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3:13:02 页码:7
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实用11篇)
2023-11-10 13:13:02    小编:zdfb

良好的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向。总结要客观、公正,既表现出个人的成就,又诚实面对不足之处。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一

《家乡小树影成行》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是windows中画图板工具的练习,本课的内容是关于对图形进行拉伸扭曲及翻转旋转操作的讲解。

在这一课中,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熟练在文件之间进行图形的复制、移动。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要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图形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这些操作的特点并学会综合运用操作创造出复杂的图案。

在仔细阅读了教材之后,我感觉到,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带领学生一步步走的话,首先学生不一定会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不一定会很好。另外,教材在设计的时候也有一些实际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一些环节不适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于是我对教材的流程作了一些改编,抓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想办法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结合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兴趣中进行学习。

在本堂课倒入过程中我先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就是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边图案,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他们的原形,哪里能看到这些图案?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花边图案,以此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设计让学生观察图案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复杂的花边其实可以拆分开来,它是由很多个相同的简单图案通过一些变化从而得到的。然后布置给学生设计一个简单花边的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看看画图工具里有没有什么操作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各人的基础不尽相同,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很快就发现可以利用复制粘贴结合翻转/旋转得到一个较为复杂的花边图案。这时候就可以让已经掌握了方法的学生来做小老师,给不清楚的同学讲解操作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自主思考得习惯。如果学生普遍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提示,以便教学的正常进行。学生了解了操作方法之后,可以留时间让学生练习,以便巩固学习成果。

有了初步的学习成果之后,我设计了一些拓展内容来完成进一步的教学目标。首先提问学生除了翻转/旋转还有哪些操作可以运用到花边设计中来。简单地提示学生可以结合书本的知识点来研究,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并展示自学的成果。以求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出示一些应用了拉伸/扭曲操作的图案,让学生寻找构成这些图案需要用到哪些手法,并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运用拉伸/扭曲操作可以带来变化更多更丰富的图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图案构成的元素,让学生根据这些元素来设计花边图案。并且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一起来评价。以次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锻炼学生欣赏与评价的素质。

最后,教师可以对本堂课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要提醒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多尝试画图板里的一些功能。

这堂课主要的设计思路是从生活入手,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案。使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学会去分析解决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二

本课是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遨游因特网》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第一课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个小导游,介绍九寨沟”,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以查找“九寨沟有哪些特色”为任务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网上搜索“九寨沟”的有关信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3、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网页信息的简单操作,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利用internet查询、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关键词检索信息的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

4、赏识教育法。

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网络这一开放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1、任务一——搜索信息的方法。

(1)任务启动: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结合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九寨沟》一课,书中介绍的九寨沟是一个人间仙境,非常得美!如果老师现在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九寨沟,你有什么办法吗?怎样才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呢?随即引出“搜索引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的氛围之中。

(2)操作指导:在网上查询信息也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们自己的计算机中是没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中才有,比如有名的网站:搜狐、雅虎、新浪等,那么同学们可以跟我来看一看。打开两个搜索窗口,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异同点?一个是ie浏览器自带的搜索窗口,一个是大型门户网站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询方法有两种: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检索服务。教师解说以上两检索的区别:目录检索适用于按主题(某一类别)查找信息,而关键字检索适用于按只言片语查找的信息。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3)学生操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网络课件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搜索引擎网站,如百度:;中文雅虎:

百度网:

教师演示输入网址,打开网页。

请学生注意看标题栏、正文区、状态栏的状况,并请学生说一说。

[出示“九寨沟”网址]请大家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尝试输入九寨沟的网址,进入主页。

(4)、学生操作。

组织反馈,请一位同学进行广播演示,边演示边说说自己的方法。

关注差异:刚才还没成功的同学可以自己再试一遍,已经成功的同学可以去帮助他们。

2、了解主页、认识链接和它的作用。

(1)、了解主页:现在我们打开了“九寨沟”的第一个网页,既然是这是第一个网页,那么就叫作首页,或是主页。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最想了解哪些信息的详细内容呢?要进一步了解这些信息,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请大家尝试一下。

(学生尝试,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了解链接:老师看到同学们在网页上移动鼠标,发现没有,鼠标箭头移到某些地方是否变形状了?(学生:变手形)。

