色美丽,物产丰富)

二、充分感悟景色美丽。

1、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来写草塘的景色美丽的?(板书:草塘小河)请把这些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充分感悟草塘美景。(出示cai:第五自然段的文字内容)

a、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感悟草塘的美景,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写的?画出有关的词句。

b、交流所学,体会草塘的美。

(板书:大、色彩美、充满生机)

c、用你们自己独有的方式,把对草塘美的感受读出来。

d、是啊,这茫茫的草被风吹拂着,草浪在不停地翻滚,绿色在不停地流动,是多么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啊!让我们来亲眼看一看那美丽的草塘吧!(播放cai,教师范读)

(2)体会小河美。

a、用同样的方法品读第18、19自然段。

b、把体会到的美读出来。(引导读出作者的`惊喜、小河的清澈及倒影的美丽)

c、欣赏感悟排比句的美,小河的美。

这幅大自然的画卷以清凌凌的河水作背景,倒映出绿的芦苇、蓝的天空、白的云朵。这正是可爱的草塘的一个美丽的缩影。作者因爱而怜,才生怕开坏了这幅美好的画卷。(出示小河美景片断cai,伴随音乐、朗读、感受小河的景美。)

2、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三、感悟草塘的物产丰富。

1、自学课文描写草塘物产丰富的段落,并作上记号。

2、全班交流。

(1)读一读你所画的句或段,说一说理解。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怎么理解?

通过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鸡多、鱼多、狍子多)

(2)小组内练习分角色地朗读。

(3)指名读,指导读出小丽的自豪与特产的丰富。

四、回归整体,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板书:没意思、情不自禁、恋恋不舍、生怕弄坏)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作业。

请学习了本课后,用本课所学的写作方法从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方面来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