解释:凡是网页上鼠标箭头变成手形的地方,这就是一个链接,点它一下,就能打开另一个网页。请学生试点“图游九寨”链接。

(3)、现在同学们是否发现“后退”按钮变得可用了,试用。现在同学们是否发现“前进”按钮变得可用了,试用。

说一说:“后退”“前进”按钮的作用?实现在打开过的页面互相跳转。

(学生自学,生生交流)。

汇报交流:通过游览因特网,大家对九寨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3、保存图片和文字信息。

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图片。

(1)、就同学们看到的图片如何下载?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此部分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作演示。(学生观看操作)图片会下载了,那具体的文字呢?(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关注差异:刚才还没成功的同学可以自己再试一遍,已经成功的同学可以去帮助他们。(让好的学生做老师的小助手下位指导本组的学生)。

(2)、学生在保存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时,可以将鼠标移到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上单击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再打开word新建一个文档,将光标定位到新文档中,通过“粘贴”命令,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就被复制到word文档中去,再保存word文档。教师操作演示。

(三)、实践运用,巩固方法。

1、提供“中国儿童网”、“腾讯儿童”的网址,让学生访问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并看看链接会在哪些地方出现。然后学生自行操作,说说方法。

2、师:你游览了什么网站,通过浏览该网站,你有什么收获?(师生交流)。

(四)、总结提炼,课外延伸。

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你们学得都很好,你们的学习方法也不错,你们敢于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能相互合作,这些都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可贵方法。

2、进一步谈话:在因特网上,既有浩如烟海的有用信息,也充斥着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健康上网,注意网络安全,让因特网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

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五)、作业布置及设备还原(准备下课)。

请有条件的同学回去练习浏览网站。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三

《贺新年》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5课。本课是学习windows98中“画图”软件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画图程序使用及如何利用画图工具后,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画图工作进行制作贺卡,是图画知识辅垫的延伸。这个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与美术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整合起来,加上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来创作一幅完整的画图。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画幅新年贺卡,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扼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下载的贺卡,充分将信息技术课中的画图知识的学习与小学美术学科整合,并在信息技术课中突出美术的活动性“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贺新年》这课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贺卡制作的流程后,学会制作贺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本课中,学生几乎要用到“画图”软件工具箱中的所有给绘图工具在创作过程,学生必须确定画的主题,考虑到整体设计、布局合理等等因素。因此,采取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想像,渗入自己的一些创意,作出一幅令人自己满意的作品。这样,学生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提高了电脑操作的动手能力,使这节课成为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画图知识教学的提高课。

1、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绘画工具创作作品。

2、通过绘制“贺新年”的作品,了解电脑画的创作过程。

3、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4、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欢快的新年贺曲——《金蛇狂舞》。

2、出示几幅电脑贺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在电脑上制作贺卡。

3、说说画图程序中有哪些可供我们使用的工具?你是怎样使用它们的?

(二)新授:

2、师问:平时美术课上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要画好一幅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小结出:从主题、创意、整体和谐、色调统一等几面方面来考虑。)

3、如果请你来画贺卡,你会怎样画?

4、让学生在进行练习前,观察一下书上的几幅范画,说说绘这两同画要用到哪些绘图工具。

(三)制作贺卡

1、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2、师适时到各小组指导。画得快的学生,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继续在图上添加、修改,画上其他相关的事物。如添上一些祝福语,更加衬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

(三)归纳总结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2、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删除和恢复邮件、设置自动回复等操作;

2.了解垃圾邮件的危害和拒收垃圾邮件的方法;

3.逐步树立抵制垃圾邮件的决心。

教学重点:掌握删除和恢复邮件、设置自动回复等操作;

教学难点:掌握删除和恢复邮件、设置自动回复等操作;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二、进行新课。

(一)删除电子邮件

1.访问邮箱网站;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

3.打开收件夹,选定一封不需要的电子邮件。

4.删除选定的电子邮件;

5.参考前面的操作,删除其他不需要的电子邮件。

6.讲解恢复被删除的电子邮件;

(二)拒收垃圾邮件

1.教师演示、讲解:

2.选定收件夹中垃圾邮件;

3.把它们标记为垃圾邮件;

学生实际操作。

(三)设置自动回复

1.打开设置“自动回复”的页面;

2.开启自动回复功能;

(四)整理通讯录

1.打开设置通信录的网页,查看“所有联系人”;

2.选定几位同学所使用的联系人名称,并移动到“同学”组中;

3.打开“同学”组,查看其中的联系人;

4.选定联系人,向通信录中输入姓名、年龄等信息。

(五)练一练:

(六)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认认真真管邮件

一、删除电子邮件

二、拒收垃圾邮件

三、设置自动回复

四、整理通讯录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现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教学理念,谈一下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一、课标与教材内容

1、课标对本册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手段。

2、本册教材的主题: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可以学到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利用因特网互相传送知识和经验,发表意见和见解,进行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设计制作网页,并且发布网页,了解网络安全常识,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强信息技术安全意识。

3、编者意图与编写体例: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技术性、操作性的特点,达到提高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目标,编者本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紧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以例题的形式,系统的讲授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采用小课题、小步子、任务驱动的编写方法,力求实现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每节课结合课程内容用“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适时地练习;用“小知识”、“小窍门”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4、本册教材知识结构与逻辑关系

(1)本册教材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网络基础知识与技能(包括一、二、三单元)

第一单元快乐网上行

这一单元的知识,是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知识,掌握利用浏览器浏览、搜索、收藏及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真情传递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同时,能充分认识到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的一项重要服务。

第三单元朋友面对面

第二方面网页制作与发布(四单元)

第四单元我爱我“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页制作的一般流程及基本方法,学会制作图文并茂的网页,并学会用表格规划网页,利用iis发布网页,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我们发布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常识,认识到网络的危险性。

(2)本册教材的逻辑关系

本册教材的学习可以顺着两条线索进行:

第一条是知识和技能线索,以网络基础为起点,由理论到实践,展开网络几方面应用的学习;由单向获取信息,到多元获取与传递信息,交流范围逐渐扩大;由个人交流到面向公众互动与分享,扩展了分享的空间。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知识与技能的衔接。

另一条是情感与网络道德线索,在每一节课,网络的每一方面的应用,都在渗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道德习惯教育,在第十六课,进一步从知识和道德方面系统地提高认识。只有在本册教材前面的教学中适时地渗透,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安全意识和道德规范。

二、教学策略及评价

1、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网络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一单元快乐网上行

本单元以“快乐”为主线设置课题,学习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保存网页、文本及图片等内容。同时这些内容是将来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技能之一,所以,本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

现在四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这部分知识可以设置简单任务,合作学习加自主学习的模式,掌握基本搜索方式,探索高级搜索技巧。重点是如何准确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关键词快速查找到所需的信息。在浏览信息时不可避免的要遇到不健康的和反感的信息,教师要在信息的甄别和多种信息的选取问题上,给学生一些提示和帮助,培养学生甄别不良信息的能力。保存信息的部分,应提示学生联系上学期word 20xx中的保存方法,选择“默认保存位置”和“修改保存位置”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单元真情传递

教学中教师电子邮箱收发邮件,引导学生比较电子邮件与传统邮件的异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电子邮箱的方便快捷以及电子邮箱强大的附带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邮箱的申请与收发掌握快的学生,应采用分组互动的方式引导他们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电子邮箱的附带功能的发掘和探索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己邮箱自动回复功能与学生进行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于学生个人信息的保存而言,电子邮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信息的下载和保存角度,指出电子邮件和附件作为网络存储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朋友面对面

本单元以“面对面交流沟通”为主线,让学生掌握论坛及qq账号的申请,发布回复帖子和用qq即时聊天软件进行交流,传递文件的方法。

注册论坛及qq账号并不复杂,在学习上一单元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网上注册账号的基本方法,并且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qq账号,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论坛的界面与电子邮件大同小异在发新帖的学习中应注意与上一单元的联系,对已经有qq号且聊天掌握快的同学,注意引导他们对qq的其它功能去发现和应用。比如说发送接收文件、聊天记录、qq邮箱等常见功能。本单元的重点是信息的发布与回复。解决策略是: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并给学生提出交流主题的方式进行。难点是用qq发送接收文件时路径的选择,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突破这一难点。

建议学生多运用论坛及qq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或学习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师生间也可以围绕可能在网络交流的中发生的问题和情况开展讨论,多发掘网络的沟通联系的优势,淡化娱乐的一面。

第二部分网页制作与发布及网络安全

第四单元我爱我“家”

本单元以“家”为主线,让学生掌握网页制作的一般流程与基本方法,用

iis发布站点及简单的网络安全知识。

第四单元我爱我“家”13课确定为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同时第13课也是本册教材的难点。解决策略:在13课网页制作用表格来规划整个网页的布局,是我们设计制作网页常用的方法。学会在网页中插入表格是网页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为更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重点,我设想可采用引导学生多浏览一些大型网站应用表格制作网页的实例,理解并学会使用表格规划网页布局的工作方式。就学习技能而言,通过前一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word 20xx软件的操作。所以,在frontpage 20xx中插入表格的教学,建议从word 20xx表格入手,进行知识的迁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突破这一难点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1)怎样在单元格中插入文字和图片.

(2)怎样进入表格属性及单元格属性对话框?

(3)表格及单元格属性对话框中相应选项的改变会给网页的效果带来哪些变化,起到什么修饰作用,以此突破第13课利用单元格属性来美化表格这一教学难点。

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拓展教材,注重于其他学科整合。过前学习,学生体验到了因特网各种应用,然而网络的两面性是不容忽视的,第16课让学生了解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计算机安全入手介绍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杀毒软件、计算机网络和安全的防范措施、上网安全建议、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等内容。

2、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比较注重任务,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所以每节课的教学评价要立足于过程性评价,可就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与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对新技术的兴趣、网络技能及活动结果的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学习过程评价。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最后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作品评价要有评价依据,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评价标准,采用“作品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一些粗浅理解,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六

《绿色家园》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windows画图程序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画图》单元中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重点: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难点:“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一个电子画展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是多么多姿多彩。接着出示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学生认识到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由于缺乏色彩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我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学生自己选择图画涂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1、学生选择图画练习涂色,教师巡回指导色彩搭配。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小结过渡。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画面内容的不丰富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彩色世界”的意义——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自我创作一幅体现自我个性的图画。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如内容、颜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向老师求助来解决。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三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2)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七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使用绘图工具制作逐帧动画之后,对flash的进一步的学习。利用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是一种常见的动画手法,它的原理是将一个动画的连续动作分解成一张张的图片,把每一张图片用关键帧描绘出来,flash将这些关键帧连续播放,形成动画效果。掌握本节内容可以做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动画。学生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非常高的学习热情。但是,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梯度,学生不仅要学会利用素材制作逐帧动画,还要在初步理解图层概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图层制作一些简单的有背景图层的动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图层的概念和使用着重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利用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能为动画添加背景图层并调整动画对象的位置。

2、方法和过程目标: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有图层的逐帧动画;亲身参与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在交流、沟通与合作中掌握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提高flash动画制作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获得知识;通过丰富的素材库,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flash的神奇魅力和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乐趣。

重点:掌握利用导入图片制作有图层的逐帧动画的基本方法。

难点:明白利用导入图片制作有图层的逐帧动画的原理,会调整动画对象的位置、大小,能利用素材制作一个逐帧动画作品。

五年级学生对动画很感兴趣,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一定的观察模仿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动画的设计原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已基本了解了帧、关键帧、帧频以及逐帧动画等重要概念的含义,学会了用绘图工具制作逐帧动画。本节课,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另一种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利用导入图片制作有图层的逐帧动画,能帮助学生继续了解逐帧动画的相关知识。在本课教学中,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梯度为学生设计了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

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用到范例分析法、媒体演示讲解法、分层教学法。

学习方法:始终把握学会信息技术是学会学习这一原则。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用到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1、我在设计的时候注意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爱好等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在任务设计上采用了分层次教学。通过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

2、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因为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所以我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微课,能力强的学生可能看一遍就能试着操作了,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打开微课再次学习,希望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3、任务驱动与评价赏析的融合。

通过任务驱动和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自制的课件和微课;flash软件;媒体播放器。

3、素材(包括制作逐帧动画要使用的图片若干组)。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运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逐帧动画“跑步的人”。教师点拨:你觉得这个动画好做吗?为什么?引出课题——“利用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再展示“马儿奔跑”(有图层)动画,并引导学生观察马儿奔跑分解动作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逐帧动画的概念,同时为添加背景图层埋设伏笔。

(二)任务驱动,主动学习。

根据学生学情,本环节突出由易到难的过程,分几个个层次展开教学:

第一层次:从利用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开始,揭示新知识点。

1、任务驱动。怎样才能把马儿“牵”到flash的舞台上来呢?

通过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微课,帮助学生学习。

2、学生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师生之间的问答帮助学生了解修改帧频率以改变动画对象的播放速度、对“导入图片序列提示框”的灵活使用、删除多余的关键帧和空白关键帧的方法等)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又在自我展示过程中得到了成功体验。

第二层次:为动画添加背景图层。

当这个学生演示完,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动画与教师展示的动画的区别,猜想为动画添加背景的方法,引出图层概念。此时播放第二段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为动画添加背景图层的方法,然后尝试自己操作。展示作品。

第三层次:调整动画对象的位置。

通过展示作品,学生发现动画中不合理的地方(马儿悬空奔跑)教师演示调整动画对象的方法,同时告诉学生,在制作动画时,要根据自己想法,合理调整动画对象的位置和大小。

在学生制作、演示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对做得好的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习动力。对掌握不熟练的学生给与指导。

本层次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合理使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第四层次:对利用导入图片制作有图层的逐帧动画的制作过程进行小结,帮助学生理清制作步骤和思路。

(三)难易结合,综合创作。

1、任务驱动。课件出示挑战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喜好选取一组素材制作动画。

2、鼓励学生根据素材和自己的想法制作并修改动画,能力强、操作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尝试多组动画的制作。

3、学生制作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求助,也可以下座位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作品。

4、全班展示。师生对部分作品进行评价、赏析。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课堂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

5、课外延伸。没有制作完成的学生或者对其他几组任务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下继续完成。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八

在第5-7课中,重点学习了“画图”软件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而本课则转向菜单命令,由“一绘”到“变”,就要求学生更多地进行抽象思维。对接触电脑不久的学生来说,理解“复制”“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复制,按照学生的思维,“复制”后就立刻出现一模一样的内容,而实际操作中还必须执行“粘贴”这一步。

根据教材分析及学生已有的信息素养。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学习“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复制”和“粘贴”命令。

(3)学会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正确选择。

2、技能性目标。

(1)学会对图形的叠加处理。

(2)学会调整、移动、修饰图形。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画画要有次序、有层次这种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性目标。

(1)保持学生用电脑绘画的兴趣和创作欲。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渗透给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1、教学重点。

(1)合理有效地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命令。

(2)对图形进行叠加处理时的透明样式的选择。

(3)图形的移动,背景色的选定。

2、教学难点。

(1)感性理解“复制”、“粘贴”命令。

(2)对图形进行叠加处理时的透明样式的选择。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三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学生已经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画图软件也有了些基础,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等方法。

在一开始展示一张做好的葡萄画面,然后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就是画葡萄。

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认知能力,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今天老师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课件出谜语)。

树弯弯藤弯弯,

结的果实一串串,

一个一个圆又圆,

吃到嘴里酸又甜。

师:谁来说说谜底是什么?(葡萄)。

师:真棒,这么轻松就猜出谜底了,你们平时都见过什么样的葡萄呢?(出示图片)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串葡萄,而且还把它放好放在盘子里,那么我们本节课的题目就叫“有趣的水果盘”。

(设计意图:谜语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本课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我能,我会,我要”等方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渗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师:老师今天带了一些葡萄图片,你们想看一看吗?注意观察每种葡萄的外形特征。(浏览葡萄实物图)。

师:你们已了解了葡萄的一些外形特征,下面请你们评一评,这两幅画哪一幅更好?(一幅葡萄排列的有些乱且没有修饰,这样画面没有层次感,另一幅是完整的画。)为什么?(排列的很自然,看上去就像葡萄串;让人感到丰富、饱满;有立体感的好点,看上去更新鲜水嫩)。

葡萄串是有一个个葡萄组成的,在画葡萄串时要注意叠加排列要有次序,要按在一定的次序去排列,最后还要对整个作品进行修饰,这样绘制出的葡萄串看上去才像葡萄串。

师:看到这里,你们想画吗?一盘葡萄为例,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画好这样一幅画?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对比分析,直观感受两幅画的不同之处,体会按次序排列的重要性。)。

(四)展示汇报,互补互纠。

(五)教师引领任务驱动。

1、任务一:画一串葡萄。

(1)画一个葡萄。

(2)图形的选定。

(3)图形的复制、粘贴。

(4)图形的移动。

2、生自主操作绘制葡萄串。

3、任务2:绘制果盘。

4、任务3:修饰美化作品(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1)调整葡萄串大小。

(2)移动葡萄串至果盘。

(3)绘制绿色果柄。

(4)修饰葡萄串。

(四)欣赏点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互评,自评等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即对前面任务的分析,使学生明确画葡萄的步骤,进一步巩固了新知,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保存作品关闭电脑。

(六)质疑、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师:这节课,通过大家自己的努力,同学们掌握了“选定”工具、“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明白了画画要有次序,还利用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当了一回电脑小画家。其实电脑王国里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索,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你们一定会成为电脑小高手的.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九

教材介绍《使用文本框》一课是科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第三册(上)word深入中的第三课,该课要求掌握学会在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图片,学会给文字加上文本框,修改文本框的样式。

本课教材从信息课的角度上培养的是学生word操作的能力,我将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课教材的设计上利用制作名片作为一条主线贯穿40分钟,通过看教师示范操作与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不仅要达到本课在计算机能力方面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也适度的与语文课、科学课等学科有机的整合,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本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学生自学的方式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主要是考虑到授课年级是高年级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另外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尽量避免学生在学习中的齐步走,给每个学生尽量大的空间。

教学手段本课教学在硬件上主要依托良好正投或计算机广播系统。在软件上教师利用幻灯片powerpoint演示,最大程度上减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提高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利用查找到的资料自制了一张名片,让学生能全面了解使用文本框的几个重要环节,同时也为后面组织学生的讨论打下了伏笔。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从谈话入手以“哪些同学拥有名片?知不知道温州的市树是什么?”等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阶段由学生利用课件自学搜索引擎的使用并在实践中强化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里安排了填空题。最后观看短片对学生查找的资料进行补充。讨论环节为学生安排了三道讨论题通过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环境的环保意识。

最后布置给学生适当作业,一方面巩固本课学习的技能同时增长学生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十

各位考官大家好!

我是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表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过渡语】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word是我们处理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而插入表格又是word中排版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学会本节内容会为后面更高层次的排版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的表格,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在授课过程中将着重把握学生对操作和知识之间的结合。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word中创建表格的方法,以及合并单元格的具体操作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和观察老师示范演示,学生能熟练掌握建立表格和合并单元格的具体步骤,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表格的创建与编辑,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

【重点】在word中建立表格。

【难点】合并单元格。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

【设计意图】在本次导入,我设置了一个任务,引领本课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在任务的选取上我注意情境性、意义性、可操作性、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通过循序渐进有梯度的任务链,便于学生他这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环节二、新课教学。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

承接导入的情景,利用制作植物生长记录表为任务进行教学,在学习插入表格的操作步骤之前,我会先让学生对表格的一些基本概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讲解横为行,竖成列,然后让学生观察我给定的表格,并且提问表格有几行几列。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的回答出“七行五列”。然后提问,如何插入一个七行五列的表格呢?引出插入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观察是操作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表格才能够制作表格,通过观察为制作表格做铺垫。插入表格的操作,我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我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书上的操作步骤,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操作,我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能够全部掌握插入表格的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从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材之间,产生有序又有效的互动,插入表格的学习。

表格插入之后,还需要制作标题,就涉及到了合并单元和的操作,在这个部分我会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我们制作的表格和植物园实际应用的表格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在第一行,植物园是标题,是已经把单元格进行了合并的操作。以此开始进入我们合并单元格的学习。

在这个部分我将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首先,我先选中第一行的所有单元格,并且提问,大家看,选中的单元格和未选中的单元格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会发现,选中的单元格的背景变成了蓝色。此时我再点击右键,让学生观察对话框并且找到合并单元格,点击,完成操作。

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表格,因此我边演示边讲解,对一些细节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在老师演示,讲解,学生观察操作中,让每一位学生都牢固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操作,突破难点。

表格调整完成之后,我继续带领同学进行输入文字和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营造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在引导学生完成《植物生长小档案》的基础上,夯实知识体系,内化操作技巧。学会操作并且能够理解word中表格制作的一般规律。完成本课的教学。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将设计制作一个课程表,这样及复习了本课的操作,对于学生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环节四、小结作业。

我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后,会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找出word制作表格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的应用,并请同学们进行制作,下节上课前进行简单交流和分享。

七、板书设计。

制作表格。

一、建立表格的步骤。

二、单元格的合并,拆分。

三、输入文字。

四、调整行高和列宽。

板书是一堂课的体系和内容的重要体现方式。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的展示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

八、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十一

《用“e”眼看世界》是吉林省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根据课程内容我将本课划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引导学生认识因特网,掌握用ie浏览器打开、浏览网页为主。第二课时以正确使用ie浏览器的常用工具快速浏览网页,应用ie浏览器收藏网页,设置默认主页为主要内容。我这节课要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根据课程内容,我确定本课教学内容除要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以读书指导操作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是正确使用ie浏览器快速、准确地查看网页,教学难点是ie浏览器常用工具的使用。

1、明确任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法,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没有目的,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学生每次探究一个新任务之前我都会明确地告诉他们任务的主要功能,使他们有目的的学习。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我都注意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除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知识内容,更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以读书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学生自学后通过请同学做老师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总结操作方法,使全体学生的新知识得以巩固,同时也是为学生自学成果的一个展示与交了场流提供所。这样以来几乎不用教师做任何讲授,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上述内容。当然有的时候,教师也要做适当的总结与演示。

2、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过程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讲求的是“精讲多练”,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但所谓的放手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实践,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操所,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思维、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也得到锻炼与熏陶。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从学生们的兴趣点出发,结合导入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在众多景点中找出几个自己感兴趣、喜爱的网页进行收藏夹的添加,即让学生学起来有兴趣,也符合我们这次的主题。

首先以复习的方式导入新课,比一比看谁先打开“”网站。以竞赛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斗志。

然后请同学们随意浏览网站,并说说你最喜欢的内容,使学生对网站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不仅是向学生推荐一个好站点,同时,也时给学生创设一个复习浏览网页的情境。

接下来,教师导出五个常用按钮,并以此指导学生参考教材学习的方法。学生结合此方法学习五个按钮的用法。

在小结汇报五个按钮的用法之后,由学习到的主页按钮直接导出设置ie浏览器的默认主页方法这一学习任务。

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以后,是一个必要的评价过程,教材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评表格。我结合自评表格和课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本月24日我在三年五班进行了《用“e”眼看世界》一课的教学。这一课我主要进行了ie浏览器常用工具和设置浏览器主页两个内容的学习,这些内容主要是ie浏览器的入门知识,知识内容比较简单、枯燥,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我从重多网址中选择了《毛毛先锋网》做为学习的主要媒介。

我教学的这个班的学生已经有了上网的经验,而且个别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对ie浏览器的使用也不陌生。但这必竟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仍然将ie浏览器的常用工具的使用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另外,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省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现在的教材是这学期新修订的,教材中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确定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教材中对技术的指导更加具体、详细了,这也和现在各种计算机教程的编写相似,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我在课堂中又渗透了自学方法的指导,即学生软件的操作时可以按书中的操作步骤一步步操作,以读书指导,以实践验证理论。

基于以上特点,我将学会自学方法,参考教材学习作为突破难点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还不熟练,对教材的阅读理解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使学习的速度慢了下来,但是我利用学生汇报和小结弥补了这一缺点,但也表现出了学生的学习气氛不够热烈。但是我深信按照这种学习方法,秩序渐进的训练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形成,并使其终身受用。

这节课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由于受到上网速度的限制,学生在打开网站、浏览网页的时候耽误了一些时间,以至于课程的后半部分时间显得不够用了。这虽然是教学上网的课程的通病,但是我觉得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在这样的课堂上怎样能更合理的安排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